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作文300字

时间:2021-11-10 13:07:14 300字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作文300字(一)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近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感悟诗歌的内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3. 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放歌曲“送别”。

谈话:同学们,当你听到这首歌曲里,你会想到什么?

和朋友分别后你会通过什么方式联系呢?人生自古伤离别。送别朋友总是那样让人留恋、牵挂。古人在分别的时候会写一些送别诗,今天我们就一同去感受唐代三们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浓浓深情。

2、出示课题

3检查预习情况。

1)通过预习,同学们一定能够熟读古诗了,谁来试试?(抽生读三

首古诗)

2)、检查自学生字情况。(课件)

二、新课教学2.指导读诗题,解诗题。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试读课题。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课题,想想怎样读比较好?

(2)指名读课题,学生思考:从课题中读懂了什么? 学生反馈。教师提醒:诗题告诉我们是谁送谁到什么地方去?

(3)教师总结,重点强调:

元二:姓元,在弟兄中排行老二,因此称他为元二。 安西:指安西都护府,在今天的新疆库车附近,唐朝时设立在西北边疆的最高军政机构。

谈话:同学们,以前你们是怎样读懂古诗的呢?(查、联系上下文,结合注释,看插图……)

请同学们运用这些方法和老师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诗句的意思。

我们先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抽生:(通过课前预习知道安西在哪里?) 你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的?再说意思

从哪个字读出朋友要离别了?

理解“送”、“使”。

谁派遣谁?

好友要从渭城到安西,路途遥远,诗人会是什么心境?

抽生读课题。 要慢,如品茶一样,慢慢的读,读出不舍,伤感。 谁再来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诗句的意思的?

宋代大诗人苏轼曾评价王维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现在我请

一个同学来读读这首诗,请同学们想想你想前呈现了怎样的画面? 小雨,柳树,客舍,酒宴

闭着眼睛想一想,这里的景怎样?(美)

再抽生读第一二句。

谁再来说说一二句的意思?

面对这么美的景象,我们应该怎么读呢?抽生读一二句。齐读

我们常用离愁别怨来表达分别时的情景,可王维为什么却呈现给我们如此美好的画面呢?难道他没有不舍没有留恋?同学们有谁知道当时的安西是怎样一番情景?

你能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概括吗?(荒凉)

安西与故里对比,缺少什么?又多了什么?(少亲情,朋友,多荒凉,孤独)

此时我们再读后两句诗,

你从这两行诗感受到诗人的什么感情?(不舍,伤感)

现在你能说说王维为什么却呈现给我们如此美好的画面吗?

诗人用送别时的美景对比远行的荒凉,用故里的亲情对比远行的孤独,用有知己对比无故人。更加强烈地表达了自己的不舍之情。 除了小雨,柳树,你还看到了谁在做什么?(喝酒)

喝了多少/你是从哪个字知道的?

“更”

理解:劝、尽 谁在劝,说说你的理由

此时的酒是什么酒?(离别的酒)

酒里包含着什么?(他们的友情,他们的不舍)

CAI:再看地图,并出示文字:

那时火车只通到西安,从西安到新疆,我们有搭车,有时还步行,整整走了二个多月,终于来到了新疆,一路的辛苦自不必说。 ——《母亲和我们》韩天航

谈话: 这是我国当代作家协会会员韩天航描写他小时候去新疆的情

景。而在古代是没有火车、汽车的。可以想象在古时那得需要更长的时间,在旅途中元二可能会经过…… (师拖长声音引学生说出重重山,万条河)还可能要经受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气候、路上遇到什么意想不到的事等等……是啊!出使西域,张骞用了十三多年,苏武用了十五年……。这酒中能不盛满满的了一份(思念)吗?读:读出思念。

那时的新疆,是茺漠绝域,黄沙走石,飞沙满天,这酒中,还包含着对好友(牵挂,担忧,祝愿)

这是一杯牵挂的酒,难舍的酒,悲伤的酒……

是呀!西出阳关荒漠绝域,这酒中分明有一份祝愿。千种语言,万种情感汇成“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我们想一想,诗人可能和元二说些什么?(抽生)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齐读后两句。

师范读全诗,师有感情朗读。

语已多,情未了!

师:王兄,多谢你从长安赶来送我,你的这份情,我元二领了,来让我们干了这杯酒。

师:皇上此次派我去安西,我一定会不辱使命,扬我大唐雄威。只是,家中老母年纪已大,想到不能在娘身前尽孝,心中又平添几许惆怅,还望王兄,常去看看她老人家。兄弟在这里谢你了!

师:我实在舍不得你们啊,还有家中犬子尚还年幼,就请王兄,多加指点。

…….

师:这是他们在互相劝。是啊!朋友之间有多少知心话要说啊!又有多少说不完的话啊!而现在两位情深意重的好友就要分手了。让我们带着这份痛心,这份难过,这份不舍,这份依恋,一起读这两句。 生齐读

师:就这么喝啊说啊,说啊喝啊,不知不觉,分离的时刻到了,不

得不分开了。什么也不说了,什么也不能说了,就让所有的情都化在这杯酒里吧。那就更进一杯酒吧!(板书“更”字)。读。

师:窗外,柳枝上那挂着的雨滴正悄然滑落,你觉得这还是雨吗?这哪是雨啊!那分明就是点点离人泪啊!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看到柳树就想到分别。此时,他们还有心看窗外的美景吗?让我们再读这一句。

一个“劝”字,一个“更”字,生动的描绘出朋友之间那种难舍难分的情。(板书:友情)

让我们在静静的读古诗,体会一下诗的意境。

师放音乐生小声读古诗。

酒逢知己千杯少,浓浓深情在其中。好友一别,相见无期,这份心痛,难过,留恋都浓缩在这四行诗中,感动着多少离别的人。唐人将这首诗谱成歌曲阳关三叠,又叫渭城曲,广为传唱,让我们一起来品一品这千古绝唱。在乐曲中再读古诗。

三、扩展

1、同学们课前还搜集到了哪些送别诗?

2、展示老师搜集到的送别诗。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作文300字(二)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

元二:作者的友人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故名“元二”。 使:到某地;出使。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 渭城:秦时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汉书·地理志》),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在今西安市西北,渭水北岸。

浥:(yì):湿润。

客舍:旅店。

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

君:指元二。

更:再。

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

故人:老朋友。

更尽:先饮完。

【译文】

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

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 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

因为你离开阳关之后,在那里就见不到老朋友了。

【赏析】

唐代大人王维(公元701~761)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笔者认为,此诗是中华诗坛不可多得的一首奇诗。奇就奇在,它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诗;它巧妙地借助于时空的转换,营造了耐人寻味的惜别氛围,达到了令人震撼的的艺术感染力,具有极高的意境。但是,千百年来,文人学者未能准确把握该诗的风格,望文生义地曲解了诗的意蕴,从而降低了它的格调和品位。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域守护边疆的诗。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而设的都护府的简称。王维所处的年代,各种民族冲突加剧,唐王朝不断受到了来自西面吐蕃和北方突厥的侵扰。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大逸战胜土蕃,唐玄宗曾命王维以鉴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沿途他写下了《使至塞上》、《出塞作》等边塞名篇。《阳关曲》是王维晚年之作,其创作年代估计在“安史之乱”以后,据《资治通鉴》至德元年(756)七月载:“征河西、安西兵赴行”;至德二年二月载:“上至凤翔旬日,陇右、河西、安西、西域之兵皆会”。故当知“安史之乱”暴发后,边兵大量内调,此诗约作于送友人即将奔赴安西之时,与此同期的诗作尚有《送张判关赴河西》、《送刘司直赴安西》等。无疑,当他送别友人临近分别时,诗人不会不考虑到战争将对他们今后产生的影响。诗的

前两句写的是送别时的节物风光,描绘了平平常常的景色,却充满诗情画意。三四句表达了对友人一篇深挚的情谊。但是,在一些权威的辞书和教材中对后两句均作出了这样的解释:“朋友,再干了这一杯酒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看不到老朋友了……”笔者以为,这样的解释明显带有主观随意性,没有真实反映出王维如此造句所想表达的深意,更没有揭示出此两句在表达上的佳妙之处。首先,作出了这样浅显直白的解释,本诗显的似乎并无新意,与他在这一时期的同类作品相比也无特别之处,只能算是一首很平常的送别诗,这与后人将之一直誉为唐诗“压卷之作”的称谓显然是不相符的,其中必然隐赋有某种其他的寓意,而我们却一直尚未予以重视而挖掘出来;其次,这是一首送友人去守护边疆的诗,面对战争的残酷无情,曾经到访过边塞的诗人相当了解,“古来征战几人回”!他一般不可能说出“你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这样的话去伤害友人且触犯诗谶——这未免太不合乎情理;再说,从诗句的本身意义上分析,友人也并非一定要等到出了“阳关”后才看不到诗人,出了“渭城”不同样也就看不到诗人了吗?事实上,即便友人真到了边疆安西,他同样也能遇见来自家乡的“故人”,如岑参在《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诗中就这样写到:“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那么,“阳关”一词在这首诗中的特殊意义又会是什么呢?笔者认为,诗人这两句其实是运用了逆挽(即叙事题材的“倒叙”)并结合了省略的写作手法,引导读者的思绪跟随年青的友人一起奔赴疆域,然后历经万种艰险,最后凯旋而归时,而“我”——现在的这个送行者却恐怕因年老多病已不在人

世了……历史的真实是,诗人在送走友人后不满六年(于761年)便真的与世长辞了!我们已无法知道他们后来是否能重新相逢,但“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王维的这两句诗多少能反映出友人那漫长的戎马生涯与思者的无奈。因此,诗中的“西出阳关”并非是指友人不久后走出了阳关,而应该是指将来友人完成任务胜利返回时路经“阳关”。长期以来,“西出阳关”一直被简单理解为友人走出了阳关,但是在这里却是真正的“一语双关”:它按着时空的发展次序有着两幅截然不同的场景,第一幅“西出阳关”是指友人在征途中刚刚走出了阳关,渭城在东,阳关在西,是谓“西面出去”,一般人们均持此种观点;另一幅“西出阳关”就是指友人在经历许千辛万苦,完成了任务剀旋而归时离开了阳关,渭城仍在东,阳关仍在西,却是谓“西面出来”,诗人的本意就是如此。可见,常人都把友人从“西面出来”误解成了从“西面出去”了!不难理解,面对各自分离后的茫茫未知前途,不禁会引起诗人的无边遐想,而这种思绪一旦跨越了时空和个人后,便会产生出扣人心弦的意境,有着无与伦比的震撼力,诗人正是为此成功地进行了时空的转换和压缩。必须指出,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走向西域的通道,同时也是军事要塞。“玉门关”外基本是突厥的势力范围,而“阳关”内则完全属于唐朝的领土。在诗人看来,只有将来友人能走出了“阳关”后方才真正表明他是平安回来了。我们从元代《阳春白雪集》中大石调《阳关三叠》词中可以发现,古人其实一直就是这样诠释的:“…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只恐怕西

出阳关,旧游如梦,眼前无故人。只恐怕西出阳关,眼前无故人…”故此,准确完整地诠释这首诗应该是这样的:

朋友

请再干了这杯酒

待你将来凯旋而归

西出阳关的时候

恐怕已不能再看到我了啊

惟有这

渭城的细雨

青青的客舍

以及随风而舞的扬柳

还会像今天一样

在此恭侯看!这哪里像是诗人在送别友人,这分明就是友人在送诗人呀!诗人王维正是高超地运用了这种逆挽的写作手法,籍助于时空的转换,将国家的安危、战争的残酷、朋友的情谊、人生的苦短紧紧地揉合在了一起,情景交融,达到了令人震撼的艺术感染力。其实,在王维的诗歌里也曾多次采用了这种语法结构,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就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在与“阳关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山中送别》诗中我们也同样能领会到诗人在此方面的匠心独运:“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的这种语法技巧甚至对后来诗人也有启示意义,如白居易在《邯郸冬至夜思家》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作文300字(三)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山中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别董大 二首 高适

【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其二】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作文300字(四)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作文300字(五)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讲授内容1、唐前诗歌借山水写别情的传统 2、王维诗山水与别情的完美结合 3、《送元二使安西》的艺术魅力 1、唐前借山水写别情的传统曹植《赠白马王彪诗》(七章其四)踟蹰亦何留,相思无终极。秋风发 微凉,寒蝉鸣我侧。原野何萧条,白日 忽西匿。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孤 兽走索群,衔草不遑食。感物伤我怀, 抚心长太息。 鲍照《吴兴黄浦亭庾中郎别诗》风起洲渚寒,云上日无辉。连山眇烟雾, 长波回难依。旅雁方南过,浮客示西归。已经 江海别,复与亲眷违。…… 何逊《南还道中送赠刘谘议别诗》一官从府役,五稔去京华。 遽逐春流返,归帆得望家。 天末静波浪,日际敛烟霞。 岸荠生寒叶,村海落早花。 游鱼上急水,独鸟赴行楂。…… 2、王维诗山水与别情的结合齐州送祖三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依先贤。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王维《送邢桂州》 沙平连白云,蓬卷入黄云。 ——王维《送张判官赴河西》 山临青塞断,江向白云平。 ——王维《送严秀才还蜀》 远树带行客,孤村当落晖。 ——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3、《送元二使安西》的 艺术魅力(1)艺术魅力简析 (2)主题史的审美观照 安西都护府唐朝设于西域的军政机构。贞观十四年 (公元640年),唐朝为加强对西域地区的 控制,于高昌设立高级军政管理机构安西都 护府,初治西州(今新疆吐鲁番东),后移至 龟兹(今新疆库车)。曾移碎叶,公元692年还 治龟兹。管辖天山以南至葱岭以西、阿姆河 流域的广大地区,还统辖安西四镇龟兹、于 阗、疏勒、碎叶的重兵。公元790年,治所 为吐蕃攻陷。 唐代长安到安西的距离据《资治通鉴· 唐纪· 玄宗纪》的记载, 从长安向西直到唐帝国边境约一万二千 里间,在当时人烟稠密,桑麻遍野,非 常富庶。 阳关惟一的遗址 省略之一1、诗歌题目与正文之间的省略2、几个关键词:“使”、“元二”、 “渭城”、“朝” 3、题目与首句之间的张力 省略之二1、对安西春天景象的描写 2、对长安春天景色的描写 对比之一(长安)——渭城——(安西)春天美景 (春光明媚、温润可爱) 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人行

。 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岑参《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 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 平沙万里绝人烟。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光不度玉门关。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省略之三1、对友谊的高度礼赞 2、友谊胜过明媚的春光3、友谊高于京城的荣华4、友谊高于一切 对比之二(长安)——渭城——(安西)故人 对比之三春天美景(自然)故人荣华富贵(社会)(友情)人世间的一切 (2)主题史的审美观照 万古送别之祖《诗经· 邶风· 燕燕》前二章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毛传的解释《燕燕》,卫庄姜送归妾也。庄 姜无子,陈女戴妫生子名完,庄姜 以为己子。庄公薨,完立,而州吁 杀之。戴妫於是大归,庄姜远送之 于野,作诗见己志。完,即卫桓公 也。(《毛诗正义·卷二之一》) 《楚辞·九歌·少司命》入不言兮出不辞, 乘回风兮载云旗。 悲莫悲兮生别离, 乐莫乐兮新相知。 《杞梁妻歌》乐莫乐兮新相知, 悲莫悲兮生别离。 哀感皇天兮城为隳。 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馀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