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僧人产生认识的原因

时间:2021-10-29 14:47:31 初一作文

【篇一】河中石兽僧人产生认识的原因

河中石兽 教学设计

《河中石兽》教学设计

初一语文 刘尚俊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3、学会运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初步读通浅显文言文。

4、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逐步养成注重实际调查得出结论的习惯,防止主观臆断的不良倾向出现。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幻灯片出示(南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教师点拨:诗的后两句从书本知识与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比较浅薄,一定要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二、问题再现

1、熟读课文,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圮(pǐ)募(mù) 棹(zhào)柿(fâi) 湮(yān) 啮(niâ) 溯(sù) 欤(yù)

2、交流作家作品资料。作者纪的,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部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遗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上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料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三、知识拓展

1、朗读课文,就课文不理解的词语质疑,小组内质疑小组不有解决的交全班讨论。

2、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讨论并归纳: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3、从不同的角度复述课文:(1)从作者的角度复述:(2)从讲学家的角度复述课文;(3)从老水兵的角度复述;(4)从寺中僧人的角度复述。

四、能力提升

1、质疑:故事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分析一些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

讨论并归纳:(1) 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支了,划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着。(2) 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有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3) 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溃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深到石头一磁的时候,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

流而上。所以应该到上游去找。(4) 寺僧按照水冲物的常物,认为要到下游找,结果找不到:讲学家按照石重沙松的道理,到地下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能够根据他几十年的实际经验,到上游找,结果找到了。这说明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出真知。

2、质疑: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讨论并归纳:第一种 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 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第三种 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备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3、质疑:这个故事说有了一个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践情况作出判断。

五、当堂训练

本文通过寻找倒塌的河里的石兽的故事,说明了任何事都不能根据主观臆断,实践出真知。请结合自己生活中或阅读中的经验,向同学们谈一谈这一道理。

【篇二】河中石兽僧人产生认识的原因

河中石兽

河中石兽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资料链接】

作者简介:纪昀(清代)有名的才子,学识渊博,自幼聪慧过人,再加之后来对人情事故之通达,24岁便中进士,31岁成为翰林院大学士。他为人为官刚直不阿,机智善辩,其渊博学识和管理才能深受乾隆帝赏识,成为卷帙浩繁的《四库全书》的总纂官,其作品涉猎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地理等各个领域。 他的作品记录很多亲身经历,详述一切他认为值得注意的事件,又对所叙内容常常加以讥讽和评论。 本文选自他晚年所作的文言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该书主要记述狐鬼神怪故事,其中也有不少关于考据的文字。 【词语积累】 重点词语

1、临:靠近。也有“面对”之意。 2、河干(gān):河边。(河:指黄河,历史上黄河曾流经沧州。)干,水边,河岸。 3、圮(pǐ):倒塌。

4、并:两者都,一起。

5、沉焉:沉没在这条河里。焉,兼词,于此,在那里。 6、阅,经过。过了。

7、十余岁:十多岁。岁:年。 8、棹(zhào):名词作动词,划船。 9、求石兽于水中:求,寻找。 10、竟:终于,到底。 11、曳(yè):拖着。

12、设帐:讲学,教书。

13、尔辈不能究物理:尔辈,你们。究,推究。物理,事物的道理、规 律。 14、为:被

15、暴涨:洪水。暴,突然(急、大)。 16、湮(yān):埋没。 17、颠:通“癫”,疯狂。 18、众服为确论:为:认为。 19、盖:因为。

20、啮(niè):本意是“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 21、坎穴:坑洞。

22、不已:不停止。已:停止 23、倒掷:倾倒。 24、如是:像这样。 25、遂:于是。

26、溯(sù)流:逆流。 27、固:固然。

1

28、如:依照,按照。

29、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30、但:只,仅仅。

31、据理臆断: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臆断,主观地判断。 32、欤(yù):表疑问的句末语气词。 通假字

曳铁钯:钯”通“耙”,平整土地的农具 一词多义

竟:竟不可得 终于 犹有竟时 终结 乃:去后乃至 才 乃石性坚重 是

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被 众服为确论 认为 可以为师矣 成为 如:如是再啮 像 如其言 依照

其:其此之谓乎 表示推测,大概 其反激之力 代词,它,指代水

如其言代词,他,指老河兵

之:闻之笑曰 代词,它,代顺流而下寻找石兽这件事 一老河兵闻之 代词,它,代讲学家的话 求之下流、求之地中 、 沿河求之 代词,它,代石兽

当求之于上流 代词,它,代石头

其反激之力 、 至石之半 、 然则天下之事 结构助词,的 古今异义

1、渐沉渐深耳 耳: 古义:罢了。 今义:五官之一,用来听声音。 2、尔辈不能究物理 物理:古义:客观事物的道理,规律 今义:一种学科。物理学。 3、二石兽并沉焉 并: 古义:一起 。 今义:并列。 4、是非木杮 是: 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 5、阅十余岁 阅: 古义:经历 今义:阅读。河中石兽僧人产生认识的原因

6、但知其一 但: 古义:但,只。 今义:表示转折 但是,却。 7、求石兽于水中 求: 古义:寻找。 今义:请求、要求、追求。 8、转转不已 已: 古义:停止。 今义:已经。 9、如是再啮 如: 古义:像这样。 今义:如果。 词性活用

1 棹: 名词用为动词 船桨,这里指划(船) 例句:棹数小舟。

2 暴: 动词用为名词,这里指突然。 例句: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3 焉: 兼词,这里指于此,在那里。 例句:二石兽并沉焉。 特殊句式

1、省略句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之外 “得”后面省略了宾语“之”

2、倒装句 一讲学家设帐(于)寺中 正确语序应为:一讲学家(于)寺中设帐 3、被动句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为”表被动) 【参考译文】

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里,两个石兽一起沉没了。经历十多年,和尚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终于没找到。和尚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任何石兽的踪迹。

一位教书先生在寺庙里设馆授徒,听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两尊石像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疏松漂浮,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显得)很疯狂了吗?”大家都很佩服,认为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一个镇守河防的老兵听说了这个观点,又笑着说:“凡是丢失在河里的石头,都应当到河的上游寻找。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疏松漂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河水的反激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

2

的地方冲走沙子形成陷坑。越冲越深,冲到石头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倒在坑洞里。像这样又冲击,石头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着河水朝相反方向移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固然(显得)很疯狂;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显得)更疯狂了吗?”

按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道其中一点,不知道第二点的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观判断吗?

【自主学习】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圮( )于河 募( )金重修 棹( )数小舟 曳铁钯( )( ) .....木柿( ) 湮( )没 啮( )沙 溯( ) 欤( ) .....河中石兽僧人产生认识的原因

2. 本文作者,是 朝的家,也是《篡官。

3.本文选自《》 一书,这是一部,其中也有不少 。 4.解释下列加点字 山门圮于河 二石兽沉焉 ..棹数小舟 曳铁把 ..是非木柿 湮于沙上 ..不亦颠乎 啮沙为坎穴 ..反溯流逆上 可据理臆断 ....

6.翻译下列句子

①山门圮于河

②二石兽并沉焉

③尔辈不能究物理。

④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⑤遂反溯流逆上矣 【合作探究】

1. 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2、 故事中主要说了哪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分析一下他们这样

3

3、老河兵的判断为什么是正确的?

4、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从文中找出说明这个道理的原句。从这个中你有什么启示?

5、文中两次写道了笑:“讲学家闻之笑之”、“老河兵闻之又笑之”,这两次“笑”各有什么含义? 讲学家的“笑”: 老河兵的“笑”: 6、文中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各自表现出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寺僧: 讲学家: 老河兵:

【拓展延伸】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① ,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 “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② 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③ 患耶? ([清]纪昀《狼子野心》) 注:①俟(sì):等待②遁逸:原指逃跑,这里有“隐藏”之意。③贻(yí):这里是“遗留”的意思。④阳 :表面上。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稍长,亦颇驯 竟忘其为狼 乃伪睡以俟 兽不足道 .....2、指出下列句中“其”的指代的内容

A.竟忘其为狼 B.则二狼伺其未觉 C.将啮其喉乃杀而取其革 3、“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表现了狼的 的特点。

阴险狡诈

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警惕像狼一样的坏人,这类人与文中狼有什么相似之处?用原文回答。 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5、文中划线句子除了对狼表示谴责以外,还表达了什么意思? 对主人不识狼的阴险本性表示嘲讽

4

1.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2.第一层: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下游找没有找着;第二层: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第三层:老河兵讲解应当支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 第四层:由事到理,遇事不能主观推论的道理。 3.

3.僧人只考虑了河流,忽略了石兽和沙的性质,讲师考虑了石兽的性质和沙的性质,却忽略了河流的作用,老河兵考虑了石兽的性质,沙的性质,河流的性质。所以最终老河兵的方案是正确的,找到了石兽。(因为“寺僧”和“讲学家”只从感性经验出发,没有认真地思考事物之间的关系,就盲目地下结论。而“老兵”长期与河打交道,有较多的实践经验,而且他能打破常规思维,认真探讨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4. 讲学家的“笑”:包含了对庙僧的嘲讽和自信。 老河兵的“笑”:对讲学家自恃博才的否定,也表现出老河兵的自信。 5. 庙僧:不深思熟虑,盲目行动,没有全局性. 讲学家:空谈事理,不切合实际,喜欢臆断.

老河兵:综合考虑,提出符合实际的推论,实事求是.

6.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不可主观臆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更不可做空头的理论家。

揭示这个道理的文中原句是: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这个故事启发我们:遇事要动脑筋多想想,分析各方面的因素,尽可能少闹那个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讲学家一样的笑话。

河中石兽

纪昀

僧 人 根据常情,考虑不周

讲学家 空谈理论,主观臆断 →实践出真

老河兵 经验丰富,考虑全面

借事————————说理

5

【篇三】河中石兽僧人产生认识的原因

25 河中石兽

东坝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学教案

编制:韩燚 复查 审核 课时 时间 班级 学生

25 河中石兽

课文原文: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ān)①,山门圮(pǐ)于河②,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③,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数小舟,曳(yâ)铁钯(pá)④,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âi)⑤,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下⑥,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⑦”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⑧,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â)沙为坎穴。⑨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欤?⑩

译文:

沧州南面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大门倒塌在河中,两个石兽一起沉入河底。过了十多年,和尚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竟然没找到,以为它们顺流而下了。摇着几只小船,拉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没有痕迹。一个讲学者在寺庙里教书,听了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又硬又重,沙的性质又松又轻,埋在沙里,越沉越深。沿着河寻找它们,不也荒唐吗?”大家信服(它)是正确的言论。 一个老水手听了这话,又嘲笑说:“凡河中落入石头,应当从上游寻找它们。石头的性质又硬又重,沙的性质又松又轻,水冲不走石头,它的反作用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越冲越深,到一半的地步,石头必定倒在坑穴里。像这样冲击,石头再转移。不停地转移,于是反而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寻找石头,固然荒唐;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按照他的话,果然在几里外寻到了(石兽)。那么天下的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例子很多,难道可以根据(一个方面的)道理就主观臆断吗? 字词解释:

①沧州:今河北省沧州市。临:靠近。河:指黄河。干:岸边。

②山门:寺庙的大门。圮:倒塌。

③阅:经过。岁:年。

④棹:船桨。这里作动词用,划船。曳:牵引。钯:通“耙”,整地的农具。 ⑤木柿:木片.

⑥湮:埋没.

⑦颠:颠倒,荒唐.

⑧河兵:水手.

⑨啮:咬.这里是冲刷的意思。坎穴:洞坑。

⑩臆断:主观判断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 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初步读通浅显文言文。

2、依据语境解释文言词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2、逐步养成注重实际调查得出结论的习惯,防止主观臆断的不良倾向出现。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1) 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 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2.难点: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课时划分

二课时

教学投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熟读课文,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圮(pǐ)募(mù) 棹(zhào)柿(fâi) 湮(yān) 啮(niâ) 溯(sù) 欤(yù)

2.查字典,看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语 :幻灯片出示(南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学生齐读,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诗意解析:这是陆游的一首教子诗,作于宁宗庄元五年(公元1199年)底。诗人就知识的获取,从两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一是要花气力,一是“要躬行”。诗中表达的思想不仅是冬夜读书的体会,更是诗人勤奋学习的经验总结。

诗的前两句,从古人的经验谈起,其中“无遗力”三个字,概括了古人做学问用功程度;诗的次句,既道出了做学问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也强调了“少壮功夫”的重要。告诫儿子在年轻时抓紧大好时光努力学习,莫让年华付水流,只有重视了“少壮功夫”,将来才会有所成就。

诗的后两句则是从书本知识与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比较浅薄,一定要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要躬行”至少有这样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在学习过程中的动脑、动手、动嘴就是学生的一种“躬行”。我们现在不是提倡“启发式”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吗?让学生在课堂上提问、讨论、练习,就是学生的一种实践活动。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没有学生的“躬行”参与,就几乎无法进行,即使古人学习内容以文史为主,学习过程也有一个“躬行”问题,学了文章诗篇要背诵,是一种“躬行”,不是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的古训吗?懂得了文章的起承转合,还要自己练笔写作,否则,先生讲得再多再妙,学生的文章还是做不好的。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这个“躬行”就是社会实践,要通过社会实践去检验已学的知识,要通过社会实践把书本知识化为己有,为己所用,还要通过社会实践去巩固、深化已学的知识。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三、教学过程

1.交流作家作品资料。

作者纪的,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部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遗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在目录上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料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2. 朗读课文。

3. 就课文不理解的词语质疑。现在小组内质疑小组不有解决的交全班讨论。

四、课堂小结

1. 古今异义

井:古义:一起 二石兽并沉焉。

今义:并列

阅:古义:代词 这 是非木柿

今义:阅读

是:古义:经历 阅十余

今义:判断词 是

盖:古义:发语词 盖石性坚重

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但:古义:只 但矢其一

今义:表转折 但是,却

2. 一词多义

去:岂有为暴涨携之去 离去

西蜀之去南海 距离

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被

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 成为

橘生于淮南则为橘 是

为其来也 在

3.词性活用 棹 名词用为动词 划船

4.汉字能假 同“癫”,疯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理解与探究第三题。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河中石兽僧人产生认识的原因

一、预习

1. 朗读课文,复习上节课内容。

2. 思考文中寻找石兽的几种方法,有条件的同学制作相关演示课件。

3. 就课文不理解出质疑。

二、导语

上节课我们解决了课文中的字词,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课文内容。

三、正课

1. 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

1、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讨论并归纳: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2、从不同的角度复述课文:

(1)从作者的角度复述:

(2)从讲学家的角度复述课文;

(3)从老水兵的角度复述;

(4)从寺中僧人的角度复述。

3. 质疑:故事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分析一些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

讨论并归纳:

(1) 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支了,划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着。

(2) 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有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

(3) 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溃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深到石头一磁的时候,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所以应该到上游去找。

(4) 寺僧按照水冲物的常物,认为要到下游找,结果找不到:讲学家按照石重沙松的道理,到地下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能够根据他几十年的实际经验,到上游找,结果找到了。这说明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出真知。

4. 质疑: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讨论并归纳:可分四层:

第一层: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下游找没有找着;

【篇四】河中石兽僧人产生认识的原因

河中石兽公开课教案

<河中石兽》公开课教案

彭永

教学目标:河中石兽僧人产生认识的原因

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流畅朗读课文,讨论寻找石兽的三种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实践出真知”的含义,懂得认识事物时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中的人物形

教学难点: 理解故事中所包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由纪晓岚的一则小故事引入本课。

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二、讲:学生活动,结合导学案完成下列问题:

1.读准字音: 河干( ) 门圮( )于河 棹( )数小舟 木杮( ) 曳( )铁鈀( ) 湮( )于沙上 啮( )沙 坎( ) 穴 溯( )流 臆( )断 2文学常识:纪昀,字( ),直隶献县人,清代( )。乾隆年间,任( )总纂官 。著有( )一书。该书是他晚年所作的一部以( )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

三、练:

1、比赛朗读。

2、比赛翻译。

3、新知检测

(1) 解释词语:临河干、圮、阅十余岁、棹、设帐、究物理、木杮、湮、啮、如是、然则、距离臆断

(2)翻译句子:众服为确论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然则天下之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四、拓:

本文是一篇笔记小说,你觉得它有什么特色?

五、结:本文采用借事说理的方法,先讲故事,结尾点明主旨,这种写法值得我们借鉴。

六、当堂达标考测:

1.通假字:不亦颠乎

2.一词多义:以为顺流下矣 闻之笑曰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众服为确论 其反激之力 啮沙为坎穴

3.词类活用:暴涨

4.古今异义:尔辈不能究物理

转转不已

但只其一

板书设计:

河中石兽

纪晓岚

僧人————————原地、下游

讲学家———————泥沙之中

老河兵———————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