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孩子会在废墟里说什么

时间:2021-10-27 00:45:19 节日作文

篇一:《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后题》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后题

【多音字组词】

混:hún(混话) 难:nán(困难)

hùn(混乱) nàn(遇难

《地震中的父与子》学法提示 1、粗读课文,了解内容:

自己要反复熟读课文,弄清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2、抓住父亲的表现,理解课文内容:

我们可能从电视中看到一些有关地震的场景,在这种震后随时都有危险的情况下,这位父亲为了寻找自己的儿子,他是怎么做的呢?我们要带着这个问题读书,边读边画出文章中相关的语句,并深入体会。

从父亲的表现中我们要体会到父亲为救儿子,求助他人,当无望时,自己仍然坚持寻找。从父亲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直到38小时,要体会到时间这么长,这位父亲没有停止过,他忘了吃饭,忘了睡觉,就是要救自己的儿子。从父亲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可以想象到他在挖掘时,碎石块、碎玻璃划破了他的手和身体,他也全然不顾,因为他要抢时间,他知道儿子在等着他,这是位多么可敬的父亲呀!

3、自己可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请小伙伴们评一评。

4、文中有一句话反复出现,找出来,读一读,体会到什么?要理解到这是父子团聚的原因。

5、联系自身实际,深入领会父爱的伟大:

我们都五年级了,父亲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有很大作用。回忆一下这么多年父亲都为我们做了哪些事?感受到父亲的伟大。

6、总结: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要想一想,受到了什么启发?要感受到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信念不变,永不放弃,就能成功。

《地震中的父与子》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

疾步──快步 昔日──过去

漆黑──黑暗 混乱──杂乱 颤抖──颤动

【反义词】

昔日──今日 肯定──否定 危险──安全 绝望──希望

巨大──微小 坚定──动摇 漆黑──明亮 幸福──痛苦

《地震中的父与子》写法提示 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详细而生动地描写了父亲抢救儿子的过程。运用了对比的方法,表现人物执着的精神,层次非常清楚。

《地震中的父与子》词语解释 【昔日】

指往日,从前。

造句:昔日这里是一片荒地。

【废墟】

城市或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疾步】

快步行走。

【绝望】

毫无希望了。

【瓦砾】

破碎的砖头瓦片。

【开壁】

开发开垦,把荒地开垦成可以种植的土地。本课是打开的意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记叙一位年轻的父亲坚持要救回儿子的事,赞扬了威难之中父子间的伟大亲情和父亲执着的信念及儿子先人后己的品质。

《地震中的父与子》重难点精析 这篇课文的重点是要了解这个感人的故意,特别是要理解在整个救助事件过程中父亲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从而深深地体会到父亲的伟大。地震的混乱中,父亲表现出少有的镇定,他不同于其他同学的父亲,虽然别人极力阻拦,但他一心救子。特别是在营救过程中父亲的表现,更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他的平凡而伟大。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38小时,他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些细致的描写都表现了父亲的伟大。

本文的难点是要弄懂是什么原因使父子团聚,并从中受到启发。仅仅理解为是父亲说的“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使他们父子团聚是不够的。父亲这句话更深一层的含义应是不管发生什么,也就是不管遇到多么大的困难,你要相信父亲一定会与你在一起,你不用怕,不会有事的。这种力量支撑着孩子不怕危险,有了与困难抗争的勇气,从而最终父子团聚。我们要从中感悟到一个坚定的信念,将有助于你走向成功。

《地震中的父与子》内容分析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本文记叙了一次大地震后,一位父亲坚信儿子在废墟里等待自己的帮助,不停地挖着。同样,儿子也抱着这一坚定的信念耐心等待父亲,终于营救成功,父子相聚。赞颂了父爱的伟大。

本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1994年,洛杉矶发生大地震,许多人受到了伤害。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至最后一个自然段)讲一位父亲坚信儿子在废墟里等待自己的帮助,不停地挖着。同样,儿子也抱着这一坚定信念等待父亲,终于营救成功,父子团聚。

1、悲伤绝望——坚决寻子 决不放弃——幸福喜悦

2、父亲了不起:决不放弃 坚韧不拔 有责任感 儿子了不起:冷静 镇定

3、(1)突出父亲坚定的信念,决不放弃的精神

(2)深化主题,突出文章中心。

给句中带点的字 选上正确的 读音 ,画上“——”

难(nan nan)过 颤(chan zhan)抖 了(le liao)0不起

血(xue xie)丝 难(nan nan)民 打颤(chan zhan) 看了(le liao) 流了血(xue xie)

下面的词语该怎样搭配才合适呢?请用先连一连。··

不同程度 后果 | 急匆匆 看着

了不起的 伤害 | 双眼直直地 赶来

严重的 父子 | 声音颤抖地 说

篇二:《给汶川大地震中遇难的所有孩子们的一封信》

孩子们:一直想给你们写封信,一直都没能写成,因为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悲伤的手久久不能提笔。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我想,我无论如何也要擦掉总也流不完的泪水,提起悲伤而颤动着的手给你们写信,对你们说一声:节日快乐!孩子们,每年的五月,应该是你们最为憧憬和最为开心的一个月,因为过了这一个月,就是“六一”节了,这个节日是属于你们的。而今年的五月,却成了你们的黑五月!一场这么大的灾难降临在了你们身上,你们在教室里上课的时候,在你们还在朗诵课文的时候,还在写作业的时候,还在考试的时候,你们的世界就变了,一切都变了!大地摇晃,山崩地裂,霎那时,你们美丽的校园就成了废墟!你们可爱的身影都没了踪影。老师和同学们都近在眼前却如隔天涯。你们小小的身子居然被如此沉重的钢筋水泥板压迫着,动弹不得,你们流血、受伤的同学,呼喊着爸爸、妈妈、老师、同学,可是,废墟把你们的声音与外界隔绝了,在失去光明的同时,你们也渐渐地失去了可爱的生命,因为你们的太小太小的身体顶不住太重太重的水泥预制板!就这样,孩子们,你们不得已都走上了去天堂的路。其实,我知道,你们都不愿意离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不愿意离开同学和老师,更离不开你们的家,离不开你们的学校。我知道,我知道,那时候,你们是多么希望自己能够从废墟里爬出来,重新背起书包去上学;我也知道,知道如果你们能够活着出来,肯定会比以前更刻苦用功地读书,肯定会加倍努力学好本事,重建自己的家园!我心疼你们,孩子们,自从你们去了天堂,我的泪水就没有停止过。我的祈祷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原以为,天堂是美好的一个地方,是我们人人所向往的一个地方,而现在才知道,我是那么不愿意你们过早地去那儿,我希望你们在爸爸妈妈身边走完自己的长长人生,也希望你们能够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因为你们都是那么聪明,那么可爱,那么有志向。而今,小小的你们就消失在了大家的眼前,消失在了这个世间。让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痛彻心扉!孩子们,你们知道吗?你们走了,留给我们的只有你们带着尘土的书包,被泥土弄脏的书本,还有你们尚水写完的作业,未曾考完的试卷,留下的是你们逃跑时遗失的鞋子和被压得破破烂烂的衣服,还有你们被突如其来的灾难所吓坏的表情!孩子们,灾难发生时,温加宝爷爷很快地就赶到了你们身边,他在废墟里对你们说:“孩子们,我是温加宝爷爷,你们一定会被救出来的。”我想,你们肯定是听到温爷爷的话了,你们肯定充满信心地想被救出来。解放军叔叔和广大武警以及消防队的官兵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想方设法地救你们。你们被压在废墟里面不知道外面的情况,你们无法想象,这一次灾难有多严重,但我相信,你们会在去天堂的路上看到你们家乡的父老乡亲,那些都是在灾难中去世的人。孩子们,不是解放军叔叔他们没能把你们救出来,而是灾难来得太快太猛烈了,你们还没来得及等到救你的人,便提前踏上了去天堂的路。直到把你们从废墟里救出来时,你们已经停止了呼吸。孩子们,我看了有多心疼!看到你们的头受伤了,你们的手和脚被压坏了,你们的眼睛再也不能睁开!孩子们,我的心碎了!你们的亲人在你身边哭,我们却在全国各地不同的地方哭。这个五月一直在下着悲伤的雨,是我们的眼泪组成的悲伤的雨!这段时间来,我一直无法停止悲伤,我的泪水一直陪伴着你们走向天堂。灾难破坏了你们的家乡,使你们和亲人们失去家园的同时,人天永隔,不过,你们放心,不要掂记在世的亲人,党和中央以及全国人民都在帮助你们的亲人恢复家园。你们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你们的亲人也是我们的亲人,他们今后的生活,一定会好起来的,你们放心吧!孩子们,今天是“六一”儿童节,祝你们节日快乐!希望你们在天堂能过上比“六一”节更好的节日!只有这样,你们才能忘记曾经的伤痛,曾经的苦难,孩子们,你们放心地走吧,今后再也不会有灾难降临在你们面前。从此以后,你们不需要再害怕了。孩子们,到了天堂以后,在铺满鲜花的床上美美地睡一觉吧,我想,你们一路上太辛苦了,太疲乏了,当你们从睡梦中醒来,你们会发现一个美好的世界又在你们面前出现了!你们去天堂已经第二十天了,按照世俗的习惯,应该要给你们做“三七”了,我念经回向给你们。其实,我每天都在为你们祈福,

希望你们走在天堂的路非常顺利。天堂的路并不黑,那里有五彩的灯光,芬芳的鲜花,还有,还有仙鸟长着大大的翅膀来迎接你们去做那里的新主人。你们会在那里看到许多熟悉的亲人、朋友和同学,我想,你们都是好孩子,天堂的大门,会畅开着迎接你们的。孩子们,过去了,一切都过去了。在这个美好而又悲伤的节日,请让我再向你们说一声:节日快乐!孩子们,我会永远记得你们!心疼地记着你们。我不会写诗,今天破例写了一首,题目是《献给我的孩子》,不算是诗,却是我的心意:孩子我流着泪目送你走向天堂你小小的背影,此刻有些彷徨你是在掂记未曾做完的作业还是牵挂你无法忘怀的课堂孩子我流着泪目送你走向天堂你小小的背影此刻有些彷徨你是在掂记你的老师和同学还是在为生死不明的父母忧伤孩子我流着泪目送你走向天堂你小小的背影此刻有些彷徨我知道,我知道你一定不愿这么小就去天堂孩子既然已经上路那就勇敢地走吧天堂的路不会断裂天堂的房子不会跨塌在那里你会重建辉煌2008年6月1日于杭州比竹居?

篇三:《同步四看图作文教案《废墟中的孩子》》

同步四看图作文教案《废墟中的孩子》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加强对人物神态、动作等细节的描绘,训练学生把事情写具体。

2、启发学生合理想象,大胆构思,完整详细的叙述一个故事。

3、通过看图说话,激发他们痛恨战争,同情战争的无辜者,理解人们对和平的呼唤。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发挥想象,大胆构思情节,详细叙述一个故事。

第一课时

一、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写看图作文要注意些什么?怎样做才能把看图作文写好呢?

1、观察要细而全。首先,要从整体着眼。图上有多少人,有哪些物„„这些大体上的情况先要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再进行细致观察。要注意图中的细节:人是什么身份,长得什么样,有什么特征,物是什么形状、颜色等,需全面细致地观察,不要轻易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2、依据图意,展开联想。联想是写作中常用的方法。一幅图受篇幅限制,能画出的形象毕竟有限,如果只把图上所画的写出来,即使观察得很细致,很全面,也不一定能写得生动、具体。所以,看图时要注意结合图上的形象,大胆地展开联想,联系实际生活,使文章变得更真实可信。

3、围绕中心合理组织材料。中心是文章的统帅。我们从图上观察到的内容,以及由观察所联想到的内容,不一定都可以写入文中,必须根据确定好的中心进行选择,写前要想一想:这次作文应以写什么为主?哪些材料可以作辅助材料?哪些材料可以不用?确立了重点内容之后,再根据中心表达的需要,安排好结构层次,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按要求进行写作前的准备。

二、积累:

野蛮 罪恶 狰狞 频频 揪心 摧毁 坍塌 倒塌 摧毁 喧哗

热闹 偶尔 呻吟 片刻 硝烟 怜爱 贡献 践踏 报仇

人头攒动 硝烟弥漫 提心吊胆 满目疮痍 尸横遍地 血流成河 狂轰滥炸 嚎啕大哭 惨不忍睹 孤苦伶仃 安然无恙 身首异处 双目紧闭 硝烟四起 四处逃窜 横七竖八 川流不息 烧杀抢夺 乱作一团 不知所措 流落街头 断裂的天桥 扭曲的铁路 残破的房屋 满地的碎砖碎片 繁华的景象 “翁翁”的敌机声 “轰轰”的巨响 残酷的战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出示当代小孩生活照,请简要谈照片上的内容。

小结过渡:从这些照片中,老师看到了阳光、微笑,幸福,可以说,我们每位同学的生活都是快乐与甜蜜的。但也有一些照片,却充满了血和泪。

2、出示一组当年日军屠杀我中国孩童的黑白照片。(最后定格在一张照片上)

二、出示照片,引导观察:

1、整体感知图中的景和人。(描述图片)

生:断裂的天桥、扭曲的铁路、残破的房屋、满地的碎砖碎瓦„„

生:一个孤独的小男孩坐在废墟里号啕大哭,繁华的景象在狂轰滥炸中化作一片废墟。 生:在铁轨旁,坐着一位二、三光景的小孩,他正在抹眼泪,身后是被日军轰炸倒塌的火车站,整张照片,满目疮痍,一片狼藉。

生:画面的左下角,一个浑身是血、嘶声啼哭的幼儿坐在被炸毁的铁道上,四周一片瓦砾,看不到一个大人的身影。

生:画面的左前方,一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幼儿正孤零零地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2、小结:这张照片只是历史瞬间的一个具体场景,但它不是这段历史的全部。

(这张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

相机出示资料:

▲从1931年“九·一八”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日本在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中,犯下了难以胜数的惨无人道的战争罪行,给中国造成了3500万的伤亡和1000多亿美元的直接损失、5000多亿美元的间接损失。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军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仅在山西霍县,日军就向根据地扫荡1025次,烧毁房屋8456间,杀害1204人。由于日军频繁大规模的扫荡、蚕食和残酷的“三光”政策,1941年,根据地人口由1亿降到5000万以下。{大地震,孩子会在废墟里说什么}.

三、引导学生“走近照片”:把你从看到照片的那一刻起的心情说一说。

(悲愤、愤怒、沉重、唉叹等)

四、带着体会到的心情“走入照片”:

1、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请学生模仿飞机轰鸣与投掷炸弹及炸弹爆炸的声响。

2、请学生针对照片,结合刚才听到的音响,大胆想象:日本鬼子用飞机投下了罪恶的炸弹,

上海火车南站会有怎样的变化?

▲上海火车南站瞬间变成了一片废墟,站台已经被敌人的飞机轰塌了大半边,高架桥和铁轨不复存在,附近的居民楼也被震塌了许多。砖头、瓦片、碎石散落一地。地面上深的、浅的,大的、小的弹坑不计其数,一些地方还着了火,废墟中残腿断臂和横飞的血肉随处可见。

3、请学生模仿孩子哭泣的声音:

4、师引导学生展开联想:

(1)小孩子为什么哭?他的父母在哪里?当时有可能发生什么事?

(2)在这惨痛的哭声中,想到了什么?他以后的命运如何?

▲面对它,我似乎看到了逃难的人群如潮水一般向站台涌去。人群中有一位妇女抱着一个才两三岁的孩子。孩子十分可爱,穿着红肚兜,上面还绣着花儿.

▲面对它,我似乎看到了日本侵略者的飞机向黑压压的人群飞过来,一个俯冲,扔下罪恶的炸弹.炸弹在人群中爆炸了,逃难的妇女和儿童顿时被炸死一大半,有的灰飞烟灭,有的血肉横飞,有的被埋在了废墟里.

▲面对它,我仿佛看见了孩子的妈妈还没来得及说上一句话,就倒在了血泊里.我仿佛看见了可怜的孩子不知所措的样子„„

▲这个孩子将来命运怎样,我无法知道,但我知道这一切的不幸和空难都是否日本侵略者造成的,我还知道时至今日,日本连一句真诚的“对不起”也没有,有些日本官员还否认侵略,有的甚至还说是我们捏造的„„

▲不难想象,他的父母在这次在轰炸中已双双身亡,眨眼间,这个小孩成了一个举目无亲的孤儿.他这么幼小,可能只有两岁多一点,失去了父母,今后他将怎么办?或许,他会因无人抚养,饥寒交迫而死去;或许,有人将他捡走,卖到不知名的远方,从此杳无音讯;或许,会有好心人收养他,使他有个好去处;更或许„ „

五、要求学生“走出照片”

看到这样的照片,你想说什么?(照片创作意图)

(适时地引领学生从课外查找的相关资料来充实自我的理解感受。)

▲谎言是掩盖不了事实的,这张发黄的老照片就是铁的无声证言!在无声的证言面前,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奋发图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那段可怕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我们要牢记那段历史,才能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中国少年儿童,绝不可以忘记这段屈辱的历史!和照片中那凄惨可怜的孤儿相比,今天的我们是多么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这种和平生活,反对战争,反对侵略,

绝不允许那悲惨的日子再现。让我们努力为世界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世界各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六、习作指导:

1、标题:《废墟中的孩子》、《无声的证言》、《悲惨的战争孤儿》、《火车站的一幕》、

2、开头:概括看到照片时的心情。

例:(1)看着眼前这张发黄的老照片,我的心情变得异常沉重。

(2)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一张旧照片。它印证着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站时的真实情景。

(3)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8月28日,这是悲惨的一天。日本进行周密的计划过后,准备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来给中国一个下马威。

(4)当我手持这一张照片时,我感慨万分。小时候,我就不断听妈妈重复这样一句话:“日本人太坏了,坏得丧失了人性!

3、中间:对照片内容的描述和想象:

(1)、介绍照片中的画面:照片的左下角,一个( )的幼儿正( )。在他的面前是( )。

(2)、自然过渡。如:这不是自然灾害,而是人为祸害;这不是电影虚构,而是真实的历史纪录。这就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的真实情景!

(3)、联想当时的情况:想一想这个孩子为是么哭?他的父母在哪里?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那个记者拍完照片后会怎么做?这个孩子以后的命运如何?当时,日本在中国的领土上烧杀抢夺、狂轰滥炸,一定会有更多可怜的孩子,他们又会有怎样的命运?

4、结尾(表达情感):你想对日本侵略者说什么?和战争中的孩子对比,你有何感受?你的愿望是什么?

例:那段可怕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我们要牢记那段历史,才能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 附:1、思路点拨:

思路1──习作开头描述照片,中间主体引出丰富合理的想象,结尾点明中心(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思路2──习作开头点明时代背景(时间和历史事件),中间主体再现当年的具体情景,结尾对战争的发动者提出忠告!

思路3──习作倒叙开头,写“我”现在的生活情况;其次,回忆“我”悲惨的童年生活;然后,叙述一个的老人收留了“我”;最后,描述解放后的幸福生活和“我”对和平的呼唤。

2、可以采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进行习作

佳作展示一:战争中的孩子

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

“轰”的一声巨响,火车站的候车室瞬间倒塌了。车站里那成千上万的人们惊惶失措,逃的逃,叫的叫,哭的哭,乱成一片。顿然间,硝烟滚滚,血肉横飞。

这时,从被炸的候车室的废墟和碎片中传来一个幼儿的哭声,闻声过去,一个三、四岁的男孩正坐在废墟里,他的周围都是血肉模糊的尸体,他身上也都溅满了血。那男孩显然已被周围发生的一切吓怕了,他一脸惊慌,眼睛瞪得大大的,满脸都是灰尘,还张着大嘴拼命地哇哇啼哭着,连脖子、脸上的青筋都露出来了。这个可怜的孩子是在用他那拼命的哭声找寻自己的爸爸妈妈,找寻自己熟识的亲人。然而,这凄惨的哭声没有惊动他的爸爸妈妈,没有惊动他的亲人。唯一的答案,就是这些亲人已被日本侵略者的炸弹夺去了生命。

头顶上敌人的轰炸机还在盘旋着,一枚枚炸弹继续攻击着,地上的人们死的死,伤的伤,小河里血流成河悲惨得难以想像。就在这时,他听到他旁边的废墟里,传来一个微弱的声音,他知道,这是他妈妈的声音。于是,他拼命爬过去,手上、脚上都被碎片划破了一道道口子,鲜血在流,可他全然不顾,一个三四岁的孩子一下子仿佛成了一个懂事的小大人,因为他有一个希望,一定要看看妈妈,一定要把妈妈救活。终于,小男孩爬到了妈妈身边,看到妈妈一脸的鲜血,小男孩赶紧伸手去帮妈妈擦,妈妈从牙缝里挤出两面个字“孩子”就断了气。就这样,本来一个幸福的家庭由于日本侵略者的轰炸,这个孩子成了孤儿。

这个孤独、可怜的孩子,他以后的生活又会如何?相信他会记住这段历史,发奋读书,为振兴中华而不懈努力。

佳作展示二:一件真实的事情

在我们课本里P19页有一张非常残酷的照片,这张照片是在1937年8月28日 ,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在这张照片上有一个小孩。这个小孩为什么哭呢?也许是他的父母要回老家,但是发生爆炸时,突然火车一响,他的父母就不知了去向,就只剩下小孩一个人在这里嚎啕大哭!

那他的父母在哪里?或许这个小孩的父母已经被日本人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但不敢让人们相信的是当时的抗日战争让多少人失去了那宝贵的生命。但在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在当时父母可能要离开这个地方去坐火车回老家。可能他们并不知道危险面临着他们,向他们逼近。但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南站时,他的父母就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留下小男孩,但是小男孩再也见不到他的爸爸妈妈啦!

这个孤独的小男孩以后的命运如何?说不定在战争过后小男孩会被好心人收养,也说不定也会被日本人收养,或者他长大以后想为他的父母报仇,为国家报仇,为人民报仇。

这一连串的疑问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也知道问题已经解决了!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抗日,不让敌人欺负我们的国家。我们要维护和平,让和平永远留在我们每个人之间吧!

篇四:《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3岁,小学六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在》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五:《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3岁,小学六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在》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六:《地震的演讲稿》

篇一:地震演讲稿

尊敬的吴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您还记得吗?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点28分。

您还记得吗?中国——四川——汶川县。

您还记得吗?2013年4月20日早晨8点02分 您还记得嘛?——四川——雅安

看着这些熟悉的数字我的心是如此的沉重和苦涩

2013年4月20日早晨8点02分,当我们还在熟睡之际,梦想人生之时,雅安却发生了大地震,我们被这残酷的灾难所震醒,心被这残酷的灾难所震颤,在这天灾发生的一刻,我想到了那次汶川地震。它就像噩梦一样留在我们心中永远挥之不去。

那一次,四川汶川县发生了里氏八点零级地震,全国大半地区都有明显震感。它给人们和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说它是大地震,是因为它比我们都知道的唐山地震还要严重,余震异常频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史无前例的大灾难!

然而,在这如此恐怖的灾难面前,我们的中国子民没有退缩,我们一起手挽手去挑战地震----这个张牙舞爪的恶魔。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不错,当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举行了捐款捐物捐衣捐水活动,各国人民也纷纷解囊相助,用爱心来为灾区人民营造幸福乐园。

两次地震给四川人民带来流离失所的悲痛,同时也体现了众多人们伟大的人格,在灾难降临的时候,四川人民没有退缩,中国人民没有退缩,他们抛弃了个人的一切,甚至写下遗书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国家领导人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灾情,为灾区人民送去温暖和希望。温家宝总理李克强总理在第一时间赶到了抗灾第一线,向灾区人民嘘寒问暖,表达了党中央对他们的爱护及关心。总理们在抗震前线吃的是馒头榨菜,每时每刻都往返在各个救灾帐篷之间?? 社会的各界仁人志士同样也为抗震救灾做出了很大贡献。他们有的是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志愿者,有的是没有遇难的本地人,有的则是来四川探亲的??他们也许失去了亲人,也许没有了家园,但是他们没有时间去过多悲痛,而是化悲伤为力量,为了灾区人民夜以继日地奔波着忙碌着。还有那些最可爱的官兵战士们,为了多救出一个灾民,为了早一分钟让灾民脱离危险,他们置自己的生死于不顾,和时间赛跑,和余震斗争,多么可爱的人啊,我们向他们致敬!在这块被灾难和阴霾笼罩的土地上,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回荡着一组组爱的交响乐! 用我们的爱心和行动,谱写出我们众志成城的一个好日子。 阳光会灿烂,月亮会微笑,孩子的眼睛会被水灵灵的希望擦亮。 我们手牵手,用一种不屈的精神一起去迎接美好的明天! 我们手牵手,用一种伟岸的气魄一起去迎接美好的明天!篇二:地震演讲稿.doc{大地震,孩子会在废墟里说什么}.

地震演讲稿-国旗下讲话:让我们唱响同一首歌

清风徐来,红日升起,雄壮激越的国歌旋律在校园的高空飘扬的时候,同学们,你有没有感受到这是多么幸福安宁的生活?你有没有为此对这份幸福充满感恩?这些日子,我是如此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些,但是我还想到了同一蓝天下却承受着巨大的痛苦的我们的四川同胞们,他们遭遇到毁灭性的人生浩劫,正经受着的家破人亡的悲伤,正面临着大片大片废墟的茫然无措。。。

真相是如此残酷,了解真相更是令人痛苦。但是,哪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的中国人不突然放下手头的工作泪眼婆娑地盯着新闻里一个又一个关于同胞们受灾的镜头,哪一个流着中国血喝着黄河水的中国人不倾耳收听抗震救灾的行动?

下面,我想就我所了解的四川地震的有关情况为大家作个具体的介绍。

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7.8级地震。包括北京在内的近半个中国都有震感。此次四川地震震级高,又属浅源性地震,释放能量剧

烈,给当地民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伤害和损失。城镇村庄,医院银行工厂学校家园等顷刻间倒塌,甚至粉碎性地被摧垮,而正在工作的人们,正在午休的人们,正在编织着美好理想的人们瞬间被倾斜钢筋水泥板砖瓦等灰色灾难所覆盖。据新华社快讯:截至17日14时,汶川地震已造成28881人死亡,伤病198347人,倒塌房屋312.8万间,损坏房屋1560.9万间。

学校的受灾情况非常严重:雅安地带受灾学校492处,倒塌教室307间,目前学校停课。北川老县城幼儿园、中小学校、职业学校学生伤亡严重。其中北川中学共有两栋教学楼,老教学楼全部坍塌,新教学楼一二楼也已坍塌,3楼以上的学生得以在废墟上逃生,但一二楼的学生全被掩埋在废墟底下。

面对突然降临的天灾,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党,我们的领导,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的兄弟姐妹没有旁观,没有沉默,而是以各自的方式与相同的爱开始了抗灾——

据新华网5月13日电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心系灾情,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确保证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