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李清照赏析

时间:2021-11-02 18:35:12 200字

【篇一】声声慢李清照赏析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赏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唐宋古文家以散文为赋,而倚声家实以慢词为赋。慢词具有赋的铺叙特点,且蕴藉流利,匀整而富变化,堪称“赋之余”。李清照这首《声声慢》,脍炙人口数百年,就其内容而言,简直是一篇悲秋赋。亦惟有以赋体读之,乃得其旨。 词中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却从“寻寻觅觅”开始,可见她从一起床便百无聊赖,如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仿佛飘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下文“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使自己感到凄惨忧戚。于是紧接着再写了一句“凄凄惨惨戚戚”。仅此三句,一种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已笼罩全篇,使读者不禁为之屏息凝神。这乃是百感迸发于中,不得不吐为快,所谓“欲罢不能”的结果。 “乍暖还寒时候”这一句也是此词的难点之一。此词作于秋天,但秋天的气候应该说“乍寒还暖”,只有早春天气才能用得上“乍暖还寒”。我以为,这是写一日之晨,而非写一季之候。秋日清晨,朝阳初出,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最难将息”句则与上文“寻寻觅觅”句相呼应,说明从一清早自己就不知如何是好。 下面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晓”,一般的通行本作“晚”。说“晓来风急”,正与上文“乍暖还寒”相合。古人晨起于卯时饮酒,又称“扶头卯酒”。这里说用酒消愁是不抵事的。至于下文“雁过也”的“雁”,是南来秋雁,正是往昔在北方见到的,所以说“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了。 上片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于是下片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憔悴损”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谢。正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也不想去摘它赏它,这才是“如今有谁堪摘”的理解。这里既写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比唐人杜秋娘所唱的“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要深远多了。 从“守着窗儿”以下,写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比“寻寻觅觅”三句又进一层。“守着”句依张惠言《词选》断句,以“独自”连上文。秦观(一作无名氏)《鹧鸪天》下片:“无一语,对芳樽,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与此词意境相近。但秦词从人对黄昏有思想准备方面着笔,李则从反面说,好象天有意不肯黑下来而使人尤为难过。“梧桐”两句不仅脱胎淮海,而且兼用温庭筠《更漏子》下片“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词意,把两种内容融而为一,笔更直而情更切。最后以“怎一个愁字了得”句作收,也是蹊径独辟之笔。自瘐信以来,或言愁有千斛万斛 ,或者愁如江如海,总之是极言其多。这里却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妙在又不说明于一个“愁”字之外更有什么心情,即戛然而止,仿佛不了了之。表面上“欲说还休”之势,实际上已倾泻无遗,淋漓尽致了。

【篇二】声声慢李清照赏析

李清照《声声慢》赏析

李清照《声声慢》赏析

姓名:梁宇锋 系别:外语系04级U1班 学号:104243020537

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所写的名篇之一。(也有人说是她晚年的作品)南渡是她生活逆转的分水岭,金兵南侵,她的丈夫赵明诚不幸病故。她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市)到浙东,饱尝流离颠沛之苦。从此作为一名寡妇,一直在孤苦零丁的日子里煎熬。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她和着血泪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声声慢》。

这首词的上片,集中写愁苦难禁之状。开端三句用一连串叠字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从“寻寻觅觅”开始,可见她从一起床便百无聊赖,如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仿佛飘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下文“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使自己感到凄惨忧戚。于是紧接着再写了一句“凄凄惨惨戚戚”。仅此三句,定下一种愁惨而凄厉的基调。 作者一下笔就直抒胸臆,以抒情开篇的词并不罕见,但像这首词起笔便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句连用七对叠字,实属属罕见,这十四个叠字,将一种愁苦难堪之情,自胸腑中喷薄而出,立即强烈地震撼了读者的心弦。“寻寻觅觅”四字即包含了作者流亡以来不幸之遇,又极准确。传神地表现出她在极度孤独中那种若失若有,茫无所措,要抓住一点什么的精神状态。后十个叠字既写环境又写情,将难以名状的复杂感情发展过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一层层写来,多么

细腻曲折,十四个字一气而下,笼罩全篇,定下了感情基调,使以后逐次出现的景物,都染上浓重的感情色彩。

“乍暖还寒时候”是此词的难点之一。此词作于秋天,但秋天的气候应该说“乍寒还暖”,只有早春天气才能用得上“乍暖还寒”。所以,这首词是写一日之晨,秋日清晨,朝阳初出,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至于“时候”二字在宋时已与现代汉语无殊了。“最难将息”句则与上文“寻寻觅觅”句相呼应,说明从一清早自己就不知如何是好。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晓”,通行本作“晚”。从全词意境来看,应该是“晓”字。说“晓来风急”,正与上文“乍暖还寒”相合。古人晨起于卯时饮酒,又称“扶头卯酒”。这句是说借酒无法消愁“雁过也”的“雁”,是南来秋雁,正是往昔在北方见到的,所以说“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了。这一句是虚写,以寄寓作者的怀乡之情。

下片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憔悴损”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谢。正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摘了。这里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深远。

“守著窗儿”句,写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比“寻寻觅觅”三句又过之而无不及。这一句从反面说,好象天有意不肯黑下来而使人尤为难过。“梧桐”两句兼用温庭筠《更漏子》下片“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

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词意,把两种内容融而为一,笔直情切。最后以“怎一个愁字了得”句作收,是独辟蹊径。自庚信以来,诗人写愁,多半极言其多。这里却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妙在又不说明于一个“愁”字之外更有什么心情,即戛然而止。表面上有“欲说还休”之势,实际上已倾泻无遗。 这首词始终紧扣悲秋之意,尽得六朝抒情小赋之神髓;又以接近口语的朴素清新的语言谱入新声,写尽了作者晚年的凄苦悲愁,是一首个性独具的抒情名作。

【篇三】声声慢李清照赏析

李清照《声声慢》英译赏析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声声慢》是其代表作。历来也备受翻译大家的青睐,其中英译文以林语堂,杨宪益夫妇、徐忠杰和许渊冲的译文尤具代表性。普特英语将这四种译文进行比较,希望通过对比研究,拓展大家的翻译思路。

例1、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林译:So dim, so dark,/ So dense, so dull,/ So damp, so dank,/ So dead!

杨译:Seeking, seeking,/ Chilly and quiet,/ Desolate, painful and miserable.

徐译:

I’ve a sense of something missing I must seek./ Everything about me looks dismal andbleak. / Nothing that gives me pleasure, I can find.

许译:声声慢李清照赏析

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 I feel so sad, so drear,/ So lonely, withoutcheer.

解析:1)林译全部选用单音节词,押头韵,且词语的选用层层递进,可谓独具匠心。“dim”和“dark”表明天色已晚, “dense”和“dull”展现了浓重不化,寻觅不得的忧愁和失落,继而“damp”和“dank”渲染阴冷凄苦的氛围,最后“dead”推向高潮,体现了词人绝望无助,凄凉痛苦的内心。译文言语简练,内涵丰富。

2)杨译用七个形容词对应七对叠字,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词人情感的变化,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声声慢李清照赏析

3)徐译,相较而言,不免显得不够简短。译者另辟蹊径,将词诗歌化,但由于句子偏长,翻译得过于明白,失去了原词的意境。

4)许译增加了主语,点明了寻觅之物是“what I miss”,似乎过于直白,少了原词的委婉朦胧之感。译者韵脚的选择十分用心,“miss”与汉语“觅”音似,“cheer”与“戚”相似。

例2、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林译:The weather, now warm, now cold,/ Makes it harder/ Than ever to forget! 杨译:Even when it’s warmer there is still a chill, / It is most difficult to keep well. 徐译:Even the weather has proved most unkind.

/ It is warm, but abruptly it turns cold again. /An unbroken rest-most difficult to obtain. 许译:How hard is it / To keep me fit / In this lingering cold!

解析:这两句说明天气突然转暖,却仍然寒意未消。变化无常的天气,也影响着人们的心情。而词人此时生活颠沛流离,心中愁思满满,更兼无常的天气,更难休息和修养。

1)林译将“最难将息”译成“最难忘记”,与原词的意思出入较大。

2)杨译较为完整地呈现了原词的意境和意思。

3)徐译译文明白易懂,但不够含蓄委婉。

4)许译调整了原词的语序,“lingering cold”点明了“还寒”,但未说明“乍暖”,丢失了原文信息。

例3、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林译:How can a few cups of thin wine/ Bring warmth against/ The chilly winds of sunset? 杨译:Three or two cups of light wine, / How can they ward off the strong morning wind?

徐译:Three cups of thin wine would utterly fail- / To cope with the rising evening gale. 许译:

By cup on cup/ Of wine so dry/ Oh, how could I/ Endure at dusk the drift/ Of wind soswift?

解析:1)三杯两盏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翻译方式多样,四位译者的翻译都可以。

2)原文的“敌”字,选词巧妙,生动传神,而四位译者对“敌”的处理,完全不同。相比较而言徐译的“cope with”和许译的“endure”力度不够,不及其他两位译者选用的“ward off”和“against”。

3)有三位译者保留原文的反问句式。反问、设问、感叹等句式语气都较为强烈,一般的翻译做法是与原文句式保持一致。且在译文风格上,许译相较于他者,风格较为不同,尤为突出的是“Oh,how could I”,使译文更具英诗风格。

例4、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林译:I recognize the geese flying overhead:/ My old friends,声声慢李清照赏析

/ Bring not the old memories back!

杨译:Wild geese fly past, while I’m broken-hearted;

/ But I recognize they are my old friends.

徐译:

Myself, into woe, a flight of wild geese has thrown./ But with them, very familiar I havegrown.声声慢李清照赏析

许译:It breaks my heart, alas,/ To see the wild geese pass,

/ Foe they are my acquaintances ofold.

解析:1)自古鸿雁传书,雁是古时人们互通书信的重要工具。亲人分离,山河破碎,正伤痛,又看到雁飞过,恐怕传递的又是坏消息,更何况还是旧相识。旧愁新苦涌上心头,更添悲痛。

2)这一句,虽短短十二个字,情感却是不断变化的。纵观四中译文,大部分不能传递出文字深层次含义,雁、伤心、旧相识之间的关系表达地不够紧密。唯有林译独辟蹊径,对原文进行了较大改动,特别是最后一句“bring not the old memories back!”道出了旧相识却反增其悲的原因。

例1、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而今有谁堪摘?

林译:

Let fallen flowers lie where they fall./ To what purpose/ And for whom should I decorate? 杨译:

Fallen chrysanthemums piled up on the ground,/ So withered,/ Who would pluck them?

徐译:

About the ground, chrysanthemums are bestrewn./ Gathering into heaps-bruised-withering soon. / With myself in utter misery and gloom,

/ Who cares to save them from theirapproaching doom?

许译:The ground is covered with yellow flowers,/ Faded and fallen in showers. / Who will pickthem up now?

解析:1)词人以花喻人,凋零的菊花,散落在地,无人问津。自己也同样如此,山河破碎,身世浮沉,无人怜惜。

2)“满地黄花堆积”中较为难翻的是“堆积”这个词。林译只是表明花落,并未体现“堆积”二字。徐译虽然将原词意思完整表达出,但言语不够精简。许译的“Faded and fallen in showers”,可谓佳译,十分生动形象。至于”黄花“一词,原文指代黄色菊花,林译“fallen flowers”过于笼统,“chrysanthemum”和“yellow flowers”都可以,但前者个人觉得比较生僻,且发音略微艰涩,用作译文不太符合诗歌朗朗上口的特点,也并非指黄色菊花。

3)“憔悴损”不仅是菊花凋谢枯萎,也代表词人自己身体瘦弱,面色蜡黄。林译和徐译体现了由物及人的一个转变,但徐译语言略显臃肿。

例2、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林译:By the window shut, / Guarding it alone,/ To see the sky has turned so black! 杨译:Leaning on the window,/ How can I pass the time till night alone?

徐译:

Standing by the window-watching in anguish stark,/ Could I bear alone the sight until it isdark?

许译:

Sitting alone at the window, how/ Could I but quicken/ The pace of darkness that won’tthicken?

解析:1)这两句描写出词人孤苦寂寞,连熬到天黑都觉不易。

2)林译对原词有所误解,一处是“守着窗儿”的守,不应是“guard”作守卫,守护的意思。其他译者的“lean on”,“ stand by”, “sit at”都可以。另一处是后面的“独自怎生得黑”,原词的意思是难以熬到天黑,而不是林译中的“the sky has turned so black”,天色已是一片漆黑。

3)徐译和许译对后一句动词的处理比较好,选用了“bear”和 “quicken”两个词,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词人寂寞冷清,度日如年的心态,杨译的“pass”相较则略显平淡。

例3、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林译:And the drizzle on the kola nut/ Keeps on droning:/ Pit-a-pat, pit-a-pat!

杨译:The drizzle falls on the wutong trees, / Raindrops drip down at dusk.

徐译:

Against the tung and plane trees, the wind rises high./ The drizzle becomes trickles, as evendraws nigh.

许译:On plane’s broad leaves a fine rain drizzles/ As twilight grizzles.

解析:1)雨打梧桐,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个十分典型的文化意象,秋雨淅沥,满绪愁思。此句翻译内容较为容易,但若是传神则较为困难,特别是“点点滴滴”这一拟声词。

2)许译的“drizzle”, “grizzle”和徐译的“drizzle”, “trickle”都采用了拟声词,保留了原文的意境,且注重押韵,展现原词的音韵美。

3) 林译更为生动传神。“droning”体现了秋雨单调低沉的声音,而最后的

“pit-a-pat, pit-a-pat”拟声词更是神来之笔,不仅富有音乐美,画面感也十分强烈。

例4、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林译:Is this the kind of mood and moment/ To be expressed / By one word “sad”? 杨译:At a time like this, / What immense sorrow I must hear!

徐译:

【篇四】声声慢李清照赏析

李清照《声声慢》赏析

李清照晚年所写名作《声声慢》。这首一直为世人传诵的佳作,将李清照忧患余生、孤寂无依的凄凉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作者以凄凉、婉转的笔调描写了抒情主人公在一个秋日里,从早晨到黄昏一整天孤寂、悲凉的心情。首句用十四个叠字开头,起笔不凡,在众多词作中实属罕见。(1.十四个叠字皆是唇齿音,它们连在一起,正体现了女子那种“软语叮咛”的特有口吻;2.它又极为深切、细腻地表现了女性词人那种孤栖独居的痛苦心态。)她如何写抽象的感情世界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叠字的内蕴丰富。“寻寻觅觅”是第一层境界。(举动行为)从动态着墨,描绘主人公整日若有所思,东寻西觅,执著而急切地要把丢失掉的东西重新找回来的焦虑难平、坐卧不安的心情。这里决不是一种动作的临摹,而是词人所受到精神创伤的一种形象的外在体现,即真切地剖露了词人的心境。在记忆的旧仓库中爬梳,期冀找回些什么。但是,词人在这场罹难中失去的一切——故乡、丈夫、金石文物、幸福生活,哪一样还能再回到她的身边呢?因此寻觅的结果必然是一片空幻,则更显孤身一人形影相吊的孤苦。

由寻觅的结果的“冷冷清清”(寻觅结果)即为第二层境界(环境)。作者以从过去折回到现实,碰到的只是冷冷清清的风,淅淅沥沥的雨,因此一颗芳心只好坠入冷冷清清的“冰水”之中。又与上层起到了相互补充,相互扶衬的作用。将词人的身外之境与心内之情融合统一起来。

更为深刻的在于第三层境界:“凄凄惨惨戚戚”。这是因为如若不动感情、不做会议则罢,而一动感情,在那客观存在的“冷清”气氛之上,更添上了一层主观心理的“悲戚”一种凄恻难言的心绪。这是内心深层得直剖。作者从“寻觅”往事开始,又被“冷清”的现实弹了回来,终于落进了一种无法自拔的痛苦的心境中去。这样一种极为抽象、极为幽微的心路历程,被他女性特有的笔触描绘得如闻如现。(内敛的手法,向深处发展)将难以名状的复杂感情发展过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一层层写来,多么细腻曲折,十四个字一气而下,笼罩全篇,定下了感情基调,使以后逐次出现的景物,都染上浓重的感情色彩。这是内心主观感受的总写。

在这首词里,作者对国破家亡的痛苦生活有深切的体验感受。心中有无限凄楚要倾吐出来,她创造了一个有利于抒情的典型环境,融情入景,从而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在这里,李清照采用了丰富多变的抒情手法,有螺旋式的表情法、奔迸表情法。例如以下词里有几层可伤之事,以景衬情,也可说是以情造景,其表述一层一层像螺旋一样越旋越紧,一层深于一层。接着,词人进一步将主、客观结合起来抒写外界特有的客观条件下自己独特的心理反映。

正是萧条的秋季,1.天气乍暖还寒,先写气候的恼人,让主人公无所适从,难以将息;2.即使借酒消愁,“怎敌他,晚来风急?”再写酒力难敌风力,已显身心交瘁;3.有雁儿飞过,看见雁儿却更加伤心,想到如今是自己一个人凄凉地在这尘世漂泊,又引出她对旧时“云中寄书”的甜蜜回忆之事,心中的悲痛与酸楚有谁知晓!怆然四顾,4.只见秋风中菊花零落满地,如同她一样憔悴,不堪摘取。昔日曾与丈夫一同饮酒赏菊,而今却无人相伴,便觉孤独凄清,时光难捱,只好独自守着窗儿,熬到天黑。5.窗外,淅淅沥沥的雨滴在梧桐树上,那点点滴滴的声音更映衬出她度日如年的难堪心情,以上五层相托这些富有形象性的生活细节,把词人的慨、叹、怅、惋等复杂的情绪融汇于景物、事物的形象之中表现出来。下片的思想感情更加隐蔽,形象更加鲜明。形象寄寓心境,这样才使守着窗儿,只怕漆黑夜晚降临的主人公形象更充实,更丰满。

6.于是感叹“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在由景到情一一描写了凄惨伤感的缘由之后,终于在最后点出一个“愁”字,把整首词的意境又推到一个高处,其心情之痛楚,情怀之凄凉,完全力透纸背了。情感奔迸二处,一泻无余。更妙的是:全篇写愁,末了都说,这情景,用一个愁字怎么能说得尽呢?这样,在结尾一句又把诗意推进一层,犹如异峰突起,遥指天处,使通篇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有无穷的余意。

词中更多地运用了含蓄蕴和的表情法,用环境,景物来烘托,作者通过铺叙,把多种表情方法(螺旋法、奔迸法结合起来运用,表现出多侧面,多层次,深刻细腻的感情。把抽象的情感写得具体可见。简直像是把自己的生命和性情原原本本地“烙”到纸上,在其字里行间无不流溢着自己的血泪。

<p align=right>耿光华</p>

【篇五】声声慢李清照赏析

李清照《声声慢》赏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注释①将息:将养休息。②怎生:怎样,怎么。③这次第:这一连串的情况。评解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色彩。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全词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缠绵哀怨,极富艺术感染力。 李清照的一生中,能够传神地表达出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非她的《声声慢》莫属。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诗词中,这是一首不可多得的词,它在描写女性内心情愫的深刻,曲折,细腻等方面无人能及。它是一首不同凡响之作,词史上的一朵奇葩。《声声慢》十分精美细致地表现了一个妇女在秋日从清晨到黄昏一整天孤独寂寞,凄楚悲哀的心绪。这种哀伤之情那样深沉,悲剧气氛那样浓厚。因此,可以认定是李清照晚年之作,与其前半生词中那种贵族少女天真无愁之气不同。这分明是从一颗破碎的心中迸发出的渗着血泪的深愁巨痛,曲折地然而典型地概括了作者南渡之后飘零的生活,凄凉的处境和充满着哀愁的内心世界。尽管这词没有直接反应当时的社会现实,但它决不是单纯的只是作者自我心态的描写,而是以一个黑暗时代的牺牲者的悲剧间接地体现了历史的悲剧,从而具有一定的时代色彩,所以表现的这一特定的深沉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也具有了社会典型意义和审美价值。这首词的上片,集中写愁苦难禁之状。作者一下笔就直抒胸臆,以抒情开篇的词并不罕见,但像这首词起笔便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句连用七对叠字,实属属罕见,这十四个叠字,将一种愁苦难堪之情,自胸腑中喷薄而出,立即强烈地震撼了读者的心弦。“寻寻觅觅”四字即包含了作者流亡以来不幸之遇,又极准确。传神地表现出她在极度孤独中那种若失若有,茫无所措,要抓住一点什么的精神状态。后十个叠字既写环境又写情,将难以名状的复杂感情发展过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一层层写来,多么细腻曲折,十四个字一气而下,笼罩全篇,定下了感情基调,使以后逐次出现的景物,都染上浓重的感情色彩。接着,作者集中写孤独难耐之情。“这次第,怎一个愁了得。”作者在最后收束以上几层可伤之事,与开篇十四字下下呼应,终于点出一个“愁”字,感情的分量非常沉重,更妙的是:全篇写愁,未了都说,这情景,用一个愁字怎么能说得尽呢?这样,在结尾一句又把诗意推进一层,犹如异峰突起,遥指天处,使通篇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在这首词里,作者对国破家亡的痛苦生活有深切的体验感受。心中有无限凄楚要倾吐出来,她创造了一个有利于抒情的典型环境,融情入景,从而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在这里,李清照采用了丰富多变的抒情手法,有螺旋式的表情法,例如以上词里有几层可伤之事,像螺旋一样越旋越紧,一层深一层。而开篇的七对叠字,把极度的忧愁和哀痛之情照直地迸裂到字面上,同时又层层深入。可以说是兼用了奔迸式和螺旋式的表情法。还有引曼式的表情法。像“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两句,就是声调深浅,长言咏叹,但词中更多地运用了含蓄蕴和的表情法,用环境,景物来烘托,作者通过铺叙,把多种表情方法结合起来运用,表现出多侧面,多层次,深刻细腻的感情。集评罗大经《鹤林玉露》:起头连叠七字,以妇人乃能创意出奇如此。杨慎《词品》:宋人中填词,易安亦称冠绝,使在衣冠,当与秦七、黄九争,不独争雄于闺阁也。其词名《漱玉集》,寻之未得,《声声慢》一词,最为婉妙。张端义《贵耳集》: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用《文选》诸赋格。后叠又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又使叠字,俱无斧凿痕。更有一奇字云:“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黑”字不许第二人押。妇人有此文笔,殆间气也。徐釚《词苑丛谈》: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刘体仁《七颂堂随笔》:易安居士“最难将息”“怎一个愁字了得”深妙稳雅,不落蒜酪,亦不落绝句,真此道本色当行第一人也。周济《介存斋词选

序论》:李易安之“凄凄惨惨戚戚”,三叠韵,六双声,是锻炼出来,非偶然拈得也。许昂霄《词综偶评》:易安此词,颇带伧气,而昔人极口称之,殆不可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后幅一片神行,愈唱愈妙。陆鎣《问花楼词话》:《声声慢》一词,顿挫凄绝。吴灏《历朝名媛诗词》:易安以词专长,挥洒俊逸,亦能琢炼。其《声声慢》一阕,其佳处在后又下“点点滴滴”四字,与前照应有法,不是草草落句,玩其笔力,本自矫拔,词家少有,庶几苏、辛之亚。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李易安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上十四叠字,则出奇制胜,真匪夷所思矣。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那种茕独凄惶的景况,非本人不能领略;所以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