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刘禹锡,,作文

时间:2021-10-29 21:21:01 初中作文范文

第一篇:《如何给优秀作文下评语》

如何给优秀作文下评语

当教师以来,批改作文一直是我头疼的事情,一方面是因为这项工作往往是事倍功半,教师耗时多,学生收益少,另一方面是因为我感觉到自己写评语的水平还有待提高。近日看了2010年高考满分作文和2010年中考满分作文等几本书,尤其关注了其中阅卷老师的评语,揣摩一番,有些心得。下面就谈谈我对给优秀作文写评语的心得。{评价刘禹锡,,作文}.

在谈给优秀作文下评语前,先要解决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作文才是优秀的作文呢?我们知道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是从内容、语言、篇章三方面评分,高考作文评分,有基本等级和发展等级。基本等级是从中心、结构、语言三方面看,还有一个发展等级。可见,考察一篇作文的优劣,无外乎从立意、内容、语言、结构四方面看。或者我们可以把评作文这件事情看得轻松点,一篇文章其实就是一个故事,好的文章就是一个好看的故事。好故事内容吸引人,读后有余韵,语言有特色,构思有独到之处。

当我们教师看到好文章的时候,只感叹好是不够的啦!我们要指出文章好在哪里。给优秀作文下评语,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有一双锐利的眼睛,有独到的眼光,敏锐地发现文章的最大亮点。然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同时教师要有教师的高度,一方面可以站在纵观全局的高度,把一篇作文放到这次作文进行比对,或者放入更广大的范围。另一方面要有理论的高度、知识的高度。

初中生作文中的很多亮点,往往是感性思维形成的,是无意识的,这就需要老师用理性思维多去引导。同时指出学生的亮点,同学可以互相赏读、学习,就避免了不知文章好在哪里的情况!使得以后写文章有章可循。

第一,评语要抓住文章的最大亮点。

“这篇议论文由当代社会家长都过早地培养孩子这一现象入手,提出了一个辩证的观点——早有早的好,晚了也未必不好。这个论点既富有时代气息,又新颖脱俗,从众多‘凡事都要早’的立意中反向脱颖而出。 ‖ 此外,本文内容充实,中心突出,感情真实。 ‖本文选例典型,苏珊大妈与黄仁宇两个事例,囊{评价刘禹锡,,作文}.

括了中国与外国,男性与女性,平民与官员,以一当十,紧扣论点,极有代表性与说服力。”评语很好地抓住了文章的亮点进行点评。一是论点“早有早的好,晚了也未必不好”,这个论点好,不仅因为它辩证,更是因为它针对现实的问题,与生活密切相关,所以评语恰当点评“有时代气息”;二是论点不同于其他论点,不是谈早的好,而是提出早晚各有各的好。第二是文章举了看似两个普通的例子,但是敏锐的眼睛就会看出,这两个例子的不同凡响,就如上面的评语所说。(《早》)

第二,评语要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首先评语忌空洞,要言之有物。如我们平时常会看到的评语,立意高人一等、构思精巧、有文采、内容充实等等。若光有这样寥寥几个字,评语的作用则不大,这几个字需要教师,进一步充实。如有文采,则要指出文采在何处,有何用。是善用修辞,还是长短句结合,错落有致,或者化用古诗等,指出这样的语言对于整个文章中心的表达起到了什么作用。而并不是提倡堆砌辞藻。构思精巧,巧在哪里“考生用‘坚守心中的月亮树’这根线串起全文,首尾照应,多次点题,一咏三叹。”这样就比较具体。立意高人一等。“这篇文章立意高人一等,把握了时代的脉搏。由记忆中的花朝节给人留下的清新之感、迷人之感、温暖之感,自然过渡到城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从而提升主旨:呼唤‘早安’,即呼唤温暖与关爱。巧合题意,见解新颖,发人深思。”其次,评语要条理清楚,详略得当。评语如果语无伦次,东拉西扯,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就没有发挥作用了,另外详略得当,主要考虑,一定要抓住文章最大的亮点,一篇好的文章有很多值得评的地方,但是不能面面俱到,而是要抓重点。最后,评语最好能够有一定的文采。“这是一篇针砭时弊、富有血性、充满激情的考场议论文满分佳作。亮点有四。‖首先,在立意上有高度。作者跳出考生自我所遇到难题之一立意窠臼,而从‘民族青年’这一群体对象出发,揭示他们缺乏激情、豪气、壮志的精神状态,呼唤他们直面难题,攻克难题,并做‘让生命与日争辉’的热血青年。立论宏大,立言不凡,立意高远。‖其次,论证分析有深度。整体看来,全文由‘是什么’到‘怎么样’的论证思路,层层递进,逻辑严密;从微观上来讲,前半部分总述难题,后从三个方面分述难题,由总到分,论述深入。‖再次,在知识底蕴上有厚度。作者凭借扎实而丰厚的文学积淀,广博而巧妙地引用或化用名句,既准确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又完美地彰显出文采。‖最后,在手法运用上有广度。除了引用之外,作者还综合运用排{评价刘禹锡,,作文}.

比、比喻、对比等多种手法,在表情达意和增添文采上起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这段评语毫无疑问气势恢宏,很好地彰显了教师的水平。但是也不能因为想要文采而过分地追求形式美,事与愿违。如下面评语“细节描写真情。前后对比巧妙。短句结尾含蓄。” (《2010-2011中考优秀真卷作文 23页》)这是评语的三个小标题,很显然老师想要自己的评语句式统一。但是细节描写真情,虽然大家都知道什么意思,但是这明显是个病句。还有这个评语“历史素材视角宽。知识博引素养深。标题立骨结构美。”(《2010-2011中考优秀真卷作文 23页》)这个也是为了形式美,自己造词,搞得语言晦涩难懂,尤其“标题立骨”,我看了半天才知道什么意思。

第三,评语要体现教师的高度。

要想写一份好的评语,教师的积淀不容忽视。理论深度、知识广度、专业深度、同时要不这三方面呈现出来,思维的清晰度,也至关重要。

教师作为评价者,其认识的理论高度就很重要。看一下高考**评语,“卒章显志,立意深远。文中最精妙之处在于文章的结尾,不仅紧扣题意,卒章显志,而且立意高远,尤其最后一段‘初三是紧张的、忙碌的,其实并非如此,在我看来,诗意的生活也是可以的。’表达了自己在作主后的独立认识——初三生活应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在紧张忙碌的生活后,完全可以自己作主,自己学习,生活富有诗意,给人以有益启示。”(2010江苏南京考试满分作文后评语

《2010-2011中考优秀真卷作文 10页》)这段评语从高度上说,我觉得还得再提一个高度,学生提到诗意的生活,可见学生对生活的敏锐的觉察力,其实诗意的生活,来源于诗意的栖居,这也是我们当下的一个热点话题。诗意的栖居最早提出是18-19 世纪德国抒情诗人荷尔德林的诗作《人,诗意的栖居》,但这个词语之所以被我们熟知则得力于20 世纪欧洲最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海德格尔,他有人诗意栖居的理论论述,这位中学生提到诗意的生活,其实暗合了这一理论,同时也与中国古人的认识有一致性,著名的《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刘禹锡的诗意栖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评价刘禹锡,,作文}.

这是陶渊明的诗意栖居。而这位中学生,在初三忙碌的生活中,泡茶,等,这是他的诗意栖居。而这个由感性到理性的高度,就要我们老师去指点。{评价刘禹锡,,作文}.

我觉得评语的结尾部分可以这样下:你诗意的生活的表达,体现了你对生活很强的感受力,而你的感悟正与我们现代人渴望诗意栖居的想法不谋而合,很有见地。(海德格尔 ——诗意的栖居)。愿意学的学生自然可以去自己学习。

教师作为文章的评价者,就必须有全局意识。“今年不少考生从作文的试题材料中提炼出‘偶然与必然’这一观点,作为文章的论点,本文是这类作文的佼佼者。偶然存在于必然之中,必然累积于无数个偶然之上。那么这个必然的前提是什么?文章能否阐述充分?这些都考验着考生的智慧,本人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文章前半部分考生列举了华人导演王家卫和因《一杯茶》而垂名的美国作家摩尔森两个事例;后半部分,使用了梵高、体操王子童非和华语乐坛天王周杰伦三个事例,告诉人们‘偶然’成功的背后蕴涵着‘必然’的艰辛,揭示了成功由‘偶然’与‘必然’组成的奥秘。”{评价刘禹锡,,作文}.

“这篇以记叙为主的散文(课归为记叙文),构思新颖。一般考生在看到题目后,都想到‘早立志’,‘早计划’等,而本文由一天之‘早’想到四季之‘早’,再想到人生之‘早’,由实到需,虚实结合,层层递进,突出了在这个生命的特殊时段,应乐观自信,倔强执著。”(《早》)

这两段评语都不仅评点考生个人的文章,而是从这次作文整体情况进行点评,指出考生胜在何处。这样的批语有全局的高度,也利于学生的学习。

其实在现在能够当上语文教师,理论深度、专业深度都不差的,大学、研究的学习,让我们掌握得够多了,但是为什么当我们进行教师岗位时,总是怀疑自己这方面的实力呢,在实践的运用中,总感到理论、专业有些捉襟见肘呢?一是从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还需要一个过程,一是我们的遗忘,把原有知识孤立地放在那,这时候需要我们提纲挈领地把自己的知识重新梳理一遍。但是老本总是有吃光的一天,所以还要不断地学习。另外,对于知识的广度,思维这个方面就因人而异了,我觉得这对于语文教师还是相当重要的,不亚于前两点。

总之走在语文教师的道路上,我们必须清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