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春节的习俗

时间:2021-10-29 15:14:33 初三作文

篇一:《【广西习俗】》

广西习俗

一.地方习俗

1.三月三 农历三月初三

民族:壮族

内容:三月三是壮族传统歌节,又叫“歌圩节”、“歌婆节”,分日歌圩和夜歌圩。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已将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定为壮族歌节,正逐渐发展成“三月三”文化艺术节。

2.苗年 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卯日(兔日)、丑日(牛日)或亥日(猪日) 民族:苗族

内容:苗年是苗族传统节日。节日当天早晨放鞭炮,连放3炮,以示吉庆。节日期间,人们走亲访友,互致祝贺。有些地方伴随举行盛大的斗牛、赛马活动。其中芦笙踩堂活动最为精彩,届时,小伙子芦笙嘹亮,悦耳动听,姑娘们身着节日盛装,头戴龙凤银角、银簪、银梳,踏着笙歌节拍,翩翩起舞。通过踩堂,男女青年可以自由选择情侣。

时间:苗年的时间各地不一样,基本都是在秋收结束以后。

3.花炮节 民族:侗族

内容:这一天要放花炮,第一炮表示人丁兴旺,第二炮是恭喜发财,第三炮是五谷丰登。花炮活动结束后,男女青年聚在一起奏芦笙、跳舞。入夜,点燃篝火,有唱侗戏的,有自由对歌的,一片欢声笑语。花炮节的日期在各个地方都不一样,从正月到十月都有,三江侗族自治县是正月初三(农历,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禄是三月初三,林溪是十月二十六,

4.禁风节 农历正月二十日

内容:桂林市临桂县庙坪圩传统节日。传说远古时,风神发怒,村寨受灾。有神仙指点众人,正月二十日禁声禁风,祭祀风神,果然灵验,这一天便成了禁风节。节前,人们用稻草扎些十字架,压在田头屋角,挂上屋檐。节日期间,禁止一切声音,连晾衣服也只能铺在草地上,为了避免人来人往弄出声响,全寨人都离家到庙坪圩去过节。节日活动多姿多彩,敲锣打鼓,舞狮唱戏,夜幕降临时,对唱山歌。这个原是禁声禁风的日子,变成庙坪圩一次欢乐的盛会。

5.七月半河灯歌节 农历七月半河灯歌节(七月十三日—十五日)

地点:资源县城

内容:农历七月半河灯歌节,历史悠久,是当地民间一年一度民族风俗传统节日。每到七月半,以唱歌放灯寄托缅怀先人,消灾避祸的情思。人们自发携灯,沿河漂放,夜幕下灯光辉煌,形成“万盏河灯漂资江”壮景。节庆期间,地方特产、民间小吃琳琅满目,经贸洽谈,形势多样,有顶竹竿、舞狮、舞龙、大象拔河、斗鸡、斗羊、羊鸟等古朴的民间体育、娱乐活动。“七月半”莅临资源县城可饱览桂北山区的乡土民情。

6.龙胜红衣节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或四月初八

地点:龙胜县泗水乡

民族:红瑶

内容:最初的一年一度的红衣节是泗水乡红瑶同胞的会期,举行于寨纳(泗水乡),或举行于龙脊山下。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红衣节已成为龙胜向外界展示自己的一个窗口,并发展成为瑶、苗、侗、壮等少数民族共同的节日。

红衣节是龙胜红瑶同胞所特有的民族节庆日,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元朝期

间,红瑶同胞在每年农历3月15这天,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肩担自己生产的土特产品,成群结对来到泪水街举行节日盛会。节日当天,未婚青年则在这一天借机唱山歌、吹木叶,以优雅动听的情歌来相约幽会意中人。还会有,跳长鼓舞,体育比赛,比长发,评寨花等传统节目和顶竹杠、拉山拔河,打旗公等民间体育活动。

7.牛魂节 农历四月初八

民族:壮族

内容:又称脱轭节,流行在桂北龙胜一带壮族山村。传说这天是牛王诞辰。要给牛脱轭,刷洗身子,放牧到水草丰美的地方。牛栏要打扫干净,铺上干爽稻草。不准役使,更不准鞭打,还要给牛唱山歌,喂乌米饭。过节这天,要杀猪祭祀,村民们在庙里聚餐。牛魂节表现了壮族人民对耕牛的爱护和对农业丰收的期望。

8. 恭城桃花节:每年三月

举办地:恭城县

活动介绍: 每当三月,在桃花盛开的地方恭城县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桃花节”。桃花节期间,村民们载歌载舞,以舞会友,以花传情,“赏恭城桃花,住生态家园,吃绿色食品,做快活神仙”,是游客踏青观花,领略春的浓烈气息的绝佳去处。

恭城桃花节历经四届。主会场一般设在大岭山桃园。这时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齐聚恭城,赏西岭桃花、品桃花美酒、唱桃花歌曲、跳瑶族傩舞、尝瑶乡美食。(如去参观盛况,交通参考大岭山桃园之交通)

9. 桂林山水旅游节:每年十----十二月

举办地:桂林市

活动介绍:桂林市人民政府为提高桂林旅游知名度、增强桂林旅游、吸引游客、为了在每年旅游淡季(十---十二月)举办年度性国际旅游节活动。1992年开始举办山水旅游节,旅游节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生活,也加深了桂林旅游的文化内涵,促进了桂林旅游的发展。{广西春节的习俗}.

节庆期间,举行展示桂林风采的文艺晚会;开展山水风光、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各种旅游新线路的推介和考察以及各种文化、艺术、娱乐等活动;举办各类展销会、博览会、洽谈会和交易会等。

二.文化习俗

1.桂林喝酒习俗

自古桂林有好酒,三花酒名扬天下。早先在桂林老百姓喝酒要尽兴,就一定要猜拳、喊码。平民百姓的猜拳、喊码与达官贵人、文人墨客的行酒令不同。虽然行酒令也是因酒而起,酒以令行、佐酒助兴的游戏活动,但过于文雅,诗情画意,老百姓不感兴趣。桂林老百姓在酒席上助兴的,最为流行的就是土生土长的桂林码,性格豪爽的人,不管你是大老板还是打工仔,也不管你是当官的,还是当兵的,也不管你是有文化的,还是没读过书的,都喜欢这份热闹。大家舞拳弄指,高声呼喊,兴奋不已,就是隔着三五家都听得到。热衷此道的人都说划拳、喊码比喝酒还要过瘾。

桂林码虽然简单易行,但也很有讲究,坐姿、站式、眼神、挥臂、运腕、指法都有严格要求。俗话讲坐有坐姿,站有站像,不能乱来。划拳双方喊码时,一边喊自己要赢的数,一边应声立即伸手指,双方所伸的手指加在一起,与数字相符者则为赢家。自己出空拳,猜定对方也是空拳的就喊“拳对”,输家罚饮酒。罚酒多少由双方事先约定,可每次罚一杯,也可半杯或者双杯,以双方酒量大小而定。猜拳喊码当中,反应要灵敏,要懂得察言观色,随机应变。同时也要有压倒对方的气势,还要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社会经验,喊出的码来令辞切题、有趣。听人喊码不仅是来看热闹,也是一种享受。

令辞有一般常规:如“一叩首、哥俩好、三结义、四进士、五魁手、六六顺、七个巧、八匹马、九连灯、十会到”,“一品高中、双龙戏珠、三元及第、四季发财、五子登科、六六大顺、七七天合、八仙过海、九长万代、满堂生辉”等,也有用桂林地方俗语、桂剧戏名、民间传说、街巷地名等作为令辞的。如以地名为令辞猜拳喊码的有“驿门前、二我轩、三里店、四会路、五里圩、六合路、七里店、八角井、九娘庙、十字街”等,那些喝了一些酒,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下,头脑还清醒,思维还敏捷的人,会受到大家的称颂。在日常生活和喜事佳节中,饮酒猜拳喊码虽然俗气一点,但却使酒宴上充满热闹和欢乐的气氛,给人带来一种市井文化的享受。

2.桂林人结婚习俗

农村青年结婚都要大办特办,你办得好,我要比你还办得好,有攀比现象,不攀比不行,如果婚宴办得差,村民说你小气,对不起村民,在村里抬不起头来。现在办一次婚宴,少则一两万,多则三五万。

农村青年结婚办婚宴,至少要杀两、三头大肥猪,大家门的全体成员要吃三天,全村的村民要来祝贺,要打一个几十块钱的封包,一家一户来一人参加婚宴,吃一天。村民大都能吃,一餐吃一两斤猪肉的不算什么,几乎个个都能,吃两三斤的才叫厉害。一桌男女老少搭配8人,十几斤肉,全部吃完,还要喝酒、抽烟。本次婚宴,杀了两头大肥猪,每头猪三百多斤,两头加起来有七百来斤,可还不够,又到县城、桂林买了几千块钱的肉。自己烧了六锅米酒,还买了一车啤酒、十几瓶高档桂林三花酒和其他品牌酒,几千块钱的香烟

婚礼这天最尊贵的客人是舅舅。做舅舅的可不容易,要置办许多的东西,外孙身上的东西起码要买两样以上,还要送镜子。以前参加一般亲戚的婚礼也是要送镜子的,现在不送了,只打封包,但舅舅则必须送镜子,这镜子要挂在堂屋最显眼的地方,舅舅还要送糕点,祝外孙高升了一步。舅舅是最尊贵的客人,要坐上席。这天,所有的亲戚都要回来祝贺。如果是嫁女,要送上一件上衣或一条裤子的布匹(现在也不送了,也只是打一个封包),如果是取媳妇,则要送上一些礼品(现在什么都不送了,也只打封包)。接亲。男方参加接亲的人数为单数,一般为9人,或7人。同时还要带上一只大公鸡,女方家不能把大公鸡留下,而是要赔上一只母鸡,最好是没有生过蛋的母鸡,公鸡要带回一只母鸡。其意是什么,大家自然明白。

3.桂林春节习俗

狮子拜年是桂林人喜爱的传统项目,因此每到春节前夕,狮子队都将狮子装扮一新,苦练狮子舞的传统套路。春节一到,狮子抖擞精神舞上街头,到预先约好{广西春节的习俗}.

的人家或商店拜年。狮子走一路舞一路,蹦、闯、凛、吼、踏、蹿等表演得生气勃勃。耍狮的大头和尚、大头娃娃一步三扭,逗狮的猴子猴劲十足,狮于队的锣鼓声,给桂林增添了喜气,带来融融春意。

桂林的狮子拜年还有猴子采春、采高青、吃地青等多种形式。有些狮子队的狮子,能够舞上6米多高的高台,13条板凳叠起的高山,并能在上面运动自如,逗趣逗乐!舞罢,狮子还从从容容地缘凳而下,神态依然那么自然。当然,吃地青的狮子与采高青的狮子相比,其技巧略低一筹。主人把封包和青菜放在板凳上,前面还放上一盆水,狮子在“吃青”前要喝水,“吃青”后也要漱口,这些极富动物情趣而又拟人的动作,令人忍俊不止。{广西春节的习俗}.

昔日桂林的元宵节,从正月十三起就有龙灯出游。龙灯走街过巷,连游三个晚上,所到之处,家家燃放鞭炮,焚香点烛,祈求龙灯带来吉祥如意。龙灯出游时还有各种笙萧鼓乐,高跷、牌灯、锣鼓棚等一起涌上街头,形成一支浩浩荡荡的龙灯游行队伍,景况十分壮观。节日的夜晚,万家灯火彻夜长明,它和飞舞的龙灯一道把桂林城点缀成一座不夜城。

现在,桂林的元宵夜仍保留着燃灯的习俗。每逢元宵之夜,登高远望万家灯火,令人心旷神恰。闪烁的灯光汇成一条灯的河,犹如天上银河落几间。那灯光或宁静、或流动,闪跃在高大的建筑物上,开放在绿叶丛中,使桂林的夜空灿烂辉煌。此时家家的厅堂、房间,所有的灯都闪闪发亮,阖家坐在灯下吃着桂花糖心元宵、花生芝麻元宵„„那甜丝丝、香喷喷的传统食品,使家家户户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除夕的火、十五的灯”,这是桂林民间流传的一句谚语。除夕的火盆红红火火,而这十五的灯呢,想必也与“火”紧密相关,同样是对新年寄予一种希望吧。

4.南宁春节习俗

每当春节来临之际,南宁市民便会准备许多过年食品,其中,年糕、粽子、粉利是南宁人过春节必备的传统食品,民间俗称春节食品“三件头”。据祖父辈相传,在民间,年糕、粽子、粉利这“三件头”食品寓有好兆头。年糕与粽子寓意“年年高(糕)中(粽)”;而粉利则与春节期间摆设在门户两边的盆桔组合成“岁岁吉(桔)利”之意。而盆桔摆设在大门两边又寓含新年“开门大吉(桔)”的好彩头。

不少人为了喜庆,在年糕蒸熟后,还用雕刻有十二生肖动物的木印章醮上食用颜料盖印在糕面上,呈现出栩栩如生的鸡、猪、牛、羊等十二生肖的形象,以此渲染年节气氛,诱人食欲。而南宁人春节食用的粽子往往比平常食用的要大些,一般重250克,被称为“大粽”,也有的重达几公斤甚至十几公斤,称“枕头粽”。还有的大如猪仔,俗称“猪仔粽”。 食用时切成片,配以各种肉类制成“炒粉利”“粉利汤”,或下火锅“烫粉利”,粉韧爽口,味道鲜美,是过年时家人聚餐的美味食品。过去,南宁人春节拜年有“初一仔、初二郎、初三初四拜舅娘”的习俗,即初一小辈给长辈拜年,初二新女婿给岳父母拜年,初三后则是出嫁女携儿偕夫回娘家拜年。拜年时,除了要拎只大阉鸡,还必须送上年糕、粽子、粉利“三件头”,意图将好兆头馈赠亲友。在一些壮乡,还有“定亲粽”的风俗。

篇二:《桂林过年的习俗》

 桂林过年的习俗

从“小年夜”到除夕。

春节踏着农历12月24日零时的钟声,走入桂林的城乡。这天是桂林人的“小年夜”,也就是“过小年”。过小年这天,人们宰鸡、杀鸭,庆贺春节来临。这天的爆竹声,带着人们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的心愿噼哩啪啦地炸响,声传高宇。人们认为灶神是一家之主,一家的善恶功过祸福都由它掌管,所以每年将尽,都要送灶神上天向玉帝奏明,为全家降福免灾。祭灶的仪式多由家里的长辈去办,他们将糖果放在灶头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用糖果祭灶神,目的是让糖“粘住”灶神的嘴巴,让他甜甜的嘴巴尽说好话。除夕夜幕降临后,再放爆竹接灶王爷下凡。这是桂林“过小年”的古俗,现在即便是鸣放鞭炮,也

仅是古俗遗存的仪式罢了。

从腊月二十四到三十,人们忙着置办年货,打扫居室内外,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过节的传统食品种类繁多,且寓有美好的愿望:腊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荤、有素,

吃了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

除夕的晚餐,人们喜欢阖家团聚,菜肴中必有“圆子”、“欢喜”,取其团团圆圆,欢欢喜喜之意。这个夜晚,万人空巷,都在家中守岁。守岁时,要把火盆的炭火烧得红红火火,以象征生活岁岁兴旺。当零时一到,老老少少喜气盈盈,以爆竹声声迎接新年。这喜炮声不绝于耳,此起彼伏,直到更深夜静,人们仍无睡意,炉火依然旺着,就是要去休息,也依然不会忘记把火盆的火偎好,留下火种,等明天一早燃上一盆好火。新年的火种犹如人的生命,它是新年财旺、家旺的好兆头。人们对火的感情如此深厚,或许是因为火给人类带来了文明、带来

了温暖吧。爱火就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在新年尤其如此。

·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

大年初一清晨,接财神的爆竹唤醒了黎明。街坊邻里、朋友、同事,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恭祝新年好。春节是人们增进感情,巩固友谊的好时机,人们互相拜年,寓情于乐,回顾过去,

憧憬未来,情浓意浓。

街头巷尾,一队队拜年的瑞狮边舞边行,十分活跃,许多孩子尾随狮子队去看狮子拜年的热闹。当狮子队走到一家商店门前,主人便点响鞭炮迎接,狮子在门前向主人行拜大礼,领队也走上前向主人拱手作揖致新年祝福。狮子富有人情味的拜年礼、领队致的吉祥辞使主人心花怒放,商店也会生意兴隆。这时,狮子在鞭炮声中起舞,舞出一身瑞气,舞出一身雄风。它那喜气洋洋的大脑袋、宽阔的额头、神气的大眼睛、突起的鼻子、方方的大嘴,金红色的长毛,其形象既威武又憨态,逗人喜爱。只见狮子刚健而勇猛,出洞、过桥,在抬头乱云飞渡,低头“万丈深渊”的桥上奋起神威。此时惊狮鼓点如疾风骤雨,惊险而精彩的狮子表演惊心动魄。然后是上下山、饮水吃青、踏星走桩、上云梯,九天揽月等,狮头、狮尾配合默契。舞到酣时,叠罗汉采青,狮子采得青后点头向观众作揖。然后理毛、理项,颇有趣味。鼓声嘎然而止,狮子从九天广寒直落,惊得全场哗然,待定睛看时,狮子却稳稳地落在众罗汉的

手中,正在回头望月。这一绝技于无声处摄人心魄,赢得了满场掌声。

狮子拜年是桂林人喜爱的传统项目,因此每到春节前夕,狮子队都将狮子装扮一新,苦练狮子舞的传统套路。春节一到,狮子抖擞精神舞上街头,到预先约好的人家或商店拜年。狮子走一路舞一路,蹦、闯、凛、吼、踏、蹿等表演得生气勃勃。耍狮的大头和尚、大头娃娃一

步三扭,逗狮的猴子猴劲十足,狮于队的锣鼓声,给桂林增添了喜气,带来融融春意。

桂林的狮子拜年还有猴子采春、采高青、吃地青等多种形式。有些狮子队的狮子,能够舞上6米多高的高台,13条板凳叠起的高山,并能在上面运动自如,逗趣逗乐!舞罢,狮子还从从容容地缘凳而下,神态依然那么自然。当然,吃地青的狮子与采高青的狮子相比,其技巧略低一筹。主人把封包和青菜放在板凳上,前面还放上一盆水,狮子在“吃青”前要喝水,“吃

青”后也要漱口,这些极富动物情趣而又拟人的动作,令人忍俊不止。

狮子拜年,在临桂的一些乡间,还伴以祝福吉祥的狮子歌:

狮子头上三点黄,今日拜上贵厅堂,恭喜主家生贵子,五湖四海把名扬。

狮子头上三点青,今日拜上贵阿庭,恭喜主家福气好,又添财来又添丁。

狮子尾巴一个球,来到你家拜猪牛,恭喜主家猪快大,有吃有穿总不愁。

狮子眼迷迷,恭喜主家多福气,有福六畜得兴旺,有鹅有鸭又有鸡。

狮子歌唱得美情美意,千百年来流传在民间,年年春节为乡邻祝福助兴,使人们欢乐不已。

不知不觉到了元宵节,这正月十五之夜,桂林城虽没有火树银花的盛景,却是万家灯火。

昔日桂林的元宵节,从正月十三起就有龙灯出游。龙灯走街过巷,连游三个晚上,所到之处,家家燃放鞭炮,焚香点烛,祈求龙灯带来吉祥如意。龙灯出游时还有各种笙萧鼓乐,高跷、牌灯、锣鼓棚等一起涌上街头,形成一支浩浩荡荡的龙灯游行队伍,景况十分壮观。节日的

夜晚,万家灯火彻夜长明,它和飞舞的龙灯一道把桂林城点缀成一座不夜城。

现在,桂林的元宵夜仍保留着燃灯的习俗。每逢元宵之夜,登高远望万家灯火,令人心旷神恰。闪烁的灯光汇成一条灯的河,犹如天上银河落几间。那灯光或宁静、或流动,闪跃在高大的建筑物上,开放在绿叶丛中,使桂林的夜空灿烂辉煌。此时家家的厅堂、房间,所有的灯都闪闪发亮,阖家坐在灯下吃着桂花糖心元宵、花生芝麻元宵……那甜丝丝、香喷喷的传统食品,使家家户户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除夕的火、十五的灯”,这是桂林民间流传的一句谚语。除夕的火盆红红火火,而这十五的灯呢,想必也与“火”紧密相关,同样是对新年

寄予一种希望吧。

篇三:《家乡过年的习俗作文》

家乡过年的习俗作文

家乡过年的习俗作文(一)

春节快到了,大家以高兴的心情筹备新年的一切。

除夕的早上,我们家各干各的,搞扫除贴好春联,便拜神保佑来年顺景。妈妈摆好拜神的贡品,准备拜神。晚上,在远方读书的姐姐回家了,妈妈早已做好丰盛的晚饭,一家有说有笑地吃团年饭。吃完饭,妈妈忘不了包利是。

新年初一,我和姐姐穿好新衣服,向爸爸和妈妈恭喜,“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然后,他们总是笑容满面地给我们利是,我和姐姐高兴得手舞足蹈。因为我们太早起来,吃过早餐。客人来拜年了,妈妈总是倒上一杯热乎乎的茶,我摆上糖果、水果、瓜子、年糕„„来款待客人。这时,大人们问好后,总是谈及他们的工作及家庭情况。我们这些孩子就是爱闹、爱玩。我和叔叔的女儿丽丽提着红灯笼到大街小巷玩个痛快,真有说不尽的高兴!{广西春节的习俗}.

不久元宵节又到了,杏坛文化广场可真热闹,前来观看,舞龙、舞狮在空中威风地舞着,真是栩栩如生。怪不得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群众前来观看。花车到处巡回游,给杏坛增添了不少生气。

春节总令人盼望,因为我喜欢那种日子呢!

家乡过年的习俗作文(二)

>我的家乡是清丰,各地过年的习俗也是不同,五花八门,但都有>幸福美满的欢乐寓意。

农历十二月是最冷的天气,我家乡的腊八节差不多就算是春节的开始,也就是说开始准备过年的年货了。特别是家乡的农会,商店的老板会把店里的商品都搬出来,给客人们选购。家乡的腊八节标志着春节的慢慢到来,同时家乡还有说这样一种说法“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一天还要喝上一碗香香的腊八粥,胃里热热的,心里暖暖的。在这个粥里放入了各种豆、米,足足有八种以上的谷类进行熬制,这不仅是粥,而是小型农业展览会。

现在农民生活好了,鸡鸭鱼肉是必不可少的,而孩子们最喜欢的却是那甜甜糖果儿,有的晶莹剔透,有的“红红火火”,这也是春节必备之一。再有就是买花炮了,那包装精致的柳叶鞭,更是我们男孩子的最爱。还有就是增添新衣服了,这是家乡的孩子所盼望的,穿着新衣服,心里那个美呀!

年三十那天走在大街上更是热闹,孩子们成帮结队的在大街上放花炮,无忧无虑的跟朋友们走街串巷。特别是各家各户都做着美味的佳肴,散出的那个味道,那真是香味

扑鼻呀!下午黄昏时,火红的对联 开始上门了,喜气洋洋的对联迎接着祝福,迎接着春天,迎接着各路大神的到来。晚上的除夕大餐就是饺子了,我们在家门口放鞭炮,而奶奶们却在自己家的院子里烧香拜神,烧元宝,拜五神,企求他们保佑我们一家平平安安。吃着香香的饺子,看着好看的春晚,一家人其乐融融,快要睡觉的时候,长辈们会在我们的枕头下面放上盼望已久的压岁钱。

正月初一的早晨四五点钟,老家还有起五更的习俗,我就跟在爸爸、妈妈、叔叔、婶婶后面就开始先给袓爷爷们袓奶奶们磕头,然后再给爷爷、奶奶磕头,哈哈哈,小孩子们就可以得到更多的糖果了。吃完早饭,我们就开始去逛庙会、走亲戚了,我们小孩子就可以跟在大人的后面,去买好吃的东西,在亲戚家还可以挣到压岁钱,呵呵,心里那个美呀!真希望天天过大年!晚上的节目就是放烟花了,看着那一朵朵绽放的花朵,真是心花努放。>这就是我农村老家的春节,是不是很美呀!{广西春节的习俗}.

家乡过年的习俗作文(三)

我的家乡在广西北流,按照我们的家乡的习俗。过春节从腊月十二的年夜就开始了。

小年夜这天,人们要包粽子,还要做年糕。第二件事是上街买鞭炮和玩具,贴近除夕就去买年画了。

到了除夕可真热闹!家家户户赶做年菜,贴对联。挂灯笼。挂年画等。男女老少穿起了漂漂亮亮的衣服。家家灯火通明,鞭炮和烟花彻夜不绝,出门在外的人们还要守岁。

大年初一更热闹。一早,人们走出家门,到亲戚或朋友家去拜年。同时,风景区。游乐园。网吧等也更热闹了。大人小孩特别喜欢去游玩。

元宵一到,更是最热闹的时候。除夕很热闹,可是没月光,元宵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灯火通明,家家的灯笼不一样,有的是波璃的,有的是牛角的,有的是纸灯。宫灯,还有的灯笼里面有叮当作响的小铃铛呢。外面有灯,家中也有灯,走马灯。纱灯。冰灯除了看漂亮的花灯。人们还会吃汤圆,汤圆有用红豆沙做的。有的用花生做的。还有的用芝麻做的。吃元宵饭,人们预示新的一年快乐吉祥。

一眨眼到了正月16日,春节就结束了。人们又开始了往常的生活。

篇四:《记凤翔镇的春节习俗》

记广西钟山县的春节习俗

--以凤翔镇为例

一、调查原因: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过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由来历史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千百年来,人们是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十二月二十二起,一直庆祝到新年的元宵。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改革,现在过年已经“变味”了。

二、调研时间:

2016年2月5日至2016年2月15日

三、调研目的:{广西春节的习俗}.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现在的年已经“没味道”了,为唤起人们心中的“年味”,本人以自己的家乡为例,记叙一些春节的习俗。

四、调研情况:

1、年味的开始

与绝大多数的地区一个样,凤翔镇的年味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并开始了,既小年夜这一天。在这一天,凤翔镇中的家家户户基本上都会准备一餐丰盛的晚餐,特别是在外打工已经回来的人家,如果是还没有回来的,也会简单准备一下,最起码的在平时不舍得卖肉吃的,在今天也会买条鱼、猪肉或者其他的肉类回家享用。在小年夜这天过完,每家每户都会在之后的两三天之内选个好的日子,由家中的妇女(这里指明为妇女,是因为与大年初一去拜神时是不同,大年初一时拜神只能由家中的男子进行)对家中的宗祠与山里的神庙进行新年前的最后一次参拜,以感谢祖先和神明这一年来对本家的庇佑。当然了,宗祠的参拜在除夕那天还会有一次。在小年夜至除夕夜的几天时间里,家家户户都会在积极准备过年时的年货。买葵花籽、红瓜子、黑瓜子,买果糖、买对联、买门神等等。这些在全国地区都是很普遍存在的,有区别的是凤翔镇的人都会买些做扣肉和做腊肉的配料。之所以说有区别,是因为做出的腊肉和扣肉与其他的地方相差甚大。据我所知,全国很多的地方做腊肉时都是熏做,既就是把用配料淹好的肉条挂于厨房顶上,让其用烟熏做。而凤翔镇的人家则是把配料淹好的肉条挂日光之下,任其自然晾晒,基本上如果阳光充足,在几天的阳光晾晒之后就会散发着一股香气,过年客人来时就可以炒了,那时味道正是十足。

2、做香芋扣肉:

凤翔的特有扣肉是香芋扣肉。做扣肉几乎每家每户都要做的,做的量的多少根据本家过年时来的客人量来定,反正就是每桌两盘是固定了的。而做扣肉都是选在除夕夜前一两天。在这时,每家都会事先跟杀猪的预定要五花肉,因为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做,所以不提前预定可能买不到,所以现在有的人家就会提前买好

放入冰箱冰着。再者就是准备着芋头,选芋头很有讲究,因为芋头的好坏几乎关系到扣肉的最终味道。选芋头时一般都会选椭圆而大、切开时紫色的纹路比较多而且整齐,这样做出的扣肉香气才会比较充足,吃起来的芋头片才会比较酥滑。准备好这两样主料之后就是准备配料,配料的放至因人而异。然后接下来开始做扣肉。首先要弄就是五花肉,与很多地方不同,我们这边在把五花肉切成块状之前都是先蒸后油炸,而其他地方不是单纯的油炸就是蒸做,而我们这里则结合了两者,先蒸得半熟,然后用排针器把五花肉的表皮扎成密密麻麻的细小孔,接下来就是油炸。油炸完成之后直接放入凉水之中,此时五花肉的表皮就会变得如花纹一般的脆皮。冷却下来之后直接切成块状即可,这里的块状和四川的烧白的块状差不多。芋头切成与五花肉最后切成的块状形态大小即可,然后直接油炸。最后把这些弄好的半成材料做成型,浇上做好的配料汁,扣肉就算基本完成了,只是到了食用时再热一下,然后过个碗就行。

3、除夕,祭祀祖先神明、吃年夜饭、守岁、“上茶”:

到了除夕这天,过了中午十二点,凤翔镇里的人家就会开始准备年尾的最后一次祭拜。这次不用再去山里的神庙,只是在本家和宗祠。首先的是整理本家的供奉神明的香炉和灶台,把上香的香炉中一年积累下来的香的根取下来烧尽,把香炉中本身的地灰倒出,然后把烧尽后的灰放入香炉中,寓意着一切新的开始。接下来把灶台里里外外打扫一遍,打扫干净后,摆上一些供品,开始上香,寓意辞旧迎新。这里要说明的是,这些供品等下还要拿到宗祠进行祭拜,晚上过了十二点后,新年的第一次上香放的供品则不会拿走,会一直供奉到元宵节过后才会拿开,所以每家每户一般都会在除夕这一天准备几套相似的供品,拿我家举个例子就要准备四套,这些等下会详细介绍。在家中供奉完之后是去宗祠祭拜,在这中间还有一个地方需要去供奉一下,那就是老屋,当然了这只是针对一些搬到新屋的民众。都供奉完了之后就是开始准备年夜饭了。这一餐,每家每户都会准备的十分的丰盛。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现在只要人们想吃的,市场上也存在的,都可以搬到年夜饭的餐桌上来,我们凤翔人家当然也不例外。而我们凤翔镇里的人家还有一样必不可少的餐桌美食,那就是扣肉,年夜饭这一餐还必须上两大盘。在尝尽美食的同时,怎么可能少了酒。我们凤翔镇没有像桂林三花酒那样的名酒,但喝起我们自制的米酒也是一个爽劲!但是我们都很少在除夕夜喝醉,因为接下来我们凤翔人家还有其他重要项目需要准备。当然不是为了全家能够在一起看春晚,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之前已经说到了在除夕这天,凤翔的人家都会准备几份供品。在年夜饭完毕之后,当家的就会开始着手准备。因家庭条件的不同,每户人家准备的不一定一样,但都是大同小异,而且有三样是必须的,那就是柚子、油糍、整颗的蒜。下面以我家为例来进行说明。

当年夜饭过后,我爸就会开始准备四份供品,新屋的神台、灶台、老屋的神台、宗祠。首先要准备的是柚子,以每处放两个柚子为例,要准备八个柚子。基于此,每年过年我家都会买一包柚子回来,然后在除夕这天选八个大的柚子出来做供品,剩下的就留着吃,当然了拿出做供品的柚子过了元宵节后还是可以拿回来吃的,不过一般只是给孩子们吃,听说是把这些供奉了神明后的供品吃了读书会变得聪明。如此我从小到大少不了吃这些东西,因为我爸妈始终相信着。准备好柚子之后,到家里不远的柚子树上折八条已经长出新叶的柚子条,分别插到每个柚子的头部,在柚子的头部下一点绑上已经剪好的红纸条。这样柚子就算是整

理完成了。接下来就是准备油糍,油糍是自己家做的,内空外椭圆,还有一条边缘,有两个鸡蛋大小。油糍一样是准备八碗,下三个上一个,旁边还可以放一些果糖。然后就是准备蒜,蒜是自己家种的,母亲从地里拔了一大捆蒜苗回来,洗干净根部的泥土,父亲就用已经准备的红纸条绑在蒜苗的腰部。因大年初一去上茶时(我们这里把一年第一次去拜神称为上茶),只要是上到香的地方都要放一颗蒜苗,所以准备的蒜苗是要蛮多的。把这些基本的都准备完成之后,有条件的还可以一些水果盘,比如苹果、橘子都是常见的,我家每年就会把这两样混搭拼盘。如此算起来我家在每个神台就会两碗油糍与糖果的拼盘、两碗水果的拼盘、两个大柚子。在供品都准备完成之后就是要烧一大壶茶,当然不是用来自己喝,而是新年上茶既拜神时用,以代替平时拜神时用的酒,这时我们钟山这边的特有风俗。在这些都准备完成之后就是静待新年的到来了,而这其中,一家人还是可以一起看看春晚的。与其他的两县两区不同的是,年夜饭后,他们那里的人家的应该就是开始贴春联了,而我们钟山的人家则是要等到大年初一吃了用从古井或是其他江流挑回来的“新水”煮的早餐后才开始贴春联,这点下面会详解。

新年的钟声已响起,整个神州大地的大街小巷已经响起了鞭炮声,而我们钟山也不例外。这时父亲就会准备“上茶”用的各种东西,有之前已经准备好的油糍、果糖、水果、包装好的柚子等等供品;还有上香时用的小型香、大型香、蜡烛、少许的纸钱,当然了这里不是我们平时没有电时取光时点的蜡烛;再装一瓶已经烧好的茶、包装好了的蒜苗,带上鞭炮,开始了大年初一的“上茶”。首先的是在本家,先摆供品,各个要上香的地方两边各放一根蒜苗,然后开始上香,在神台的地方还要先把香油点燃,香上好了开始逐个地方烧纸钱、倒茶,完成这一系列步骤之后才到了放鞭炮。之所以说“才到”,是因为我们这里的人家有的是刚到了大年初一的凌晨零点就会开始放鞭炮,而这个父亲是不允许的。都完成了,就到下一个点进行“上茶”活动。这次的“上茶”包括要到山里的神庙,如此一番,往往回到家中已经是凌晨两三点钟了。当然了,有的人家会选在大年初一早上才开始去“上茶”,而我家之所以选刚到大年初一的凌晨零点开始,主要是为了有个好彩头,这已经成了家中多年的习惯。无论是何时去,凤翔的人家在大年初一都是必须“上茶”的。

4、大年初一,挑“新水”、贴春联:

大年初一早上八点,准时被母亲叫起床吃早餐。倒退回七点左右的时间,天刚刚蒙蒙亮,父亲已经到村里的古井挑“新水”了。我问过这其中喻意着什么,父亲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知道是祖辈流传下来的,有着“新年新气象”的意思。用父亲挑回来的“新水”刷了牙、洗了脸,吃了用“新水”做的早餐,然后父母亲就会开始发红包,对于现在还属于读书的我,依然还是有红包的。关于这个和很多的地方不同,与贴春联一样,其他地方可能在吃完年夜饭就开始发红包了,而我们这里的人家则不会,说着怎么能在“旧年”里发红包呢,要在新年里才能发。接下来就是贴春联了。

贴完春联,我们这里和很多地方一样,开始走街串巷拜访亲朋好友,但是也有所不同,我们不会无厘头的随便乱走访亲朋好友而是我们钟山人家有着特定的习俗,有着专门的规定,初一是哪里过节、初二是哪里过节、初三又是哪里过节、、、都是已经约定成俗的定下来了,一直到元宵,不过这样的过节方式主要集中在初一至初七这几天。谁家是初几过节了,他的亲朋好友一般都是集中在那一天去他拜家年,如果一个人的亲朋好友都是集中在同一天的话,那他可能那天就要去好

家拜年,有时即使是本家过节,也先要去其他的亲戚朋友,然后晚上他的亲戚朋友就会晚上再来自己家。这样的过年方式是我们钟山所特有的,有时候这样子的过年确实有点累,但在自己家过节的这一天,家里是真心的热闹,也很让人开心。基于这样的过年方式,每年初一至初七,自己每天几乎都是在走访亲戚、拜访亲朋好友、、、

五、调研总结:

春节,一个中国传统最隆重、最具有气氛的节日,承载着中华儿女的情怀。然而今天,却是几乎变样了,年不再是“过年“、节不再是”过节“,有的仅是亲朋好友的短暂相聚、有的仅是家人的几天团圆,可是仅仅是相聚、团圆,年的味道已经不复存在。只因很多的习俗被时代的浪潮给覆盖了。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然而我们真的不能把我们的传统给丢了,因为这是我们的根、我们中华民族的魂,假使一个民族没有了根、没了魂,那它还会长久的生存下去吗!

篇五:《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

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一)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风俗。 我的家乡在湖南,那里过年的习俗很有趣。在腊月二十九(除夕夜),我们一家大小围在一起吃团圆饭,我们的团圆饭可讲究了:我们吃饭一定要有三大样:鱼、鸡、肉。鱼一定要蒸着吃,在鱼上还要放大把大把的辣椒,这样象征着财源滚滚来、年年有余的好兆头。鸡一定是公鸡。肉是腊肉,我们的腊肉不像四川那里蒸着吃,而是用豆角炒着吃,这样吃特别美味,特别有嚼头。吃完饭后,我们就要进行守岁,一家人围在一起,其乐融融,说说这一年经历的酸甜苦辣。 在初一的早晨,我们像爸爸妈妈请安(拜年)说些吉利的话,这样可以获得一份橘子和一份利是,这样象征着大吉大利。然后我们会出门向别人拜年,别人会放鞭炮来迎接我们,这样表示湖南人们的热情似火好客、友好。 看,我们过春节是不是不跟你们一样呢?你们想来我们湖南过春节吗? 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二) 我的家乡在广西北流,按照我们的家乡的习俗。过春节从腊月十二的年夜就开始了。 小年夜这天,人们要包粽子,还要做年糕。第二件事是上街买鞭炮和玩具,贴近除夕就去买年画了。 到了除夕可真热闹!家家户户赶做年菜,贴对联。挂灯笼。挂年画等。()男女老少穿起了漂漂亮亮的衣服。家家灯火通明,鞭炮和烟花彻夜不绝,出门在外的人们还要守岁。 大年初一更热闹。一早,人们走出家门,到亲戚或朋友家去拜年。同时,风景区。游乐园。吧等也更热闹了。大人小孩特别喜欢去游玩。 元宵一到,更是最热闹的时候。除夕很热闹,可是没月光,元宵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灯火通明,家家的灯笼不一样,有的是波璃的,有的是牛角的,有的是纸灯。宫灯,还有的灯笼里面有叮当作响的小铃铛呢。外面有灯,家中也有灯,走马灯。纱灯。冰灯除了看漂亮的花灯。人们还会吃汤圆,汤圆有用红豆沙做的。有的用花生做的。还有的用芝麻做的。吃元宵饭,人们预示新的一年快乐吉祥。 一眨眼到了正月16日,春节就结束了。人们又开始了往常的生活。 家乡的春节习俗作文(三) 我的家乡的春节习俗有很多很多,有大扫除、购年货、包饺子、拜年等等简直数不胜数。 我和爸爸也按照习俗去购年货。大街小巷里,买年货的人们数不胜数。小摊上,小店里的东西琳琅满目。摆满了鲜艳的衣服、有好吃的食品、以及各种各样的烟花爆竹。真是让我大饱眼福。我和爸爸又开始了疯狂大抢购,各种各样的东西被我们一扫而光,鞭炮、衣服、食品装了满满一大袋子。 我的家乡最少不了的一项习俗当然是包饺子了。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我们家当然也是不例外的啦! 除夕之夜,我和爸爸妈妈就开始包饺子啦!包饺子还需要技巧呢!我负责擀皮,我这里擀擀,那里擀擀,简直就是四不像。妈妈给我做了示范,包饺子应该均匀的擀,让它在擀面杖上转起来,这样就可以擀的圆圆的了。我按照妈妈的办法,怎么也不能把这个“淘气鬼”制服,还是擀的乱七八糟。不过经过我九九八十一次的艰苦训练,我终于把这个淘气鬼给制服了。 我们这里包饺子还要包里面钱呢!只要谁吃着带钱的饺子,就代表着他在这一年中平安无事,运气很好。谁要是吃的最多,谁就是一家之主。我们家也包了好几个钱呢!我和爸爸妈妈都想吃到钱。我为了得到拿到那几个硬币,于是抢了很多的饺子。嘿嘿!我们家里的钱竟然被我吃到了三个,把我的牙都快咯坏了! 吃过饺子之后,我们当然还要放鞭炮,放鞭炮可是我们男生最喜欢 干

的事情。我们拿起一个大烟花,迅速点燃。顿时,天空中出现了五彩的烟花,美丽 极了。 我们这的春节习俗最重要的就是拜年了。每逢过新年 时,家家户户都要回老家给爷爷奶奶 磕头,给他们拜一个年,说一些祝福 的话语。然后长辈们就会给我们一些压岁钱,发一个红包。然后再与亲戚们一起吃一顿团圆饭。表达互相之间的感情。

篇六:《过年与春节的习俗》

我们来到街上,妈妈拉着我走啊,走啊。我看到了许许多多整整齐齐的鞭炮和对联,一转头,看见我去年买的几种对联,我拉拉妈妈的手说:“妈妈买。”妈妈就带我来到那一问店中,我挑了几种说:“妈妈,这些各买一盒。”妈妈亲切地对我说:“好!”然后我们付了钱,我们拿着东西,又来到里面买白菜、花菜、空心菜、鸡、鸭、鱼、肉等主食,我们跑了好几趟,终于把年货全买齐了。

大年三十下午,爸爸已经准备好浆糊贴对联了,我就和爸爸拿着对联来到大门下,爸爸把浆糊涂在门墙上,我们急忙把对联贴了上去。

除夕家家户户都要吃团圆饭,我们也不例外,我们一家子团聚在桌子边,一起吃团圆饭,喝团圆汤,欢迎新的一年到来,妈妈一边吃一边吩咐我说:“不能打破东西,也不能说”坏话,呀!

到了初一,早上吃了一碗热呼呼的面线糊和甜鸡蛋,爸爸妈妈和我来到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外公外婆家拜年,人人都说我“长高了,懂事了,学习进步了。”

每个人都给我红包,我对他们说:“恭喜发财,新年快乐。”

正月十五的时候,我们这里就不像北方那么热闹了,只是吃“状元圆”而已,可是,听说世纪公园、泉州公园晚上却是灯火通明,一眼望去,都能看见几百盏灯来,要是我能亲眼一见,那就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