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改革情况汇报

时间:2021-11-01 16:32:47 200字

第一篇、基层队伍建设情况汇报

基层改革情况汇报

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队伍建设情况汇报

**地处天山南麓中段,四周群山环抱,呈一狭长带状盆地。全县总面积1.91万平方公里,截止2009年3月31日,总人口21.59万人,有维、汉、回、柯、哈、壮、满等15个民族,**辖4镇10乡3个国营农牧场和1个农试站,154个行政村、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县。

**计生委于1977年12月21日经**革委会批准正式成立计生办。1984年6月经**委批准成立计生委,独立设置;1990年地区编委下达行政编制4名;2002年8月20日**人民政府办公室批准行政编制5名。2006年11月12日,**计划生育委员会正式更名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属单位有1个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和7个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18个乡镇(场)计划生育办公室,共计事业编制人员51名。

近年来,为了开展好、落实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各项工作,我县各级党政都将计划生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县委、政府多次召开常委会、党组会,专题研究计划生育工作,为计划生育工作排忧解难,切实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事业成败,关键在人。我县不断加强计生干部队伍建设,以建立一支“思想正、作风好、懂管理、会服务、善于做群众工作”干部队伍为目标,着力解决计划生育干部想服务、会服务、能服务、服务好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干部整体素质,转变工作作风,建立绩效挂钩、激励奖惩制度,加大管理力度,将干部平时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与年度目标工作任务与工资、干部考核评优定等挂钩,调动了干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根

据工作需求调整基层计划生育干部队伍的结构,使干部队伍建设迈上了新台阶。稳定并加强基层计生系统队伍建设,给人口多、计生工作难度大的乡镇各充实了一名具备大专学历、行政编制计划生育专干,基本形成了以素质促发展,以能力促进步的良好局面。我县先后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作风建设先进单位”、“自治区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集体”、“地区级先进社团组织”等多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荣誉称号;有9名干部曾先后荣获国家级、自治区级、地区级“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在队伍建设上:加大了县计生委领导班子建设,为县计生协选配了一名专职副会长,配齐配强了领导班子。同时,2002年,在机构改革的情况下,给乡镇计生服务站增加了28个事业编制,选配了28名具备大专学历的医疗技术人员充实到岗位,2003年,又给县、乡计生部门充实了10名干部,其中7名是技术服务人员。基本形成了以素质促发展,以能力促进步的良好局面;

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以人事制度改革为契机,为优

质服务工作上水平奠定基础。

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不断深入和发展的基石。我县始终把加强队伍继续教育、岗位练兵、在职培训作为工作重中之重,不断提高队伍和整体素质和综合服务能力,努力建设一支以专业技术为主体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一是加大管理力度,建立了计划生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管理办法,实施每个计划生育专干扣发当月20%工资的办法,年终与干部平时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年度目标管理考核结果以及考勤情况“三挂钩”制度,严格执行依法行政、技术服务等责任追究制度及技术服务奖惩激励制度,以严格的制度约束干部、管理干部,使责、权、利相对应,在全县计划生育系统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二是加大干部队伍继续教育、岗位练兵、在职培训力度。事业成败,关键在人,我县把提高干部的能力与素质作为一项工作重点,根据计划生育行政、技术服务工作需求,分层、分项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并将培训成绩与年度干部考核评优定等、年度目标管理考核成绩等个人、集体荣誉挂钩,激励干部加强学习,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2005年,我县共培训计划生育行政管理人员、技术人员17期,1595人次,培训面达100%。

三是加强行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整体素质。我们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创建“人民满意单位”、“人民满意科室”、“人民满意公务员”为契机,

在全县计生系统深入开展了行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建立并坚持了长期的政治、业务学习制度,实施上岗挂牌服务,聘请了计划生育行风监督员和行风评议员,并在社会各行业进行了行风征求意见,针对意见进行了专项整改。通过一系列行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活动,有效转变了我县计划生育系统工作作风,塑造了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二、人事现状情况及存在问题说明:

(1)《决定》中提出县乡两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岗位特殊、任务艰巨,要按照常住人口规模比例配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我县县、乡计划生育行政管理干部,执行的是计划生育“一法四规”,而人员身份是事业编制,按国家有关规定、执法部门性质应该是行政机关,执法人员必须是国家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范围。严格地来讲,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没有行政执法的权力,也不能办理《行政执法证》,从依法管理和行政执法的角度来讲,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着干部身份与执法职能不相符的矛盾,并且事业编制人员在晋升职称办理过程中也遇到很多相互矛盾的问题。

(2)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天下第一难”的工作,随着计划生育“一法四规”的颁布实施,不仅标志着计划生育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也对计划生育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计划生育工作已从单一的控制人口数量拓展到大规模、大范围的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

综合改革、优质服务、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和办公自动化等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的新任务、新目标。加之,我县的总人口数量已逐年增加到现在的22万余人,计划生育工作任务非常重、强度非常大,而目前我县计生系统人员、编制较少,与工作需求不相适应。部分县、乡计划生育干部的身份没有转变,没有编制,干部身份问题没有确定好,造成了人员思想混乱,干部思想上存在着后顾之忧,影响了县、乡计划生育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了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干部队伍的稳定性、也影响了工作任务的按期完成。

(3)全县县、乡医疗技术人员中取得医疗中级技术职务资格人员较少,根据国家、自治区关于县、乡计生服务站医疗技术人员配置的要求,我县现有医疗技术人员严重不足,而本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现具备的条件较少,造成现有医疗技术人员配置不合理,医疗技术人员人员与实际情况不相配套,人才匮乏。

**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第二篇、大通湖区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和推进农村基层治理机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修改稿)

基层改革情况汇报

大通湖区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和推进 农村基层治理机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全市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和推进农村基层治理机制改革工作督查方案》的有关要求,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一)加强领导,精心安排部署

市委动员大会后,区委在传达学习和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及时召开全区党员干部大会,对全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成立了以区委书记汤瑞祥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明确了责任分工。研究制定了《关于全区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实施方案》和《大通湖区村(社区)党组织晋位升级联点分工》(大办[2012]74号)。全区各基层党组织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本单位的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7月4日,区委还召开全区基层组织建设暨农村基层治理机制改革工作推进会,推介北洲子镇北胜村和河坝镇河万村推行农村基层治理机制改革的经验,进一步明确了基层组织建设年的任务。

(二)强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从五月中旬开始,在区电视台分别开设《创先争优排头兵》、《党委书记谈党建》栏目,报道创先争优活动的动态消息及先进人物事迹,请镇(场)党(工)委书记谈抓党建的思路和打算,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截至目前,共推出专栏15期,刊播消息36条,5名党(工)委书记在区电视台作出公开承诺。

(三)统筹兼顾,工作扎实有效

1.深入开展‚三为‛集中服务主题活动。2月下旬至3月底,我区开展了‚为发展献计、为企业解难、为群众办事‛的‚三为‛集中服务主题活动。一是为发展献计。全区召开恳谈会30余场次,编辑《发展恳谈简报》5期,收到意见与建议100多条,收集发展计策200余条。二是为企业解难。区委领导带队与银行进行对接,帮助企业签约融资项目32个(次),争取资金10亿元;16名区级领导对口联系16家规模企业,定期听取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对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实行办结‚销号制‛;从区直部门抽调28名干部进驻28家规模企业,帮助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协调经营环境,代理行政审批事项。三是为群众办事。开展区委领导干部‚接访周‛活动,并在区门户网和电视台公开接访活动安排、接访主体、接访时间。接访周期间,区委班子接待来访群众24批71人次,当场解决信访问题12件,给予政策解答18件,交办事项14件。对因工作不力造成非正常赴京上访的11名镇村负责人予以问责。

2.扎实搞好民主评议党员和农村党员春训。根据益组通

[2012]2号文件精神,我区于2—3月开展了2012年全区民主评议党员和农村党员春训工作。

民主评议党员方面,全区有6743名党员参加评议,参评率达91.7%,共评出优秀党员584名,处臵不合格党员32名,其中劝其退党7人,批评教育和限期改正25人。在民主评议过程中,坚持做将正面教育贯穿始终,将发扬民主贯穿始终,将促进工作贯穿始

终。

农村党员春训方面,注重抓好‚五个结合‛:一是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推进‚凝聚力工程‛相结合,确保找准突出问题,落实整改措施,解决发展难题;二是与谋划今后一段时期农村各项工作相结合,提升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向深入;三是与帮助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相结合,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农村党员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四是与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相结合,把培训对象拓展到入党积极分子、农村优秀青年和党外致富能手,为做好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奠定基础;五是与加强党员管理相结合,利用流动党员返乡的机会,加强《流动党员活动证》验证和党员信息更新、维护等工作。

3. 注重实际抓好公开承诺。全区2012年度公开承诺工作己在2月底前完成。为确保此项工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我们强调支部的公开承诺书主要应在力推年度工作任务完成、提升干部队伍素质能力、改进作风提高效能、改善民生推动社会和谐等四个方面着力,党员个人的公开承诺书应在单位年度工作、当前工作、支部工作、党风廉政建设等四个方面着力。同时着力把好‚三关”,即党员个人承诺由党支部审核把关;基层党支部承诺由上级党组织审核把关;镇(场)和区直机关等单位党组织承诺,由区创先争优活动办审核把关。

4.积极推动‚一人学一技‛活动。坚持学需结合、学践结合、

学创结合的原则,全面开展镇(场)干部‚一人学一技‛活动。及时下发了《实施意见》(大创先组[2012]1号),列举《全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参考科目》作为选学大纲,发放了‚‘一人学一技’活动培训意向调查表‛。各镇(场)党委政府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无籽西瓜、优质柑橘、麻鸭养殖、大棚蔬菜种植、劳务经济等五大产业方面,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训内容,办好镇(场)干部学习培训班。同时规定1名镇(场)领导联系1个村,1名镇(场)干部联系10户群众,其中至少要有1户特困户,帮助所联系的村、户利用科技搞开发,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帮一户、带一片、兴一业。为确保工作目标落到实处,将‚一人学一技‛活动开展情况作为考核镇(场)党委及镇(场)干部的重要依据,与年终考核挂钩,与评优评先挂钩,与干部的提拔任用挂钩。活动开展以来,全区镇(场)党员干部掌握1门以上技术、技能的有245人,占镇(场)干部总人数的95%,受益党员群众7000余人。

5.建立书记述职制度。突出党委书记主体责任,严格实行基层党建‚书记抓、抓书记‛制度,促进党建责任制的深化与落实。建立了镇(场)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情况向区委述职的制度,全区4镇1办事处均进行了书面述职。与此同时,探索建立符合大通湖实际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标考核制度,以组织党员、群众代表对区、镇(办事处)和村三级党组织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进行考评。

6.加大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力度。坚持以区、镇为主,村为辅的原则,通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整合闲臵资产、依托项目、依靠能人捐助等形式,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力争在今年底实现全区村级活动场所全覆盖。同时,将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作为全区2011-2012年组建扶贫工作的硬指标,要求各联合扶贫工作组在扶贫年限内为联点村新建或改建一个村级活动场所。区委研究决定,在市财政对我区今年新建设的村级活动场所建设验收合格后各奖励1万元的基础上,区财政也将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同样各奖励1万元。现在10多个没有村级活动场所的村均已启动了村级活动场所建设项目,有望在年内完工。

7.突出重点狠抓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整改提高晋位升级。3月27日全区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工作会议之后,各级基层党组织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扎实开展了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工作。经分类定级后,全区254个党支部,被评为‚好‛的有58个,占23%;被评为‚较好‛的有113个,占44%;被评为‚一般‛的有70个,占28%;被评为‚较差‛的有13个,占5%。

从5月份开始,我们突出三个重点,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整改提高阶段工作。①重宣传,明确目标任务。迅速召开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推进会,明确‚书记抓、抓书记,支部抓、抓支部,具体抓、抓实在‛的工作要求,要求在12月底前,全区13个‚较差‛类党组织晋位升级率达到90%以上,70个‚一般‛类党组织晋位升

第三篇、关于综合执法改革的情况报告

基层改革情况汇报

关于综合执法改革的情况报告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创新行政执法模式的相关要求,以及《天津市街道综合执法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本机关及时成立了街道综合执法大队、街办事处执法监督科,进一步明确了执法主体与权限、执法程序与机制、监督办法与机构,以综合执法为属地发展保驾护航,现就综合执法改革的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行街道综合执法改革的情况总结

街道综合执法改革实施一年来,在属地管理、职能履行、综合整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推动了街道整体工作的开展。为街道综合管理打开了新局面、提供了新思路、创造了新机遇。

(一)强化属地管理,下移执法重心。

实现 “权随责走、费随事转、事费配套”,将执法队的人、财、物管理权全部下放到街道,使执法资源与街道内的各部门资源、社区资源一样成为街道可以统一调配、整合的行政资源,有效地实现了管理重心的下移和责权的统一,使街道作为政府社会管理的战斗堡垒和一线单位,在公共事务管理职能方面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凸现。以执法促管理,通过综合执法提升了属地管理效果。具体说来,从3月份执法下沉后,以执法队为主体根据相关权限开展了150余次集中清理,涉及城市综合管理、市容道况整治、环境污染防治诸方面,主要清理了沿街两侧吊挂贴画800多处、信息牌400多块、违法广告300多张、占道经营点位600多个;另外还组织清查清拆未经行政许可擅自变更的门头牌匾点位17处 、及时检查商家门脸户外临时性展柜、展台27处。着力促进区域内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提升,推进“美丽天津、美丽河北”的目标实现。

(二)优化执法体系,提升民生建设。

全面推进综合执法改革就是将各系统执法资源有效整合,进一步优化配置。从而实现以执法之力,保民生之益的目标。通过综合执法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注度高、反映强烈、严重影响生活环境的社会问题。截至目前,共拆除违章建筑78处,约合1200平米;清理露天烧烤,取缔马路餐桌70多处 ;清除违法布标、小广告1000处;治理店外经营160处;清理堆物堆料40多车。把保障民生权益

作为执法的目的之一,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需要,是人性化执法的应有之义,更是新时代依法行政、为民执法的内在要求。

(三)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

不断提升执法水平与执法质量,进一步实现市场秩序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推进综合执法就是要从多角度强化市场管理,在维护市场秩序的同时,凸显市场的经济主体作用,为市场发挥经济主体作用保驾护航,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严厉打击无照经营、流动摆卖等侵害市场秩序,损害市场权益的行为。稳固市场的主体作用,不让合法经营者的利益遭受侵害;严处违法经营行为,净化市场经营环境,形成合法、文明的市场秩序。

(四)发挥基层力量,创新执法模式。

综合执法是执法体制改革的产物,是发挥属地管理优势、创新执法思维的有力举措,是破解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难题的利刃尖刀。与属地基层组织密切合作,把分散的、单一的各部门紧密联系起来,形成纵横衔接的网络化、立体化的执法体系。运用属地自治组织了解属地情况的特点,对巡查中难以发现的问题,做到及时掌握、及时处置。创新执法队与物业公司信息互通机制、基层居委会违章建筑巡查报告制度等,将基层力量与执法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形成长效的执法合力,把基层问题化解在基层。在执法力量与物业公司、居委会联合下,共及时处置在建违章建筑行为45起、违法占路经营30处,大大提升了执法效率,压缩了执法成本。

二、街道综合执法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

街道综合执法体制虽然作为依法行政的改革成果,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在执法实践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由于其体制机制发展不够健全、不够完善,在执法工作中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一) 执法人员不足,执法力量薄弱

拿本机关情况来说,本机关综合执法队伍主要以原城管执法队为班底划归而来,虽然队伍整体人员均在30人左右,但由于历史等原因,执法队50岁左右的同志比例将近一半,实际可以从事基层执法工作的有生力量仅为10余人。

另外,在执法队员中能够真正进行执法的公务人员也就几人,其余为劳动派遣制员工。如此薄弱的执法力量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

社会发展,难以有效处理各类执法问题,更加难以将综合执法落到实效。基层改革情况汇报

(二) 执法领域宽泛,执法压力膨胀

目前,街道综合执法大队共承担288项行政执法权,其中263项行政处罚权,25项行政检查权。在这些权限中既有原城管执法系统的内容,也有新交接的执法权限,对于新交接的执法项目,我们也开展了相关培训,但在短时间掌握并熟练运用相关业务知识,也实属困难。何况目前人员少,市容道路执法压力大,难再有精力进行新权限的执法。

再有,现有执法范围也明显增加,综合执法工作又存在明显的反复性、广泛性,执法范围过大加之人员不足,必然降低了执法效率,使得执法队员劳碌奔波但收效甚微。

(三)执法项目跨度大,执法效力不突出

街道综合执法模式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伟大创造,在方向与思路上是完全正确的,但授予街道办事处的执法权限过多并且夸度过大,难以及时吸收转化。对于环境保护、房屋安全、公安消防、安全生产检查,这些专业性强的执法项目,更是急缺相关专业的人才,使得街道综合执法部门难以适应当前执法形势。

同时,新移交的执法权限就算对于原来执法单位而言也是难以进行的,这样就将各种执法难题统统交给了街道执法部门,使得这个新鲜的改革产物先天就要在夹缝中成长,人员少、项目多、压力大,使得街道综合执法的发展道路困难重重。

另外,过多的难点都依赖综合执法解决的趋势日益凸显。行政管理是多部门协调统一运行的系统,不能将所有的执法压力推到综合执法部门,要深入发掘现有资源加以运用,尤其要发挥,社区基层自治组织的优势作用,结合多种途径,解决难点问题。否则,不管执法力度有多大都难以根本解决现实中的行政执法难题。

三、关于进一步深化综合执法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明确立法,为街道综合执法确立专属法律规范。尽早摆脱借法执法的尴尬境地。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可令人遗憾的是从过去的城管监察到之后的城管执法直至现今的街镇综合执法,经历了几十年的变迁,综合执法的执法事项不断扩充,但没有一部专属的、完备的、适应执法实务的法律法规。

而从发展趋势上不难看出综合执法正在从单一类别行政处罚逐步向系统化行政管理跨越,从市容管理领域向社会生活秩序领域迈进,仅依靠拼凑的处罚权难以实现综合执法内在的法治含义,应当为街道执法设置合理有效的执法权限,缩小执法范畴,强化其法律权威建设,提高执法者的执法尊严。

(二)梳理权责关系,理顺管理脉络。综合执法作为综合性极强的特殊部门,承担着多种执法压力,同时也接受相关部门的业务检查与考评,这势必加大了综合执法的考核压力,往往顾此失彼,不能集中精力履行日常工作安排。

如今的街镇综合执法实际承担着管理社会生活秩序的重任,这与人民警察肩负管理社会公共秩序的职责同等重要;多部门交叉考核,恣意下发工作任务,必将干预综合执法管理社会生活秩序的工作安排,将综合执法变成了“综合迎检”,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我街情况来说,我街执法部门每月都有执法工作目标,但都难以全额完成,主要原因在于工作节奏被迎检保障任务打乱。因此,应当明确单一考评单位,制定适合其自身特点的考核办法,鼓励执法队员的工作积极性,尽早地从繁重的检查与保障中解脱出来。

(三)加强执法保障,尽快建立公安联动执法机制。依法行政需要强制力做保障,树立执法权威,才能有效落实执法效果。因此,要探索发掘公安部门与街道综合执法系统联动工作制度,进一步深化相关部门协助合作机制,通过强制力保障,强化公民守法意识,形成对行政管理、行政执法的震慑力,从而保证综合执法工作顺利进行。

(四)摒弃固步自封的老路,大胆试水城市管理新模式。流动摊贩是综合执法工作的又一难点,其流动性强、反复性大、影响范围广,但是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服务业的蓬勃兴起,人们对流动摊贩需求越发的突出,尤其在城市中,生活节奏紧张、时间紧迫,流动摊贩更是受到了社会大众的认可与支持。因此一味地“堵”不如“疏”,改驱离处罚为有条件的临时性许可未尝不是一条可行之路。

临时性许可就是允许符合条件的流动摊贩限时定点经营,这是对现有占道经营的秩序梳理而非纵容,变执法为管理通过卫生检查、食品安全检验等多手段管理摊贩,对于不合标准的摊贩及时清退,这样既能有效限制摊贩数量维持市容道况秩序,同时必然得到其他合规摊贩的支持以及社会大众的认可,巧用变通办法清障治乱。

流动摊贩的数量,以及经营时段、地点,都要进行严格论证,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同时,要统一流动摊贩的标识和外观,以区别未经许可的摊贩,从而明确执法重点提高执法效果。再有可以对流动摊贩适度收取卫生管理费等,以市场经济机制引导摊贩规范经营,起到控制总量、末位淘汰的目的。

第四篇、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基层改革情况汇报

DG县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DG县卫生计生局

(2011年6月10日)

尊敬的xxx

首先,感谢您们对我县卫生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并对你们身

临我县基层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

我县医改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得益于上级部门的

关心支持与社会各界的配合,通过卫生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

努力,卫生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民生工程逐步拓展,基础设施

和卫生医疗条件得到相应改善。现就医改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

困难与问题及下步的打算汇报如下

一、 基本情况

(一)基本县情

(二)卫生计生基本情况

1、医疗机构覆盖情况

全县拥有医疗机构180个,其中县级医疗机构5个(分别为

县人民医院、县藏医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妇幼保健院、

县计生指导站);乡(镇)中心卫生院5个,乡一般卫生院20

个;建有村卫生站148个;全县共设床位120张;全县建有1个

二级乙等综合医院,1个一级乙等乡中心卫生院,村卫生站覆盖

-1-

率与规模化建设逐年上升。全县每千人拥有床位数1.6张,县乡

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正在显现效能。

2、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全县卫生系统职工总数为 216 人,其中在编专业人员为188

人,临聘藏医21人,行政7人(行政公勤人员1人),26

个乡镇卫生院共有专业技术人员99人(实际在乡镇一线的在

编人员仅79人,临聘藏医12人);县卫生局现有职工20

人(从卫生院借调事业人员8人,从执法大队借调5人),

县人民医院现有职工43人(含临聘西医1人)、县藏医院现

有职工19人(含临聘藏医4人)、县疾控中心现有职工13

人,县妇幼保健院现有人员11人,卫生执法大队现有人员8

人(其中5人兼卫生局工作)计生指导站10人。

3、医疗设备装备情况

全县医疗设备有CT机1台、B超机40台、彩超1台、心电

图机28台、微波治疗仪6台、制氧机18台、多功能麻醉机1台、

多参数监护仪3台等,乡镇卫生院基本拥有常规医疗设备。

4、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建立情况

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体系基本建立,以县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乡卫生院为框架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县人民医院、县藏医

院、乡(镇)卫生院为框架的医疗救治体系基本形成。村卫生站覆

盖率逐年上升,妇幼保健网络体系有所改善,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

逐年下降,人口计生工作稳步推进,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正在

显现效能。

二、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医改政策情况

-2-

按照省、州医改工作“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

我县在加大医改宣传力度、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保障

医药卫生体系规范有效运转等方面狠下功夫,确保了全县医改各项

目标任务顺利推进。基层改革情况汇报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一是于2010年2月成立了以人

民政府县长任组长,分管常委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发改局、卫生局、

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十二个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

医改领导小组。并明确在县发改局设立医改办公室承担领导小组日

常工作。二是为顺利推进全县医改工作,分别从县发改局、县卫生

局抽调1名工作人员充实到县医改办,并指定县卫生计生局局长担

任办人主处理医改办公室工作事务 ,负责研究国家、省州医改相

关政策,督促、指导、协调全县医改工作。三是在县财政十分困难

的情况下,安排医改工作经费3万元,确保了全县医改工作顺利推

进。四是2011年为卫生系统考聘临床专业技术人才36名、中西结

合专业人员1名、口腔专业1名、检验专业人员1名、影像专业人

员1名、护理专业人员6名、藏医专业人员6名、公共卫生人员2

名,共53名医务人员。通过请示县委政府解决基层公共卫生服务

项目基本设备购置经费30万元、解决药品周转金50万元,县委政

府配套了基本药物零加成后的地方补助 A万元。及时拨付中央、

省、州下达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 A万元,为全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

(二)认真研究,制定方案。一是县委、政府、医改办多次研

究全县医改工作。随着医改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今年5月初,深

入学习了州卫生局下发的《甘孜州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

-3-

实施意见(试行)》、《甘孜州公立医院重点改革实施意见(试行)》等A个配套政策文件。庚即我县通过政府行文召集全县各医疗机构负责人、各乡镇负责人等120余人召开了2011年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会暨医改工作会,总结回顾了十一五期间和2010年医改工作推进情况,并安排部署了十二五期和2011年医改工作任务。并起草报请县委政府印发了《DG县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五项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甘孜州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意见(试行)》《DG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导意见》《DG县医改工作实施方案》,调整了DG县医改领导小组,以文件形式确定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与分工。

(三)分解责任,确保落实。一是认真对照县人民政府与州人民政府签订的2011年责任书考核内容进行具体分解,并按照全县三年实施方案与26个乡镇、5个县级部门签订了《DG县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任务目标责任书》。二是为确保责任书明确的目标责任落到实处,县人民政府组织4个调研组,于2011年6月14日至20日对26个乡镇及县级医改成员单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进行了考核调研,对乡镇和部门存在的问题督促进行限期整改,并要求全县各乡镇党委政府在党代会、人代会期间召开培训会,营造全县医改工作的良好氛围。三是先后认真组织修改了《DG县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实施意见》、《DG县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任务目标责任书》等文本,并按照州医改办要求按时、按质上报了医改工作进展情况和医改相关信息情况。

三、2011年目标责任书完成情况基层改革情况汇报

-4-

根据《DG县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计划》要求,州人民政府与我县签订的《DG县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任务目标责任书》的责任目标任务有序开展,具体情况是:

(一)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情况。一是巩固扩大基本医疗保证覆盖面。截止2011年7月,城镇职工参保人数达3345人,参保率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68706人,参合率达97%;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4374人,参保率达95%,基本实现城乡医疗覆盖全县人民的目标。二是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新农合人均筹资额度从2010年的140元逐年提高到2011年的230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筹资标准从2010年的305元/人/年提高到425元/人/年。2011年,全县新农合累计有12168人次享受到门诊住院补偿,补偿金额达68.91万元。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从2008年的1.5万元逐年提高到2011年的5万元,是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并积极探索医保门诊统筹,用于支付门诊医疗费用报销的基金控制在了统筹基金总量的30%以内。三是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2011年,城镇医疗救助支出A万元,救助A人次,平均救助资金A元;农村医疗救助支出A万元,救助A人次,平均救助资金A元。A年,我县启动实施了新农合大病补充保险工作,并将新农合报销补偿政策与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有机结合,实现了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A年A月,又启动实施了提高农村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水平省级试点工作,将农村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纳入重大疾病予以保障。

-5-

第五篇、蒲县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基层改革情况汇报

蒲县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根据省、市医改工作会议精神及市医改督导组的要求,我县紧紧围绕五项改革任务,突出抓好县域医药卫生资源一体化综合改革,逐步推进县域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基本药物、保障制度、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扎实推进五项重点改革

1、基本医疗保障

一是扩大医保覆盖面。将因有困难企业、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等困难人群纳入医保范围,将门诊常见病、多发病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2011年全县参合农民达80958人,参合率达到100%。二是提高补偿标准。在下调各级医疗机构报销起付线的同时,提高筹资标准、住院报销比例和最高封顶线。参合农民在县医院、乡镇卫生院统筹报销比例提高5%,将参合农民住院报销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5万元,是农民纯收入的近10倍。三是提高医疗救助水平。将城乡医疗救助的最高标准由5000元提高到10000元,低保人群提高到20000万元。实施补助医疗报销制度,县财政每年列支45万元,对参合后医保报销、民政救助后仍难以解决的医疗费用给予补助。

2、国家基本基本药物制度

从2010年10月起,在全县9家乡镇卫生院、6家卫生服务站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执行国家和省确定的基本药物和补充药物,平均使用基本药物228种,补充药物98种;药品全部由定点配送企业临汾市药材公司配送,配送药物全部为中标品种。县域内所有村级卫生室从7月1日起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所需药品由乡镇卫生院负责配送。目前在我县基层医疗机构补偿办法尚未正式出台前,对基本药物零差率补偿暂按药品销售额30%予以补偿,共落实基本药物补偿79.7万元(其中,县财政补偿56.8万元,中央以奖代补资金22.9万元),据统计截止6月份基层医疗机构共购进药品373.46万元,共支付货款320.12万元,货款及时支付率达到86%以上。补偿药品全县实行统一药品目录,统一采购限价,统一招标配送,统一零差率销售,统一报销比例,实现基层医疗机构同药同质同价,降低药品价格,减轻群众用药负担。

3、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在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基础上,投资1200万元新建县中医院即将开工建设,投资508万元新建66所村级卫生室已开始实施,提升医疗机构建设,改善医疗服务环境。目前县人民医院经市专家组评审达到二乙标准,今年将争取达到二甲标准;县中医院、妇幼保健站全部达标;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达到县级乙等标准;9所乡镇卫生院也全部经过

市卫生局达标验收,达标率达到100%;99所村级卫生室五化建设达标率在95%以上,今年年底以前将全部达标。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达标率达到95%以上。

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蒲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并落实配套措施,充实了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由县疾控中心和县妇幼保健站负责项目的督导和业务指导。并在县卫生局的统一领导下开展考核工作。实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分类管理、分类核算成本、确定单项服务定额、严格绩效考评、采取先预拔、后结算的办法兑现补助,确保九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顺利实施。根据我县实际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今年,我们新增服务项目十三项,并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增加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政府对公共卫生服务的经费补助标准。截止目前,全县建立居民健康档案7万余份,占任务的75%,完成电子档案3万余份;对969名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进行补助;为1646名农村育龄妇女免费服叶酸;及时兑现了村卫生室人员每人每月400元的公共卫生补助经费。

5、公立医院改革

草拟了《蒲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文件,县医院于于2011年3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ICU、骨科病区。对单纯阑尾炎、剖宫产术、腹股沟疝术、锁骨骨

折、胫腓骨骨折、包皮环切术、四肢骨折内置物取出术、单位胎顺产接生等8种常见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入组病例达80%以上。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将于7月底前全面铺开。

二、加快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

1、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根据即将出台的《蒲县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坚持总量、比例、结构“三不突破”的原则,合理设置岗位,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制、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对乡镇卫生院院长公开招聘,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竞争上岗、合同聘用、岗位管理。采取专兼职相结合、提前离岗等方法,压缩管理和工勤岗位,给予落聘和提前离岗人员较为合理的待遇保障,实行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站)实行卫生局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建立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落实奖惩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对院长的监督和考核。任期一般为3年。新进人员要统一招考,3年一聘。期满考核不合格的,重新选聘。 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站)全面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岗位分类管理和全员聘用制。各单位按照卫生资源配置核准岗位设置分类及任职条件,确定具体岗位,经审核后确定编制。在核定编制范围内,按照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科学合理设置岗位,医药卫生类专业技术岗位不低于总岗位的85%。实行卫生专

业技术人员资格准入制度,不具备执业资格的人员不得进入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实行院长聘任制、管理人员聘用制、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制和工勤人员合同制、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制。所有具有竞聘资格的人员,由县卫生局会同相关部门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通过考试、考核等方式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定期考核、优胜劣汰、能进能出。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站)在编人员由原来的差补人员变为全额事业人员。

符合分流安置政策范围的人员按《蒲县乡镇卫生院分流人员安置办法》妥善安置。

2、推进分配制度改革

推行以绩效工资为核心的分配制度改革。根据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站)的功能定位,科学核定承担的工作任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根据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口数量、服务质量和服务半径核定; 基本医疗服务任务根据前三年医疗服务平均人次数、收入情况,并综合考虑影响医疗服务任务的特殊因素核定。 建立以服务数量、质量、效果和居民满意度为核心,公开透明、动态更新、便于操作的工作任务考核机制。县卫生局组织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绩效考核,县财政、人事等部门对考核结果进行审核,考核结果与经费补助挂钩。

第六篇、基层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报告

基层改革情况汇报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精神,根据省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县委办、县政府办出台了《xx县基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现将综合改革推进情况报告于后:

一、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推进情况

我社党委、社委把落实县委办、县政府办印发的基层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作为2015年的中心工作,抢抓机遇,奋力开拓,同重点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确保各项改革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经县社党委、社委研究决定,成立xx县供销社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县社党委书记、主任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职能股室负责人为成员。同时,为扎实抓好各专项改革工作,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分设了新型农资经营服务平台建设、省级基层社标杆社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组建三个小组,均由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对应的股室为责任单位,负责抓落实。

(二)制定实施方案

依据县委办、县政府办印发的基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明确了2015年改革的主要任务,对此,我社三个专项改革小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新型农资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创建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标杆社基层社实施方案,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实施方案,经过近大半年的努力,各专项改革小组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

(三)完成目标任务

xx供销社试点完成新型农资服务平台建设任务,讲治供销社入选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标杆社基层社创建,天师供销社试点完成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任务。

二、各专项改革 推进情况

按照县委对各专项改革工作总体部署,我社做了三项专题试点改革。

(一)推进新型农资经营服务平台建设。今年初,县供销社在xx供销社召开新型农资经营服务平台建设暨科技下乡推进会。县供销社、xx镇政府以及农业部门等相关领导对xx供销社成功搭建新型农资化营服务平台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xx供销社在推进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发言,该社突破传统农资经营模式,由过去单一的农资供应中间商向现代农业的综合服务商转变,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农民企业,社属天元农资公司采取"点对点"直接供肥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科技咨询、配方施肥、科学用药及统防统治"一站式"服务创新。上半年,xx供销社签订化肥直供合同26份,数量近3000吨,其中:碳铵2000吨,尿素1000吨,多效肥1000吨,在服务对象中,提供配方施肥、防病治虫等农技服务面达90%以上,减少了中间环节,大大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二)创建全国供销总社基层社标杆社。讲治供销社经省供销社上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已成功创建标杆基层社示范社,按照总社对基层标杆社建设标准,讲治供销社符合创建标杆基层社要求,已规范建农资配送中心1个,配送站2个,建设宝石、玉皇阁、镇龙寺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3个,农产品交易市场1个,领办西南风等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新网工程网点30个,其中:日用工业品连锁网点14个,农业生产资料连锁配送网点6个,再生资源回收网点5个,银企合作网点5个。

(三)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天师供销社在充分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制定了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试点实施方案,按照组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工商注册登记要求,确定将xx县天缘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万兴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大荒寺水果专业合作社组建为xx花果山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已制定联合社章程,召开组建会议,选举产生理监事会人选,已于7月底工商注册成立。

第七篇、区2015年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基层改革情况汇报

**新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自2009年7月,我区启动新一轮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来,在市卫计委医改办大力支持下,仅仅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统筹推进我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平稳有序地完成了各项改革任务,为我区健康事业有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现将我区医改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新区总面积287平方公里,辖区四个乡、镇(场)及四个办事处(**、**、**、**)。总人口约26.8万。其中,城市人口16.9万,农业人口9.7万。**新区卫生系统共有专业预防保健机构2家(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社区卫生服务、梁苑社区卫生服务),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4家(**乡卫生院、水稻乡卫生院、杏花营镇卫生院、杏花营农场卫生院),行政村卫生室51各,核定乡村医生数101人,民营医院1家(**市光明医院)。基层改革情况汇报

二、医改工作进展情况

(一)积极落实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2015年,我区总参合人口**人(参合农民**人),参合率达到100%。

1、持续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2015年,我区新农合政府资助由2014年320元/人提高到380元/人,政府资助收入**万元(其中:国家1710.18万元,省级**万

元,市级253.36万元,区级395.88万元)。2015年全区补偿新农合患者50.95万人次,补偿新农合资金3124.05万元。

2、新农合资金筹集水平稳步提高。去年我区新农合工作取得佳绩下,我区新农合筹资水平又上一个新的台阶。全年新农合基金总量达到 3721.22万元(每人470元),其中家庭账户基金554.23元(每人70元),大病统筹基金为3167万元(每人400元)。大病统筹基金由国家、省、市、区4级财政出资。

(二)基本药物制度稳步推进

目前,我区所辖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有56家(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家卫生院、51家村卫生室),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覆盖率100%,基本药物采购配送率达96.5%。

1、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巩固完善。2015年全区基本药物共配备国家基本药物品种数201-276个;配备省增补基本药物品种数35-123个。2015年,全区基本药物集中网上采购金额约为553.68万元,网下采购金额约31.03万元。2015年采购总金额584.71万元,回款金额为584.71万元。按照国家药品加价利率15%计算,共让利老百姓约87.7万元,有效地缓解了广大人民群众看病贵的问题。

2、领导重视,积极协调,确保基药足额按时结算。随着基本制度实施的逐渐深入,我区实施基药单位已增至56家,原预算的5万元周转金以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难以保障及时、足额向配送公司支付基本药物采购货款。为

确保贷款及时结算,保证按时配送,最大限度地满足临床用药需求,2013年4月,我区卫生局向**区财政局提出了将原预算安排的基本药物支付贷款周转资金**万元调整为**万元的申请。自2013年9月份开始,我区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基药款按时足额当月结算,确保了基本药物正常供应和基本药物制度的顺利实施。

(三)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为加强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管理,我区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纳入卫生工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的主要内容,并将公共卫生考核成绩严格与资金拨付挂钩,做到奖罚分明。通过严格考核,加强资金管理,进一步激发了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单位的工作积极性,保障了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动态管理机制。2015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到40元(中央、省、市、区财政补助分别为:24元、8元、3元、5元)。我区累计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万份,建档率90.32%;建立电子档案**万份、规范化电子建档率**%。城市建档**份,其中城市建立规范化电子档案**份,建档率90%以上。农村建档**份,其中建立规范化电子档案数**份,建档率达到90%。

2、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继续实施免疫规划、传染病防治、结核病防治等重大疾病量化分级管理制度,2015年出生儿童**人,疫苗预防接种**万剂次,疫苗接种率达95%

以上,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相关要求,基层项目单位应对0—6岁儿童的基础免疫、强化免疫接种及重点人群针对性应急接种工作,截止到目前已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剂次,实接种**剂次。建卡建证率均达95%以上。

3、提高妇幼保健水平。2015年组织开展“妇幼健康有只服务师范”工程,不断加强爱婴医院建设工作,2015年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人,农村育龄妇女补服叶酸**人。

(四)基层卫生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一是**乡卫生院和卫生监督监督项目。根据2011年市政府会议和2013年区联系会议纪要,**乡卫生院和卫生监督所建设项目合并建设,选址经**新区建设指挥部会议172号文件通过,新的选址位于集英街北段路北,新解放路路北,市食药监局的北侧。其中:中央资金70万元,区级配套30万元;**乡卫生院项目资金298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00万元,区级配套198万元;项目资金在区财政专户统一管理。目前主体已经封顶,年底可投入使用。

二是新区急救中心建设项目。区急救中心是2013年度中央投资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2**万元(中央投资**万元,地方配套**万元),其中:业务用房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投资金额**元;配备急救车及车载设备、急救调度设备,投资金额**万元。目前该项目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

(五)建立多渠道补偿机制 确保医改稳妥推进

1、新农合拨付诊疗费情况

一般诊疗费按照季度拨付。乡镇卫生院一般诊疗费(含挂号费、检查费、药事服务成本)标准为10元,新农合支付9元,个人支付1元。新农合支付部分由新农合门诊统筹基金支付。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卫生院一般诊疗费供给381.73万元,已全部拨付到位。村卫生室的一般诊疗费(含挂号费、检查费、药事服务成本)标准为8元,其中新农合支付7元,个人支付1元。按照每室每天10个门诊人次计算,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村级一般诊疗费共计**万元,已全部拨付到位。

2、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情况

为更好地推进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国家对实施基药的村卫生室按照每服务1000个农业户籍人口每年补助村卫生室5000元(0.5万元)的标准进行基药专项补助。其中省财政承担50%,市财政承担20%,区财政承担30%。

2015年,国家、省、市及区财政对我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的村卫生室基药专项补助资金共**万元。针对每一笔到位补助资金,都会及时研究拨付方案并及时下拨。确保了我区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专项补助资金及时到位。

3、基本公共卫生专项经费拨付及老年乡医生活补助 2015年共收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1162.89万元,其中中央638.2万元、省级212.7万元、市级181.99

第八篇、县基层医疗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汇报

基层改革情况汇报

人事制度改革是此次基层医改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医改的重点和难点,既要能分流掉,又要能保稳定。对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严格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切实加强领导,精心谋划实施,确保了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主要做法是: 一、执行政策,无情分流不含糊 院长能否成功竞聘、人员能否顺利分流是此次基层医改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对人事制度改革的刚性政策,坚决执行到位。如,对2008年12月30日以后进入乡镇卫生院的卫生院自聘人员,严格按规定于9月1日前全面清退;对2008年12月30日前进入乡镇卫生院的非在编人员中无学历无资质人员,一律直接纳入分流对象。坚持因事设岗的原则,全县491个编制,设置专业技术岗位434个,占总岗位的88%,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同时,鼓励资历低、年龄大、身体状况差的人员提前离岗分流,使卫生院有一部分空余编制,便于以后逐步补充人才,改善医务人员队伍结构。 二、实事求是,有情操作不教条 为保证乡镇卫生院在人事改革中人心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我县努力做到既坚持原则,又不死板教条。如,在卫生院长竞聘过程中,独山乡卫生院出现了两轮公选、两人竞聘均未当选的状况。县卫生局党组研究决定,将县第二人民医院的外科负责人提拔为副院长,并保留其人事关系在县二院不变,委派到独山卫生院临时负责。对在编和非在编人员身份界定时,凡是通过人事局、劳动局、人才中心和卫生局等途径进入卫生院工作的人员,一律作为在编人员对待。对卫生院自聘人员按非在编人员处理。对部分在编不在岗人员要求返回原单位参加竞聘的,一律同意;对不愿返回参加岗位竞聘的,按自谋职业处理,给予一定资金补偿。 三、以人为本,合情照顾不违规 本着人文关怀的原则,在不违反规定的情况下,尽可能保障职工的利益。如,有3名过去由乡镇卫生院调入县医院但始终未解决县医院编制和工资待遇问题的退休人员,多年来上访不断。此次医改,将3人重新纳入了乡镇卫生院退休人员一并管理,解决了他们的工资待遇,消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对乡镇卫生院不愿参加竞聘上岗的人员,其中无学历无资质的,允许他们不参加竞聘,直接按分流人员处理;有学历或资质的,按自谋职业处理,给予一定资金补偿。对清退的人员,各乡镇卫生院普遍给他们赠送纪念品,帮助解决一些具体困难,有的卫生院还给予一定的清退补偿费用。目前,所有清退人员对此次医改均表示理解支持并平稳离岗。 四、确保稳定,真情沟通不应付 在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我县按规定办事的同时,坚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切实维护稳定。实行包保责任制,每个卫生院都有一名副科级领导干部负责做好思想工作、稳定工作。坚持四个必谈:一是竞聘院长的落聘人员必谈。对他们给予必要的安慰,为他们安排好工作,使他们放下思想包袱。二是清退分流的人员必谈。向他们讲清道理,让他们了解政策,化解抵触情绪。三是提前退休的人员必谈。通过沟通交流,使他们理解支持医改,提前离开岗位。四是跨单位参加竞聘的人员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