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大树借物抒情700字

时间:2021-11-03 06:45:22 700字

篇一:《仰望大树(借景抒情)》

仰望大树

我一直坚信着人和树在冥冥之中有着不解的缘分。

同样的时间在树木上漾开涟漪的同时也会在人的皮肤上刻下印记,成为生命中不可磨灭的见证。成长也好,衰老也罢,这些涟漪或是印记含着时间的风沙铺就着身后的历程,这是我们曾经生活过的见证。

人的一生里应该拥有一棵树,一棵和自己血脉相通的树。当我们站在高大的树下仰望时,可以像当年那个顽皮的孩子仰着头看自己英俊的父亲一样,可以感受到大树里流淌的汩汩生命力连通自己的血脉,自己和树,在那一刻便成了整体。那一刻,我们都只属于自然。

人注定是不安分的动物,生了双腿,就必须在生命里游走。

而树是沉稳的,生了根,就坚定不移。

我相信在我曾每天都走过的地方,会有一棵和我血脉相通的树。就像孩子相信世界的另一端会有一个和自己长得一样的人。我们一同在成长。{仰望大树借物抒情700字}.

一个人在旅途中走累了,会情不自禁地想像大树的孩子一样,落叶归根。

树是坚贞不渝的,不管我什么时候回去,都可以搂着它的臂膀像搂着外祖母的脖子,一样的沧桑,一样的温暖。{仰望大树借物抒情700字}.

属于我的那一棵树,或许在老家的院子里,是棵梧桐。

姑姑说它长的不是地方――将来会挡了老房子的窗,要砍断它,可奶奶不肯。

十多年的时间,老房子从房顶老到了门槛,泥糊的墙一层层剥落,现在只剩下两堵残墙。而那棵梧桐却一年年高大起来,现在的它,足可以守护着老房子的根基。

我记得当时奶奶说,留棵树,给丫头做嫁妆。

我曾认定了奶奶不疼我,只是站在这棵树下时,我却很想对她更好一些。

我的梧桐树俊秀挺拔,在印象中它很完美,大而漂亮的树叶,干净的树干,上面生了很多很多眼睛,一直望着远方,深邃,辽远。我们喝的是同一泓水。{仰望大树借物抒情700字}.

或许在某个冬天,我的树会留在寒风里,静静离去。

或许我也会老去在某一年的冬天里,和我的树一样。

不过生命里有一棵树和我共同生活过,又共同垂垂老去,我相信那会很幸福。

篇二:《《仰望大树作文指导》》

《仰望大树》作文审题指导 (课本76页)

一、 关键词

1、 什么是“大树”?

哪些树可以称之为“大树?

(类别、外形、历史)

2、 什么是“仰望“? 站在哪个位置?能看到什么?(描写的角度:仰视)

3、 体裁:散文

4、 写作手法:借物抒

情(详写对物的描写)

二、 确定写作思路

(文章线索) 线索一:大树

描写大树—联想内容——抒情

按春夏秋冬顺序描写 按树冠、树叶、枝干、

树皮角度描写(穿插大树的历史)

线索二:情感:对大树什么情感?写清楚产生这种情感的缘由。 敬畏—昂扬的生命力

—暴风雨后的焕然一新

—庇护树林

三、 写作难度突破

A、 写景的顺序:

从下到上,从整体到局部

B、 描写大树的方法:

1)感官角度: 视觉(外形、颜色、样子、宽、高„„) 听觉(鸟声、风声„„) 触觉(树皮给自己的感觉)

嗅觉(闻到的花香„„)

2)修辞角度

比喻、排比、夸张、对比、拟人„„

3)写作手法

动静结合、联想、想像、对比、衬托

C、抒情自然流畅

篇三:《八下第二单元借物抒情》

借 物 抒 情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学校:塔尔镇中心学校 授课教师:陈莲存 班级:八年级4班 教学目标:

1、通过教材回顾,理解借物抒情的写法。

2、通过分析课文和例文,掌握借物抒情的具体技法。

3、通过片段练习,学会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写作文。{仰望大树借物抒情700字}.

学习重点:通过分析课文和例文,掌握借物抒情的具体技法。

教学难点:通过片段练习,学会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写作文。{仰望大树借物抒情700字}.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交流点拨、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播放歌曲《好大一棵树》,展示大树的图片,引出“借物抒情”:同学们,刚才播放的歌曲的名字叫《好大一棵树》,这首歌深情的赞颂了大树,实际上是借大树在赞颂像大树一样默默奉献的老师们。其实,除了音乐作品,文学作品中也经常借某种事物来表达情感,这种写作写法叫借物抒情。

二、新授:

(一)理解借物抒情:

借物抒情的写法在我们在刚刚学过的第二单元和以前学过的文章中出现过,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归纳的结果说说作者借什么物,抒什么情?

例句:《月》描绘了充满寒光冷气的月亮,表达了作者改变这个冰冷的世界,追求光和热的愿望。 《雪》描绘了美艳之至的江南雪和如粉如沙的北方雪 ,抒发了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斗争精神的赞颂。

《雨》描绘了 如银线如珍珠滋润大地的雨 ,抒发了对无私奉献者的礼赞。 《陋室铭》描写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陋室,寄托了作者安贫乐道的高洁志趣 。 《爱莲说》描写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寄托了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

小结:这些文章都采用了“借物抒情”的写法,文章虽然展现的是“物”,可我们读者却读到了“志和情”。这种写法的好处是:抒情委婉,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地写出复杂的细腻的情感,可以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回味、欣赏的空间,使文章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过渡:那我们在自己的作文中怎么借物抒情呢?是否有一定的技法呢?我们先来探究一下作家是怎么做的。

(二)如何借物抒情

1、回顾《海燕》,初探技法:

问:作者如何描写海燕的?(暴风雨来临之际,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高傲的飞翔,勇敢的叫喊,像个精灵,大笑,号叫。){仰望大树借物抒情700字}.

问:寄托了什么情感?(对革命先驱者的赞颂)

为什么这样的情感寄托在海燕上,而不是其他动物?(海燕的形象和革命者先驱者的形象相契合)

小结:我们可以看出,借物抒情的文章,选取的“物”和抒发的“情”有某种契合点,二者能够借助联想和想象建立联系,从而有效抒发作者的情感,表达其思想和志趣。

过渡:名家名篇固然是很好的典范,但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与我们现在不一样。接下来我们选择一篇我自己写的作文来阅读,也许比较贴近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校园。

2、阅读例文,再探技法:

(1)、朗读范文《校园里的海棠树》

(2)、思考:习作前6段用什么表达方式?(描写)写了海棠树的什么?(春夏秋不同季节里海棠树的生长特点,)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出了它的与众不同的特点?(对比)最后2段用什么表达方式?(抒情)抒发了什么情感?(赞美海棠树努力集聚能量,默默为校园洒下绿荫,奉献果实的精神,进一步联想到教师,赞美教师的默默奉献精神)

小结:可见,借物抒情类的文章,在抒情之前首先要用较多的篇幅描写事物的特征,并适当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尽量描写生动具体。描写是抒情的基础,抒情是描写的目的。

过渡: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出,借物抒情的文章,一般的技法:

(板书)找准相契点—— 抓特征重描写 —— 倾注深厚感情

过渡:下面我们就用这个技法来学习写作。首先我们观察几幅图片,看看我们熟悉的这些事物中能联想出什么含义或哲理,抒发怎样的情感?

(三)活用技法,完善片段

展示几组图片(探春花、马莲花、大树、小草、河流)

观察图片并讨论:这几样事物的特点中能联想出什么含义或哲理?借此抒发什么情感?

师生交流。(探春:坚强,不畏寒冷;敢于挑战,敢于出头;无私奉献花香等。

马莲花:在艰苦的环境里顽强生长;朴素平凡,但从不自卑;尽情开放,装点高原大地等。大树:它的根努力向大地深处扎去,它的枝叶努力像天空伸展;执着的守候家园,守候边防;为脚下的小草洒下绿荫,阻挡风雨。.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足迹遍布天涯;不畏寒冷,最早带来春天的气息;不争高,不争艳,甘愿做花的陪衬等。河流:浩浩荡荡,勇往直前,向着大海;哺育大地,滋润万物等。)

片段练习:对课前预习中的片段作文,适当修改,并添加抒情言志的语句,组内交流,评选最佳片段。

师生展示交流,点评。

四、总结课堂:

本节课我们感受了名家名篇中的借物抒情,归纳了这种写法的具体策略,,相信同学们一定会用这种写法写出对自然万物的感受,让我们做一个和自然对话和世界对话的有心人。

五、布置作业:

扩展自己写的片段作文,或《仰望大树》为题,完成600字左右的借物抒情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