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人清华

时间:2021-11-01 00:44:03 900字

篇一:《孙立人》

孙立人(1900.12.8-1990.11.19),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字抚民,号仲能,汉族,安徽省巢湖市庐江县金牛镇人,抗日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蒋介石“五大主力”之一新一军军长。在美国留学,仁安羌一战赢得了国际声誉,营救英军并和美军并肩作战,打通中缅公路中声誉鹊起,被欧美军事家称作“东方隆美尔”。是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荣获第三等级的不列颠帝国勋章,被视为国军中相当另类的鹰派,孙立人将军不但军事才能极高,而且重视教育。另外当代有同名画家。

中文

名: 孙立人 逝世日

期: 1990.11.19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

地:

出生日职业: 军人 毕业院校: 弗吉尼亚学院 安徽庐江 信仰: 儒家学说 主要成歼灭日军近万1900.12.8 期: 就: 人。

1923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预科毕业 ,同年赴美留学,入普度大学学土木工程。1925年取得工程学士位毕业。即申请得入弗吉尼亚军校,1927年以文学士毕业。应邀游历欧洲,考察英、德、法、日等国军事。1928年回国,在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任中尉队长。1930年入陆海空军总司令部侍卫总队任上校副总队长。1932年调财政部税警总团任第二支队上校司令兼第四团团长。 1937年10月,孙立人率部参加凇沪抗战。在蕰藻浜一线的阻击战中身先士卒,为榴弹所伤,负伤十三处。次年伤愈后又率部参加了保卫武汉的战斗,两次立下战功,从此便在军界崭露头角。中国远征军入缅甸后,取得仁安羌大捷,这是盟军在第一次入缅战争中的唯一一次胜利。1943年率军入缅北反攻,连战皆捷。 1945年日本

投降后率国民革命军新一军进驻中国东北,期间与中国共产党林彪部队发生激战,进而取得四平、长春,逼近时中共中央所在之哈尔滨。一直追击至松花江以北。德惠之战以后因与国民党内其他将领如杜聿明等不睦,于1947年8月为蒋中正所调离东北。一年之后,他曾指挥的新38师,在长春被缴械。

国民党集团迁台前,孙立人已赴台湾任陆军副总司令、陆军训练司令兼第四军官训练班班主任;国民党败退至台湾后,1950年4月,孙晋升陆军总司令,致力于国军的现代化事业。然而由于孙将军是少数受美国军事教育,又无加入中国国民党的将领,1950年初若干美国已经解密文电显示,美国驻台北武官确曾建议美方要求蒋介石离开台湾,另由亲美人士继起领导。此外麦克阿瑟曾会见访日的孙立人,也多所慰勉。孙可能因此受到国府高层严重怀疑,时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的蒋中正对孙疑虑重重。但迁台初期“国民政府”为争美援,仍重用孙将军以取信美国。

1955年8月20日,蒋介石以“纵容”部属郭廷亮武装叛乱、“窝藏共匪”、“密谋犯上”等罪名,革除孙总统府参军长职务。事后,总统府组成了以陈诚为主任的9人调查委员会,查处此事。孙被判处“长期拘禁”,直到1988年3月才解除长达33年的监护。自孙立人被拘禁后,

其亲信部属一一被调离军职查办,前后有300多人因与本案有牵连而被捕入狱。

1988年1月蒋经国病逝,同年3月,台湾地区“国防部部长”郑为元将军宣布孙立人出入自由。1990年,孙立人辞世后,李登辉颁发“国家褒扬令”,表彰孙立人一生的功勋。

1998年应孙立人旧部与家属奔走要求,“监察院”对“孙案”重开调查。2001年1月8日,“监察院”通过决议,称孙案乃“被阴谋设局的假案”。领公款六十万台币充作孙案专门研究经费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朱泫源教授,“进驻孙公馆翻遍了孙立人将军保存的所有文件,和‘国防部’与‘总统府’的所有机密档案文件,并未发现孙立人有任何不法行为”。

编辑本段

早期经历

孙立人是中国早期的体育明星。当时的清华学堂十分注重学生的体育锻炼,孙立人在校风熏陶下,热衷于各项体育运动,并当选清华篮球、足球、排球、手球、棒球的队长,可见其体育天赋非同一般,甚至孙立人因为球场上的严重运动伤害而休学一年。 在众多项目中孙立人最擅长的是篮球。1920年他任清华篮球队长,率队击败当时

称霸京津篮坛的北京高等师范学院,获得华北大学联赛冠军。次年入选中国男篮代表队,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远东运动会,身高1米85的孙立人当时担任球队的主力后卫。 孙立人在清华期间,1921年作为中国国家篮球队先发阵容,参加在上海举行之第五届远东运动会,当时只有菲律宾、中国、日本三国参加,东道主中国队经过激战,以30-27击败菲律宾,又以32-28击败日本,获得本届运动会篮球冠军。这是中国在世界大赛中第一次获得的篮球冠军。

1923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预科毕业,同年赴美留学,孙原欲学军事,但其父对当时北洋军阀甚为反感,反对孙学军事。故孙选入普渡大学学土木工程。因其预科已习工程基础科目多门,故入三年级。1925年取得工程学士位毕业。即申请得入弗吉尼亚军校,斯时其父鞭长莫及,亦无可奈何。孙因已有学士位,故直入军校三年级习文史,1927年以文学士毕业,游历欧洲,考察英、德、法、日等国军事。1928年回国,在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即今国立政治大学),任中尉军训队长。1930年入陆海空军总司令部侍卫总队任上校副总队长。1932年调财政部税警总团任第二支队上校司令兼第四团团长。

1932年“一·二八”抗战的时候税警总团以第88师独立旅的身份参战,战功卓著。这期间税警总团扩充至4

篇二:《孙立人》

孙立人

百科名片

孙立人(1900.12.8-1990.11.19),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字抚民,号仲能,汉族,安徽省巢湖市庐江县金牛镇人,抗日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蒋介石“五大主力”之一新一军军长。在美国留学,仁安羌一战赢得了国际声誉,营救英军并和美军并肩作战,打通中缅公路中声誉鹊起,被欧美军事家称作“东方隆美尔”。是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荣获大英帝国荣誉元帅的殊荣,被视为国军中相当另类的鹰派,孙立人将军不但军事才能极高,而且重视教育。另外当代有同名画家。

中文名:

国籍:

民族:

出生地:

出生日期: 孙立人 中国 汉 安徽庐江 1900.12.8 逝世日期: 职业: 毕业院校: 信仰: 主要成就: 1990.11.19 军人 弗吉尼亚学院 儒家学说 歼灭日军近万人。

生平简介

1923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预科毕业

,同年赴美留学,入柏杜大学学土木工程。1925年取得工程学士位毕业。即申请得入弗吉尼亚军校,1927年以文学士毕业。应邀游历欧洲,考察英、德、法、日等国军事。1928年回国,在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任中尉队长。1930年入陆海空军总司令部侍卫总队任上校副总队长。1932年调财政部税警总团任第二支队上校司令兼第四团团长。

1937年10月,孙立人率部参加凇沪抗战。在蕰藻浜一线的阻击战中身先士卒,为榴弹所伤,负伤十三处。次年伤愈后又率部参加了保卫武汉的战斗,两次立下战功,从此便在军界崭露头角。中国远征军入缅甸后,取得仁安羌大捷,这是盟军在第一次入缅战争中的唯一一次胜利。1943年率军入缅北反攻,连战皆捷。1944年10月,新编第一军孙立人部将再度入役的作为七七事变爆发借口的失踪士兵志村菊次郎打死。在两次远征缅甸的战争中,孙立人部消灭日军三万三千余人,孙立人因此成为消灭日军人数仅次于薛岳的中国将领。

1945年日本投降后率国民革命军新一军进驻中国东北,期间与中国共产党林彪部队发生激战,进而取得四平、长春,逼近时中共中央所在之哈尔滨。一直追击至松花江以北。德惠之战以后因与国民党内其他将领如杜聿明等不睦,于1947年8月为蒋中正所调离东北。一年之后,他曾指挥的新38师,在长春被缴械。

国民党集团迁台前,孙立人已赴台湾任陆军副总司令、陆军训练司令兼第四军官训练班班主任;国民党败退至台湾后,1950年4月,孙晋升陆军总司令,致力于国军的现代化事业。然而由于孙将军是少数受美国军事教育,又无加入中国国民党的将领,1950年初若干美国已经解密文电显示,美国驻台北武官确曾建议美方要求蒋介石离开台湾,另由亲美人士继起领导。此外麦克阿瑟曾会见访日的孙立人,也多所慰勉。孙可能因此受到国府高层严重怀疑,时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的蒋中正对孙疑虑重重。但迁台初期“国民政府”为争美援,仍重用孙将军以取信美国。

1955年8月20日,蒋介石以“纵容”部属郭廷亮武装叛乱。“窝藏共匪”、“密谋犯上”等罪名,革除孙总统府参军长职务。事后,总统府组成了以陈诚为主任的9人调查委员会,查处此事。孙被判处“长期拘禁”,直到1988年3月才解除长达33年的监护。自孙立人被拘禁后,其亲信部属一一被调离军职查办,前后有300多人因与本案有牵连而被捕入狱。

1988年1月蒋经国病逝,同年3月,台湾地区“国防部部长”郑为元将军宣布孙立人出入自由。1990年,孙立人辞世后,李登辉颁发“国家褒扬令”,表彰孙立人一生的功勋。

1998年应孙立人旧部与家属奔走要求,“监察院”对“孙案”重开调查。2001年1月8日,“监察院”通过决议,称孙案乃“被阴谋设局的假案”。领公款六十万台币充作孙案专门研究经费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朱泫源教授,“进驻孙公馆翻遍了孙立人将军保存的所有文件,和„国防部‟与„总统府‟的所有机密档案文件,并未发现孙立人有任何不法行为”。

[]

早期经历

孙立人是中国早期的体育明星。当时的清华学堂十分注重学生的体育锻炼,孙立人在校风熏陶下,热衷于各项体育运动,并当选清华篮球、足球、排球、手球、棒球的队长,可见其体育天赋非同一般,甚至孙立人因为球场上的严重运动伤害而休学一年。 在众多项目中孙立人最擅长的是篮球。1920年他任清华篮球队长,率队击败当时称霸京津篮坛的北京高等师范学院,获得华北大学联赛冠军。次年入选中国男篮代表队,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远东运动会,身高1米85的孙立人当时担任球队的主力后卫。 孙立人在清华期间,1921年作为中国国家篮球队先发阵容,参加在上海举行之第五届远东运动会,当时只有菲律宾、中国、日本三国参加,东道主中国队经过激战,以30-27击败菲律宾,又以32-28击败日本,获得本届运动会篮球冠军。这是中国在世界大赛中第一次获得的篮球冠军。{孙立人清华}.

1923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预科毕业,同年赴美留学,孙原欲学军事,但其父对当时北洋军阀甚为反感,反对孙学军事。故孙选入普渡大学学土木工程。因其预科已习工程基础科目多门,故入三年级。1925年取得工程学士位毕业。即申请得入弗吉尼亚军校,斯时其父鞭长莫及,亦无可奈何。孙因已有学士位,故直入军校三年级习文史,1927年以文学士毕业,游历欧洲,考察英、德、法、日等国军事。1928年回国,在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即今国立政治大学),任中尉军训队长。1930年入陆海空军总司令部侍卫总队任上校副总队长。1932年调财政部税警总团任第二支队上校司令兼第四团团长。

1932年“一·二八”抗战的时候税警总团以第88师独立旅的身份参战,战功卓著。这期间税警总团扩充至4个分团,孙立人也是在这段时间才调到税警总团的,先任总团特科兵团团长,但很快特科兵团撤改扩充为总团的第4分团,孙即任第4分团团长。此间孙在训练上下了很大功夫,把中国传统教育和美国军校的教育方式结合起来,制订出适合自己部队需要的训练制度和方法,形成了一套与国军其它部队不同的训练操典,被大家称为“孙氏操典”。1933年税警总团一部入赣“剿共”,主要担负护路与构筑碉堡的任务,孙立人部也在其中,传说红军没在他们身上占到便宜。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9月税警总团开拔奔赴淞沪会战前线。税警总团驻守蕰藻浜(吴淞江北支流),后因侧翼被优势日军突破,被迫退守苏州河(吴淞江南支流)南岸。成功阻击日军橡皮艇七次渡河。之后孙立人在苏州河周家宅一线血战中被日军火炮炮击成重伤,全身中弹片十三处,昏迷三天。

11月5日日军从杭州湾登陆,企图包抄国军。蒋委员长不得不下令全线撤退,税警总团在梯次撤退中表现出了较高的素质,基本保留了建制。由于战时税警总团已划归第8军,因此1938年2月被正式改编为陆军陆军第8军第40师。与此同时,孙立人从香港伤愈归队,在武汉找到财政部长孔祥熙。鉴于原税警总团已在淞沪会战中损耗殆尽,财政部有意重组直辖缉私武装,孙立人即成了重组的最佳人选。孙立人自留美回国以后一直很得财政部的器重,却对中央陆军颇为不以为然,有此良机自然马上辞去第8军为他保留的“高参”职务,立即赴往长沙,利用清华内迁后的旧校址招兵买马,重组财政部拟名的“缉私总队”。8月武汉失守,尚在组建中的缉私总队内迁贵州都匀, 在老税警总团的感召下,很多“老”人纷纷回归,孙立人很快组建了一支4个团的队伍。不久扩充到6个团。缉私总队按照陆军标准训练和列装,很快成为一支精锐之师。 但蒋介石不允许有独立于他的武装存在,即使是他舅子也不行,1941年12月,缉私总队被改编,孙立人被迫交出3个团给戴笠,缉私总队2、3、4团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陆军第38师,孙立人也由军级的缉私总队长降为只管3个团的师长,军衔仍为中将。编入第66军序列,赴缅参战。

[]

第一次中印缅作战

1942年2月,中国组成远征军,下辖第五军、第六军和第六十六军。4月,孙立人率新三十八师抵达缅甸,参加曼德勒会战。英军指挥官哈罗德·亚厉山大上将为掩护撤退,要求中国军队离开自己的防线去掩护英军的侧翼,第5军指挥官杜聿明认为英军当面敌情并不严重,不愿为了掩护英军而乱了自己的阵脚,1942年4月9日,日军33师团兵分三路,开始仁安羌作战。此处本不是中国远征军的作战范围,英缅第1师、英印第17师和装甲第7旅进行了一定的抵抗,在12日凌晨英印第17师甚至发动了一次成功的逆袭,包围并击溃了日军原田部队两个大队。但是由于整个英军的消极战略,英军在日军的穿插和侧击下溃不成军,只得仰仗远胜于日军的机动能力,“悠然北撤”4月17日,日军作间部队(主力为步兵214联队,山炮兵第3大队)兵分两路,突袭至仁安羌,切断了南北公路和宾河北渡口,堵死了向北撤退中的英缅第1师和第7装甲旅1营的退路,并利用仁安羌附近之有利地形构筑工事。英军空有火力和人员优势,却不敢北夺宾河大桥,反而退入仁安羌固守,并向中国军队求援。远征军司令罗卓英架不住史迪威的威胁,让防护后路的新38师星夜驰援,此前的4月16日,新38师113团在副师长齐学启率领下到达宾河北岸仁安羌北部,准备增援。17日临晨,112团也续派开拔。113团刘放吾团长16日下午四时率部赶到巧克伯

当。英缅甸军司令史莱姆将军17日会晤孙立人,商定113团乘汽车至平墙河地区会同安提司准将之战车,攻击并消灭平墙河北岸约两英哩公路两侧之敌。18日拂晓,113团在英军轻战车和火炮配合下,强攻宾河北岸日军,占领渡口及桥头,但为南岸日军所阻。同时,撤退下来的英印第13旅在市区东北角拼死突围,却因为地形限制无法展开兵力,数次冲杀未果。 18日黄昏,日军作间部队因连日苦战,兵力不足,不得不收缩防线,主力固守东北角。18日夜,新38师113团从右翼涉水南渡展开。19日拂晓,在英军炮火的全力配合下,113团3营奋勇冲杀,至下午2时攻占501高地,营长张琦牺牲。随后1营和2营与英军战车协同,肃清仁安羌市内日军。5时许,日军被迫撤退到南部5公里外。至此,仁安羌之围告解。解除了七千英军之围,并救{孙立人清华}.

出被日军俘虏的英军官兵、传教士和新闻记者五百余人。立刻成为英美新闻报道的焦点,当然也让史迪威大感满意,而将新三八师留在依洛瓦底江沿岸的西线;罗卓英而为了填补新三八师西移而产生的空位,下令六六军调遣新二八师从腊戍到曼德勒接防,这就造成远征军作战主力西调,与东部战线空虚的危机。而东部战线却是远征军与中国云南连接的生命线,日军发现远征军这个致命的战略缺口,第56师团趁虚深远迂回突袭腊戍,孙立人所属的66军另外两个师战力不佳,全军溃败,使远征军陷入绝境。当然这只是后话了,当时由于这一战绩替远征军在盟军中捞足了面子,蒋中正颁发四等云麾勋章表彰孙立人的战绩。美国罗斯福总统亦授予他“丰功”勋章,英王乔治六世则授予他不列颠帝国司令勋章。(1年后颁发)

仁安羌战后,英国方面决定弃守缅甸,撤往印度,新三十八师掩护英联军撤退。4月下旬,英军撤过曼德勒后继续向西逃往印度。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副司令官杜聿明因对英国人的欺骗和不忠感到不满,拒绝了时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要他撤往印度的指示,而执行了蒋介石令他北上撤回云南的命令。孙立人则认为野人山不可行,当机立断撤往印度,率新三十八师向西撤往印度。由于日军被杜聿明率领北上的大部队所吸引,新三十八师在撤退途中比较顺利的打垮日军的阻击。撤至印度后还剩3000 余人,保持了近半兵力,《中国入缅军参谋团团长林蔚缅甸战役作战经过及失败原因与各部优劣评判报告书, 中国现代政治史资料汇编》第3 辑第41 册,7143 —100。》而杜聿明所率的第五军因遭到日军阻击和追击,丧失了穿越野人山的最好时机,半数葬送在野人山中,孙将军得知后立刻派遣新三十八师搜寻并救出部分友军转而撤往印度。

5月底,孙立人率新三十八师到达印度边境。英驻印边防军要求中国军队解除武装,以难民身份进入印度。孙立人拒绝解除武装。恰巧,为新三十八师在仁安羌解救过的英联军第一师师长正于当地医院疗伤,闻知孙立人部的情况后,即前往调解。第二天,新三十八师开进印度,英军仪仗队列队奏乐,鸣炮十响以表欢迎。

[]

第二次中印缅作战

1942年8月,先后到达印度的中国远征军新三十八师和新二十二师进驻印度兰姆珈训练基地,番号改为中国驻印军,开始装备美械和训练。10月,中国驻印部队改编成新一军,郑洞国任军长,下辖孙立人新三十八师和廖耀湘新二十二师。史迪威曾一度想解除所有团以上中国军官的指挥权而代以美国军国,遭到全体中国军官的一致反对,史迪威于是改成在团一级设立美国顾问,实行双重领导。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开始向缅北大举反攻。

于邦大捷

第二次缅甸战役开始,孙立人指挥新三十八师进攻胡康河谷日军18师团。第18师团43年8月改编为3单位师团后,每个步兵大队从4个步兵中队缩减为3个步兵中队,骑兵大队被解散,野战医院和山炮联队的汽车被撤销,辎重兵联队也失去1个汽车中队,导致运送物资十分不便,弹药保障不足,每支步枪仅配备子弹150发,每门火炮配备炮弹100-120发。但增编了1个野炮大队(缺编1个中队,只有8门150毫米榴弹炮),全师团总兵力1.5万人。兵力高度分散,在胡康河谷仅3个步兵大队,4000多人。另4个步兵大队在怒江作战后返回密支那途中,其余分散在密支那、八莫、杰沙等地。第18师团素称精锐,转战中国多年一向看不起中国军队,但此次与驻印军作战却接连受挫。新三十八师10月29日占领新平洋,12月29日攻占于邦,此次作战系驻印军第一次与日军王牌部队作战获胜,称为于邦大捷,史迪威也到一线督战,据战场检验尸体共有184名,未有俘虏。这是美国军工生产和中国士兵勇敢结合的奇迹。据日军战史记载:“师团长接到两军交锋报告后,判断这支敌军只是为了掩护中美军主力越境派出来的一支先遣部队,首先命令富昆南部地区的第56联队急速前进,企图将其各个击破。及至该联队到达战场交战后才搞清楚,敌军原来是中国军第38师(孙立人师)一支劲旅,和第18师团过去在中国大陆上接触过的中国军队,在素质上完全不同,因而大吃一惊。过去,日军以一个营消灭中国军一个师乃是家常便饭。尤其是这个在九州编成的师团,在中国战场上久经战斗,纵横驰骋,同中国军交战最有自信。然而,此次在富昆的中国军,无论是编制、装备,还是战术、训练,都完全改变了面貌。尽管第56联队奋勇猛攻,敌军圆形阵地在炽密的火力网和空军的支援下不仅毫不动摇,而我军的损失却不断增加。敌军虽已遭到了将近九百名的损失,却仍顽强抵抗,坚守密林阵地,毫不退让。于是立即向上级报告了这个情况,使全军不禁为之愕然。”(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全史》,第3卷,1051页)。

胡康谷地战役

1944年2月1日攻克太白加,3月4日与廖耀湘新二十二师两路夹击攻克孟关。3月9日,新三十八师113团与美军突击队联手攻占瓦鲁班。日军号称“丛林作战之王”的第十八师团死伤惨重,狼狈逃出胡康河谷。驻印军攻占胡康河谷后,3月14日乘胜向孟拱河谷进攻。新三十八师113团从左翼翻山越岭迂回到坚布山后方,和新二十二师两面夹击,29日攻占坚布山天险,扣开了孟拱河谷的大门。4月24日,按史迪威的计划,新三十八师和新二十二师分别向孟拱和加迈攻击前进。5月下旬,孙立人将军从缴获的日军信件中获知:由于日军第十八师团主力在索卡道被新二十二师包围,加迈城内兵力极为空虚,师团长田中新一坐守空城,惊恐万状。孙立人见机而行,不拘泥于原定计划,以112团秘密渡过南高江,向加迈南面的西通迂回,切断加迈日军的后路;以113团向西进取加迈﹔以114团向南对孟拱实施大纵深穿插。6月16日,113团与新二十二师会师加迈,1944年7月日第18师团被迫放弃加迈,已处于“最后死斗阶段”,师团长田中新一中将写下遗书,作最后死斗,但3天后侥幸全部撤出(《长编》,中册,281页)。驻印军胡康河谷之战,宣布毙伤日军2.8万人,自身伤亡1.1万。但日军记载18师团胡康河谷作战,死亡3200人,受伤1800人,合计5000人(《侵华长编》,中册,282页)。史迪威认为日军之所以在绝对劣境中逃出,是因为中国军队害怕日军困兽犹斗招致自身重大伤亡,所以封闭合围圈迟缓,故日军18师团甚至出乎自己意料,得以大部脱出。

8月3日,中美联军克复密支那。至此,反攻缅北的第一期战斗结束。中国驻印军重创日军第十八师团(因为在日后的英日缅甸敏铁拉会战中,18师团还是作为主力骨干兵团使用,故此处用重创而不是歼灭),一雪两年前退兵缅甸的耻辱。史迪威称此战为“中国历史上对第一流敌人的第一次持久进攻战”。中国驻印军攻克密支那后,部队进行休整扩编,由新一军扩编成两个军,即新一军和新六军。孙立人任新一军中将军长,下辖新三十八师和新三十师(后廖耀湘新六军回国增援国内抗战,其五十师编入新一军)。

抗战时期,美国所派来的史迪威上将因与蒋介石不和而后被美国召回。孙立人由于其美国背景,十分同情史迪威,史解职回美国后,孙立人曾以中国军官的名义发动上书罗斯福总统,要求让史迪威重返中国,这些都是逾越名分、干犯大忌的行径。 打通中印公路

孙立人将军

1944年10月,反攻缅北的第二期战斗开始。中国驻印军由密支那、孟拱分两路继续向南进攻。孙立人率新一军为东路,沿密支那至八莫的公路向南进攻,连续攻取缅甸八莫、中国南坎。1945年1月27日,新一军与滇西中国远征军联合攻克中国境内的芒友,打通了滇缅公路,与滇西远征军举行芒友会师,作为在越南河内(时称东京)会师的前哨。随后,孙立人指挥新一军各师团继续猛进,3月8日攻占腊戍,3月23日占领南图,24日占领细胞,27日攻克猛岩,消灭中缅印边界所有的日军主力部队,胜利结束第二次中缅印战役。

孙立人将军指挥新三十八师,在远征缅甸,协同盟军抗击日本的战斗中,屡克强敌,战功卓著,其运用的战术、显示的战力为国内外各方充分肯定,有“东方隆美尔”之誉。1945年5月,应欧洲盟军最高司令艾森豪威尔之邀,孙立人赴欧考察欧洲战

篇三:《孙立人将军活埋上千名屠城南京的日军俘虏》

孙立人(1900-1990):清华精英,弗吉尼亚军校毕业,抗日名将,半生软禁,五大主力之新一军军长,长春警备司令,台湾陆军总司令。

1914年,孙立人以安徽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当时系留美预备学校,今清华大学前身),读完4年中学课程后,转入高等科专攻土木工程学。当时清华的毕业生都可以用庚子赔款官费留美,所以清华学校在全国各省招收的学额也是按当初各省缴付庚子赔款的多少来分配的,孙将军回忆1914年安徽省的学额为5个,而报考的人上千。

孙立人将军喜爱运动,当年在清华读书时,曾任校篮球、足球、排球、手球、棒球队长,尤其擅长篮球,曾于1921年入选中华篮球代表队,参加在上海举行的远东运动会,并夺得篮球冠军。

1923年,孙立人前往美国,就读于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土木工程系,除了学费,每月还有80美元的生活费,过日子是很宽裕的,但他平时很节俭,每月省下30美元资助他的一位自费留美的朋友,他在清华毕业时,相当于已经攻读完了大学一二年级的课程,所以普渡大学只再读两年就于1925年毕业,获工程学士学位,并获得工程师开业执照。孙的学业成绩是相当优良的。

新1军军长。抗战八年,孙立人在国内除了参加过淞沪会战外,基本上没打过仗,他的功勋主要是在缅甸建立的。尤其是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时,他在仁安羌一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日军,救出了7000多英军和记者,蒋介石、罗斯福、英王乔治都给他授勋章,由此声名大振。他的得票排在第四我想也缘于此。不过,我并不认为英国人的命比中国人的命更值钱。我欣赏孙立人的是他对日本俘虏的态度,对那些曾沾满中国人鲜血的禽兽,尽管成了俘虏也照样格杀勿论,此举大快人心。孙立人排名略显靠前。

1944年第二次缅甸战役开始,孙立人指挥新三十八师如下山猛虎般扑向胡康河谷。10月29日占领新平洋,12月29日攻占于邦。大败日军第18师团,活捉

上千人,当被俘的日军被带到师长孙立人将军的面前时,孙立人厌恶地皱皱眉头,不假思索地命令参谋:“这些狗杂种!你去审一下,凡是到过中国的,一律就地正法。今后都这样办。”命令被迅速执行。日军第18师团曾在中国战场上犯下累累罪行,这些俘虏手上沾满中国人的鲜血,当然在劫难逃。

结果!缅甸会战中投降的上千名日军士兵以及军官,统统被孙将军以活埋的方式杀掉。唯一生还的倭寇是一个叫山田进一的下士。因为经过审讯孙将军得知他是台湾人。 活埋1200名倭寇的事件是二次大战中比较大的杀降事件,此事被美国报纸披露震惊了世界,美国方面大为恼火,认为这将使日军此后更加顽强的抵抗。然而其结果却是日军一旦闻得新一军的威名,皆望风逃窜,1945年春,新一军兵不雪刃占领仰光,缅甸全境光复!孙立人将军名震全球,成为二战中与张自忠将军齐名享有世界声誉的中国将领。

对于孙立人将军活埋屠城南京的日军俘虏之事。国军新一军声明,说孙立人将军并没有杀日军的俘虏,那些日军是自己饿死的,新一军的声明:新一军公开声明: 近来网路上流传,孙立人将军於缅甸战场作战时,坑杀日本人之不实言论: 本司令部在此公开声明: 一.缅甸之战,从新38师於一九四二年四月入缅起,至新一军成立,到一九四五年四月三日止,整整三年,前后两期攻势作战,和中国军队对垒的日军有第二、十八、四十九、五十三和五十六

五个师团,及第34独立旅和其它特种兵部队,中国军队击毙日军3万3千零82人,其中包括3个联队长和其他高级军官,击伤日军7万 5千4百99人,俘虏田代一大尉以下官兵3百23人,日军几乎全军覆没,新一军伤亡1万7千人,新一军和日军伤亡的比例是一比六.新一军与日军作战每一场战役中,均是光明正大的作战,战术运用包含正面攻击,包围及迂回攻击,作战全程没有违反国际公约,战争法,武装冲突法. 二.作战中日军直接於战场中阵亡者达百分之七十,俘虏后送至 驻印军司令部(指挥官为史迪威将军)美军军事法庭公开审判,俘虏於战后留置缅甸执行劳动以修筑公路及铁路为主,已由英军接掌缅甸地区,半年后由美军船运遣送回日本. 三.民国三十三年(一九四二年)六月二十五日,新一军攻下缅北孟拱城,此时之日军第十五军各师均已战力残破,十五军通令各部坚守阵地等待救援,孟拱城外孟拱河西南部之一处河谷,日军第五三联队二千多人,因等不到补给又没接到撤退命令,於河谷中集体饿死,国军清扫战场时才发现该部,此部乃遭日军遗弃与国军无关. 四.文献证明可参阅国防部史编局滇印缅作战汇编上下册,罗曼著蓝鹰兵团,孙克刚著缅甸荡寇志,,,等书 五.凡有侵犯孙将军及新一军声誉之言论及人员,本部将提出法律告诉. 此令 新一军司令部

篇四:《抗战名将孙立人:让日军闻风丧胆的中国将军》

抗战名将孙立人:让日军闻风丧胆的中国将军

1943年12月29日,中国军队在经过一个多月的恶战后重创日军,胜利收复缅北重镇——于邦。此时,一名将军对随从参谋下达了如何处理日军战俘的命令:“这些狗杂种!你去审一下,凡是到过中国的,一律就地枪毙,今后都这样办。”这道命令,将俘获的1200名日军尽数枪决。

以上情节源自某本纪实文学,事实上纯属虚构,但那位将军却真有其人,他叫孙立人,时任新编第38师中将师长,一位令缅甸日军闻风丧胆的中国将军。

孙氏操典,训兵有方

孙立人(1900.12.8—1990.11.19),安徽庐江人,字抚民,号仲能。孙立人出生在官宦家庭,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官二代”。他上过私塾,读过教会学校,后来又进了德语学校,因而他后来的生活十分西化。1919年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后,孙立人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是学校的体育达人。这要放在和平时期,一定是位薪酬百万的大明星。

连年战乱,使孙立人萌发了从军报国的想法。他在美国普渡大学取得土木工程学的学士学位后又继续考入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正式迈出从戎的步伐。然而,美国军校的留学生在民国军队中地位低下,他们回国后大都被闲置一旁,许多人因此退出军界另谋生路。

孙立人坚持了下来,在坐过两年冷板凳后,1931年6月被调到财政部税警总团担任团长。税警总团有很多美国军校的留学生,孙立人“入伙”后如鱼得水,

为了带好部队,他将理工知识和工程师的思维方式应用到治军上,又将传统军事教育和美国军校的西方教育模式相结合,制订出适合自己部队的训练制度,从而形成一种不同于友军的训练方式,这在当时被称为“孙氏操典”。{孙立人清华}.

孙立人治军,以“管理严格、训练严格、人事公开、经济公开”为原则。在用人上不分党派亲疏,做到量才而用。他在上衣口袋里专门放着一本人事名册,将部队长的优劣表现予以记录,作为任用依据。在孙立人的部队中,既有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军官,也有留学美国、英国、意大利,甚至是东南亚国家的军事留学生。因此,他的部队也常被友军称为“多国联军”。

孙立人还规定军人做到“五要”:要有铁一般的体力,要有钢一般的毅力,要有高尚的道德和敏慧的智力,要有勇敢牺牲的精神和决心,要有铁的纪律和艰苦朴素的作风。在平时的训练中,孙立人亲自督导射击、格斗、体能课目,经常在夜间紧急集合部队进行操练。此外,孙立人还在夏天带领所部官兵学习游泳,三个月内使全团上下所有人员,甚至是伙夫都学会了游泳。

作为一名留美军官,孙立人十分重视部队的文化建设。他以“义勇忠诚”为团训,并编写团歌。孙立人还下令将岳飞的《满江红》作为必读书籍,以文天祥的《正气歌》作为政治教育教材,让所属官兵都能以民族英雄为榜样,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卫国使命。

孙立人当上新编第38师师长后,又改良出一套“三信心”教育。所谓的“三信心”,即相信自己经过努力一定能够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相信上级在你遇到困难时一定会予以援救和帮助,相信本师友军在你遇到困难或面临危险时也一定会尽力营救帮助。在这种思想熏陶下,新38师的官兵在投入作战后,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都能互帮互助,绝不轻易放弃战友。如新38师第一次远征缅甸期

间,新38师副师长齐学启就因不愿放弃伤兵而不幸被日军俘虏,后在战俘营内遇难。

战地提拔,新师长首战告捷

作为一名抗战名将,孙立人是在战败中成长起来的。

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孙立人随部参战,这是他第一次经历实战,而且还是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面对初阵,孙立人十分冷静,他指挥部队在蕰藻浜多次击退日军,且在负伤情况下继续坚持作战。由于他表现出色,被战地提拔为第2支队司令。整个淞沪会战中,能在战地被提拔的只有两人,孙是其中之一。 遗憾的是中国军队战败了,税警总团也因损失惨重被缩编为一个师,孙立人因伤离部,随即成了编余军官。孙立人不甘心就此退出军界,他想继续在抗日战场上出力。伤愈后,孙立人振臂一呼,召集旧部重组新军。盐务缉私总队随即应运而生,此后该部几经整编,于1941年12月改编为新编第38师,孙立人成为该师首任师长。

1942年3月,新38师奉命参加第一次远征。部队进驻曼德勒时,英缅军在日军第33师团猛攻下败退仁安羌。为摆脱追击,英缅军向中国远征军发出求援电。孙立人奉命解围,他命令第113团先行出发,连夜以急行军的速度在16日和仁安羌友军取得联系。17日,第113团投入作战,至18日突破日军防线。紧接着,第113团强渡平墙河,对南岸日军发起猛攻,英缅军一部也予以配合,使日军第214联队首尾不能相顾,被迫后撤。第113团乘胜突进,收复仁安羌大部,并在执行掩护友军撤退任务时成功解救一批被俘的英缅军官兵。19日凌晨5时,第113团完成任务脱离战斗,这就是著名的“仁安羌大捷”。

1942年的孙立人{孙立人清华}.

新38师首战告捷,振奋了全军士气,对势头颇盛的日军也是一个沉重打击。但随着八莫和密支那的沦陷,整个远征军都面临被日军包围的险境。为保存实力,远征军第1路总部决定撤退回国,制订的撤退路线是经孟拱退入云南。由于撤退沿途道路崎岖,且大多为无人山区,致使部队在没有发生战斗的情况下就大幅度减员,许多官兵因缺少食物和医药品而失去生命。

孙立人清楚,执行命令无疑是将部队推上绝路。正在他犹豫时,第1路司令官罗卓英又下达新的命令,要新38师改开印度。这前一个命令,是副司令官杜聿明秉承蒋介石意思下达的,那么罗卓英又怎么会发出一个完全不同的命令呢?{孙立人清华}.

经过权衡,为了让更多官兵求得生存,孙立人决定执行罗卓英的命令,他带着部队向印度转进。正是因为这个决定,挽救了新38师。

编入驻印军,扬威异域

新38师撤抵印度后被编入驻印军,开始接受美国军事顾问的训练,并陆续换装美械。经过半年多的训练,全师焕然一新,在人员组成和装备使用上,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堪称“精锐”。全师官兵都摩拳擦掌地想要洗刷在第一次远征时的耻辱,胡康河谷战斗成为他们“复出”后的首仗。

要实施收复缅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