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社区稳定的文章

时间:2021-10-27 07:41:08 节日作文

篇一:《关于社区的作文》

文明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当她轻柔地拂过我地面庞,撩起我的衣襟时,我也着实感受到了她的馨香。那阵阵袭人的芳香从哪里来呢?你去看一看我居住的社区,就会找到答案。 清晨

当新一天的太阳羞羞答答地露出半个脸蛋,社区就已经热闹非凡了。街心公园里,老爷爷老奶奶们在扭着他们的丰收大秧歌。四十多岁的阿姨们在挥动着她们手中红浪般的扇子。年轻人则踏着节拍跳健美操。社区的另一侧,喧闹已被甩在一边,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娴雅与悠然。你可以手拿一卷书,去轻轻擦拭历史的痕迹,或是拥抱你热爱的大自然。所以,这里时常能够见到十七八岁的哥哥姐姐们在绿阴中之乎者也。我相信,他们的明天定会像社区的清晨一样充满朝气,生机勃勃。无论是在公园里还是在林阴道边,你都能看到这温暖的情景,大家虽不是一家人,却胜似一家亲。无论你投入到哪一个小集体,你都会受到热情的招待,得到沁人心脾的轻松与愉悦。

午后

树上的知了开始了它们的演奏,声音一时高,一时低,但却并不使人烦闷。学习了一个上午的小家伙们蹦蹦跳跳地回家来了。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喜欢早早地等在楼梯口,准备迎接小宝贝热烈的拥抱。一个不小心,滑了一跤,没关系的,路人一定会将你扶起。不要惊讶于我的肯定,因为我也曾跌倒,幸运的是有一只大手将我扶起来,那并不是爸爸的手,而是我从未见过的一个人。如果你来到这里,即使是在炎热的午后,也定能感到怡人的清凉。 黄昏

夕阳西下,鸟儿倦归,家在心上。劳动了一天的人们拖着疲惫的步伐,投入到一个没有纷扰、没有竞争的幽静世界中来。压力与辛苦溶解在亲人的一杯热茶之中,消失在点点黄晕的灯光之下。吃过晚饭,社区的居民们喜欢拿起羽毛球拍痛快拼搏一阵,各家各户的老人们总要在棋盘上闯一次自己的世界杯,更有情调者拿着把心爱的二胡在凉亭里独自陶醉。我则愿意呆在家里,写一写书法。这时的社区,也醉了,与渐渐出现的星辰一起唱着眠歌。

我欣赏着发生在身边的点点滴滴,觉得它们是如此的美,你闻到她的馨香了吗?文明,她带给了我们幸福与舒心,在社区这片净土上,吹绿了树,吹红了花,吹开了深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情结,结出了互相关怀之果。

我爱文明,更爱在文明春风中生长的社区。

篇二:《老城区做出社区新文章》

老城区做出社区新文章

——XX市探索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调研

统一的白衬衣、黑裙子,系着紫色丝巾,佩带工作牌和党徽、团徽,平均年龄三十多岁,大学学历,XX市XX区桂北社区朝气蓬勃的团队让记者完全改变了过去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主要由大妈组成的印象。

而宽敞明亮的办事大厅、功能齐全的活动室,周到至如何起身接待办事群众的标准化服务,也让人感觉到和以前印象中狭小、阴暗的社区办公室有天壤之别。同时,网格化管理等先进社区管理和服务模式,更是让群众零距离获得社区提供的优质服务。

社区的群众说,如今社区能办的事越来越多,服务越来越好了。社区的工作人员说,如今工作很有成就感,积极性越来越高了。XX区的领导说,现在社区更加安定团结,城区人文环境越来越好了。

据了解,网格化管理等先进的社区管理和服务模式在江浙等地得到了较为成熟的应用。而在广西这样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梧州率先进行的探索与实践,无疑为后发展地区试水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小社区搭建起快捷服务群众的新平台

社区作为城市的最基层组织,是城市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梧州市委书记刘志勇、市长王凯要求城区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并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结合自身特点,将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作为重点,推动基层组织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使社区成为服务群众、维护社会稳定的崭新平台。

梧州市的XX区等老城区城市基础设施等相对陈旧,老弱病残等困难群体较多,各种社会矛盾较为突出。为了将社区服务延伸到居民群众身边,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从2011年年底起,梧州市在XX区正式启动社区管理创新试点。通过将原有社区的资源进行重新调配,科学整合社区的人、财、物资源,XX区建立起四个试点社区。整合后,社区服务形成了“扁平化、多元化、专业化和网格化”的新态势。例如,原南中社区有6名工作人员,五坊社区有9名工作人员,原来两个社区的工作人员分工较模糊,一个人要承担很多项的工作却又往往忙不过来。两个社区整合成新南中社区后,工作人员变成了15人,分工更细更明确,也使社区提供更多的服务成为了可能。

过去,群众到政府部门办证办事常遇到跑门多、盖章多、求人多的问题。为了让群众少跑路,少跨门、少排队,XX区将政务下移,整合各方资源,建立了由城区27个部门共同参与的社会公共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把政务服务延伸到{有关社区稳定的文章}.{有关社区稳定的文章}.

基层。如今,在试点社区设立了标准化、示范性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服务大厅宽敞明亮,工作人员着装统一、微笑服务。在服务大厅,党建、民政、计划生育、司法、劳动保障、残联等6个办事窗口一字排开,将分散的审批权限集中在一处,相关业务可在大厅“一站式”办结,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把事办成。

同时,XX区还在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推进多个功能区的建设,为居民创建高效、多样的服务平台。在试点社区中,均设有计生服务室、事务调解室、妇女之家、谈心室、阅览室、青老年活动室等功能室。各功能室的服务人员由辖区内各单位的党员义工及志愿者组成,免费为居民提供服务。功能室的建设有效地在基层解决了邻里纠纷、留守儿童、空巢老人、青少年教育、流动人口管理等社会问题。除此之外,党员和社区居民以义工形式组成各色服务小分队,如南中社区的“文艺服务队”,民主社区的“爱绿护绿小分队”、“治安巡逻队”,桂北社区的“白衣天使党员义工服务队”等,主动进入社区为居民群众服务。同时,在社区里不定期举办各类活动,丰富居民群众的生活。如今居民群众没事时也喜欢上服务中心消遣时间,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服务中心的集中化、多样化、高效化的管理模式,推动了基层组织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打造了“小街道、大社区”的管理服务新格局。

网格化管理实现社区服务全覆盖

去年以来,XX区借鉴江浙等地经验,开展社区网格化管理。即将社区分成若干网格,每个网格落实一名社区干部负总责,成立由党员和片区居民为联络员组成的小组,定人定岗定责管理,直接服务社区居民。同时,网格化管理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城市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社会服务五个内容落实到各个网格中,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职能到位、责任到人、技术配套的全覆盖的管理服务网络。

网格小组成员在工作中要求做到“四个一”、“五个勤”、“六个必访”、“六个必到”,深入社区小巷,摸清片区居民基本情况,收集社情民意,不断更新信息。小组成员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科学分类,建立居民信息档案,实行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居民所反映的问题再通过社区服务中心或志愿者服务队一对一解决。同时,网格小组成员的联系电话向居民群众公开,居民有困难时可通过电话及时向负责该片区的网格小组求助。

在桂北社区,网格化管理实现了和义工服务的有机结合,形成了1名社区党员干部+1个网格化片区党小组+1支党员爱心驿站义工服务分队共同服务一个片区居民的新格局,为辖区居民提供包括医疗、矛盾纠纷调解、儿童教育等各项服务。目前,桂北社区爱心驿站的党员义工队伍由原来

的1支16人发展到8支180人。两年来,爱心驿站办实事好事600多件;举办了六期“爱心助学班”,受惠困难家庭学生1600人次;解决家庭纠纷和邻里纠纷共60余起。

在加强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XX区还构建了“十分钟便民服务圈”。即公共服务中心辐射的社区范围均在十分钟路程以内,居民到社区服务中心办事只需十分钟路程,社区服务中心到居民家中上门服务也只需十分钟路程。同时,XX区为每个社区配备了两至三辆电动车、一个便民服务袋、一个服务电话、一份服务居民的承诺,高效、快捷地为居民服务。“十分钟便民服务圈”既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又能主动服务居民,不断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网格化的管理模式,密切了党群关系,促进了党组织建设,激发党员参与社会管理的热情,也使社区管理服务工作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网格化、精细化和科学化,适应现代化城市管理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的需求。

因地制宜创建社区特色服务品牌

在推进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的过程中,南中、民主等试点社区也因地制宜地进行试点工作,形成了一些在群众中有良好口碑的服务品牌。

南中社区位于梧州市城市中心,作为老城区和商业中心,社区的人员情况较为复杂,为了维护社区稳定,该社区

篇三:《城市社区管理文章》

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

作者:陈颜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添加日期:07年08月31日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也就激发了人们对更高的生活质量的期盼。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进入社区,他们都成为“社区人”,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都期待在社区得到满足。特别是作为逐步提高城市居民的道德文化素质和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和不容忽视的紧迫性。

一、社区文化:城市文明的载体

社区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助推器”,是提升城市竞争力和文化力的重要途径。社区文化是一定社会的基层生活文化,特指一定区域内聚居的人群的精神生活现象,表现为社区居民的文娱体育、社会教育等健康身心、娱乐身心的文教体卫活动。社区文化建设是美化社区的社会环境、展示社区居民精神风貌的民心工程,是社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

1、社区文化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社区文化是以社区为依托,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宗旨,以文化教育、知识传播、娱乐美育为基本功能,由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牵头组织指导以提高全民政治觉悟和文化素质、推动两个文明建设为目的的一种群众性文化形态。

社区文化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具体体现。首先,社区文化设施建设

要纳入城市文化建设规划中,即城市文化建设规划要考虑到配备相应的文化设施。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在开发一个区域的同时,要有长远的、发展的眼光和文化的理念,考虑到今后的发展趋势。其次,对城市中现有的文化设施资源,如广场、图书馆(室)、俱乐部、活动中心、舞厅等要得到充分有效利用。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因此,社区文化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城市文化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也离不开政府的监督和指导。

社区文化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其基本的内容就是创造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社会氛围,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以学习科学知识、消除愚昧、反对封建迷信、全面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为内涵。人们通过参与健康、文明、科学的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并规范自己的行为。实践证明:社区文化建设能够全面刷新城市面貌、提高全民素质和城市品位。

社区文化已成为城市文化发展的主流。社区文化已显示出自己的特点:第一,把弘扬主旋律与提倡文艺作品的多样性结合起来,使社区文化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繁荣景象。第二,社区文化与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有机结合,发挥辖区各单位在人才、资金、场地等方面的优势,促进了街道文化向社区文化的转变。第三,社区文化与体育文化相结合,在管理体制上进行尝试和探索,取得了成效。第四,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第五,指导与服务相结合。

2、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市建设中,社区文化建设与其他建设不同,它不仅有传播一般文化的功能,还肩负着形成社区凝聚力、塑造社区乃至一个城市形象的任务。因此,社区文化建设有必要在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下完成社区教育、提高社区文明程度的任务。

加强社区党建凝聚力是强化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保证。针对目前城市社区存在的一些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松弛、组织建设薄弱、党员管理存在“空白点”、党员活动出现“盲区”等问题,应努力创新党建工作机制,拓展党建内容,不断增强党建的活力和向心力。做到哪里有社区工作的热点、难点,哪里就是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阵地和工作的重点,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渗透到社区建设的各个方面,把党组织的关怀送到每个居民的家中,使党组织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党员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思想导向作用、重要决策作用、组织保证作用和行为表率作用。 社区教育塑造人是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着力点。实施社区教育,是坚持治区与育人并举,努力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也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着力点。社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应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线,以青少年为重点对象,以先进文化和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科学知识等的传播为主要内容,积极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社区文明陶冶人是丰富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社区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用先进文化引导群众,正确处理好主旋律与多样

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保护与发展、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等关系。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场馆、广场、公园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的重要阵地,使之成为凝聚人心、融洽感情、丰富生活、陶冶情操的园地,成为社区群众的感情驿站。努力把先进文化这个“魂”纳入文化活动这个“体”中,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使社区群众在社区文化中受到春风化雨般的教育和熏陶。

3、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内在要求

先进文化是位于时代前列,具有鼓舞、引导、激发人的内在潜能,能够催人奋发、团结向上的文化,是人民群众共同价值观的集中反映,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正是为了把社区内各个层次、各个界别、各种人员团结和凝聚起来,用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影响人们的思想和灵魂,用民族的、科学的、进步的文化代替没落的、颓废的、反科学的文化。形成“共建、共创、共享、共荣”的价值观念和“同地而居,共创繁荣,共建文明”的良好氛围。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需要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与时俱进。“社会人”队伍的不断壮大,使社区成为城市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加强对“社会人”和新条件下的“单位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社区的一项重要职责,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在实践过程中,许多城市社区一方面依托日益完善的文化阵地,扩大文化功能和内涵,使其成长为主流生活和主流氛围;积极寻找文化活动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点,以先进文化陶冶人,大力弘扬主旋律,寓教于乐,加强社区社会

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另一方面,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发展群众文化,吸引群众走出家门,走进社区,热情参与,在文化活动中提高思想水平,融洽感情,增强参与感。这样,就把文化活动内容的丰富性、教育性和群众参与的广泛性结合起来,增强了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4、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适应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项重要措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党政机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等正向纵深发展,大量社会管理、居民服务、公共事务从政府、企业的职能中分离、转移、延伸出来,大量由单位直接管理的“单位人”变成了由社区管理的“社区人”。改革的深化、管理的移位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思想波动,迫切要求社区在加强管理职能、社会职能、服务职能的同时,大力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做好疏解情绪、化解矛盾工作,防止和避免因改革而出现大的思想动荡和危及社会政治稳定的不安定因素。因此社区文化作为城市居民在特定区域内形成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总和,在引导价值观念、传承文化成果、规范行为方式、教育群众、促进社区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和作用。

二、认识、经费、参与度:社区文化建设的三道坎

城市社区文化既是城市文化的发展基础,又是代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经过多年发展,特别是进入新的世纪以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

篇四:《社区作文》

建设社区文明从我做起

——安检090 10093868 宋哲

进入21世纪的中国,随着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日益推进,以人为本的思想逐渐扎根在每个普通公民的心中。而社区——公民们集中生活,活动的地方,它的文明建设也早已被提上日程。社区的文明建设是与公民的利益,生活质量及其满意度直接挂钩的。我所在的江苏省启东市市委、市政府把社区建设列入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规划中,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和市长办公会多次听取社区建设情况的汇报,不断理清社区建设思路。

为了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我决定利用暑假时间在我所在的小区举办一次“社区文明,从我做起”的活动。活动时间为7月20日-7月29日,为期十天;活动地点为我所在小区的各个公共场合:楼道,花园,健身房以及各个主要街道;参与活动成员:我通过居委会,联系了我社区10-15岁的青少年5人,以及高三毕业生2人。

在经过我们几人的计划后,我们设计了海报和标语,于20号起开展这一社区活动。期间收益匪浅,有失败,但更多的是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

活动第一天:

这天是最轻松的一天。我们一行8人组成一个临时的采访小组,首先向我们的居委会进发。我们采访了居委会的王主任和徐副主任,她们向我们热情的介绍了我们小区的历史,包括落成时间,占地面积,绿环面积,以及一些住户的情况和历年来举办活动的情况。我们在居委会阿姨们的帮助下,一起设计了调查问卷,主要是调查小区居民的本小区的看法,感受和批评建议。下午时分,我们在社区机房设计了宣传海报准备明天的活动。并且和居委会里负责宣传的沈先生一起出黑板报。

活动第二天: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举着海报,标语在社区的街道上走总有点不好意思。于是我们采取了一个办法:让年纪小的孩子负责直接宣传:举标语,喊口号;而我们年纪大一点的成员则负责分发我们自行打印的宣传单和10个问题的调查问卷。

小区一景

刚开始居民们对此反应不大,但在我们详细的解释和反复的陈述下,很多人开始踊跃的填写起调查问卷。跟用好心的中年朋友为小朋友在较高的宣传栏处张贴海报。有一件事让我们颇为得意:一个年青的妈妈让她9岁女儿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体验一天,为了让女儿向我们学习并且能得到更多的锻炼。

傍晚时分我们一起汇总了调查问卷的结果,很多人还在问卷上写下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其中普遍被反映的一点是希望增加对社区基础设施的投入,检修跟换已经老化或损坏的公共设施。还有一点特别关注的是一些新的居民和本地拆迁户的利益冲突问题,这是很实际的问题,鉴于此问题已经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围,决定反应给居委会处理。

活动第三天—第六天:

这期间我们要完成两个任务。

任务一:用自己的微薄之力给小区文明做贡献。由我们的少年组上场,通过在小区里的观察巡视,及时捡起地上的果皮纸屑,对不良行为予以制止。期间绝大多数人都保持了自觉友好的态度,勇于改正错误,并借此机会给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但总有个别居民态度不好,对于我们的劝告和制止不理不睬。但我们的小少年们十分执着,坚持指出他们的错误,最后也都有所收敛改正。在社区的公共游乐场所,我们处处宣传要热爱公务,并在合适的地方贴起了我们自己设计的有关保护公物的标语和漫画。

任务二:这也是居委会安排给我们的任务。一年一度的乘凉晚会就要在小区中心花园举办。居委会要求我们帮助物色少年演员。这也是小区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的一环。我们

干劲十足,小少年们的“人际关系”在此时就大为重要。他们分别里邀他们所在学校的“明星小演员”出山。在此之前我们原计划是为晚会提供两个节目。没想到一下子有很多小朋友报名,有跳舞的,乐器独奏的等等等等。我们高兴的充当了评委和导演,过了一把瘾,尤其是我们的小少年们更是无比兴奋最后我们将节目增加到3个,分别是小提琴独奏,双人舞和小品。

活动第七天——第十天:

由于持续高温,室外的活动我们决定取消。与此同时,我们选拔出来的节目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我们与居委会保持联系,上报节目,并开出了道具服装清单。28号晚上,王主任来到我们的排练室观看验收我们的演出,赞不绝口,同时和一位指导老师一起为我们的不足提出改正意见。然后集体去居委会主活动室参加彩排。 晚会一景

29号下午我们活动小组一起参与布置舞台,并义务当起了志愿者。晚8点,在音乐响起声中,我们的实践活动圆满结束。{有关社区稳定的文章}.

构建和谐社区 从我做起

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是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良好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在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社区将逐渐成为中国社会重要的社会结构单位,社区生活将成为中国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理顺管理关系,大力加强社区建设,努力营造和谐社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和谐社区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有关社区稳定的文章}.

社区建设是社会管理与社会发展的一项浩大工程,要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社区关系为突破口,合理配置和利用社区资源,完善社区功能,建立科学的工作运行机制;要坚持扩大基层民主,实行居民自治,真正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提高居民的素质和整个社区的文明程度;要坚持把以人为本、服务居民作为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以拓展社区服务为龙头,发展社区卫生,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加强社区治安,并根据需要丰富社区建设内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方面的服务需求。

1、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人们生活的基本空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转变,过去的“单位人”逐步转变成现在的“社会人”,单位的社会职能开始向城市基层组织转移,带来了大量市场解决不了、政府又解决不好的问题,这些问题本质上都关系到居民的切身利益,迫切需要新的社会组织来承担过去由单位行使的社会职能,以实现社会协调、和谐。社区作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共同体”和重要活动场所,为社会找到了相应的承接载体。社会人的许多需求,或者通过社区的

社会服务和自我管理得以满足,或者通过社区组织向政府反映得以满足。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和谐社区的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础平台。

2、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社区作用发挥是否充分,对于城市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经济转型、社会转轨时期,城市的改革、发展、稳定,依托于社区。解决社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离不开社区;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制,优化投资环境,离不开社区;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升城市功能,离不开社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争创文明城市,离不开社区。政府各个部门只有依托社区这个平台,才能把自身的管理触角伸向基层,才能使社会矛盾在基层得到有效的调节和控制。可以说,要构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健康运行和秩序良好的社会,社区是一条有效的重要途径。

3、和谐社区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就必须加强与群众的沟通联系,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增强党和政府对整个社会的凝聚力。社区处在党和政府了解民意的最前沿,是党和政府与市民沟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加强和谐社区建设,就能够充分尊重群众在法律范围内的表达自由,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合理解决利益诉求,倾听群众呼声,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以凝聚人心,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当前社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管理体制不顺,职责不清。按照居委会组织法规定,社区居委会只是协助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工作。然而从当前实际看,社区居委会不仅仅是“协助”,更是具体的操办者和执行者。政府各职能部门都强调“工作向社区延伸”,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只是简单地把工作推给了社区,相应的职能、权利却没有明确,这些工作逐渐成为了社区的“份内事”,并要接受各有关部门的检查和考核。本来是社区去督促、检查职能部门的工作,却变成了职能部门来检查、监督社区工作。社区的发展需要形成“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合力,但一些部门对社区建设的协调、指导、帮助工作力度还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仅把本职工作交到了社区,但经费、人员、指导不到社区,对社区的工作情况偏重于检查评比,导致社区干部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应付检查、评比活动上。二是社区向职能部门反映居民群众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往往得不到回复,部分职能部门和驻区单位对居委会开展的一些工作不支持、不配合。三是职能部门对经营社区项目优惠政策得不到落实,管理部门多,办证手续多,与社区争利,没有真正让利给社区。种种因素使社区难以有效地依法履行其民主自治功能。

2、建设资金不足。由于城市化综合功能的需要,无论在“硬件”上,还是在“软件”上,社区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但目前社区建设资金主要靠“上面争一点、财政拨一点、单位赞助一点、社会捐赠一点、自己筹集一点”等多方投入的方法来进行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社

区建设资金的缺乏,使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制约了社区建设的发展。

3、社区服务滞后。服务是社区建设的主题,是社区的生命力所在。社区服务的滞后主要问题在于:其一是对社区服务认识上存在误区,把社区服务完全“商业化”,将社区服务看作发展街道福利的财源经济;其二在社区服务上作为“小政府”的社区“缺位”、“越位”现象严重。滞后的社区服务,不能满足人们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的需求。

4、社区建设的配套法规缺乏。近几年来,国家、省、市有关部门下发了关于加快社区建设的文件,但在执行过程中缺乏必要的配套措施和监督约束机制,使社区很难依法开展工作。居民对社区依赖性不强,居民的思想和行为与社区发展目标未能有效整合。社区体制改革由于缺乏必要的政策法规支持,难以向深层次发展。

同时,社区建设中还存在着社区工作队伍者队伍薄弱、素质较差,难以胜任工作专业化的要求等等问题。

三、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

要解决目前社区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这是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1、以社区党建为龙头,加强和改进社区党组织建设。街道、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工作的基础,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领导核心。要根据社区党员的分布情况,及时调整党组织的设置,使党组织建制到“楼门院”,建到“胡同”,建到“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实现党组织在社区的百分之百覆盖,真正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配齐配强党组织负责人,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从机关选派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到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挂职锻炼,加强社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加强居民党员、流动党员、在职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发挥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保证和谐社区建设的顺利进行。

2、以民主自治为方向,推进社区居民自治。和谐社区的突出特征是人际关系和谐。要把扩大社区民主,完善居民自治,增强基层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合力作为根本环节,充分发挥社区在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和社会生活中的基础性作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居民自治组织,发展中介组织,壮大社会组织,引导各类组织健康发展。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凡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都要通过座谈会、听证会、协商会、公开征询、民意调查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深入居民群众,了解、分析社情民意,注意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民意调解,协调邻里关系,维护社区稳定。

3、以人为本,构筑良好的社区人文体系。和谐社区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固然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但人文精神是和谐社区的灵魂。和谐社区建设要注意以人为本,立足社区、服务居民,以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社会需求、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及文明程度为宗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让广大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温暖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社区改革带来的新变化。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使全体社区成员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社区各要素健康发展、充满活力而又稳定有序。

4、以文化建设为抓手,建立学习型组织。良好的社区风尚、共同的生活愿望和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是建设和谐社区的内在精神支撑。从社区实际和居民需求出发,按照健康有益、小型多样、寓教于乐的原则,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开展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提供社区文化活动空间,积极推动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邻里互助、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等传统美德,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努力营造社区安定详和、文明礼貌、人际关系和谐的社区氛围。{有关社区稳定的文章}.

5、从社区成员的实际需求出发,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和水平。针对社区成员结构变化、需求多样的实际,坚持物质性服务和精神性服务并举,开展面向所有对象、覆盖不同层次、满足各种需求的社区服务。服务的重点是面向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创造公共服务的方式方法,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引导、协调、鼓励各类企业进入社区,承担、兴办社区服务项目。采取政府购买非营利性服务项目,发展社区居民自我服务组织,充实社区志愿者队伍等形式,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逐步形成社会福利服务、社区互助服务和市场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多类型、多层次、广覆盖的社区服务网络体系,服务居民生活,凝聚人心。

6、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建立健全社区内部各项运行机制。和谐社区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有长效机制作保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畅通利益诉求反映渠道、化解矛盾、民事调解、社区保障和社区党建等工作机制,建立适应居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需求的社区服务体系,组织、动员社区内各方面力量,实现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共同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总之,努力构建和谐社区,必须切实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不动摇、组织上切实保障不犹豫、工作上狠抓落实不放松,真正把心放在和谐社区建设上,把劲使在和谐社区建设上,才能真正构建起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区,为社区居民撑起一片充满详和与温馨的天地。

篇五:《社区服务调研文章》

拓展社区服务内涵,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东城街道关于社区服务工作的调研报告

服务群众、方便群众、造福群众,是建设和谐社区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剥离给社区的社会事务越来越多,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广,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不断拓展社区服务领域,丰富社区服务内容,改进服务的方式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使居民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为了解决当前社区服务中存在的功能定位不准、规划协调不够、政府投入不足、相关政策滞后等问题,更好的促进我街道社区服务工作的开展,我街道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先后到天津、青岛、济南等地进行了参观学习。

一、先进地区社区服务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一)各地社区服务的特色实践

1、青岛——培育社区民间组织,推动社区服务发展

青岛市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初步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多种形式并存的社区民间组织发展格局。目前市南区有30余家社区服务社,以便民、利民、惠民为目的,为社区居民提供有偿、低偿和无偿服务,其中,无偿服务是由政府“埋单”的服务。例如在医疗保健服务项目中,社区负责提供具体的残疾对象信息,由政府出资购买服务组织一年内为残疾对象提供的各类服务。开辟了医疗保健、综合维修、卫生保洁、青少年教育、法律援助等一系列服务项目,构建起“15分钟社区服务圈”,及时有效地解决了社区居民的急、难、愁事。四方区卫生类社区民间组织每月一次的“社区卫生进万家”活动,将服务方式由被动变主动,把卫生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带到社区,共为27000余名老人免费查体并建立了医疗档案。四方区

推出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承担了10多项政府下放的管理职能,而政府则采取“费随事转”和购买服务的方式支付给中心相应的费用。这种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站式”服务,既节约了政府管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方便了群众,减轻了居委会的负担。市南区八大湖街道的多数楼院无物业管理,政府每年拿出80余万元购买服务,由八大湖和谐社区促进会承担这些楼院的卫生保洁、治安巡逻、调查普查等工作,实行社区民间组织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全方位管理。区内70多家社区民间组织不断拓展服务项目,拓宽就业渠道,仅2005年就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157人次。黄岛开发区在劳动保障局的指导下建立了社区就业服务平台。爱心大姐服务社为下岗失业人员举办培训班,3000多名妇女接受了就业指导培训,并与辖区几十家企业签订用工协议,为下岗职工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引导200多名妇女自主创业。市南区八大湖和谐社区促进会开通社区服务网络,招收有一技之长的下岗、失业人员,先后为110多人解决就业问题。促进会还代表社区居民提出各种合理化建议100多条,件件得以落实;向社区居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化解各种矛盾和上访苗头50余起,真正成为联系政府与群众的纽带,维护了群众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

2、济南——完善服务网络、建全服务队伍,推进社区服务社会化 济南市先后投资两亿多元,兴建了一大批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建成市级社区服务中心1处,区级社区服务中心5处,街道社区服务中心39处,社区服务工作站400多处,老年人、残疾人服务站400多个,优抚对象服务场所240多处,托儿所、小饭桌310多处,居民学校、文化站、图书室400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2个,各类便民利民服务网点7000多处,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社区服务网络。通过开展“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