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检修工艺探讨

时间:2021-11-02 15:01:27 200字

第一篇、接触网检修工艺20080829

接触网检修工艺探讨

接 触 网

检 修 工 艺

奎屯供电车间

目 录

前 言„„„„„„„„„„„„„„„„„„„„..(3)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接触线和承力索„„„„„„„„„„„„„„„(4) 吊弦吊索„„„„„„„„„„„„„„„„„„(9) 软(硬)横跨„„„„„„„„„„„„„„„„(11) 锚段关节„„„„„„„„„„„„„„„„„„(13) 中心锚结„„„„„„„„„„„„„„„„„„(16) 线岔„„„„„„„„„„„„„„„„„„„„(18) 电连接器„„„„„„„„„„„„„„„„„„(23) 绝缘„„„„„„„„„„„„„„„„„„„„(32) 分相及分段绝缘器„„„„„„„„„„„„„„(34) 定位装置及拉出值„„„„„„„„„„„„„„(40)

十一、 支撑装置„„„„„„„„„„„„„„„„„„(43) 十二、 补偿装置„„„„„„„„„„„„„„„„„„(45) 十三、 支柱、基础及下锚拉线„„„„„„„„„„„„(48) 十四、 地线„„„„„„„„„„„„„„„„„„„„(52) 十五、 隔离开关„„„„„„„„„„„„„„„„„„(53) 十六、 避雷器„„„„„„„„„„„„„„„„„„„(56) 十七、 附加导线„„„„„„„„„„„„„„„„„„(57) 十八、 跨线桥、天桥保安装置„„„„„„„„„„„„(59) 十九、 接触网标志„„„„„„„„„„„„„„„„„(60) 二十、 限界门„„„„„„„„„„„„„„„„„„„(64) 附1、接触网常用计算公式„„„„„„„„„„„„„.(65) 附2、接触网常用数据及图表„„„„„„„„„„„„.(69) 附3、接触网设备规格性能表„„„„„„„„„„„„.(72) 附4、接触网图例符号„„„„„„„„„„„„„„„.(92) 附5、游标卡尺使用方法„„„„„„„„„„„„„„.(96) 附6、接触网连接螺栓紧固力矩标准„„„„„„„„„.(99)

前 言

本工艺按照《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铁运[2007]69号)的基础上修订而成。 本工艺在编制过程中,从检修标准、准备工作、检修步骤、处理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做了明细的要求,通过标准的工艺流程对设备进行相应的检修,使修后设备质量达标。

本工艺包括接触网二十个项目:接触线和承力索,吊弦吊索,软(硬)横跨,锚段关节,中心锚结,线岔,电连接器,绝缘,分相及分段绝缘器,定位装置及拉出值,支撑装置,补偿装置,支柱、基础及下锚拉线,地线,隔离开关,避雷器,附加导线,跨线桥、天桥保安装置,接触网标志,限界门,并附有相关的计算公式、图表。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1)修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将适用范围由速度≤120Km/h提高到了速度≤250Km/h的接触网检修维护作业。

(2)将“下锚拉线”纳入了本工艺,并对“地线、避雷器、跨线桥、天桥保安装置、接触网标志”进行单列项目。

(3)对原工艺内的参数与《接触网检修规程实施细则》不一致的,进行了修订。 (4)对附录中采用的铁标标准进行了更新。 (5)重新将导线磨耗换算表纳入附录。 (6)在检调中应按标准值调整。

本工艺中未叙述各项检修作业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实际作业时,应按标准值进行检调,按部颁安全规程及路局有关安全的规定执行。

本工艺中所规定的各单项作业的定员人数均未考虑事故抢险。工具材料准备工作可根据现场实际所需备齐,并处于良好状态。

一、 接 触 线 和 承 力 索

(一)检 修 标 准

1. 接触线、承力索的张力应符合设计的规定,且同一线索的两侧坠砣数量相同。全补偿链型悬挂接触线跨中预留弛度:等高悬挂按相邻吊弦间接触线高度差10mm递增(减)进行调整(最低点在跨中)。

2. 承力索在直线地段应位于线路中心线的正上方,在曲线地段承力索与接触线之间的连线应垂直于轨面连线,在运行中因线路的变化调整后,不得因承力索的偏斜过大,导致接触线吊弦线夹状态改变而打弓。

3. 悬挂点处接触线距轨面的高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当隧道间距不大于1000m时,隧道内、外的接触线可取同一高度。

4. 运行中轨面基准高度发生变化时,导致接触线工作支高度相应发生变化,其高度变化率在满足安全运行高度的前提下,速度为120Km/h及以下不超过3‟,困难情况下不超过5‟;速度为120~160km/h区段不超过2‟,困难情况下不超过4‟;速度为200km/h区段不超过2‟,坡度变化率不大于1‟;速度为200~250km/h区段不超过1‟,坡度变化率不大于1‟。

5. 接触线在水平面内改变方向时,160km/h及以下区段其偏角不大于6°,困难情况下不得超过12°;160km/h以上区段其偏角不大于4°,困难情况下不得超过6°。

6. 接触线平直,无上下弯,无异常磨耗。载流承力索在悬吊滑轮处需安装预型保护条,在钩头鞍子处需加装同材质的衬垫及压板。

7. 承力索无断股,悬吊滑轮无卡滞,该处无异常磨损。 8. 镀铝锌钢绞线承力索表面有防腐油。

(二) 准 备 工 作

1. 人员 :车梯作业不少于11人,作业车作业不少于7人(不含司机)。

2. 工具:绝缘车梯(作业车)、绝缘吊绳、扭铁板、导线校正器、扭力扳手、工具包、油桶、油刷、测量工具、安全工具、防护工具等。

3.材料:吊弦、吊弦线夹、扎线、专用钢线卡子、夹环、电连接线夹、电连接线等。

(三)检 修 步 骤

1. 检查补偿装置状态(坠砣数量及有无卡滞)。

2. 检查承力索有无锈蚀、断股及悬吊滑轮处的磨耗情况。 3. 检查承力索的偏移程度。

4.检查接触线有无偏磨、线夹处有无偏斜打弓。 5.检查接触线定位点高度、跨中弛度及高度变化率。 6.测量定位点、跨中及异常点接触线磨耗值。

(四)处 理 方 法

并用电连接沟通,或采用接续条接续;钢芯铝绞线承力索,损伤截面为导电部分截面的7%及以下,且强度损失小于5%,可采用同材质线绑扎或采用接续条接续;损伤截面大于导电部分截面7%,或强度损失大于5%时,应切断重新接续,并采用电连接沟通,或采用接续条接续。

3.镀铝锌钢绞线、铜、钢承力索19股中断1股,可用同材质线绑扎或采用接续条接续;断2股及以上应截断重新接续或采用接续条接续;绞线有交叉、散股、硬弯、折叠应修复使用,无法修复的永久变形,应截断重新接续,并采用电连接沟通,或采用接续条接续。有轻微散股受力后能复原的可不作处理。钢质承力索锈蚀处所应涂抹防腐油。

4.7股的镀铝锌钢绞线、镀锌钢绞线,断1股及以上截断重新接续或采用接续条接续。 5.接触线接头、补强处过渡平滑。该处接触线高度不应低于相邻吊弦点,允许高于相邻吊弦点0~10mm,必要时加装吊弦。

6.接触线磨耗及损伤的处理方法见下表:

(五)注 意 事 项

1. 进行承力索机械补强时,补强线的材质、型号应与被补强承力索相同。采用接续条进行补强时接续条的型号应与被补强承力索型号相对应。

2. 钢绞线使用专用钢线卡子进行承力索补强时,断股处两侧应分别安装3个,且均为一正一反安装(见图3a)。铜合金承力索使用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进行补强,每侧安装1个(见图3b)。

3. 使用对接式接头线夹进行接触线接头时,接头线夹中点必须与接触线接头缝隙处重合。

4. 载流承力索接头时应做电气沟通。

第二篇、接触网检修工艺——强晨(1)(1)

接触网检修工艺探讨

接触网检修工艺

学 生 姓 名: 强晨

学 号: 1331257

专 业 班 级: 电气化铁道技术1301

指 导 教 师: 赵飞燕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论文)

摘要

电气化、高速化、重载化是铁路发展的趋势,电气高速铁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安全可靠、高速平稳。为满足行车安全,乘车舒适和准点行车的要求,高速铁道铁道客运专线具有结构连续、平稳、稳定、耐久和少维修的性能。轨道结构的可靠性、稳定性和高平顺性是客运专线铁路安全可靠、平稳舒适、经济耐久运行的关键,传统的火车是内燃机车,严重影响高速行车的发展。高速铁路的运用,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增强旅客列车的舒适度,又减小了环境的污染,延长钢轨和轨枕以及扣件的寿命,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我国既有铁道大面积提速工程以及新建客运专线工程的展开,接触网施工将大量凸现,对接触网维修检修技术作了系统研究。

电气化铁路的组成,由于电力机车本身不携带原动机,靠外部电力系统经过牵引供电装置供给其电能,故电气化铁路是有电力机车和牵引供电装置组成的。牵引供电装置一般分成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两部分,所以人们又称电力机车、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为电气化铁道的“三大元件”。本文今天主要对接触网维修检修技术作了系统研究。

关键字:铁路;电气化;元件

I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论文)

目 录

1 接触悬挂 ............................................................. - 1 -

1.1 检调拉出值、之字值 ............................................. - 1 -

1.1.1 工作准备 ................................................. - 1 -

1.1.2 检调内容 ................................................. - 1 -

1.1.3 检修标准 ................................................. - 2 -

1.1.4 注意事项 ................................................. - 2 -

1.2 接触线接头制作 ................................................. - 2 -

1.2.1 作业准备 ................................................. - 2 -

1.2.2 检修内容 ................................................. - 2 -

1.2.3 检修标准 ................................................. - 3 -

1.3 承力索接头制作 ................................................. - 3 -

1.3.1 作业准备 ................................................. - 3 -

1.3.2 检修内容 ................................................. - 3 -

1.3.3 检修标准 ................................................. - 4 -

1.4 检调线岔 ....................................................... - 4 -

1.4.1 准备工作 ................................................. - 4 -

1.4.2 检调内容 ................................................. - 4 -

1.4.3 检修标准 ................................................. - 6 -

1.4.4 注意事项 ................................................. - 7 -

1.5 检调支持装置 ................................................... - 7 -

1.5.1 准备工作 ................................................. - 7 -

1.5.2 检调内容 ................................................. - 7 -

1.5.3 检修标准 ................................................. - 7 -

1.5.4 注意事项 ................................................. - 8 -

1.6 检调锚段关节 ................................................... - 8 -

I

第三篇、接触网检修工艺

接触网检修工艺探讨

徐供技发„2009‟109号

上海铁路局徐州供电段文件

关于公布《徐州供电段 接触网检修工艺(试行)》的通知

各科室、车间:

根据段管辖牵引供电设备实际情况,结合上级有关规章制度,制定出《徐州供电段接触网检修工艺(试行)》(技术规章编号XGG/JS206-2009),现予以公布,望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实际工作中如发现需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或建议反馈至段上。

二〇〇九年十月二十一日

XGG/JS206-2009

目 录

目 录 .............................................. - 1 - 1接触线检修工艺 ..................................... - 1 - 2承力索检修工艺 .................................... - 13 - 3整体吊弦检修工艺 .................................. - 22 - 4软横跨检修工艺 .................................... - 30 - 5硬横跨检修工艺 .................................... - 39 - 6中心锚结检修 ...................................... - 44 - 6.1两跨式中心锚结检修工艺 ........................ - 44 - 6.2三跨式中心锚结检修工艺 ........................ - 50 - 7锚段关节检修工艺 .................................. - 57 - 7.1三跨非绝缘锚段关节检修工艺 .................... - 57 - 7.2四跨非绝缘锚段关节检修工艺 .................... - 66 - 7.3四跨绝缘锚段关节检修工艺 ...................... - 74 - 8交叉线岔检修工艺 .................................. - 84 - 9电联结检修工艺 .................................... - 94 - 10支持装置检修工艺 ................................ - 101 - 11定位装置检修工艺 ................................ - 109 - 12分段绝缘器检修工艺 .............................. - 117 - 12.1菱形分段绝缘器检修工艺 ...................... - 117 - 12.2消弧分段绝缘器检修工艺 ...................... - 126 - 13关节式分相检修工艺 .............................. - 136 - 14补偿装置检修工艺 ................................ - 147 - 14.1滑轮补偿装置检修工艺 ........................ - 147 - 14.2棘轮补偿装置检修工艺 ........................ - 153 - 15支柱检修工艺 .................................... - 159 - 16绝缘子检修工艺 .................................. - 168 - 17附加导线检修工艺 ................................ - 174 -

18隔离开关检修工艺 ................................ - 183 - 19负荷开关检修工艺 ................................ - 191 - 20接地装置检修工艺 ................................ - 199 - 21避雷器检修工艺 .................................. - 205 - 22吸上线检修工艺 .................................. - 212 - 23自动过分相地面感应器检修工艺 .................... - 217 - 24标志牌检修工艺 .................................. - 222 - 25限界门检修工艺 .................................. - 227 - 26接触网连接螺栓紧固力矩标准 ...................... - 232 -

接触线检修工艺

1 检修准备

1.1 组织

1.2 主要工机具

1.3 主要材料设备

2 检修程序

2.1 流程图

第四篇、接触网检修工艺

接触网检修工艺探讨

海口供电车间接触网检修工艺

目 录

目 录 .............................................................. 2 接触线检修工艺 ....................................................... 4 承力索检修工艺 ...................................................... 19 吊弦检修工艺 ........................................................ 27 硬横跨检修工艺 ...................................................... 34 中心锚结检修工艺 .................................................... 39 中心锚结检修工艺 .................................................... 47 四跨非绝缘锚段关节检修工艺........................................... 55 四跨绝缘锚段关节检修工艺 ............................................ 64 五跨绝缘锚段关节检修工艺 ............................................ 75 交叉线岔检修工艺 .................................................... 86 电联结检修工艺 ...................................................... 98 支持装置检修工艺 ................................................... 106 定位装置检修工艺 ................................................... 116 菱形分段绝缘器检修工艺 ............................................. 124 消弧分段绝缘器检修工艺 ............................................. 134 锚段关节式分相检修工艺 ............................................. 145 锚段关节式分相检修 ................................................. 145 滑轮补偿装置检修工艺 ............................................... 156 棘轮补偿装置检修工艺 ............................................... 163 弹簧补偿装置检修工艺 ............................................... 170 支柱检修工艺 ....................................................... 176 绝缘子检修工艺 ..................................................... 186 附加导线检修工艺 ................................................... 192

隔离开关检修工艺 ................................................... 202 负荷开关检修工艺 ................................................... 211 接地装置检修工艺 ................................................... 221 避雷器检修工艺 ..................................................... 228 吸上线检修工艺 ..................................................... 235 自动过分相地面感应器检修工艺 ........................................ 240 标志牌检修工艺 ..................................................... 246 限界门检修工艺 ..................................................... 251

接触线检修工艺

1 检修准备

1.1 组织

1.2 主要工机具

1.3 主要材料设备

2 检修程序

第五篇、哈大线接触网检修工艺(完整)

接触网检修工艺探讨

第一章 接触线

1 质量标准

1.1 接触导线距轨面的高度符合要求,允许误差±30mm,相临悬挂点相对高差在±20mm之间。 1.2接触导线在极限弛度时最高不得超过6500mm,最低不得低于5700mm(桥下低净空除外)。 1.3 接触导线的坡度变化一般不超过1‰,困难时不超过2‰。

1.4接触线应顺直,不得有硬弯、扭面、裂纹、损伤等现象。接触线磨耗及剩余高度见下表,当磨耗达到20%时必须补强,若一锚段内有4处磨耗达到20%及以上应整体更换 ;对于国产铜接触线要求磨耗和损伤不得大于

2 2

20mm,否则应加补强线,若磨耗大于30mm时需更换或切断后做接头。

1.5 制作接头时,若截断线索长度小于100mm可直接连接。 1.6 拉出值应符合设计要求,误差±30mm。

oo

1.7 Re200C接触线在水平面内改变方向时,工作支水平转角≰5,非工作支水平转角≰10;Re100C接触线在水

oo

平面内改变方向时,工作支水平转角≰15,非工作支水平转角≰20。 1.8 正线及重要线应位于侧线及次要线的下方。

1.9 一锚段内接头、补强总数不超过4处,接头距悬挂点不小于2m,两接头之间的距离不小于80m。 1.10 接触导线上安装的所有零部件均应保证受电弓平滑通过和取流正常。 2 工具材料 2.1 工具

2.2 材料

1

3 检查内容

3.1 用光测悬垂测量导线导高及拉出值,确定调整量。 3.2 观察测量定位器、定位管坡度。 3.3 利用检修天窗测量导线磨耗。 3.4 观察导线弛度及坡度,选点测量。

4 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调整导高、拉出值、定位管及定位器坡度。

4.1.1 根据现场情况使用小绳或手扳葫芦将定位器卸载。

4.1.2 使用Φ19力矩扳手和木棰调整定位器摇座位臵或70定位环线夹位臵,改变拉出值和定位器距定位管的高差。

4.1.3 在水平尺的一侧加垫2cm高木块,改变定位管斜拉线长度使定位管坡度符合标准,同时注意定位器距定位管高差的变化是否超限。

4.1.4 根据导高变化量制作吊弦,并安装。

4.1.5 以上调整步骤应反复进行测量,确保各部参数达到标准。 4.2 通过改变吊弦长度或定位处导高控制导线弛度及坡度。 4.3 更换一段接触线步骤。

4.3.1 在旧的接触线上测量并标注要替换的长度。

4.3.2 从线盘上剪切一段新的接触线,其长度应比旧线测量长度长约40cm(由于线盘上的接触线是弯曲的,因此应先将接触线拉直,因为接触线的线头难以拉直,所以在拉直作业完成后要将线头锯掉,以便这段接触线的长度与测量值相符)。

4.3.3 在旧接触线的一侧剪切标志左右各约1m处安紧线器和手动倒链葫芦,将要更换的接触线卸载。

4.3.4 在旧接触线的剪切标志处锯断旧线,检查锯断点,看其是否顺直和成直角,以便稍后安装接触线接头线夹时,接头处的缝隙尽可能地小,必要时用平锉锉平。接头处还应打磨、擦拭。 4.3.5 使用接触线接头线夹和专用压接钳将新的接触线进行安装。

4.3.6 同理在另一侧剪切标志处安装手动倒链葫芦,接触线卸载,压接接头线夹。

4.3.7 安装完毕后缓慢松动手动倒链葫芦,直到新接触线已经完全承受拉力为止,观察接头处受力状况良好后,取下倒链葫芦及紧线器。

4.3.8 用锉锉平新接触线下部,使其与旧接触线的下部一样平齐。 4.3.9 检查相邻吊弦和定位器的位臵是否正确。 4.3.10 检查中心锚节处线索情况。 4.3.11 检查补偿装臵情况。

4.3.12 国产线索接头安装时,并行连接的两线索端头应向上弯曲,以免刮碰受电弓。 4.4 新换零件涂电力脂。

4.5 截断线索长度小于100mm直接连接时,使用滑轮组、紧线器卸载,安装接头线夹,观察各处状况。 4.6 曲线处卸载时,严防接触线弹出伤人,所有人员必须站在曲线外侧。

4.7 用平弯器克服硬点时,为避免产生新的硬点,须加大平弯器的移动范围。 4.8 每次克服硬点后,用游标卡尺测量接触线剩余高度,必要时进行补强。

2

第二章 承力索

1 质量标准

1.1 承力索在直线地段应位于线路中心线的正上方,允许误差150mm。在曲线地段承力索与接触线之间的连线应垂直于轨面连线,允许向曲线内侧偏差不超过100mm,但不得偏向曲线外侧。

1.2 一锚段内接头、补强和断股处不超过4处,接头距悬挂点不小于2m,两接头之间的距离不小于80m(一跨距内不得有两个接头)。

1.3 制作接头时,若截断线索长度小于150mm可直接连接。 1.4 承力索不得有散股、断股、烧伤现象。

1.5 承力索损伤超过其截面积的15%时,需要补强;超过其截面积的20%时,须截断重新做接头。 1.6 承力索中心锚结处与补偿器端的张力差不得超过其额定张力的10%。 1.7 承力索相交叉时不得有互磨现象。 2 工具材料 2.1工具

2.2 材料

3

3 检查内容

3.1 巡视检查承力索张力、弛度。 3.2 选点测量承力索水平位移及高度。

3.3 巡视检查承力索有无散股、断股、烧伤痕迹。

3.4 利用天窗检查承力索磨耗,视损伤情况,决定补强、局部更换或整体更换。 3.5 利用天窗时间确认承力索互磨情况,决定处理方法。

4 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4.1 承力索张力、弛度不符和标准时,应检查补偿装臵及腕臂是否卡滞,并做处理。

4.2 承力索的水平位移及高度若发生较大变化应检查套管绞环是否松动移位,及工务拨道是否超限,并做处理。 4.3 承力索断股、烧伤、磨耗超限或互磨均采用加装备线的方法。 4.3.1 根据现场情况截取足够长度的承力索。

4.3.2 使用力矩扳手和两个50—50线夹将截取的承力索安装在故障地点两侧约0.5m处。 4.3.3 互磨时要改变定位处悬吊装臵位臵进行调整必要的在两根承力索上均要加装备线。 4.3.4 连接线夹涂电力脂。

4.4 使用德国接头线夹制作承力索接头方法步骤。

4.4.1 利用16—70紧线器配合1.5T手扳葫芦将接头部位承力索卸载。 4.4.2 在断线部位做好标注。

4.4.3 在断线部位两端分别量出1/2接头线夹长,并在该处缠上铜包带。 4.4.4 断线。

4.4.5 将承力索的一个端头插入压接式接续管直到铜包带处,然后取掉该铜包带,继续将端头插入压接式接续管的中心位臵。

4.4.6 将另一端承力索插入到压接式接续管中,从接续管的中部开始,在接续管的标记位臵用液压钳进行压接。 4.4.7 拆除手动倒链葫芦和紧线器。

4.4.8 承力索接头剪切整齐,以便其与原承力索的端头对接密匝。 4.4.9 压接应从接续管中部开始向两边压接。 4.4.10 接续管内应涂电力脂。 4.4.11 端头包铜包带时要包紧。

4.4.12 安装后缓慢松开手动倒链葫芦,观察其状态良好,方可拆除手动倒链葫芦和紧线器。 4.5 使用承力索接头线夹制作承力索接头方法步骤。 4.5.1 安装、拆除紧线器及断线方法同4.4项。接触网检修工艺探讨

4.5.2 承力索接头线夹制作承力索接头需使用450活扳手紧固接头线夹。 4.6 使用双耳楔型线夹制作承力索接头方法步骤。 4.6.1 安装、拆除紧线器及断线方法同4.4项。

4.6.2 采用本方法对承力索长度影响较大,一般需更换一段承力索时使用。 4.6.3 制作接头时先接好一侧接头,再接另一侧。 4.6.4 截取的承力索要比旧承力索长600mm。 4.6.5 双耳楔型线夹处承力索回头长300mm。 4.6.6 安装后的双耳楔型线夹楔块要外露。

4.6.7 接头处双耳楔型线夹间用两片双孔连板连接。 4.6.8 两双耳楔型线夹应朝向一致。

4.6.9 在接头点两侧用50-50线夹和一段承力索加装备线,或用既有线索回头对接。 4.7 更换一段承力索的方法步骤同制作接头,安装时要先接好一侧,再接另一侧。

4.8 更换承力索或做接头后要检查相邻吊弦、定位、弹吊、中心锚节处线索 、锚段关节的运行状态。

4

第三章 吊弦和弹性吊索

1 质量标准

1.1 吊弦的安装位臵和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吊弦长度允许误差2mm。Re200c/Re100c吊弦在任何温度下均应与顺线路方向垂直,在垂直于线路方向的斜率不得大于1/10。

1.2 整体带载流环吊弦其载流环展开长度为200mm,与接触线连接处的载流环应与行车方向一致,而与承力索连

接处载流环则反之。载流环与接触线的夹角不小于45。

1.3 吊弦线夹在直线处应保持铅垂状态,曲线处应与接触线的倾斜度一致。

1.4 整体吊弦之间距离符合设计要求,间距不得大于13m,吊弦位臵确定后安装允许误差为±100mm。 1.5 非工作支下锚时,距下锚点25m范围内接触线和承力索间不得安装吊弦。

1.6 弹性吊索安装于R≱1200m的线路区段。在区间,正定位处弹性吊索长度为18m,反定位处弹性吊索长度为14m;在站场,当软横跨跨距≱50m时,弹性吊索长度为18m,当软横跨跨距<50m时,弹性吊索长度为14m。 1.7 当弹性吊索长度为18米时,额定张力为2.3KN,在弹性吊索内定位点两侧各安装两根整体吊弦,吊弦分别距定位点2.5m和6m;当弹性吊索长度为14m时,额定张力为1.7KN,在弹性吊索内定位点两侧各安装一根整体吊弦,吊弦距定位点2.5m。见下图。

1.8 弹性吊索在无偏移温度时两端的长度应相等,允许误差不超过100mm,弹性吊索两端用25-70并联线夹与承力索连接,弹性吊索靠近下锚侧预留200mm。 1.9 吊弦与弹性吊索不得有断股、散股和接头。 1.10 绝缘锚段关节内,如因弹性吊索造成两接触悬挂的各带电部分的空气绝缘距离不足时,可将弹性吊索拆除。 1.11 吊弦的安装长度应能保证接触悬挂的结构高度和接触线距轨面的高度。 1.12 线岔处转换吊弦、200mm<结构高度≰500mm时安装滑动吊弦。 2 工具材料 2.1 工具

2.2 材料

5

第六篇、接触网检修工艺

接触网检修工艺探讨

关于发布《郑州供电段牵引供电接触网检修工艺》的

通 知

段管各部门:

随着电气化铁路事业的不断发展及接触网检修机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新设备、新技术的运用使新工艺不断产生。为加强我段接触网检修基础工作,规范设备检修,提高牵引供电设备质量,适应新时期安全运输生产发展,特别是接触网检修机制改革的需要,根据部、局颁布的《规程》、《细则》要求,结合我段实际情况,对原《接触网检修工艺》进行全面修订,制定出《郑州供电段牵引供电接触网检修工艺》,现予以公布。

本《工艺》自二OO八年一月一日起执行,原下发的各种《接触网检修工艺》同时废止。

各部门应组织人员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同时要认真总结经验,对创新工艺及时报段,以便鉴定推广,从而不断提高我段牵引供电设备质量和管理水平。

附件:《郑州供电段牵引供电接触网检修工艺》

二OO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目 录

1 总则

2 概述

3 接触悬挂

3.1接触线 3.1.1高度、坡度及弛度

3.1.2拉出值、之字值

3.1.3补强、接头及其它

3.2承力索

3.3中心锚结

3.4吊弦及吊索

3.5锚段关节

3.6线岔

3.7分段绝缘器

3.8分相绝缘器

3.9电联结及跳线

3.10补偿器

3.11附加悬挂(含回流线、供电线、正馈线、架空地线及附属部件等)

4 定位装置(含防风支撑、V型拉线)

5 支持装置

5.1支持装置

5.2绝缘子

5.3软横跨

5.4硬横跨

6 支柱与基础

6.1支柱、基础

6.2地线、接地极、火花间隙

6.3下锚拉线(含拉线附属部件)

7 其它设备

7.1站变、隧道变

7.2吸上线

7.3避雷器

7.4隔离开关及负荷开关

7.5限界门

8 标志

附录

1车梯巡检

2接触线磨耗换算表(CTHA150、CTHA120、TCG11O、TCG85)

3接触网线索及绝缘件机械强度安全系数

4常用仪器、仪表使用方法

(1)游标卡尺

(2)干湿温度计

(3)接地电阻测量仪

(4)DJJ多功能激光接触网检测仪

(5)DJJ-8数字化激光接触网检测仪

1.1 本《工艺》主要依据以下文件编制:

1.1.1铁运[2007]69号《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和《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

1.1.2郑铁机函[2007]223号《郑州铁路局〈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补充规定》和《郑州铁路局〈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补充规定》;

1.1.3《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施工规范》;

1.1.4铁科技函[2006]747号《既有线提速200Km/h技术条件》;

1.1.5铁科技[2007]61号《铁路200~250Km/h既有线技术暂行办法》;

1.1.6郑供电段技〔2007〕50号《200~250km/h接触网设备维修技术标准暂行办法》。

1.2 本《工艺》共分八章和四个附录,对接触网作业项目的准备工作、检修标准、检修步骤及方法进行了说明,并附有部分常用仪器、仪表使用方法。

1.3 本《工艺》所规定人员、工具、材料的准备可视具体工作量进行增减,但必须保证作业任务的顺利完成。

1.4 本《工艺》涉及工作项目的安全措施,实际作业时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本《工艺》与部颁、局颁有关规程、标准不符时,则依上级部门颁发的规程和标准为准。

1.5 本《工艺》自2008年1月1日起执行,原《接触网检修工艺》同时废止。

2.1 概述

太焦线长治北至月山段电气化于1985年12月28日开通。郑州供电段管内设备从与太原局分界处长治北太原端K228+300起到月山站K381+616止,全长153.316KM,接触网共512.017条公里。

陇海线郑州至三门峡段及郑州枢纽地区电气化于1986年12月31日开通,郑州供电段管内设备从郑州站K568+155处起到与洛阳供电段分界K583+360处止,全长15.205KM,接触网共29.415条公里;郑州至徐州段电气化于2006年8月28日开通,郑州供电段管内设备从郑州站K568+155处起到与徐州供电段分界K354+000处止,全长214.160KM,接触网共723.173条公里。

京广线郑州至武昌段电气化于1991年12月31日开通,郑州供电段管内设备从郑州站K675+153处起到与武汉供电段分界K807+833处止,全长132.680KM,接触网共259.648条公里;安阳至郑州段电气化于1997年1月18日开通,郑州供电段管内设备从与石家庄供电段分界K485+852处起到郑州站K675+153处止,全长189.301KM,接触网共1248.469条公里。

侯月线电气化于1995年6月开通。郑州供电段管内设备从月山站K0+000处起到与洛阳供电段分界K4+534处止,全长4.534KM,接触网共5.154条公里。

新月线新乡至月山段电气化于2003年6月开通。郑州供电段管内设备从新乡北运转场K0+233、新乡南Ⅰ场K0+275、新乡南Ⅱ场K0+339处起,到月山站K76+710止,全长76.477KM,接触网共384.179条公里。

截止2006年12月31日,郑州供电段管内接触网共3162.055条公里。

2.1.1

2.2 2.2.1供电方式:太焦线有直供和直供加回流线供电方式,北京广线、陇海线、新月线均采取直供加回流线供电方式,南京广线采取AT供电方式。

2.2.2悬挂方式:太焦线正线采用TJ95+TCG110、LXGJ80+TCG110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站线采用LXGJ80+TCG85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

侯月线采用THJ150+CTHA150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

北京广线正线采用LXGJ100+CTHA120、TJ127+CTHA120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站线采用LXGJ80+TCG85;南京广线正线采用THJ95+CTHA120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站线采用THJ70+CTHA85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

西陇海线正线采用GLZE30+CTHA120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站线采用GLZE30+TCG110和GLZE30+TCG85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东陇海线正线采用THJ95+CTHA120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站线采用THJ70+CTHA85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

新月线正线采用LBGLJ120+TCG110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站线采用LBGJ70+TCG85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

第七篇、第五章 接触网检修工艺4-1

接触网检修工艺探讨

第五章 接触网检修工艺

前 言

本工艺是针对京广线接触网设备200km/h提速改造后的

设备特点及检修方式进行编制。

本工艺内容包括接触网检修项目及部分安装项目的技

术标准、准备工作、检修步骤、缺陷处理方法、所用工具材

料及注意事项等。

本工艺中,检修人员分配、个人工具、所用的通信工具、

防护用具、劳保用品等均按照一日作业标准化执行。

本标准由北京铁路局机务处、邯郸供电段课题组编写。

鉴于水平、实际经验、参考资料等的局限,难免出现一

些遗漏和不足,望大家在应用过程中多提宝贵意见,并根据

实际进行修正和补充。

接触悬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列车时速200km/h区段,接触悬挂检修的技术标准、检修周期、检修作业程序、检修方法、缺陷处理方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京广提速区段正线接触网接触网检修

2 检修周期:一年

3 承力索和接触线

检修标准

1承力索和接触线的张力均为15KN,正线承力索的张力差不得大于额定值的±10%,接触线的张力差不得大于额定值的 ±10%。站线承力索的张力差不得大于额定值的±10%,接触线的张力差不得大于额定值的 ±15%。张力和弛度,应符合安装曲线规定的数值,弛度误差不大于10%。

3.1.2接触线工作支的高度发生变化时,其坡度不应大于2‰,坡度变化率不应大于1‰。导线高度不预留驰度。 承力索在直线地段应位于接触线的正上方,允许偏差±150mm。在曲线地段承力索位于接触线的正上方,允许向曲线内侧偏差不超过100毫米,但不得偏向曲线外侧。

2.4正线接触线工作支改变方向时,与原方向的水平夹角不宜大于4°,困难情况下不宜大6°。

2.5 接触线在直线地段要布臵成之字,曲线地段要布臵成受拉状态,其之字值、拉出值和跨中偏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30mm。在任何情况下拉出值、之字值、跨中偏移均不得超过400mm。

2.6 悬挂点处接触线距轨面的高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30mm,在任何情况下, 接触线距轨面连线高度不大

于6500mm;接触线设计高度为6000mm的,接触线最低点距轨面连线高度不小于5750mm,设计高度为6450mm的,接触线最低点距轨面连线高度不小于6200mm。

2.7 接触线和承力索截面和材质符合以下要求:

接触线采用具有导电率高、热软化特性和耐磨耗性能好的银铜合金电车线,其截面积正线为120平方毫米,侧线为85平方毫米。接触线磨损20%,其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0。 承力索采用具有防腐性能强的、机械强度高、导电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的铜合金绞线。截面积为95平方毫米及以上。其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0。

3.1.8接触线和承力索的磨耗和损伤不得超过下列标准:接触线局部磨耗和损伤达到截面积的时,可进行补强,超过5股时切断承力索做接头。

3.1.9承力索、接触线在一个锚段内的接头、补强和断股总数符合下列规定:

承力索在一个锚段内正线最多有一个接头,站线不超过二个,正线接触线在一个锚段内不允许接头,站线接触线在一个锚段内允许最多有2个接头。接头距悬挂点应不小于2m,两接头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150m。

3.1.10 导线接头及分段、分相绝缘器、线夹等零部件要保证受电弓平滑通过,其对受电弓的垂直冲击力应小于30G;水平冲击力应小于40G。

3.1.11 承力索不得有断股、硬弯,否则进行补强、校正或更换;接触线线面不得偏斜,各种接头线夹应完好、紧固,过渡平滑、不打弓,不应出现火花、拉弧现象。

3.1.12接触网结构高度一般采用1400mm,在跨线建筑物及下承桥下根据设计规定。

3.1.13接触线平直度符合规定,并保证受流良好,不得有明显影响受流质量的凸凹点和波浪弯。

3.2 准备工作

段设备的设计标准;查阅静态检测记录和设备巡视记录、动态检测记录、缺陷记录及其他有关设备鉴定资料,掌握设备状态,实施有针对性的检修。

3.2.2 人员组织:接触网工10-12人。

3.2.3 提报检修计划、开工作票:提前二天向供电调度提报检修计划,该作业需停电进行,填写第一种工作票。

3.2.4 准备工具:根据检修内容有选择的准备检修工具,包括:梯车(综检车)、滑轮组、正弯器、正面器、断线钳、钢锯、平挫、大扳手、手锤、木锤、小绳、大绳、砂纸、3T手搬葫芦、滑轮、道尺、钢卷尺、皮尺、千分尺、承力索紧线器、接触线紧线器、电力紧线器、张力测量仪,验电器、地线、安全用具、通讯工具,交通运输工具、防护用具。

3.2.5 准备材料:根据检修内容有选择的准备检修材料,包括:接触线、承力索接头线夹 ,接触线、承力索终端线夹铁线(Φ4.0)、吊弦线夹、整体吊弦、钢绞线,钢线卡子、各种螺栓、螺母、垫片、黄油等。

4 检修步骤

4.1 检查导线、承力索的张力和驰度,是否符合安装曲线要求。

4.2 检查导线的导高、拉出值、偏角、坡度等符合要求。

4.3 检查承力索布臵是否符合标准。

4.4 承力索应涂油良好,无断、散股现象。

4.5 导线线面应正确,无扭面、硬弯、局部严重磨耗和烧

伤。

4. 6 检查各部连接件是否接触良好、无烧伤,螺栓是否紧固有油。

4.7 测量导线磨耗。

4.8检查张力差。

5 缺陷处理

5.1 调整接触线和承力索张力:计算并调配坠砣重量。

5.2 调整接触线坡度或驰度:调整吊弦长度或更换吊弦,使导线坡度、弛度符合要求,驰度和坡度变化要求平滑过渡。

5.3.2 用手测试承力索支撑线夹的受力情况,如受力不大,用手可以直接调整到位,则可直接松开承力索支撑线夹的紧固螺栓,将承力索支撑线夹调整到正确位臵;如受力较大,可先用电力紧线器或滑轮组将承力索在水平腕臂头或支柱定位臵。

5.4 局部导线磨耗截面积超标。接触线重新做接头。

5.4.1 在距接触线需切断处两端各1.5m左右分别安装接触线紧线器,如为断线接续需先由两人分别在断点两侧安装紧线器,辅助人员将手扳葫芦钢丝绳拉出至连接两紧线器需要的长度,在紧线器上挂手扳葫芦。。

5.4.2 分别在两紧线器内侧100-150mm处各安装一个吊弦线夹,以防紧线器滑动。

5.4.3 摇动手搬葫芦紧线,使导线松弛。

5.4.4 用钢锯切断接触线,将不符合要求的接触线切掉,将接触线接口处挫平。

5.4.5 紧手扳葫芦,使接触线两断头间距保持2-3mm。

5.4.6 对线夹内壁及接触线载流部位进行打磨,涂中性凡

第八篇、接触网日常检修作业检修工艺

接触网检修工艺探讨

接触网日常检修作业检修工艺

1、吊弦制作

1.工具材料:2m 卷尺、个人工具、帆0铁线。

2.时间:6min

3.安全用品:着工装、手套、安全帽。接触网检修工艺探讨

4.技术要求

(1)制作一根三节吊弦,标准长度为600mm+300mm+900mm,下料长度为900mm+600mm十1000mm。

(2)吊弦环缠绕圈数2.5~3圈(从交叉处起算),缠绕的第一圈交叉后应够90度,匝间应密贴,双环时两环互相垂直,缠绕余头不超过100。,环孔呈水滴状长25~40mm,宽20~25mm,收口处线头不得上翘。

(3)吊弦不得有明显伤痕,手不得有刮伤、划伤现象,必须戴手套操作。

2、承为索回头制作

1.工具材料:工具袋、2mm卷尺。手锤、个人工具、GJ-70钢绞线、70型楔形线夹、细绑线。大剪子。

2.时间:5min

3.安全用品:着工装、手套、安全帽。

4.技术标准

(1)承力索回头从线夹边沿算起450~500mm。接触网检修工艺探讨

(2)钢绞线在线夹内的回头应与楔子密贴,楔子必须打紧。

(3)承力索不得散股和扭劲。

(4)线夹与承力索回头不得有重伤。

(5)对回头端部进行绑扎,如绑扎一处则离回头端部50mm处开始,绑扎长度为100mm。 如绑扎两处,则每处绑扎20mm,相距100~150mm扎第二处,回头露50mm。

(6)工序正确无返工现象。

(7)不得带手套握手锤,手和腿无碰伤,操作正确。

3、 隔离开关检调

1.工具材料:GW。-35开关、2mm卷尺、个人工具、平挫、砂纸、钢丝刷、0.05X10mm卷尺。水平尺、工具袋、小绳、黄油、抹布、垫片。

2.时间:不更换只检调15min。

3.安全用品:安全带、着工装、手套、安全帽、安全合格证。

4.技术标准

(1)分闸角度为90•土1•,分合问止钉间隙l~3mm。合问时,闸刀要水平,两间刀中心线相吻合。

(2)绝缘瓷柱清洁、无裂纹、破损,铁件无锈蚀现象,绝缘瓷柱破损面不得超过300mm2。

(3)触头接触良好,瓷柱转动灵活,对于线接触,塞尺应进不去。对于面接触,其塞进深度在接触表面宽度为50mm以下时,不应超过4mm。接触表面宽度60mm上时,不应超过6mm。

(4)操作机构无卡滞、操作灵活,螺栓紧固,转动部分及螺栓要涂油。

(5)开关引线与开关连接牢固,距接地部分不小于400mm。

(6)工具材料使用正确,无违章操作、碰伤和高空掉物现象,现场整洁,工具材料摆放整齐,安全带要扎紧、系好。

4、腕臂组装和安装

1.工具材料:个人工具、2m钢卷尺、管钳、工具袋、平挫、吊绳、钢丝刷子、黄油、抹布、单滑轮、中间柱反定位腕臂装配零件一套。

2.时间:地面组装5min,支柱上安装腕臂7min。

3.安全用品:安全合格证、安全带、手套、安全帽、着工装。接触网检修工艺探讨

4.技术标准

(1)地面组装腕臂(单人)

①腕臂、水平拉杆、棒式绝缘于、定位环、套管绞环及其它连接零件规格型号符合接触网安装图要求。

②套管绞环安装位置正确,铁帽压板与棒式绝缘子之间关系符合要求。

③绝缘于清洁,破损面积不超过规定值。

④腕臂在套管绞环处外露不超过100~200mm。

⑤各部螺栓连接牢固。

(2)腕臂支柱安装(双人)

①安装操作程序正确,无返工现象。

②水平拉杆与定位管应水平无偏移,各部分连接零件连接正确,无少装情况。 ③绝缘子无破损,腕臂转动灵活,安装后符合技术标准。

④安装过程中工具齐全,无高空掉物和违章作业现象。

⑤工具材料使用正确,现场整洁,工具材料放置整齐。

5、电连接制作安装

1.工具材料:梯车、个人工具、工具袋、电连接线、电连接线夹、铝包带、细绑线、工业凡士林油。

2.时间:安装20min,制作10min。

3.安全用品:安全带、手套、安全帽、着工装。

4.技术标准

(1)电连接线两端做成弹簧状,绕3~5圈,每圈间距40~60mm,最下方一圈距接触线200mm——300mm。

(2)电连接线制作和安装中不得松股。

(3)电连接线夹安装牢固,并保持铅锤状态无偏斜,电连接线头露出线夹10~30mm,用细绑线绑扎。与接触线连接部分,要将楔子打紧楔岔要掰开。

(4)电连接线转角处应呈直角,与线夹结合面光洁无杂物。

(5)安装工序正确,无违章和高空掉物现象。

6、拉出值及线岔检调

1.拉出值检调

(1)工具材料:绝缘测杆、道尺、2m卷尺、线坠、梯车、个人工具、单滑轮、棕绳、工具袋、钢丝套。

(2)时间:20min。

(3)安全用品;安全带、着工装、手套、安全帽。

(4)技术标准:

①准确测量出超高、导高和轨距,计算现有拉出值的大小。

②调整后拉出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③定位线夹受力面正确无偏磨,各部零件紧固。

④定位器符合1:5~1:10的坡度要求。

⑤正确填写测量记录。

⑤操作工序正确,计算数据准确,无返工现象。

2.线岔检测

(1)工具材料:梯车、线坠、2m钢卷尺、双滑轮、棕绳、导线整面器、水平尺、手锤、木榔头、工具包、限制管、定位线夹、吊弦线夹。

(2)时间:8min(只作一般性检测)

(3)安全用品:安全带、手套、着工装、安全帽。

(4)技术标准

①线岔的垂直投影,应在线岔导曲线两内轨轨距630~760mm范围内的横向中间处,其误差不超过20mm。

②限制管安装牢固,防缓垫片良好,正线接触线在侧线接触线下方,之间应保持1~3mm间隙,两接触线能自由伸缩,无卡滞现象。

③在线岔两侧线间距500mm处,当均为工作支时,距轨面等高,即两导线水平,其误差不超过10mm。当其中一根为非工作支时,则非工作支比工作支抬高不少于50mm。 ④正确填写工作票和测量记录。

⑤测量、调整工序正确,无违章和高空掉物现象。

7、更换补偿绳和腕臂棒式绝缘子

1.工具材料:个人工具。

(1)更换补偿绳:楔形紧线器、双钩紧线器、断线钳、温度计、手锤、粗棕绳、滑轮、铁丝套子。钢卷尺、双滑子、工具包、无线电话、GJ-50钢绞线、细绑线、楔形线夹、防腐油、坠花安装曲线。导线磨耗记录。

(2)更换棒式绝缘子:沙木杆、工具包、温度计、Zm钢卷尺、水平尺、铁丝套子、棕绳、滑轮。防腐油、线坠、皮尺、梯车、棒式绝缘子、铁帽压板、φ4.0mm镀锌铁线。

2.时间:更换补偿绳20min,更换棒式绝缘子10min。

3。安全用品:安全合格证、安全帽、手套、安全带、着工装。

4.技术标准

(1)铁帽压板安装正确,腕臂要插人铁帽底部。

(2)各连接零件安装正确、完整,不缺件。

(3)安装误差为士200。

(4)补偿绳回头长度为30O~400。在回头端部5Omm处,绑扎细绑线,绑扎宽度100+100mm。

(5)补偿绳无松股现象。

(6)无高空掉物和碰伤身体情况。

(7)安装工序正确,无违章操作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