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并不遥远600

时间:2021-11-03 11:52:31 600字

篇一:《幸福并不遥远》

幸福并不遥远

当我们有独立思考的意识之后,我们也就开始思考幸福是什么?它到底长什么样子?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题记 我已经渐渐地习惯了这座南方城市的生活,来海南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虽然这里离海很近,但是我还未曾一睹海的真实面目,还记得高中时,我喜欢上了海子的一首诗,诗中写道“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而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时我就在想看海肯定是一件幸福的事,心中有种抑制不住的冲动,想马上飞到海边,一睹海的风采。

这是一个充满阳光的早晨,我相信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于是,我怀着激动的心出门了,感觉自己真的是前所未有的兴奋,就像是要去见心爱的人一样,既害怕见到有盼望早点见到。坐在公交车上,看着车内的人,显得有点陌生,但是他们看起来很和谐,坐着的人,站着的人,脸上都好像有充满了一种神秘的微笑,我靠在公交车的栏杆上,心想这就是一种幸福,陌生人给的和谐之美。透过车窗,我看到了公路两旁高高的椰子树,它昂着头,像是一个一个保卫这座小小椰岛的战士,这不就是守护者的幸福吗?

就在这样的简单的幸福感中,车缓缓地停了下来,我迈着愉快的步伐,箭步如飞的像海滩走去,在远处我就看到一片很大的水域,心想:难道这就是我梦中的大海吗?我真的见到它了吗?就在这样疑惑的心理下,我听到了有人在说,来了这么多次海滩,但是每次来都觉得很有不同的感受。是的,没有错!大海,我终于见到你了!

我轻轻地走近,脱下了脚上的鞋子,海水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脚背,这是我第一次与大海亲密接触,才发现原来它也有温柔的一面,只是不曾被人们知道,它就是这样和我们一起和谐的相处着,此时的我是幸福的,原来幸福离我这么近。迎面吹来了丝丝海风,夹杂着海水的味道,虽然有些不习惯,但并感觉不厌烦。海风吹乱了我的头发,但也吹走了我所有的烦恼,此时的心里没有丝毫的负担,没有任何的烦恼,面对着浩瀚的大海,我却心如止水。沿着蜿蜒的海岸线走了很久很久,都没有走到尽头,此时我在想,这就像幸福一样,没有尽头!

走累了,我停下了脚步,坐在了沙滩上,坐在这软软的细沙上,感觉比沙发还要舒服,我小心翼翼地捧起一把细沙,认真的看着它,还记得高中时在一本地理书上看到“海南的沙滩上的沙属于白色沙子。”原来这是真的,我终于亲眼所见。我忽然注意到了不远处的一对

父子,我忍不住投下了羡慕的目光,那是位年轻的父亲,他陪着年幼的孩子玩耍,可能是那位父亲看出了我的羡慕之意,他就和我聊起来了,从这些平凡的话语中,我深深地体会到生活的快乐!这些点点滴滴的快乐不正是幸福的体现吗?

所以请我们相信幸福,就像食指相信未来一样,不要怀疑,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不是缺少幸福,是缺少感受幸福的心。

幸福就是用心去生活,用心去思考,用心去体会。

它没有固定的长相,它因你的态度而改变。

它离我们并不遥远,只隔心与心的距离。

篇二:《幸福并不遥远》

幸福并不遥远

爱不完可谓是孤单,看得见幸福并不遥远。——题记

原来,幸福就在我的身边。

不知多少个日子,我在一天的劳累与繁忙中度过,繁华的世界因飞速旋转失去了光彩,模糊了一切的色彩。幸福是一个远在天边的字眼,阔别已久。我何曾知道幸福并不遥远,在不知不觉中,幸福已经紧紧将我围绕。

早晨的千缕阳光射进了我的小屋,听着耳畔妈妈叫我起床的声音不断传进屋里,出了房门便有香气扑鼻而来,外焦里嫩的煎蛋圆鼓鼓的躺在碗里,杯里的牛奶不断的溢出香气、黏糊糊的粥里酝酿着妈妈的味道。妈妈总是把东西准备好了才叫我起床,为的就是让我多睡会。其实这就是幸福,小到不能再小的事都有人帮你考虑到,它离你并不遥远拥有家人的关爱,就是幸福!

在校园中的我们每天看着一本本的堆成小山的作业,不由的悲从中来,但是当你用心完成了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有许多收获,成绩提高了,自己的付出的得到了回报,这不就是幸福吗?每当老师一次次原谅我的过错,一次次苦口婆心的教导我,一次次的包容我的顽皮,又一次次给予我们最大的关心,最真诚的鼓励,这些不就是幸福吗?幸福并不遥远,它就在我的身变。

每天,当我写作业时,总有一个削好的苹果轻轻的放到我身旁;每到天气转凉的时候,一件承载着爱的外套总会披在我的肩上;每当车子坏了时,总会有朋友坚持陪你走回去,一路上毫无怨言。这就是幸福,它并不遥远,它总是悄悄的围绕在你身边。

幸福就是这样简单,你总是能看的见它!

它是朋友间的问候;亲人间的照顾;师生间的关心;陌生人间的帮助;是果园果农望着里累累的果实压满枝头时的憨实笑容;是教室里一张张芊芊学子认真动人的笑脸;是老师寄托于学生的希望;是黑暗中仅存的一点光芒……它离我们并不遥远!

篇三:《其实,幸福并不遥远》

其实,幸福并不遥远假如一个穷人突然间中了五百万的彩票,假如一位双目失明的患者突然重见光明,假如中国的足球走向了世界,假如……这一切对于穷人,对于患者,对于中国人来说将是超大的幸福,可是这奇迹般的超大幸福在实际生活中是可遇不可求的,在我们身上发生的几率也是微乎其微的,伴随你我相濡以沫的往往只是平凡中的些许感动,感动过后的微微的幸福,难道不是吗?风雨中,望着送伞给我而又不得不匆匆回去上班的妈妈的背影,我的心窝热了,微微的幸福感油然而生,或许这对于父母讲,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是正是这种爱,让我感到自己的存在感,感到了为人子女的小小的幸福;在周末,爸爸说:“儿子,我陪你打篮球!我屁颠屁颠地跟着老爸走了,走得很开心,心里像打翻的蜜罐一样甜,爸爸在百忙之中还能抽空陪我玩,我再次体会了微幸福;语文课上,老师不厌其烦地教我写作文,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点题,望着老师慈祥的脸庞,我又沉浸在学子的小小幸福感之中……其实,微幸福就是一种小小的感动。它不需要惊天动地的,也许只是长跑后的一杯水,也许只是失败中的一句鼓励,也许只是孤独无助的一声安慰,也许只是尴尬无奈之际的一脸微笑……这么多的也许,在你我之间随处可见,正是这点点的幸福构成了人间的真、善、美、拼成了人间的感动。真的,幸福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不是海市蜃楼,只要用心,既可望又可及,让我们用我们的真心,用我们的真诚带给周围人幸福,这种幸福哪怕是微乎其微的也足矣……

篇四:《幸福并不遥远》

幸福并不遥远

“幸福在哪里呀,幸福在哪里。……”伴随儿时的歌,我知道幸福其实并不遥远。 ——题记

幸福总爱和我捉迷藏,我在左,它在右。一不小心它便溜走了,不经意间它便又回来了。我知道,其实它从未走远。{幸福并不遥远600}.

藏匿·双手

从小到大,母亲的手给了我一切。母亲手中的饭菜更是令我向往。早晨,起床便闻到了饭香,在芳香四溢中,我怡然一笑,母亲的手更加特殊,它做出了我的最爱,伴我走过了整个童年。这时,幸福从母亲手中走出,我看见它正在向我招手。

幸福并不遥远,它藏在母亲手中。

躲闪·身旁

记忆中的父亲,严厉冷漠,从未显露出一丝温柔。但渐渐地,我发现,幸福也常在他身边徘徊。那一天,放学时,突然下起倾盆大雨,发黑的天,呼啸的风,让我更加无助。在喧闹的人群中,我独自前行,雨点不断打在我脸上。朦胧中,父亲来了,为我送来雨衣,他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帮我披上。这时,幸福从父亲身边走过,我看见它正在对我微笑。

幸福并不遥远,它躲在父亲身边。

跳跃·眼中

懵懵懂懂的妹妹眼中,一切都太美好,而我便是她最大的依靠。无论我有多忙,她都静静地在身旁陪伴着我,她那动人的眼神便是我最大的动力。这时,幸福从妹妹眼中跳出,我看见他正在向我伸出双手。

幸福并不遥远,它跳到妹妹眼中。

幸福源于一切,你的幸福由你自己决定,由你自己创造。幸福需要你留意,它出现时,你要及时把握。幸福也需要你珍惜,要你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一分一秒,一点一滴都存在幸福,其实幸福并不遥远。

记住!幸福并不遥远。

篇五:《幸福并不遥远》

幸福并不遥远

指导老师:赖代煌 范国彪

在我们生活中,幸福离我们并不遥远。只是缺少一个感受幸福的眼睛而已,幸福只会被会感受幸福的人所找到!

在暑假的时候,我觉得十分无聊,就和我的朋友一起去鼓浪屿玩,我们上车的时候,已经没有座位了,只好站着。我想:“坐车这么无聊,还是听歌吧!”刚拿出mp3不料来了个急刹车,人飞了出去,mp3也“飞”了,小徐帮我捡了起来,我摔了个四脚朝天,一个热心的乘客把我扶了起来,她的手带着一丝暖意,我站了起来,把我扶到她的座位上,自己却站着,小徐把我的mp3还给我,我装了起来,可是我觉得很头晕,感觉天旋地转,刚才那位好心的乘客看出了我的心思,她想:我肯定是不舒服。于是她走了过来,拿出了药给我吃,我从她手上接了过来,并说了一句谢谢,在接过药时,我又感觉到那丝暖意,我觉得我十分幸福,头渐渐地不疼了。

车到站了,我们按着地图走,到了中午,小徐说:“我们去游泳吧!”我们都答应了,到了海边,我们戴上游泳圈,就去游泳了,我们各自展示着美丽的泳姿,好舒服。

过了一会儿,我们打起了水仗,我从后面偷袭小徐,我跳起来准备抱住她,突然感觉到一阵天旋地转,脚下一滑,沉下了水,我感觉我就快不行了,我没有力气挣扎,这时,一双手从天而降,把我从死神手中拽了回来,她把我抱回岸上,我大口大口地吐水,我想看看是谁救了我,是她!是她!是那位乘客,我想说谢谢,可是怎么也开不了口,她离开人群走了,小徐走过来,对我说:“你可真幸运啊!”我望着她离去的背影,久久不能忘怀。 幸福离我们近在咫尺,只要用心去发现,去感觉,幸福就在我们身边!

篇六:《幸福并不遥远》

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公平可讲的世界,常听人抱怨自己生活不幸福,其实,幸福触手可及,并不遥远,只是我们缺少感悟的心和擅于发现的眼睛。静下来,生活中的每件事情都有幸福的体现。在我因某个问题而发愁时,父母头头是道的道理,不是幸福吗?在我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同学们苦口婆心的劝慰,不是幸福吗?在我伤心难过的时候,朋友们陪伴在旁的感觉,不是幸福吗?与山区孩子们相比,我能住上宽敞明亮的教室,不是幸福吗?

记得上学期,学校组织观看了关于感恩父母的演讲视频,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让我泪流满面,更让我意识到我们的父母实在是太伟大了,他们给了我们太多的爱。那种爱往往是涓涓细流,没有惊心动魄,没有排山倒海,但却温暖我心窝。

当主持老师问:“你是否记得自己父母的生日”时,许多都学都回答说:“记得”而我却从心底感到万分惭愧。因为我连父母的生日都没有记住,当老师提了一连串的问题后,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太不孝了吗?我在心底埋怨自己,这时我心里冒出来一个想法,下晚自习后,给妈妈打电话,对她说声“我爱你”,不过也只是想一下而已。{幸福并不遥远600}.

平日里,我在家并没有说那些暖心的话。这都是很多人会犯的错,因为不好意思,我也一样。但又仔细想想,对亲人有什么不好意思?况且这也是一种表示感激的言语啊,我心里就这样纠结着,最后还是下定决心说了。晚自习后,回到租房里,我拨打了妈妈的电话,像平常一样和妈妈聊起了学校的生活,在电话那头似乎没话题时,我说了句:“妈妈,我想对你说一句话,我爱你。”那头,似乎满是感动,而我心头却充满了幸福的滋味,我感受到亲情中的幸福。这并不遥远。

篇七:《幸福并不遥远》

幸福并不遥远

读《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有感

尚新莉

读一本书,品味的是一种语言,感受的是一种思想,收获的是满心的感动。常常问自己,读了《教育的智慧与真情》这本书,给了我什么样的启示?让我获得了什么?细细想来,是让阳光走进心里,让心灵的阳光照亮自己,温暖别人。是让自己变得幸福快乐,让这种快乐轻舞飞扬,渲染他人,让身边的人也一样幸福快乐。

幸福的人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追求,他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一个人的贫富、地位、美貌没有任何关系,是一种感觉。正如高跟鞋看似漂亮,穿起来不一定舒适,而布鞋虽粗糙难登大雅之堂,但合脚,穿在脚上浑身舒坦。什么是幸福?对幸福的诠释,如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归根结底,幸福的人脸上有微笑,心中有阳关。

肖川说“对于真正的读书人来说,歪着头,托着腮,阅读着,思考着,评论者,悠闲着,幸福着自己的幸福,又何尝不是生命的好境界。”读书是种幸福,我喜欢看书, 生平最大唯一的爱好的就是看书。一杯茶,一本书,再大的烦恼烟消云散,心随着书中的情节起起伏伏,开心时笑,悲伤时落泪,外面的世界很浮躁,而我的心始终是静谧的,恬淡的。这种阅读带来的幸福感是那么长远,那么唾手可得。

读书让我心灵得到愉悦,灵魂得到洗礼,让我的知识面广泛,人文修养提高,让我学会善待他人,这些让我和孩子相处时,充满了乐趣 ,让我在课堂上讲起典故信手拈来。我会给孩子讲韩信,说岳飞,评曹操,论项羽,看拿破仑,分析二次世界大战,点评时事政治……每当这个时候,全班鸦雀无声,孩子们亮晶晶的小眼睛闪闪的看着我,那眼神里有崇拜,有对知识的渴望,他们听的如痴如醉。这时,学生是快乐的,而我是幸福的。我沾沾自喜,因为我给孩子带来了精神上的享受,让他们对读书有了原始的渴望。

幸福就是有事可做,有事可做证明你的存在有一定的价值,意味着社会需要你。被人需要,是种幸福,有事可做就该心存感激。我的学生需要我,我的家长信服我,在三尺讲台上挥斥方遒,挥洒自如。我不敢懈怠,因为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孩子父母对我的信任都变成我自我完善奋发向上的动力,让我安于在校园这纯净的象牙塔下,用我的知识点燃孩子智慧的火花,启迪他们的心灵,让他们的生命之舟顺利扬帆起航。我是教学路上的苦行僧,我知道在物质上我是清贫的, 我身心劳累、我疲倦,但我是幸福的。全副身心的投入教育,为孩子服务,被那么多人需要,这种幸福,这种心灵的归属感,像肥皂泡,越冒越大,直到漫天飞舞。

我是幸福的,朋友是我人生最大的财富,友情谁也抢不走,家人给我弥足珍贵的亲情,永远张开怀抱给我温暖,丈夫让我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爱情,让我的生命更璀璨,孩子让我看到成长的过程,让我的人生没有缺憾。这些是生活中的阳光,是幸福的源泉。美满幸福的生活不过如此,有了这些不羡鸳鸯不羡仙。

其实幸福并不遥远,他在我们的心中开花, 身边唱歌, 指尖舞蹈。幸福是那么的简单,只要你愿意,你就会幸福。

篇八:《幸福并不遥远》

幸福虽不能用舌尖去感觉,却可用心灵来体味。人生百态,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近来,“幸福”一词每每挂在人们嘴边,这可能与人们刚刚越过温饱的门槛后对生活的另一种憧憬不无关联吧。生活是人生常态,是人与动物生存状态的一大区别。凡动物都有意识,但我不知道动物意识里会不会有幸福的感觉。人是高级动物,满足机体基本生理需求后,通常还想捕捉一种更为奇妙的心理体验:幸福。得到幸福并不是信手拈来的轻松活,紧挨着幸福的烦恼就像隐隐的幽灵,携嫉妒、失意、仇恨等帮手,与幸福死缠硬磨,时不时还占了上风,把幸福逼压下去。烦恼如同一撮无处不长的藤蔓,割不断,除不尽,而幸福恰似一口精致的瓷碗,虽好看,却易脆易破,难以长久拥有。

前不久,我到各处宣讲省党代会报告,在谈到“让各族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新生活”时,免不了对“幸福”二字多解释一番,但总是对自己的讲解不甚满意。随后一段时日,“幸福”二字常常萦绕在我的脑际,不得解脱。认真想起来,幸福对我既熟悉又陌生,它熟悉得成了我们互祝的常用词、可以随便送人的顺口溜;它陌生得与我们总是若即若离,虚影渺渺。于是,我在心里轻轻呢喃:幸福,你是什么?幸福,你在哪里?{幸福并不遥远600}.

物质匮乏的风雨年代,一个家庭的处世目标只有改变命运的集体努力,恍如举家出海打鱼,有的解缆升帆,有的摇橹划桨,有的望风定向,有的撒网捕捞,群力合用,只为鱼儿满仓。个人的 一切奋斗和付出,都是为了身后的爸爸妈妈、兄弟姐妹,自我理想的火苗早已被掐灭。但无法否认,那时人们的情感是丰裕的、生活是幸福的。那时的幸福,就像一个人人分而食之的大蛋糕,同样的味道,相通的感觉。这个蛋糕,就是托尔斯泰所说的幸福家庭吧。然而心随境移,境跟时迁, 崇尚个性、追求自我的当下,不少人坐拥豪车名邸、享用珍肴名装,依然未能牵手幸福。幸福犹如典雅女子,对酒色财气之流总是摆一副冷面孔,不许近前;对拙朴的贤善之士却投以盈盈秋波,钟情有加。这样看来,幸福又像是随风而起的气球、随水而涨的船只,对处于不同社会层面的人总是一水相隔、彼岸招手。幸福宛如我们在阳光下的身影,缥缈虚行,紧随其身,你走它也走,你停它就停。{幸福并不遥远600}.

幸福有着阳光普照大地的胸怀、月光洒满山河的风范;有着春风拂面的柔情、白雪问冬的纯洁。世上最广袤的是浩瀚的海洋,比海洋还要辽阔的是人的胸襟,能覆盖内心世界的是漫无边际的幸福。面对各色人流、各种欲念,幸福又扮演着主持公平的角色。无论是黑白棕黄的肌肤,还是贫富贵贱的命运,只要诚心相求,幸福都会施以笑脸、还以温色。幸福俨然是一名威严的法官,对人心好坏的判定最具权威,每个人在幸福的秤盘上是半斤还是八两,毫厘不差。有时幸福把荒芜的心田装扮成葱茏的原野,有时它在不经意间光顾寒舍茅屋。 健康是幸福的坐轿,快乐是它的随从。幸福虽为金玉其身,但并不端高架子,只要健康与快乐相请,它就如约而至。国王和乞丐是生活在两个极端的人,套用一般逻辑,幸福非国王莫属。但幸福超然于贫富之上,俯视着贵贱两界,在它面前极难断定孰贵孰贱,健康的乞丐一定比缠病的国王幸福;行乞者吃上一顿饱饭感觉幸福就在眼前,而病中的国王面对满桌佳肴未必能感知幸福。

马斯洛把人的需求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交往需求、被尊重的需求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人的欲望、人的能量、人的技巧都在这样的需求中碰撞、释放、涡旋、异化。满足不同需求的过程便是追逐幸福的过程。毋庸置疑,离开了一定的物质条件谈幸福,只能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如同品尝未经自己培育的果实时嚼而无味那样。幸福不喜欢巧言利{幸福并不遥远600}.

舌,不喜欢巧取豪夺,不喜欢阴谋算计,不喜欢不劳而获。幸福崇尚干净、诚实、勤奋、平凡。只要“幸福”二字在那里把守,天下所有的人都得老老实实,不能装腔作势,不可随意调动快乐。

追求幸福也许是人类的顶极目标,是芸芸众生孜孜以求的最为理想的生存状态。幸福是世上所有光色的组合体,耀眼而迷离,飘忽而实在,构成了对人的天然向往和莫名吸引的无形磁场。然而,幸福终究属于精神范畴的一种心理体验,虽魅力无穷,但无法观其形貌、量其长短、称其轻重,无影无踪。

然而,幸福是无处不在、随时随地而遇的一种存在,但它又吝啬到几近刻薄的地步。有些人不惜动用巨款制造排场,招徕羡慕的目光、购得廉价的掌声、引来虚空的赞誉,偌大的阵势前,幸福却躲得远远的,到头来反把他们卷进永远都摆脱不了的漩涡。

有些人用自己的躯体为别人挡了一回风雨,幸福却不知从什么地方冒出来,漫漫地包围住他。央视评选的感动中国人物,一开始肯定没想过有一天会站在亿万观众赞许的目光前,怎么也不会想到用自己小天地里的一件小作为换来那么大的舞台。正是他们毫无功利的平凡作为,在无数人的掌声中被放大成一个国度的感动。站在台上的那一刻,他们是幸福的。 著名演员范伟在电视剧《老大的幸福》中有一段台词颇

具意味,他说道:

幸福就是我饿了,看见别人手里拿个肉包子,他就比我幸福;

我冷了,看见别人穿了件厚棉袄,他就比我幸福;我想上茅房,就一个坑,你蹲那儿了,你就比我幸福;瞎子能看见世界,会觉得幸福;朝不保晚的穷汉,能吃一顿饭,那是幸福;两地分居的夫妻,能够团聚,也是幸福„„

范伟把偌大的幸福拆卸成一个个零部件,作世俗的阐释,虽然解释得琐碎了些,却句句让人觉得幸福是伸手可及、触手可摸的真实存在。

今年端午节回老家,我跟乡间一位老大爷叙旧。大爷对眼下的光景颇为满意,看得出幸福的彩霞沐浴着他的余年。他说这辈子兜里没装过一百元钱,现如今托了娃们的福,兜里啥时候都能摸出几百元钱。他说包产到户后栽下的几十棵树都已成材了,这是他此生得意之作,得了空就到树滩上过目一遍,瞧着一年年见长的树儿,心里头美滋滋的,无法言表。他说话的表情里流露出的富足感与得意劲令人垂涎。我想,老汉的几百元钱和几十棵数成了幸福由头,如果他不再有别的杂念,就会很好地保存这份迟来的幸福。

幸福最容易感受,但又最不好说出这种感受。苦难是它的前奏,辛酸是它的酵母;伟大是它的载体,渺小是它的爱巢。伟大的个体能摘得幸福的硕果,普通人也能触摸幸福的树干。幸福并非遥不可及、高不可攀,它的门槛可以踩在每个人的脚下,问题是许多的人自己给自己抬高了门槛。在我看来,驾着一部车是挺幸福的,但禁不住跟拥有高档车的人相比,觉得自己太没有出息,于是招来了失落,赶走了幸福。这样看来,幸福的坐标在于每个人的心境,在于离自己最近的地方,或高或低,或左或右,全凭内心设定。只是不少人错乱了心境,幸福的坐标也就飘摇不定。

有的人似乎拥有了很多,财富、爱情、地位、荣誉应有尽有,别人眼里功成名就,幸福满满。但内心并不把幸福奖励给他们,反而请来无聊和迷茫。秋雨先生在演讲中反复说到一个故事,我觉得拿这个故事当作谈论幸福的佐料,耐人寻味。说的是美国著名慈善家贝林先生。贝林先生说当他在六十岁实现了所有目标后,他的人生进入一片黑暗,感觉再活下去就是绝路。有一天他乘专机去越南时,空荡荡的坐机上无意间捎带了一些轮椅。到了目的地,他看见来领取轮椅的残疾人等着他的专机的到来,一个残疾小姑娘坐上轮椅时一刹那的眼神特别奇特,眼神中流露出的那份感激震惊了贝林先生。他说小姑娘眼神里的那种幸福的光彩,照亮了他后半生的路,他知道以后的路该怎么走了。还有一次,贝林先生在津巴布韦看见一

名黑人青年背着一个老太来领取他的轮椅。他问那个黑人青年:

“老太太是你妈妈吗?”

“不是。”

“是你亲戚吗?”{幸福并不遥远600}.

“也不是。”

黑人青年说,他根本不认识那个老太。两天前他看见一个老人孤零零地在路边等车,一问才知她要去一个地方领取一位美国人的轮椅,只是没有人带她去。于是他背上她,走了两天两夜路程才赶到这里。他对贝林先生说,他已经旷职两天,得赶紧回去。说完转身就走,只留下一个陌生的背影。黑人青年的背影又一次震撼了贝林先生,他意识到做慈善并不只是亿万富翁的专利,只要有心,一个肩膀也可以做成人间最美的事业。

一个眼神,一个背影,拯救了一代富豪的灵魂。

今夏应纪委之邀,为廉政文化演讲比赛做评委。参加比赛的选手多为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朝气与活力迎面袭来。多数选手的演讲词不离“青春”二字,身为中年的我们感慨不已,感慨之余稍稍有点谙羡。远离了青春的我们,面对朝露般熠熠生辉的各色选手,狠狠领略了一会爽朗的青春气息。无论是精心装扮的教师,还是衣着素朴的村官,只要往台上一站,立刻显现出青春的质地,每一张面孔灿烂得多瞥几眼都觉着奢侈,每一副眼孔里透射出令人沉醉的清纯。于是我就想,只要拥有青春,随便怎么活都是幸福的,还不说造物主给这个年龄特赐的爱情与浪漫。

也有人说,属于思考和成熟的中年成就了人生的深刻与智慧,绽放了生命的精彩与炫烂,沉淀在其中的幸福意蕴悠长,香留舌本,意寄胸中,足够品味一生。

其实,青年和中年是人生迥然有别的两道景致,倘若青年是树木葱茏的秀峰,鸟鸣花香,涧水叮咚,中年则是远处幽静的空谷,虽树稀草疏,肌理粗糙,却有潜藏。青年显于外秀,中年归于内涵。青年是开放的花朵,美在炫烂,香在芬芳;中年是无言的果实,美在收获,甜在喜悦。

老年是退潮后的余波,是西沉的夕阳,食无味,玩无兴,争无趣,他们的幸福早已收在慈眉下、存在善目中,不再像年轻时那样鲜活水灵。然而,看似枯瘪风干的躯体里依然缭绕着幸福的灵气,如钟声余音袅袅,似晚霞回光返照,只是幸福的源头潜移到隔代的儿孙那儿。儿女们在外打拼,不能在父母膝下投情送暖,但老人不会责怪他们,却因儿女们的一点点出息而自豪着、幸福着。他们把一生储存的温情悄悄传递给孙子辈,在与晚辈的嬉闹中兴奋着、幸福着。

幸福似一条温暖的河流,流过人生的春夏秋冬,润泽了心灵的原野草木。然而,那么多人的心中却布满了荒山秃岭、戈壁荒漠,无论怎么点缀,终究残荷败叶、西风冷月,一片凄凉。

幸福不一定是物质条件的衍生品,但一定跟信仰有关,因为幸福和信仰都把心灵当做自己的巢穴,所以装得下幸福的只能是心灵的天空。有时,离我们最远的并非天涯海角,恰恰是自己的心儿。心儿一旦走远,幸福也会跟着出走。物质生活殷实富足的现代人,在幸福门口久久徘徊,不得而入,多半是心力不及所致。人类藉助一些技巧可以“上天入地”、制伏猛禽异兽,但惟独对幸福不可以玩弄技法、指手画脚,再强大的个体也休想让幸福俯首就范,终究还得听命于幸福的法令。摸不透幸福的秉性,给感官一点刺激就要收买幸福的做派,不过是一厢情愿的非分之想。因此,一个以信仰为支撑的个体,就能构筑起幸福的大厦;一个幸福着的人,一定是某种信仰在暗暗地提供着滋养。我说的信仰不一定是纯粹的宗教性思维,不妨把孝敬父母、善待旁人、临危救难、适度与节俭、戒贪与尚廉等当成信仰的一部分,然

后用它们擦拭心灵的灰尘,净化心灵的纯度,提升心灵的高度,幸福或许会悄悄来临。 投入与产出是经济行为中人们最为在意的两个指标,在人的精神世界,两者也是同样的逻辑关系。只不过精神领域的投入是真善美,产出的是幸福指数。追寻幸福并不是庞大的社会命题,把它可以内化为人人可及、人人可为的具体行动。有时,在公交车上给颤微微的老者让个座位,回报的是那份感激的目光;周遭同事朋友逢吉遇喜,只要诚心祝福,就会看到他们的笑靥。那目光、那笑靥就是幸福的原料。

我的家乡特别讲究生活礼仪,细小的行为中处处弥漫着尊老敬长的风气。譬如吃饭时年长者需让坐于炕上,下炕时年轻者抢先把年长者的鞋拿到脚下。有一次,一位银发皓须的老大爷先我一步,把我的鞋送到脚下,令我震惊不已。给人拿鞋,虽举手之劳,却如洪波宛曼,传递着一股爱的电流。乡间父老依凭着此般情意,在彼此间酿制幸福的蜜汁,把清淡的日子浸泡在浓浓的幸福里。此后我也试着给别人拿鞋,但始终免不了一丝牵强,看似轻巧的鞋,拎起来总是那么沉重。

幸福虽然看不见,但却是真实的存在,就像看不见风、而风是存在的那样。看不见的轻风摩挲脸颊,周身惬意;看不见的幸福摩挲心灵,身心荡漾。造物主没有把幸福交给外在的笑容来看管,而是交给了人体最宝贵的部位——心儿来密藏。让心儿来掌管幸福、感应幸福、吐纳幸福,算是幸福对心灵的神圣托付,是二者深度契合的观照。什么时候释放幸福,心儿最有权力。有时幸福从甜蜜的笑容中溢出,但并非所有的笑容都代表幸福;有时幸福从盈盈的目光里泻出,泪水也不光是痛苦的分泌物,动情的泪光里摇曳着幸福的花蕊;幸福也会夹带在轻盈的脚步下、弥漫在朗朗的歌声里。人逢喜事精神爽,喜在眉梢,爽在周身,幸福在心中。

幸福的大文章在于人生的减法之中。求解人生方程式的方法各异,多数人往往借力于加法和乘法,去追求倍增效应,而很少在减法甚至除法中寻求左右人生的那个支点。钱赚多少是够数?官至几品是够位?如果人的一生始终被高分数、高学历、高职位等这高那高、这多那多所套牢,那么,个体生命中最能彰显张力的精彩部分也许会被冷落。本来有可能发出光芒的生命体,被声名的烟气熏染得黯淡无光,小部分所谓精英沦落为世俗社会边角上讨一碗酒水的青涩一族。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对人生的抉择,也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上世纪八十年代,余先生身为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是全国最年轻的高校校长,事业如日中天,仕途不可限量。面对又一次擢升之际,他作出一个惊人之举,辞去院长职务,全身而退,进行了一次深刻而孤独的文化苦旅。现在想,如果依多数人的惯常逻辑,余先生可以按部就班地把官做到很高位置,但是那样,他就不会成为“中国最值得尊敬的文化人物”,也无缘开创“文化散文”的一代文风,沉闷的中国当代文化天空将会流散一些灿烂气象。此般殊荣怎能与高位要职相提并论?

在古代,把寻常人生做到极致的,陶渊明算一个。辞官归隐的陶渊明在“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里,虽过着“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的穷困日子,但他早已把内心交给了竹林田园、旷野清风、悠悠南山,身心与自然融为一体,安贫乐贱,躬耕自资, 在依依炊烟间、狗吠鸡鸣中享受了一段远离市井朝堂的恬淡和幽静,在泥土与寒庐间达到了心灵的富足,他以沛然的浪漫主义诗文照亮了时空隧道,在隧道那一头把自己做成了永恒的精神坐标,开掘 了一方鸟语花香、蓊郁芬芳的世外桃源。有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后世的中国文人就不会孤独。

看看眼下,那么多人在欲望的涡流中苦苦挣扎,不得解脱。一番苦心孤诣,达成千追万求的夙愿,还不来及享受一下实现愿望的喜悦,新的目标裹挟着不同于以往的诱惑又竖立在面前。这就像,我们把一生的念想锁定在修房造屋上,等到有一天房屋修好后,又锁门外出,去追逐下一个梦想。

近日看了央视名嘴白岩松所著《幸福了吗?》一书,我在咀嚼着另一番幸福的意味。作为名记者,白岩松见证了高处政要与低层凡人的百态生活,从中感悟出拥有幸福的简单道理:放下。

物理意义上的放下何其简单,手提肩扛之物,一放了之,轻松释然。然而,人类岂肯轻易让心醉神迷的名利抽身而去?因而,背负多一点,还是放下多一点,关乎一个人的心理趋向,决定一个人的幸福逻辑。有些人宁愿累到,也不愿放下; 生命的燃料已经耗尽、只剩下一口气时,仍然紧盯着墙角下的钱柜,依然放不下儿女们甚至孙子们的前程。

放下,是淡淡笑容里的内敛、是盈盈目光中的自信、是缓缓呼吸时的恬适、是轻轻挥手间的自如、是稳稳脚步下的洒脱。惟有剥离浮华的皮层,才能触摸极品人生的质地;惟有甩开路边奇花异花的诱引,才能问鼎风雨人生的高位,俯瞰大地,领略极地风光。

白岩松说,2003年他担任三个新闻栏目制片人后,内心面临“杯满则溢”的危机,于是离开制片人之位,放弃在这条路上继续升任的机会,重回主持人角色。

如果白岩松当时对自己职业方向不作出明智判断,迷恋垂手可得的所谓成功,我们在荧屏上就看不到那位犀利睿智的新闻评论员。他在《幸福了吗?》一书中说:

这个社会,对所谓的名人,是有消费欲望的。而名人们,也就在被消费中,获取自己的利益。如果你愿意,似乎每天都可以有宴席参加。只是不知道,时间长了,还会不会有品尝味道的能力。

有了名,有时就开始有了身价,谁都喜欢钱,但适可而止守住底线取财有道就难。让人奇怪的是,我常常见到有的人永远在付出时间挣钱,却花钱的时间都没有,那么挣钱为什么?还有,如果你自信于一生都有挣钱的能力,为什么那么急于一时?人,是自己欲望的主人还是奴隶。

假如放下是幸福的左邻,那么爱心则是它的右舍。爱,是不求回报的付出、是无怨无悔的投入、是心甘情愿的担当、是莫名其妙的依恋;爱是玫瑰,爱是佳酿,爱是包容,爱是港湾。对于幸福,仅有爱情是不够的。幸福不拒绝一切形式的爱,它鼓励心心相印的情爱,它召唤对自然万物泼洒浓情的大爱。在我看来,这样的大爱至少照顾到五个层面:对家人的爱、对亲朋同事的爱、对所有人的爱、对国家民族的爱、对山川河流与鸟兽花草的爱。爱心的背面是自私,自私与刻薄为邻,刻薄与嫉妒为伍,嫉妒与仇恨同行。偏离了爱的轨道,人心终会掉入痛苦的深渊。因此,只有把痛苦浸泡在爱的玉液里,才能化开它顽劣的臭痂。 七

幸福是一部具有多种版本的词典,作何诠释,因人而异。追逐事业者,在奋斗中把破解难题后的惊喜、化险为夷时的释然、向前迈进中的兴奋,和着辛劳的汗水,酿制成满缸的幸福,付出着,快乐着,并不期望在果实里吮吸甜汁蜜液;也有些暗角里的阴士,把高人半截时的快感、算计同道时的得意、别人失意时的庆幸浸泡成酸腐的“幸福”,在令人作呕的气味里暗自享用。

幸福有资格充当人生考官,它的考题极其艰深又异常简易,它的奖品是快乐、罚金是烦恼。考出好成绩,是对生存诀窍的一大考验。所以,与其在别人的掌声与吹嘘中乞求一丝尊严,不如在解放自己的洒脱中求得一份安宁。解放自己,就要扔掉己设的无法攀越的种种目标,把身心从竞争与矛盾的漩涡拉到轻波荡漾的岸边。也许,在制服对手的竞争中可能领略刺激与快感,但一瞬而过的快感很快会化作一片浮云;也许,在鲜花与掌声中尝到功成名就的滋味,但那滋味很快会化解成酸酸的失落。要想感受阳光的恩泽,就让生活之树从藤缠蔓绕的牵绊中拔身而出,一路问天;要想在幸福的港湾久久驻足,就要舍得给心儿放放长假,让心灵去领受思索的任务,让身体去承担奉献的责任。

我在讲演中屡屡说到,就眼下而言,寻找幸福的便捷之道就是让生命安静下来。如何让生命静如止水呢?无疑,阅读是最为可行的捷径之一。古今中外有那么多伟大贤哲和高贵灵

篇九:《幸福并不遥远》

幸 福 并 不 遥 远

——读雷锋日记有感

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 陈一凡

“201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之一郭明义的事迹让我想起了一本书,书的主人正含笑长眠于他所热爱的这片土地。于是,重新翻开它——《雷锋日记》,雷锋的精神又再次在我心中燃烧。

戒骄戒躁,不断前进

初入运输连,雷锋身体单薄,投掷手榴弹时,因为个头小,总是不达标,练了好几天都没有长进,雷锋克服了内心的焦躁,在冰天雪地里苦练了十几天,终于取得了优秀,他在日记里写道:“我要永远戒骄戒躁,不断前进!”他的成功与他的坚持不懈、积极进取精神是分不开的。

忘我工作,添砖加瓦

有一天,雷锋肚子痛,为了不耽误第二天的出差,他跑到卫生连,回头的时候,看到建筑工人们正热火朝

天地运砖,于是,便将医生的话和胃痛忘得一干二净,加入了他们的队伍。“高楼大厦都是一砖一瓦切起来的,我们何不做一砖一瓦呢!”雷锋在日记上写下的话,不正是对他无私奉献的美好心灵的真实写照吗?

幸福并不遥远

雷锋曾在日记里写道:“我能帮助人克服一点儿困难是最幸福的。”在雷锋看来,幸福不在于物质财富的多少,而是帮助别人和收获的快乐与笑脸。是啊,我们总是过多地追求物质的享受,却忽略了内心的空虚,我们渴望的幸福不在金钱背后,而是触手可及地蕴藏在关爱、帮助与奉献中。

弘扬雷锋精神,让我们携手走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