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网络的日子

时间:2021-10-27 06:15:36 节日作文

篇一:《在没有网络的日子里》

在没有网络的日子里

在没有网络的日子里

有位朋友曾对我说:“没有网络,就如同与世隔绝”。当我坐上回老家的客车,听着发动机的轰鸣,看着窗外急速倒退的风景,我知道,我已经“与世隔绝”。

有网可上的暑假是快乐的;既有网可上又无作业可做的暑假是欣喜若狂的;当然,不幸如我,既无网可上又有如山如海的作业,暑假就彻底成了一个悲剧。

我的暑假,向来是在老家度过的。我的老家自我出生,便已安详地静卧在深山之中。连绵的高山和浓郁的树木遮挡了火热的阳光,隔离了城市的浮华,却也阻拦了网络的信号。当父母以他们固有的理由把我送回老家时,便已斩钉截铁的告诉我,想上网,绝对不可能。于是,在喧嚣的蝉鸣中,在青山的怀抱中,我开始了“与世隔绝”的隐修生活。

不问躬耕事,只读电子书的我,勉强搬柴拎水尚可,荷锄耕种确是要命。所以,奶奶有时便将这拎水的重任交给了我。我望了望桶底已生满了氧化铁的水桶,撇了撇嘴,就去拎水了。小康春风进农村,拎水自然也不用翻山越岭,门前场子边上的水龙头,便能引来后山水井里的水。我拎着水桶,走到水龙头前开始接水,叮叮咚咚的水声入桶,和着漫山的蝉鸣。一抬头,一片翠绿悄然入目,那是屋前的竹林。往日在电脑亦或手机的辐射中日益近视的眼睛在这一刻得到放松,模糊的世界充满清新的绿色。咚咚咚咚,水声变得沉闷,低头看时,水已接满。我关掉水龙头,右手抓住桶环,沉气、上提,水桶不动;再沉气、上提,水桶依然不动。好任性的一桶水﹗我勃然大怒,左手也抓住桶环,双手使劲。平日里,在键盘上灵活如飞的手指,如今勒得发白,却也只能将水桶勉强提起。我一摇一摆地向屋里走去,每走一步,便洒出一些水,淋湿我的鞋子和裤脚,纵然清凉解暑,却也不胜狼狈。好不容易将水拎进厨房,却只剩下半桶。将这半桶水倒进水缸,我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再也没有力气拎下一桶了。看了看窗外,阳光正好,暖而不燥,便拿了一本带回来的书,跑去了后山。

后山上别有一番风景。一片青绿的草地中,几朵不知名的野花静静地绽放,微风吹,花香至。草地边的山脚下便是那口水井,井边观望,这小小的碧池不及山之一角,却一片青山半入池,万木倒映其中。纵然是包容了众生万象的网络世界,也没有这样的奇妙。

在水井旁边的一块大石板上,我席地而坐,开始翻看着手中的书。我已经好久没有读充满墨香的“真实的书”了。平日总爱在网上阅读,下载电子书看,除了换来一副象征着读书人的眼镜来,好像再也没有别样的收获了。而现在,一本《达芬奇密码》却让我读得津津有味,书页在指间划过的感觉,远胜过手指在键盘上敲打的感觉,远胜过在手机屏幕上滑动的感觉。渐渐地,书已翻过了大半,我也逐渐有了倦意。于是我以书为枕,以天为被,仰卧在石板上静睡。耳边,是风吹山林的飕飕之音,连绵不绝,如生命的律动,生生不息。蝉鸣鸟音,林海听涛,让人静然入眠。

太阳偏西,一声呼唤将我唤醒。老屋上空,炊烟袅袅,奶奶在喊我回家吃饭。我将一下午的阳光披在身上,拿起书,飞一般奔回家中。

没有网络的日子里,我并不失落,反而过的快意,过得潇洒。每日拎水、活动锻炼着我羸弱的身体;每日看书,滋润着我干凅的心灵。当我的眼睛从小小的屏幕上移开,去看真实的世界,我们才会发现大自然的美丽、生活的美好。网络能给我们一时的快乐,却不能让我们拥有一世的胸怀,现实的我才是真实的我,现实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

没有网络的日子里,我“与世隔绝”;没有网络的日子里,我拥抱了世界。

篇二:《没有网络的日子》

习惯了泡在网络里游荡的生活,把每天上网当做一件必做的事情,不知道当有一天没有网络的时候还能做些什么,还能如何度过漫漫无聊的长夜。当这一天突然来临的时候,刚开始有些措手不及,只能打开电视看着无聊的电视剧,几天后,终于不耐这样的窝在家里度过每天夕阳低垂黄昏无限美的时光,穿上运动鞋,开始了很久想做却总是找借口没有实施的计划-夕阳徒步计划。

晚饭后,穿着简单的适合活动的运动装,走出户外,没有计划的选择自己的第一个想去的地方。

第一次一个人顺着河坝的路一路小跑着来到了泥火山脚下,以前爬山都是骑着摩托车上山后才开始的。我沿着泥火山的小路轻松的走上去,一路浏览经过的风景虽然曾经看过多次的路边景色。山脚下是一片乱石交杂的土路,西边的小山坡上有一些低矮简陋的房子,是一些外来独山子打工的人建造和居住的,夕阳毫无吝啬的将一片余晖倾洒在屋顶和门前玩耍的孩子身上,透过已经温柔的日光可以看见一缕缕炊烟袅袅娜娜的沿着孩子快乐的笑声漫如晚霞中,打工的人为了生活总是很晚吃饭,劳作一天的男人坐在门前自制的石凳上,点一支拙劣的香烟,大口的吸着,吐出的烟圈弥漫着疲倦和幸福,端着妻子递过来的热茶,如捧一抹温暖在手心,男人的脸上散发着舒适的笑意,握一下女人的手,可以看见霞光中的女人的脸颊上洋溢着被呵护的娇羞。一种感动在心底延伸着,从眼角缓缓溢出,多温馨的景色,为什么平时没有看到呢,人们总是寻觅自然中的秀美,忘记了身边一直存在着这种感人的风景。

继续上山。{没有网络的日子}.

经过当年独山子的第一口油井遗址时,停步看着这个当年出产石油证明新疆也有石油的历史见证,我仿若看到当年的那些石油工人望着油井出油的时刻瞬间的激动场面,那些当年从遥远的地方来到新疆发展中国石油事业的工人们有多少人把青春和热血留在了这里,留下了我们这些后代继续继承他们的意愿,投身石油事业中,想到此,我也默默为自己而感动了。

缓缓中,来到了山顶,站在水泥碉堡上,迎风感受黄昏柔和的拥抱。西边的那一轮落日渐渐的沉入谷中,一望无际的大漠与燃烧的晚云重合,染红了天边,脚下的厂区亦被霞云笼罩,绿绿幽幽的树木上,每一片叶子也都迎风欢笑。晚风交织着在谷中穿荡,抖起衣服哗哗的大笑,发丝被风肆虐的拂乱,一丝凉爽轻轻的抚摸裸露在外的皮肤。

在夜幕降临前我下了山,来到了总厂大楼前,今天是周末,广场的喷泉随着音乐的旋律跳动着,一股股水柱喷向空中,瞬间又落下,将一片片水花漫洒在水池边玩耍的孩童身上,小孩们高兴的欢叫着,我也趁机让水花洗去了一身的倦怠和汗水。曾经我也是常常带着孩子在周末来这里看音乐喷泉,只是孩子大了以后不常来,我也失去了兴趣,以为这只是儿童的快乐场所,忘记了每一个人的心底都留有一份童趣,只是一直被成熟后的矜持压抑着,不敢表露自己率真快乐的一面。人们为什么不能把内心的渴望释放呢,就算是可笑的举动被别人痴笑,可是毕竟是自己内心的渴望绽放的快乐呀,这也许就是现实教导人们要保持理性而忽

视了感受生活的快乐吧。

顺着大庆路走向回家的路上,一路的霓虹灯在夜幕中闪烁着,厂区的亮灯工程在这条路上充分体现着。很多的汽车急驰在路上,把盛夏的夜衬托的如同都市般,游人如织,酷热终于被夜凉驱散,晚上出来的人渐渐多了,或结伴,或成群,周末是释放疲倦和快乐的时候,远处K厅流泻出来一些粗糙的歌声,那是一些喜欢展示自己的K歌族,他们从不顾忌别人的议论,只是尽情宣泄压抑在心底的快乐,我曾经也是这种人,只是束缚于脑中的所谓理性让自己不好意思发泄蹩脚的歌喉和渴望唱歌的冲动,只能在脑中随着那些音乐的旋律慢慢的低吟。白天面对工作和同事领导时带着的虚伪的假面具始终没有摘下,只是因为自己是成年人了,不能随意表现自己的个性。生活很无奈,生活中压抑了太多太多,平时上网的时候可以与那些相熟又不曾见过面的网友尽情展露真实的一面,但是在现实中却常常刻意的压制自己的个性。这也许就是人性虚伪的却不能不这样做的一面吧,是不是很多人都想把自己包裹的很严实,却在内心里鄙视着自己呢?我就是这样常常鄙视自己却无法摘下自己在现实中的面具。生活让人觉得过的很累却不能不勉强自己继续这样的生活,什么时候可以彻底释放自己的个性呢?

走到家门口的花园前,坐在石凳上,闭上眼睛,静静的聆听夜月下虚空中的所有。远处健身广场上偶尔有孩童的笑声毫无顾忌的在夜晚中肆意宣泄;脚下的草坪间可以隐隐听见蟋蟀的叫声穿透了草丛漫延于宁静中;一辆私家车晚归后的噪音打破了瞬间的安宁。我叹口气只好艰难的爬上我居住的五楼,打开窗户,将头伸出窗外,哦,一地的灯火将星空染红,今天又是一个不平静的夜吧。

没有网络的日子,走出户外,欣赏这些身边常常存在的景色,也是生活对每一个人的补偿吧,只是以前常常眷恋与网络,而忽视了这些一样可以让人快乐的风景。

网络中断的日子里,我喜欢了置身于现实中寻找让自己感动的快乐。

篇三:《没有网络与短信的日子》

没有网络与短信的日子

网络和短信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已不在是什么稀罕的东东,几乎与水、与电一样,是生活中不再可以忽缺的东东。然而,眼下的新疆,由于维稳的需要,网络已经关闭一个多月了。

拥有的时候没觉着什么,甚至可以任意“浪费”,而一旦失去,会觉得生活的方式已被改变,有种“日子没法儿继续下去”的感觉,心里会空落落的,甚者可能连脾气都会大起来……

2009年的7月5日,乌鲁木齐发生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打砸抢烧事件,使民族团结的状况一下子倒退了几十年,给汉维两个民族的人们心中都留下了深深的伤痛,也为我们这些进疆的人上了最沉重的一课。我们要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戴上钢盔、备上“打狗棒”,参加进车进人要登记、带包进门要开包检查的安全值班。这种阵势是我们在上海从来没有见过的,走在街上没了安全感的体验更是从来没有经历过的。而另一项体验却是在事件发生后,新疆境内关闭了网络,关闭了短信。

我虽不属“网虫”之流,但也是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儿要打开电脑上网看看当天新鲜事儿的,而且工作中也时不时要用到网络的,而眼前的现实是,网络被关闭了。

没了网络,首先缺失的是对社会、对世界、对生活方方面面的信息,不知道疆外的世界“出什么事儿了”。{没有网络的日子}.

没了网络,上不了MSN,上不了QQ,使原本联系紧密的同事朋友,突然间失去联系,好多朋友开玩笑问我“家外有家啦?怎不上网?”。

没了网络,不能“百度”,不能“GOOGLE”,所有资料都无处查寻,只好在自己仅有带的几本或同事那里借来的书乱翻一通,工作学习的方式一下子回到了“解放前”。

没了网络,不能发EMAIL,给远在上海的领导发份工作汇报,只能用传真。就算是在阿克苏同城共享一份材料,也得麻烦跑一趟。 没了网络,不能在网上听音乐了,也不能在网上看电影了。 没了网络,不能与家人在视频上见面了,突然感到一万里的距离真的那么远!

没了网络,我上不了“东方网”,不知道上海最近发生了什么事儿,感受不到“风从东方来”到底刮的是什么风。也很想看看我们那个“二中校园网”,了解了解学校最近在忙活些什么,听说我们要绩效工资改革了,却不知道具体的做法,改革后增加多少。

没了网络,有太多的不便,有太多的失落,有太多的孤寂与空虚,生活变得格外百无聊赖。而更雪上加霜的是连短信也发不了。

短信发不了,大学同学25年大聚会,我因支疆之命未能参加。25年未见的老同学给我发短信“我想死你啦”,我竟“置之不理”,让对方打来电话一阵臭骂“你有什么了不起?”真的让我想哭。

短信发不了,让每天向老婆早请示晚汇报变得复杂化,而且联络成本也大大提高,原本只要1角钱的短信,现在电话里一聊变成了几块甚至几十块。{没有网络的日子}.

短信发不了,让远在万里之外的领导同事与亲朋好友为我多了一份担心,乌鲁木齐发生7·5事件之后,局势一直不稳,许多牵挂我的人都在给我发短信,可都石沉大海,杳无回音,着实让关心我的家人、领导和朋友为我捏了一把汗。

当然,短信发不了,自然看不到朋友发来的或荤或素的段子,生活也一下子变得没了乐趣。

不过,没了网络与短信,倒让本就怀旧的我开始了倒退十几年的生活,倒也觉着新奇。没了网络,也就没了念想;没了短信,也就少了手机铃声的纷扰。开始翻出些从来不看的书也认认真真看起来,一看大半夜,倒也挺过瘾;也开始更加关注电视;也开始打开收音机听听新闻与音乐,让一个人的世界有点声响;也开始天天研究做什么菜好吃,有时自己做做,让无网络无短信的日子依旧丰富多彩。

没了网络,没了短信,一种久违了的生活方式,虽然也有一时之新鲜,但毕竟是倒退。所以我等万里之外孤独之人都在祈祷着网络与短信回归的那一天,当然,更期待维汉两族团结一心、共求新疆稳定发展,期待无论是汉族还是维吾尔族的每一个人走在街上都不再紧张,都能够悠然地走,开心地笑,自由地呼吸……。

篇四:《没有网络,我又复活了》

很安静。也许是不想停止,害怕寂寞后的空虚,害怕那些吞噬灵魂的思念。{没有网络的日子}.

没有网络,我又复活了

朝曦

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好长一段时间没能随意穿梭于网络了。

说实话,每晚习惯游走于网络的我很不习惯,感觉在梦游般,不知道自己的方向,日子过得混混沌沌。其实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只是心不在焉。

喜欢指尖敲击键盘发出的滴答声;喜欢五颜六色的网络精灵;喜欢夜间游离于虚幻的没有忧伤的网络世界。在那样虚幻的却有着温暖的网络世界里,我可以赤裸裸地剥析自己的内心世界,可以不留痕迹地放飞自己的心情:快乐的、忧伤的,即使没有人能读懂。尽情地释放、尽情地索取。

这样也好,可以有时间让自己的感情世界沉淀,对于过去的感情,我已可以安静地微笑了,没有隐瞒,幸福很简单。一个人可以安静地听歌看书,写写字,很好。喜欢一些歌,就像喜欢一些人一样,听着会想起。习惯了,总是喜欢重重复复听一些喜欢听的歌,简单、幸福。是的,有那样的感觉。无聊的时候,喜欢把这些歌套上一些人,就像玩套珠子的游戏,听着什么样的歌就会想起什么样的人,这样就会想起很久以前的一些曾经快乐过的时光,然后可以微笑地继续,继续一个人的安静、一个人的幸福。

很多时候,我都可以一个人长时间地呆在一间屋子里,安静地看一本书或听一些歌,可以什么都不想也可以什么都想起。喜欢拉紧窗帘,不留一点缝隙,幻想那些与世隔绝的感觉。有时候看着听着,突然会觉得很迷茫,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没有想过,也许根本就没有。没有想过自己的以后会是怎么样,没有苛求也没有奢望过会有什么大富大贵的日子,就想那么平平静静地过着,有淡淡的幸福气息就好了。也许会很乏味,没有色彩,但是,这是我力所能及的,我没有能力也没有办法改变现状,我只能做的就是安于现状,不要求另类,也不奢求多姿多彩。能有色彩固然更好,没有,也如此。

其实人很多时候 都是很矛盾的,往往都是喜欢口是心非。我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喜怒无常。可以疯疯癫癫也可以突然很安静,做事不计后果,很多时候是固执的,喜欢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在乎别人的目光。知道这样不好,只是无法改变,那是骨子里的因子。见过那些自恋的人,想不出自己有什么可以值得骄傲的,是真的没有,所以不喜欢自己,更谈不上自恋了。看着那些喜欢我的人,甚是感动,说不出的高兴,在那些日子里,有人喜欢着是幸福的,那时候的感觉很真实很实在。虽然自己并不是适合于游走在网络上的人但是人在寂寞空虚的时候总会去寻找一些填补空虚的方式。有人买醉有人颓废。我也试图让自己更快乐些,也会寻找一些适合于自己填补的方式,网络是个飘渺虚无的世界,可以让人在一瞬间迷失自我,输得一塌糊涂。

很安静。也许是不想停止,害怕寂寞后的空虚,害怕那些吞噬灵魂的思念。

离开网络的日子,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会早睡早起,但更多的是多了一份思念,一份牵挂……

(作者系自由撰稿人)

篇五:《没有电脑的日子》

家里的电脑欠费了,这给我的教学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以前备课的时候,我大多时候都是在网上找资料,写论文更少不了到网上找现成的来借鉴,甚至是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如果不上网,我都觉得没什么可写的。时间长了,我发现,互联网真是个好东西,信息共享让很多生活中的难题迎刃而解,让原来的不可能变为可能。

这次电脑欠费持续了很长时间,其实我是有私心的,我的目的是让平时只要一吃完饭就坐在电脑跟前的丈夫从互联网上拉到我身边,干干家务,陪我和孩子聊聊天,看看电视。可没想到,电脑停了,很多麻烦事也来了。前几天,我想上网找找资料,准备作文班上课的时候用,可忙了一星期我都没空出时间去学校的微机室。到了周末,眼看着下午就上课了,我这手头一点资料都没有,傻了眼,埋怨自己也没用了,只好硬着头皮自己写下水文。没想到这一拿笔,仿佛有千斤重。不知从什么开始,我已经只习惯于从网上下载文章,而不会自己写文章了,网着稿纸上那一排排整齐的方格,曾几何时,这是我最熟悉不过的东西了,可现在,他就像一张张充满嘲笑和讥讽的嘴。让我无地自容。整整折腾了一个上午,我写了撕,撕了写,最后也没拿出自己满意的作品。这件事情过后,我反思自己从一个充满自信的语文老师变成一个恐惧写作的老师的原因,发现是网络害了我,是它让我一点点的从查找资料借鉴到东拼西接作品到最后的完全下载,时间倒是节省了不少,创作也由原来的手脑结合变成了只有鼠标在滑动:搜索——下载——复制——粘贴。一切似乎是顺利成章,一切都似乎是现代科技与生活的完美结合,可就在这毫无意义的机械操作中,我的大脑休息了,那些曾经活跃的创作细胞因为长期无事可做而变的雍懒、懈怠、直至悄无声息。如果这种状态还这样继续下去的话,那后果将不堪设想,想想一个语文老师连作文都不会写,还怎么站在讲台上给学生讲文章啊?于是我认定这次电脑欠费是一个好事,是它让我幡然醒悟,找到曾经迷失的方向。接下来的这段日子,我试着让自己从浮躁中平静下来,适应着没有电脑的日子,备课的时候,我只看教参,一遍又一遍,反而觉得教材分析的比从前透彻了;写反思的时候,我咬着笔头努力回忆课堂上的点点滴滴,认真总结得失,虽写的不怎么样,但感觉塌实了;上作文课前,我强迫自己写下水文,几次下来,我又找到了原来写文章,下笔千言的豪情,我又可以自信的站在讲台上了…… 互联网让我们与世界缩短了距离,从狭隘、封闭的空间中解脱出来,可以足不出户而遨游天下,自由被发挥到了极至!可事物普遍存在的两面性让我们又不得不清醒的认识到,如果不合理、正确的使用电脑,我们将在不久的明天,成为电脑的傀儡!

篇六:《没有现金的日子怎么过?鸣金网》

火热的8月终于来了,在中国人的印象中,“8”是个喜庆的数字,意味发财来钱,不过对于正处于互联网时代的中国来说,“来钱”增添了一层更具未来感的含义。日晒正酣,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代表财富的8月再起硝烟,几乎同时推出无现金主题活动,微信支付推出“8月8日”无现金日活动,而支付宝更狠,直接把整个8月都定为无现金月。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又是一个土豪拼富、满地捡钱的节日,而且这钱必须是在网上捡,你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满足吃喝玩乐的需求。支付宝也好、微信支付也好,互联网支付机构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消灭现金。今年6月份蚂蚁金服网商银行成立的时候,马云就特别强调,支付宝(蚂蚁金服)对手不是VISA、银联,我们对手是现金。前几天,《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出来以后,网上几乎一边倒都在批判央行霸道压制民营支付机构,虽然说,央行推出这么个管理办法的确有“护犊情深”的嫌疑,不过,我们也要看到,对于支付安全以及支付通道特征的强调也是管理办法里的主要内容。

因此,从这一点看来,未来互联网支付总体还是朝着场景化、通道化的方向发展,虽然核心资源不在支付宝们手上,但是形式上还是鼓励它们全面占领市场的,这也就暗示着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官方也被推着推进实现消费无现金化。 不用数钱过日子

要说无现金化,我们已经在很多生活场景中感受过了。支付机构虽然仗着年轻气盛,攻城略地,但是不得不承认,启动无现金化的最大功臣无疑是银行卡,尤其是神通广大的信用卡,而支付宝们也是只是在小额、分散的消费场景中占得一席之地,谁也不会刷支付宝来买车或者进行巨额转账。不过,未来在无现金支付进行跨越式推进的还是各大支付机构们。

我们先来看看这阵子被炒得沸沸扬扬的丹麦是怎么实践无现金化的。丹麦于今年5月推行了一系列方案,包括不再强制全国零售商接受现金,以及将移动支付软件Mobile Pay与银行账号、国民身份证件号联网绑定等,旨在大举推行移动支付的普及程度,并加强国家对移动支付的监管。目前,丹麦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口{没有网络的日子}.

已在使用移动支付。丹麦计划在2016年1月起实现全国无现金。欧洲是全球移动支付普及率最高的地区,丹麦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丹麦大部分的非现金支付是通过银行卡实现的,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移动支付,Mobile pay是丹麦最主要的移动支付提供商之一,这款安装在手机里的应用也有类似支付宝的扫码支付功能。对于丹麦人来说,他们很快就要告别数钱的日子了。作为典型的北欧国家,经济发达、福利高、人口少都是他们实现全面无现金化的必要条件,在日常消费行为意外,北欧人都没什么机会用到钱,再加上丹麦、瑞典这样的国家都没有加入欧元区。所以,对于丹麦人来说,省掉制币这一大额开支不仅省去民众数钱的烦恼,也为政府省掉了一大笔开支,另外,无现金还能实现环保和降低犯罪率的目的。

不只省纸这么简单

更多的普通人都是从实物货币的消费功能来考虑无现金这件事,不过,这事儿其实没有那么简单。我们可以看到的只是M0(流通中现金),金融系统中的虚拟货币数量是流通货币的几倍之多。如果出现像希腊一样的经济危机,银行将出现挤兑,而这个时候,流通的现金将不足以兑付所有的金融资产。而假使在中国发生类似的危机,可以想象政府肯定不会让挤兑以及银行倒闭这样的事情发生,唯一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可能释放流动性,除了疯狂地超发货币,出现负利率也不是没有可能,到那时候,连锁反应引发的通货膨胀将难以估量。

当然,这只是假设出现危机会发生的事情,在正常的经济状况下,完全地无现金化在中国也并不是一件十全十美的事情。其实,最希望现金消失的不是马云,也不是普通消费者,而正是央行。没有现金意味着控制的加强,毕竟,现金作为实物存在,本来是可以掌握在个人手里,不管央行怎么调控,我可以不交出来。

如果让现金消失,那么等于每个人拥有的只是存在银行的电子货币,这是一个强经济控制的过程,央行的权力将被无限放大,金融系统的神经将会变得十分敏感。另外,取消现金将导致人们在支付时没有隐私,并造成黑客和银行卡欺诈等犯罪活动增多。此外,如果发生支付系统瘫痪或大规模停电,人们将无法购买生活必需品。

美好的幻象——比特币

要说无现金化,就不得不说实现它的完美形式是怎么样的。

其实,比特币理论上是其中的形式之一。为什么呢?它几乎不会发生前述发生的这些问题。它不与现实关联,不与任何国家关联,也不与任何发行方关联,数量固定,最能体现虚拟货币的独立逻辑。

为什么比特币出现的时候这么多人追捧它,就是因为它是一种分散存储、去中心化的货币,它的整一套逻辑在无现金化的世界中正好与全球央行相悖。因为它不需要国家主权的信用背书,但是却拥有完美货币的功能,用比特币不用担心央行超发、汇率浮动等问题,隐私也会得到绝对的保护。所以,这是一个零和博弈的过程,要么全世界都用比特币,要么任何一个地方都不用。当然,很多人都看到了比特币其实只是人们对现行货币制度不满所产生的乌托邦式的追求,毕竟,这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要让全世界统一用一种货币都已经是很遥远的理想,更何况是比特币——不受监管,主张货币权的极端平等。因为有投机的存在,比特币现在还体现着不菲的价值,但它的真正价值,注定停留在理论层面。

移动支付确实极大方便了国人的生活,是未来社会不可逆转的趋势,只是中国距全面无现金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是,不用怀疑的是,比特币从一开始,就不可能是中国的菜。

关注互联网金融媒体鸣金网微博:

篇七:《没有老婆的日子》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每个人都会组建一个家庭。年轻人的家是缠绵的情话,是甜蜜的热吻,是如胶似漆的相互拥有;中年人的家是肉体与心灵的港湾,是无私的付出与接纳;老年人的家是相依为命的互相搀扶,是白头偕老的漫漫旅途。{没有网络的日子}.

一个男人,无论你有多么优秀,没有女人的家是不能称之为家的。离婚四年,走了前妻,家中没有了女人,真是面目全非。平常日子看上去那些并不起眼的家务事,因为少了女主人,堆积起来家里就会是狼籍一片。

刚离婚的时候,老婆第一天不在家,我又回到了单身时代,这下没人管自由了,心里乐开了花。看电视没有人和我抢频道了,我可以将电视打开定格于战争片频道,即使不看也不换。

开着电脑把自己喜爱的音乐放到最大音量搞得地振耳欲聋,沉迷在网络里尽情的游荡,蜗居于荧屏下想上多久就多久。

躺在宽大的眠床上横困竖睡,早上睡懒觉可以睡到日晒屁股也没人叫我起床。喝点小酒吃些袋装东西更是简单,厨房的烟火懒的去动弹,高兴了找朋友到外面去喝酒,日子过得是肆无忌惮,那个爽呀,还真爽!

日落月升,花开花落,一天、两天、三天&&辰光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度过了。当有一天去倒开水时发现热水瓶里没有了水,冰箱里也没有了可吃的东西,身上脱下来脏兮兮的衣裳一件件地盛满了卫生间的大盆小桶,厨房里用过的碗盏碟筷堆成了山,柜子里再也没有了可用的碗筷。家里洗洗刷刷、缝缝补补、烧火做饭、买东买西,打扫卫生都没有了女人去做,整个家里面目就变得乱七八糟狼籍一片。

孤身一人在家,满屋里充斥着音乐,房间里的灯全部打开,也依然是无边的孤寂,有一种冷冷清清的味道。无聊中上床睡觉,却感觉不到了浓浓的睡意,晚上开始失眠了。

虽然我在外漂泊闯荡多年,早就习惯了忍受孤独和寂寞。但一个人单身在家,难免心绪烦乱,常常伫立窗下呆呆地看天上流云,听蛙鸣蝉叫。寂寞、冷清、落寂、孤独、无聊的感觉重重叠叠的将自己包围。

没有老婆的日子,自己似乎憔悴了不少。出门办事去,头发乱蓬蓬也不愿梳理一下,衣服领头油光光也不十分在乎。吃饭天天在外面下馆子吃饭店饭,在家顿顿都是方便面、八宝粥,凑合着填饱肚皮就行了。

这个时候,我时常就会想起要是老婆在家,一定就能吃上香喷喷的饭菜了,我也时常会想起往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此时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老婆为了一个爱字,无怨无悔的默默的操持着琐碎的家务中那份辛苦与勤劳。从来没有对谁哭诉,从来没有对谁说起。女人爱一个人时就是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表达爱的。

少年夫妻老来伴作为夫妻,彼此要共同生活,应该做到相互体谅,彼此照顾,在人格上相互尊重,在生活上相互照应,在心灵上相互沟通。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从相识.相爱到最终组成一个家庭,两个不同的性格的陌生人开始了从生疏到熟悉的生活,都是因为相互爱着而彼此接受。也许期间有矛盾的冲突不能容忍,也许有些不理智的吵吵闹闹,这就需要日复一日地磨合着,渐渐的形成了一种默契,一种心有灵犀。

现代家庭是需要夫妻双方共同营造爱的所在。爱需要理解,爱需要忍让,爱需要宽容。男人在外奔波一天之后回到家里,变得不再忙碌,这时是补偿老婆的最好时机。应该多体谅一下老婆一人操持家务的琐碎与辛劳,多帮助老婆分担一些家务。

男人要给老婆多一点理解、多一点体贴、多一点温存、多一个笑脸、多一句话语、多一点自由与空间。夫妻两人一起过日子,要两个人互相体谅,互相关心,互相尊重,生活才能过得和美,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