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美味现代文阅读

时间:2021-10-29 14:30:05 初中作文范文

【篇一】一种美味现代文阅读

2016年 北京市中考一模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2)

2016年各区一模试题分类汇编

现代文阅读2

【2016 大兴一模】

(三)阅读《馋不是罪是有品位》,回答19~21题。(共10分)

馋不是罪是有品位

梁实秋

①馋,在英文里找不到一个十分适当的词。英国的亨利八世,在大宴群臣的时候,常见其撕下一根根又粗又壮的鸡腿,举起来大嚼,旁若无人,好一副饕餮相!但那不是馋,只是没有吃相。对于某一种食物有所偏好,对于大量的吃,这是贪得无厌。馋,则着重在食物的质,最需要满足的是品位。上天生人,在他嘴里安放一条舌,舌上还有无数的味蕾,教人焉得不馋?馋,基于生理的要求;也可以发展成为近于艺术的趣味。

②也许我们中国人特别馋一些。馋字从食,本义是狡兔,善于奔走。人为了口腹之欲,不惜多方奔走以膏馋吻,所谓“为了一张嘴,跑断两条腿”。真正的馋人,为了吃,决不懒。有一位老人,属汉军旗,又穷又馋。一日傍晚,大风雪,老头子缩头缩脑偎着小煤炉子取暖。他的儿子下班回家,顺路市得四只鸭梨,以一只奉其父,父得梨,大喜,当即啃了半只,随后就披衣戴帽,拿着一只小碗,冲出门外,在风雪交加中不见了人影。他的儿子只听得大门哐啷一声响,追已无及。过一小时,老头子托着小碗回来了,原来他是要吃榅桲拌梨丝!从前酒席,一上来就是四干、四鲜、四蜜饯,榅桲、鸭梨是现成的,饭后一盘榅桲拌梨丝别有风味(没有鸭梨的时候白菜心也能代替)。这老头子吃剩半个梨,突然想起此味,乃不惜于风雪之中奔走一小时。这就是馋。

③人之最馋的时候是在想吃一样东西而又不可得的那一段期间。人之犯馋,是在饱暖之余,眼看着、回想起或是谈论到某一美味,喉头像是有馋虫搔抓作痒,只好干咽唾沫。一旦得遂所愿,恣情享受,浑身通泰。

④馋与阶级无关。豪富人家,日食万钱,犹云无下箸处,是因为他们这种所谓饮食之人放纵过度,连馋的本能和机会都被剥夺了。那不是馋,也不是太馋,而是麻木了,所以就要千方百计在食物方面寻求新的材料、新的刺激。有人治寿筵,客有专献“烤方”者,选尺余见方的细皮嫩肉的猪臂一整块,用铁钩挂在架上,以炭火燔炙,时而武火,时而文火,烤数小时而皮焦肉熟。上桌时,先是一盘脆皮,随后是大薄片的白肉,其味绝美,与广东的烤猪或北平的炉肉风味不同,使得一桌的珍馐相形见绌。可见天下之口有同嗜,普通的一块上好的猪肉,苟处理得法,即快朵颐。

⑤北平人馋,可是也没听说过谁真个馋死,或是为了馋而倾家荡产。大抵好吃的东西都有个季节,逢时按节享受一番,会因自然调节而不逾矩。开春吃春饼,随后黄花鱼上市,紧接着大头鱼也来了。恰巧这时候花椒树发芽,正好掐下来烹鱼。鱼季过后,青蛤当令。紫藤花开,吃藤罗饼;玫瑰花开,吃玫瑰饼;还有枣泥大花糕。到了夏季,“老鸡头才上河哟”,紧接着是菱角、莲蓬、藕、豌豆糕、驴打滚、艾窝窝,一起出现。席上常见水晶肘,坊间唱卖烧羊肉,这时候嫩黄瓜,新蒜头应时而至。秋风一起,先闻到糖炒栗子的气味,然后就是涮羊肉,还有七尖八团的大螃蟹。“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过年前后,食物的丰盛就更不必细说了。一年四季地馋,周而复始地吃。

⑥馋非罪,反而是胃口好,是健康,是有品位,比食而不知其味要好得多。

(有删改)

19.文章开头提到“亨利八世的吃相”,请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

答:

20.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馋不是罪而是有品位”的理解。(4分)

答:

21.文章及下面两则材料中均谈到了“馋”,请简析这几种“馋”的本质。(3分) 答:

【材料一】

小的时候,我是那么馋!刚抽出嫩条还没打花苞的蔷薇枝,把皮一剥,我就能吃下去;

刚割下来的蜂蜜,我会连蜂房一起放进嘴巴里;更别说什么青玉米棒子、青枣、青豌豆了。所以,只要我一出门儿,碰上财主家的胖儿子,他就总要跟在我身后,拍着手、跳着脚地叫着:“馋丫头!馋丫头!”羞得我连头也不敢回。

我感到又羞恼,又冤屈!七八岁的姑娘家,谁愿意落下这么个名声?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我饿啊!我真不记得什么时候,那种饥饿的感觉曾经离开过我,就是现在,每当我回忆起那个时候的情景,留在我记忆里最鲜明的感觉,也还是一片饥饿……

【材料二】

馋,有与“老饕”大相径庭者。此不食彼亦不食,俗谓 “口刁者”。清人梁章钜曾撰《不食单》,列“不食”者达二十三种,非但鳝鱼、猪头肉,甚或排骨、黄瓜等人皆喜食之物。

答案:

19.示例:它承接着第一句,指出“没有吃相”不是“馋”,是“贪得无厌”,引出作者对“馋”的认识——馋着重在食物的质,最需要满足的是品位。

(共3分。前一点1分,后一点2分)

20. 示例:“馋”是基于生理的要求,是胃口好,是健康,所食之物,逢时按节,处理得法,能让人大快朵颐,恣情享受,浑身通泰。真正意义上的“馋”,既有精神上的享受,又有艺术上的趣味。所以说,“馋不是罪是有品位”。

(共4分。每点2分)

21.要点:材料一中提到的“馋”,是因为“饥饿难耐”而“馋”;材料二中提到的“馋”是因“口刁挑食”而“馋”,而文中说到的“馋”则是追求美味与品位的“馋”。这是三种不同意义的“馋”,它们有着不同的本质。(共3分。每要点1分)

【篇二】一种美味现代文阅读

2015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6

2015北京市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

现代文阅读5

【石景山】(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16-20题。(18分)

16.结合两个文段的内容,说说它们的写作意图分别是什么。(4分)

17.两个文段均举《海底两万里》为例,请你说说作者举例的目的有什么不同。(2分)

18.阅读链接材料,根据两个文段的内容,说说下面材料主要体现了科普作品的哪些特点,并作简要分析(5分)

【链接材料】

原子本身的体积小到难以想象的地步。它的直径小于四十亿分之一英寸,如果把原子一个接一个的排成一直线,要排成相当于本页的厚度,则需要上百万个原子。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原子核,它在原子中央的位置,就好比一颗钻石埋藏在一堆棉絮之中。虽然原子核半径约只是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但它所具有的质量却为整个原子质量的99.9%。原子核里面有质子和中子,是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中的两种。另一种为电子,位于原子核外面。事实上,原子核与电子的距离,在比例上相当于太阳与地球之间距离的好几倍;就好像行星绕太阳运转一般,电子被一种电性引力所维系住,以飞快的速度无休止地绕核旋转。尽管电子只占有不到整个原子千分之一的质量,几乎可以说它的存在好像是一种原子附属物,但却又像是经过刻意的安排使它成为赋予原子一切基本个性的主宰。

文段一

①读“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对以下两个特点印象最为深刻:首先是惊人的想象力与预见性。潜水艇的发明者Lake就是受《海底两万里》中“鹦鹉螺号”的激励,《云之帆》则激发了现代直升机之父雷克尔斯基的灵感。其次是科学精神。凡尔纳的想象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建立在充分搜集资料和科学考证的基础上。如创作《从地球到月球》之前,他反复测算发射太空船的弹道,甚至还向教高等数学的堂兄请教。所以他笔下的情节尽管非常离奇,却总能给人真实可信的感觉。

②目前关于科幻小说的特点和功能,主要有如下看法:科幻文学的最高境界是将文学与科学完美结合,就像教皇在接见凡尔纳时所说,“我并不是不知道您的作品的科学价值,但我最珍重的却是它们的纯洁、道德价值和精神力量”;科幻小说从科学中开发故事资源,但它无法承担科学传播的重任,因为科幻小说中的科学不是真正的科学,而是科学在文学中的一种映像和变形;科幻小说的主要特点不是文学性,而是创造性的科学幻想、对未来可能性的探讨以及对现实问题的警示;将现代科学的最新发现和理论通过科幻小说这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社会传播,对文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③科普作品与科幻小说不同,它的主要目的是向大众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和理念。科普作品有以下特点:所述内容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性;所述内容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能引起普通读者兴趣;可以适当地虚构作品情节、人物、环境等,以增加可读性;想象与科学现实之间的差别需要明确指出,或者至少要保证读者不会混淆二者。

19.科普作品的四个特点,可以将科普作品与其他作品依次区分开来。按照四个特点的次序与其他作品进行区分,正确的一项是 (只填序号)(4分)

①科幻作品 ②一般的文学作品或娱乐作品

③专业学术文献 ④一般的科学新闻、科学纪实或报告文学

【甲】②③①④ 【乙】②③④① 【丙】③②①④ 【丁】③②④①

文段二

①经济学中有个卖鞋的段子:一个岛上的住民从不穿鞋,都光着脚,聪明的卖鞋人却从中看到了巨大的市场。中国的“科普”也是如此。大多数公众都还光着脚丫,只要将好的科普作品摆在他们面前,他们会愿意穿上科学的鞋子。

②2008年起,公益科普团体“科学松鼠会”开始用充满创意和好玩的方式传播科学,其理念“让科学流行起来”,令人耳目一新。他们致力于“建设科学与公众之间的桥梁”,使“科学有意思”。在他们看来,科学就像坚果,内核美味而有营养,外壳却难以剥开,“松鼠们”的工作就是剥开科学的坚果,将“果仁”带给大家。近年来,松鼠会在年轻人中越来越受欢迎。很多人对它的第一印象是:原来科学可以这样有趣!相比较而言,传统科普虽然也讲趣味性,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那么,如何才能提高科普的趣味性呢?下面几个例

子,应该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③“科幻中的科学”,这个题目就很有趣吧?我国物理学家李淼的《〈三体〉中的物理学》首发式场面火爆。借粉丝无数的科幻小说来讲物理学,仅听书名,便令人生出一睹为快之心。一些科普讲座,结合大家耳熟能详的科幻小说代表作,如凡尔纳的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讲述书中涉及到的冶金学、爆破学、工程学、水力学、动植物学、天文学、地理学等知识,广受读者欢迎。而翻开科学松鼠会的图书,登陆松鼠会网站浏览最新文章,你会发现时下的网络流行语屡用不鲜,如《我的酸奶我做主》、《五行蔬菜忽悠汤》、《汗、很汗、瀑布汗》、《蟑螂,何止是“小强”》、《宅男娶媳妇和时空曲率的关系》等等,又如《网络神兽的现实生活》,从网民杜撰的“草泥马”这种虚拟动物煞有介事地谈到一种南美骆驼,很容易让年轻人产生共鸣。

④“新民科学咖啡馆”已成为上海文化界一道特别的风景。该活动的组织者结合社会热点,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与听众在咖啡的清香中互动交流,碰撞思考,这种平等、轻松的气氛,让科技显得不再那么高不可攀。科学家走下讲台,与公众仿佛朋友聊天一般探讨共同关心的问题,无疑将激发公众参与科学活动的积极性。

⑤发端于英国的“名声实验室”竞赛,意在培养青年科学家与公众沟通的科学传播能力。它的主要评估标准之一是“幽默感的运用”。一个富于幽默感的科学家,更容易与公众沟通。若幽默运用得当,可令科普作品或科普活动趣味盎然、收效显著。每年在哈佛大学举办颁奖仪式的“搞笑诺贝尔奖”,堪称科学与幽默相结合的典范。它通过“使人先发笑后思考”来引发公众关注科学,同时对勉励青年学子投身科学事业、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作用巨大。2000年因“磁悬浮青蛙”获搞笑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安德烈·盖姆,10年后因异想天开的石墨烯制取方法荣膺正宗诺贝尔物理学奖,可见搞笑诺贝尔奖绝非单纯搞笑。

⑥霍金是大师级的科学家,也是善于讲故事的优秀科普作家。他在新著《大设计》的《何为实在》一章中,有个“鱼缸里的金鱼视角”的例子。金鱼透过弧形的鱼缸玻璃观察世界,它眼中的宇宙被扭曲了,但对它来说是真实的。那么,自以为正在掌握宇宙规律的人类,所看到的一切是否真实?这个譬喻很巧妙,颇有几分庄周梦蝶和“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意味,发人深省。由此可见,善用形象的譬喻(打比方),能显著提高表达效果,增强科普作品的可读性。譬喻是一种文学修辞手法,要求使用者具备深厚的文学素养、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背景知识,这也是对我们的科普作家提出的高期望。

⑦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结合流行文化、 ① 、 ② 和 ③ ,是提高科普趣味性的几种方式。科普自身的大众化性质,意味着它是最需要讲究“收视率”和“票房”的。希望未来科普成为一个产业,希望未来能够出现一些走在路上就能被人认出来的科学明星,让他们为公众绘出壮丽的宇宙云图,带领公众远离蒙昧,更接近生命的本质。

20.根据内容,将第⑦段的横线处补充完整。(3分)(每空不超过六个字)

参考答案:

16.示例:文段一主要介绍了科幻小说和科普作品的特点,文段二主要论述了提高科普趣味性的方式。(共

构造等,都是专业的化学学科知识;体现了科普作品的语言应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作者善用譬喻,如“就好比一颗钻石埋藏在一堆棉絮之中”,形象地写出了原子核位处中央且特别重要的特点。

(共5分。“学科专业性”2分,“通俗易懂”3分)

19.【乙】(4分。选【甲】得2分)

20.示例:①平等交流(结合社会热点)②幽默感的运用③善用譬喻(共3分。每个要点1分)

【篇三】一种美味现代文阅读

上海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一种美味现代文阅读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共26题。

2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 夜来城外一尺雪, 。(《卖炭翁》)

2. ,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3. ,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

4. 衣带渐宽终不悔, 。(《蝶恋花》)

5. 山水之乐 。(《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第6-7题(4分)

【甲】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乙】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6. 以上三句诗均为诗词的末句,都抒写了作者心中的渴望,请分别写出渴望的内容。(2分)

甲句:渴望能直接抒发心中的忧愁

乙句: 丙句:

7. 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以上三句都在感情 高潮时结束。

B.以上三句或写现在或写将来。

C.三句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

D.三句都与标题有直接关系。

(三)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第8-9题(8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8.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6分)

文学常识

词语解释

句子翻译

大苏泛赤壁

大苏指 (人名)

水波不兴

兴:

尝贻余核舟一

译句

9. 下列不能体现核舟雕刻技艺精巧的一项是( )(6分)

A. 覆盖在船舱上的箬篷清晰可见。 B.船舱有八扇窗, 且都可启可闭。

C. 能用直径一寸的材料刻成核舟。 D.左窗和右窗共刻有十六个文字。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1分)

陆象山少年时,常坐临安市肆观棋,如是者累日。棋工曰:“官人日日来看,必是高手,愿求教一局。”象山曰:“未也。”三日后却来,乃买棋局一副,归而悬之室中。卧而仰视之者两日,忽悟曰:“此《河图》数也。”遂往与棋工对,棋工连负二局。乃起谢曰:“某是临安第一手棋,凡来着者,皆饶一先。今官人之棋,反饶得某一先,天下无敌手矣。”象山笑而去。

【注】①陆象山,南宋哲学家。 ②肆:店铺。 ③河图:介绍占卜等内容的书。 ④某:我。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常坐临安市肆观棋

译文:

11. 对陆象山棋艺进步的原因,理解错误的两项是( )( )(4分)

A.常找高手过招 B.观摩他人下棋

C.善于知识迁移 D.善于思考领悟 E.坚信天下无敌

12. 结尾“象山笑而去”,请写出“笑”的含义。(4分)

答: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7题(18分)

①在世界美食文化的大餐桌上,有一种面食简单而平常,却风靡已久,这就是面条。 ②若问面条的问世时间,科学的定论为时尚早。有资料记载,1991年,考古学家在我国新疆一处两千年前的墓葬里.发现器皿中盛有又细又长的食物。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面条。墓葬的主人是早在2500年前就定居在新疆的古欧洲人,他们可能是最早制作面条的先人。

③面条横跨亚欧,它的普及与商贸密切相关。我国宋代的开封曾有“面条天堂”的美誉,这与其繁华开放的国际商贸大都会的地位不无关系。有文字记载,当时阿拉伯商队长途báshè穿越丝绸之路来到开封经商,能够保存6个月的干面条就是他们最喜爱的食品。在经商途中,他们将干面条技术传播到了其他国家。后来,面条又以开封为起点,传播到蒙古、韩国、日本等国。商贸的繁荣客观上促进了面条的普及推广。

④传说中世纪初期,阿拉伯人征服了意大利的西西里,于是阿拉伯面条就随着伊斯兰文化传入西西里,促成了意大利面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一批西藏喇嘛为传播中国文化来到不丹,不久,不丹人的餐桌上出现了一种新的面食——“面迟”。有学者认为“面迟”是对中文词语“面条”的异读,也是两国文化交融的见证。可见,面条的发展与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有关。

⑤面条细长易煮,可干食,可汤食,适合东西方不同的烹饪方法,因而能够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青睐,成为人见人爱的美食。如今,全球50亿人口每年消费約100亿块现代版干面条——方便面,如果用这些方便面来搭建埃菲尔铁塔,结果会怎么样呢?这些方便面足以搭建327座埃菲铁塔!

⑥在面条普及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赋予它丰富的象征意义。仅以亚洲为例:在日本,人们在农历七月初七吃素面象征着好运连连。在泰国,人们在欢庆的日子里吃面条象征着喜事不绝。在我们中国,生日吃面条的传统绵延千年,它象征着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细长的面条蕴含着人们对好运绵长、幸福持久的殷切希望。

⑦一碗小小的面条丰富着我们的饮食文化。它是一种“美味粘合剂”,内有不同寻常的意义。面条记录着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它在不同地域间传递文化,连接起全世界。

13. 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báshè ___

14. 第⑦段画线句在文中的意思是指___

15 . 面条的普及与发展有哪些原因?请概括。(6分)

答:

16. 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篇四】一种美味现代文阅读

2017江苏徐州高三考前模拟语文试卷并答案

徐州市2016~2017学年度高三质量检测(考前模拟题)

语 文 试 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现在有些人背负着 ▲ 的重压,生活被设立在无数的标准之中,不再关注内心的感受。其实,以简单的态度 ▲ 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就简单了。人生幸福莫过于 ▲ 简单并身体力行。

A.功名利禄 关照 崇敬 B.功名利禄 观照 崇尚

C.浮名虚利 观照 崇尚 D.浮名虚利 关照 崇敬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徐州的煎饼,不仅是一种思乡的情结,更是一种美味,它能让远行在外的游子,梦里 想它时也不禁口水直流。

B.在发生紧急事件需要直升机救援的情况下,医疗主管部门和军民航的管制部门会遵循 生命救助黄金原则,30分钟内就能起飞。

C.江浙地区从古至今都是文化大省,这里的文化气息浓郁,书画、书法收藏都比较广泛, 收藏书画的人也比较多。

D.马拉松组委会特别招募的39名特殊的跑友,除了参赛还会保留相当一部分体力去帮

助队员处理突发性的伤害事件。 3.下列各项中,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不为五斗米折腰 B.春蚕到死丝方尽 C.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D.冰炭不言,冷热自明 4.依次填入下面词中划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 ,人不见,水空流。

▲ 。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 ,流不尽,许多愁。

——秦观《江城子》

①韶华不为少年留

②西城杨柳弄春柔

③便做春江都是泪

④碧野朱桥当日事

A.④②③① B.②①③④ C.②④①③ D.①④②③

5.下列对联所写人物与选项对应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②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菊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③缅想忠贞,补阙拾遗犹昨事;何来环佩,清辉香雾替诗魂。

④枫叶四弦秋,怅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

A.①岳 飞②陶渊明③屈 原④杜 牧 B.①范仲淹②黄 巢③屈 原④杜 牧

C.①岳 飞②黄 巢③杜 甫④白居易 D.①范仲淹②陶渊明③杜 甫④白居易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田公墓志铭(王安石)

公讳况,字元均。少卓荦有大志,好读书,书未尝去手,无所不读,盖亦无所不记。其为.

文章,得纸笔立就,而闳博绮丽称天下。初举进士,赐同学究出身,不就。后数年,遂中甲科,补江宁府观察推官,迁太常丞,通判江宁府。

方是时,赵元昊反,夏英公、范文正公经略陕西,言“臣等才力薄,使事恐不能独办,请得田某自佐”,以公为其判官,直集贤院、参都总管军事。自真宗弭兵,至是且四十年,诸老将

尽死,为吏者不知兵法,师数陷败,士民震恐。二公随事镇抚,其为世所善,多公计策。大将.

有欲悉数路兵出击贼者,朝廷许之矣,公极言其不可,乃止。又言所以治边者十四事,多听用。

遂迁右谏议大夫,知成都府,充蜀、梓、利、夔路兵马铃辖。西南夷侵边,公严兵惮之而诱以恩信,即皆稽颡。蜀自王均、李顺再乱,遂号为易动,往者得便宜决事,而多擅杀以为威,至虽小罪,犹并妻子迁去蜀,流离颠顿,有以故死者。公拊循教诲,儿女子畜其人,至有甚恶,.

然后绳以法。蜀人爱公,以继张忠定,而谓公所继治为未尝有误。岁大凶,宽赋减徭,发廪以救之,而无饥者。事闻,赐书奖谕。居顷之,遂以为枢密副使,又以检校大傅充枢密使。

公行内修,为人宽厚长者,与人语,款款若恐不得当其意,至其有所守,人亦不能移也。自江宁归,宰相私使人招之,公谢不往。及为谏官,于小事近功,有所不言,独常从容为上言为治大方而已。范文正公等皆士大夫所望以为公卿,而其位未副,公得间辄为上言之,故文正公等未几皆见用。当是时,上数以天下事询大臣,慨然欲有所为,盖其志多自公发。公所设施,事趣可,功期成,因能任善,不必己出,不为独行异言,以峙声名,故功利之在人者多,而事.

迹可记者止于如此。嘉祐八年二月乙酉薨于第,享年五十九。(选自《王安石文集》,有删改)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书未尝去手 去:离开 B.其为世所善,多公计策 多:赞许,推崇 ..

C.儿女子畜其人 畜:养育 D.公所设施,事趣可 趣:通“趋”,趋向 ..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赵元昊造反的时候,夏竦、范仲淹两位先生担任陕西经略,认为田况的能力足以辅佐 他们,就向朝廷申请,朝廷果然答应让田况来辅佐他们。

B.以往四川做官的人得到朝廷的同意可以便宜行事,而大多都是擅自诛杀来立威,甚至 即使是很小的罪行,也一并把妻子儿女迁到四川去受苦。一种美味现代文阅读

C.范文正等人都是当时的士大夫期望担任公卿的人,然而一直没有如愿,田况得到机会 就对皇上说这件事,结果范文正等人不多久就被朝廷重用了。

D.田况不做故为标新立异的行为,不说不同寻常的话,不以这些行为来积累名声,所以 功名利益在别人身上的多,而他自己可以记的事却不多。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诸老将尽死,为吏者不知兵法,师数陷败,士民震恐。(4分)

(2)上数以天下事询大臣,慨然欲有所为,盖其志多自公发。(5分)

9.根据文意,简要概括田况为政方面的特点。(3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并回答问题。

寻洪尊师不遇

刘长卿

古木无人地,来寻羽客家。

道书堆玉案,仙帔叠青霞。

鹤老难知岁,梅寒未作花。

山中不相见,何处化丹砂。

(1)首句“古木无人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2)请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4分)

(3)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论语•述而》)

(2)

(3)

(4)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5) ,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如琢如磨。(《诗经•卫风》)

(8)历览前贤国与家, 。(李商隐《咏史》)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田间话絮

和 谷

①雨水时令过后,渭河北原却下了一场透彻的大雪,洋洋洒洒,让人尝到了乍暖还寒的味道。归时雪满故园路,两道曲曲弯弯的车辙在引我回到老家。这么盈尺厚的雪,别说在春初,也就是在数九寒冬也是罕见的。尽管是姗姗来迟了的春雪,也足以使庄稼人开心,丰年有了指望。

②雪霁之后,屋檐上的冰凌在滴答着晶莹透亮的水珠,积雪的边缘也在滋滋地融化,阳光下的雪水便泥泞了乡间的土路。麻雀和喜鹊的喳喳声,摇落了柳树、桐树、核桃树枝丫上的残雪。半晌工夫,朝南的向阳山地便将雪白的绒毯变戏法似地化为乌有,湿漉漉的田坡在暖阳下酣畅地呼吸着,一片氤氲的气象。

③在坡路的拐弯处,我碰见了碎爷。他扛了一把锃亮的锄头,说是去地里转悠。我和碎爷一起走过守护着老宅的古槐旁,远远就看见五叔弓着腰在油菜地里忙活。油菜是去年秋后种的,不畏严寒,从越冬到入春一直是绿油油的,稍遇暖风即绽芯抽薹子。待到山原上的水桃花、杏花、杜梨花露出粉白的眉眼,油菜地便金黄璀璨,招蜂引蝶,点亮寂寥了一个冬天的穷乡僻壤。 ④碎爷在油菜地边荷锄而立,与五叔搭讪着,探节数时,量晴校雨,其舒坦的话语是雪霁晴朗的自然氛围所赋予的。五叔拿一把小铲,在茁壮的油菜丛中剜荠荠菜和茵陈芽子,说是咬春尝鲜,也可用来喂鸡的。在老家,牛马骡驴业已绝迹,猪狗羊鸡也很少有人养。知道五叔抽烟,恐怕也是村上最后一位抽旱烟的老汉了。我敬上一支烟给五叔,他却板着脸说,我不吃纸烟,好烟烂烟一个味儿,不如我的旱烟锅子。

⑤五叔就地畔坐下,与碎爷拉话,我成了一个插不上言的旁听者。他们说,大油菜籽比小油菜籽产量高,但不香,味儿不正。买的混合油在热油锅里不见增量,好的纯菜籽油会膨胀变

多。我发现油菜地里栽了不起眼的一排排小花椒苗,青色的,刺儿尖锐。五叔说,种的油菜是自己吃的,不算经济账,人家一亩花椒能收入几千元,干椒湿椒有人上门来收购,种麦也就三五百元,不值钱。花椒中的大红袍收益好,但没有难伺候的老品种狗椒吃起来香。记得几十年前,全村仅有沟畔上的一树狗椒,别说椒籽,就连椒叶子也被捋光了。谁家油锅里放入几粒花椒,满村人都闻到了香味儿。是人的味觉迟钝麻木了,还是花椒退化抑或变种了?是谁给老花椒起的名字,为啥叫了个“狗椒”?

⑥我问,这些年麦子普遍增产,啥原因?碎爷说,机械化耕种,土壤深翻了,底肥化肥跟得上,合理密植,种子也改良了。早先牲畜犁地浅,粪土效力低,籽种近亲繁殖,当然产量少,吃不饱肚子。碎爷用脚蹭着路边密匝匝的野燕麦苗,说这东西自生自灭,却从来没有断种。 ⑦若算计经济账,种麦子的收益一年也顶不了一个月进城打工的收入,庄稼人是念及对土地和粮食的与生俱来的情感,才不忍心撂荒生存的根本。而流转规模化经营、生态观光、美丽乡村的前景,近在咫尺,亦艰难繁复。

⑧沟对岸,背洼洼里的残雪在春日下泛着光,不日会冰雪消融,毕竟,春分之后就是清明了。碎爷和五叔说,山挡不住云,树挡不住风,节气不饶人,神仙也挡不住。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2.文章第二段描写了雪霁后的乡野景象,请分析其表达特色。(5分)

13.文中两处画线句分别表现了人物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1)他却板着脸说,我不吃纸烟,好烟烂烟一个味儿,不如我的旱烟锅子。

(2)是人的味觉迟钝麻木了,还是花椒退化抑或变种了?

14.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有什么作用?(5分)

15.请探究文章结尾一段的意蕴。(6分)一种美味现代文阅读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中医到底是科学还是伪科学?

李北方

①有些科学的支持者不甘于坚守科学的边界,他们认为万事万物都可以用科学方法加以认识,这种倾向被称作科学主义。科学主义的轻慢态度和不容置疑的权威性在某些知识分子的身

上变本加厉地延续下来,他们挥舞带有科学标签的大棒,一切与现代科学不相兼容的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如以中医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都可能遭到攻击和打压,被冠以“不科学”或“伪科学”之名。学者江晓原认为,称这些人为科学主义者是不准确的,把他们叫作“科学麦卡锡主义者”可能更恰当。

②科学是靠其研究方法而获得认证的,只要稍微了解一点中医,便可知中医理解人体和治疗疾病所使用的并不是科学方法。经典中医的学习靠的不是在实验室里拿小白鼠做实验,而主要靠师徒间的口传心授和领悟;中医对人体的认识是不可实证的,如解剖学并不能证明经络和穴位的存在,但建立在这一理论之上的针灸却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有效的,在中西方广受欢迎;中医处置更多基于对特定病人病情的整体把握,治疗方式故而是难以复制的。中医的精妙正是体现在对看似相同的病症的不同处置方法上,如1957年北京流行乙型脑炎,名医蒲辅周先生治好了167例,共使用98个不同的处方。

③中医到底是科学还是伪科学?当中医面临这样的挑衅时,且让我们回到现代科学的定义,必须说,中医不是科学,它是非科学,而不是“不科学的”,更不是什么“伪科学”。中医是独立于现代科学的一种认知体系,在它的面前,科学应该止步。

④可惜的是,慑于科学理念的霸权地位,如今的中医支持者在面对“科学麦卡锡主义者”的大棒时缺乏自信,往往陷入了被迫证明中医是科学的境地,从而进一步巩固了科学霸权地位。很多中医支持者没有认识到,捍卫中医最好的方式不是将中医和科学扯上关系,而是在中医和科学之间划清界限。

⑤真正的科学精神不但相信通过科学获得进步,而且能够清醒地认识到科学的边界。科学不能解答所有的问题,正如它不涉及终极关怀,不能赋予人生意义。在科学不能解释的领域面前,它应该停住脚步,而不是企图攻城掠寨。一个真正有科学精神的人必然反对将科学意识形态化,摒弃作为利器使用的“伪科学”的说法,用更加中立的“非科学”视角看待中医等传统文化的价值。 (选自2016年第1期《国学》,有删改)

16.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6分)

17.中医与西医在理解人体和治疗疾病方面有哪些不同点?请结合第②段加以概括。(6分)

18.请联系全文,分析如今中医处于弱势地位的原因。(6分)

七、作文(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字体不限,诗歌

除外。

一个人请教一位智者:“是什么让你成为智者?”

“看见的能力。”智者说。

这个人听了不解地问:“看见什么呢?”

【篇五】一种美味现代文阅读

重庆一中初2016级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重庆一中初2016级15—16学年度下期第二次定时作业

语 文 试 题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禀(bĭn)告 掺(cān)兑 捶(chuÍ)胸顿足 ...

B.粗糙(cāo) 磨蹭(câng) 怒不可遏(â) ...

C.氛(fân)围 芥(jì)菜 诲(huĭ)人不倦 ...

D. 阻挠(ráo) 害臊(sào) 搔(sāo)首弄姿 ...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3分) ( ) ....

A.狼呗 煽动 暄宾夺主

B.诽谤 逃蹿 一瀑十寒

C.亥时 酌情 有的放矢

D.曙光 一刹那 展转反侧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

A.那摇曳的叶子便是深秋未及带走的彩蝶,正酝酿最后一次飞舞吧? ..

B.她回眸时那颦蹙的笑容,让她背后的明媚阳光都黯然失色。 ..

C.九月的北中国,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

D.她捡起了在阳光的照射下奄奄一息的海星,并把它放进了海里。 ....

4.下列括号里的内容对前文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背影》这篇文章,作者朱自清选择父亲背向的特定角度,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全力抒写了父亲四次背影,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父子亲情。(对文常及文章的思想内容理解完全

正确)

B.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还看到了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山区所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本句无语病)

C.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这是不足取的。(本句标点使用完全正确)

D.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运用比喻,把矮松顶着雪的情景比作日本看护妇,贴切形象地表现了雪后矮松清新可爱的形态。)

5.下列选项中与例句的语意表达不一致的一句是(3分) ( ) ...

例句:一个家庭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子。

A.一个家庭有了书籍,就等于一间房子有了窗子。

B.没有书籍的家庭就等于没有窗子的房子。

C.没有窗子的房子,就像没有书籍的家庭。

D.如果说一个家庭是一间房子,那么书籍就是这间房子里的窗子。

6. 现代汉语中,有一种奇妙的词语“倒错”现象,它通过改变词语原有的自然顺序,打破

传统的思维模式,使词语在组合上出新出奇,从而在表达上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请仿照下

面的例子,另写一个。(4分)

例:屡战屡败(一蹶不振的精神状态)——屡败屡战(虽屡遭失败却从不气馁的生命姿态)

7.综合性学习(11分)

随着经济的繁荣,文化也势必繁荣起来。到博物馆去,不再是普通民众的奢侈品,而是

日用品。对博物馆的认知会对你的学习生活大有裨益,现在就让我们来深入了解博物馆,完

成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第七届重庆市文化遗产宣传月活动将于2016年5月18日晚

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启动。记者今(16)日从重庆市文物局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全

市文博单位策划推出了159项活动。

启动仪式结束后将开启“博物馆之夜——古琴雅集表演”。在5月18日和6月11日两

天,重庆湖广会馆、涪陵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合川钓鱼城遗址博物馆、忠县石宝寨都将实行

门票半价。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重庆宋庆龄旧居陈列馆、江津石门大佛寺、史迪威博物馆、重庆友好飞虎队展览馆将实行门票全免。6月5日,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将带领网友和文

物保护志愿者走进巫山高唐观遗址考古发掘工地。

【材料二】

2009—2014博物馆参观人次 2009—2014全国博物馆数量

【材料三】2009年国务院将发展文化产业列为重要的战略发展目标。而博物馆是文化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在十二五计划中,文化成为支柱型产业,博物馆也成为各省市的建设重点。在此之前每年新增的博物馆不过数十家,而此后中国以每年数百家的速度建设着新博物馆,几乎每天都会有一家诞生。十二五计划希望在2015年全国拥有3500家博物馆,不过从数据上看提前完成任务已不是悬念。

【材料四】5月18日是第40个“国际博物馆日”,2016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和文化景观”。当天,中国各地博物馆都推出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其中不少博物馆还将推出让中小学生亲身体验的互动项目,通过让博物馆“动起来”,吸引更多的参观者惠民活动,让市民一起参与这一年度的文博界盛事。

【材料五】今天人们在博物馆的体验也更加多样,逐渐改变了过去单一、单向的体验方式。当数字技术大举进入博物馆后,今天的博物馆已不仅仅是声、光、电的利用。

(1)材料一是华龙网的一则消息,请你拟写标题,不超过28字。(3分)

(2)根据材料二的图表,归纳出图表中的信息,并得出你的结论。(3分)

(3)根据材料三、四、五,找出你得出材料二结论的依据。(3分)

(4)杭州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馆最近火了:前者让某节目进场地“撕名牌”,后者让房产商开发布会。博物馆频频参与商业秀,各网友发表了不同的看法。网名“理智的小叶子”是你的同学,他在网上看到了这些评论,立马跟帖,可他只得出了结论,想请你帮补充一下理由。现请你完成。(2分)

超级无限豆:我是觉得参加一些商业活动无伤大雅,可以提高博物馆的人气,本来现在去博物馆的人就很少。

我是一条鱼:在博物馆举办和保护文物不相关的商业活动,是把传统的文化文物当作了一种商业赚钱的手段,此举不妥。

理智的小叶子:我认为 因此,求“人气”也要有“骨气”。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10分)

8.古诗文默写。(10分,每空1分)

⑪ ,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⑫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⑬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⑭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

⑮ , ,乐亦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⑯ ,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⑰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⑱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想象将来与友人欢聚的情境,表达渴望与友人早日相见的真挚感情的诗句是 , 。(李商隐《夜雨寄北》)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

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⑪横无际涯( ) ⑫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

⑬至若春和景明( ) ⑭宠辱偕忘( ) ..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⑪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范仲淹应滕子京之约,为重修岳阳楼作记,因此本文着重写岳阳楼重修的过程,写岳阳楼其实就是在写滕子京。

B.“衔远山,吞长江”这句中“衔”“吞”两字,恰切地表现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

C.第三、四两段是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像两股不同的情感之流,传达出景与情互相感应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

D.这篇记文以单行散句为主,间以骈偶短句,既流利畅达,又简洁凝练。

12. 我国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历来很重视担当精神,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较有影响的担当观,其内涵主要表现在“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君子人格、奉献精神”等四个方面。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方面与本文最符合?为什么?(4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21分)

【篇六】一种美味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试题

现代文阅读训练题

时间:40分钟 分值:50分 出题人:郝莲洁

桑葚熟了

①多年前,朋友赠了我一瓶自酿的美酒,醇香扑鼻,饮后唇齿留香,回味无穷,经请教后方知是由桑葚酿造而成。

②于是,每到桑葚成熟的季节,偶见街中有叫卖桑葚的村姑,便会买一小盆尝尝鲜,重圆一回儿时的梦。心底下总想着有一天能加入到采摘桑葚的队伍中去。

③今年五月外出开会,回来时在朋友的指引下,特意到农家乐山庄停留,在这个处处飘散着桑葚味道的庄园,我终于圆了我的采桑梦。

④跨过一条小溪,进入到一片原生态的桑林后,我一时惊呆了,只见翠绿的桑叶层层叠叠,衬着紫红的桑葚,迎风摇曳。熟透了的桑葚,紫紫的丰满着挂满了枝条,如玛瑙,晶莹剔透,非常诱人。大家一齐兴奋地扎入桑林,一边采摘,一边品尝,专挑那个大、肉厚、色紫的下手,来个先尝为快。熟透的桑葚浑身透着光亮,充满水分,稍不小心就会把它捏破,挤出紫汁来。我轻轻地摘下一颗放入嘴里嚼去,果汁四溢,顿觉满口生香,通过味蕾透出一种桑科特有的清甜,丝丝滋润到心田。就这样,我们一边尽情地采摘,一边忘情地海吃,那是一种绝美的享受。

⑤桑林中鸟雀成群,叽叽喳喳,它们也在分享着这难得的美味,受惊吓飞离时,弹起树枝,那熟透的桑葚如同一阵紫雨,纷纷坠落,砸到人身上,落入泥土中,立刻留下一个个紫黑的印记,大家只能叹惜一回,继续有说有笑,挑肥拣瘦,边摘边往前走,不一会儿竹篮中已平添了许多桑果。

⑥看着这微微颤动的桑葚,听着那啾啾鸟鸣,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悄然远逝却忆之犹甜的童年时光。那时物资匮乏、零食奇缺,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最盼望的就是老桑树结满了紫红的桑葚,给我们带来了解馋的机会。放学后,大家迫不及待地扔下书包,三五成群地来到了村边桑田,个个身手敏捷,猴子似的爬上桑树,低矮枝头的桑葚早已寥寥无几,高枝处的桑葚往往可望而不可即,于是找根竹竿去敲打,桑葚娇嫩,落地即惨不忍睹,但大家都不管那血肉模糊的样子,也不管其是否沾上了泥土,一时间大家满地找葚,经过一顿猛吃后,每个人的手上、嘴上和衣服上无一例外地都沾满了紫黑的桑汁,有的更成了大花脸了,伙伴们你看我、我看你,相互对笑。自己吃够了以后,有时也不忘给父母兜带一些回去,虽然没能做到古人那样的“拾葚供亲”——“以异器盛之,黑者奉母,赤者自食”,但母亲也每每被我的孝心所感动,那满身的脏相自然也就逃过一劫,不再追究了„„

⑦一晃数十年过去了,今天的小孩都已过着衣食无虑的生活,没有了我们儿时的那副馋样,恐怕也已很少见到桑葚了,都市里没有桑树,也没有人养蚕,更不会有采摘桑葚的乐趣了。

1

⑧面对这成片的桑林,我一时思绪万千,在食品安全问题屡屡曝光的今日,桑葚能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当年的那分清纯,那份天然,实属不易。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此线索文章写了哪两件事?(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全文,请用原文回答第②段加点词语“儿时的梦”具体指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赏析第④段划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熟透了的桑葚,紫紫的丰满着挂满了枝条,如玛瑙,晶莹剔透,非常诱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文主要内容写的是采摘桑葚这些欢快的事情,但结尾两段却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忧伤,这样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主旨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认为“在食品安全问题屡屡曝光的今日,桑葚能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当年的那分清纯,那份天然,实属不易”,你是怎样认为的?请结合实际简要谈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了不起的儿子一种美味现代文阅读

[巴基斯坦]米赫里兹•伊克巴尔

傍晚,阿里夫回到家,一反常态,寡言少语。

“怎么了,亲爱的?”妻子问道。

“一个陌生人今天下午来了个电话,”他回答说,“他要求我向他提供一份特殊的档案材料 ,给我1万卢比作回报。”

“爸爸,他要那份档案材料干什么?”十岁的儿子纳赛问道。

“那是一份十分重要的文件,”阿里夫回答说,“那个人是个敌对公司的老板,想要那份材料,以便搞垮我们的公司……”

2

“如果你把那份材料交给他,”纳赛说,“你就不真诚,对你的上司不忠实。而你总是教育 我要真诚、老实。爸爸,请你永远不要做这样的事,要不然我会生你的气的。”

“纳赛,”妈妈抢白道,“别管你爸爸的事!”

第二天一早,电话铃响了,阿里夫急忙过去接,几分钟后,他走过来,对妻子说:“还是那 个人,现在他给我2.5万卢比。他说他可以给我一份假的档案材料,那样我就不会被抓住了 。”

“为什么你不接受呢?”妻子建议说,“这可是一大笔钱,况且你会平安无事。”

“可我还是拒绝了,”阿里夫说,“你不记得昨晚纳赛的话了吗?”

纳赛知道了他的父亲将一如既往地忠诚老实,松了一口气。那天夜里,纳赛从梦中被一阵紧 似一阵的电话铃声惊醒。他听见父亲起来去接电话。

母亲问:“什么人?”

“还是那个人”父亲说,“他已经把钱增加到10万卢比,并且答应任命我为他公司的经理, 工资高,条件优厚。”

“阿里夫,你该接受了!你对现在的上司忠心耿耿,可他给了你什么?仅仅是微薄的薪水而 已!”

“你说得很对,”父亲说,“可是你想想我们儿子说的话。钱并不能使一个人幸福,诚实和 道德在一个人一生中是有相当分量的!”

“纳赛太小,决定不了这么重要的事情。”母亲说,“老实和忠诚仅仅是写在书本上的,在 现实生活中,这些东西与实际生活毫不相干。”

纳赛一直在床上倾听谈话,他从床上坐了起来,对爸爸说:“爸爸你曾经答应我对你的上司 不作假的。”

“睡觉吧,我的儿子,我不会接受这笔钱的。”父亲说。纳赛极为高兴,安然入睡了。 “醒醒,该起床了,纳赛!”母亲喊叫着让他起床。父亲告诉纳赛:“那 个人今天早上又打 来电话了,他说要给我100万卢比并任命我为他公司的经理,条件是今天下午以前我的把那 份档案材料交给他,否则,他要绑架你,我的儿子。”

“爸爸,希望你再次拒绝他!”儿子坚决地说。

“我没有拒绝他,儿子,”父亲说,“我告诉他再给我一点时间考虑考虑。”

正在这时,电话铃又响了。父亲急忙去接电话。只听他喊道:“不,我不接受,看 你敢绑架我的儿子!”说完挂了电话。

“太好了,爸爸。”纳赛高兴极了。

那天下午,父亲回家进门的第一句话就是:“纳赛回来了吗?”

“没有,”母亲焦急地说,“现在他应该回家了。他是个傻孩子,你采纳了他的愚蠢意见, 如果他发生什么意外,我跟你没完!”

“你冷静点儿,我亲爱的。但愿我们的儿子不会被那个坏蛋绑架了去。我给警察打电话,把 这一切都告诉他们。”正当他拨电话时,一辆小轿车开进了院子里。

“我们的儿子回来了!”母亲兴高采烈地喊道,“是你的上司用他的车带来的。”

“我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先生。”阿里夫边说边请上司在客厅就座。

3

“打神秘电话的人是我的仆人,”上司说,“我想试一试你的忠诚。我要永远定居国外,想 找个诚实的合股人管理这家公司。我很高兴,你正是我要找的人!”

(选自《读者》)

(1)用简洁的语言填空,完善小说的情节构成。(6分)

开端:有人称要收买阿里夫,想让他出卖公司机密,儿子纳赛劝父亲拒绝。

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潮:那人威胁要绑架纳赛,纳赛依然不让父亲答应。纳赛疑遭绑架,父母焦虑之时,老板把纳赛送了回来。

结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以“了不起的儿子”为题,儿子纳赛的“了不起”体现在哪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中母亲的形象有哪些主要特点?有人说小说主要是刻画纳赛这个人物的,作者用了很多笔墨写母亲,没有必要,你有何看法?(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文中两个画线句中加点词语所包含的不同感情(或心理),并写出你的分析。(6分)

①“醒醒,该起床了,纳赛!”母亲喊叫着让他起床。

②只听他喊道:“不,我不接受,看你敢绑架我的儿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说反映了一个家庭教育方面的重大课题。下列我国古代教育故事和本文涉及共同教育话题的一项是( )(3分)

A.孟母三迁 B.曾子杀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