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诗歌

时间:2021-10-27 08:30:57 节日作文

篇一:《诗歌柳絮飘飘》

诗歌:《柳絮飘飘》 柳絮飘飘,飘向空中。

燕子说:

“雪花,雪花,快快走吧。 冬天已过,我刚回家!”

柳絮说:

“我不是雪花,是柳树妈妈的娃娃, 春天到啦,妈妈让我来装扮你美丽的家!”

柳絮飘飘,飘到地里。

种子说:

“雪花,雪花,快快走吧。 冬天已过,我要发芽!”

柳絮说:

“我不是雪花,是柳树妈妈的娃娃, 春天到啦,妈妈让我来唤你快快长大!”

柳絮飘飘,飘到公园里。

小朋友说:

“雪花,雪花,快快走吧。 冬天已过,我要玩耍!”

柳絮说:

“我不是雪花,是柳树妈妈的娃娃,

妈妈让我来告诉你们:春天到啦!春天到啦!”

篇二:《描写柳枝柳絮的诗》

描写柳枝柳絮的诗:

白居易 【长安春】

青门柳枝软无力,东风吹作黄金色。

街东酒薄醉易醒,满眼春愁销不得。

白居易 【曲江早春】

曲江柳条渐无力,杏园伯劳初有声。

可怜春浅游人少,好傍池边下马行。

用那么那么造句:

天那么高,那么蓝,真是让人心旷神怡啊!

湖水是那么清,那么静。

月亮是那么皎洁,那么明亮。

她是那么美丽,那么善良。

母亲对孩子是那么的无私奉献,那么的无微不至。

用不管 总造句:

不管天气是多么的恶劣,他总是准时到校。

不管这次比赛是输是赢,他总是站在一旁加油,呐喊,助威。 不管老师布置的作业有多少,我总是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完成。 不管绕道斑马线多么麻烦,他总是遵守交通规则,从没有横过马路。

篇三:《刘筠《柳絮》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原文】: 柳絮 【宋】刘筠 半减依依学转蓬,斑骓无奈恣西东。平沙千里经春雪,广陌三千尽日风。 北斗城高连蠛蠓,甘泉树密蔽青葱。汉家旧苑眠①应足,岂觉黄金万缕空。 【注释】: 汉家旧苑:《三辅故事》记:“汉苑中柳,状如人形,曰人柳,一日三眠三起”。 【翻译】: 轻风吹过,柳絮像转蓬一样纷飞而起,摇曳、飘荡之间,婀娜、轻柔之态已半减,让离别之人折柳相赠时,平添一番无可奈何的愁绪,只得一任马儿各奔东西。花絮漫舞,一片片广袤的沙原宛如盖上了洁白的春雪;杨花轻飞,一条条宽阔的街道整日风吹不息。 北斗城墙,崔巍高耸,唯见蠛蠓蔽天;甘泉宫内,树木茂密,满目青葱一片。汉家旧苑的柳树呵,该已睡足,是否发现那万缕千丝的枝条上,金黄的柳花已随风飞尽? 【赏析】: 诗题既为《柳絮》,诗句便紧紧扣题而来。首联“半减依依”已为全诗定下了一个暗淡的基调,直逗出尾联的“万缕空”。古代有折柳赠别的风俗,但到了‘柳条折尽花飞尽’之时,却只能平添无奈之愁。柳絮飞去,离人远别,都仿佛秋风中的飞蓬,无可奈何,任意东西。古代往往将柳絮和雪互喻,李商隐《赠柳》诗有“忍放花似雪”之句,杨亿《柳絮》诗云:“洛城花雪扑离樽。”钱惟演《柳絮》则道:“三月江南花渐稀,春阴漠漠雪霏霏。”尾联是诗眼所在,突然一问,引出主题,表面说柳,实则写人,抒发了作者韶华虚度、美人迟暮的沉重哀叹。 此诗出语平淡无奇,立意却见出几分高妙。 “首联以春日柳絮比秋日断蓬,迷茫中暗寓迟暮之感。次联忽然抛开柳絮主体,而写城乡的明媚春光,看似不续,而实为反衬,笔致开脱而意脉暗连。由次联之‘广陌三条’又进而荡开,引到北斗城、甘泉树,似与首联相去弥远。然而末联复用人柳、黄金柳二典,收回主体,冷然一问,始知中间步步曲折原来都归向一个‘空’字,既与首联相应,又翻出一层新意。” 【阅读训练】 ⑴本诗首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析其传达的情意。 ⑵尾联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⑴首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转蓬”喻柳絮,那春天里蒙蒙飞絮恰如秋日离根飘荡的转蓬,只能平添东南西北的离人马上折枝为赠时的无可奈何的惆怅,暗寓美人迟暮之感慨。 ⑵尾联两句描写闭锁于高城禁苑的宫柳,睡足醒来,“柳色黄金嫩”的韶光已经过去,它已是一片青绿,步入了中年。尽管已万缕空空,而自己未必有丝毫的察觉。表达了诗人虚度韶华的自伤自警之情。

篇四:《陈晓旭的诗《我是一朵柳絮》》

悼念陈晓旭(林黛玉)

搜自“百度”

大约是在1983和1984年间,我正在大学里舍我其谁地爱诗和写诗。当时由于长春《青年诗人》杂志的偏爱,所以我的作品每每就会成为该刊“根红苗正”的头条。一天,该刊的主编、诗人何鹰向我谈起他最近又发现了一个写诗的“好苗子”,称是一个来自辽宁鞍山的小女孩儿,并嘱我多关注一下她发表在《青年诗人》上的一些作品。这,就是陈晓旭的名字第一次进入我的视野。

遗憾的是,当时,我并没有认真去拜读这位诗歌“小女孩儿”的作品。 后来,又是何鹰先生告诉我,那个写诗的“小女孩儿”成了屏幕上的诗人林黛玉。

后来,就再也没看到过陈晓旭写的诗歌。

后来,知道陈晓旭又做了我的同行,干起了广告。

后来,从媒体上又看到了陈晓旭皈依的消息。

再后来,就是现在。就是很多人泪眼里的:一代红颜林妹妹香消玉殒。 但我看到的却是:一个诗人的离去——那是为理想所累;一个广告人的离去——她所从事的本就是一个要以青春和健康做代价的行业。

所以我想,从皈依那天开始,陈晓旭最需要的也许就是安静和休息。那我们大家和媒体就都不要再打扰她的魂灵了,让她就此好好地安息,好吗?

最后,将一首也许正是当年我没有好好读过的陈晓旭的诗歌《我是一朵柳絮》录于此,并在这最容易让人伤感和疼痛的深夜里轻轻地读出声来:

陈晓旭的诗歌《我是一朵柳絮》录于此,并在这最容易让人伤感和疼痛的深夜里轻轻地读出声来:

《我是一朵柳絮》

陈晓旭(14岁)

我是一朵柳絮

长大在美丽的春天里

因为父母过早地将我遗弃

我便和春风结成了知己{柳絮诗歌}.

我是一朵柳絮

不要问我家住在哪里

愿春风把我吹到天涯海角 我要给大地的角落带去春的信息

我是一朵柳絮

生来无忧又无虑

我的爸爸是广阔的天空 我的妈妈是无垠的大地

《无 题》

如果我死了

你是否失掉一些欢乐 为了我, 是否会让你哀伤 在心头上停留片刻

在灯火辉煌的舞会上 你是否会感到孤独

在朋友们热烈交谈中 你是否会在角落里沉默 在甜梦萦萦的仲夏之夜 你是否会感到一丝凉意 在冬日雪花纷飞的清晨 你是否会感到寂寞

当世人已将我名字淡忘的时候

你是否会在心底

悄悄地为我唱一首

忧伤的歌

篇五:《胜权诗歌:杨花柳絮》

杨花柳絮

凌源杨柳遍天涯, 六月无处不飞花。 杨花柳絮漫天舞, 疑似寒冬降雪花。

美景引童逐花跑, 佳境诱人来作画。 界外来客忘返途, 诗人抒怀不归家。

胜 权

篇六:《2015年尔雅中华诗词之美.答案(叶嘉莹) 最全》

1. 《诗经》中祭祀歌颂祖先的歌诗是指:【颂】

2. “诗言志”出自古书:【尚书】

3. 属于四书五经中“四书”的著作是:【大学】

4. 《诗经·十五国风》主要是当时民间的且大多是无名诗人的作品。:【对】

5. 关于词的说法,表述错误的是【来源于现实生活】

6. 古人所说的“志”,是泛指人内心的一切情志:【错】

7. 《尚书》在西方被翻译为:【Book of Documents】

8. 中国南北朝时期民间的音乐称为:【清乐】

9. 诗是作者显意识的活动。【对】

10. “词”的本意是指配乐的歌词。【对】

11. 《花间集》中大部分的作品是描写【美女,爱情】

12. 宴乐的构成要素不包括【雅乐】

13. 关于市井俗曲,描述不正确的是【当时传唱度低】

14. 小词源于当时民间宴乐曲调的流行。【对】

15. 《花间集》是当时诗人文士所作配合宴乐而唱的歌词【对】

16. 晚唐五代时期,“山”可代表的事物不包括【发型】

17. “弄妆梳洗迟”中对“弄”解释正确的是【赏弄,观赏】

18. “衣锦尚褧”出自古书【诗经】

19. 《硕人》是《诗经》“卫风”中的一首。【对】

20. 《诗经》中描述最美的女人“庄姜夫人”的“庄”是指她的父姓。【错】

21. 词被称为“小词”的原因是【不是言志,载道的】

22. 《长门赋》最早见于南朝文人编著的【昭明文选】

23. 古代中国的三纲五常中,“三纲”不包括【兄为弟纲】

24. 长门宫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冷宫”。【对】

25. 温庭筠的《菩萨蛮》中只有两三首是写美女追求爱情的【错】

26. 《史记》中“其志洁,故其称物芳”是司马迁对()的描述。【屈原】

27. 词学家刘永济在晚年的号是【知秋翁】

28. 对石声汉描述不准确的一项是【去世于文化大革命结束的那一年】

29. 小词都是写的怨妇和思妇。【对】

30. 《离骚》中“进不入以离尤兮”的“离”是指预见、遭遇。【对】

31. 《花间集》集中收录了晚唐至五代()位词人的作品。【18.0】

32. 关于词的理解,错误的是【词本来是一个文学体式】 33.

南唐词的代表词人有一冯二李,其中不包括【李昪】

34. 《花间集》中的作品并不都是由男性写作的。【错】

35. 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编成的词集是《花间集》。【对】

36. 《菩萨蛮》,词牌名,又名【子夜歌】

37. 韦庄共写了()首《菩萨蛮》。【5.0】

38. 被称为“秦妇吟秀才”的文人是【韦庄】

39. 《花间集》中没有收录南唐词。【对】

40. 南唐词的风格与《花间集》中词的风格相同。【错】

41.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这句话出自【礼记】

42. “鞠躬尽瘁,具见开济老臣怀抱”是对()作品的评价。【冯正中】

43. 南唐作为五代十国的十国之一,中主是指【李景】

44. 冯正中曾官至宰相【对】

45.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为李璟所作。【错】

46. 《鹊踏枝》词牌名,又名【黄金缕,卷珠帘,一箩金】

47. “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是()的词句【冯正中】

48. 中国诗词中“一晌”的意思是指【长久,短暂,A和C】{柳絮诗歌}.

49. 冯正中的词表现的是官能的感觉。【错】

50. 每一个牌调的平仄声调是不一样的【对】

51. 《摊破浣溪沙》实为《浣溪沙》之别体,上片是【四句三平韵】

52. 下列文人中不属于建安七子的是【曹丕】

53. 关于词牌名“浣溪沙”,说法错误的是【只有仄声调】

54. 《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对】

55.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传统的妇女注定了是思妇的命运。【对】

56.

词句“小楼昨夜又东风”中“东风”呼应的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中 的【春花】

57. 评价李后主之词是“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的大家是【王国维】

58. 苏轼的号是【苏东坡】

59. 《虞美人》整首词前六句两两对比,永恒与无常的对比。【对】

60. 李后主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是有心而为之【错】

61. 被界定为导示未来的词论著作是【人间词话】

62. 《向晚二首》写于()年。【1978】

63. 对李霁野先生描述不正确的是【江苏人】

64. 《向晚二首》中“向晚幽林独自寻”中用“寻”字而不用“行”字是为了押韵。【错】

65.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这句诗出自《隋宫》。【对】

66. 王国维的文学评论受哲学家()的影响。【叔本华,康德】

67. “东文学社”由()主办。【罗振玉】

68. 在王国维18岁时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马关条约】

69. 《静庵文集》中大部分是考证的【对】

70. 叔本华认为人生就是大欲。【对】

71. “上不似诗,下不类曲”出自()之评论。【李笠翁】

72. 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学,明清时期的代表是【戏曲小说】

73. 王国维认为“写境”是()派【写实】

74. 王国维认为词有了境界,词的格调自然会提高。【对】

75. 文学作品中所造的意境,一定要合乎自然。【对】

76. 最早的词学来源于【宋人笔记】

77. 关于黄山谷的介绍,不正确的是【与苏澈并称“苏黄”】

78. 佛教中认为人有“六根”,包括【身意】

79. 诗词中的境界是依靠外在景物来表现的。【错】

80. 《词选序》的作者是【张惠言】

81. 清代王鹏运所带领的词派是【临桂词派】

8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张惠言所指与“小词”大概相近的是【乐府之音】

83. 小词的妙处是在于它有一种超乎外表语言文字所写的情事以外的意思【对】

84. 《离骚》诗句“众女嫉余之峨眉兮”中“峨眉”指【才德美好的贤士】

85. 曹丕写过的文学专论有【典论.论文】

86. 王国维的“三境界”说,第二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87. 王国维认为五代、北宋的词之所以独绝是因为当时的词中有一定境界。【对】

88. 中国旧诗只是指传统的五七言绝句诗。【错】

89. 认为“士要志于道”的是()传统。【儒家】

90.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著于()年。【1908~1910】

91. 关于燕乐,说法不正确的是【是宋代以来的一种新兴音乐】

92. 王国维认为词可以表达出诗所不能表达出来的一种意念。【对】

93. 《花间集》问世于西元九百四十年。【对】

94. “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出自【人间词话】

95. 关于秦观,说法不正确的是【别号太虚居士】

96. 《东轩笔记》是由()所作。【魏泰】

97. 《东轩笔记》是由()所作。【对】

98. 诗与词的区别是:词之言长,诗之境阔。【对】

99. 曹丕在《与吴质书》中为()美志不遂而叹息也。【应玚】

100.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词牌名的是【天净沙】

101.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写得女子是【杨贵妃】

102. 欧阳修的《蝶恋花》被收录在《花间集》中【错】

103. 词可以给读者带来丰富的想象。【对】

104. “石韫玉而山晖,水怀珠而川媚”出自【文赋】

105. “生而愿为之有家,良人者,所以望以终身者也”指的是【女子】

106. 中国古代男子的“三不朽”不包括【立志】 107. “为政必先放郑声”中“放”指放【是】 108.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出自司马迁之口。【对】

109. 王国维说南唐后主的词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错】

110. 王国维认为最早将词诗化的文人是【李煜】

111. “词别是一家”是()的观点。【李清照】

112. 苏轼认为词是可以诗化的。【对】

113. 周济是常州词派的继承人。【对】

114. 李清照认为苏轼的《水调歌头》是句读不整齐的诗,而不是词。【对】

115.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时期的作品。【北宋】 116. “众芳芜秽,美人迟暮”出自()。【离骚】

117. 王国维认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有()种境界。【3.0】

118. “欲寄彩笺兼尺素”中“兼”字的使用是符合逻辑的。【错】

119. 王国维认为词以境界为最上,可见他对“境界”二字理解地非常透彻。【错】 120.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自【诗经】

121.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是()请教孔子提出的。【子贡】

122. 孔子讲诗注重来自诗歌中的丰富联想,而且联想与诗本意要完全相合。【错】 123. 词表现的是一种感情的本质。【对】

124. 认为温庭筠的《菩萨蛮》有屈原《离骚》中“初服”之意的是【张惠言】

125. 《离骚》中可用来喻托美德、才能的有【鲜花,漂亮衣服,峨眉】

126. 诗歌的表现手法有()种。【3.0】

127. “新帖绣罗襦”中“罗”是指长裙。【错】

128. 诗歌的表现手法之一“兴”是由物及心。【对】

129. 《花间集》是()时期编纂的一部词集。【五代十国】

130. “近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出自()的作品。【苏轼】

131. “学际天人”是李清照对()的评价。【苏轼】

132. “菡萏”在《尔雅》中是对荷花的称呼。【对】

133. 中国诗歌中经常会用到“菡萏”二字。【错】

134. 《咏柳絮词》“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出自【红楼梦】

135. 《水龙吟》是苏轼次韵他的朋友()的作品。【章质夫】

136.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出自【纪晓岚】

137. 《水龙吟》是苏轼在汴京做官时所作。【错】

138. 苏轼只能写出诗化的词,而无法写出完全是词的美感的词。【错】{柳絮诗歌}.

139.关于苏轼的《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说法不正确的是【上片体现了婉约低回的情 致】 140. 陈亮的《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上片中出现了()个典故【2.0】 141. 柳永的《定风波》是一首【长调】

142.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具有婉约低回的词的美感特征。【错】

143. “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此句运用了典故。【对】

144. “倚天万里须长剑”一句引用了()的赋。【司马相如】

145. “就词论,则非高调”是()对陈亮《水调歌头》的评论【陈延焯】

146. “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中“张公”是指【张华】

147. 《水龙吟》是一首豪放词。【对】

148. “举头西北浮云”此处是指现实中真的浮云。【错】

149. “燃犀下看”这一典故出自【晋书】

150. 辛弃疾的“西北浮云”句所用典故出自【曹丕】

151. “平生塞北江南”出自辛弃疾的作品,其词牌名是【清平乐】

152. 在中国一向认为“斜阳”是一个朝廷衰败的现象。【对】

153. 王国维由“懒起画蛾眉”、“照花前后镜”等句联想到屈原的《离骚》。【错】 154. 关于柳永的词,说法不正确的是【带给人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155. 长调作为诗调体式之一,字数大概是【91个字以上】

156. 关于周邦彦的《六丑》,说法错误的是【前片九仄韵,后片八仄韵】

157. 关于周邦彦的词,评论不正确的是【直抒胸臆】{柳絮诗歌}.

158. 《兰陵王·柳阴直》这首词压入声韵。【对】

159. 长调在敦煌曲子词里就已出现。【对】

160. 诗是体物写志。【错】

161. 周邦彦的《兰陵王·柳阴直》体现了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错】

162. “说桃不可直说破桃,须用红雨、刘郎等字”这句话出自【乐府指迷】

163. “详味词意,殆亦碧山黍离之悲也!”是端木埰对()作品的评价。【王沂孙】

164. 张惠言认为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是一首描写()的词。【当时的党 争】 165. 王沂孙著有《花外集》,又名《碧山乐府》。【对】

166. 周邦彦是带着思志的笔法来写词的【对】

167. “采莲复采莲,莲叶何田田”是拟()的句子。【江南曲】

168. 《尔雅》曰:荷,芙蕖,其华【菡萏】

169. 周敦颐认为“自李唐”以来,世人都比较偏爱【牡丹】

170. 荷花的每一部分都有特殊的名字。【对】

171. 《拟采莲曲》是仿乐府诗而作。【对】

172. 《木兰花慢》是一首【长调】

173. 《木兰花慢》作于【1983】

174. “向西风愁听佩环声”一句中引用()的诗句“如鸣佩环”【柳宗元】

175. 《妙法莲华经》是一部佛家经书。【对】

176.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是李义山的诗句。【对】

177. 《南溟》这首作品,诗名典故出自【庄子】

178. 叶先生2007年“口占绝句二首”,首章用了作品()的诗韵。【东下三旬苦于风 土马上戏作】

179.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出自【九辩】

180. 《浣溪沙·又到长空过雁时》一词作于1950年。【错】

181. “前因未了非求福”中“福”是入声字。【对】

182. “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出自【诗品】

183.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出自【笠翁对韵】

184. 中国语言文字的特质是【独体单音,单音四声,破音字】

185. 普通话中一声和三声都是平声。【错】

186. 汉语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对】

187.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运用了()的写作手法。【暗喻】

188. 中国文学注重写作的、表达的方法跟技巧。【错】

189. 西方美学史上第一部最为系统的美学和艺术理论著作是《诗学》。【对】

190. 杜甫的《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采用了()的表现手法。【赋】

191.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中“栖栖”出自【论语】

192. 中国诗歌不仅赋体有好的作品,比体同样有。【对】

193. 陶渊明的《饮酒》一诗中运用了“兴”的表现方式。【错】

194. 关于《花间集》,描述不准确的是【南唐词收录其中】

195. 温庭筠被称为“花间鼻祖”【对】

196. “花落春犹在”这句话出自俞平伯。【错】 197. 早期的词是给歌伎酒女歌唱的流行歌曲【是】

19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张惠言所指与“小词”大概相近的是【乐府之音】

199. “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是对谁作品的评价【吴思道】

200. 西方归纳诗歌中形象与情意的关系有,明喻、隐喻等几种【明喻、隐喻、转喻、象 征、拟人、举隅、寓托、外应物象】8种

201. 中国诗歌的表现手法中“由物及心”是指()。【兴】

202. “意内而言外也”是()对词的解释。【许慎】

203. “手把齐纨相决绝”一句中“齐纨”是指().【扇子】

204. 古人有“折柳送别”的说法,是因为柳树有()的寓意。【相思的感情,“留”的 谐音字】

篇七:《阅读诗歌》

一故事导入“咏絮才”的才媛谢道韫的故事:有一次下雪,谢安(道韫的叔父)说:“白雪纷纷何所似?”谢朗答云:“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听了摇摇头,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大为击赏。(“咏絮才”原是“咏雪才”)谢安击赏的原因是什么呢?(生:俗浅等) 明确:质感差了,美感全无,意境全无,神韵全无。(色似、形似,神不似)

谢朗知不知道自己的比喻蹩脚?谢朗聪明的话,下一次咏雪时,他要用哪个比喻?聪明的我们,咏雪时选用哪个比喻?(柳絮)

英国作家王尔德说:第一个把女人比作花的人,是天才;第二个把女人比作花的人,是庸才;第三个把女人比作花的人,是蠢才。我们的作文,写成“劣质盐”类绝对不行,写成“柳絮”般似乎也不成。那么,我们该怎么办?

明确:撷取他人智慧规避浅俗平庸(这是老师送给大家的金玉良言)

二“浅俗平庸”面面观(表现)

在我们以往的作文中,浅俗平庸之作,大路货色,比比皆是。

⒈平面病:文章内容只在一个平面上展开,看不出层层递进,步步深入。

⒉单薄病:同一性质的材料不厌其烦地列举,甚至同一个材料一再重复。(堆砌材料不等于材料丰富,同一材料可变换角度)

⒊八股病:作文模式基本固定,如一写议论文,就提出论点--论证论点--得出结论,构思上没有创新。

⒋说教病:“导人向善”“劝人奋发”“提倡奉献”等说教色彩过浓,千腔一调,千篇一律,面目可憎,让人生厌。

⒌低幼病:有些学生一写作文就编故事,编得像小学生,如小时候拿了别人一个苹果,打碎了家里一个花瓶,售货员阿姨多找了钱退还人家,爸爸妈妈常用“狼来了”的故事教育他等等。这些东西不是不能写,而是很难写出深刻内涵,一味小题大做,显得孤陋寡闻、见识短浅。(应由“孩子作文”转向“成人写作”)

三规避浅俗平庸

如何规避浅俗平庸,让我们的作文出彩放光呢?我觉得,首要的是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提升我们的认识水平和思想境界。“三点一线”的学校生活与万花筒般的社会生活相比的确不够丰富、博大与精彩,我们学生的阅历太少,认识尚浅。怎么办?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有通过多读书,读好书,撷取他人智慧,才能写出好作文。

读书,读别人的文章,可以撷取哪些智慧呢?

⒈诵读《苦难》,文章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苦难彭明榜

“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以前我总用这句话安慰那些给我写信的正处在逆境中的读者朋友,而且我也相信这话是至理名言。但是,在一次与朋友的聚会之后,我不再引用这句话了。 那次聚会的几位朋友都算得上是成功人士,东拉西扯天南海北的闲聊中,一位老兄不知怎么忆起自己的苦来。他出生在边远的农村,父亲早逝,靠寡母和姐姐拉扯成人。高中三年,他在县城住校,一直穿的是一件蓝卡其外衣。由于没有衣服换洗,他每星期六回家,母亲就抓紧给他洗净,当天晚上用火烤干,第二天他再穿着返校。三年下来,蓝卡其西成了“白卡其”,肩上和肘部都打了补丁。他笑着说:“亏得当时吃不饱饭,不长个儿,那衣服穿了三年

也不显短。”

朋友们相识近十年了,却都是第一次听他说起这段艰难,联想到他今日的事业有成,大家都感叹他“了不起”。{柳絮诗歌}.

一位朋友问:“以前怎么没听你说过?”

他答:“有啥好说的?受苦中的人没有权利诉苦。”

他的回答令我对“苦难”二字想了许多。

苦难变成财富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你战胜了苦难并不再受苦。只有在这时,苦难才是一笔值得你骄傲的财富,你再怎么说自己以前的苦难,你都不会自卑,反而有一种豪气;别人听过你的苦难,不觉得是听你念苦经,而觉得是听传奇,不会可怜你轻视你,反而敬重你。但如果你没有走出苦难,你说什么呢?你一说,在别人听来就是诉苦,就是乞怜。你说你在苦难中磨炼了品质,学会了坚韧,谁信?人家只觉得你是在玩儿精神胜利。

从那次聚会以后,再给正处在逆境中的读者回信,结尾处我总这样写:你战胜苦难,它就是你的财富;苦难战胜你,它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