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儿童的文章300zi

时间:2021-11-03 16:18:40 300字

关爱儿童的文章300zi(一)

《关爱留守儿童》经验文章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还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地方谋生糊口。很多时候,他们只能从电话中或者从偶尔寄来的汇款单中,才能感觉父母的存在。当别的孩子都在享受花样年华的时候,他们被留在乡下,孤独地像荒草一样生长。人们给这群孩子起了一个酸楚的名字:留守儿童。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父母外出打工,抚养孩子的重担就落在了祖辈身上,但他们只能让孩子吃饱穿暖,缺乏教育、辅导孩子的能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家乡涌向城市,他们无暇顾及子女的成长和教育。这些孩子由于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和温暖,缺乏监护人细心的学习引导和管理,使他们在学习、心理、身体上存在着很多问题。许多孩子出现了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顽皮任性、冲动易怒、神经过敏、逆反心理强等问题;大多数孩子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心不在焉,应付了事;部分孩子纪律散漫,不遵守规章制度,迟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这些不良习气的存在给下一代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大危害,也给班级教育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家庭、学校、社会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形成的三个重要因素,因此,我认为,必须从这三方面入手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

(一) 重视亲情关怀,强化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他们对于孩子的个性发展、人格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要在思想上使父母充分认识到思想品德教育在子女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改变重物质轻精神,重智育轻德育的传统观念,在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多的关注其思想、行为及心理的发展变化,使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转变教育理念,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也是留守儿童最聚集的地方,为了改善和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水平,学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德育课的教学活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教学活动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的途径,所有教师均应担负起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任,要根据留守儿童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的特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情感交流,增强他们的集体主义责任感,使留

守儿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思想品德方面也得到培养。第二,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软硬件设施。重视农村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接受再教育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发挥他们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城市学校应给予农民工子女平等的入学机会,使他们能享受到完备的教育资源,为良好品德的形成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第三,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室。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困惑,增强对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给留守儿童以特殊的关心和监护,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三)发挥班集体在留守儿童教育上的特殊作用

如“每月给父母一封信”活动。鼓励“留守儿童”每个月写一封信给在外地的父母,并要求父母要回信。通过书信往来减轻“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加强爱的教育。同时还可开展“每半月一个电话”活动,鼓励儿童多和父母打电话,学会向父母汇报在校在家情况,让外出的父母不用担心。

如“感恩之心”活动。可组织全校学生集中开会,让“留守儿童”代表上台演讲,说说他生活中发生的,真实的,和父母之间的一些故事。同时,邀请部分外出家长代表也上台谈谈他们在外地时是如何想念在家的孩子,在外地的生活状况,他们外出的原因等。让我们的“留守儿童”感受父母外出打工的不易,懂得节约用钱、认真学习、遵守纪律等就是对外出父母最大的支持,最大的爱。

如“向家长汇报”活动。学校可因地制宜,每半个学期给“留守儿童”的父母寄上一份该生在校期间各方面表现的报告,并可提出对其子女教育方面的一些建议。如“一帮一或一帮多”活动。鼓励有经验的教师,校外辅导员等联系帮助“留守儿童”,从学生上、生活上、心理上去真正关心他们。可结合学校日常活动给“留守儿童”展示的舞台。如校运动会、校艺术周,尽可能让所有“留守儿童”都参加。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集体的温暖,尽一切可能用集体的力量去帮助所有“留守儿童”让他们不再觉得孤独,重塑自信心,融入到集体中,做一名积极向上的好少年。“留守儿童”是一个社会化的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各职能部门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落实责任,加强管理。少先队组织要先行一步,用星星火炬照亮“留守儿童”的心灵。要多关心“留守儿童”,多帮助“留守儿童”,多用爱去滋润他们,让他们同其他孩子一样,拥有阳光和雨露,拥有温馨和亲情,拥有微笑和快乐!

让我们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弥补父母未能给他们的爱,让我们共同携手为他们 编织一个色彩斑斓的梦。

关爱儿童的文章300zi(二)

“大手牵小手”项目

——关爱特殊儿童

西北大学青年志愿会

2013年10月

关爱特殊儿童系列活动

特殊儿童系指由于某些生理的、心理的或社会的障碍,

使其无法从一般的教育环境获得良好的适应与学习效果,而需藉着教育上的特殊扶助来充分发展其潜能的儿童。特殊儿童主要分为五大类: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病残疾。

特殊儿童是当今社会一个比较弱势的群体,需要我们一

起去关爱他们,让他们乃至他们的家人能够更好地生活。关爱特殊儿童是我校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的一个重点服务项目。

在这个项目下,通过项目管理的办法,开展了一系列的

志愿者服务活动。协会组织志愿者定期赴博爱园开展助教活动,参与志愿者累2000余人次;协会举办了智障儿童进校园活动,帮助志愿者更好地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协会与社会上的一些慈善如西安慧灵机构等联合进行义卖活动;协会在大学校园里多次举办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宣传活动,在大学校园里播撒爱的种子。我校志愿者在此类志愿活动中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肯定,也推动了我校志愿事业在社会上的发展。

1、博爱园活动

(一)组织介绍

西安博爱园创办于2001年9月1日,是为中度智力障碍儿童提

供特殊教育的非盈利民办机构。博爱园位于西安北门,西安天主教北堂的背面,占地约2000平方米,配备有功能齐全的教学室、音乐室、活动室、餐厅、户外小操场等教育服务设施。博爱园的孩子大多因为

智力发育延缓而无法接受正常教育,部分孩子患有脑瘫,行动不便。

服务宗旨:实践基督博爱的精神,为智障儿童提供教育及训练,

开发他们的最大潜能,提高他们生活品质。

服务目标:

1. 保护并尊重智障儿童

2. 促进智障儿童与社会的融合

3. 提高智障儿童的独立生活能力

服务使命:陪伴并协助智障儿童,过有尊严与品质的生活。以人

为本的全人教育,使智障儿童在真、美、善、灵方面

全面发展。

服务对象:6-15岁轻中度发展迟缓、学习或行为有障碍的学龄儿

童。

(二)活动介绍

自2009年以来,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北大街博爱园并为其

提供长期的志愿服务。协会每周定期安排志愿者在园内担任助教,旨

在在减轻老师们负担的同时为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世界,陪伴并协助他们成长。在六一儿童节、圣诞节等节日期间,志愿者们还会带去更多的欢乐,与孩子们一起度过。五年来,在博爱园这个大家庭里,协会的志愿者们在志愿他人的过程中收获的不仅仅是宝贵的志愿经验,同时也感受到了百态的人生。我们坚信智力障碍者和一般人一样有能力去追求属于他们的幸福,他们的生活也同样会丰富多彩,就像圣经里面说过的,含泪播种的,必能微笑收割。

2、西安市智障人士走进高校系列活动

(一) 组织介绍

西安市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是西安市残疾人联合会的专门协会,代表智力残疾人的共同利益,反映他们的特殊需求,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为智力残疾人服务。

(二) 活动介绍

从2011年9月至今,我们多次参与由陕西省残联、西安市残联和省、市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西安市莲湖区残联共同主办的“牵手智障人士走进高校系列活动”,和孩子们一起走进了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音乐学院、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

其中,2011年9月24日,我们主办了一场“9·24用爱唤醒生命”活动,携手西安市及全国十城市的特奥家庭代表100余人走进西安大学校园,与志愿者一起开展以适合智障人士的文化体育活动,亲

子游戏、融合游戏、等项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通过系列活动不断提高智障人士的智能,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搭建相互交流的平台,为今后融入社会生活打好基础。

3、慧灵义卖活动

(一) 组织介绍

慧灵智障人士社区服务机构是一个有20年历史的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它致力于提高智障人士及其家庭的生活品质,为智障人士提供平等机会,让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成为社会的一部分。慧灵机构在9个省份和直辖市开展活动,16年来帮助了1000多名不同程度的智障人士。西安慧灵智障人士服务工作站于2002年8月成立,是一个在西安市民政局注册的民办的非企业单位(NGO)。该工作站通过社区,把智障人士带出家门和校门,用趣味游戏、交友、购物、社区活动、手工艺制作等方式培养学员的日常生活技能,以达到自强、自理、自立、互助的人生目标。

(二) 活动介绍

我们与西安慧灵机构进行合作,在校内举办了一系列义卖活动。志愿者们通过出售残障人士手工自制明信片、书签、手镯等物品的方式,为慧灵机构的残障人士带去一些温暖一些帮助。

义卖只是我们的一个活动形式,而我们更重要的工作是:在为他们提供帮助的同时,更多地倡导社会,使公众认识到智障人士的问题

关爱儿童的文章300zi(三)

感恩节作文300字:感恩从孩子抓起

感恩节作文300字:感恩从孩子抓起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马无欺母之心,不懂得感恩,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将来又怎么可能爱事业、爱国家?因此,“感恩教育”这一课,实在不能小看,而且还要从小抓起。

培养“性格发展和谐,懂得感恩的新一代”任重道远。这是一个缤纷的时代,充满着竞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