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特色小城镇

时间:2021-11-02 03:43:50 200字

第一篇 苍溪特色小城镇《2016示范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

9

示范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

小城镇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重要节点,是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融合点。为扎实推进我市小城镇建设,全面提高城镇化水平,根据市委点题部署和市政协2016年工作要点,市政协组建以陈达新主席为组长、王能军副主席为副组长的调研组,于2016年4月至5月,采取实地考察、听取汇报和召开座谈会相结合的方式,对本市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等16个示范小城镇进行了专题调研。在此基础上,充分听取相关部门意见,形成此报告。

一、基本情况

16个小城镇中,XX镇为省级示范小城镇,其余为市级示范小城镇。镇域总面积为XX.61Km2,总人口为XXXX人,人口密度为XX人/Km2;建成区总面积为XX.43Km2,总人口为XXX人,人口密度为XX1人/Km2,城镇化率为XX.23%;2016年社会生产总值XX.69亿元,财政总收入5.2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71.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87.2元。各示范小城镇在地缘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方面各有优势。XX镇、XX镇紧贴消费市场,生态条件好,交通便捷;太平镇、木黄镇、寨英镇、万山镇、中坝镇旅游资源丰富,对外有高速公路联结;大龙镇工业基础好,处于铁路、高速公路枢纽位置;XX镇商贸繁荣、交通便利、特色农业基础好;XX镇是乌江航道和铜仁融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盘石镇地处湘黔苗族群众聚居区核心地带,民族风情、民俗文化、民间绝技资源丰富。

二、主要成效

各区(县)及示范小城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示范小城镇建设的系列指示精神,按照“特色鲜明、设施完善、功能齐备、宜居宜业”的要求,狠抓规划编制、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和城镇管理,示范小城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城镇规划全面覆盖。依据地缘区位、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各示范镇就小城镇发展定位进行了策划。大龙镇策划打造工矿园区和交通枢纽型示范镇;木黄镇、寨英镇、太平镇、万山镇策划打造旅游景观型示范镇;煎茶镇、塘头镇、官舟镇、本庄镇、合兴镇、孟溪镇、盘石镇策划打造商贸集散型示范镇;坝黄镇、田坪镇、中坝镇策划打造绿色产业型示范镇;洪渡镇策划打造移民安置型和旅游景观型示范镇。普遍完成城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坝黄镇、田坪镇、太平镇、木黄镇、塘头镇、煎茶镇、合兴镇、寨英镇编制了近期修建性详细规划。此外,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在一些示范镇已经启动。如《木黄镇旅游景观概念性规划》、《木黄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寨英古镇保护性规划》、《寨英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等等。

(二)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以实施“8个1” 、“8+3” 或“8+X”工程为抓手,示范镇市政设施逐渐完善,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提升。新建或改造城镇路网100.5公里,建成区面积增至9.59Km2;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有序推进,万山镇已正式运行,大龙镇、煎茶镇、官舟镇、塘头镇、本庄镇基本完工;新建或完善敬老院15个,8个投入使用,7个主体完工;新建或完善卫生院16个,投入使用或主体完工12个;新建或完善社区服务中心13个、农贸市场16个、体育场5个、市民广场或公园10个,实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10个,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16个,总面积XX.8万m2。

(三)产业支撑逐渐增强。一是特色农业发展壮大。官舟镇现代高效循环农业示范园投入使用,年产值XXX多万元。园区内年产6万吨优质有机肥厂1家,年育肥XX只规模的白山羊繁育场1个,年产饲料5万吨的优质牧草颗粒饲料加工厂1个;建成蔬菜基地XX亩、现代烤烟育苗工场50亩,镇内有5家农产品加工企业。XX镇建成关中坝国家级葡萄产业园基地XX亩,计划投资XXX万元的芭蕉有机农产品基地,已完成投资XX多万元。XX镇烤烟产值突破1000万元,蛋鸡养殖园区提升为省级示范园区。木黄镇在巩固茶叶、烤烟、养殖等传统产业的同时,建成以食用菌为主导产业的省级高效农业示范园,规模达到2000万棒。煎茶镇规划烟草农业基地2.5万亩,培育养殖大户156户,种植优质牧草2万亩、天麻5万平方米,发展茶园1.5万亩,前胡、太子参等中药材连片种植均在2000亩以上。XX镇已建成3000多亩人工草场,引入梵净牧业、大哥大牧业、希望集团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种草养畜。二是工业发展势头较好。大龙镇推行“以城带产、以产促城、产城互动、产城一体”发展模式,2016年招商引资项目53个,签约资金34亿元,到位资金30.72亿元,建成标准化厂房1XX.5万平方米,现有工业企业XX多家,实现产值XX.6亿元。万山镇建成张家湾汞化工产业园,入园规模企业达到15家,实现年产值XX.8亿元。XX镇三湘药业、医用氧生产和精米加工、御园春食品等生物医药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落地建成,建丰液压机机械制造厂、建安混泥土工程、甲硫基乙醛肟项目即将建成投产。

(四)管理能力明显提升。一是设立机构,建设队伍。16个示范镇均成立了规划建设管理所,落实工作人员52名,解决了办公场所和工作经费。全市举办3期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培训班,培训相关干部458人。从小城镇建设的长期经营出发,市政府委托职院连续5年定向培养600名建工专业高职生,2016年、2016年已分别完成150名招生计划。二是综合整治,改善面貌。如塘头镇出台《镇容和环境管理实施办法》、《户外广告管理办法》、《垃圾管理办法》、《烟花爆竹燃放制度》等城镇管理制度,组建城管中队、消防支队等管理队伍,配备了垃圾清运车、城管监察车、消防洒水车、治安巡逻车,推行住户卫生“三包”管理,依法开展了“乱停乱放、乱搭乱建、占道经营”专项整治活动,城镇管理实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在近两年示范小城镇建设实践中,各级加深了认识,积累了经验。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

一是建立了“政府推动、政策扶持、市场运作、严格考核”的推进机制。各区(县)成立了以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示范小城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有政府分管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示范小城镇联席会议制度,全面加强指挥调度、综合协调和要素统筹。如印江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项目资金统筹办公室,对财政资金进行整合,支持小城镇加快发展。各区(县)普遍出台支持示范小城镇建设的实施意见或方案,从用地指标、资金安排、干部配置、部门帮扶等方面予以支持。推进市场运作,2016年16个示范小城镇招商引资项目102个,签约资金96.18亿元,到位资金42.31亿元。印江县采取异地BT模式融资1.5亿元,加快了木黄镇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建立了“按月调度、季度检查、半年通报、年度考核”的跟踪督查和考核推动机制,营造了“比学赶超、增比进位”的竞争发展氛围。

二是探索了“规划先行、路网拉开、项目推动、建管并重”的建设路径。各区(县)和示范镇党政领导能够认识到,通过加强规划解决城镇空间布局、发展时序和避免无序建设、重复建设的问题,敢于聘请高资质、高水平专家设计论证,舍得在规划上花钱。通过拉开路网,以新区建设促进老城疏散。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完善市政设施,强化公共服务,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坚持建管并重,通过改变镇容镇貌、提供公共服务,营造良好人居和创业就业环境,16个示范镇新增小微企业38家,新增城镇人口3426人,促进了产业发展和人口聚集。

三是市级层面作出了促进城镇建设长期健康发展的一系列重要制度安排。如: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国有土地熟地出让,不仅延长土地增值链条、为城镇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更有利于掌握城镇发展的主动权,改变由开发商牵制城镇规划的被动局面;规划和土地审批一支笔,不仅有利于规划的实施、形成城镇风貌,更有利于控制开发商的圈地行为;开发城镇地下空间,不仅有利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也有利于增加城镇绿地面积。

三、问题和困难

(一)思想认识不够。一些地方没有从全局的高度去认识推进小城镇建设的意义,主动发展意识不强,简单地认为小城镇建设就是搞“8个1”、“8+3”和“8+X”工程,存在被动应付考核的现象。

(二)规划布局不优。有的地方城镇功能定位模糊,选项较多,重点不突出;有的地方城镇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不相衔接;有的地方缺少对外交通、城镇路网、市政设施和公用事业等专项配套规划;有的地方修建性详规编制力度不够,建筑风格不统一;有的地方规划实施不好,规划仅仅用来应付检查,而不是引领小城镇建设。

(三)建管水平不高。有的地方路网不发达,只有主干道,没有次干道和支路,“一条路、两排房”,“路即是街、街即为市”的现象还较突出;交易市场、停车场、公共厕所、垃圾收运等设施建设滞后;“两违”建筑突出,农贸市场闲置,占道经营普遍,卫生保洁不够,城镇管理水平不高。

(四)要素保障较难。土地指标不能满足建设用地需求,为了完成建设任务,有先上车后补票的情况。资金筹措难度大,民间资本参与建设的积极性还没有调动起来。城镇规划管理和建设人才少,不适应小城镇加快发展的需要。

(五)推进亟待发力。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100个示范小城镇改革发展的十条意见》(黔委厅字﹝2016﹞68号文件,以下称省委《十条意见》)尚未落地,扩权强镇要求落实不好,权责不对等;区(县)政府协调统筹力度不大,部门政策、资金、项目向示范镇倾斜不够,帮扶作用不明显;考核指标设置不尽合理。示范小城镇基础不一,有的存量多,有的基础差,但考核指标却没有太大区别。如考核“8个1”或“8+3”建设内容,对存量较多的示范镇,即便增量小,也会有个好的考核结果,这就形不成足够压力;而没有存量或存量少的示范镇,即便增量多,也难以取得好的考核结果,这就容易挫伤积极性。

四、几点建议

(一)强化宣传培训,增强思想自觉。各级党委政府都必须认识到,城镇化是非农产业向城镇集聚、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其建设内容不局限于“8个1”、“8+3”和“8+X”工程,涉及到城市设计、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事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的各个方面,以及进城农民居住、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系列问题,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求是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是我市减少农民、富裕农民,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

(二)突出功能定位,着力规划布局。坚持“先策划后规划、先规划后建设、先环境后建设”的思路,着力推进示范小城镇规划布局。一要系统策划。以国家、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市“两区一走廊”战略布局为总要求,结合自身的地缘区位、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明确城镇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重点。二要完善规划。注重规划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推进示范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使之与城镇总体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有机衔接;着手产业发展、对外交通、城镇路网、市政设施和公用事业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加大详细规划编制深度,把规划落实到每一个地块,以详细规划引领城镇风貌建设,打造个性特色小镇。三要科学布局。坚持节约集约原则,建设空间规模适当、建筑密度合理、功能组合科学、物理形态紧凑、边界自然增长的紧凑型小城镇,避免散乱和无序。四要狠抓落实。加强规划宣传,强化规划执法,严惩违法行为;建立规划实施抽检制度,及时发现、纠正违规行为,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三)优化建设思路,提高建管水平。一要提高路网建设起点。既要建设主干道,又要建设次干道和支路,改变“一条路,两排房,以路为街,以街为市”的状况。二要优化建设开发时序。地面路网体系和地下管线通道要同步推进,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同步实施,交易市场、停车场、公共厕所、垃圾收运设施等优先建设,其它公用事业设施要注意轻重缓急、统筹安排、逐步配套。三要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在城镇建设中要防止破坏山体、污染水体行为,建成一批山体公园、湿地公园,着力建设绿色小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四要加大城管执法力度。依法开展违法建设、占道经营集中整治,积极引导入市经营,建立卫生保洁常态化机制。

(四)方法灵活多样,强化要素保障。一要加强用地保障。每年从上级下达的建设用地指标中,安排一定数量用于支持示范镇发展,并拿出一定份额用于经营性土地招、拍、挂;支持示范镇整合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保障房建设工程、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程、地质灾害点整体搬迁工程等民生项目和重大交通水利设施建设项目,用活“美丽乡村.四在农家”六项行动计划和“5个100工程”政策,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用地指标,土地综合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向示范镇倾斜;推行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减少,与吸纳农村人口进城落户数量挂钩,促进节约用地;尽快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流转。二要破解资金难题。建立土地增值机制。支持示范镇设立土地收储中心,牢牢掌控城镇用地一级市场,适量适度投放土地二级市场,实行熟地出让和额度控制,确保国有土地增值。开辟民间资本投资渠道。一些地方民间“高利贷”、“非法集资”等问题突出,既反映了融资难的问题,又反映了社会闲置资本缺少投资渠道的问题。如何将城镇化建设资金需求与闲置的社会资本有效对接,变“非法集资”为“合法融资”,XX省XX等县组建城镇化建设基金的做法值得借鉴。主要做法是:政府主动对接资本市场,发挥政府资金的种子作用,吸引本地民营企业家和社会资金,发起设立城镇化建设基金(混合私募基金),由私募基金公司与政府国资公司共同组建基金管理机构,负责城镇化建设基金的投资运营;政府在基金管理公司的协助下,对城镇化建设项目进行完善提升,形成可行的投融资“项目包”与基金和金融机构对接。改变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将补助小城镇建设的资金直接注入有实力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发挥担保资金的杠杆作用,从而放大融资规模。推行土地入股模式。引导农民以土地入股,既减轻政府融资压力,也能增加失地农民收益。以项目争取上级资金。加大项目编报力度,如编报小城镇对外交通联结和过境公路改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河道治理项目,等等,有项目,就有资金。三要抓好队伍建设。通过内部调剂的方式,适当增加市和区(县)规划、住建部门编制和人员,按要求配齐小城镇规划和建工专业人员。在定向培养建工人才的基础上,返聘一批身体尚好、现已离岗退休的专业人才,以解燃眉之急。

(五)推动政策落地,强化责任监督。以推进扩权强镇为抓手,出台《关于推进扩权强镇工作的意见》,使省委《十条意见》得以落地,强化示范镇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增强其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一是赋予规划建设管理权。示范镇规划建设管理站(所)根据县级规划主管部门委托,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负责确定镇辖区建设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核发镇辖区建设工程的规划许可证;核发村庄规划区内建设工程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负责本辖区违法建设的查处和集体土地范围内的房屋登记发证工作。二是下放行政审批和执法权。简化项目审批服务环节,需报国家、省和市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或备案的项目,由示范镇人民政府办理预审,报县级投资主管部门“见文行文”,予以转报;其他项目由示范镇办理备案预审,报县级投资主管部门“见章盖章”,予以备案。按照“统一签订委托协议、统一规范操作流程、统一组织业务培训、统一授牌授印”的要求,在城管、环保、劳动、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工商、住建、国土局、水务等领域,依法委托示范镇行使部分县级行政审批和处罚权,并成立综合性执法机构具体处理相关事宜。所有下放、委托给示范镇的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一律进入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三是扩大人事管理权限。示范镇党政主要负责人按副县级高配,辖区内各部门,除上级有明确规定外,实行属地管理。垂直部门派驻到示范镇的机构及主要负责人的考核纳入镇考核体系,接受镇党委的统一领导。示范镇可在核定的机构、编制、领导职数范围内根据需要自主设立机构,不要求上下对口,镇党委对镇管中层干部在编制数内具有考察、任免权。四是增强财政保障能力。按照发展优先、区别对待原则,根据示范镇职能范围扩大、城镇建设任务加重的实际,提高示范镇财政分成比例。在镇域内发生的各种税费收入,划归区(县)的,全部或部分返还给示范镇。镇域内土地出让净收益实行全额返还,用于示范镇基础设施建设。市和区(县)直部门整合各类专项资金,加大对示范镇建设的支持力度。示范镇符合条件的产业、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项目,优先列入区(县)政府的重点建设项目。五是加大部门支持力度。将省委《十条意见》中所涉及的部门作为责任部门,督促责任部门拿出具体贯彻方案,界定支持范围,列出任务清单,明确承诺事项,落实分管负责人和承办联络人,经市和区(县)政府审定同意后,由部门行文下发,统一汇编成册,方便各示范小城镇对接,推动建立“1+N”政策支持体系。六是严格目标管理考核。将考核对象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考核各区(县)政府。重点考核相关政策、项目、资金的协调统筹和扩权强镇各项要求的落实情况,增强区(县)党委政府责任感。第二层,考核示范小城镇党委政府。坚持共性指标与个性指标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差别化考核。共性指标,基于建设、管理在内容和要求上的一致性而设置,比如地面路网体系与地下管线通道同步建设,或治理脏、乱、差,这些要求是一致的,是每个小城镇必须完成的事项;个性指标,基于基础不同,或发展重点不同,其建设内容和时序上有差异而设置,应以增量业绩进行评价,推动建立“公平公正、比学赶超、增比进位”的竞争发展机制。第三层,考核市和区(县)责任部门、帮扶部门。重点考核责任部门执行支持方案和帮扶部门落实帮扶任务的情况,使部门项目和资金向小城镇倾斜,促进小城镇增强产业支撑、完善基础设施、实现功能配套。

此外,建议市政府组建专门班子,全面启动大龙开发区申报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相关工作。

9

第二篇 苍溪特色小城镇《2015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

第1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推进我区小城镇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总体安排部署,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统筹规划、重点突破、项目带动、产业支撑”为指导,以加速人口、用地、产业集聚为出发点,以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发展壮大镇域经济基础,全面提高小城镇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吸引农民向城镇转移,实现镇村互动,梯次推进,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打造产业集聚、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小城镇。

二、总体目标

坚持“改造、完善、提升”的原则,按照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向,以现有城镇框架为依托,完成六个建制镇规划修编,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2平方公里以上,建成区人口增加4%以上,建成区路网覆盖率和硬化率达到90%以上,人均道路面积达到8平方米。道路网络合理,功能明确,标志明显;自来水供水水质符合卫生标准,供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燃气气化率达到60%,有不少于一个集贸市场或专业街;镇区停止零星宅基地审批以及住房建设,镇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4平方米以上;建有健身活动场所;建有填埋式垃圾处理场和必要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垃圾处理率达到50%以上;有相应规模的停车场;文化、卫生、教育、体育、广播、电视、电信、供电等设施基本配套。

三、建设对象

渭城镇、窑店镇、正阳镇、底张镇、周陵镇、北杜镇。

四、建设内容

(一)规划编制

以规划编制管理为龙头,加紧编制、修编建制镇总体规划。按照“功能分区、布局合理”的要求,确定产业发展区、居住发展区、重点景观建设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建设内容与时序,及时做好镇区重点地段、主要街道、居住小区和工业园区的控制性、修建性详细规划,各建制镇中心区必须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图片资料齐全。

(二)基础设施建设

1、道路建设:在完善小城镇对外交通网络的同时,对镇政府所在地的重点路面进行全方位建设和改造,做到建成区范围内的道路全部硬化,镇区的道路、主要街道的人行道全部硬化,主干道路灯设置率100%,形成完善合理的城镇路网体系。

2、给排水建设:镇区实行集中供水,供水普及率90%以上,以清淤、延长管网为主要内容,修建、疏通明沟、暗渠,加快小城镇排水工程建设,确保排水畅通。

3、环卫设施建设: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垃圾箱、果皮箱布局合理、数量满足实际需要;有简单实用的垃圾处理设施;公厕布局、数量合理,使用正常,清洁干净,全部为水冲式卫生厕所,无旱厕。

4、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各镇按照规划要求,选择适宜地段建设供村民活动的文化休闲广场,达到硬化、绿化、亮化、美化以及配套活动设施齐全的标准;有完备的中、小学校和中心卫生院、文化站等。

(三)镇容镇貌

参照城区沿街建筑景观整治标准,对镇区主要街道建筑立面进行美化改造,确保街道建筑立面协调美观,富有特色;广告和门头牌匾整洁、美观、规划统一。同时,加大城镇管理综合执法力度,进一步搞好镇容镇貌管理,大力整治城镇脏、乱、差现象,做到无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堆乱放,环境卫生干净整洁。

(四)集贸市场苍溪特色小城镇

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市场或综合市场,市场规划建设超前,管理措施到位,经营秩序规范。市场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完善,有专用停车场地,无乱搭乱建、乱拉乱挂现象,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有安全通道及消防设施。

五、实施步骤

(一)确定项目阶段(20XX年7月18日至7月25日)

各镇结合实际,尽快研究确定今年规划编制任务和建设项目,条件成熟的可先期组织实施。每个项目都要编制项目简介,明确投资规模、资金来源、形象进度和完成时限。各镇的建设项目于7月25日前报区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区住建局)。

(二)项目实施阶段(20XX年7月26日至9月25日)

1、明确任务。各镇要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各自小城镇建设计划,内容要详细, 要有建设目标、建设标准、完成时限、工作措施及责任领导,并上报区小城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评审确定。

2、宣传发动。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加大小城镇建设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的自觉性。同时,做好小城镇建设相关项目的工程勘察、设计、招投标和资金筹措等前期准备工作。

3、组织实施。全面启动小城镇建设项目,按照既定的规划和要求,积极实施,有序推进。加强规范管理和质量监督、技术指导,保证按时完成建设任务,达到预期目标。

(三)项目观摩阶段(20XX年9月26至9月31日)

区委、区政府将组织相关部门,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看项目”的方法,对各镇实施的建设项目进行现场观摩、考核评比。

1、听汇报:听取各镇关于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情况的汇报。

2、查资料:各镇和施工单位要精心制作能够反映项目概况、建设进程和实施前后状况对比的图册并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资料认真收集整理,做到有规划、有图纸、有展板,建设项目报建资料齐全。

3、看项目:现场观摩各镇小城镇建设项目成果。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上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小城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住建局,主要负责督促、检查、指导全区小城镇建设工作。各镇、各职能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进一步细化分解任务,夯实工作责任,切实抓好各项任务落实。

(二)强化工作措施。要加快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步伐,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投入小城镇的供水、排水、道路、园林绿化、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区发改、住建、国土、交通、卫生、环保、文体、教育、农牧、水利等部门,在安排建设项目和建设资金时,要尽量向小城镇倾斜,形成小城镇建设的合力。要通过全区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实现小城镇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三)加快工作进度。各镇、各职能部门要切实强化时效意识,倒排工期,统筹安排,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确保按期完成任务。各镇每周要向领导小组办公室书面汇报一次工作进度,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定期组织召开办公会议、工作协调会议,进一步加强工作指导,及时交流工作经验,确保小城镇建设工作扎扎实实推进。

(四)严格督查考核。区上将小城镇建设工作纳入各镇和各有关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实行 “一把手”负责制。区住建局、区委、区政府督查室要切实加大督查力度,定期检查,及时通报。对任务不达标的部门和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对不认真履行职责,不按期完成任务的单位和个人,将严肃追究责任。对措施得力、成效明显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表彰,以强有力的考核奖惩推动工作落实。

第2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

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根据《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镇建设工作的决定》(鄂政发〔20XX〕30号)和《中共鄂州市委鄂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决定》(鄂州发〔20XX〕1号)精神,为加快我市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建设“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先行区为目标,以武汉城市圈建设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坚持“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基地集中”的原则,促进城乡统筹和小城镇集约、有序发展,建成一批产业集群、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特色小城镇,努力使我市小城镇建设与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二、总体目标

按照省委关于支持鄂州率先进行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点的要求,坚持把各乡镇所在地的城镇化发展作为全市小城镇建设的重点,着力抓好,全力推进。从20XX年起,市、区、乡镇三级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每年不低于6000万元。其中,市级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实行“以奖代补”,重点扶持十个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全市乡镇实现功能分区合理、交通布局规范、街区美化达标、生活环境清新、文化广场亮丽、配套设施齐全、城镇管理有序,向生态化、科学化、现代化中心城镇的目标迈进。到20XX年,十个特色镇(太和、汀祖、燕矶、碧石、段店、蒲团、涂家垴、沼山、长港、梁子)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2平方公里以上,镇区人口在1万人以上,形成沿长江及106国道、316国道、宜黄高速公路组团式发展的新兴小城镇带、群。建设标准:各小城镇建有两条配套较好的街道,并实现主、慢车道和人行道硬化,路灯、给排水、绿化设施及垃圾收集点、果皮箱齐全;建成区路网覆盖率和硬化率达90%以上,人均道路面积8平方米。道路网络合理,功能明确,标志明显;自来水供水水质符合卫生标准,供水普及率达95%以上;有一个集贸市场或专业街; 镇区停止零星宅基地审批以及住房建设,建有一个不少于100户的文明住宅小区,且绿化面积占用地面积的30%以上; 编制完成绿化体系规划,绿化覆盖率达30%以上。建有一个公共绿化休闲场所,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平方米以上;建有一个经济适用的文体休闲健身活动场所;有一个卫生填埋式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和必要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垃圾处理率达50%以上;有一个相应规模的停车场;文化、卫生、教育、体育、广播、电视、电信、供电等主要基础设施基本配套。

三、工作任务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效能建设、高标准管理,着力提升小城镇的服务功能,打造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切实承担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镇,推动小城镇建设协调发展。

(一)以规划编制管理为龙头,完善城镇布局。认真执行《城乡规划法》,在城乡总体规划指导下,加紧编制建制镇、乡集镇和中心村的规划。总体规划应由乙级以上资质等级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经市村镇规划专家委员会评审通过,并按法定程序审批。20XX年底以前,全市各乡、镇必须完成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20XX年以前,总体规划确定要保留的中心村要完成建设规划的编制任务。按照“功能分区、布局合理”的要求,确定产业发展区、居住发展区、重点景观建设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建设内容与时序。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做好交通、通讯、能源、供水、绿化、排污、消防、环保等专业建设规划。积极推行修建性详细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制度,省定重点镇在20XX年以前要结合建设需要及时做好城镇重点地段、主要街道、居住小区和工业园区的控制性、修建性详细规划,各建制镇中心区必须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严格执行规划“五线”即红线(道路)、绿线(园林绿地、山体)、紫线(文物古迹)、蓝线(水体、湿地)、黄线(公共设施)管制制度。建设项目要严格执行规划前置审批制度,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建设项目,各部门不得办理相关许可手续。加强对建制镇、集镇和中心村的规划监督与管理,建设工程“一书二证”办证率要达到100%。建立城镇规划稽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和重要规划的报告、备案制度,坚决杜绝和查处违规审批和违章建设行为。

(二)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强化城镇功能。20XX年重点实施5项工程。

1、道路建设工程。在完善小城镇对外交通网络的同时,对乡镇所在地的重点路面进行全方位建设和改造,使小城镇建成区范围内的道路基本实现硬化,形成完善合理的城镇路网体系。尤其是十个特色镇,要搞好镇区功能布局,实现生活区、商贸区、工业区的科学划分。

2、供水工程。通过管网延伸为主、自备水源为补充的形式,使乡镇居民自来水普及率达97%,安全饮水率达100%。实现农村饮水城镇化、城乡供水一体化。

3、排水工程。立足小城镇实际,以清淤、砌岸、绿化为主要内容,修建、疏通明沟或暗渠,加快小城镇排水工程建设,确保排水畅通。选定较适合小城镇污水处理的成熟技术,办好花湖镇华山村污水处理项目试点并逐步推广。

4、绿化美化工程。大力抓好城镇绿地系统建设,将创建“国家园林城”活动延伸到小城镇,上下联动,城乡共进。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必须编制绿化设计,配套绿化用地要一次提供、统一征用,绿化工程要与建设项目同步实施。

5、文化广场建设工程。要按照本乡镇规划要求,选择适宜地段建设供乡镇居民活动的文化休闲广场,达到硬化、绿化、亮化、美化以及配套活动设施齐全的标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要实行严格的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项目法人制管理,要健全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发放制度,加大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力度,提高建设质量和建设水平。

(三)以小城镇管理为抓手,提升城镇档次。加大综合执法力度,进一步搞好镇容镇貌管理,治理城镇脏、乱、差现象。建立健全卫生管理、绿化管理、设施维修和养护管理等规章制度,广泛开展文明卫生创建活动,大力实施“三清四建五改”工程(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建卫生公厕、建垃圾池、建停车站点、建污水收集系统,改水、改路、改厕、改圈、改厨),积极倡导“八进”活动(车辆进站、摊点进市、商品进店、垃圾进池、污水进渠、畜禽进圈、杂物进房、晾晒进场),全面提高小城镇管理水平,促进镇容镇貌根本改观。

四、方法步骤

根据“试点先行、以点带面、整合资源、整体推进”的原则,我市小城镇建设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试点阶段。时间为20XX年元月至3月。主要任务有:

1、确定试点。选定梁子湖区沼山镇为全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安排启动资金,落实建设项目,启动试点工作。

2、制定方案。出台《鄂州市小城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

3、会议动员。在沼山镇召开“全市小城镇建设现场会”,总结经验,安排布置今后三年全市小城镇建设工作。

(二)整体推进阶段。时间为20XX年4月至11月。主要任务有:

1、明确任务。各乡镇按照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本地小城镇建设计划,内容要详细, 要有建设目标、建设标准、完成时限、工作措施及责任领导,上报市小城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评审确定。

2、宣传发动。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加大小城镇建设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的自觉性。同时,做好小城镇建设相关项目的工程勘察、设计、招投标和资金筹措等前期准备工作。

3、组织实施。全面启动小城镇建设项目,按照既定的规划和要求,积极实施,有序推进。加强规范管理和质量监督、技术指导,保证按时完成建设任务,达到预期目标。

(三)验收阶段。时间为20XX年12月。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对各乡镇实施的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检查验收,核拨补助资金。

五、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扶持力度。要认真贯彻落实“小城镇,大战略”的总体方针,突出小城镇建设工作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切实加大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的力度。市政府成立由市领导任组长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小城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全市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在市建委,负责小城镇建设的指导、协调和督办工作。各区、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建立市领导定点联系和市、区单位对口帮扶小城镇建设制度。从20XX年起,市政府每年安排不少于200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扶持小城镇建设,并按财力增长情况逐年增加。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由市小城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审核确定的建设项目先期拨付工程建设启动资金,余下补助资金将根据年底检查验收达标后再予兑现。区、乡镇应分别按不低于1:1的比例配套市小城镇建设专项补助资金。为保证正常的业务开支,市政府每年按小城镇建设专项补助资金总额的1%安排工作经费,由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管理使用。

2、实行目标管理,建立激励机制。小城镇建设工作要纳入各区、乡镇和市直有关部门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并实行 “一把手”负责制。市政府将组织相关部门加大对此项工作的监督指导,严格兑现奖惩。要深入持久地开展“小城镇建设竞赛”活动,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确保小城镇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3、加大改革力度,整合建设资源。要加快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步伐,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投入小城镇的供水、排水、道路、园林绿化、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改革、建设、规划、国土资源、交通、电力、电讯、广播电视、卫生、环保、文化、教育、农业、水利等部门,在安排建设项目和建设资金时,要尽量向小城镇倾斜,形成小城镇建设的合力。要通过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实现小城镇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第3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发挥蒲州镇独特的区位和自然资源优势,扩大小城镇规模,提升小城镇功能,打造一个布局合理、整洁优美、功能配套的新型城镇,根据蒲州镇总体规划,结合蒲州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规划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发展小城镇为重点,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镇、旅游名镇、和谐新镇”的战略目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大力发展以旅游观光、餐饮娱乐为主导的第三产业,用现代化理念建设经营小城镇,提升城镇文化品位和质量,为实现农村城镇化、城镇现代化打造平台,使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推进镇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永济市蒲州镇小城镇建设工作的领导,成立永济市蒲州镇小城镇建设领导组:苍溪特色小城镇

组 长:麻亚龙(党委书记)

副组长:聂学政(镇长)

张军峰(党委副书记)

吴温霞(纪检书记)

相 挺(副镇长)

成 员:屈 波(财政所所长)

李锁牢(城建办主任)

吴红军(交通道路站长)

薛银锁(水利站站长)

王国玺(林业站站长)

姚耀强(派出所所长)

吕刚平(土地所所长)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蒲州镇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由相挺同志兼任,负责组织、协调小城镇建设的日常工作。

三、实施内容

蒲州镇小城镇建设主要以蒲州镇旅游景区拓展改造为重点,确立“旅游带动、科技支撑、城乡一体、跨越赶超”的总体发展思路,着力挖掘蒲州镇文化内涵,强力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民生改善”重点工程,打造一流“经济强镇、旅游名镇、和谐新镇”。

今年实施的主要工程有:

一、蒲州镇旅游景区提升工程

本镇旅游景区东起永济西高速路口至域西黄河坝,东西长8.5公里。景区包括普救寺、蒲州古城遗址、唐铁牛、鹳雀楼。主要提升项目:

1、新建旅游接待中心

在景区入口占地30亩,目前土地调整已到位,围墙正在建设中,主体工程设计已完成,招标工作正在进行。

2、旅游路绿化提升工程

按照现代林业的绿化理念,遵循“人文性、景观性、生态性、实用性”的原则,采取“乔、灌、花、草”相配置,“带、网、片、园”相结合的模式,高标准完成旅游路全线绿化升级工程,共栽植各种树木3万余株,绿化带建设1万平方米。

3、西厢大街绿化

西厢大街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抓好大街的绿化工程,新栽各种树木2800株,新建绿化带4000平方米。

4、西厢大街广告牌匾整治及立面仿唐改造

西厢大街是旅游景区中心位置,是贯穿三个景点的必经地,大街的建设和环境直接影响着对景区的整体评价。为此,我们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必须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和立面仿唐改造,对沿街商户门牌广告采取五统一(统一制作、统一模式、统一颜色、统一规格、统一字体)进行彻底更换。对沿街已建成的153户门房进行立面仿唐改造,具体要求完成仿唐墙、侧墙、柱子及屋顶喷漆等唐式格局。对未建的严格图纸审核,按照唐式建筑进行建设或改造,使西厢大街成为一条亮丽的风景线,“一朝步入大街,一日梦回千年”的盛唐蒲州风采将又一次呈现在世人面前。

5、修建硬化绕村道路

为了缓解西厢大街车辆通行,保持大街清洁和优美环境。今年在大街商户屋后新开通硬化一条东西大路,既减轻大街车流压力,又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6、大力发展旅游景区“农家乐”

为了发挥本镇旅游资源优势,充分利用特色资源,我们积极引导和鼓励发展一批“农家乐”。目前,在景区发展“中都渔村”、“迎熙苑”、“盛唐庄园”、“河东农家”等集休闲、餐饮、服务为一体的“农家乐”6家,各有所长,各有特色,环境优美,贴近现实。

7、大力发展特色观光农业

延伸旅游产业链条,针对景区有利的土地资源有势,在景区沿线和景点周围,新建生态旅游观光园、自摘园8家,发展早熟杏、桃、核桃等各种特色品种2000余亩,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植物的沟通。

工程进度:除了游客接待中心年底建成外,其余项目都在10月底完工。

资金构成:工程预计投资8800万元,由镇、村、户自筹

二、蒲州镇生态园林休闲区

拟定内容及规模:我们秉承“突出本土特色,展示旅游文化,体现生态自然”的理念,在景区旅游路两侧铁牛馆至鹳雀楼,新建占地80余亩,栽植雪松、栾树、红叶李、女贞等各种苗木15000余株,硬化游园自然格局慢行便道8000余平米,高标准建成生态休闲观光园区。这一休闲生态区的建立,将吸引更多的游客放弃坐车而漫行在密丛林中和生态园中,体验自然美景,享受自然生活。

工程进度:在10月底前到位。

资金构成:工程预计投资850万元,由镇政府自筹。

三、蒲州镇商业街工程

拟定内容及规模:一是完成蒲州商业街硬化工程,全长1.8公里,预计工程投资860余万元;二是完成蒲州商业街雨、污排水工程,共完成全长3.6公里管道铺装,预计投资600余万元;三是完成蒲州商业街亮化工程,共安装太阳能路灯120余盏,在西厢十字路口安装高杆灯4盏,预计投资238余万元;四是完成蒲州商业街人行道铺装工程,全长3.6公里,预计投资240余万元;五是完成蒲州商业街绿地建设和园林绿化工程,预计投资180余万元。

资金构成:工程预计投资2700万元,上级补助和镇政府自筹。

四、保障措施

(一)严格落实规划。所有列入小城镇建设的工程项目,必须严格根据总体规划,依法按程序规范建设。坚决杜绝违法违规建设行为的发生,确保小城镇建设工作的有序推进。

(二)创新建设机制。要拓宽融资渠道,采取招商引资、垫资建设、资金担保等多种有效的方式,全方位、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要按照“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把小城镇作为资产来经营,全面增强城镇的自我发展能力。

(三)强化目标责任。小城镇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拆迁建设工作涉及量大面广,要建立健全小城镇建设目标责任制,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明确完成时限,倒排工期,加强督查,狠抓落实,确保小城镇建设各项工程按期保质保量顺利完成。

第4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

芝阳镇位于韩城市西南区,是韩城南部农业重镇,辖44个行政村。北依巍东镇、板桥镇,南接龙亭镇及合阳县王家凹乡,西靠黄龙县,东临芝川镇,土地面积:137平方公里,人口35000多人,地处海拔500~800米,气温-14.8~42.6℃,平均气温13.5℃以上,年降水量559.7毫米,是花椒、苹果生长的好地方,全镇种植花椒420多万株,年产大红袍花椒300多万公斤;栽植苹果8000多亩,年产苹果1000多万公斤。

西侯铁路从芝阳镇西曹沟村穿过,镇西有芝阳火车站,已升为编排站,目前正在改扩建,镇东有6m宽柏油公路与108国道连接,镇区村镇道路全部硬化,人流交通、产品运输确为方便。

芝阳镇从古到今已成为韩城市南部商贸集市及农产品贸易的中心区位,年贸易产值已达5亿多元;尤以大红袍花椒贸易最为兴盛,年花椒交易量达1500多万公斤,占韩城总量的60%,花椒籽交易量达1000多万公斤,产值达4亿多元,当前大红袍花椒批发贸易的规模已吸引了龙亭、合阳王家凹、巍东、板桥、芝川等地区的花椒及农副产品的集散交易。苍溪特色小城镇

目前,芝阳镇已初步建成商贸一条街,但规模太小,街道太窄,门店小而不正规,仓库、冷藏小而简易,宾馆、旅社、餐馆简易、不标准,文明卫生条件不佳,集市贸易人流多,车辆无法行驶,区内外椒农和客商多次呼吁:“街道要宽,设施要齐全,要标准,要卫生……”从而影响了芝阳镇商贸发展,制约着小城镇开发建设的步伐。

鉴此,开发建设以大红袍花椒产品集散贸易及产品深加工为中心的小城镇建设势在必行,开发建设的紧迫感已成为广大客商和区内外椒农的呼吁和要求。

芝阳镇是原芝阳镇和乔子玄乡合起来的大镇,该镇80%系山区,不少村庄坐立在山疙瘩和山坡地带,生产、生活、交通很不方便,一遇自然灾害损失严重,村民除农业生产外,正常年份经济效益还是可观,但因体制、地域条件限制,无法改变村貌和生活居住条件。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群众迫切期望迁村并点,建设新型农户,他们期望过城内人的生活,迁居到设施齐全、生活消费方便、交通便捷的城镇区。

因此,开发建设芝阳小城镇,市政设施配套、合格布局的居民小区,能实现村民的迫切期望,从而增加了镇区人口,繁荣了贸易,促进了小城镇建设。

一、芝阳镇小城镇开发建设的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中央XX大X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遵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要求,坚持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原则,按照“农业强镇、三产富镇”的总体思路,加快重点发展商贸、物流和现代化产业、服务业的韩城南部新型农业重镇的开发建设,会给韩城市经济发展,加快韩城市成为陕西“特色农业大市,文明和谐新市”的步伐,为韩城市新型农业重镇建设创造“亮点”,增强亮度,发射出灿烂光芒。

二、芝阳镇经济发展、小城镇开发建设的发展战略和措施

1、发展战略

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精心种植和培育大红袍花椒和干鲜果业,生产出名牌产品,增强对客商的吸引力。

二是做好产业结构调整,依靠科技,发展大红袍花椒和花椒籽的加工业,发展干鲜果的冷藏和加工业,形成龙头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三是实现高品质服务业和贸易业,打造全国最大的花椒贸易市场,形成农副产品集散地。

2、战略措施

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区域资源优势为基础,优化产业结构。

芝阳镇区位龙亭、乔子玄、巍东、芝川的中心区域,盛产大红袍花椒、干鲜果,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干预和投资拉动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最大限的发挥全镇综合优势,推动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之间协调发展,满足就业、资本吸纳、生态环境保护多元化的要求。

二是促进人口、产业集聚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以中心镇区、中心村建设和城镇的产业园区建设为切入点,促进人口、乡村工业、农业用地合理集聚和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

三是以基础设施、环境形象建设和体制创新为重点,提高中心镇区的吸引力。

以镇区发展为龙头,依托较大的经济实力,从镇区基础设施、环境形象建设入手,提高其水平和形象,从户籍、土地、投资、社会保障等政策配套入手,优化镇区发展的软环境,逐步提高对人口与经济要素的吸引力,促进镇区建设迅速发展壮大。

四是全新观念,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推进清洁生产,严格控制工业污染,重视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搞好绿化,增强和提高镇区建设的吸引力。

充分发挥芝阳镇区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的韩城市南部新型农业重镇,经济中心镇。奋斗三至五年,使芝阳镇建设成功能区分明、规划合理、设施配套完善、管理现代化的经济、文化、文明的韩城市南部新型农业重镇。

三、芝阳镇小城镇开发建设规划布局

1、规划布局的原则是以发展科学种植养殖业为先导,以发展农副业产品加工业和集贸综合服务业为主导,以发展相关服务业为潜导,以芝阳镇现状为基础,进行规划布局。

以镇区为中心,形成沿西侯铁路为主要发展轴和东西向市区道路为次要发展轴的“十”字型镇区规划布局;道路为方格网格布局:“一横、两纵、一环”。一横为中心街,两纵为新兴路和西二路,一环为城镇环城路。建设用地:北部为居住生活区域,南部为农业产业园区,基本形成“一心、一带、三园区”城镇布局。

2、芝阳镇小城镇建设的规划布局

一心:以镇政府为中心,镇政府南边形成中心街,设置路宽30m,形成“十”字型综合中心。

一带:开发建设中心街与西二路(现商业街,规划路宽26m),形成“L”型发展轴带。

三园区:维修改造,基本保持现状的居住区——形成西部居住园区。开发建设由镇区东边入口至西二路(现商业街)的东部居住园区,成为镇区综合中心园区。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先导开发建设南区的产业园区。

3、供水、排水

(1)供水:水源来源

一是利用现有西南水库供水厂供水管道引入镇区供居民生活用水。

二是利用地下水开发的现有几个水井抽水工产业园区工业用水、仓库用水及消防用水。

供水布局:开发建设基础道路工程同时埋设供水管道,布设倒各居民区。

(2)排水:

雨水:利用芝阳镇地势西高东低的现状,雨水排到东边,设埋主管道,排至桥头沟水库或寿司沟。

污水:西部、北部污水向东排放,由主管道排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一是抽水灌溉农田;二是绿化区浇灌,道路洒水用;三是排至寿司沟。

4、供电

电源引自芝阳110KV变电站。

电力线路原则上敷设于道路两旁,与电信分侧布置,电力线路统一安排在道路东侧和南侧,宜采用绝缘线,地下电缆。

5、电信

芝阳镇现有电信本地网汇接一处——电信芝阳分公司,市话有线网通信枢纽交换中心,管路电缆为主干线,辅以架空电缆为多局制电话交换网,线路统一安排在道路西侧和北侧。

6、邮政

维持芝阳邮政支局开展工作。

7、供热

芝阳镇居民生活供热采用液化石油气。

居民采暖:开发建设集中供热点,煤烧锅炉供热;同时在小城镇建设期间将天然气引入芝阳镇区,解决好单位、工厂、居民生活和采暖。

四、芝阳镇小城镇开发建设规划的实施方案和设想

(一)、芝阳镇小城镇开发建设近期规划和设想

1、打通现有商贸街向北至桥头沟边,约500多米,道路加宽,两侧建设设施齐全,标准化的街房和住宅。逐步开发建成韩城市南部最大的大红袍花椒贸易一条街。

(1)设想拆除中学西边危平房,打通道路,道路宽度由15m扩大为26m,主车道宽为18m,两侧人行道各为3.5m,道牙外栽行道树,绿化美化街道。

(2)在打通开发建设商贸街适中地处建设一座设施齐全、标准化较高的芝阳宾馆和芝阳餐馆,满足广来芝阳镇商贸交易的区内外椒农和商客的生活方便。

(3)在商贸街适当地处建设公共厕所和停车场,满足广大交易人员生活卫生方便,车辆有处停放。

(4)改造、扩建芝阳中学,新建文明、卫生的学生食堂和操场,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环境、食宿条件和体育锻炼的场所。

2、裁弯取直北街,这是中心街北边东西向通向商贸街,农贸市场,北边住宅区的主要道路,起名为北街,路面设计20m宽,主车道14m,两侧人行道各3m,道牙以外载行道树。

3、北街与西二路交叉西南边,街房西边布设一个较大的农贸交易市场,这样可在集会期间将中心街、西二路街道上摆摊设点的商贩整迁于此,疏通了交通,方便人流和车辆的通行。

4、北街以北,西二路西侧建设4~5层居民住宅,为外来商客和区内外椒农提供生活住宿的方便。

5、在中心街以南,车站路西侧开发建设以大红袍花椒系列产品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干鲜果冷藏库房和加工业,以此为先导,形成韩城市南部大红袍花椒产业园。

(二)、芝阳镇小城镇建设远期规划设想

1、乘西侯铁路芝阳火车站提高扩建为编排站之东风,回填桥头沟,形成一条10m宽的道路,过沟向北和通向巍东的道路连接,从而吸引巍东的大红袍花椒和苹果运至芝阳商贸一条街和农贸市场进行交易,既促进了巍东的农副产品的商贸业发展,又增强了芝阳镇农贸市场和贸易街建设的发展。

2、开发建设花椒一条街(规划为西二路)向南延伸,路面设计26m宽,道路两侧建设街房和3~5层住宅楼。

3、在新兴街(镇政府西边南北向街道)以西,中心街南北两侧现有行政管理机关、医疗机构、文化教育、工商、税务、金融、邮电、通信等单位的基础上,随着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进行扩建和新建。

(1)新建芝阳第二小学,建设2个设施齐全、质量较高的幼儿园。

(2)改扩建芝阳卫生院,提高和改善医院的设施和环境条件。

第三篇 苍溪特色小城镇《2015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

镇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区委、**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区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山委[2015]87号)精神,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加快推进我镇城乡一体化,促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根据《**镇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发[2015]号),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镇为目标,把加快新型城镇化作为带动“三化”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着力点,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促进人口集聚、城镇扩容提速为重点,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为核心,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步伐,努力打造经济发展繁荣、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优美的“幸福新**”。

二、工作目标

按照“资本集中下乡、土地集中入社、产业集中发展、生态集中保护、公共服务集中推进”的思路,坚持“规划先行、产业强镇、突出特色”的原则,进一步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步伐,积极培育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力争城镇化水平年均提高16个百分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到2016年,镇驻地建成区面积达4.5平方公里,人口达1万人左右。

三、具体措施

(一)规划先行,修订完善村镇发展规划。以规划为龙头,着力构筑科学合理的小城镇建设体系。坚持“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的原则,按照全区“一轴、一区、五片”的规划要求,完善村镇规划体系,完成小城镇新一轮总体规划和工业园区、新型农村社区等专项规划修编,形成“功能分区明确、中心辐射增强、资源配置合理”的发展格局。加强小城镇重要节点、新建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引导沿北留路、薛源路东西轴线,府东路、祥和路南北轴线“双轴”发展。加强规划的控制和引导作用,严厉打击违法建设,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

(二)镇村统筹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做靓特色小城镇。按照“东拓、北进、西跨”的发展思路,优化城镇功能分区,重点推进道路、供电、燃气、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具有地方特uBl9s-4q116rZ1na

第四篇 苍溪特色小城镇《苍溪县2006-2020年新农村建设规划》

苍溪县2006-2020年新农村建设规划

第一章 总体规划

第一节 基本情况

1.1.1自然地理概况

(1)地理位置

苍溪县位于四川盆地北缘,大巴山南麓,长江上游嘉陵江中段,地处东经105 43至106 28 ,北纬31 37 至32 10 .东接巴中、南江,南邻阆中,西靠剑阁,北连旺苍,是广元市重要的林、牧、土特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屏障。

(2)地质地貌

该县地形复杂多样,属低山为主的低中山深丘窄谷长梁地貌。境内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华侨 ,群山起伏,山峦重叠,深谷交错,沟壑纵横。以回水-石门-歧坪为界,南北呈现出两种 然不同的地貌类型。 北部低中山区:嘉陵江、东河之间,横亘着以九龙山背 五峰山、龙亭山、尖山子和大龙岗山五座大山,山岭总体呈北,东北弧形走向,三面围括西南两江深丘平台地区,全县最高峰九龙山海拔1377、5m;最低为唤马东河边,海拔400米,河流阶地不发育,多为“V”形窄谷,切割

较大,沟长谷窄,山顶多呈桌状方山,山顶较平,山腰多呈梯形平台。 南部低山深丘:最高为河地琳琅山,海拔946.4;全县最低为东河边王渡场,海拔357.1米,河谷较为开阔,沿河阶地发育较好,是沿江河农田分布的主要地段。

地质结构为以略等厚互层的蓬莱镇组沙泥岩出露为主,形成中山窄谷,以城岩石的砂岩石、泥岩出露为主,形成高丘窄谷,以灰棕紫色沙泥岩风化物沉积于河流两岸,形成河流阶地。

(3)自然概况

①气候条件

苍溪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年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委分明。便垂直差异大,时空分布不均,灾害性天气频繁。主要特点是:春季温暖,风高物燥多干旱;夏委炎热多雨水,夏旱突出,时有春夏早,间有伏早;秋季潮湿多雨,常有秋绵和洪涝;冬季寒冷,少雨干燥多寒潮。

②气温

据县气象站资料,全县平均气温16.9,气温年际间相差大,季节相差大,八月平均最高温度27.1℃,极端最高气温在七月,为39.3℃,最低在一月为6℃,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十二月为-4.6℃,境内无霜期长,多年平均为293天。

境内各地貌类型单元气候受南北同一季风影响,气温随着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霜期随着海拔上升而递递增.

③光照

全县年平均总日照数为1560.5小时,平均日照率为35%,太阳总辐射量为87.8千卡/CM.

④苍溪县降雨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均。多年平均降水量达1030.7,最多为九月195.4,最少为十二月9. 地域分布为南少北多,北部东溪为1236.9MM,南部元坝为823.4MM,降水量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而递增。

(4)水文

苍溪县因地质构造、地形地貌,以及以降雨充沛著称的气候特点等自然条件,境内江河纵横,切割强烈。据查,全县境内有两 江12条支流和180多条溪沟,流程648千米,均属嘉陵江水系。其中境内最大的河流为嘉陵江,由剑阁县经苍溪县鸳溪镇入境,斜切苍溪县西南一角,全长71.8 ,流域面积539.2;第二大河为东河,由旺苍县张华镇入境,由北向南流经十几个乡镇,全长110千米, 流域面积764.4 ;全县流域面积在150-390平方公里的有插江、张滩河、严家河三条较大河流,分别流经元坝、歧坪、龙山注入东河和渠江,全长86.2; 流域面积在50-100 的支流九条,全长93.9。

境内河流及其支流构成“树枝状”密布全县,水能蕴藏量丰富。年平均降水总量26.5亿M,全县水资源总量为238.89亿M ,是全省水资源和水能蕴藏最丰富的县之一。

(5)植被

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的苍溪,因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境内植物品种繁多,植被类型齐全,植物资源丰富。据林木资源调查:全县已知乔木有46科等树种生长。

水稻土:全县各地无有分布,集中分布在坝、沟的两旁及山腰平台地方。

1.1.2经济概况

(1) 行政区划、人口

苍溪县隶属广元市,幅员面积2331.022KM. 据县统计局2005年统计资料,全县辖22镇17乡717村,总人口约76.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6.4万人,占总人口的86.6%,非农业人口10.3万人,占总人口的13.4%.以汉族为主,其他少数民族包括羌族、藏族、回族等。

(2)经济概况

苍溪县距广元市126KM,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233936万元(当年价,下同)其中第一产业116551万元,占总值的49.8%;第二产业41397万元,占总值的17.7%;第三产业75988万元 ,占总值的32.5%.全县工业总产值36121万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1572万元.全年财政收入6660万元 ,财政支出41603万元,财政赤字34943万元.职工平均工资收入9849元/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846.5万/年(整个广元市平均).属贫困山区县。

(3)交通状况

苍溪的交通运输发展很快,公路里程5291km,等级公路920km,有国道212线贯穿全县,长55.7km,省道518KM,乡村道公路达554km,全县所有乡镇全部通车,通公路的村占绝大多数.另外,全县两 条大河嘉陵江和东河流总长178.9km,流经县城和22个乡镇,能通小型机动,交通十分方便。

全县2005年客运量周转量16400万人km,货运周转量14000万吨

km。

1.1.3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1)有利因素

①交通条件近期有望进一步得到改善。随着兰渝铁路、兰(州)海(口)高速公路、嘉陵江渠化工程的上马以及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实施,苍溪的交通网络将进一步完善,干线通行能力将不断提高,通达度也会显著提升。

②拥有独特的资源和生态优势。我县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水能资源、旅游资源、特色农产品资源、劳动力资源,为发展资源型工业、生态农业、旅游业以及建设生态山水园林城市提供了现实的物质基础。 ③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我县优质粮油、畜牧、水果、中药材、蚕桑、罐藏原料、种子种苗等农业主导产业已初具规模,食品饮料、丝绸纺织、医药化工等骨干工业产业初步形成。

④重大项目在我县开工建设。我县的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兰渝铁路、苍溪航电和兰(州)海(口)高速公路等国家重点项目的立项上马,将强力拉动经济快速增长,为我县二三产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⑤发展思路明晰。在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探索形成了独具苍溪特色的发展思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制约因素

①经济总量小,结构性矛盾突出。2005年,我县GDP总量分别为全省和全市的0.37%和18.8%。万元GDP创造的财政收入370元,为全国

第五篇 苍溪特色小城镇《2013最美乡镇之37-苍溪县中土乡》

2013年8月22日星期四

责任编辑:李俊平编辑:常力文组版:张燕梅校对:付蕊

GUANGYUAN

DAILY

特别报道

农行杯

B3

东河之畔梨苑滩锁翠

乡镇名片

中土乡,距苍溪县城东部24公里处,

南邻云峰镇王渡社区,西连云峰镇,北靠元坝镇,东接阆中市方山、土垭乡。幅员31.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299.5亩,辖12中土乡场全景

蓄势腾飞的中土梦

特色聚焦

产业领导增添经济发展活力

也正是在他的带动下,苍溪县城的吴猪养殖大户,发展了韩绍忠、何雪峰

永坤在三岔裕兴村投资成立中土猕猴桃种等梨芋种植大户。

植场,裕兴村黄正全成立的中土乡裕兴猕业主大户的不断涌现,强力推动了猴桃专业合作社,韩绍忠成立的中土乡魔全乡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向前发展,初步促芋专业合作社……

成了建立种植示范园、养殖小区,大量带动近年来,中土乡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农户走上共同发展的产业之路。

业增效、土地整理项目推进。坚持以市场有目标就有动力。为导向,科技为支撑,以培育壮大特色优势结合县上实施的“三九”新农村建设产业为基础,通过精心组织,科学规划,狠示范片和元龙示范片,以及“扶贫新村整抓落实,村推进项目的强力推动,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自加压力、激发动力,的梨芋基地、660一个奋进的中土呈现在眼前。

亩猕猴桃产业标准化基地、出栏8万只肉兔的兔产业基210亩改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积极向上争取地、出栏2.63万头的生猪产业养殖小区及项目资金,抓好产业园建设中路、水渠等养殖大户……

配套设施建设。今年给种植猕猴桃农户投该乡按照“一个主导产业,一个合作社入肥料牵头,一个生产基地,多个产业带动”的发

猕猴桃基地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

完善协调机制,落实1.365吨,购买树苗3罐山等村入园道路万根,购置架线6500480米,新建水渠圈,新建了裕兴、万株,购架杆1500工作措施。从市场机制建设,行政管理体

米,增添了农业产业发展中的活力,实现一排排规划整齐的标准化养殖棚圈错规模。”陈洪笑着告诉记者。回乡后,乡制,

资金筹措,法律法规保障等方面创造条人均增收2000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落有致,一头头肥猪在沼床上惬意地酣睡政府在政策、资金、技术上给予大力支件,

积极引导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是记者昨日在中土乡裕兴村陈洪的持,目前这个养殖基地占地1801600同时,中石化元坝气田天然气净化厂养殖基地采访时看到的情景。

在中土乡这一项目,对中土的发展来说又2007今年32岁的陈洪以前在外打工,于万元,解决了孔圈,年出栏5个人的就业。在他的带动300头肥猪,年产值平米,750

展。

目前全乡已形成了“基地+专合组织+农户”

发展产业的运行机制,以专合组织连是一个绝佳的机遇。如今,中土已经启动下全乡出现了一批生猪养殖专业户,乡政接业主大户,

辐射带动农户的发展,今年又大金(大坪——金山)现代农业园区示范片术,年回家创业,回乡发展生猪养殖。

利用在外学习的养猪技

府积极培育,每年定期组织开展技术培新发展了刘明海、

邓三桂、陈斌、刘明太等就是围绕大坪净化厂工业经济圈打造

“如果不是乡党委政府给我大力训,为他们提供销售信息,促进生猪产业种植猕猴桃大户,

发展了韩凯基等兔业养的产业带,将使该乡农业产业化再上支持,我也不会有今天这么大的养殖苍溪特色小城镇

进一步发展。

殖大户,发展了陈通先、陈家模、陈洪等生新台阶。

特色聚焦

和谐生态胜地打造宜旅宜居景地

全力打造“梨乡风情”乡村旅游带,为今多场次,深受群众的喜爱。保护好历

后工业旅游打造做好外围铺垫工作。中土史文化遗产为乡村旅游注入厚重的大桥全面竣工横跨宋江两岸,连通了中土的历史文化内涵。

东南西北,该大桥的建成将是中土乡村旅游今年在场镇建立了2个上档次的乡村线路上的重要交通枢纽。

旅游饭店,引导裕兴村建立1家农家乐。投保护好民间历史文物,做好非物质文化资10多万元建设了1个标准化的旅游厕所,遗产“中土牛灯”的传承。中土观音寺已申投资5万元建设1个标准化旅游停车场。积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按照文物保护的极组织人员参加县级乡村旅游人才培训工“四有”原则,加强对观音寺的保护,协调配作。

合县文体旅游局做好中土观音寺的灾后重近年来,前来投资考察、观赏玉带峡的建工作,完成文物的本体修复任务和外围环人络绎不绝,在苍溪县委政府领导和旅游部境整治河堤保坎。在保护好观音寺这一重门的促成下已与广东和远进出口有限公司大文物建筑群的同时保护好乡境内,园山梁签订了开发协议,预计前期投资在10亿元“娘娘洞”、“三堆石”苏维埃政权遗址、罐山以上。这些资源的开发将对该乡的旅游产村十一组双座拱山古石墓等历史文化遗产。

业发展是一个大的飞跃,推动中土经济发展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土牛灯”上一个新的台阶。

剧本,并确定传承人,组织排练并成功演出

感恩长廊

从苍溪县中土乡朱家浩大桥坐船进入标改11口,渠系硬化3500米,为乡村旅游建

大坑湖可直达阆中市方山乡,湖两岸苍松翠设夯实基础设施。

柏,古木参天,林中珍稀动物随处可见;湖水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打造乡村旅游靓点,清幽、碧绿、清澈见底,可称天然氧吧和最原在山岔村六组和裕兴村八组建立感恩文化生态的湿地。划着小船,有种“江流大自在,碑林和感恩文化长廊,建立休闲文化小广坐稳兴悠哉”的感觉。这便是有名大坑湖,场。巩固提升了山岔村和裕兴村省级环境长约15公里,是东河的支流,流域面积30多优美示范村庄形象,倾力创建裕兴村省级乡平方公里,被誉为“小九寨”的玉带峡。

村旅游示范村庄。

近年来,为整体推进元坝镇将军村至中依托项目,拓展新村,打造旅游景点。土观音寺段乡村旅游线路这一目标任务,中中石化元坝气田天然气净化厂已正式土乡依托省级以工代赈项目,围绕一条主轴启动建设在该乡大坪村,大坪村拆迁安置居夯实两大基础,建设三大亮点,加强山岔至民聚居点在大坪村五组寨子梁,按照安置点裕兴村公路两边300多户农户的农居风貌

规划作好分步建设,同时依托新农村建设项打造,加强河西片区4个村2500亩猕猴目,打造好云峰至大坪净化厂公路沿线上的桃产业园建设,加强两个村的公路硬麻溪村、罐山村农居风貌,硬化道路2公里,化10公里、耕作道硬化4公里,山坪塘新发展猕猴桃产业150亩。

玉带峡

村84组2854户,总人口12209人。东河流经境内11公里,政府驻地河东麻溪浩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观音寺遥相对应。

2500名片之一(能源):引资投入万KW境内有每年发电量100的梨苑滩电站;亿元以上企业有广元市首个——中土大坪净化厂。

名片之二(旅游):中土十景¬——观音古寺、三堆遗址、清代古墓、神仙石窟、观音翠湖、玉带神韵、感恩耕园、觅古崖窟、渔歌唱晚、牛灯放影。

名片之三(产业):投产后年实现税收5亿元以上的硫化工业园区;覆盖全乡70%农户的红心猕猴桃产业;年产量2000吨以上的水产养殖。

书记乡长寄语

我乡按照“农业立乡、工业强乡、商贸活乡”的发展思路,围绕“四大目标”,着力推进“1233”项目实施,实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创新社会管理,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把中土建设成为一个经济发展繁荣、人民生活富裕、社会文明进步的新型示范乡镇。

围绕“美丽苍溪、幸福家园”的建设目标,狠抓城乡统筹发展,按照“一核(即麻溪为核心)、两区(东河园区、大坪工业园区)、三带(山岔——白溪产业新村带、梨苑滩电站——玉带峡生态旅游新村带、罐山——板庙新村展示带)”的总体布局进行规划大力推进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形成“一主两翼、一桥两岸、一湖两园”的场镇总体布局及“四线为轴、四点为圈”的城乡一体化布局,努力实现“四化”、“四集中”(“一主两翼”即以麻溪场为主,以观音寺坝和裕华五组为翼;“一桥两岸”即东河景观桥,河东生态观景水岸,河西亲水体验水岸;“一湖两园”即以东河水面打造观音湖胜景,逐步建立起风情文化园和湿地公园。“四线为轴”即山岔——白溪、仁和——元宝、罐山——板庙三条横线,裕兴——罐山一条纵轴;“四点为圈”即以裕兴为点的产业新村圈,以大坪为点的工业带动圈,以观音寺坝为点的生态旅游圈,以罐山为点的公共信息共享服务圈。“四化”即基础配套一体化,城乡环境优美化,资源配置均等化,服务管理社会化;“四集中”即群众居住相对集中,农村商品物流信息相对集中,公共服务网点设置相对集中,产业配套相对集中)。

重点围绕创建“亲水境地、观音福地、旅游胜地”的目标,依托资源深度开发旅游,围绕打造水上精品一日游、生态休闲观光两日游两条线路,全力提升农业园区观光功能、东河水面亲水娱乐功能、观音寺佛教文化传播功能、玉带峡生态自然养生功能等,创建苍溪最具实力的旅游目的地;重点突出猕猴桃、花生、畜牧业等主导产业,适度规划发展珍稀苗木、商品蔬菜、水产品等市场潜力大的产业,做到产业布局合理,发展规划适度。强化管理,加大科技投入,确保产业发展助推农民真正增收。基本形成“1+2+3”产业格局(即硫化工业、猕猴桃产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优质粮油+生态旅游业),努力实现“5个2”的目标(即猕猴桃2000亩、畜禽产品收入20002000万元、水产品2000吨、优质粮油请社会各界重点关注亩、生态旅游收入200万元2014)年中土。

乡撤乡建镇工作。

书记:宋刚

乡长:

宋文贤

本版文图由本报记者刘怀英常力文

青婧李波提供

第六篇 苍溪特色小城镇《苍溪主导产业分析》

苍溪县主导产业——猕猴桃生产分析

一、 苍溪县产业概述

1、苍溪县基本概况

苍溪县位于四川盆地北缘深丘,嘉陵江上游,东与巴中市巴州区、南江县接壤,西与剑阁县相邻,北与广元苍溪县市元坝区、旺苍县交界,南与阆中市相连。别名为梨城,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总人口78万,其中农业人口65万,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

2、苍溪县主要产业的发展及简要分析 苍溪县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历来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大县。近年来苍溪逐步走向以农业经济为主,工业、交通、建筑、教育、科技、服务全面发展的农业县。

(1)、农业

苍溪县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以畜牧业、副业为辅助。随着新时期现代农业的发展,苍溪县也开始发展观光农业、又称休闲农业。其中种植业突出产品:雪梨、猕猴桃、川北明参(中药材)等;畜牧业、副业以兔猪饲养加工为主;观光农业代表:天新现代农业园区(全省50个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之一)、白桥坝现代农业园区、三井现代农业园区及芥子坝现代农业园区等。

(2)、工业 针对工业来说,苍溪县是一个工业不发达的内地城市。由于地理地势条件、原料燃料及经济基础水平等原因,苍溪县的工业发展处于加工业为主阶段,较其他城市来说,工业仍是一薄弱环节。不能作为主导产业。

(3)、服务业

苍溪服务业主要部门是饮食业,城市内部饮食餐馆比例较大。但其服务范围以本地人口为主,不能有效的带动资金流入本地。不能作为主导产业。

二、 主导产业含义

主导产业是根据国内市场需求、资源状况、出口前景等选择的可以此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并由此形成高度化、现代化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产生决定性意义的产业部门。

确定主导产业后,作为国民经济中起支柱作用的产业部门,它们能带动国民

经济实现较快地增长。主导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结构的转变。

三、 苍溪县主导产业分析

近年来,苍溪坚持把“1+3”(以红心猕猴桃为领军,苍溪梨、兔、猪为骨干)特色产业发展作为传统农业县的经济支柱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多措并举,强力推进。以红心猕猴桃为主导产业,未来几年,立志将苍溪县建成全国红心猕猴桃第一县、全国天然气资源转化第一县。魅力梨乡日渐成为客商所期盼的政策洼地、投资宝地和东部产业转移的优秀承接地。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苍溪充分利用适宜的气候条件,优越的地理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绿色猕猴桃,走出了一条具有苍溪特色的猕猴桃之路,被四川省特产协会命名为“四川省猕猴桃之乡”。2004年3月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原产地域产品,7月通过国家级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区验收。

今年苍溪县红心猕猴桃栽植面积达16万亩,鲜果产量突破5万吨,总产值超8亿元。先后引进和培育了香港日昇、四川毅力等规模以上龙头企业5家,组建猕猴桃专业合作社49个,开发猕猴桃果酱、汁、酒、果脯6大系列20多种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先后取得绿色食品认证,获得“四川省特色旅游商品金奖”。

猕猴桃产业从以下三个方面带动苍溪经济增长:

1、主导产业的回顾影响:

作为第一产业,猕猴桃的生产资料主要是土地与劳动力。

苍溪县种植猕猴桃已有20多年历史,全县已建起20个猕猴桃基地,栽植面积达到32000亩。其中:红阳猕猴桃系列12000亩,年产鲜果1500吨,主要分布在歧坪、东溪、高坡等海拔600—900米的地区;海沃特1000亩,年产鲜果600吨,主要分布在三溪口林场、彭店、东溪、三川等海拔900—1000米的地区;川猕1、2、3、4号和新观2号等地方品种19000亩,年产鲜果2000多吨,广泛分布在全县20个基地乡镇。

大量的种植猕猴桃,在另一方面适当地解决人口问题。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在家种植,不必背井离乡;还有一些人从事猕猴桃产业的连锁行业,解决城市人口就业问题。全县以猕猴桃种植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果农达到7.2万户,占在家种田农户总数的50%以上。

2、主导产业的前瞻影响:

目前,新西兰、中国、意大利、智利、希腊五大猕猴桃主产国差不多占了世界猕猴桃种植面积的90%,其中中国就占了将近50%。从国际、国内比较中选取那些在一定时期内,可能具有较高增长率的产业部门。而在猕猴桃的国际贸易中,出口额排名第一是新西兰。虽说中国的种植面积差不多占世界一半但它的可比进出口指数(NTB)仅为-0.85,这一数据表明中国猕猴桃在国际市场上位竞争力极差或强比较劣势产品。

苍溪县的猕猴桃产业发展至今,现已成为我县的核心农业产业。其种植规模、品种、产量、出口额等在中国猕猴桃市场中已处领先地位。但在国际市场上,参照新西兰、意大利等猕猴桃生产相关数据,苍溪县猕猴桃在生产技术、科学研究、管理体系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 发展国际化的苍溪猕猴桃,这一战略对新工业、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的出现具有诱导作用。据此成立了苍溪猕猴桃研究所,是在苍溪野生资源中选育出的珍稀品种红阳猕猴桃,又名红心果,为中国特有!

3、主导产业的旁侧影响:

猕猴桃产业的连锁发展:猕猴桃加工、猕猴桃销售等,带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苍溪县现有猕猴桃加工龙头企业一家,即:苍溪县猕猴桃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现有员工66人,流动资金50万元,技改投入200万元,设计生产能力1万吨。公司主要以猕猴桃野生果、残次果为原料,开发生产浓缩制品、果汁饮料、核桃花生乳、果味饮料等4个系列20多个品种,注册“梁公子”牌商标。2004年收购猕猴桃200多吨、雪梨100多吨,生产销售饮料1800多吨,销售收入524万元。2005年1—4月已生产700多吨,销售收入210万元,全年预计销售收入700万元。产品主要销往贵州、重庆等地和广元、南充、汉中等周边市场,今年又开拓了成都、西宁、南宁等省外市场。实行订单生产,采用经销商营运方式,产品销路好,产销率达95%以上。

目前,我县猕猴桃销售主要以鲜果为主,另有少量经县猕猴桃食品有限公司深加工后出售。2004年销售去向及数量为:一是销往本地及周边县市1600多吨;二是县猕猴桃食品有限公司收购加工200多吨;三是销往中国台北、香港、上海、北京、重庆、成都等地约200吨;四是外销日本、新加坡、印度、马来西亚、南

非、英国等地约100吨。

苍溪依托优厚的自然资源条件,寻优选择自主培育的富硒富锌、被誉为“人间健康智慧果”的红心猕猴桃作为增收富民的领军产业,提出了“建成全国最大的供货基地、最优的品牌品质、最精的产业文化”发展目标,规划用3—5年时间全县发展猕猴桃50万亩,建设25万吨仓贮物流中心和15万吨猕猴桃精深加工生产线,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培育全国首个猕猴桃百亿产业,实现80%的农民从猕猴桃产业化经营中实现年人均纯收入1万元。

综上所述,苍溪县以猕猴桃为主导产业,使苍溪更富有竞争能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

2010100321

李柯静

第七篇 苍溪特色小城镇《苍溪基本县情》

一、县情概况

苍溪位于四川盆地北缘、秦巴山脉南麓、嘉陵江中游。自西晋太康置县至今已有1720多年,因“县城北门外树浓夹岸、苍翠成溪”而得名。幅员2330平方公里,辖39个乡镇789个村(社区),总人口78万,其中农业人口65万。苍溪是贫困山区、革命老区、地震灾区“三区合一”的县。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80%,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和国家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苍溪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全县28万人中有3万多优秀儿女参加红军,走出了6位中央委员和18位共和国将军;“5〃12”汶川特大地震,我县直接经济损失105亿元,被国务院认定为51个重灾县区之一,排全省重灾县区的第29位。苍溪是文化、农业、生态三大特色明显的县。是全国首批文化工作先进县;有15种农产品获得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是中国雪梨之乡、中国红心猕猴桃原产保护地、全国第二大毛兔基地县、全国育肥猪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和全国食品工业强县;森林覆盖率45.8%,是全国生态示范县、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试点县和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苍溪是能源化工、特色农产品、生态旅游三大资源富集的县。境内水电总装机容量达138万千瓦,中石化、中石油两大集团在我县境内探明天然气储量十分丰富;“六个一+三配套”的生态小康新村建设模式被确定为全省新农村

建设6种模式之一;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红军渡〃西武当山创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中国〃苍溪梨文化博览园创建成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成功创建为全省首批乡村旅游示范县。

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0.1亿元,同比增长(下同)14.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4亿元,增长39.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1亿元,增长9.3%;规上工业增加值7.1亿元,增长3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1亿元,增长1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2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008元,分别增长15.5%、16%,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恢复到震前水平。今年前三季度,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5亿元,增长14.5%,连续七个季度保持了14%以上的增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62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收入,增长46.4%;固定资产投资在去年高底数基础上增长20.4%,总额完成57.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2亿元,增长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