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喝彩

时间:2021-10-26 23:33:45 节日作文

篇一:《为中国喝彩》

为中国喝彩,为扬州喝彩

中国——这个令人自豪的名字。伟大的它繁荣、昌盛,一天比一天强大。同时,我就像待哺的婴儿在慈祥的母亲的怀抱里茁壮成长。 我生长在祖国的怀抱了,我看到了,想到了很多很多……

回望祖国大地,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了。30年来,从城市的景色面貌到普通人的着装饮食,相信我们每个人,都真真切切地目睹和感受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巨变。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30年。 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基本达到小康、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不断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成效显著、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大幅提升等等,这一切只用了30年时间,被称为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而这一奇迹的创造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13亿中国人民。13亿中国人民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根本改变,这本身就是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巨大贡献。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的30年光辉历程,使我们这个过去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成就,想变化,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我们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体育、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国际地位和声望不断增长,这使得我们更有信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有信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有信心履行好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已经整整三十年了。三十年,我们建立了经济特区,我们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我们第一次在自己的祖国举办了奥林匹克运动会······改革开放让整个中国,让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祖国母亲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却步履维艰,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自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97年香港回归,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

改革开放的 30年,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30年!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高考制度恢复之初,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却仅录取27万名;而到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达到1010万,录取新生达567万名!伴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8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00年悉尼奥运,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04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去年就在中国百年圆梦奥运的神圣时刻,中国代表队稳稳站在了金牌榜的第一位!

如今我也伴随着改革开放走过了20个春夏秋冬,从记事的时候开始一直到现在,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巨大的力量。而作为一个扬州人,我有幸见证了改革开放后扬州二十年间的伟大变化。改革开放30年,弹指一挥间,我从一个牙牙学语的婴儿成长为一名大学生。其中20年,我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而成长的;这20年,我是紧跟着改革开放的速度而前进的。

扬州因水而名,因水而兴,水是扬州的灵气和神韵所在。“杭州西湖以丰腴美,扬州西湖以清秀胜”,为解决瘦西湖的水质问题,再现瘦西湖碧水清波,扬州市投入近2亿元实施了瘦西湖“活水工程”,扮靓了这块“美玉”。

令扬州人自豪的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古运河河道虽历经迁徙,但扬州作为古运河的中枢地位却从来没有变化过。悠悠运河孕育了扬州的繁盛和文明,扬州是全国全国唯一与大运河同生共长的“运河城”,可以说运河是扬州的母亲河。多年来,扬州对古运河沿线进行了大规模环境改造和整治,打造新的城市品牌,开通古运河水上游览线,唱响“运河大戏”。

扬州小巷里深藏许多老宅,历经风吹雨打,已变得破旧不堪,政府对古城、古街巷进行维修和保护,改造了东圈门、东关街历史街区,使她焕发出新的魅力。扬州西区以前是大片大片的农田,经过几年的建设,现在,那里可繁华了。双博馆、会展中心、体育公园、森林公园、火车站……。一座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矗立起来,波光粼粼的人工湖,大片的绿地、五颜六色的花儿,真是花团锦簇,绿树成荫、美不胜收。变化最大的要算扬州的母亲河——古运河。古运河的发端是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在扬州开凿的邗沟,古运河的第一锹正是在扬州这方土地上开挖。这已是不可辩驳的史实。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名垂千秋。东晋永和年间开挖了今仪扬运河的前身。唐代齐浣开凿伊娄河,瓜洲渡从此名闻天下。沟通五大水系的古运河在元代诞生。而其间,隋炀帝大规模全线打通古运河,也是以扬州为中心进行南北扩掘和连接的。在以后的漫长岁月里,古运河河道虽历经迁徙,但扬州的中枢地位却从未变化过。邗沟是世界上最早的运河,扬州则是世界上最早的,也是中国唯一与古运河同龄的运河城。{为中国喝彩}.

以前,运河两边都是低矮的平房,到了汛期,河水泛滥成灾,覆盖了居民的房屋,岸边许多工厂排的废气、污水,污染了周围环境,河水浑浊不堪,发出阵阵男闻的味道。因此,政府决定对古运河进行综合整治。先将河边的居民迁移,让他们住上崭新的楼房。搬迁有污染的工厂,引进了活水工程,使运河水变得清澈见底,时而可见鱼儿在水中游动,还有许多人在河边垂钓,运河两边建起了风光带,有许多的奇花异草、杨柳松柏、亭台楼阁、休闲公园等。像一棵棵珍珠一样散落在运河两岸,让古运河妈妈焕然一新。

再说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也是中国唯一南北走向的长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纵贯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它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从2007年,国家文物局宣布,绵延1794公里、跨越22个城市的京杭大运河,已被正式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这意味着,在长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整整20年后,京杭大运河终于拿到了跨入世界遗产“门槛”的入场券。

京杭大运河从扬州城由北向南贯穿,蜿蜒伸展着奔向长江。古运河演绎了扬州兴衰发展史。扬州城址的变迁与运河开发密切相关。据《左传》记载,公元前486年,“吴城邗,沟通江淮”。吴王夫差在扬州开凿的邗沟,成为大运河的起始河段。隋炀帝大规模全线开凿大运河,以扬州为中心,在邗沟的基础上进行南北扩掘和连接,扬州是与古运河同龄的“运河城”。唐代,南北大运河的航运开始兴盛,扬州成为四方商贾云集的宝地。一时间 “广陵为歌钟之地,富商大贾,动愈数百”。明清两代,京杭运河达到鼎盛时期,其经济功能发挥到了空前的程度,

扬州城也因此发生了重大变化,修筑新城,城址再次南徙,扬州成为濒临运河和长江的大都市。

扬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已经实现了“历史文化看古城区、生态环境看瘦西湖凤景区、现代文明看新城、经济发展看沿江开发区”的格局。值得一提的是,扬州瘦西湖周围几乎看不到高楼大厦,这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堪称典范。

改革开放后,国家政策体现在城市规划上,引导作用也非常明显,包括扬州在内,很多城市从“摊大饼”到“多中心”,扬州历届领导逐渐引领扬州向西发展,向长江边发展,从运河走向长江,走向世界。 以前窄长拥挤的马路变成了宽阔、笔直的大马路,变色的景观灯代替了最线杆,双层巴士流动在街头。令扬州人骄傲的文昌阁路,这条浓缩了扬州历史文化的大道在一年多的改造后,如今更加壮观。唐代的古塔、木兰苑、银杏树、琼花观与道路两旁的现代化建筑以及错落有致的绿化带,市民广场相映成辉,将历经沧桑的文昌阁妆扮一新,在鲜花的簇拥下越发庄重典雅。时代广场,文昌广场,金鹰购物中心等犹如一颗颗珍珠环抱四周,繁华的文昌阁商区已成了人们购物,休闲佳处。白天的扬州风景如画,而夜色掩映下的扬州更柔美动人。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古城扬州褪去了白日的喧嚣,换上了迷人的晚装,星星点点,璀璨夺目,让人沉醉,从夜市千灯中走来,文昌阁依然那样挺拔俊秀,沧桑中带着古朴,彩灯掩映中又折射出现时代气息。

犹记得小时候的扬州城,灰色的建筑,低矮的民房,不太平整也不太宽的马路…….而现在扬州有了火车站,有了数条连接各大城市的高速公路,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奔驰在平坦宽阔马路上的高级轿车。。。。。。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回想儿时,体会最深的便是“家”的变化,一到三年级,我和爸爸妈妈都是住在爸爸单位分配的,两房一厅面积只有6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虽然三个人也足够住,房子小也能让这个家时常充满着温馨和笑语,却也始终很不方便,我的房间就“身兼两职”,白天作为爸爸的书房,晚上就变成了我的卧室,每次睡觉都要把沉重的书搬上搬下,总是满腹牢骚,爸爸也看在眼里,忧在心中,他何尝不想换一间大一点的房子,当时爸爸妈妈一个月的工资加起来并不多。随着经济的发展,新会的变化日新月异,一片片高级楼盘、优秀小区的拔地而起,爸爸妈妈也开始筹划起了买房。很快,我们看上了一套140平米房子,尽管是贷款供楼,却也总算有了一个宽敞的家,心里的那份喜就别提了! “家”的变化给了我无限的欣喜,而其它衣食住行的改善则更让我感到了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为人们带来的美好生活。而如今路边各色各样的餐馆琳琅满目,餐馆内人山人海,大型高档商场的设立,妈妈也会开始挑选各种高档昂贵的衣服,这一切,不正体现了市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吗?

细数这30年的历程:中国经济迅速崛起,蓬勃发展: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增长,国内生产

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宏观地讲,这是伟大祖国的沧桑巨变。

小时候,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回头看看自己的成长历程,现在有幸成为了一名大学生,再看看现在孩子的成长环境。微观的讲,这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巨变呢? 30年前,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四世同堂十平米,五代家人居陋室”,今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民们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楼,城市居民更是从以前的平房转变成现在的小高层,复式住宅,人们的居住都向着“更高大,更宽敞,更环保”发展,处处折射出人们住房条件的极大改善,空调、彩电、冰箱、洗衣机等现代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离不开的‘缝纫机、黑白电视机、自行车’等‘老三件’,如今都已换上了高档的家庭电器了。试想30年前的夏季,人们只能靠摇着蒲扇来解暑,如今也被空调所替代了。 30年前,由于家庭收入不高,有限的资金主要是优先考虑吃饭,加上国家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生产能力十分有限,普通居民上班、出行只能靠两条腿,极个别家境较好的才有可能用自行车代步。如今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大发展、大飞跃,城市基础道路建设、交通设施大大改善,人们平时上班、出行的工具更是多种多样,近途有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公交车、私家车,出远门地上有火车、汽车,天上有飞机,水路有轮船,可随意挑选组合,使居民时时处处感受到方便快捷。 30年前,人们的娱乐方式非常单一。改革开放后,国家大力提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精神文明得到很大发展。影视歌舞、读书看报、琴棋书画、花鸟虫鱼、上网冲浪、旅游远足、运动健身等这些过去属于富人的娱乐项目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大大丰富了百姓的业余生活。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国家医疗制度的改革,从建立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再到遍及城乡的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得到较好的诠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成为可能。许多居民家庭没有后顾之忧,不再害怕得病,加之家庭收入和生活条件飞速提高,居民平时从细微之处开始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从过去的“大病小治、小病不治”的现象有了较大改变。

听妈妈讲他们小时候,什么都是限量供应,什么都要凭“票”购买:食油要“票”、鸡蛋要“票”、 禽肉要“票”、买布也要“票”,竟然连火柴、肥皂都要“票”。在那个票证满天飞的年代里,也是我们物质短缺的时代。妈妈说,那时候,只有在过春节的时候,人们才能凭票购买一只鸡,过过瘾。80年代末,我出生了,我出生的那年,正是市场逐渐开放的年代,市场上的各类商品开始逐步敞开了,出现了“议价”商品。妈妈说,那时候,我吃鸡蛋就不用再看“票子”的脸色了。再看看现在孩子们的出生:母婴病房、妈妈沙龙,光是尿片、奶粉,那就不下千种阿。还有满大街、满荧屏的婴儿用品广告,铺天盖地,那才真正称得上是应有尽有!

爸爸妈妈的童年是在弄堂、乡野中度过的,打弹珠、香烟片、跳房子……,他们手中所谓的玩具都是一些就地取材的物品,茭白壳、木棍、粉笔等等,有个布娃娃,就是很奢侈的玩具了。我小时候,那可不一样了,虽然改革开放初期,但商店里的玩具就已经开始丰富了,什么布娃娃,那时都换成黄头发、蓝眼睛的洋

篇二:《为中国喝彩》

为中国喝彩

5月14日到16日印度总理莫迪高调访问中国,习近平偕彭丽媛亲往西安迎接。可以说,莫迪受到的礼仪, 是习近平当国家元首以来最高规格的待遇。{为中国喝彩}.

西安人用仿古的形式在西安街头欢迎印度总理,许多美女帅哥,身着唐朝服装夹道欢迎莫迪,把他整得像1400多年前唐增取经归来的场面。这一方面再度展现中国和印度这两个文明古国的交往连绵千余年,另一方面,更是体现中印两国关系在21世纪的重要性。

习近平4月20日至21日,才访问印度的“头号敌人”巴基斯坦,与巴国签署了360亿美元的投资合约。习近平把中巴关系定格为“全天候的合作伙伴关系”,使中巴关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友好合作阶段。中国迫切希望建设中巴经济走廊,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从新疆的客什直接通过铁路和管道直接联通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彻底解决中国从马六甲海峡进口石油的安全忧患问题。

然而,从经济和世界政治角度考虑问题,中国不可能在与巴基斯坦建立密切关系的时候,去彻底地忽略印度的重要性。中印两国有边境问题的争端,在亚洲的区域政治方面,也有根本的利益冲突。

然而,中国和印度的双边关系,合作,就是共赢,对抗,就是两败俱伤。习近平清楚,莫迪更清楚。近年来,中国和印度,就是一对互相有吸引力,也有明显排斥力的“恋人”。为了吸引对方,他们都使尽浑身解数,各自与其他“异性”示好,目的就是为了引起对方的嫉妒和神经紧张。在互相都嫉妒和神经紧张的时候,才知道彼此之间,原来还是很有互相吸引力的,有互相可爱的一面。

习近平和莫迪,都是非常睿智的政治家。他们在面对互相“暧昧”的过程中,都各自展示了彼此之间的吸引力,而当他们一起聚会时,或者彼此访问对方的时候,都不惜客气的给对方做足了面子。

那么,中印之间,习近平与莫迪之间,为什么都要像孔雀一样,展开美丽的羽毛,互相让对方嫉妒,又互相让对方客气和相爱呢?

原来,印度和中国都已经进入世界10大经济体行列。中国2014年的GDP总量是10.3万亿美元,是美国的60%,日本的两倍,排行世界第二;印度的GDP已经超过2.2万亿美元,排列第九。另外,这两个国家都保持7%以上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其它8大经济体。也就是说,中国和印度,在未来10年,甚至20年内,在世界的10大经济体排行榜上,还将继续上升。中国一定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印度也将不断地超越许多其它主要国家。

中印两国的人口总和为25.6亿人,接近世界总人口的36%,是欧洲、北美洲人口总和的三倍。不可否定,世界的经济、政治、军事、外交重心,将不断地向这两个国家倾斜。

如果说20世纪中国最大的竞争对手是欧、美、日的话,那么,再过20年,其最厉害的竞争对手一定是印度。与此同时,印度的迅速崛起,已经把中国的发展当成其最重要的坐标系。40年前,印度的人均GDP不比中国低,现在,印度的人均GDP只是中国的四分之一弱。所以,中国改革开放的神速发展,早在25年前就已经激发了印度崛起的意志,印度人认为,中国人能做到的,印度也能做到。

相对于中国,印度还存在许多弱势。例如交通运输,网络建设,文化教育和科技,农业,制造业,等方面,印度人还远不如中国。土地所有制,国家治理能力,老百姓的积累和勤劳程度,等等,印度也不是中国的对手。

不过,最近有些学者认为,印度只需要一招,就可以击败中国。这一招,就是印度的人口年龄结构,将造就印度未来的巨大人口红利,就像中国过去30多年的发展一样,靠的就是劳动力丰富,老年人口比例低,社会负担轻的优势。

可是,经过40年的人口生育计划,中国的人口结构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现象。0-14岁的人口比例只有16%,65岁以上的老人占比已经超过10.5%。印度人口呈现明显的金字塔形,0-14岁人口比例为28%,65岁以上人口占比只有5.8%。

也就是说,印度人口12亿人,比中国少1.6亿,可是,印度的劳动力人口很快就会超过中国。同时,由于印度人口增长速度是中国的3倍,再过15年,相对于中国,印度将有明显的人口和劳动力优势。中国可能要面对严重的未富先老的现象,在人均GDP收入还没有到达1.5万美元之前,就失去了经济继续增长的强劲力量,因为每个劳动力所要抚养的人口,特别是年老体弱的人口数量急剧上升。

2014年,印度GDP增长速度与中国持平,2015年极有可能超过中国。之后,如果印度由于人口优势而长期超过中国的人均GDP增长速度,那么,印度追赶中国是有可能的。

不过,就目前的情况看,印度想超越中国的难度还非常大。

首先,印度的GDP总量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一,就算印度的增长速度快于中国,也需要20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够达到中国今天的水平。

其次,印度的存款率远没有中国高,加上人口增长速度比中国快,人均投资

率将在未来很长的时间里无法超越中国。而人均投资少,是印度长期增长最大的阻力。

第三,印度农业生产率远不如中国,人均粮食产量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二,粮食以外的农产品产量也远不如中国。印度农业的相对落后,是印度缺乏工业化所需要原始动力的致命因素。

第四,印度的基本建设落后。高速铁路几乎为零,高速公路远比不过中国,航空、港口、桥梁、隧道的建设,也与中国不同日语。印度想在基础建设方面超越中国,不是数十年的时间,无法谈起。

第五,印度的土地制度,国家集中力量搞建设的能力,远不入中国。例如,中国要建一条1000公里长的高速公路,可能从规划到通车,只需要5年的时间,而印度却需要10年到15年的时间,而且,建设的成本也不是一个水平的。

第六,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印度再成为世界工厂的可能性很小。莫迪说印度是世界跨国公司的后院办公室,但是,这样的业量,绝无可能支持一个世界重量级的经济体,因此,印度想超过中国,还必须在制造业方面下功夫,而由“中国制造”变成“印度制造”的可能性很小。因为,中国已经启动了“中国制造2025”的计划。

第七,既然人口结构问题是印度超越中国最大的优势,那么,我相信中国政府一定会很快清醒,对人口政策进行认真的重新审视,尽快全面实施“二胎”政策,甚至是“三胎”政策,使人口不至于在14.5亿的顶峰以后,迅速下滑。{为中国喝彩}.

也就是说,如果中国政府把握好自己发展的优势,及时改变人口政策,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