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自己的个性的例子

时间:2021-11-10 19:34:28 400字

篇一:《个性例子》

天才的消亡

(艺术没有个性就没有价值)

他是一位天才的书法家,9岁时参加日本青少年书法展,就在东京掀起一股旋风。四幅作品全部被私人收藏,总价值1400万日元。当时,日本最著名的书法家小田村夫曾这么预言:在日本未来的书坛上,必将会升起一颗璀璨的新星。二十年过去了,一些默默无闻的人脱颖而出,而他却销声匿迹了。是谁断送了这位天才的前程?2001年九州岛樱花节,小田村夫专门拜访这位小时候名震四岛的天才,在看了那位天才书法家的作品之后,仰天长叹说:右军啊,你毁了多少神童!

右军是指王羲之,一千六百年前的中国书法家。原来,这位小神童临摹王羲之的书帖成瘾,经过二十年的苦练,把自己的书法个性磨得一点都没有了。现在,他的字与王羲之的比较起来,几乎能够达到乱真的程度,可是自己的东西一丝都找不到。在鉴赏家眼里,他的书法已不再是艺术,而是令人生厌的仿制品。

一个天才因模仿另一个天才而成了庸才。千万不要丢失自己的个性,那是一个人惟一真正有价值的地方。纵观古今,凡是成就了一番事业的人,都是坚持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敢于从流俗和惯例中出列的人。 听了这个故事,我真的很有感触,昨天老师也和我讨论这个问题。我在拉琴时,大部分都是在模仿,而没有去真正的表现音乐,所以拉出的音乐,就严重缺乏自己的个性。

现在,我知道了我该怎么做,才能把音乐表现出自己的个性。 艺术没有个性就没有价值,加油吧!!!

篇二:《有个性,我喜欢 案例》

有个性,我喜欢

一个人从出生开始,也就开始接受了“个性的约束”。从孩提到成年的过渡过程中,这种约束是严格的,也是很难逃避的。“约束”的烦恼在未成年人身上尤为突出。孩子是需要激励的,要让孩子从小具有良好的心态,关键是家长和老师要有良好的心态,打心眼力欣赏孩子。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父母从小就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做个乖孩子,在家要听父母的话,到学校要听老师的话,社会、家庭、学校一致的教育目标是一些个乖孩子。听话的孩子就一定是好孩子,将来就一定会成为合格的人才吗?

和大多数教师在开始他们的职业生涯时一样,我充满希望,对课堂满怀憧憬。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我认识到教师必须接受这样的事实:课堂上事情从来不会向你所希望的方向发展;教师要时刻准备着不速之“事”的发生;无论自认备课多么充分,总会发现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是听话的乖孩子,并不是每个学生都会对你的课或你这个老师感兴趣;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按照你的要求去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在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每个班级中,总会有几个让老师“念念不忘”的学生。在我今年任教的班级中,有这样一个学生引起了我的注意。潘兴达是个小男生,平常特喜欢足球,脾气很倔、老不交作业,上课老打瞌睡,但脑子很聪明。在课余时间,足球让他会忘了吃饭和功课;网吧也是他比较喜欢光顾的场所。在课堂上,我几乎不给他和周公见面的机会,一发现,马上加以阻止。但我觉得效果不是很理想。于是我在课后找他谈话,也严厉地训斥过他。在与他的“近距离”交谈中,我发觉他是个懂事的孩子,只是有点管不住自己。这孩子,看来也没让班主任老师少操心,坐在和老师最近的位置,于是在每天上课之前、下课之后的几分钟,我有事没事总找他聊上几句,希望能和他走的近一些。渐渐地我发觉在科代表送来的不交作业的“黑名单”上,他地名字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在课堂上,他的“抬头率”开始直线上升,我的欣喜在心头荡漾。我觉得他开始有所转变了。甚至在课堂上,他会为了因为一个人物讨论的问题和我争执不休。我觉得师道尊严是必须的,但如果能够唤醒一个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放一下我们的架子又何尝不可呢?我们可能不会象其他国家的老师一样为了孩子去吻一头猪,但放下架子,平等相处又有何难呢?不要人为的架起一条“师生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弱项,我们不能太专制,要让孩子的个性

得到良好的发展,首先要尊重他们。我通过平时的观察,我知道了足球和电脑是他的现在的最爱。于是在和他的交谈中,我谈的比较多的是他所感兴趣的话题,希望通过这些能和他进行近距离交流,使他能从心理上接近我。其实,作为新教师的我心里也没底,只能摸索着前进。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对网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工作的需要,我近年来对网络接触比较多,而且也比较喜欢利用这个新鲜事物给我的课堂增加一些色彩。学校组织了一次网络课比赛,我也参加了,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他跑来祝贺我,说“想不到女教师也会做网页”。我看着他笑了。有一天,他和另外一个学生来找我帮忙。原来是想让我看看他们两个做的班级网页,要我提提意见。说实话,水平不是很高,但能够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做出一个基本框架,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已经很不错了。我很诚实地提出了几点建议,他接受了,而且很高兴。从那开始,我知道这个学生的心门打开了,我要进一步帮助他,帮助他在中学阶段为他的人生梦想打下坚实的基础。之后的一段日子里,我抽空又找他,坦率地说出了我对他的要求和希望。他沉思片刻后,告诉我他会努力的,而且要我监督他。我很高兴。我和他约定,共同为他的人生目标努力,首先要做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他的努力,点点滴滴我都看到了,相信在高三一学年中,他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在一个班集体中,总有几个“淘气”的学生,他们或许暂时成绩不理想,或许老让你的班级因为他的个人卫生扣分,或许老和其他学生发生争执„„总之,不是家长和老师心目中的乖孩子,但他们是有个性的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对于个性较强的学生,我们也要喜欢,而且要特别的关注他们。我们绝对不能因为课堂的整体性而压制他们。对有个性的学生,我们要敢于说“喜欢”,只有走进心灵的空间,才能真正的帮助他们。

篇三:《有个性型员工案例》

有个性型员工案例

【案例1】

有个性的员工?何为有个性?简而言之:就是做人处事与众不同,不拘泥于现成的条条框框,做事几乎都按自己的意愿行事。然而在企业制度发展日益完善今天,对此类员工如何管理,使其成为一个企业最优秀的人才,是罢在每个企业老板以及主管面前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此类员管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主管在其下属面前的威信以及此类员工是成为企业的精英还是企业制度的不遵守者。

在此,我也谈谈自己在此类问题管理心得吧。在我部门有一代表A,此代表人可以说非常的聪明,业务能力非常的强,办事机智果敢,做业务也有自己独特方法。只是有时比较懒散,集体服从意识还不够强,偶尔有一点小情绪。可以说对其管理确实有难度,因为本人自己也是刚从代表转为管理不久,角色转换也有一个适应过程。自己在管理方面也没有经验,管理层对自己也是一个挑战。针对A代表个性,在管理上我也是特别对待,例如,他通常在外出差时都比较长的特点,对他每个星期给客户写多少封信没有硬性的要求。据我了解,他虽然给客户写的信比较少,但他平时在给客户发的短信和打的电话都特别的多。一直以和客户的关系都保持良好。在对这方面我可以说是给了他充分的自主空间,然而在他工作懒散以及对上级的服从意识方面,我确实还没有更好的办法,以至有一次他和发生了一点点小小的矛盾,在这事情方面,我自也有也不足的地方,可能在做主管还带有些做代表的工作方式,自己的一做事雷厉风行的人,而他又是一种比较懒散的性格。可能在这件事上在我这个角度上比较急,而在作为代表的角度上看无关紧要。所以才导至矛盾的发生,但细想,本质上还是由于我两的做事方式不同。

总而言之,在对待此类代表的管理首先是求同存异,我们共同目标就是把业务做上去。在一些事情上,只要他在不违反公司的制度前提下,他可按自己的方式做,使其在推广业务上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案例2】

本部门员工牛犇(化名),其主要负责网站宣传。此人做事认真、仔细,有激情。唯一不足,即不听指挥。我所指不听指挥,并非其直接拒绝,而是表面应允,实则我行我素。每当我检索工作,此人都未能及时完成。我找其谈话N次,其总是面带微笑,坦然接受批评,数日之后,又故伎重演,本人十分头痛。

现在给此员工安排工作,我总是先听其想法,然后分析其想法存在的问题,再阐述工作的思路及目的,让其转变思路。如此安排工作,此员工便会转换观点,服从安排。

分析:

1.当员工工作思路与上级相违背时,一定是员工误解工作目的,思路错误。调整其工作思路至关重要!

2.安排工作时不但要告诉员工怎么做,如何做,还要将工作目的,所求目标分别阐述清楚,做到每位员工心中有数。

3.对于某些问题员工,要时刻注意其动向,定期做其思想工作,帮其纠正错误。

4.作为主管,要了解部门每一位员工性格特点,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

5.当某位员工出现问题时,不能浮在表面,应了解问题根源,对症下药,帮助“缺点”员工改正缺点。

篇四:《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的故事》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的故事,现在我就来说一下我的成长的故,还记得有一天,我

在电视上看见厨师在煎牛扒、羊扒、鸡扒,那些菜看起来好吃极了,看得我直流口水。过了

一会儿,我的头脑里出现了一个幻想,这个幻想就是:假如我可以像电视里面的厨师一样,

煎牛扒、羊扒、鸡扒就好了。就在这时,妈妈问我今天的晚餐吃什么菜,我一听,心想:这

次我可以大显身手了。然后立刻对妈妈说:“我想吃牛扒。”妈妈说:“好的。”妈妈把牛肉了

买回来后,我说:妈妈,今天不用辛苦你了,让我来煎牛扒吧,你们等着。”我开始煎牛扒

了。首先,我先把油倒到锅里,再放一块牛扒进锅里等十秒钟再翻转。本来煎的很好,可是

倒酱油的时候不小心倒了半瓶,结果第一块牛扒弄糟了。到第二次的时候因为我最喜欢的卡

通剧开始了,害的我又把牛扒弄糟了。到了第三块牛扒我很专心,一直没最后我和爸爸妈妈

吃上了好吃的晚餐。最后我和爸爸妈妈吃上了好吃的晚餐。

在我的成长路上,发生了许多事情,在每件事中都有一个道理,例如:从这件事,我终

于明白了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界上没有什么可以拦倒我们,只要我们用心

做好每一件事,再大的困难我们也不怕。

在不知不觉中,我长大了,现在的我,已经是一个四年级的学生了。我有着无数件难忘

的事,但其中这件,最令我记忆犹新。

那是三年级的数学测验,由于之前认真复习,我得了100分,同学们都羡慕地望着我,

我非常骄傲。在课堂中,我总是心不在焉的,而且经常东张西望。晚上的功课也做得马马虎

虎的,自然字也不会写得漂亮。第二天作业发下来后,我只得了八十多分。然而,我并没有{有自己的个性的例子}.

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不久,我又迎来了一次数学测验,同学们都在紧张地复习,只有我不

以为然。测验中,我不仅没有读清题目,而且做完后又没有检查。“叮铃铃,叮铃铃”一阵

铃声响起,我胸有成竹地把试卷交给组长„„

测验后的第二天试卷发下来了,我一看,76这个鲜红的数学映入眼帘,我惊呆了,简

直不相信这是自己的卷子„„回到家里,我失望地把试卷拿给妈妈看,妈妈严肃又温和地说: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欣,你要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短短的名言使我受益一生,这件事令我终生难忘。

在生活中成长的故事有如繁星那么多,在这些记忆之星里有一件最让我难忘的事。

那是一天下午,那时已经放学了,我和几位同学正在教室里做作业,写了好久后,第四

组突然传来了山崩地裂的声响,我随着这响亮的声音望去,原来是两位同学在打架啊!我本

来想:不去管他们,让他们去吵,可是我回头一想:我是堂堂一中队长,应该去阻止他们。

想完,我便放下手中的“活”,转身去拉开他们,我以为没事了,可是当我转身一看时,我

傻眼了,他们竟然打得更厉害了,这时,身为班长的人也来帮忙,我们俩一边拉开他们一边

跟他们说话„„说了好久好久,他们才停止"战斗"呢,而我们俩也筋疲力尽了,但我们还是

很高兴,因为我们说服了一对在打架的同学,而我更加高兴,因为这是我当"官"以来第一次

说服了同学。

这件事让我知道了同学们的友情是特别重要的。成长就像一列火车,它一直在前进。成

长中还有许多事等待你面对,当你经过美丽的田野与翠绿的草原时,你一定会有收获。

我,已经是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成长的故事有很多,现在还能记得的是去年夏天爸

爸教我骑自行车的事情。

去年,我9岁了,常看到同龄的孩子们骑着自行车玩得兴高采烈,我好羡慕呀!我也决

心要学会骑自行车。

在一个星期天的下午,爸爸放下了工作准备好了自行车,我开始练习骑车了。心里好紧

张哟,总担心骑不好,爸爸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他笑眯眯地说:“没事的,有我扶着你,

不会摔跤的。”他扶着自行车的后部,我坐上了自行车,爸爸指挥着说:“眼睛看着前面,脚

开始踏着踏板,让车轮转起来。”我的脚踏起来了,车子跑起来了,还有一阵阵凉风呢,一

会儿,下坡了,车子跑得更快了,风也更凉爽了,我发现爸爸也不在我的身旁了,只听见爸爸在大声喊到:“快刹车!快刹车!”我刚看到前面有一根电线杆,心想,别撞上它,别撞上它。“咣当”一声,我就摔在地上了,车子也压在我的身上了,心里想到:真丢人呀!我的眼泪立刻在眼眶里打转,爸爸从后面飞快地跑来,扶起我,看到我没有受伤,鼓励我说:“不要紧的,摔跤是很正常的,几乎每个人学骑车时都会摔倒过的,没事,起来,我们接着练习。”爸爸替我擦去脸上的汗水和泪水,我们接着骑,上坡的路上,我骑得慢一些了,但车的平衡好控制一些了,车子也不像下坡时那样乱晃动了,我用劲地踩着脚踏板,有时候还可以站在脚踏板上,我发觉,骑车比走路快多了,还不费力,我踩一下踏板,车子走好远呀,不一会儿,爸爸只有跑着才能跟上我。就这样,我们大约骑了3个上下坡的来回,我惊奇地发现,我会骑车了,爸爸已经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了。

这件事之所以给我的印象深刻,就在于给我的启发:有一些事情,看起来很难,我们不敢去做,害怕做不好,始终不能付出实际行动,结果是当我们真正地去做了,发现事情并没有我们预料的那么困难,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当然,这其中也是要感谢爸爸给我的付出和关爱,这是永远都不会忘记的。

小的时候,我对我没见过的东西都很好奇,做过许多蠢事,比如:拿脏水洗脸,用屁股坐玩具汽车,把鼻子放在鞋里闻„„

我告诉你一件我曾经干的最傻又最好笑的事吧,就是我3岁那年在奶奶家,过年了,爸爸妈妈带我去奶奶家。奶奶把辣椒串成一串挂在窗户边,我玩着玩着,不经意中看见那串火红火红的辣椒。我的好奇心突然起来了,越看就越觉得那红红的辣椒是美味,可是奶奶早就叮嘱我不允许我动红辣椒。这时我看见奶奶正在看书,没有在乎我,我就悄悄开始行动了:我偷偷地摘下来了一个红红的辣椒,我又怕奶奶发现,就先把辣椒偷偷地藏在兜里,我见奶奶迟迟不走,一本正经地对奶奶说:“奶奶,妈妈叫你。”耶!奶奶走了,我兴奋极了,小心翼翼地拿出辣椒,狠狠地咬了一口。啊!辣死了!顿时我的舌头、喉咙像着了火,妈妈听见了我的尖叫声,急忙跑过来问道:“怎么了?”我说:“这是什么东西呀!怎么一点也不甜?”妈妈心疼地说:“看你那贪吃样,这是辣椒,当然辣了。”边说边给我一块红色外包装的喜糖,我还以为是辣辣的东西,所以死活不吃,结果我被辣得哇哇大哭。

成长的趣事童年像一条流淌的小河,流着我们的欢笑;童年像一把棒棒糖,包含我们的快乐;童年像一位亲爱的妈妈,摸着我们开心的脸······

那是,我只有六岁,不懂事。一天,早上起床,刚要准备洗脸,就看看到爸爸刮胡子,刮胡器在爸爸的下巴上“嗡嗡嗡嗡”地唱歌,我觉得非常有趣。就对爸爸说;“老爸,能不能让我用那刮胡器?”爸爸听了,不禁捧腹大笑,边笑边说:“你——你有胡子吗?”我听了非常生气,心想:不就是个刮胡刀嘛,有什么了不起的!不一会儿,爸妈出去了,我连忙跑到卫生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了刮胡器,好你一个老爸呀!竟把刮胡器放到这么不引人注意的地方!不多想了,开始“刮胡子”喽!我左手拿起刮胡器,右手摸了摸下巴,呦嗬,没胡子!哈哈!难不倒我的,于是,我想:不如刮头发吧!说干就干,我按下开关,刮胡器发出“嗡嗡嗡”的声响,我把刮胡器放到头上,刮胡器发出“哧啦哧啦”的声音,许许多多根头发掉在地上,像黑色的毛毛虫。不一会儿,我就变成了奥特曼。哈哈,可真酷,“奥特激光”呀嗨!

“哧啦哧啦”,门开了,呀!是妈妈!妈妈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桌子上的刮胡器,又好气又好笑。

以后,一提到刮胡器。我就害怕,但又想到自己变成了奥特曼,不禁哈哈大笑······ 童年,真有趣呀!

我的成长就像一个“糖果盒”,有好多好多有趣的故事,今天我就拿出来一个给大家“品

尝品尝”。

那时我才三岁,妈妈领我去姥姥家玩。姥姥见到我,高兴得合不拢嘴,还给我准备了我最爱吃的糖醋蒜,我一见,也顾不上洗手,抓起来就往嘴里塞。姥姥说:“吃完蒜要刷牙,不然让别人闻见你嘴里那股怪味,都会不跟你玩儿呢!所以吃完蒜最好不要和别人说话。”说完便去做饭了。过了一会儿,爸爸打来电话,姥姥正忙着做饭,就让我接一下电话,我说什么也不肯接,姥姥只好放下手中的活儿,过来接电话。刚接完电话,我赶忙过来问姥姥:“爸爸在电话中说了些什么?”姥姥睁大了眼睛,有些疑惑不解,对我说:“刚才叫你接电话,你为什么不接呢?”我低下头,喃喃地说:“你刚才不是说吃完蒜后嘴里有股怪味,吃了蒜最好不要和别人说话。我这是为爸爸着想,我才不想让他闻见这怪味不理我了呢!”姥姥听了,哭笑不得,对我说:“我的傻外孙女儿呀,电话是高科技产品,在通话中,只能听到对方的声音,根本闻不到气味!哈哈哈,笑死我了!”我听了,疑惑不解,高声叫道:“什么是高科技产品呢?”姥姥笑着说:“你长大后就会知道了!”

我至今想起这件事,都忍不住笑出声来。你们说,我小时候干的这件事可笑不可笑? 小时侯的我特别的调皮捣蛋,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我童年的一件趣事。

记得有一次回家,我看到爸爸正躺在床上睡觉,于是我的小脑袋里便突然冒出了一个“坏”念头,就是画“脸谱”,当然不是在纸上画,而是-----在爸爸的脸上画,我先找出颜料、笔和水,随后我在爸爸的额上小心翼翼的画上了一个大大的“王”字,再用土黄色在爸爸脸的四周画上一堆金灿灿的斑纹,这样就是一只威风十足的老虎了,画完之后我一边为自己的“杰作”感到高兴也一边为爸爸的脸被我画成这样感到惋惜,因为爸爸那张漂亮的脸被我画成这样真是可惜。正在我高兴的看着自己的“杰作”的时候,突然爸爸醒了过来,看着他一脸茫然的样子,我哈哈大笑起来,爸爸莫名其妙的看看我,当他看到满地的水彩颜料和水,看着我那不怀好意的笑,爸爸连忙跑到卫生间去照镜子,当他发现自己的脸上已经被我画成一道一道的时候,他也顾不得脸上有水彩颜料,就飞快的跑进屋,抓起我就是一顿乱打,打的我是咕呱乱叫,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是我仍记忆犹心。

你看!我小时侯多调皮呀!直到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有趣呢!

每个人的童年中都有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我当然也不例外,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个在我童年中一件有趣的事情吧。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我在姥姥家玩,姥姥家住农村,她养了很多鸡。 有一天,姥姥、舅舅、姥爷出去玩把我一个人扔在家,我很生气,心想,他们怎么这样,出去也不带我。在屋里闲着没事干,便想去鸡舍中,看看那些鸡在干什么。 我刚进去,只听“砰”的一声,一只母鸡生了一个蛋。真好玩,我好奇的摸了摸蛋,咦,热热的,湿湿的。这是,一个念头冒了出来。心想,鸡会生蛋,那鸡舍中所有的鸡一定都会生了,要不掏鸡蛋吧,姥姥回来看到这么多的蛋,还不夸奖我,没准还奖励我呢,对掏鸡蛋!想完,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抓起一只鸡就掏,那只鸡好像知道自己命运似的,使劲拍着翅膀,想要逃,我呢,死抓着鸡爪不放,看是它厉害还是我厉害,掏了半天没掏出来,怎么回事,怎么掏不出来,难到我的奖励没了吗?我偏不信,这只掏不出来在掏另一只吧,我随手把鸡一扔,又去抓别的鸡,那些鸡看见我走来,一个个上窜下跳,好像老鼠见到猫一样,拔腿就跑,我呢,就不放手,一个劲去抓鸡,这不,还没半个小时我就快变成鸡毛人了。好不容易才抓到一只鸡,我上手就掏,掏的那只鸡“嗷嗷”直叫,又没掏出来,再抓一只„„掏的这只鸡直吐白沫,我又„„姥姥她们回来了,看见我的狼狈样,不禁哈哈大笑,问清原因,姥姥不仅没夸奖我,还训了我一顿,后来,我才知道除了鸡舍中的那只母鸡外,剩下的全都是公鸡。

这就是我童年中一件有趣的事,它不仅好玩,还时时告戒我:偷鸡不成拾把米,千万不要好心办坏事。

篇五:《舒适感的建立:如何讲出自己的个性故事》{有自己的个性的例子}.

一、故事

现在到处都在谈论故事二字,似乎一夜之间大家知道故事的概念了,不仅电视剧,电影,连电台和电视台做节目也在谈着故事,故事。

实际上这是危险的。但这是另外一个话题。{有自己的个性的例子}.

就我目前看到的所有剧本而言,所谓故事上成功的剧本一般成功在如下几点:

1、情感关系有不落俗套之处。

二十集以上的电视剧,一般要建立最少两对以上的情感关系。一些俗套的剧本,一般情感关系比较固定,最后翻那么一下。优秀的剧本,一般是在变化关系上做文章,不是单纯的几对情感关系,而是不断变化的几对情感关系。

情感关系的不断变化,可以起到塑造人物性格的作用,同时能够促进剧情不断朝前发展。 固定死的关系,最后缺乏变化,不得不强硬拉入外来事件,痕迹会特别重,容易引起审美疲劳。

举《越狱》为例子,14集之前,人物关系一直处于不确定之中,在14集里,几个逃犯成功建立了关系,医生,律师也接近了动作的尾声,14集之后就有注水成分,为了延续越狱的动作,不断强硬拉一些人物去做,容易引起审美疲劳。

当然了,14集前是电视剧中经典,19集越狱成功之后,也非常精彩。如果没有估计错误,越狱成功的这一集,是早就已经设计好的,中间的几集,是为了撑戏编剧临时加的。由此可以看出,情感关系的变化对于故事而言是无比重要的。

2、表现故事的台词自然,而不是套路话语言

和我同住的发小,军校毕业,很爱看电视剧,他和他女朋友的口味基本能够代表现在一般老百姓口味。我发现他看到一些国产电视剧就调台,问其原因,说,大陆很多电视剧说话好象是有个套路,看起来很假。

我记得他当时调的是《大宋提刑官》。从创意上来说,这个剧不错,但我看了一会觉得确实如发小所言,台词很假,明显大陆老编剧为之,就调了台。

怎么样能让观众不调台?这是直接考验编剧技术的问题。

我想起发小特别喜欢《亮剑》,于是问,如果你看到李云龙和赵刚在那边讲话讲到两分钟以上,你会喜欢吗?

发小说,看到亮剑说话太多时候,我也会调台。当然这个是节奏问题。

3、好的电视剧讲故事节奏快,不可能出现停顿场景

好电视剧节奏之重要性不亚于节奏于音乐的关系。

节奏是考验编剧天赋的重要依据。发小说,他看香港电视剧和美国电视剧,很少看到两个人

在那说话说半天的,看起来不觉得累。

他的感觉显然是正确的,好的电视剧节奏上是啪啪啪。每个场景的功用无非是两个,一,推进情节,二,提示人物信息。与这两者无关的场景全部是水戏。

落实到剧本中,看剧本的时候如果有

超过两页纸的,就建议删除。如果确实有一场戏需要很大的时间去表现,可以中间插入另一条情节线的场景。这些是很容易做到的。

4、好电视剧在为数不多的主要人物上挖掘深度为故事服务,差电视剧不断拉人物去撑故事

实际上,好电视剧做到最后是在几个主要人物上去塑造其变化的。我见过很多剧本,为了表现自己电视剧大制作,塑造了很多人物去参与故事,实际上这是无效的。

实际上,在电视剧里不应该出现龙套。没有龙套。有的只是人物。

如果你的人物是一个次要人物,他必须要在某个阶段能够推动情节。这个次要人物也许不在主线故事中,但往往缺少他这一环,整个故事是舞动不起来的。这不仅对于你的剧本来说会是一项比较好的操作方式,对于投资方而言也是乐于看到的。他们花钱找了个演员,希望用到实处。

这里举个例子,《迷失》里的那个警察,《越狱》里的那个小偷,都是一个典型的次要人物,但是没有他们是不可以的。

5、情感真实

要做到绝对的情感真实是很难的。电视剧毕竟不是经典文学,作为一项通俗文化,不能要求去达到包法利的高度。而且电视剧表现的不是深入探讨情感,而是以故事作为载体表现。 我们这个国家最近在搞感动,到处在感动,以至于想感动中国„„实际上假得狠,要做到情感上的真实,实际上必须融入点体验性的东西,这个东西直接表现的是编剧是否在意识上打通这一关。

我们在谈论自己的事时,往往夸大情感,但是却真切地能够感受到,但是在塑造人物的时候,却往往做到不如自己去体验。

情感的真实意味着你要和你的人物一起生活,成为他的朋友,这个听起来似乎很难。

在我看到这么的剧本当中,如果一个剧本情感真实,那么他的形象似乎马上就能感觉得到。 而虚假的情感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我根本就不想去认识他。

可想而知剧本也就不想去读了。

6,中国特色人物为主,情节为人物服务

美国近几年火的电视剧是走情节路线的,当然这不代表不重视人物,人物为情节服务。 但在中国有个特征不得不重视,所有火的电视剧都是走人物路线的,即以塑造一个典型人物为主。这是中国观众的审美习惯问题。比如《亮剑》《血色浪漫》《汉武大帝》《朱元璋》《康熙帝国》„„

但这个趋势在短时间之内不会发生改变。因为目前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走情节路线,高节奏,高技术的电视剧。中国的电视剧单位是只认收视率的,所以

在家没事的老太太们把台放在哪个电视剧上,哪个电视剧就会认为好„„

目前来说,比较保险的操作方法是塑造一个人物,所有的情

节设计撑这个人物为主,对于编剧而言,这比走情节路线要讨巧。 走情节路线,需要很多编剧,一个人肯定不行。

7、中国特色热爱盛世,不喜欢末世

中国观众比较喜欢表现盛世时代的电视剧,而不喜欢末世时代的电视剧。这点已经经过了反复证明。

谈电视剧之二:和老板打交道的方法

2006-10-13 10:25:31

大中小

诗歌小说是我的文学爱好,我的计划是从“不可一世”的文学青年,渐渐向一个“不可一世”的文学中年迈进。写东西是一辈子的事,偶尔写好或写差,大方向基本对的,意识也没什么问题,这点还是有信心的。

谈到为人处世,我们南京这一拨年轻人,给某些人的感觉非常好,给某些人感觉则很差,有的认为我们脑子清楚,聪明,有才华,人好玩,舒服。有的则认为自以为是,牛逼烘烘,其实没什么了不起的。势利眼认为,他们没有出名,没有混出来,不过是一群手淫犯,跟某某某、某某没法比。

这些都是正常的。

说到名利,我不避讳,避讳的肯定虚伪。但我不会为此去做一些傻B事情,比如去作秀,干一些噱头,搞一场运动什么的。我信任天道酬勤,在此基础下学会正确并聪明的待人处世方法。除此以外的任何暴发户都是苍狗一群。{有自己的个性的例子}.

从19岁起,我开始陆续和一些制片、老板、导演、编剧们打交道,从电视台撰稿人干到枪手再干到编剧,一直很辛苦,很劳累。但这是我自己选的路,我希望以此手艺安家,并且做出一番成就,苦一点也是应该的。

四年的光景一晃过去了,初次见面的人,评价还是如此:哇,真年轻。是的,尽管我刻意蓄了胡子,尽管我一贯地说话保持稳重,这些都是无效的,我确实年轻。周围人40岁平均,甚至50岁,60岁的都有,他们出来混的时候,我还没有出世。

因此在很多老板、制片那里,我难免会受到轻视,他们虽然找到我写剧本,但心里不塌实,觉得小年轻经验肯定不足,一开始都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这个时候我一般不乱说话,因为靠谱的老板只看你的东西说话,只有白痴才会轻信于那些满嘴乱喷的人。如果真要以谈吐才能博取别人的信任,我也不喜欢乱吹,不会虚弱紧张,争取的是,一句话能说到点子上。最重

要的是,回去以后干的活质量,一定要保证快、准、好,是一个追求的基本。在这种情况下,拿出大纲或剧本后,对方通常会另眼相看。

关于年轻的尴尬或者种种不公正,是另一个话题。毕竟年轻人确实问题很多,总的来说,年轻人里傻B较多。但他们的傻B是很正常的,因为虚弱无知而张扬,因为一无所有而愤怒。我也是从傻B过来的,不敢说现在不傻B了,至少知

道了年轻时候的一些毛病。但我始终杜绝并深恶痛绝的是年轻人的不靠谱,这个品质是三岁见老的。如果有个年轻人说话很张狂,很傻B,可以理解,但如果有个年轻人做事不靠谱,缺乏责任感,这就是硬件有问题。

回到刚才的话题。对于一个爱好小说的人,过早就把语言朝朴实、说人话上训练,肯定是好的。但在影视界,大多数情况下,老板们的素养就那样(编剧都有很多白痴的,何况老板),他们很可能为你的一句话,一个词,一个场景,一个细节而震动,甚至就因为这些原因签了你。

所以你的大纲如果写得跟你的小说一样简练,追求文字的朴素,肯定是找死。在这方面,我肯定是要违背自己的语言习惯去煽动他们。这种煽动使人不得不回到卖弄文笔的状态之下,多写一些形容词、感叹句,多渲染一些气氛,增加一些所谓情感关系下“人性的宣扬”。一般来说,这是都是用一个大纲来打动一个老板的基本要素。国情如此,必须为之。

在谈论情节发展方向的时候,你得经常提出观众角度,以观众的态度去衡量。这样让老板显得你很专业,写东西心里想着观众。在谈论人性的时候,你要把最基础的东西拎出来,虽然你讲完之后,可能会去洗手间吐一下,但是记住,恰恰是这些恶心的话征服了老板们。 你谈的是活,是业务,不是文学艺术,但你要觉得这是艺术,因为很多老板是这么认为的。

谈电视剧之三:做分集大纲的必要

2006-10-16 10:39:14

大中小

前面提到,一年看了一百多个剧本,这句话本身是说明很有问题的。肯定是一百多个剧本被淘汰掉了90%,仅仅剩下十来个被确立了项目。那么,为什么还要阅读那么多烂剧本呢? 因为这些剧本发来的时候几乎没有附带大纲的。实际上,一个项目能否被确立,看故事大纲是可以看出来的。但,恰恰烂剧本发过来的时候没有大纲,也许他们认为看剧本比看大纲更容易征服投资人。

这是错误的观点。烂剧本再写,也是烂的。而好剧本基本上会附带一个完整的大纲。一个好的故事大纲,基本上能在10000字左右把整个故事框架,人物,情节走向交代得十分清楚,一个故事大纲能够体现编剧的功力,他知道什么地方出戏,搭建的人物关系怎样有效。 故事大纲之后,要谈谈分集大纲的必要性。

我看到很多编剧在合作的时候,很轻视分集大纲,认为只需要500——1000字就了不得了,他们觉得真正的过程在于写剧本。

但电视剧一般二三十集,其内在逻辑性,关联性,以及性格史,在写剧本过程中一旦暴露问题将是全盘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