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颐和园

时间:2021-10-27 06:02:15 节日作文

篇一:《游颐和园有感》

游颐和园有感

这次学校组织我们春游去颐和园,我十分向往皇家园林之美。颐和园占地290余公顷,主要由昆明湖与万寿山两部分组成。1992年被评为“世界上造景最丰富,建筑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1998年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所以,我能来到颐和园,感到很荣幸。

我们刚进颐和园,一座极有园林特色的,由白玉汉石砌成的拱桥就出现在眼前:石拱桥护栏雕着许许多多的龙,栏柱上雕刻着一只只威武的,形态不同的小石狮子。经过石拱桥,便看见了昆明湖。

昆明湖是颐和园一个大湖,从高处向昆明湖望去,昆明湖就像一个寿桃。昆明湖周围绿树成荫,景色宜人,湖水清澈,真令人心旷神怡。

在昆明湖上横跨着一座大桥,它就是十七孔桥。这桥长达150米,由17个孔券组成,是园内最大的石桥。桥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状若长虹卧波。其造型兼有北京卢沟桥、苏州宝带桥的特点。桥上石雕极其精美,每个桥栏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大小共544个。两桥头还有石雕异兽,十分生动。

昆明湖周围绿树成荫,景色宜人,湖水清澈,真令人心旷神怡。 在昆明湖的北岸是一条雕梁画柱的长廊,这长廊长达700多米,有1万2千幅画,并且每幅画都没有相同的地方。到长廊尽头,就看见一座倚山而建的阁楼——香阁。香阁是慈禧太后游玩颐和园,在颐和园休息的地方。那里红漆梁柱,金漆木雕,金壁辉煌,里面还有不少奇珍异宝。

颐和园有山有水,有亭台楼阁,真不愧为皇家园林。颐和园放射出的光彩,足以让我们自豪地说:“颐和园,美丽的园林,是我们的!”是的,颐和园是一颗镶嵌在广阔国土上、镶嵌在人民心头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篇二:《小学作文:游北京颐和园》

游北京颐和园

北京颐和园是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风景秀丽的它,向世人展示中国皇家园林的美。

我们刚进颐和园,一座极有园林特色的,由白玉汉石砌成的拱桥就出现在眼前:石拱桥护栏雕着许许多多的龙,栏柱上雕刻着一只只威武的,形态不同的小石狮子。经过石拱桥,便看见了昆明湖。 昆明湖是颐和园一个大湖,从高处向昆明湖望去,昆明湖就像一个寿桃。昆明湖,是一个人工湖,我想,那该要用多少人力物力呀! 昆明湖周围绿树成荫,景色宜人,湖水清澈,真令人心旷神怡。 在昆明湖的北岸是一条雕梁画柱的长廊,这长廊长达700多米,有1万2千幅画,并且每幅画都没有相同的地方。

走到长廊尽头,就看见一座倚山而建的阁楼——香阁。香阁是慈禧太后游玩颐和园,在颐和园休息的地方。那里红漆梁柱,金漆木雕,金壁辉煌,里面还有不少奇珍异宝。

最后我们来到了颐和园的一个景点:苏州街。它是将江南民居生活浓缩到园内,苏州街环形而建,街的一边是古色古香的商铺,地是用花岗岩石建成的,另一边是水道,中间有小拱桥,好像回到古时。 颐和园有山有水,有亭台楼阁,真不愧为皇家园林。

篇三:《游颐和园有感》

游颐和园有感

五月一号,我们一大早起,来到了我们向往已久的颐和园,八点钟,颐和园售票处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大出血地买了张颐和园联票。当我们踏进颐和园,走到“慈福”大门时,心里一阵慷慨激昂。我们就要走进慈禧太后享受的地方,就要去看看慈禧太后生活的地方。

我们来到的第一个景点是德和园,那里面德和园是一组专为慈禧看戏修建的大型建筑群,由大戏楼和与之相连的两层扮戏楼、颐乐殿、看戏廊等组成。正对大戏楼的是颐乐殿,是为慈禧看戏而建的。我们走到德和园时刚好遇上戏台表演,我们就在颐乐殿前的台阶上看起了表演。我们看到从未见过汉代舞蹈“踏歌”,编钟曲,还有就是老北京的国粹——京剧。

颐乐殿后面是一些摆放古代文物的宫殿,里面有各种玉器,青铜器。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座船型的首饰盒,上面的各种人物造型,惟妙惟肖。

文昌阁,颐和园内六座城关建筑中最大的一座,始建于乾隆十五年,一八六零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时重建,主阁两层,内供铜铸文昌帝君和仙童,铜特。文昌阁与万寿山西贡武圣的宿云檐象征“文物辅弼”。

文昌院位于文昌阁之东,文昌院博物馆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规模最大、品级最高的文物陈列馆。 馆内设有六个专题展厅,品类涉及铜器、玉器、瓷器、金银器、竹木牙角器、漆器、家具、书画、古籍、珐琅、钟表、杂项等,类。由于颐和园特定的皇家环境,这些艺术品代表了当时最好的工艺水平,许多珍品在当时即为国之重器;馆中还陈展了部分清代宫廷生活用品。

看到了这么多的稀世珍品,我再一次感叹古代人的智慧和手艺,在没有任何高科技的帮助下,创造了那么多令人观为叹止的艺术品。{游颐和园}.

从文昌院出来后,映入眼帘的就是昆明湖,湖的中间就是十七孔桥。因为天气的缘故,湖中小岛与十七孔桥就像弥漫在雾气中。

昆明湖位于北京的颐和园内,约为它总面积的四分之三。原为北京西北郊众多泉水汇聚成的天然湖泊,曾有七里泺、大泊湖等名称。

昆明湖的前身叫瓮山泊,因万寿山前身有瓮山之名而得名瓮山泊。

瓮山泊因地处北京西郊,又被人们称为西湖。

沿着湖边走我们来到了佛香阁下的长廊,这是世界最长的画廊。长廊的尽头是佛香阁的大门,但是我们看着那陡峭的楼梯,我们再次剑走偏锋,选择从后山爬上去。幸苦爬上到了山上,休息了一会,我们从后门进去。佛香阁里有一尊千手观音,对于我这个信佛的来说,我必须虔诚的祭拜。佛以香来象征最高信仰。佛教的天国就是一念心清净,处处莲花开的香世界。远远的站在这里,感受佛的香气,静听生命的妙音。阿弥陀佛。智慧海前的琉璃牌坊,为砖石结构,没有用一根木料,此地为佛门福地。

苏州街,地处我国至今保存最完整的大型皇家园林——颐和园的后湖,是一个仿江南水镇而建的买卖街。原型为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督造的苏州第一街——七里山塘。清漪园时期岸上有各式店铺,如玉器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茶楼、金颐和园苏州街银首饰楼等。楼里的东西特别精美,而且价格而不是特别贵,凉皮一份才八块。店铺

中的店员都是太监、宫女妆扮。

苏州街既是一处历史人文景观,又是一处独特的自然景观,列于宫苑之中,小巧玲珑,依山面水,宛如江南图画点缀在后山后湖的建筑轴线上,更加衬托了后湖的宁静典雅,把城市山林集中形象地再现出来。苏州街无论水中还是水边的建筑,皆与万寿山上景观呼应,整体布局,造景有序。而复原工作以实物为依据,不增不减,不移不挪,不放大不缩小,真实再现从历史上和后湖空间中丢失了一个多世纪的这组建筑群。

这样的建筑在北方依旧能看见真的很稀奇,我们游完了这边游河的那边,每走到一个铺都进去逛逛,看看。

篇四:《颐和园游记》

颐和园记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里这个古老的园林向我们敞开了大门。古朴的门槛,久远年代的青砖,蟠曲高耸的参天大树,空气中明媚宁静的光柱,轻轻地翻开尘封的历史叶卷,无言地诉说绚丽辉煌的以往。沧桑与厚重的氛围充斥着每一个角落,静静地安然地将游者包裹。历时15年,集众园林之长,拥有着250年历史的皇家园林,终于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

去年暑假我和朋友来到了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一起触碰历史沧桑。颐和园占地290余公顷,主要由昆明湖与万寿山两部分。颐和园建于1750年,原名清漪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6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重建,后改名颐和园。1990年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02年再次修复。1924年正式辟为公园。1992年被评为“世界上造景最丰富,建筑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1998年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所以来到颐和园真的很荣幸。

我们首先由东宫门进入了颐和园,心里时时都感受着颐和园的变化。迈进了高高的门槛,映现在眼前的是满园的苍松翠柏,遍布繁花野卉,修竹成荫,那古老的建筑群暗示着皇家威严而至高无上的权利,迈进去便是荣华富贵,一身的显赫。而如今这里没有了宫斗,没有了权势的威严,眼前却看到的都是游人在欢声笑语中欣赏着这座瑰宝园林的和谐景象。

沿着东宫门前行,便是以仁寿殿为中心的宫廷区。仁寿殿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大殿。原名勤政殿,光绪时重建,改称仁寿殿。取《论语》中“仁者寿”之意。在北京2008奥运会前夕修葺一新,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门前所陈的铜龙、铜凤、铜鼎、香炉等,雕制均极精美。初来颐和园的游人纷纷在仁寿殿和这些国宝前摆姿势留影。

仁寿殿后面有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等及配殿组成的庭院,院内种植高大的玉兰树和海棠树,每年三四月份玉兰花开得雍容华贵,海棠花粉红娇艳,美不胜收。置身宫庭院落,仿佛身在故宫博物院。这里是当年慈禧、光绪帝及后妃居住的地方。颐和园的前身是清漪园,建于乾隆年间的1750年,后来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3000万两白银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

慈禧的奢靡和贪腐一直受到后人的谴责。可是现在反过来想想,如果当年慈禧把这一笔银子用在了大清水师,在腐败无能清政府的指挥下,战船也会被小日本在甲午海战中打到黄海海底去了。倒是她挪用了这笔款项,为中国留下了一座著名的皇家园林。

继续前行我们进入了德和园。在德和园里摆放着的是慈禧太后曾经坐过的洋车,有清朝帝后曾经使用过的生活用品,或是当时的国器,还有以前御用的贡品等等。其中最为值得一提的是那供皇族们看戏的戏楼了。这戏楼高 21 米,分别由大戏楼和与之相连的两层扮戏楼、颐乐殿、看戏廊等部分组成。这三层的大戏楼称福禄寿三台,乃是清代所建三大戏台最大的一个,每年慈禧做寿,都有吉祥戏目演出。我们一边走一边赞叹着古人们留下的建筑杰作,孩子们也在欢快的跑着,跳着,用新奇的眼光欣赏着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藏。在过道的两边,用玻璃罩罩着琳琅满目的文物,这不仅让我们频频止步观看,就连那些远道而来的外国人也边看边合影留念,并赞不绝口。

顺着小路一直往前走,就来到了闻名于世的长廊。据说,这是慈禧太后为了观看昆明湖上的景物而建造的。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踏上了长廊。长廊很长,一眼望不到头,长廊的顶有二百七十三个五彩间隔,每个间隔里都画着五彩的画。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侧有红柱,红柱之间由绿色的围栏相连。绿栏很低,人可以坐在上面欣赏昆明湖的美景。沿着长廊逐级向上便是紧依万寿山的排云殿。沿殿两边斜线上行,就看见了用石头搭建的114级石砌台阶。我们边走边感叹这万寿山的宏伟壮阔,不一会就登上了颐和园美景之二的万寿山佛香阁。 登上这万寿山的佛香阁,从佛香阁向上走几步台阶,便进入了颐和园的制高建筑智慧海,它俗称“无梁殿”它的内部结构以纵横交错的拱券支撑顶部,不用柱梁承重,堪称世界绝活。顺着眼光在智慧海里往下看,我们看到了智慧海里那尊千手观音,这尊千手观音历经年代久远,现如今经过风吹雨打,已经斑斑锈迹。

出了智慧海,坐在廊中休息,这才有时间去俯瞰整个颐和园,颐和园的美尽收眼底。我们才知道了它的颐和园的美在这里更是让人无法形容。这万寿山依山取势,气度恢弘,站在万寿山的佛香阁上,遥看远处,你就能看到颐和园附近四周围那高楼林立的大厦,近看便能看到错落的青砖灰瓦的民房,你看东侧有转轮藏,西侧有宝云阁,万寿山以南,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昆明湖烟波浩渺,远处那十七孔桥与万寿山遥相呼应,这景色美的极为不真实,这就会更加让你会感受到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甚至是让你彷佛置身于梦境之中那般。阵阵微风从昆明湖上吹来,习习的凉风吹着脸颊,汗珠随着微风吹拂,一下就不见了。身上顿时爽朗起来,心情也顿时赫然开朗。

沿湖继续南行,穿过文昌阁城关,十七孔桥又近在眼前。我们进园的新建宫门也遥遥在望。此次颐和园之行也即将结束啦。游览完了颐和园,我们还是久久沉醉在颐和园的美景之中。我们在里面学到了许多平时学不到的东西。在这片风景依旧优美秀丽的土地上,或许,不仅仅只是优美的自然地理,历史人文景观,还蕴含着一份厚重苍茫的历史,一份感悟,以及一份责任…当我们啧啧称奇于前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作为后人,我们一定会扬鞭奋起,用我们的汗水和智慧去追寻更为灿烂的明天,去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

篇五:《颐和园八大景点简介》

颐和园八大景点简介

东宫门区

东宫门区在颐和园最东边。这一带原是清朝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包括朝见大臣的仁寿殿和南北朝房、寝宫、大戏台、庭院等。东宫门现在是颐和园的正门,它坐西朝东,门楣檐下全部用油彩描绘着绚丽的图案。六扇朱红色大门上嵌着整齐的黄色门钉,中间檐下挂着九龙金字大匾,上书“颐和园”三个大字,为光绪皇帝御笔亲题。

乐寿堂{游颐和园}.

乐寿堂是颐和园居住生活区中的主建筑,原建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被毁,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建。乐寿堂面临昆明湖,背倚万寿山,东达仁寿殿,西接长廊,是园内位置最好的居住和游乐的地方。堂前有慈禧乘船的码头“乐寿堂”黑底金字横匾为光绪手书。庭院中栽植玉兰、西府海棠、牡丹等名贵花木,取“玉堂富贵”之意。

排云殿

排云殿在万寿山前建筑的中心部位,原是乾隆为他母亲60寿辰而建的大报恩延寿寺,慈禧重建时改为排云殿,是慈禧在园内居住和过生日时接受朝拜的地方。“排云”二字取自郭璞诗神仙排云山,但见金银台”,比喻似在云雾缭绕的仙山琼阁中,神仙即将露面。从远处望去,排云殿与牌楼、排云门、金水桥、二宫门连成了层层升高的一条直线。

昆明湖

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湖泊,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三,约220公顷。南部的前湖区碧波荡漾,烟波淼淼,西望起伏、北望楼阁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十七孔桥横卧湖上,湖中3岛上也有形式各异的古典建筑。

铜牛与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坐落在昆明湖上,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之间,用以连接堤岛,为园中最大石桥。石桥宽8米,

长150米,由17个桥洞组成。石桥两边栏杆上雕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500多只。

铜牛在昆明湖东岸,十七孔桥东桥头北侧。1755年用铜铸造,称为“金牛”。铜牛是为镇压水患而设。

苏州街

苏州街是后湖两岸仿江南水镇而建的买卖街。清漪园时期岸上有各式店铺,如玉器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茶楼、金银首饰楼等。店铺中的店员都是太监、宫女妆扮。皇帝游幸时开始“营业”。后湖岸边的数十处店铺1860年被列强焚毁。现在的景观为1986年重修。

后山后湖景区

后山后湖景区位于颐和园最北部,建筑较少,林木葱笼,山路曲折,优雅恬静,与前山的华丽形成鲜明对比。一组西藏建筑和江南水乡特色的苏州街,布局紧凑,各有妙趣。{游颐和园}.

谐趣园

谐趣园在万寿山东麓,是一个独立成区、具有南方园林风格的园中之园。清漪园时名叫惠山园”,是仿无锡惠山寄畅园而建。嘉庆十六年(1811年)重修后,取“以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和乾隆皇帝的诗句“一亭一径,足谐奇趣”的意思,改名为“谐趣园”。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王导,今天就由我来给大家讲解颐和园的风景名胜。

请大家随着我走。现在,我手指的这个是著名的长廊。这个长廊可不一般。它全长700多米,分成273间。大家可以看到,每间的横槛上都有许多五彩图画,画得各式各样,有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难怪被称为“世界第一廊”。{游颐和园}.

大家往前看,这就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这片湖静得像一面镜子。游船经常从这里经过,大家可以听到船上游人们的欢歌笑语。

在昆明湖的上面,就是闻名遐迩的万寿山。站在这里,

我们可以看到颐和园的全部风景。站在这里看,整个颐和园真可谓是无比壮观。郁郁葱葱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这就是古香古色的佛香阁。

大家快随我看看这美丽的石桥吧!这座石桥有17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姿态不一的活灵活现的小狮子。

这座在历史上为帝王建造的古典园林,现已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旅游参观热点之一,每年接待游客数百万人。1986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大家听了我的介绍,也心动了吧!那就亲自到颐和园看看吧!

篇六:《颐和园自助一日游全攻略》

颐和园自助一日游全攻略

早上7:30在前门坐大巴690,大约9:00到颐和园东宫门。门口的铜狮子是留影的最佳地点。 进入东宫门不远就是仁寿殿了。仁寿殿是慈禧、光绪坐朝听政的大殿。原名勤政殿,光绪时重建,改称仁寿殿。东向,面阔七间,两侧有南北配殿,前有仁寿门,门外为南北九卿房,所陈的铜龙、铜凤、铜鼎等,雕制均极精美。特别要说的是店外广场的铜麒麟可是这儿的标志,当然合影的人也非常多。要排队,遇上素质高的游客还按顺序排的。但有些游客就不管那么多了总要上来和你合影。

出了仁寿殿往右走(就是往南)就来到了昆明湖边上的渡船口和知春亭的边上。这里有一大片荷花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这里租脚踏船或电动船游昆明湖。不过我们没有玩。{游颐和园}.

步行在昆明湖边,这里的景色真的很不错,还有些晨练的老人,微风徐徐,秋高气爽看着昆明湖对岸的佛香阁,就像画得一样。知春亭的边上,有许多柳树,坐在湖边柳树下的石头上是留影的最佳地点。背景是远处的佛香阁和昆明湖,效果像明信片一样。知春亭里有许多老人唱京戏、拉胡琴,还有健身的。 出了知春亭往南走(十七孔桥方向)走大约30分钟,就会看到一个渡口有往对岸石舫的游船10元每人。建议不要在这里坐船,因为在十七孔桥西边的南湖岛上也有渡船。

铜牛可是这儿的又一个标志,当然不要忘了合影。过了铜牛就来到廓如亭了。廓如亭是我国古建筑中最大的亭式建筑,有一百三十多平方米。亭内写满了古诗词。你可以看看自己能背几首。廓如亭往南还有游玩的景致,但时间和体力的关系往南游玩的人很少了。我们也没去。

廓如亭往西就是十七孔桥了。据说桥上有500多只形态各异的石狮子,但是我还是没有数过来。有好多小狮子经过岁月的洗礼已经难以辨认了。{游颐和园}.

过了十七孔桥就是南湖岛了。这里有个龙王庙,但是关着门。半山腰处的涵虚堂里有些老照片,还可以穿上清朝的服装在慈溪像前合影(不过要收费),下了山就能看见渡口了,这里要8元每人,也是到对岸石舫的。

到石舫下了渡船往后山(往北)方向行进,来到临河殿附近不知不觉已经是中午12:30了。我们在亭廊的边上找了块空地,开始“野餐”。用完午餐差不多1点钟了。我们开始向后山挺进。

过了半壁桥延着指示牌往苏州街方向走去。上上下下的很快就来到了苏州街前的一个大平台。往北下桥就是苏州街,往南上山就是智慧海。苏州街门票10元。游玩苏州街要回到平台上,否则再往北走就出公园了。

大平台往东路牌指示谐趣园的方向,进入后山树林,这里有很多的古树,空气特别好,还有好多鸟。边走边看,还是满暇意的。这里的岔路很多,路牌却很少。我们不知不觉地就来到了谐趣园。

要不是在北京,你肯定以为到了江南呢。我们看到有些人在这里写生。谐趣园小巧玲珑,在颐和园中自成一局,故有“园中之园”之称。这座小园是清乾隆时仿无锡惠山脚下的寄畅园建造,原名惠山园。建成后,乾隆曾写《惠山园八景诗》,在诗序中说:“一亭一径足谐奇趣”。嘉庆时重修改名“谐趣园”。竣工时,嘉庆在《谐趣园记》中说:“以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故名谐趣,乃寄畅之意也。”地仅数亩的小园,趣味究在何处,略举一二。 ① 声趣:入谐趣园,只见一池荷花,亭亭玉立,园内有一丛绿竹,竹荫深处,有山泉分成数股注入荷池。这道山泉的水源,来自昆明湖后湖东端,谐趣园取如此低洼的地势,主要就是为了形成这道山泉,使谐趣园的水面与后湖的水面形成一二米的落差,而在一二米的落差中,又运用山石的堆叠,分成几个层次,使川流不息的水声高低扬抑,犹如琴韵,难怪横卧在

泉边的一块巨石上,镌有“玉琴峡”三字。有此一景,使这座园中之园有声有色,可谓谐趣园的“声趣”。② 楼趣:在玉琴峡西侧有一座瞩新楼,这座楼从园内侧看是两层楼,若从外层看,却是一层。原来,谐趣园宫门前是那条下坡路的最低点,继续往前,又逐步升高,可以直接步入瞩新楼的上层,这种似楼非楼的设计,可谓“楼趣”。③ 桥趣:谐趣园中共有桥五座,其中以知鱼桥最为著名。接近水面,便于观鱼。取名知鱼桥,是引用了战国时代庄子和惠子在“秋水濠上”的一次有关知鱼不知乐的富有哲理的辩论游戏。一个说,鱼儿游得真快乐;另一个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乐;一个又反驳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乐。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古人的故事来增添游人的兴味,这是园中的“桥趣”。谐趣园中处处是景。真让人流连忘返呀。

出了谐趣园往南走就到了德和园了。这里有著名的大戏台,大戏台又称大戏楼是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于颐和园内仿畅音阁规制建造的戏楼。德和园大戏楼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建筑规模最大的古戏楼。它总高约22米,第三层檐口以下的高度18米,底层舞台总宽17米,总深16米。戏台共有三层台面,名福、禄、寿三台 。每一层台面都设上下场门,可同时演出。大戏楼首层上部有七个天井,地面有六个地井,天井、地井都通向后台,演员可从中出入。雪花可从天井飘下,水景可从地井喷出。台面地板下还安置了水缸,起聚音和共鸣作用。戏台还设有翻板和高压水机等机关。神仙自天而降,鬼怪由地而出,十分惊险壮观。清代宫廷每逢庆典都有演戏活动,乾隆以后此风愈盛,戏楼、戏台也就成了宫廷及御苑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建筑物。慈禧嗜好京剧,听鹂馆内小戏台已不适应当时的需要,因此另选仁寿殿与乐寿堂之间的怡春堂旧址兴建德和园大戏楼。尽管大戏楼成了慈禧个人的享乐之地,但她的爱好也无意中促进了京剧流派的发展 。 当时红极一时的京剧演员谭鑫培及杨小楼曾在这里献技。在新建的国家大剧院里就摆放有大戏台的模型。可见它在中国戏院当中的位置。

出来德和园就来到了乐寿堂,乐寿堂是是慈禧居住的地方,“乐寿堂”黑底金字横匾为光绪手书,堂前有慈禧乘船的码头。庭院中栽植玉兰、西府海棠、牡丹等名贵花木,取“玉堂富贵”之意。 玉澜堂在昆明湖畔。是光绪皇帝的寝宫。为一组四通八达的穿堂殿。正殿玉澜堂,有东西两配殿,东名霞芬室,西称藉香榭。后檐及两配殿均砌砖墙与外界隔绝,是颐和园中一处重要的历史遗迹。乐寿堂院内,有一块横卧在汉白玉石座上的北太湖石名叫青芝岫,俗称“败家石”。

乐寿堂往西就到了邀月门,这是著名的“长廊”的起点。沿着长廊漫步,一边欣赏长廊上的壁画。不禁感叹:哪国的皇帝也不过中国的皇帝有气派呀。沿着长廊走到排云门前。可以留影,背景自然是排云殿了。不过进排云殿要收费的。

过了排云门来到秋水亭往北上山,来到了画中游,真不虚此名呀!就像来到了仙境,这里的人很少。可以鸟瞰昆明湖!还能看到西山的宝塔。

再往山上走就来到了智慧海,这里全是宗教的建筑群,和园内的其他建筑完全是两种风格。

过了智慧海往山下走就又来到了苏州街前的大平台了。过了桥就出了北宫门了。看了看表已经是下午4:20了。

坐上808路又回到前门了。

注:颐和园真的很大,如果要细致的游览恐怕得3天。此游览线路不走回头路,园内的大部分景点都能玩到,而且还不是很赶。

篇七:《北京颐和园游记600字作文》

北京颐和园游记600字作文

我同爸爸妈妈一起坐飞机来到了北京颐和园玩耍,颐和园真是太美了!

一进颐和园大门,映入眼帘的是澄碧入镜的昆明湖。风轻轻拂过,湖面漾起了粼粼的波纹。太阳照向湖面,使湖面金光闪闪。五光四色。在湖面上,有几艘小船在荡漾,犹入一只只水鸟自由自在的浮在水面,为一望无际的昆明湖另填了几分色彩,犹如玉带明珠。湖岸边,争芳斗艳的荷花尽情的绽放。一朵朵荷花说:“我们是最美的!”游人们一边观赏一边评说,颐和园顿时热闹起来。

再往前走,那就来到了艺术长廊。长廊真是名不虚传,一共犹100多间。这儿到处都洋溢着一种古香古色的味道。

长廊的柱子上。栏杆上。天板上有着古代画家的名画,还有些题诗题词和人物花草鸟兽,栩栩如生,别有一番情趣每个小间都很别致。很生动。人们在里面欣赏诗画简直是一种美的享受。看累了,还可以在长椅上,休息一下。长廊两旁百花争艳,粉的似霞,红的似火,黄的似金,绚丽无比,一簇一簇,美不胜收。

穿过长廊我们登上半山腰,金碧辉煌的佛香阁展现在我们面前,这儿塑立着形态各异的菩萨。有爱笑的弥勒佛,有拿着净瓶的净瓶菩萨,还有贪睡的卧地佛。而最大的佛则是地藏王,他身上还镀着金子,金光闪闪。见的哦我就拜,我恭恭敬敬地向他们作仪,愿他们保佑我们全家平安快乐。佛香阁是用条形方砖建成的。古代劳动人民真是太伟大了,把佛香阁打扮得如此漂亮,那个时候没有汽车起重机,是一步一步搬上去的。站在佛香阁上,能够望穿整个颐和园。艳阳高照,青山绿水鲜花。让颐和园多了几分壮美,多了几分迷恋。

更令人注目的是十七孔桥。十七孔桥面向昆明湖正中心小岛。十七孔桥,因为桥下有十七阁桥洞,因此得名。这座桥长约58米,宽约4米。桥的扶手。栏杆上雕有各种各样的图案。特别是石狮子,大小不同。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一个个活灵活现。有的飞奔向前,有的正在嬉戏玩耍,正是独具匠心,叫人称绝。传说,这座桥是幸福快乐的象征,于是我走上这座桥。

参观完颐和园,禁不住赞叹出一句:“颐和园真是太美了,不愧为最美的园林,不愧为人民劳动的结晶,不愧为中国文化的愧宝!”

篇八:《游颐和园心得体会》

游园感怀

和煦的暖风轻拂脸颊,到处是百花争艳,沿着翠微湖畔,百鸟的歌唱,鱼儿忘情的畅游,让我陶醉于皇家园林的宏伟,以及每座建筑那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精细雕刻,伴着湛蓝的天际,梯田列开的云层,恍似人间仙境,静诣如画。

6月14日,我支队组织官兵到颐和园参观见学。初入园林,止步于石拱之上,傲立的雄狮映衬着翠绿湖畔,小岛林立之处,皇家园林坐落在葱郁环抱之中,浑然天成;湖中荡漾的小舟,叠起层层水波,熙熙攘攘的人群,却感觉不出一丝嘈杂。

慢步于青石长廊,仰望梁柱上一幅幅壁画,不禁让人惊叹于古人超然的智慧;梁柱之上,一只鹤傲然挺立;她形态各异,高贵典雅,时而跃起腾飞,时而展翅眺望,似乎在刻画着这有着5000年文明历史古国的自信与强大的生命力。可回想100年前,正是这文化的长廊,前人并非如此惬意的观赏,八国联军挥舞着刺刀肆意杀戮,践踏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生命,短暂却又漫长的走廊上,洒下了多少中国人的鲜血;那一把火,烧掉了圆明园,更烧掉了中国人的尊严。这只鹤,在熊熊烈火中挣扎,深重的苦难让她的羽翼不再丰满,鲜血到处飞溅,充满血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