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殇

时间:2021-10-30 15:51:17 初一作文

篇一:《中国教育之殇》

中国教育之殇(1)

-――辅导班,学生的梦魇

盼过五月盼六月,七月在眼巴眼望中来了,学生们盼望的暑假终于到了,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可各种各样的暑假班迫不及待地纷纷登场,奥数班、作文班、新思维班、北外超前教育班、清华外语班、初一预科班、初二预科班、初三预科班……林林总总,数不胜数。这些大量的补习班吸引着家长的眼球,掏着家长的钱袋子,剥夺着学生们的自由时间。

我家门前的一个小学在散学典礼那天,门外排开七八个招生的宣传台,校园外高悬五六条红彤彤的招生横幅:“作文兵法,让你的孩子快人一步”;“张老师数学保你考试无忧”;“新概念英语,你最明智的选择”……。邻居家的孩子在去年的夏天过了一个无比繁忙的暑假。去年他将要升九年级,期末时英语成绩不太理想,放假伊始,各科老师下发了五张试卷,一周一返校,上交试卷,三周之后学校暑假班开始,上午8:00-11:30,下午2:00-5:00,中午午休还有作业,晚上6:00-8:00英语家教老师来家辅导。曾经和邻居父子交谈过此事,父亲无耐地说:“孩子太累了,每天早上喊几遍都不醒,可不忍心也不行,别的孩子都在上补习班,成绩顶尖的学生也不例外,人家都上,我们不上那不拉得更远了吗?”

儿子说:“谁想上补习班?我也想放假放松一下,和同学去踢足球,上网、旅游,可家长、学校、老师不答应。算了,我再忍几年,等我考上大学,我尽情玩,把这几年受的苦给补回来。”

家长在攀比盲从,学生在苦捱应付,那老师在干吗?

老师们在竞相办班,小学办初中办高中办,办复习班办预科班办加强班,在同一个学校里,教师们也在攀比谁办了班谁牛气,谁办不起班谁窝囊,谁的班人多,谁的班人少,甚至出现了同一个班级的老师相互抢学生的事。一个暑假班办下来,单人收入在4000-10000

元不等。某中学的一位老师被称为辅导班牛人,平时周末办,寒暑假也办,每月此项收入是工资的2-3倍,“坐骑”也跟着换了几个,越换越高档。

社会要求学生有好成绩,家长期待孩子能优于他人,教师既要好成绩,又要创收。于是乎,辅导班越办越多,越演越烈,不上辅导班的孩子是另类,不办辅导班的老师是号召力不行。于是,正常变成不正常,不正常倒成了正常。

一个脑子里满是狭隘的死知识的学生,一个没有任何初中行动的学生,一个永远泡在补习和书本中的孩子,怎么成人,怎么谋生,怎么成材。一个没有爱心没有怜悯的老师,一个只知教书不管育人的老师,一个只想办班创收的老师,怎么能成为文明的传播者?

功利性是我们整修社会的通病,只要有利益驱动,管它原则?!管它良心?!管它国家命运?!教育待业如此,其它行业又岂能豁免。呜呼!辅导班――中国教育之瘤,中国教育之殇!

中国教育之殇(2)

-――困坐书城,破壁无期

此节源于美国芝加哥的工人大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0 多万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工人运动,1889年7月14日,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大会上,与会代表一致同意:把5月1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这一决议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上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这就是五一劳动节的源由。

当我们成年人早已习惯八小时工作制时,有谁计算过一个中学生每天的学习时间有多长呢?以我家附近的一个寄宿制中学为例,咱们算一算吧!早自习6:10-7:10,早辅导7:40-8:10,上午四节课,每节45分钟,中午辅导12:40-1:40,下午又四节课,晚辅导6:10-6:40,晚上自习两节,一共10.5个小时,九年级还要加一个小时,将近12个小时。自习和辅导也同样有老师在,学生一般是背书或做作业,与正课无异。尤其是饭后辅导,吃饭时间为30-40分钟,很多学生这口刚刚把饭咽下喉咙,那边老师已到了教室,他们不得不拿起钢笔埋头奋战于作业堆中。长此已往,很多学生已养成了非凡的坐功。课间也懒得出去动一动,端坐于凳子上,看书、吃零食或继续做作业,反正“作业何时了无空暇停笔一问之”。

城市的学生更甚,晚饭后的作业是一天中的重头戏,语文作业:一张试卷带作文;数学作业:两张试卷;英语作业:一份试卷;化学作业:P9-12;物理作业:P12-16。类似的作业清

单是家常便饭,考前则更为恐怖。于是,城市的学生草草吃罢晚饭,没空瞄一眼电视,扑在书桌上,开始挑灯夜读,熬到10点半不叫熬夜,11点、12点者大有人在。曾听到一个真实的事情:妈妈在梦乡里惊醒,已是午夜1:30,见女儿的房间里灯还亮着,就问:“还没做完?算了,快睡吧。”“妈,你睡吧,我还有一张试卷就做完了!”女儿疲惫地回答。这不杜撰,这不是个案,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网上谑语说如是:什么起得最早―――鸡和学生。什么睡得最迟―――小姐和学生。

早在二十年前,一位美国教育专家来华访问说:“中国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学生,他们谦逊好学,热爱读书,他们的书包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书,他们上各种各样的特长班,他们的成绩几乎都是A,可我们的学生太贪玩,二十年后我们一定会落后于中国人。”二十年过去了,这位专家的预言没有实现,美国的学生依然在悠哉地学习,悠哉地成长,悠哉地摘取各种奖项,而我们还在讨论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我们的学生依然在题海中鼓励自己:“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过着比二十年前更苦更累更读死书的日子。

我们真地不知道,中国是怎么了?中国教育是怎么了?中国的学生们非得接受这非人的折磨要,非得过这种囚徒般的读书生活?当我们的家长、我们的教师在抱怨孩子们不努力时,想一想我们这些成年人能承受住这种学生生活吗?

一位学校领导不相信,他说为了督促教师们上好课,他要用一周时间,坐班听课,第一晌,他做得很好,第二晌他听了两节觉得腰疼,第三晌他听了三节,如坐针乩,第四晌他听了四节,一节在打瞌睡,一节睡着了。第三天他不再坚持,撤回他的办公室,而我们的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12载的寒窗苦读,

坐折板凳,沤心沥血,像老祖宗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胅,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那么12年的历练之后,我们的学生一定会是人中之龙凤,是等风云际会之时,一飞冲天了。可事实如此吗?12年后,我们的学生两手白拙,没有生活的经验,没有谋生的能力,没有强健的体魄,没有高尚的品德。12年的辛苦化为乌有,父母心痛,老师心痛,心痛归心痛,可总是无可耐何,后来的学生依然走进这个怪圈里:苦读――乌有――心痛。周而复始,然则何时了了?

只有当政者能听懂民声之时,下定决心抛弃数千年“科举”之“精粹”时,把评比人变成培养人之时,中华民族的教育才会真正复兴!

而在今时,我只能长叹一声:“困坐书城,破壁无期―――中国教育之殇!!!”

篇二:《教育之殇》

教育之殇

——考试成绩排队杂谈

常见一些学校,一考完试就用成绩排队,不仅给学生排名次,而且用成绩给教师排名次,更有一种混账逻辑:你教师搞不好成绩就没资格说话。试问:成绩和说话资格有半毛钱关系?说话是天赋人权,思想本来就是人特有的,也是任何人不能剥夺的全部尊严,就是你不同意我的观点,但你也不能剥夺我说话的权利。成绩只显示对别人贩卖的知识的接受程度,并不代表购买力,和生命内在的需求相关,根本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全部尊严。把学生的成绩和教师的尊严划上等号无异于让教师把学生问题、家长问题、社会问题等相关教育问题全部背负起来,并把知识学习等同于学习的全部内容。如此判断,不是糊涂就是别有用心。把学生的成绩和学生的尊严全部等同也是不能原谅的,因为尊严是人格的整体外化,而成绩相对于整个生命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学校要求学生学习的也不见得就是学生愿意学的,出自别人选择的学习内容强制推销给学生,还美其名曰“塑造”,其实只是把学生当作实现外在目的的工具,而没有当成一个独立生命。

让学生恐怖的还有每次考完试后的成绩榜、光荣榜,我觉得叫“成绩绑”“光荣绑”或许更合适。因为它是一种绑架,不是自由选择。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是“我要学习”,不能“要我学习”。因为学习是人的高级本能,如果外界强制你学习,那么一定不是出

于学生自愿,而是有人要拿学生的学习分红,已经变成了“要你学习是假,谋取私利是真”了。打着“为了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基”的招牌实则是“为了学校的可持续收费服务”,为了某些人的面子服务。

再说一说“为了学生的成功着想”这个美好的幌子。学生成功首先是学生自己的事,因为生命首先属于他自己,和你学校有什么关系?生命如草木,有开花的自由,也有不开花的自由。人生本就有无数种,无法重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成功人生只是一种人生,不能用一种人生代替其它人生。人生无法标准化,人与人也是没法比的。你身上连两根相同的汗毛都拔不出,怎么能强求所有的生命一样成功呢?再说,成功本身也是个缓慢的觉醒过程,是不能急的。你看长得快的树,木质都松脆,这是生命规律,被雷电摧折的树也多是脆弱的树木。

一些学校甚至用成绩给教师排名次。一考完就成绩分析,其实哪里是分析,不过是当众羞辱教师罢了。借此控制教师,逼迫教师“抓紧”学生,搞出成绩,实质上这只能表现出权力的傲慢与自负,不仅于事无补,而且还可能逼出教师的坏脾气,破坏学生的学习自平衡。最后只能异化出一些霸道凶悍、蛮不讲理的教师和一群战战兢兢、不会思考、丧失批判能力的学生。因为学生有个时间成本问题,同样的时间给数学,就不能给物理。各个教师都给学生压担子布置作业,学生选择哪门课?最后可能就会选择那个脾气最大最会整治学生的老师。因为人有顺从坏脾气的弱点,何况对一个处于弱

势地位的学生来说,更不敢随便造次。学校如此抓教育教学就取消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取消了教师的专业自主权,鼓励各个教师之间的恶性竞争与相互封闭,最后的不幸全部转嫁给可怜的学生。放眼全国,每年不知有多少学生就是因为这样的“教育”给害死的,只不过许多自杀事件是被有意“和谐”的,大家不得而知罢了。

遵义市第五中学 韩忠彧

2014-04-20

篇三:《教育之殇》

教育之殇 作者:保卫

十二三岁的年纪,单纯得像白纸一般,却又迫切的渴望成长、渴望自我、渴望情感。读到《双城的创伤》,勾起了一些曾经的回忆,感触良多。那时候,不光身体在快速发育,各种情感也像雨后春笋般疯狂萌发。我们把头发染成黄色,彰显个性;我们拒绝父母的唠叨啰嗦,表现独立;我们把义气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表达情感。在那五个孩子眼里,他们做的没有错,遵守朋友间的约定,与朋友同生共死,是有勇气、讲义气的表现。

那个年纪,最奇怪的东西莫过于喜欢,心里汹涌澎湃,却不善表达,羞于表达。十三岁那年,我正上初一,学校一位初三的女生跳楼自杀,原因是喜欢的男生别另一名女生抢走。事情发生后,学校对早恋深恶痛绝,甚至不允许男生、女生同桌。然而,学校一切禁止早恋的规则和措施,都没能起到任何效果。当我看着邻桌的女同学将手指割破给喜欢的男生写信时,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因为我不小心割破手指、鲜血直流时,我感到钻心的疼痛。那时候的我们,生命的价值不会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一位的可以是友情,也可以是“喜欢“,还可以是自尊。

苗苗的死,换来了四个孩子的相继自杀,因为友谊,因为共同的约定。当问到其他孩子为什么对苗苗的感情这么深时,他们说苗苗能“理解“人。一句理解,道出了中国父母教育孩子的短板,道出了中国教育的缺陷。中国的父母绝大多数都在尽力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却很少关心孩子在想什么。有的父母在孩子犯错时,宁愿体罚孩子,也不愿去了解孩子犯错的原因,因为和孩子谈心费时间、成效慢,而体罚却简单粗暴、立马见效。药家鑫从小在体罚的阴影下成长,当他看到张妙好像在记自己车牌号码时,他像一个犯了错的孩子般手足无措,他害怕父亲的责罚,所以情急之下用刀捅死了张妙,这是失败的家庭教育导致的一个悲剧。学校,负责教书育人、传授知识,却也很少关注学生心理。对于一些心理教育和三生教育的课程,大多学校都是草草了之,因为这些课程没法提高学生分数,没法提高学校升学率。

记得第一次用彩色信纸给喜欢的女生写信时,心里小鹿乱撞,似乎一不小心,那颗狂野的心就会从喉咙里跳出来。虽然青春的悸动显得青涩而幼稚,却成为了我们一生难忘的珍贵回忆。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们,很难处理这样的情感,只有父母、老师积极引导,才不会让这份情感成为悲剧的导火索。5.19,一个{教育之殇}.

鲜活的生命消失了,因为一段说不清、理还乱的青涩感情,也给中国式父母、中国式教育打了一记重重的耳光。

篇四:《教育之殇》

教育之殇

题记:写这篇文章有两个原因。一是早上读了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文章《社会阶层固化趋势加剧 一代穷世代穷 》,二是中午时丰婉君打来的一个电话,让我不禁陷入了深入的思考之中。{教育之殇}.

也许我们的教育真的出了问题,尤其农村的教育,我觉得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一、理想与现实冲突时

我生活在农村,祖祖辈辈的农民,中考时才第一次到县城,也许我更了解这些孩子。也更了解这些孩子的家长

A同学的爸爸妈妈,为了给A更优质的教育不惜花去大把的血汗钱,把孩子送进了城里。每次打电话都会强调爸爸妈妈不怕花钱,我们有的是钱。而适得其反,离开父母的A并没有向父母期望的那样好好学习。没有父母在身边,他如脱缰之马,上课玩起手机,和同学偷偷的出去上网……这并非个案,大多数的农村父母,都会认为有钱了就能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给孩子最好的教育。等到中考或者高考之后才真正的发觉这几年都被孩子和老师给骗了。而他们却心甘情愿的被骗。

B同学是一个孝顺的孩子,父母外出打工,家里有他和奶奶两个人,奶奶身体也不好,所以如果奶奶病了,或者赶上收麦,他都会请假,我也都准了,我想有孝心,远比考一百分重要吧。尤其是考试并没有希望的学生,我们为何要绑架他们的意识,让他们按部就班,一定要走考大学这条道路呢?说难听一点,说这是班主任的惰性所致,因为大家都这样听话了,班级就安静了。而忽视了自己不光是管理者,我们更是教育者,探索适合每个学生各自发展的方向才是班主任应该做的。我总是以学生有自己的想法而骄傲,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出于蓝而胜于蓝。才能一代更比一代强,我们要做的是干预而不是干涉。

这里也牵涉到一个情商问题,B同学懂得真情回馈,是情商使然。上午在和同事谈到一个人智商很高,说下属每每有良策献上时,讲不到一半就被他猜中了,后来没有人再愿意给他出谋划策,我认为这个人智商很高,情商却很低,为什么不假装不知道,让下属把事情叙述清楚呢?

我相信,这个学生毕业后也一定是个受人欢迎的人。

今天,丰婉君打来电话,同样的问题,他说奶奶病了,想在家照顾两天。我就问她是不是父母都不在家,她说是,从家到学校那段路正在修,路也不好,我分明听到她的哽咽声。后来我问她怎么请,也许她以为我在责备她或者不想准她假。她干脆说不上学了。这下我是没辙了,有这么严重吗?

我曾今很自豪的美德教育却成了束缚他们前进的枷锁。这让我想起岳父的一句话“和美国好的国家都富裕了,和中国好的国家都还贫穷”,中国的儒家文化教会了我们礼义廉耻,同时又奴化了多少人。让他们服从,逆来顺受。做起事来总是优柔寡断。

不过,如果是我也许我会和她一样选择放弃自己的梦想而回归现实。但是我一定不会甘心。从村的孩子想要翻身必须牺牲一代人,扶持一代人。而我们不愿自己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做出牺牲,也许我们会为了下一辈做出牺牲。而就因为这种思想,让我们无法摆脱黄土地的束缚,世世代代把热血和汗水都泼洒在黄土地里。

我真的希望学生能长远的看问题,做一个“有远见卓识的人”也只有这样我

们才能慢慢走出去,让自己的后代更幸福。而谁又会和他们说这些呢?

二、为何成为问题生

总能听到老师们谈论现在的留守儿童如何缺少父母的关爱,如何不能承受挫折。如何一个个成为问题生。细想起来,问题生不是天生的,是我们的教育一点一滴培养出了来的,老师总是习惯于出现问题,去解决问题。以此展示自己的管理能力。而少有人真正关心他们,做到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成绩退步了,老师找学生谈话,打架了,找来家长。旷课了,老师暴跳如雷,百般训斥。谈恋爱了,棒打鸳鸯。而谁去关注他平时的一言一行,关注他们内心的想法,和迟到旷课的真正原因……

等到问题出现后再去补救,效果可想而知。所谓教育机制只有在考试中才会用到。

我的一个亲戚,因为老实,班主任总是说他不愿意和人交往,试着改变他,可是没有效果,而且碰了一鼻子灰,班主任说他需要看心理医生。他那天哭了,我找到他,他对我说了实话“我就是不愿意说话,班主任就是说我有心理问题,我没有,我就是要和她对着干”也许班主任真的是为他好,可是,真的做了一件坏事。也许本来没问题的学生,被我们主观臆断,变成了问题学生。

三、为何不愿“跳龙门”

教育的投资得不到回报是学生不愿“跳龙门”的最直接原因,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出人头地,比自己更出色,而现在的学生有自己的观点:上学有什么用,大学毕业也找不到工作。何况还要浪费青春,浪费金钱。

他们选择了技校,或者工厂,而舍弃学业,显而易见,这对整个民族的素质会带来影响。我们不能怪孩子,因为我们的教育并没有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他们在学校里获得了哪些知识,又提升了哪些能力呢?应该找些专家评估一下。

大学多了,质量就没保证了。大学生多了,找不到工作的就跟着多了。国家一味的要公民接受教育,而没有把质量搞上来。举个很明显的例子。

现在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每个公民都应该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但是问题是,在农村,幼儿园起,他们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基础没打好,又要拔苗助长不能留级,渐渐地,不会了,厌学了,惹事了,退学了。

老师劝他上学,坐在教室里什么都听不懂,学校也没有专门开设适合他的课程。于是不了了之了。

四、给力的制度,不给力的监督

国家真的富强了,我们的每个人都感觉的到。老师涨工资,学生吃营养餐。现又在建食堂、教学楼、实验室。给学校拨经费,真的煞费苦心。可是真正有多少落到实处?每个环节都在做假,我想除了中央,从省级部门开始就假起来了。我们也不用举报他们,除非你见到习近平,告诉习总这里很不太平。否则,你一定会招到报复的。

制度都很让人兴奋,而做起来都是不尽如人意。当官的,都在想着往自己腰包里装钱,谁又想实干一把,让大家受益?我想,实干是一个慢功夫,当时效果不明显而且耗费精力,出力不讨好。等效果出来了,自己又被调走了。实干一定会整治不良风气,自然得罪了小人,他们会奏你一本。所以。大家不愿干,没人干。谁干,一定是因为不想干。这样的环境下,一切都只是口号。

悲哀!而我们又必须快乐的活在这嘈杂的人群里。

篇五:《教育之殇》

教育之殇{教育之殇}.

谈到教育,我想这是一个一直争议不断的问题。纵观国内外的教育,教育模式各有千秋,我们不能断然的说谁的教育好,谁的教育不好。但是我国填鸭式教育的的确确把我们变成了只追求标准答案,没有创新思维的一批人。苏格拉底曾说:“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他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可是我国的教育恰恰背道而驰,老师教给我们正确答案,我们不假思索的接受并在一次次的考试中展现我们的记忆能力。

今年暑假我看了一部BBC制作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国式教育》,这个纪录片讲述了5名中国老师到英国汉普郡一所顶级中学,进行一个月的“中国式教学”,结果却“水土不服”,老师把学生训哭,学生也差点把老师逼疯。一开始看这部记录片时,我对于中国5位老师的授教方式倍感亲切,因为我们都是经过了十二年的寒窗苦读步入大学的孩子,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经让我们习以为常,我们从来没有反问过自己教育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因为我们从幼儿园开始就是接受这种灌输式教育。当看到英国学生在课堂上的散漫状态,再回想我国中学生的学习状态真时,真是天壤之别呀!我们的学生看起来更懂事,更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我们的孩子好像早早的就知道学习是将来体面生活的唯一出路,只有学习好的人才更有可能成为人上人,从小学开始我们就知道自己将来的目标是考大学,并带着家长和老师的期许为之努力着。可往往考上大学后很多人突然迷茫了,不知道以后该干什么,这么多年追求的目标实现以后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之路该往哪走?我们被流水线式的教育模式培养的很少去想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想干什么职业。有不少接受专业调剂的大学生四年里学着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四年之后的他们真的是都比不上学技术的学生。有人说,现在的幼儿园像小学,小学像初中,初中像高中,高中像大学,大学反而像幼儿园。虽然这只是一句调侃的话,但仔细想想我国的教育又何尝不是呢!我们孩子接受的知识都比国外同龄人早一二年甚至好多年,我们在国际各类的奥赛上总能拿到很多的金牌和金牌总数第一,而一到评诺贝尔奖国人就销声匿迹了。

在《中国式教育》这部纪录片中有一幕让我感触颇深,中国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为学生们演示化学实验,并把实验现象和正确结果告诉学生,让他们记公式。相比之下,英国老师则是让每个同学参与实验,让他们自己观察现象,即使实验失败了也没关系,反而让他们学到了为什么会失败,正确的方法应该怎么做,学生参与的更多他们才会思考的更多。值得让我反思的是,中国式教育有些急功近利,老师只教标准答案,学生不用浪费时间尝试失败,只要记住正确答案就可以了。这样使得我们学习只会死记硬背,而不会思考实验为什么失败。但是不经历失败永远不能创造出新的东西,如果不让孩子们做错误的尝试,等他们长大了,他们会变得惧怕错误的尝试,多数孩子都会失去创新的能力。我国的教育体系变成了最不能容忍错误的领域,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我们的教育体制正在扼杀孩子的创造力。毕加索曾说孩子们是天生的艺术家,问题是我们长大后能否继续保有艺术的灵感。我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人丧失了创造力,甚至可以说,是我们所受的教育让我们丧失了创造力。我们的思维在中国式教育下被牢牢禁锢,每个学生学到的东西都是一样的,没有自己的思考,缺乏创新思维。这一弊端让我深

有体会,读研究生后突然发现自己缺少想法,有时候老师问有什么创新点,有什么意见或问题我竟然回答不上来,思维呆板只会学习书本上的知识。

这次上课的时候老师问我们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可以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吗”?我的第一反应是不能,因为我自己就是在各种各样的辅导班补课长大的,回想自己的小学,每个周末要上舞蹈班,作文班,奥数班;上了初中又上了英语班,数理化班;到了高中就更不用说,每天晚上下了课又奔波在去辅导班的路上。家长也想过是不是不要给孩子报这么多的辅导班,可是别的孩子都在学,家长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后了。我记得我妈妈曾对我说:“你现在也许会讨厌我,埋怨我给你报了这么多的辅导班,但我只希望以后你不会觉得是因为我没有给你报这些辅导班,没有让你学这么多东西而使你落后于别人”。我竟然无力反驳,因为我也怕现在轻松了长大后会后悔。老师又问我们,“如果人生并不是一场短跑,而是一次马拉松式的旅程,那么可以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吗”?我犹豫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就算我内心里想的是可以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快乐的成长,可是如果社会上的其他孩子都在跑,那么我还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悠闲的走吗?

下课后我把《教育能改变吗?》的六集视频完完整整的看了一遍感触颇深,我觉得如果想让孩子快乐的成长,教育改革刻不容缓。现在我们都在强调学生应该记住多少知识,应该掌握什么应试技巧,我们都以应试教育为准绳,围绕着升学率的指挥棒在转。我们把学生培养成记忆知识的“书柜”,变成如何应试的“机器”。学生又如何能够创造,又怎么能够具备创新能力呢。我国的一考定终身的教育模式,一味地强调分数,学生、家长和老师的眼里只有分数,分数高的就是能力强的好学生,可是现在社会上高分低能的学生数不胜数。不得不说我国的学生真的很会考试,雅思托福拿高分的学生让外国人都诧异,可是真正学以致用的又有多少呢?多少毕业生在毕业的那一刻就把这十几年学到全还给老师了,步入社会的能力脱节问题不容小觑。

如果整个社会的教育模式都是让孩子自由全面的发展,而不只是一味地看中分数,那么家长不会逼迫孩子上各种辅导班;如果每个学校的师资力量均衡,那么家长不会辛苦奋斗只为一套学区房;如果教育的宗旨是以育人为本,那么不会有那么多人性冷漠的事情发生;如果教育不只是浮在书本表面而是深入人心,那么当今的贪污腐败以权谋私问题不会像现在一样猖狂。教育之殇,敲醒了警钟!

杨振宁先生曾说,中国的教育适合一般的人,美国的教育适合一流的人才。美国孩子的童年是幸福的快乐的,我们的孩子是沉甸甸的书包和繁多沉重的课业负担。有时想想,生活在中国的孩子够悲惨的够可怜的了,而出生在这个民族也是够悲哀的了。引用鲁迅的话“救救孩子!”其实就是在救我们的未来,对中国的教育,我们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呐。我们应该借鉴吸收其他国家教育的优点,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时大胆提出自己的设想和建议;注重培养学生抗挫折的能力,在失败中学会接受和反思;注重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在团队合作中集思广益互帮互助。

教育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下一代的命运,也同样使每个中国人都不敢漠视。中国的教育,改革之路漫漫,但请教会孩子做人之道和自立自理能力,请还给孩子选择目的地和行进道路的权利,请引导他们按照正确的价值观迈向快乐的未来。请让教育之殇回归教育之本,请让改革的春雨造福我们的未来!

篇六:《教育之殇》{教育之殇}.

教育之殇,伤的是谁?

蒋素玲

“全班就你不及格,拖了班级后腿。”期末考试没考好的小乐因遭到同学的奚落,一气之下离家出走。3月1日上午,11岁的她竟独自坐上了江门开往广州的汽车。当晚9时许,天河警方接到林和中路某小区物管人员报警,称发现一名身着校服的女孩在向路人乞讨,怀疑该女孩为走失儿童。

孩子的出走,一方面与我们当前独生子女多,家庭挫折教育不够有关系,另一方面也与我们的教育与关系。本来,作为教育对象的孩子们各有千秋,各有所长,作为教育就是要将挖掘这些孩子们的潜力,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在一种自由的空气中自然地成长。然而,我们的教育评价却并不这样看,他们所看重的是学生的成绩,学校的一切都要拿成绩来说事,教师处在教育的一线,他们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他们不得不做着一些违背教育规律有时候甚至是扼杀人才的事情。对一些学习好的百般呵护,奖赏有加,对于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使出各种手段,赶鸭子上架。我们拿着相同的模子,将不同性格特点,不同智力的孩子强行装在里面,可怜那些孩子因此备受折磨。

作为一个教师,对于校园暴力可以说见怪不怪。有时候走进教研室,你可以听到教师谈论某某学生的好坏,或者走过教室门前,也常听到老师大声呵斥学生的声音。甚至有时还可以听到板子声,学生的求饶声。尽管每个教师都知道体罚学生是一种犯法行为,尽管每个老师都知道培养学生的个性,让每个学生阳光的生活,而且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也确实这样努力做着,但是,在现实面前,教师还是不得不违心地做一些体罚学生的事,说一些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话,他们感到无奈的同时,也深深的受到良心的谴责。

我们虽然推行和实施新课改,我们教师的观念虽然在某种程度上都有了改变,但是教育评价机制却没有发生什么变化,高考的指挥棒作用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教育教学。虽然也有许多教师怀抱着一腔热血要改变目前的教育现状,但是,现实是残酷的,他们根本无力改变这个现状,他们只能被这个现状所改变。激情燃烧过后,留下的只是寂寞的灰烬。所谓的教育改革不过是一个噱头,是一块敲门砖而已。

当前,整个中国社会处在一种教育焦虑之中,这种焦虑最终集中到教师身上,集中到学生身上,这种焦虑集中反映在对成绩的追逐之中。与其说是教育改变命运,不如说是成绩改变命运。因此,整个教育界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功利化已经深深植根在教育的土壤之上,像罂粟一般,看起来很美丽,但是内在里却是毒素。一个教师你的学生的综合素质无论多么的好,你的素质教育高得多么的有声有色,如果你的学生的成绩和人家相比有差距,哪怕这种差距很是微小,对你也是一种巨大的压力,评优晋级都要受到影响。教师是做什么的?是塑造人的灵魂的。但是,现实呢?却正好相反,我们在摧残学生的心灵,教师忘记了作为一个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操守,他们已经不再将教书育人看你做是自己的事业,而仅仅是养家糊口的职业,他们已经没有了教育理想,没有了激情,有的只是现实利益的考量。孩子们也是一样,学霸孩子因为一次考试不好就跳楼自杀,我们不能想象因为一次考试失败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承受着多少压力;我们不能想象有多少孩子因为成绩不好不得不辍学,他们怀着怎样一颗留恋的心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的;我们不能想象又有多少孩子因为学习不好在学校备受冷落歧视,他们在一些不起眼的角落里度过自己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我们也不能想象那些所谓的学霸君承受着怎样的成绩焦虑,像走钢丝一样的胆战心惊;我们更不能想象有多少孩子在应试教育的魔掌中,人格分裂,精神萎靡。这样的事例太多了,我们看得多了,似乎也就麻木了,也就无所谓了。是呀,毕竟走极端的孩子是少数,但是那些大多数呢?那些在压抑中走完阿门的童年生活的大多数孩子呢?也许,他们走向社会,那些在学校所受到的伤害也许永远成了他们内心的阴影,成了他们内心永远也抹不去的伤痛。多年前,鲁迅曾经大声疾呼救

救孩子,而现在呢?我们仍然要呼吁,救救孩子!

篇七:《教育叙事:教育之殇?师之殇?》

教育叙事:教育之殇?师之殇?

教育叙事:教育之殇?师之殇?

刚才博友海燕转发了一则微信:江苏泰兴济川中学的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在监考时突发疾病,不幸离世。

读罢此文,在扼腕叹息的同时,不仅义愤填膺。

36岁,一位年轻的音乐老师,正值而立之年,上有老,下有小,突然的离世对于家庭来说怎么能承受的了这份伤痛。孩子失去对自己细心呵护的母亲,丈夫失去与自己相伴一生的妻子,白发苍苍的父母失去自己最疼爱的女儿,学校失去了一位年轻而有活力的好老师......这一切都一切,怎么能让人接受得了。

教育啊,我们伟大的应试教育,自70年代恢复高考后,你除了造就一个个冷漠无情、没心没肺、愚昧无知、只会应付考试的机器人之外,你还奉献了什么丰功伟绩?你是否还关注了孩子们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纯洁的心灵,为别人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的侠肝义胆......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除了这样的考试理念你成功的渗入孩子的心灵之外,你想想还给予了他们什么?冷漠、冷血、无情、无知、愚昧、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甚至于熟视无睹......如此等等,我们从吴老师离世的整个考场和过程能看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而绝无半点雾里看花之模糊。{教育之殇}.

教育之殇啊,应试教育体制酿制的恶果,断送了济川中学一位最美的,年轻的老师。师之殇啊,自己亲手培养的,未来的国家精英,却视老师痛苦的呻吟和无力的挣扎而不顾,在那安心做题......

气愤?悲凉?无奈?......

我们的教育何时才能摆脱应试的怪圈,走上素质教育的正轨?翘首期盼......

篇八:《教育之殇》

都知道教育没有标准答案,也都知道应该努力维系住孩子那颗阳光的创造之心,可父母每每都看似无意的用标准答案去限制、框定、扼杀孩子那颗敏感而脆弱的心。孩子在父母流俗的教育中将那份神奇幻灭,而父母却在抱怨孩子天资聪慧的缺失,却不觉这份聪慧正是被自己亲手扼杀在看似责任的焦虑之上。

我一直以为自己能脱俗,也努力朝着自认为正确的方向去做,因我憎恨这份教育之殇,但却未料在陈痛教育之殇外,我终还是落入俗套!

韵母α按照书本中的标准写法是先写с再写一捺,而璟囡却是先写个ο再写一捺,虽然结果看似一样,但过程却并不是标准流程,让我很是不满。坐在璟囡身边盯着她按照标准又书写了多遍,稍有松懈,璟囡却又先写了个ο,见我注意到她,狡辩着说在写韵母ο,不是写α,我竟无语。

是谁教会孩子狡辩,三字经中开篇写出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狡黠、孩子的欺骗、孩子的谎言肯定不会来自天性,看似成功的教育又在扼杀多少孩子的纯善。

我一直告诫自己,要以欢喜心去看待孩子的成长,可真的轮到自己,又有多少耐心去细思自己的做法是否得体、是否恰当,不得不承认,我流于教育之殇。

前段时间陪孩子看书,有一道题:请用蓝蓝的天来作个比喻。我的答案是电影院里垂下的幕布,妻的答案是海洋,从常理来推断妻的答案更合乎标准。但璟囡告诉我们,蓝蓝的天象小鸟们游戏的温暖的家。

以天比家,从道理和语法上或显不足,我和妻直接看到题心天的颜色,而璟囡却是不羁的,将家与天温暖、自由、宽广三种特性均表达出来,毋庸置疑,她更胜一筹,但我们的社会是否能够接受,是否能够容忍,作为家长的我们又是否能够包容这短暂的受挫,将眼界放到更远。

很高兴,和那次答题一样,绝大多数的时候,我会努力保护住璟囡这种思维,不让她被标准答案所禁锢。每次做答时,我都不让璟囡去看答案,也不会告诉她答案,而是让她学会思考,认真倾听她思考后的结果,学会用她的语言,站在她的视角,思考着她的思考,说实话,多数时候都在收获着惊喜。

我不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更不算一个优秀的父母,无法回避每名家长在教育中遇到的问题,也确实不知所采取的办法对璟囡的成长是否正确。

殇是社会之殇,行教育之名,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