上海中环路面塌陷

时间:2021-11-10 19:53:31 200字

篇一:《路面塌陷调查报告》

路面塌陷调查报告

土木工程地质

一、调查背景

近年来我国发生多起路面塌陷,一直不能断绝。例如:2011年,龙岗以及坪山曾多次发生箱涵老化塌陷,导致地面塌陷的事故;2011年,梅林的中康花园因下方广深港高铁施工发生至少五次塌陷;2009年4月17日,罗湖区东门南路向西新村口一处报刊亭四周地面突然塌陷。郑州、北京、上海、哈尔滨、合肥、四川、呼和浩特......几乎每个城市都曾发生过,有的还不止一两次。路面塌 陷不仅造成交通不便,还伴随着各种通讯、输水、输气及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损坏和中断,影响面很大。可以说,路面塌陷问题亟待解决。

二、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查目的

1、了解近段时间所发生的路面塌陷基本情况

2、分析路面塌陷产生的原因

3、提出相应措施

(二)相关内容

1、关于塌陷

塌陷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与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指坍塌并沉陷。

路面塌陷比较随机、突发,有些防不胜防,由多种原因导致。 2、近来路面塌陷

中新网昆明10月11日电 (记者 马骞)云南省临沧市云县宣传部门11日证实,该县县城北河新桥路段9日发生一起路面塌陷事故,导致一辆微型车坠入河中,2人随车坠河。宣传部门回应称,此为持续强降雨所致。

中国网10月12日,合肥市方兴大道与云飞路交口,道路中间突然塌陷现近

10平米的深坑,坑内有大量流

动积水。所幸路过的一位民工

发现及时,临时充当交通指挥

员,阻止车辆通行,避免了路

过车辆陷入坑内。当天晚上,

辖区相关部门赶到现场进行应

急处置。记者在现场注意到,

塌陷区的内侧土层外表非常光

滑,且柏油路面的下方多处出

现空鼓现象。“土层外表这么

光滑,说明土层是被流水长期

慢慢掏空的,否则土层外表不可能这么光滑。”“塌陷区域内的积水是清水,而且还在流淌,应该是水流冲刷所致(塌陷),但具体原因还需要进一步调查。”

【中国网】黑龙江

消息 哈尔滨一路面

发生塌陷四人坠落一人

伤势严重(18时左右)

哈尔滨市道里区顾乡大

街一站台附近发生路面

塌陷。据目击者描述,

事发时正是交通晚高

峰,事发区域站台上有

很多人在等公交车。突

然,站台附近路面就发

生了塌陷,当时有四人

不幸掉进坑内。在众人

的帮助下,坑内四人被

救出,并送往附近医院

救治,其中一人伤势严

重。

3、路面塌陷特点

(1)路面塌陷具有突发性、隐蔽性、广泛性等特点;

(2)社会影响大、处置难度大。因为是从地下开始出问题的,所以路面上很难提前发现隐患并加以规避,这样的情况造成塌陷发生后损失严重,伤亡情况时有发生;

(3)时间上,经过对北京西山塌陷区部分塌陷发生年份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50%左右的塌陷发生在雨季。

由图可知,7- 8 月是事故的频发期。这一时期为北京市的主汛期,降雨丰沛,地下水位变幅大,对道路路基稳定性影响较大,易形成路面塌陷事故。

(4)空间上,路面塌陷多发生在车行道,深度多为0~12米。{上海中环路面塌陷}.

4、路面塌陷原因分析

(1)自然因素

岩溶、旧沟等地下洞穴。有的施工项目忽略了洞穴,当公路建成通车后,由于振动,压迫等原因可能导致洞穴坍塌,岩层疏松,可能引起地下其他管道受压过破裂,进而导致路面塌陷;

地质、地下水作用。如地层下第四系土层(包括粘土、砂土等)厚度较厚,由于长期地质运动形成裂隙,经地下水的冲刷,裂隙越来越大形成空洞或大面积的松散土层,最终导致路面塌陷事故。大雨、大旱引起的地下水位急剧变化等也可能引起地面塌陷;

土质疏松。一些特殊地质条件,如湿陷性粉土区也比较容易产生路面塌陷事故。

(2)人为因素{上海中环路面塌陷}.

① 公路负载过重。经济的发展不仅引起了车流量增加,而且随着运输行业的发展更大载重的货车受到欢迎。由于我国机动化的快速发展,有些较早建设的道路最初设计考虑的设计荷载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交通荷载要求,造成路面承载力不足,形成路面塌陷。

② 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在地下水大量开采的情况下,很多地下水缺失引起的岩层空隙来不及补充,引起地层结构破坏,削弱了地基的抗压承重能力。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面结构破坏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是范围比较广,一旦路面发生塌陷会引起四周路面所受压力更大,潜在的危险也更多,修补重建的难度加大。

③ 地下施工破坏。越来越多的城市修建地铁,极大利用地下空间降低地上路面压力的同时也可能破坏了公路地基,降低了路面抗压能力,可能反而加快了路面塌陷。大量的动工也导致了土层疏松,管道与管道之间压力变大。有的施工可能导致地下土层移位或者变形,受到的挤压增大到一定的程度很有可能就引起了路面塌陷,酿成严重的后果。

④ 地下管道爆裂导致的地陷,难以被察觉,往往事发之后才会被发现。地下管道的渗水、泄漏容易对土基冲刷。

总的来说,“路基土的流失往往是城市路面局部塌陷的核心原因。”“水是诱因,土是‘当事人’。可能是当时施工的时候那块地就没压实。”“路基是硬的,水把路基底下冲空了就造成了塌陷。”需要综合考察分析地质、路面、路基和区域荷载等多个方面才能确定原因。

(三)有关措施

1、雷达勘测土质。可找出地下存在空洞、疏松区或者有地下水缝隙情况,很好地避免了地下土层本来存在的安全隐患,改善施工条件来预防发生路面塌陷。

2、严格控制车辆载重

3、提高路基施工质量

4、减少地下水的抽取

5、开展地下穿越工程安全影响评价及监测。在有地铁或隧道横穿、侧穿、临近城市道路施工时,必须开展地下穿越工程安全影响评价及监测。从工程设计方案、实施方案等多角度论证其对穿越道路的扰动影响,并从相关设计和施工指标上行严格控制,保证对道路的扰动在安全的范围内。在施工阶段,应按相关规定进行监测,预防和减少施工扰动导致的路面塌陷事故。

6、建立和健全道路塌陷事故应急预案,从管理机制上最大限度地预防事故发生,在事故发生时及时合理处理。

三、小结

我国的路面塌陷情况十分严峻,可谓是世界之最。理清路面塌陷发生的原因,采取一系列措施,做到从源头预防、发生后及时处理并尽可能把损失降到最低。不仅要分析理论,还有结合实际。比如,近年来,上海等沿海城市也经常发生路面塌陷,因为上海等沿海城市“是淤泥冲积成的陆地,淤泥一层层堆积成为路基,和北京的沙石类的相比,土质不好,更容易发生塌陷。”地面塌陷如果是地下施工的问题,一般造成大面积塌陷的潜在危险很大,需要格外重视。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路面塌陷引起的损失越来越严重,只有解决好道路问题才能更好地发展经济。

篇二:《基坑破坏实例》

1、支护结构中间部位整体向基坑内水平滑移2m左右,沉降1.5m左右。地层情况大致为素填土1.5m,细砂2m,粉土2.5m,淤泥质粉质粘土8.5m,细砂2m,粉质粘土2.5m,中砂1.5m。

滑移的原因是支护结构嵌固深度不足,虚浮于淤泥质粉质粘土中。

本工程支护桩施工采用沉管工艺,沉管灌注桩在淤泥质土中施工一定发生缩径现象。{上海中环路面塌陷}.{上海中环路面塌陷}.

2、

杭州地铁基坑塌方

3、广州地铁海珠广场基坑塌方

(1)事故描述

2005年7月21日中午12时许,海珠区江南大道中海珠广场工地基坑挡土墙突然发生坍塌,导致邻近两幢建筑物出现不同程度的倾斜、部分墙体开裂,事故造成5人被困。已救出3人并送院检查治疗,无生命危险。

皇冠车随着塌陷的路面卷进工地的废墟里

停在围墙外的一辆银白色小车和一辆黑色 塌方导致水管爆裂,不断地喷水冲刷着脆弱的地基

经过5天连续不断的灌浆固封,海员宾馆 救援人员在塌楼现场紧急抢救在事故中受伤的工人 坍塌处已经形成巨大的“水泥山头”

塌方现场{上海中环路面塌陷}.

昨天中午,事故工地基坑南端约100米长的挡土墙突然坍塌,拉动工地与居民楼之间宽约6米的水泥路整体下陷,并造成位于工地边的砖木平房倒塌,压倒5人。同时,塌方事故引起邻近一幢9层楼宾馆和一幢8层居民楼出现倾斜,部分墙面开裂。

(2)原因分析

①施工与设计不符

施工与设计不符,基坑施工时间过长,支护受损失效。该基坑原设计深度只有-17米,2004年7月设计深度变更为-19.6米,而实际基坑局部开挖深度为-20.3米,超深3.3米,造成原支护桩(深度-20米)变为吊脚桩;同时该基坑施工时间长达2年7个月,基坑暴露时间大大超过临时支护期限为1年的规定,致使开挖地层软化渗透水、钢构件锈蚀和锚杆(索)锚固力降低,致使基坑支护严重失效,构成重大事故隐患。

②地质条件复杂

根据地质勘察资料显示,在基坑开挖深度内的岩层中存在强风化软弱夹层,而且基坑南侧岩层向基坑内倾斜,软弱强风化夹层中有渗水流泥现象,客观上存在不利的地质结构面,施工期间发现上述情况后,虽然设计方对基坑南侧做了加固设计方案,施工方也进行了加固施工,但对基坑南侧中段,设计方和施工方均未能及时有效地调整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错过了排除险情的时机。{上海中环路面塌陷}.

③基坑坡顶严重超载

7月17日至事发当天,土方运输队在南侧坑顶进行土方运输施工,在基坑坡顶边放置有自重达23吨吊装汽车1台,自重17吨的履带反产车1台和满载后重达25吨的自卸车,致使基坑南边支护平衡打破,坡顶出现开裂。

④基坑变形监测资料未引起重视

根据基坑变形检测资料显示,自2005年以来基坑南边出现过变形量明显增大、坑顶裂缝宽度显著增大和裂缝长度明显增长的现象,说明基坑南侧在坍塌前已有明显征兆。监测方虽提供了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数据但未做分析提示,业主方

对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数据未予以重视,没有及时对基坑做有效加固处理。当存在不利的外荷载作用时,就引发了失稳坍塌事故。

4.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7·1”重大工程事故

(1)事故描述

2003年7月1日凌晨6:00,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旁通道工程施工作业面内,因大量水及流砂涌入,引起隧道部分结构损坏及周边地区地面沉降,造成三栋建筑物严重倾斜,防汛墙局部塌陷,导致防汛墙围堰管涌,直接经济损失初步估算为1.5亿元人民币左右。

倒塌的楼房位于上海中山南路 武警战士在断裂的黄浦江防汛堤内外用黄沙袋排险

黄浦江上轮渡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断裂的防汛墙

(2)原因分析

事故调查结论表明,施工单位的指挥不当和现场管理人员的违章施工,直接导致了这起事故的发生。同时,施工单位未按规定程序调整施工方案,且调整后的施工方案存在欠缺。总包单位现场管理失控,监理单位现场监理失职。

篇三:《东中环以东面层摊铺需解决的问题》

南内环东街打通工程

东中环以东面层摊铺需解决的问题

1、 机动车道沥青中面层表面污染严重,孔隙内及表面附着泥土较

多,清洗达不到粘接要求,导致中面层和上面层粘接面积不够,如按现状铺油可能导致沥青面层跑飞。建议铣刨2cm后,喷洒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再铺6cm细粒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

2、 施工范围内有集装箱饭店和汽车饭店各一处,我方正同村委会

协商,同时请甲方督促。

3、 东山过境高速施工临时占用道路150m,建议施工单位拆除临时

建筑或放弃150m面层油铺筑。

4、 东中环以东路边线两侧,自然地面高于人行道路面,边坡紧接

人行道,如遇降雨,雨水将冲刷路基形成空洞,导致人行道或路面塌陷,同时大量的泥砂杂物也会冲到路面上,因此建议增设排水沟,结构和尺寸由设计院定。

太原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南内环东街打通工程项目部

2014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