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养作文

时间:2021-11-10 13:13:05 500字

篇一:《作文需要“滋养”》

作文需要“滋养”

[摘要]关于作文,很多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形成的各种文章著作更是数不胜数。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我对作文教学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和做法,认为作文是需要“滋养”的。

[关键词] 作者教学 内容 思想 指导

“作文需要滋养”是一个大作文观,就是说作文不可能速成,是一个慢功夫。打个比方,作文就如同种地一样,播种固然十分重要,但少了肥沃的土壤,清新的空气,甘甜的雨露,和煦的阳光,是无论如何也结不出果实的,当然,如果再施适量的农家肥,收获的果实就会成为上品。

那么,作文的养分来自哪里呢?

一、来自生活{滋养作文}.

谈到这个话题,我不得不说,我们的孩子们对生活的感受太少了,这从学生作文中的选材、对事物的见解中可以看出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一话题甚至比作文本身更大,在这里就不探讨了。

对生活感受、经历、体验、认识的缺乏,直接导致了学生作文色彩的缺失,形成了没有颜色的“灰色”作文。这种作文选材单一,用词干枯,平铺直叙,缺少自己的感受与见解,没有感情色彩。当然,也有个别学生通过补作文课,看作文书,作文写得有模有样,但细读就会发现,虚假与做作是它的常见病,抄袭的更是大有人在。 总之,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根本源泉。{滋养作文}.

该如何带领孩子们走进生活,热爱生活呢?组织学生参观、访问、

篇二:《背诵滋养作文》

背诵滋养作文

黛玉教诗有言:“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做了底子……”话说得多透辟啊!这使我想起语文教学中的背诵问题来。

正确而较为理想的背诵,是细心吃透了文章基础上的熟诵。这样的背诵,确实是学习好语文的一个途径。试观古今读书卓有成效者,哪一个没在熟读背诵上下过一番功夫的呢?唐代诗人白居易读书至于“口舌成疮”,明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把十三经都背出了。近见报载:小学特级教师王企贤“一直到现在,他还能背诵《史记》、《战国策》里的一些名篇,背诵历代名家的许多著作和鲁迅、茅盾、巴金的一些作品。”就是一般的语文教师,头脑里也大抵铭刻着若干篇脍炙人口的名作的。

曾听一些同行回顾自己走过来的路途时谈到,才上学时,学习语文就是从熟读、背诵课文开始的。把一些琅琅上口的课文读熟了,背出了,读起文章来就流畅了,写起语句来就自然而然地比较通顺了,练习作文时,也能用上一些记熟的词语、写法。以后学习语法,例句多有类似课文中的,觉得容易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的增进,对于那些熟记的文章,往往有较前深入的领会,真是“温故而知新”。这告诉我们,背诵至少有四种好处:(1)提高阅读能力,把文章读得流畅;(2)积累了知识,能够运用;(3)熟透了“个别”,容易理解“一般”;(4)把一些篇章熟记于心,便于揣摩,融会贯通知识。{滋养作文}.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要求教师指导学生“熟读、背诵一定数量的课文”,这确是从古往今来无数人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一条规律。

一些众所公认的名篇,词汇丰富,语法规范,修辞多采,逻辑谨严,脉络清晰,过渡自然,照应周到,中心突出。选择其中的一些代表作,在理解后加以背诵,背得滚瓜烂熟,在头脑里如有图画,以为基础。又在学习其他作品时吸取其长处。如此努力下去,何愁学不好语文! …………(曹政著《长跑集》P092-093){滋养作文}.

我的熟读、背诵,印象最深刻的,是从教后几年间,没有谈恋爱成家,有些寒暑假不回四百多里外的老家,在学校教室里,朗读古文名篇,至于熟诵。这为我打下了较为厚实的语文底子,终生受用。至今,《劝学》、《过秦论》、《兰亭集序》、《桃花源诗》……《登泰山记》、《病梅馆记》等几十篇记忆犹新。{滋养作文}.

在上述阅读的基础上,如果能对所读文章作上轨道的分析,那对作文的帮助就更多更大更明显了。怎么上轨道地分析文章?请看下篇分解。

——引自曹政著《文章读写》

篇三:《让真情滋润我们作文课堂》{滋养作文}.

让真情滋润我们的作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9-290-01

那节作文课,一直留在我和学生的记忆里,一想起它,我的心里就不由得涌上淡淡的甜蜜,伴随着丝丝欣慰,激起层层涟漪。 那是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节习作课,这一单元4篇课文《搭石》、《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卡罗纳》《给予是快乐的》都是围绕“人间真情”这一专题,引导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人与人相互关爱 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

十几年来,我相信班里所有孩子都经历过或听过、看到过难忘的感人的事。但是孩子们能体会到人间真情吗?如何擦亮孩子们那颗懵懂的心,让他们讲出一两件感人的事并把它写下来。我该怎么做呢?我思考着,设计着„„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上课铃响了,我迎面遇到巩博威的妈妈。她说:“孩子又肚子疼了,来晚了。”还没等我回答,她就匆匆向楼下奔去。这时就看到巩博威扶着教室的前门,捂着肚子边哭边喊着:“妈妈,我要回家, 我要回家。”我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巩博威面前说:“孩子,能坚持吗?”还没等巩博威回答,就听到有人说:“老师,他没事,他肯定作业没写完,又装肚子疼了。”“就喜欢没病装病,不想上学。”班里的孩子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我说:“不要胡说,巩博威根本不是那样的孩子,谁能没病装病不愿意上学?”谁愿意去办公室把我的热水袋装上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