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曾经的苦难作文500字

时间:2021-11-10 08:42:05 500字

篇一:《克服困难(500字)作文》

精选作文:克服困难(500字)作文

巴尔扎特曾说过:困难,对于弱者来说是一个万丈深渊,对于强者却是一笔财富。

是啊,弱者面对困难,定没有勇气去克服,而对于强者,困难并没有那么可怕,只要用心、

努力,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在生活中,我也有不少克服困难的经历,就拿上次学骑自行车的

事来说吧。 一个炎热的下午,操场上正有一位大哥哥教一位小妹妹骑自行车,不用说,

这当然就是我和哥了。我胆胆怯怯地坐在车上,哥哥在后面扶着,一个劲儿地鼓励我,可我

的手老不听使唤,抓着个龙头摆来摆去。我的脚使劲蹬着轮子。忽然,前面出现了一个弯道,

我来不及反应,只有人带车侧翻了的份。这一翻让我摔得鼻青脸肿,这里一块青,那边一块

紫。我大哭起来,哥哥过来安慰我说:不要哭,学骑自行车哪有这么容易呀!我那时候学还

不是摔了很多次,但凭着我坚强的意志力,我最终还是学会了。我告诉你呀:想要学会一样

本领,不仅要有坚持的毅力,还要有不怕吃苦的勇气,才能学成功,知道吗?我抽泣着点了

点头,把自行车扶起来。我打算一步一步的来。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n次摔跤,终于

成功了! 学本领,不容易,要有毅力和勇气。 不坚持,不吃苦,本领怎么能学好。

坚持了,吃苦了,就剩甘甜和美好。六年级:杨文茹

篇一:克服困难作文

味精历坎坷泥泞的艰难,哪能知道阳光

大道的可贵;未经历风雪交加的黑夜,哪能体会风和日丽的可爱;未经历挫折和磨难的考验,

怎能体会到胜利和成功的喜悦。挫折,想说恨你不容易?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

会经历许多道坎,或许它使我们犹豫过,使我们因为恐慌而后退过,甚至使我们绝望过,但

有些时候只要我们咬咬牙,眼前的那道坎定能化为平地。

不见风雨,怎有彩虹,

司马迁若不没有受牢狱之苦,又怎能写下二十四史之首《史记》。诸葛亮若无深山中苦读诗书,

有怎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豪言壮语。人生正是因为这一道道坎才显得华美,充实,

正是因为这一道道坎才彰显出人生的魄力所在。南宋文人文天祥在敌人的诱降下给出了惊天

动地,泣鬼神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清。”

黄河之水,浩浩汤汤,

奔流不息,在几千里之中,也许遇到过巨石的阻挠,也许被一片森林所隔断,但水的信念不

会动摇,在它的征途中就算粉身碎骨也要汇入大海。

我们虽然没有李密

“夙遭闵凶”的经历,没有体会的海伦的隔离天日,更没有伽利略,布鲁诺在科学道路上的

风风雨雨,但我们有着自己的路,有自己的风雨,有自己的彩虹。我们要相信“长风破浪会

有时,直挂云霄济沧海。”,要带着九州华夏子孙的精神,在道路上

斩断荆棘,跨过脚下

的一道道坎,向人生的前方,向无边天际迈去。 落日融金,暮云四合,天空展现一

泓阳光的的笑,有鹰飞翔。

还记得,失败说:挫

折是成长路上永远翻不过去的山,因为翻过一座山,前方又会有另一座山。懦弱说:挫折是

成长路上的一片荆棘地,会把人扎的遍体鳞伤。沮丧说:挫折是被击倒后的眩晕,让人丢弃

了信心,迷失了前进的方向。

可当你经受挫折的

时候,你又会说什么呢?

丑小鸭的故事众所

周知,它是一只坚强的鸭子,在历尽千辛万苦之后终于变成了白天鹅。那是它心中的理想支

持着它,让它与命运做斗争,与死神抗击到底。在家里,在芦苇丛中,在灌木丛,在沼泽地,

在农家小院??它处处受嘲笑,受欺侮,但它丝毫没有灰心丧气,始终不屈不挠地奋斗,最终

靠自己有力的翅膀飞向自己最美好的未来。丑小鸭成为了美丽的天鹅,难道不是因为它跨过

了那道常人无法跨过的坎吗?

张海迪,中国残疾人

联合会副主席,5岁的她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根本没有办法上学,但是正是这个受

到死亡威胁的孩子自学完成了从小学直到硕士研究生的全部课程,自学了英语、日语、德语

和世界语,翻译了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大量书籍,并自学十几种医学专著,为群众

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与那些不珍惜生命的正常人相比,张海迪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也更加顽强,更加勤奋。对张海迪来说,难道不是因为她跨过了那道常人无法跨过的坎吗? 史

蒂芬·霍金被称为在世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当今的爱因斯坦。全身多处患病的他用唯一

能活动的两个手指敲击着键盘,做学术报

告,他的魅力不

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也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他不断求

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知道他的人。霍金的成功,难道不

是因为他跨过了那道常人无法跨过的坎吗?

跨过了那道坎,坚强

就说:挫折是山,翻过他,就可以见到成功的大海。勇敢就说:挫折是荆棘,拿出胆量劈开

它,面前会出现更广阔的大道。胜利就说:挫折是海中的礁石,不遇见他,永远激不起成功

的浪花。

受挫折的人们啊,不

要逃避挫折,只有跨过那道坎才能让我们坚强,让我们自信,让我们奋斗,让我们有更多的

经历,让我们成长

长路漫漫,又有黑夜

相伴,我走在羊肠小路上,找不到方向,带着畏惧我问自己,是否还要继续?是放弃,是执

著,是坚持,还是改变?每当遇到挫折与不顺,我心里这道坎就巍然挺立,貌似坚固不倒的

古城墙。

遥望历史的隧道,来

自历史的先贤们照亮我前进的路,向我发出了他们心底的呐喊:“必须跨过这道坎!”

我看到,越王勾践卧

薪尝胆。你的内心也一定经历着痛苦的挣扎,你的国家被颠覆,你的荣耀被剥夺,可永存的

是你执著而不动摇的灵魂。

你十年聚财,十

年生育,二十年后重登九五之尊。这是怎样一颗顽强不屈的心啊!你成功跨过心中这道坎,

你不畏黑暗,不畏长路,坚定了自己的方向。你用执著告诉我,在我心中那道坎不是什么坚

固的古城墙,而是用纸膜做出的假象,你告诉我,必须跨过这道坎!

阴暗潮湿无法将你

击倒,腐刑折磨没有使你倒下。司马迁,你不仅大度包容内心之苦,世人之讽,你还以山的

刚毅正直书写了两千年的沧海桑田。你心中的坎早已被你轻轻跨过,它显得那么渺小,你显

得那么伟岸。你跨过这道坎,忘却了自己的荣辱,弹响“史家”之千古绝唱;你跨过这道坎,

幽愁发奋,吟出无韵之《离骚》。你的坚毅撼动历史,彪炳史册,你的直上霄汉,照耀尘寰。

你用最有力的呐喊告诉我,必须跨过这道坎!

你海棠般娇羞的容

颜,你菊花般孤高地傲风骨,你柳絮般飘飞的沉思,你桃花般红消香断的泪痕,都在这广漠

中消隐。你的聪慧,痴迷着汉赋唐诗的韵律,怎能不如履薄冰?你的深刻,承受着岁月无痕

的忧伤,怎能不形销骨立?你的清高,拒绝着蝇营狗苟的生活,怎能不心力交瘁?你默默地

离去,为了那永世的安宁,你的名字载入史册,也记载下人们对你永恒的纪念。王昭君,你

内心经历了复杂的斗争,你巧妙地跨过了心中那道坎,你选择的是另一种辉煌。你看似柔弱

的心灵原来如此的坚强,你看似傻傻的举动原来充满智慧,你,令人叹服。你用轻柔却坚定

的声音告诉我,必须跨过这道坎!

我完全被折服,全身

涌动无限的力量。我要努力营造优等的心,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必须足以随时准备给

予我“跨过这道坎”的力量。在人生的挫折与不顺中,我带着力量支撑身体,我会百折不挠,

我会再接再厉,选出一颗流量充沛、羽翼丰满的心,乘上坚定的航天飞机,抚摸月亮的翅膀,

即使这道坎再高再大,我都会有足够的力量跨越。

生活是美好的,因为

处处充满着惊喜,每一次的成功都会带来一份喜悦、一份快乐;生活是神秘的,时刻都可能

蕴藏着无限机遇,有挑战性的生活才是最为精彩的生活;生活又是艰辛残酷的,因为生活不

是魔法师,生活中的磨难和考验不会无故消失。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足够的坚强,才能拥有必

胜的信念去面对人生旅途中出现的每一次障碍以及漫长人生中大大小小无数道坎,自信满满

地交出一张最为满意的“人生答卷”! ,你也可以投稿

人生不会永远一帆

风顺,我们要走的路也绝不可能总是平平坦坦的。 我们中的每一个人,包括我们的父母、

老师以及所有的伟人和成功者,都曾不可避免的接受失败的洗礼。遭遇失败,是成功的必经

之路。如今的成功人士大多之前经历过不止一次的失败,成功道路上不仅有伪装的陷阱,更

有一道道坎需要曾经的他们、现在的我们去面对、去挑战、去跨越!人生中有太多的“坎”

是我们必须去跨越的,

下页 余下全文篇二:克服困难作文

[1]

困难,我不怕

对于我们这种在知

识的大海里徜徉的学生来说,最大的困难莫过于那一个个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了,我总

是绞尽脑汁把它们攻克。

这天,窗外下着倾盆

大雨,远处的景物一片朦胧。雨点敲击着大地荡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我正端坐在窗前,思

考着一道数学题,它给了我们这样一道题:一个长方形,把它们分成四个大小不一的三角形,

却只告诉了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这下,智商一向不太差的我也犯了难。冥思苦想也没得

出个所以然来。雨仍然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敲打着地面,我又查书又翻笔记,可楞找不出

一点提示来解题。

我揉着太阳穴,紧皱

着眉头,努力回忆着以前做过的题目,希望有些线索。忽然,我灵机一动:对了!我用算术

不行,用方程总行吧!可是,到底设哪一个未知数呢?我不禁又陷入了沉思,设长方形面积?

不行。设三角形面积?也不行。设„„想了半天,我忽然眼睛一亮,对!设长为x!顺着这

条思路,我很快找出了等量关系,兴奋不已地算了起来。不料,这道题难度太大,一列方程

这才发现也解不出来,我一会儿咬着笔头,一会儿撑着脑袋,一会儿含着手指,怎么想也想

不出来。

正当我百思不得其

解的时候,我猛然想起了以前老师讲过的方程。想起了这个解法,我不禁喜形于色,兴奋地

拍起了手,埋头仔细算了起来。可是,当我运用各种规律即将成功的时候,却又出现了一

个新的问题—

—等号前后符号不同!我叹了一口气,再度陷入了沉思。此时,窗外的大雨渐渐地小了,没

有了之前的狂暴。我默默地思考着,可却没有一点头绪,忽然,爸爸的话又萦绕在耳际——

“方程左右两边可以同时扩大若干倍,加减可以抵消。”我霎时间茅塞顿开,一切问题迎刃而

解,不一会,一个数字“4”呈现在我眼前。“别高兴太早!”我提醒自己又验算起来。哇!它

完全正确!我再也按耐不住内心的喜悦,开心地叫了起来:“耶!我想出来喽!万岁!”窗外,

雨停了,太阳公公的笑脸重新露了出来。

我终于战胜了困难,

更明白了一个真理:只要尽自己所能,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尝到成功的喜悦!

篇三:我战胜了困难

的作文

我战胜了困难的作文

如果说人生是一幅

图画,那困难则是绘制图画的彩笔;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困难则是一朵时起时

落的浪花;如果说人生是一尊雕像,那么困难则为是雕刻塑像的雕刻刀。生活中难免会遇到

一些困难,困难如同一个石磨,有的人却在石磨上苦苦挣扎,其实克服困难并不难,只要我

们有老牛一样的勤奋,老虎一样的毅力,狮子一样的野心,就能战胜困难,我就有切身的体

会。

那还是五年级的事

了。一日,我在一本奥数书上看见一道问题:“甲乙两人在a,b两地相向而行,a,b相距21

千米,甲到达b地,乙到达a地后,立即返回,

我的犟劲上来

了。爸爸他们只好自己先吃了。也不知过了多长的时间,终于把它做出来了。等我来到饭桌

前,饭菜早就凉了,不怕,我的心里正热呼着了,凉的饭菜吃得更快些。

我一个一个的给刚

才来电话的同学打电话,告诉他们答案,听到我那种得意洋洋的语气,大家还真服了我,我

的心里就别提有多高兴啦!

我战胜了困难

在人生的过程中,困

难是不可避免的,自然我也不能例外。但是我会用一颗乐观的心灵去对待,面对着所有困难

的挑战。逐一克服!下面我就为您讲一讲关于我是怎样战胜困难的事情! 至今我还清晰的

记得,那是在我五岁的时候,我去宝塔公园的儿童玩乐场所游玩,那里面有一个冒险者乐园,

是我们孩子们特别喜欢喜欢群聚的地方,我一直很害怕里面的一个??铁索桥“。因为它是由

几根铁链加以固定组成的,都是网眼。我害怕在玩的时候一不小心陷下去,所以没玩过几次。

每当我看见上面玩得正欢的小孩,心里又嫉妒又担心:嫉妒他们有勇气,胆子比我大;担心

他们会陷下去。这天,爸爸妈妈带我来玩,一不留神被他们抱上了”铁索桥“,然后两人各

站在”桥“的一端。把我推上了”桥“。可我一看到下面的网眼就害怕,想退回去。可前面

是不断向我发射”糖衣炮弹“的妈妈,后面是不让我退缩的爸爸。没办法,我只有硬着头皮

向前走。我小心翼翼的一步一步的走着。越走越快,看着自己走得不错,感到很高兴。可是,

没注意到脚下一根铁链卡住了,”嗖”的一下,被卡住的链子出来了,虽然这经常发生,但还

是把高兴得忘乎所以的我给吓了一跳。哇哇的哭了起来,过了一会,哭够了。又开始走起来,

这次,我很小心。经过一番努力,终于走到了”桥”的另一端。我很高兴。激动的泪水情不

自禁的流了出来。我为我感到骄傲! 从此,人们经常会看见有一个小女孩在上面玩得起劲,

那就是我。同时。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再大的困难对你来说,你都能解除,只要你用心,鼓

起勇气去面对它们,就一定能战胜它们。困难,只不过是人生的绊脚石,只要你踢开它们,

就可以继续无忧无虑的走。相信自己,让我们携手走向明天! 我战胜了困难

对于我们这种在知

识的大海里徜徉的学生来说,最大的困难莫过于那一个个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了,我总

是绞尽脑汁把它们攻克。

这天,窗外正下着倾

盆大雨,远处的景物一片朦胧,雨点敲着大地,荡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我正端坐在窗前,

思考着一道数学题,有一位父亲临死前嘱咐几个儿子这样来分遗产:

在成长的道路

上,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在我眼里,挫折就像一块块横在路上的拌脚石,只要你轻轻一跃,

你就战胜了它。

那是一个晴朗的星

期五夜晚,我学完英语在楼下等爸爸来接我。表哥也一起来了。我对表哥说:“我们来赛跑吧!”

“好啊!”表哥愉快地说。跑着跑着,不知怎的,表哥把我撞倒了,“哎哟!我的手„„”一

阵剧痛袭来,到医院一检查,原来我的手“壮烈”地骨折了。

一转眼星期一到了,

我的右手用杉树皮固定住,被纱布缠着,用毛巾吊着,一动也不动。妈妈说:“在家休息两天

吧!”我的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说:“足足两天的功课,我可不想落下。” 由于我不能背书包

了,只好用左手提着,十几斤重的书包,对于我这个没干过家务活的人来说,就像一块大石

头。老师看见了,说:“我帮你吧!”我说:“不用了。”我怎么可以劳老师大驾呢?我走走停

停,好不容易才到教室门口,老师用鼓励的目光望着我。我对左手说:“左手老弟,多亏了你

啊!”

课堂上,老师叫我们

做笔记,怎么办呢?我望了望左手,说:“左手老弟,右手大哥受伤了,写字的重任就由你担

当了。”我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像一条条蚯蚓。我在这之前,还是班里堂堂的小小书法家呢!

眼看老师就要擦掉黑板上板书,我才写几个字儿,我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似的,不是滋味。

回到家里,我就马不

篇二:《民间中国的苦难叙事》

民间中国的苦难叙事

--《许三观卖血记》批评之批评

读了《活着》,再读《许三观卖血记》,发现这是另一部《活着》。两部小说都是关于当代中国社会普通百姓在苦难和厄运中如何生存、如何活着的故事。两部小说都蕴含着中国人代代相传的知天知命的生命意识和生存智慧,其乡土民间叙事均通向深度的人道主义。所不同者,《活着》是命运交响曲,写倒霉透顶的农民福贵在极其悲惨的命运的打击下,面对家人一个个宿命般地先他而去,他却依然活着,而且越活越超脱;在生与死的命运冲突中,最终是生战胜了死,具有形而上的生命哲学的意味。《许三观卖血记》是苦难交响曲,写身份卑微的工人许三观以卖血抗争苦难而凄惨地活着,体现出世俗化的民间叙事的特点,具有形而下的生活哲学的韵味。

《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的至爱,余华正是凭着这两部小说首先走向世界,继而走红国内的。1998年,《活着》获得了意大利最高文学奖--第17届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从此,《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好评如潮,并开始进入经典运作与建构的阶段,人们在民间化与现代性、民族化与世界性的想象中为它们建立了经典性。与此同时,由于它们呈现与蕴含的意义的不确定性,又引发出截然相反的两种批评:肯定性批评与否定性批评。这两种批评都以某种人生观、价值观及意识形态作为判断的标准,在自设的语境中,它们的言说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当自设语境与文本语境相合或相近时,其批评在很大程度上切合作品的实际;当自设语境与文本语境不合或相异时,其批评不是对作品作了误读误解,就是强行将作品纳入自设语境之中,逼迫作品就范。说到底,自设语境是一种先定预设、先天为真并且具有排他性的话语系统,尤其是绝对排他性的自设语境,是极力排斥通约性的。而对作品的正确判断与评价,是不能以绝对排他性的自设语境作为唯一视界的。绝对排他性的自设语境内的批评尽管有时也能够在某些方面或某一点上有独到的看法,但它的"独到的看法"常常不仅不能将它的有效性覆盖到整个作品,反而将视界定于一端或一点,从有限的合理走向极端的偏执,影响了批评的正确性。如同《活着》,《许三观卖血记》所蕴含的意义也处于明晰又含混、确定又不确定、单纯又丰富的状态,这样就为各种批评提供了建构自设语境的可能性。我以为,正是这种意义表面处于确定性的"显在",而实际处于不确定性的"含在",在为《许三观卖血记》造就了经典性的同时,也为批评预设了不确定性。批评的不确定性不断撑大了《许三观卖血记》的意蕴和意义的边界,丰富了它的内涵,无论是肯定性批评,还是否定性批评,都对它的意蕴作了真正意义上的发掘。我作批评之批评,是想在拆除绝对排他性的自设语境的情况下,努力抵达《许三观卖血记》的苦难叙述之中,去体会、去把握它真正的真实。

我在《超越原意阐释与意蕴不确定性--〈活着〉批评之批评》一文中说:"余华是一位不回避对自己的小说作本意阐释的作家,在作品解读方面,他有着异乎寻常的领悟天赋与理性言说的才能。他对他的主要作品差不多都作过解释,有的三言两语,有的专文解说,甚者则一而再、再而三的论及。从情感的力度和阐释的深度来看,他最倾情的小说无疑是《活着》。他对《活着》的本意阐释不是最多,明显少于《许三观卖血记》,但却是最到位最深思熟虑的,所言所论均落到实处。相比较而言,对《许三观卖血记》的阐释常往虚里走。"[1]即使这样,余华对《许三观卖血记》所作的原意阐释,还是对批评家们产生了不容忽视的深度影响。我们不难发现,在作者的原意阐释与肯定性批评之间,其理路和思想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因此,解读余华的原意阐释,是通往《许三观卖血记》及其批评的一条必经之路。

余华对《许三观卖血记》作了较多的阐释,其要点有二:

一、许三观抗争命运,虽然失败,却拥有生命的力量。余华是在回答《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谁更优秀的提问时表达这个看法的:

对我来说,福贵和许三观是我的两个朋友,我在生活中曾经与他们相遇过,而且以后还会经常相遇。要说这两个人:福贵是属于承受了太多苦难之后,与苦难已经不可分离了,所以他不需要有其他它的诸如反抗之类的想法,他仅仅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他是我见到的这个世界上对生命最尊重的一个人,他拥有了你别人多很多死去的理由,可是他活着。许三观是我另外一个亲密的朋友,他是一个时时想出来与他命运作对的一个人,却总是以失败告终,但他却从来不知道失败,这又是他的优秀之处。所以这两个人都是我生活中重要的人物,至于说他们两人谁更优秀或者说他们的故事谁更精彩动听,我不知道。[2]

余华从许三观不知失败,在失败中体现出生命的力量的看法,让我突然想起余华在一次访谈时讲的一个故事。这个来自《圣经》的故事仿佛是专为余华的这个看法预备的,我将其移过来作为余华对许三观看法的注解。

《圣经》里的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人非常富有,有一天这个人突发奇想,带着全家人去了一个遥远的地方,他把自己的全部家产托付给一个他最信任的仆人。他在外面生活了二十年后,人老了,想回来,于是就派一个仆人回去,告诉原先那个管理他家产的仆人,说主人要回来了,结果报信的仆人被毒打一顿,让他回去告诉主人不要回来。可是主人不相信这个结果,他认为自己不应该派一个不够伶俐的人去报信,于是就派另一个仆人回去,这一次报信的仆人被杀了。他仍然不去想从前的仆人是不是已经背叛他了,他又把自己最疼爱的小儿子派去了,认为原先的仆人只要见到主人的儿子,就会像见到他一样,可是儿子也被杀害了。一直到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过去的仆人已经背叛他了。"这个人向我们展示的不是他的愚笨,而是人的力量。他前面根本不去考虑别人是否背叛自己,人到了这样单纯的时候,其实是最有力量的时候。"[3]

确实,许三观是在没有明确的抗争意识的情况下,被迫用不断卖血的方式来抗争苦难的。许三观每当遭遇苦难与厄运的袭击而难以挺过去时,卖血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他唯一的拯救之策。这种被迫抗争之举,正是中国民间底层百姓面对苦难与厄运时普遍采取的应对方式。至于许三观为何反抗,而福贵为何不反抗,我认为余华没有找对原因。问题的关键在于,福贵不是不反抗,而是无可反抗,他即使想反抗,也找不到目标。因为他面对的不是实在的苦难,而是无影无踪的命运。当命运将死亡的灾难一次又一次降临到他全家时,他全然不知那个隐形遁迹在死亡背后的真凶,而且更料不到它还会在下一个路口等着他。他只能按照他对生活的理解去活着,以隐忍抗争的方式,即"不争之争"的方式活着。在生与死的决斗中,一个最有生命力量的人不是选择死亡,而是选择活着。福贵自然不是"苟活",而是在体验了人生的大悲大难,领悟了生命的要义之后,超然乐观地活着。

许三观面对的不是宿命般的命运,而是实实在在的苦难,所以他要采取应对之策,用卖血来救难,否则他就挺不过去。研究《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福贵和许三观,必须作出这种存在意义上的区分。

二,《许三观卖血记》是一本关于平等的书。余华在《许三观卖血记》韩文版(1998年)序言中说:"这是一本关于平等的书"。他没有直接说许三观,而是说有这样一个人,他知道的事跟少,认识的人也不多,只有在自己生活的小城里行走他才不会迷路。他有一个家庭,有妻子和儿子,同其他人一样,在别人面前他显得有些自卑,而在自己的妻儿面前则是信心十足,所以他也就经常在家里骂骂咧咧。这个人头脑简单,虽然他睡着的时候也会做梦,但是他没有梦想。当他醒着的时候,他追求平等。"他是一个像生活那样实实在在的人,所以

他追求平等就是和他的邻居一样,和他所认识的那些人一样。当他的生活极其糟糕时,因为别人的生活同样糟糕,他也会心满意足。他不在乎生活的好坏,但是不能容忍别人和他不一样。"[4]最后,余华说这个人的名字可能叫许三观。在这里,余华实际指的是许三观们。追求平等是现代意识的体现,可许三观追求的平等,却是人性之恶的表现,这一点也许是余华没有意识到的。当他得知妻子许玉兰婚前和何小勇有过一次生活错误后,为了"平等",他寻找机会也犯了一次生活错误。当偷情之事被揭开之后,他理直气壮地对许玉兰说:"你和何小勇是一次,我和林芬芳也是一次;你和何小勇弄出个一乐来,我和林芬芳弄出四乐来了没有?没有。我和你都犯了生活错误,可你的错误比我严重。"他认定许一乐是何小勇的儿子,心理憋着气,觉得自己太冤,白白地替何小勇养了九年的儿子,于是,他处处刻薄一乐,并严厉地告诉儿子二乐、三乐,要他们长大后,把何小勇的两个女儿强奸了。

这就是许三观追求的平等,这就是心胸狭隘、以复仇的形式平衡心理的许三观。但许三观毕竟不是无赖可耻之徒,从本质上看,他是一个心地善良又心软的人。许三观的人性之恶逐渐消退而人性之善持续上升,是从何小勇发生车祸后,他终于同意让一乐为何小勇喊魂开始,特别是经过文化大革命的种种磨难之后,温情引领着他的人性通向了伦理人道主义。从人性的结构与人性的发展来看,许三观的人性远比福贵复杂丰富。

真正对《许三观卖血记》作出了深入研究的批评,是由批评家们的肯定性批评和否定性批评共同完成的。在作者的原意阐释之后,先起的是肯定性批评,然后是肯定性批评与否定性批评并行。肯定性批评以国外媒体的评价和吴义勤、张清华及张梦阳的批评为代表。 肯定性批评1 国外媒体对《许三观卖血记》的意义和意蕴的评价直取要义:法国《读书》杂志认为,这是一部精彩绝伦的小说,是外表朴实简洁和内涵意蕴深远的完美结合。法国《视点》杂志认为,在这里,我们读到了独一无二的不可缺少的和卓越的想象力。法国《两个世界》认为,余华以极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以激烈的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法国《新共和报》认为,作者以卓越博大的胸怀,以简洁人道的笔触,表达了人们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比利时《展望报》认为,余华是唯一能够以他特殊时代的冷静笔法,来表达极度生存状态下的人道主义的人。比利时《南方挑战》认为,这是一个寓言,是以地区性个人经验反映人类普遍生存意义的寓言。[5]这种言简意赅、直抵实质的点评,虽非专论宏论,但它的批评却是深刻精到的。由于它直取要义,同时又将所取要义的表述直接凝定在观点和看法上,这样就使得它实际上直接为其他的批评提供了观点和看法,而事实也确实如此。因此,切不可小视这种点评的力度及影响力。

肯定性批评2 吴义勤的专论题为《告别"虚伪的形式"--〈许三观卖血记〉之于余华的意义》。[6] 吴义勤文章的逻辑起点定在一个视点上,那就是以《许三观卖血记》来认定余华文学创作的"转型",同时又以余华文学创作的"转型"来确认《许三观卖血记》的意义。余华的文学创作由"虚无"到现实、由先锋到写实,短篇小说《两个人的历史》和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死》开其端,到长篇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则大功告成。吴义勤对《许三观卖血记》有一份特别的情感,他认为"这是一部奇特的文本,从纯文学的意义上讲它的巨大成功是90年代任何一部其他文本所无法企及的。"它的出现,标志着余华文学创作转型的最终实现。从主题学层面看,《许三观卖血记》的意义有二:一是人的复活,二是民间的发现。

其一,人的复活。复活者,许三观也。先锋文学阶段,余华小说中的人物是充分抽象化、符号化的存在,到《两个人的历史》、《一个地主的死》、《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等小说,余华笔下的人物被重新贯注了生命的血液,恢复了人所具有的现实性和人性。特别是许三观,他自动呈现的平凡人生、朴实话语和丰富复杂的性格,已经与民间中国融为一体了。吴义勤认为余华对许三观的塑造主要集中在三个维度上:一是对于许三观顽强、韧性的生命力的表

现;二是对于许三观面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和从容应对态度的表现;三是对于许三观的伦理情感和生存思维的表现。应该说,吴义勤的眼光是锐利准确的,他对余华的思想倾向和许三观形象意义的把握,基本上与小说的语境相吻合。三个维度的表现,全部集中在"卖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