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怪只能怪自己700

时间:2021-11-02 02:49:39 700字

第一篇:《要怪就怪自己不够强大》

要怪就怪自己不够强大

作者:傅盛

去年年底,我独自一人,从北京开车到广州,一路三千多公里,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人和人的差别究竟在哪?人和人之间为什么会有差别?我想到了一个词:拆掉思维的栅栏。

后来,我在机场看到了《拆掉思维的墙》这本书,心有戚戚。我一般不看成功学的书,事实上我也不认为这是一本成功学的书。作者的思考给了我很多启发。我发现,有时候限制就是限制本身。你认为做不到,你就真的做不到。你觉得自己可以更强大,你就真的变得更强大。 你有没有想过,真正限制我们的,是我们思维里看不见的墙?而这堵墙很大部分来自于内心的不安全感。我认为安全感的本质,不是你真的安全,而是你不害怕危险,敢于面对困难。记得有人问过我“上市后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说,最大的收获可能就是内心的所谓安全感,面对这个世界时,内心的想法没有了那么多限制。

每个人心里都在追逐安全感。这很正常。但很多人成为了安全感的奴隶。什么是安全感的奴隶?就是害怕改变,保持现状,听他人的。追求安全感是人的本能,但安全感的获得必须通过内心真正的强大。安全感是给予,不是索取。恐惧越多,索取越多,不安全感反而递增。

正是因为很多人对于这个世界充满了恐惧,生活中也有很多困难,我们很多人才不自觉的变成一种受害者,这就叫“受害者心理”。这种恐惧和不安全感,滋养了一种受害者心态。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总会觉得世界不公平,充满了各种问题。作者把这种模式归结为受害者天堂。 什么叫受害者天堂?就是一个受害者最愿意去的地方。大家聚集在那,彼此安抚,然后觉得人生真是这样。作者总结了受害者天堂的几个法则。

“受害者天堂”法则一:推卸责任,保住面子

一切问题都不管我的事,不是我的错。

如果一个孩子没学好,父母问起来,受害者就会说,不是我不好好学,是老师讲得不好;如果一个任务没完成,却受到上司的质问,受害者就会说,不是我的问题,这是客户太变态。 受害者有一整套这样的逻辑。不是我的问题,是别人不好;不是我的问题,是我小时候没这个条件;不是我的问题,是这个社会太浮躁。在受害者天堂,大家从来没犯过什么错。美德都是他的,错误都是别人和社会的。

当然,他们也没做成过任何事情。作者在书中提到,受害者也不需要成就什么,他们只要不断的倾诉和编故事就好了。但问题在于,这个故事一开始很真实,后来慢慢就开始夸大,然后自己也慢慢相信——他生活在一个老板变态,老婆不可爱,老师不好的世界里。

很多同事向我抱怨自己有多难。其实那些所谓的“难”,在我面前根本就不用比。我们创业的时候多难呢?那个时候,因为要赶工作,我连爷爷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下了汽车之后,我都不敢回去,坐在路边哭了好久。就在那种情况下,我每天还要打电话催促大家干活。

但是,每当我说到这儿时,他们还有一招。他们会说,你是老板,所以应该的啊。这就是蛋和鸡的问题。难道我从第一天开始就是老板吗?这又是个万能的破解法。

总之,在受害者的天堂,一个人做不好事情,绝对不是个人能力的问题,而是这事情有问题。 “受害者天堂”法则二:安心做坏事

在职场中,很多人每天不努力工作,也可以心安理得,为什么呢?因为他觉得,这个公司太烂了,这个老板太变态,太不理解我们,所以我这样就OK了。

美国有一项研究,在辛辛监狱中,几乎没有哪个罪犯会承认自己是坏人。他们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辩护,他们都坚信自己不应该被关进监狱。很多做坏事的人都拥有一个完美的受害者的故事。

曾经,我当部门经理的时候,我会告诉组里的人,跟着我很苦,要是觉得不舒服就换一个机会。但只要你留在这里一天,就要对得起自己的每一天。别说对得起这家公司,首先对得起自己。还有什么比自己的时间更宝贵呢?所谓的为公司干,不就是为自己努力吗?如果这个都想不通,还心安理得,就别一起干了。否则,不如自己找一个更舒服的环境。

事实上,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会让你舒服得一塌糊涂的环境。必须自己不断变得强大,去勇敢地面对这个世界。

“受害者天堂”法则三:分享凄惨故事会

受害者都有一个共同嗜好,就是比惨。大家聚在一起分享各种凄惨故事,演变成凄惨故事会。 这种凄惨故事会,不只是存在于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整个社会都变成了这样。比如,每个电台都有一档节目或好几档节目,都在讲述谁比谁惨。在这种节目里,老婆必须出轨,男友一定不忠,儿子肯定不孝顺。收视率还相当高。因为看过这些节目的人,都会找到安慰,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惨的事情。

每个人都在别人的受害者故事中,获得不少廉价的快乐和虚无的安慰。

作者在书中也举了很多生动的例子。在受害者天堂,如果你失恋了,你的女伴会集体聚集过来陪你喝酒,说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难道他们都试过了?);如果你上午被老板骂了一顿,你会很快的被吸收进公司的受害小队,他们中午聚餐的主要任务就是一起讨论自己老板有多变态(我也不知道自己被讨论过多少回了);如果小孩子不小心摔倒在地上,哇哇大哭,家长不会责怪小孩没走好,会打地板说,地板错错错,小孩子开心的笑了。

我们在这样的一个天堂里,居然浸泡其中,慢慢习惯,然后沉浸,开始分享。受害者天堂帮助“受害者”轻松获得同情和帮助,就像一个人生病之后,就觉得可能有人会看望他一样。他们在这个舒适的受害者天堂,陷入了无尽的情感黑洞。

但是,怎么办呢?其实核心就是自己去掌控。首先要承认一个残酷的现实——这个社会就是不那么公平。但这并不影响你在社会上快乐的工作。那么,如何才能从一个受害者变成一个掌控者呢?你真的足够强大吗?

不妨先进入一种诚实的思考:不管什么情况,你都可以负全责。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做得更好,甚至可以做一种心理假设——如果把所有经历过的事情重新倒退一遍,所有条件都不改变,只有自己改变,你能否做一个更好的结果呢?如果答案是Yes,那么你就开始进入掌控者的角色;如果你的答案是No,那你就是认为自己以前已经做的足够好了,所有的不好都是别人的问题。

回想跟徐鸣创业的时候,我们两人经常把自己锁在办公室里相互检讨,不断反省哪件事情没做好,哪件事情还可以更好,会不会有更好的选择。我以前认为这是个好简单的问题,后来跟很多人交流,发现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因为很少人愿意去面对否定的自己,那个过程很痛苦,需要不断抛弃过去的自己。要怪只能怪自己700

以前总有人问我,经常有人攻击你,你怎么办?我说很好啊,没关系。最能骂人的,把我都骂过一遍了,还有什么好怕的呢?尽管骂的时候很痛苦,但骂完以后,再回头看,遇到任何这方面的事情,都不是问题了。

你经历过的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你的财富。这让我想起,柳传志写给杨元庆的那封信,当你是一个火鸡的时候,别人不会认为你比他大。这时候,你可以反思一下,我真的做的足够好吗?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不公平。你做的只是好一点,别人是不认的。你必须做成一只鸵鸟,比那鸡大得多的鸵鸟,到那个时候,所有人才会说你好。如果你觉得世界不公平,可能本质上还是你不够强大,你还没有做得足够好。

其实,人与人的差异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大,与其说智商的差异,毋宁说思维的差异。我们生活在一个处处不公平的世界,我们无法改变这个世界的规则,无法改变自己的过去,但至少可以改变我们面对这个世界的心态,改变自己对于过去的看法,用一种新的思维模式,重新面对这个世界。

如果你愿意,你总是可以掌控点什么。谁没有痛苦,谁没有纠结呢?除非你的受害者模式让你深深陷入抱怨与自怜之中。只要你愿意用一种掌控者的心态,去重新面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你就会感受到幸福。

第二篇:《少怪学生多怪自己》

少怪学生 多怪自己

作者:吴清芬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年第06期

【教学案例】

请赏析以下教学片段:(实物投影出示课本上的情境图)

师:来到果冻包装车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960个果冻2个果冻装一包4包装一盒(师板书)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960个果冻能装多少包?

生:960个果冻可以装多少盒?(师板书)

师:你们能不能自己解决“960个果冻可以装多少盒”这个问题?

生:能!(齐声)要怪只能怪自己700

师:好,下面就请大家小组合作讨论解决这个问题,组长做好记录,看哪个小组想的方法多?(学生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激烈,相信你们一定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哪个小组先交流?(举手的学生寥寥无几)

生: 960÷2÷4

=480÷4

=120(盒)

师: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想的?要怪只能怪自己700

生:我先用960÷2算出960个果冻一共能装480包,再用480÷4就算出了960个果冻可以装多少盒。

师:说得非常好!谁听懂了,请再给大家讲一遍?(只有一生举手)

生:我先算960个果冻一共能装几包?用960÷2,再算可以装多少盒?用480÷4 师:讲得不错!你们听明白了吗?

生:听明白了(声音低沉)

师:谁还有不同的做法?

生:960÷2=480(包)480÷4=120(盒)

生:我先用2×4=8(个)算出一盒里面有几个果冻?再用960÷8=120(盒)算出960个果冻可以装多少盒?

师:谁能列出综合算式?要怪只能怪自己700

生:960÷(2×4)

=960÷8

=120(盒)

师:这里的2×4为什么要加括号?求的是什么?

……

【教学思考】

伴随着优美悦耳的铃声,我气冲冲地走出三年级二班的教室,情绪跌落千丈,心情十分沉重,满腹的愤怒和牢骚无处宣泄,走进办公室,我情不自禁地说:“这节课我班的学生傻了,连除应用题这么简单的问题几乎都不会,真是一群大笨蛋,白白讲了一节课,浪费时间,气死我了”;“你别生气,我们班也这样,只有三四个学生理解算理、会说自己的分析思路,我也快被他们气糊涂了”,同级部的另一位数学教师说。听后,我平静了很多,坐下来细细地品尝着水的清纯,静静地思考着上节课的失败,默默地规划着下节课的成功。没等铃声,我迫不及待,提前2分钟充满自信地走进了三年级一班的教室。

失败是成功之母,几分钟的平静——反思——规划,我吸取失败的教训,决定这节课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小步慢走”。首先,我用一连串的细小问题引导、帮助学生弄清情境图的图意,理解数学信息,明确信息之间的联系。首先我这样说:仔细观察情境图,谁能用两个字说说这是一个什么场面?(包装 )包装什么?为什么要包装?(果冻和梨糕,为了运输和销售……)采访果冻车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有960个果冻,2个果冻装一包,4包装一盒)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果冻车间是怎样包装果冻的,先包成什么?再包成什么?(2个一包,4包一盒;先包成“包”再包成“盒”)这里的“包”大还是“盒”大?为什么?其次,为了

让学生加深对“包装”的理解,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我把“包装”延伸到现实生活中,我这样点拨:“像这样包装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你能找一个吗?”出乎意料,孩子们兴趣盎然,超常发挥,举例时竟然还附加数据。最后,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至此,大多数学生比较轻松地理解了算理,并能清晰地解释自己的分析思路。这种一问一答式看似过时的教学方法,非常适合这个信息窗中连除应用题的教学,课堂上我富有激情,语言流畅,紧跟学生的思维,学生精神饱满,热情高涨,思维活跃,充分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是一节成功的数学课。课下我心情愉快,春风得意,最想说“别怨学生不会,怨教法不对,少怪学生,多怪自己”。

回顾失败的课堂教学,我们清楚地看到,教师采用了“大步快走”的方法,把弄清图意和寻找信息合在一起,学生只是照着课本一字不错地读出信息,其实并不理解信息的含义,更弄不清信息间的联系,怎么能提出合乎要求的数学问题呢?只不过是偷看课本而已。然后就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即把一个学生“嚼不烂,咽不下”的问题硬塞给学生,学生岂能不厌、不烦?根本讨论不出什么结果,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更说不清分析思路,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师过分高估了学生的能力,忽视了自己的主导作用;过分追求“时髦”的课堂教学,没有“量体裁衣”,把不适合学生的“华贵衣服”穿在学生的身上,真是出力不讨好,学生不舒服,教师不高兴,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第三篇:《永远不要怪别人不帮你》

永远不要怪别人不帮你,也永远别怪他人不关心你。活在世上,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痛苦难受都得自己承受。没人能真正理解你,正如没人能切身体会你,石头没砸在他脚上,他永远体会不到有多疼。人生路上,我们都是孤独的行者,真正能帮你的,永远只有你自己。

为什么说“小人无错,君子常过”!看完恍然大悟。

院子里有两户人家,东边的王家经常吵架,互相敌视,生活得十分痛苦;西边的李家,却一团和气,个个笑容满面,生活得快乐无比。 有一天,王家的户长受不了家庭的战火,于是前往李家来请教这是什么道理。

老王问:“你们为什么能让家里永远保持愉快的气氛呢?”

老李回答:“因为我们常做错事。”

老王正感疑惑时,忽见老李的媳妇匆匆由外归来,走进大厅时不慎跌了一跤,正在拖地的婆婆立刻跑了过去,扶起她说:“都是我的错,把地擦得太湿了!”

站在大门口的儿子,也跟着进来懊恼地说:“都是我的错,没告诉你大厅正在擦地,害你跌倒!”

被扶起的媳妇则愧疚自责地说:“不!不!是我的错,都怪我自己太不小心了!”

前来请教的老王看了这一幕,心领神会,他已经知道答案了。 如果一开始,拖地的婆婆就责怪跌倒的媳妇:“怎么走路不长眼睛,真是活该!”其他家人若不理会她的感受而哈哈大笑,那么李家还会有温馨柔和的气氛吗?

很多人抱着“都是别人的错”的心态,很难与身边的人相处。

古人云“君子反求诸己”、“小人无错,君子常过”,倘若反观自身,看到自己要提升的

......

展开查看全文

我爸挣钱不容易,我爸身上各种疼,我心疼他,请花一秒钟为爸爸转了,转发者爸爸身体会永远健康顺顺顺……我秒转了希望爸爸健健康康的。 如果上天拿你身上20斤肉换取老爸的四十年长寿,你愿意吗? 愿意的请转发。 ,1福2禄3寿4喜5财6路神仙都来保佑你,四天以后你一定好运临头! 为了爸爸转一次。我愿意今日推荐:同城美女约会微信smavshh 纯情女大学生哦!

【独处时的恐怖瞬间,你有过吗?】1、洗脸时,总觉得旁边有人盯着你。2、方便时,会担心从排便口伸出一只手。3、看恐怖片时,总感觉后面有人,走夜路时也一样。4、晚上总害怕门外黑暗中突然闪出个人影。 6、晚上躺床上,会担心窗户上突然出现张人脸。

第四篇:《失去才懂得珍惜》

人世间的事情千奇百怪,人也各有千秋。而有些人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体验失去的滋味,不知亲情之大也。

小明生活在一个农村里,家境贫穷,家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父母和奶奶。家中的俩个弟弟妹妹在读四五年级,而小明就不读了。小明为人调皮,经常跟人家打架,一股坏脾气。一天,小明回到家,向爸爸要钱,因家境贫穷,近来又没有生意做,所以他父亲就不给他钱,跟他一同坐下来说明原因,而小明一句也听不进去,就在乱发脾气,接着就出去了。他爸爸看见孩子这样,真拿他没办法。过了几天,小明都不见人影,他爸爸急得要命,“有小明的消息了”邻居的叔叔带着警察边走边说着,小明的爸爸听了,非常高兴,到外面迎接着,问了警察,警察的话语让小明的爸爸伤心急了,一时接受不了,病发作,他的妈妈和奶奶连忙扶着,警察就拨打了120,不一会儿,救护车来了,送到医院。原来,小明在外面惹了祸,那家人要他赔钱,而钱又是大数目,怪不得他爸爸病发作。病房外的母亲和奶奶正急着,“医生出来了”“医生,病人怎么样?”“对不起,我已经尽力了”这消息真让人伤心啊,接着,小明来了,两眼泪水不停地往下流,连忙跑进病房,扒在父亲的身上,对父亲说:“爸爸,我知道错了,我不应该家里没钱给就乱发脾气,出去外面惹是生非,让你伤心了,爸,你醒醒呀,我以后不那样做了 …… 办完后事后,小明整天呆在家里,哪里都不去,帮着母亲和奶奶干家务,做生意,不对家人做有伤心的事,像乖巧的姑娘一样。有一次,他的伙伴来找他,说:“小明呀,何必这样呢?我们出去玩吧。”小明听了,说:“不,我要在家帮家人,我们现在要珍惜现在的人和物,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知道后悔。”

我们现在,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知道后悔哦,世界上可没有后悔药。

第五篇:《谁都是生活的奇迹》

《心田上的百合花》有感

---谁都是生活的奇迹

”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用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这句话,该有多重的勇气和鉴定的决心啊!百合,在刚诞生的时候, 她就有如此与众不同的想法,正是由于她对待生命价值观不同,所以开花了,而且百合的籽随风一荡,到处都可见百合了。他们从未忘记过母亲的话语:“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从诞生的一刻起,百合没有因这是个偏僻遥远的山谷,没有因这是个数千尺的断崖而自丧。他依然乐观地坚信:“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百合一直吹求生命的价值,只有用开花来证明,于是百合努力地汲取水分的养气、阳光,深深的扎根,直直的挺着胸膛。面对荒无人烟的断崖,面对嘲讽自己的野草们,她依然保持自己的信念。百合这样纯洁的念头,不正是我们心灵上的不足吗?

我们从小就没有树立起远大志向和深沉的理想,更没有维理想插上一双翅膀、让它翱翔、放飞。这百合,不正是为人师表的化身吗?她身上该有多少的人生哲理啊!我们不应该向他学习吗?

他不会贪图名利,她只是默默的开花,她开花不是为了别人,她只是想告诉自己,用花来完善自己,追求生命的价值。百合,看似普普通通的花朵,身上却又那么大的引力。

我们无论在生活中、学习上。我们不都应该做到默默无闻,永不放弃自己吗?那么,我们都应该坚信,我们都是生活的奇迹,最后的结局定将是美好的。

百合,你不仅是我精神上的榜样,更是心灵上的“甜心”,触动心灵永不放弃自己理想、坚贞纯洁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