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翻译及赏析

时间:2021-10-27 16:39:04 节日作文

篇一:《《论语》对译及详细评析》

全文6万多字,999页。是文科生、教师、研究者必备宝典!

【本篇引语】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原文】

1·1 子曰①:“学②而时习③之,不亦说④乎?有朋⑤自远方来,不亦乐⑥乎?人不知⑦,而不愠⑧,不亦君子⑨乎?”

【注释】

①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②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③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④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⑤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⑥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⑦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⑧愠:音yùn,恼怒,怨恨。

⑨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评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见《齐鲁学刊》1986年第6期文)这种解释可以自圆其说,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供读者在理解本章内容时参考。

此外,在对“人不知,而不愠”一句的解释中,也有人认为,“人不知”的后面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孔子有说话的特定环境,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么,别人就可以理解了,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有人说,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样,“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这样的解释似乎有些牵强。

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原文】

1·2 有子①曰:“其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上者③,鲜④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⑤。君子务本⑥,本立而道生⑦。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⑧?”

【注释】

①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②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③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④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⑤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⑥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⑦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⑧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评析】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判别,抛弃封建毒素,继承其合理的内容,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用。

【原文】

1·3 子曰:巧言令色①,鲜②仁矣。”

【注释】

①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②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评析】

篇二:《《论语》学而篇第一之翻译及自我赏析》

————————————————————————————————

【原文】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另译】

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

【自我赏析】

这三句话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宋代著名学者朱熹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 ,对此章评价极高。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贯穿《论语》始终,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部分。我们也应该学习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原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自我赏析】

此章中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是孔子以仁为本的哲学、伦理思想的核心。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这也是孔子当时作为一个纯粹的思想家为了生存而必须提出对统治者有利的思想的无奈体现,从另一方面也提想出了孔子思想的局限性。 但是,在当今社会,尤其是我们这一代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的状况下,我们更应该注意孝敬父母,关心长辈,考虑到老人们心灵上的需求。

【原文】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自我赏析】

了什么是仁的问题。而这一章,孔子说的是仁的反

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孔子主张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这体现出了孔子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而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也长期留存了下来,成为了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 这也提醒了我们要踏实肯干,不要夸夸其谈,华而不实。

【原文】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自我赏析】

孔子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认为自省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尤其是文中提到的三点:“忠”、“信”、“习”也是我们如今该注意的。不吝啬去帮助他人,讲诚信,多多温习所学过的知识,对我们个人乃至社会的安定都是有帮助的。{论语翻译及赏析}.

【原文】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

“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

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自我赏析】

孔子这里是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出谋划策。但并未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去想。而且其中“人”也指的是有地位的人,与“民”有所区别,体现出了孔子思想的局限性。与如今社会人民为本的思想还是有出入的。

【原文】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自我赏析】

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如今我们提倡素质教育也是如此。一个人的修养是做人的根本,只有成绩没有素质的人难成大业。注重素质教育可以避免马加爵,高分低能之类的人再次出现。

【原文】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自我赏析】

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从本章可以看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 此章可以看作是上一章的延伸。

【原文】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自我赏析】

孔子认为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包括庄重威严、认真学习、慎重交友、过而能改等项。作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从外表上应当给人以庄重大方、威严深沉的形象,使人感到稳重可靠,可以付之重托。他重视学习,不自我封闭,善于结交朋友,而且有错必改。以上所提四条原则是相当重要的。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过则勿惮改就是对待错误和过失的正确态度。这也是我们学习与成长的方向。

篇三:《论语学而篇英译赏析》

初探《论语》英译

—从亚瑟韦利英译《论语》学而篇中感悟翻译

一、引言

《论语》是第一部儒家经典,成书于战国初期,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教育家孔子和弟子和后学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记载:“《论语》者,孔子答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揖而论纂,故为之《论语》。”全书共20篇,二万余字。从汉朝起,《论语》就被列为人们初学的必读书目,后被列为儒家经典。2000年以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自1809年至今,《论语》的英文翻译已经走过了200多年的历程,产生了近百个英语译本(包括全译本和节译本)。《论语》的英文翻译,最早见于传教士马歇曼(J. Marshman, 1768-1837)。第一部最具有广泛影响 的译本是英国著名的汉学家理雅各(James Legge)的Confucian Analects,收入1861年出版的《中国经典》第一卷。此后翻译过《论语》的中西学者先后有William Jennings (1895 )、辜鸿铭(1898)、韦利(Arthur Waley) (1938)、Ezra Pound (1951)、李天辰(1991)、Simon Leys(1997)、 Edwa Slingerland (2003) 等人。本文主要通过对Arthur Waley 《论语》英译本选取《学而篇》从典籍初学者的眼光进行分析,试图发现大师翻译中的优劣,指导以后的实践学习。

二、Arthur Waley 简介及译本综述{论语翻译及赏析}.

韦利(Arthur David waley, 1889-1969)被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论语》翻译家。曾就读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因眼疾辍学后进入大英博物馆东方科任职,负责整理敦煌文物。同时在伦敦大学东方研究学院授课。受著名教授迪金森与摩尔的影响,韦利仰慕中国古代文明,决定研究中国文化,自修古文,他关于中国文化的译著,除《论语》外,多达七种。

韦利的《论语》译本在中国国内也很流行,原因是译本尽量保留文化风貌,注重细节的传译,文字简练,风格接近原文。韦利的《论语》译本前有很长的导

言,介绍孔子其人及其弟子以及尧舜禹等古代圣人,讨论基本概念词的范畴,古代书面语传统,中国早期社会礼仪问题,附录里讲述了《论语》的注疏问题和年代问题,译文本身不仅附有很多脚注,而且译文后面还有不少尾注。

三 、学而篇分析

本文主要节选《论语》学而篇第一的译本,并参考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杨伯峻译注的《论语译注》,分别从文化内涵意义词处理、句式选择以及文化误读三方面,选取典型例子加以分析理解,最后论述了典籍书籍复译的必要性。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篇名。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吾日三省吾身”,“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等道德规范。

⑴ 文化内涵词的翻译

从文化角度而言,《论语》的翻译过程中,最突出的难题就是如何处理极具中国文化内涵的词。

《学而篇》中,涉及中国文化内涵的词较少,但第一次出现且其在整本书所处的位置,其中包含的内涵意义的词却起到统领全书的作用。现在我们来看一下韦利大师如何在他的翻译过程中处理这类词的翻译,希望能从中汲取营养,增加我们典籍翻译的方法意识,提高翻译水平。

① 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韦利在《论语》整本书中将“子”其译作“The Master” 专指孔子,而其他孔子的学生,如“有子”译作 Master You, “曾子”译作“ Master Zeng”。整本书采用这种策略一方面译出了“子”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又让人对其各自的人物关系明确化。

② 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韦利笔下为“gentleman”。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辞典》(第六版)对其解释为 “ a man who is polite and well educated, who has excellent manners and always behave well.”由此可见,“gentleman”是可以代替中国文化中的君子,当然,“a man of virtue ”或者“a virtuous man”也是可以的。

③孝悌: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

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而韦利的“behave well towards their parents and elder bothers”,采取意译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