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我们回家的路

时间:2021-10-26 23:30:06 节日作文

篇一:《乡愁就是那条回家的路》

故乡是一个人灵魂的大后方,也是一个人乡愁的承载地。长大后,我觉得自己就一直生活在家乡以外的地方,我是生活在城里的乡下人,其实,我是生活在乡下的城里人。回家,一直是我生活的主题。2016年元旦那天,我和弟弟一家回到了白杨湾,爸爸和妈妈都在等着我们。这天恰逢伯父家杀年猪,他家除了大姐外,其余几姊妹都回来了,两大家人一起吃“庖锅汤”。女子进厨房,男子应酬忙,好热闹的气氛啊!开饭了,两家各摆一大桌,不喝酒的在伯父家,喝酒的在我家,尽管大吃大喝起来,酒足饭饱,好不畅快!饭后,在二妹的撺掇下,我和弟媳、三妹四人到康哥家“高兴”起来,打的、看的、玩的,也是好生热闹!二号,上街去月华家送情后,一个人走小路沿河慢慢往回走。山依旧那么高,沟依旧那么深,水依旧那么流,路依旧那么窄。火石垭、石桥、滚牛塘、白水洞、狗脑孔、油坊、知青点------,一切是那么熟悉,又是那么遥远!突然看见山腰竹林掩映的房子,那是王天文家,想起来,我是从来没进过他家的。当下没有迟疑,迈脚就他家走,沿田边小路上行,穿过竹林,一栋砖木结构的一层小房子出现在我眼前。我的印象中,他家是土坯的房子。院中摆放着碎米机、猪草机等,还有六、七个塑料桶里栽有零星开着花和结着果的海椒树。地上有未除尽的血印,大概他家也杀年猪了。走到门口,没动静,轻叩房门,无应答,没人在家。倒是牛栏里的黄牛哞哞的叫了两声,像是欢迎我这不速之客。主人不在,怅然离去。随后,我又走访了王天海、杨开富、杨光堂家。杨光堂我认识的,三十六、七岁,在外打工,媳妇在家种庄稼,大女儿在城里读高中一年级,小儿子读初二,我也没到过他家。进屋的时候,就他媳妇和两个孩子在家。交流了一会儿,知道她们家没有住房,是借别人的房子住,女主人说不建房是为了保证两个孩子读书的费用。听到这里,我不觉对这家人肃然起敬了。晚上,伯父、四叔和爸爸邀我“尽孝心”(就是陪他们打大二),四十牌打完,母亲又在火炉上摆起白天的菜,父亲翻找来一瓶老酒,宵夜了。一家人喝小酒、拉家常至凌晨两点方才休息。第二天,母亲叫我起床吃早饭了,还是三家人一起吃。饭后该回城了,我和四叔商量,干脆咱俩步行回城吧,四叔欣然赞成。上午十点四十二分,伯父、伯娘、爸爸、妈妈为我们送行。走路进城,于我应该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在城里读高中,基本上每星期都要回家拿生活费、带海椒,母亲给我做的“油海椒”太好吃了,比现在的“老干妈”好吃多了,可以当菜吃,还可以当饭吃。记得有次带了妈妈给我的一瓶海椒回学校,走到奶子山垭口,突然袋子破了,瓶子跌落,碎了,海椒摊在地上。带走是不可能的了,我毫不迟疑的蹲下来,用瓶子碎片铲起地上的海椒大吃起来,而且一口气把能吃的全部吃完了才开走,这时,太阳已经下山了。这天走到这里,我和四叔说了这个事,他不禁唏嘘不已。叔侄二人时而并肩平行,时而一前一后,沿路走走看看,说说笑笑,整整四个小时才走到北门车站。二十五公里山路,一头是母亲,一头是城市。城市是晃动在人类眼前的诱惑,乡路才是链接人类心灵的脐带。这么多年,我就是在这条路上来来去去,去去来来,挥洒着我的乡愁,又蓄积着乡愁。其实,这个世上最吸引人的,还是那些恍兮惚兮的部分,它让我们有许多纠结,有许多思念,不忍舍去。

篇二:《回家的路-乡愁是锅粥》

回家的路——乡愁是锅粥

快春运了,又到一年回家时。如果有人问你最想走的是什么路?有人说是上班的路,有人说是下班的路,有人说是想走无数遍而没有走的路,更多人会说是回家的路。回家的情结就是乡愁。

乡愁是一种心路,是人们的心灵家园。中国人的乡愁情结由来已久,从大禹三过家门,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都是这方面的写照。过去的会馆,同乡会,现在的老乡会则是一些具体的形式。鲁迅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要我说乡愁是锅粥,米是故乡的文化,加上汗水泪水和很长的时间慢慢熬出的香浓的粥。饿了的时候拿出来喝上一口。

乡愁主要包含以下几种,一种是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一种是对籍贯土地文化的亲近,一种是海外华人和游子对国家民族的血浓于水的感情。费翔当年唱《故乡的云》大概就是属于这一类。他可能就是在异乡把汗水留在舞台上,泪水留在被窝里后无法煮粥后只好看天上的云了,才会有这样的情感。我回想过去很多事的时候也常常有种恍若隔世的惆怅。

今天随着高速公路飞机高铁的线路越来越多,时空上的距离感早已不再那么遥远,但是文化的冲突还是常常存在的。不过文化总是在冲突中融合发展的。融合最好的方式是联姻或者就是一小时生活圈。这样慢慢的大家就会觉得日久他乡即故乡了。但是融合也是有很多阶段性,不是一下子就能融合完成的,这就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了!

篇三:《乡愁永不老去》

龙源期刊网 .cn

乡愁永不老去

作者:石绍河

来源:《国土资源导刊》2014年第06期

朋友圈——身边人写身边事

记住乡愁,就是要让每一个人在城镇化进程中,精神有所皈依,灵魂诗意栖息。

有一本书,叫《乡愁里的中国》,作者试图给所有身在城市却依然充满乡愁的人“找一条回家的路”。这条路不仅没找到,反而更迷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故乡在迅速地崩塌瓦解。

城镇化建设中,要让我们“记得住乡愁”,既是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发展的软肋,又为今后城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记住乡愁,就是要让每一个人在城镇化进程中,精神有所皈依,灵魂诗意栖息。

其实,在城镇化建设中,不少“记得住乡愁”的实例,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美国东海岸的波士顿,是华人集聚地之一。随着波士顿大隧道的建设,原来华人集聚地方的一条高速干道出入口,变成了城区开放的绿道。当局者和华人决心在这里打造一个富有中国和亚洲个性,不失当代特色的中国城公园。中美设计师联合设计方案最终胜出。中国城公园建成后,成了波士顿的一道靓丽的新景观。这个公园的设计理念,就是紧紧抓住漂泊在外饱受艰辛的华人,思念家乡土地和亲人的情结,把他们捻熟于心的乡土景观用现代设计手法表现出来,重建记忆中的村口景观。公园门口是一片野味十足的茅草,令人想起家乡村头的荻花和稻田。园内曲径相交的翠绿竹屏,由中国红的钢架框限着。中国味的竹,中国红的架,红绿相衬,微妙的烘托着中国气氛。加上园内一挂跌瀑,一条小溪,五彩鹅卵石,中国原产植物,处处留下中国烙印。园内的广场,设计师从中国古典村口院落和村中社戏广场获得灵感,把它设计成既能满足春节中秋等中国节日团聚庆祝,又是平时开展下棋打拳等健身活动的场所,成为一个开放的空间,增强了华人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漫步其中,会唤起他们对故土的珍贵记忆,安放永远的乡愁。

在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园里,设计师用东北稻作为景观素材,设计了一片3公顷的校园稻田。稻田中便捷的路网,浓荫覆盖的读书台,四季变化的风景,学子朝夕用功的身影,构成了校园里独特的自然文化景观。这样的校园,演绎了关于土地、人民和农耕文化的耕读故事。在这里,中国的耕读传统被赋予全新的内容。这是对乡愁的直面,不乏新的诗意。

国土资源部为了落实党中央关于守住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的指示,也特别要求,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严格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和永久基本农田。在城镇化建设中,需要扩大用地规模的,采取建设串联式、组团式、卫星式城镇模式,避让优质耕地。试想一下,果真这样,农业景观和特色城镇相得益彰,乡村风光和现代都市彼此呼应 ,不信乡愁唤不回。

篇四:《这一生,我们都走在回家的路上》

。这一生,我们都走在回家的路上 回家,这是每个人每天都在进行的动作。随着年岁的增长,“回家”越发显示出它独特的魅力,记住乡愁,记得回家,成为一种责任和时尚。这一生,我们总是走在回家的路上。从呱呱坠地到苍苍暮年,回家就与我们紧密相伴,无法分离。当我们撒腿上学后,父母是守望着陪伴着我们放学及时回家。

当我们工作了,远离父母在外工作时,我们总是盼望着节假日回老家。

当我们为人父母时,又开始守望着孩子早点回家。 当我们暮色苍苍时,总期待儿孙回家欢聚一堂过一个团圆年。

„„

这一生,为了回家,我们都走在回家的路上。 记住乡愁,记得回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人生归宿。

随着年轮的增长和社会飞速发展,回家,本该是容易的事情,但这恰恰相反,回家却成了子女和父母心中的渴望,很多时候,“回不去”成了人们心中的借口。很多时候,回家成了走亲访友,度假休闲,成了一种时尚。生活压力,让回家成了一种遗憾。正如央视公益广告《别让等待成为遗憾》所说的一样:“等你考上大学,„„妈妈就享福了,等你毕业工作了,妈妈就享福了,„„等你结完婚,有了孩子,妈妈就享福了,„„”然而,当父母躺在病床上高兴地说出“回来了”那三个字时,“回家”却成了父母一生渴望和牵挂,成了子女一生的追求。

其实,不是不想回家,不是没回家,只是为了让父母早点享清福,早点看看城市的繁华,“回家”成了在外的游子沉重的担子,生活生存的压力让“回家”成为一种奢望。

为了“常回家看看”,2013年国家出台了《老年权益保障法》,倡导年轻人常回家看看。然而,这并不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回家靠的自觉而不是法律,这一生我们都走在回家的路上。

自觉回家,来源于爱家爱国。钱学森远涉重洋,到了美国求学,新中国成立时,百废待兴,为了国家富强和民族的独立,他选择了回国,回到祖国这个大家庭,心中就是因为爱国爱家,他毅然决然在磨难中回来。无数的“钱学森们”也都纷纷从世界各地回国,这些靠的是信仰。

自觉回家,来源于强大的中华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历来讲究团圆。为了这个“团圆”,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过节。逢年过节的时候,就是中华民族万家团聚的时刻,那一刻泱泱华夏是最幸福的国度。每年春节,几亿人口在涌动,朝着回家的方向奔忙。这就是我们记得回家,记住乡愁。

自觉回家,来源于心灵休憩的需要。带着爱,回家,回家就是幸福。在外打拼的人们在每一次回家,除了有事回家,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家是避风港,家的粘性在爱,那里是爱的港湾,在外过得不如意,总会想着回家,因为家可以疗伤,家给人希望。无论来自父母、妻儿还是家里的那只猫和狗,总有一股温暖和力量。{乡愁,我们回家的路}.

其实,这一生,我们每天走在回家的路上。又到春节了„„打好行囊,备好礼物 ,回家吧。别让等待成为遗憾!

篇五:《记住乡愁》

记住乡愁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曾说:“家庭是这样一个地方——在一天之中,我们的胃口得到三次满足,而我们的心灵则得到千百次的满足。”对国人而言,故乡就是这个能让我们心灵慰藉的“家”。也正因如此,无论工作多忙,多抽不开身,在春节每个国人都会踏上回家的路,让自己的精神回归。我们从一双双渴望回家的眼睛后面,看到了乡愁的力量。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乡村消失在城镇化的滚滚洪流中,越来越多的人变成城里人,最终“无家可归”。据统计,“2000年全国有360万个古村落,2010年是270万个,十年就消失了90万个,现在的自然村只有200万个左右。”这意味着,1天就有100个村落消失,上万人在精神上“无家可归”。全国十大水系水质一半污染,从前清澈的小溪因为污染变成了一条臭水沟,当从前秀丽的山峦因为水泥厂就地取材而变得满目疮痍,生态环境的破坏,水源土壤的污染,自然资源的匮乏,让我们的乡愁无处安放。 应该说,城镇化加速,与村落的消失是一个伴生的问题。这些村落的消失,只是发展的烦恼。但就中华文明而言,故乡不止是我们精神的家,更是中华文化的根。在悠久的农业文明中,乡村孕育着太多文化内涵与智慧。比如,早在北宋时期,我们就制定了“村规民约”,对乡民修身、立业、齐家、交友等行为,做出了规范性的要求,引导着当时人们的

伦理生活。倘若,让文化与这些村落同时消失,这就意味着文化的荒芜,精神的萎靡,显然是得不偿。由于我们对自然资源的无限攫取,对生态环境的肆意破坏让曾经的如画江山变得面目全非失的,让古人眼里的江山和今人眼里的风景,已经不能简单地划上等号。

记住乡愁,我们要把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提升到一个更高的高度上来。值得欣慰的是,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成为绝大多数人的普遍共识,而随着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的颁布实施,法律和政府层面对环境保护的力度也空前加大。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面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做到了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记住乡愁,我们要加强村落保护,需要从重塑文化、重建信仰入手,从情感上重新培养对传统的依恋,从文化上重新普及东方的建筑美学,从精神上重新催发对根的敬意。

乡愁,可以是一碗水、一杯酒,或者是一朵云,它是人们对故乡一生都不曾割舍的情愫,更是几千年来我们薪火相传的家风祖训、传统美德、家国情怀和奋斗精神。因此,只有记住乡愁、传承文化,我们的精神才不会疲惫,追梦才有力量。让我们记住乡愁,在追梦的路上携手前行吧!

篇六:《全国公开课一等奖《乡愁》教学设计》

《乡愁》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感知诗歌内涵,能够结合诗中的意象构设画面。

3、品味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体会诗中蕴涵的浓烈的思乡情怀。

一、创设情境导入,感受诗歌的音乐(伴着《思乡曲》音乐,师充满深情地走上讲台

1、1972年,台湾的一个深夜。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如水的月光穿过窗棂,洒进房间。诗人余光中倚窗而立,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眺望。突然他拿出一瓶酒,斟满酒杯。酒入愁肠,双眼矇眬,思乡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情,快步走进书房,打开台灯,摊开稿纸,一首小诗从他的笔尖流淌出来(师播放《乡愁》的朗读:"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生听)

2、大家听得很投入,好,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余光中先生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吧!(教师板书课题:乡愁)

3、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屏幕显示:深情地朗读 细腻地感受 诗意地仿写)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初步感知诗歌所蕴含的深情。(学生朗读) 2、一生读、齐读

3、谁来说说你读这首诗的心理感受?(悲伤,凄凉,是隐藏在思想深处的一种说不出的痛;无奈,惆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受到一缕缕乡愁绵绵不绝地袭来,仿佛听到一位海外游子深情的呼唤。)

4、同学们都读出了自己的感受,那么,你认为这首诗应该用一种什么语调、语速来读呢?(语调深沉,语速舒缓,感情层层递进。)

5、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一起朗读,注意把诗歌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学生齐读)

三、细腻品读,读出诗意

1、诗歌的语言无时不在敲打着我们的心灵,就让我们进一步走进诗歌,感知诗意。

2、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四个小节的内容。(多媒体展示) 母子 夫妻 母子 家国

3、生答师归纳板书:母子之别 夫妻之别 母子之别 家国之别

4、1、3小节的母子之别是不是重复了?(1小节是生离,3小节是死别,死别更令人痛彻心扉。)

5、来,捧起课本,读1、3小节,读出递进感来,读出作者内心感情的变化。(生齐读)

6、这位母亲,生他养他的母亲,更是战乱时代带他逃亡的母亲,从上海到香港,从香港到

越南,到昆明,到重庆,但是从没有放弃教育儿子,而就是这样一个母亲,他如今却已经是

阴阳两隔,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种揪心的感觉„„ 一男生读(很不错的感觉)

女生再读,“——后来啊,„„母亲在里头„„”这一小节。

四、优美解读,读出诗境

1、通过朗读,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思乡、对祖国的思念)

2、在作者眼里乡愁都是什么?(生说师板书: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3、诗人借助的这四个意象所表现的乡愁一样吗?(不一样。四个诗节分别表现的是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恋国之思。前三个诗节写的是家愁,最后一个诗节写的是国愁。)

板书:邮票--母子情 船票--夫妻情 坟墓--生死别 海峡--家国恋

再次朗读这首诗,读出意境和感情(生齐读)

5、大家发现没有,这首诗中“头”字重复了很多次,有“这头”、“那头”、“外头”、“里头”。你觉得还可以用其他的词语吗?(我们一般用的是“这边”、“那边”、“外边”、“里边”)

6、那我们把全诗的“头”都换成“边”再来朗读一下全诗,体会一下感觉有什么不一样。(生齐读)( “这头那头”给人的感觉是在两段距离的尽头,很遥远。“这边那边”似乎隔得很近,没有那么遥

远。)

7、说得不错。再来读一、二两个小节,除了距离的远,体会一下还有什么不同?(生换读一二小节)( “这头那头”语音上给人的感觉要厚重一些,而“这边那边”发音却是轻飘飘的,厚度不够。)

8、说得妙极了!来,再比较着读最后一小节,读出距离的遥远和情感的沉痛。(齐读)

五、丰富连读,读出诗情

1、乡愁是余光中不变的情结。他为什么对大陆有着如此深厚的感情呢?这就需要我们对他的身世做一番了解。(请看大屏幕: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去台湾,当时仅21岁,再还乡时已经64岁。余光中从60年代起就创作了不少乡愁诗,是台湾著名的乡愁诗人。70年代初创作了《乡愁》,他说:"我20分钟写出的是20年的思乡之情。")

2、齐读全诗,体会诗人蕴藏了20年的思乡之情。(生齐读)

六、寻美之旅,竞聘"审美家"

1、读得好美啊!现在我们来竞聘"审美家"。请用这样的句式说话:"我觉得 写得好,好在 " (小组深入地讨论,待会儿我们来交流)

比如说,我觉得"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几个意象选得好,好在它们都代表着分离,如油画的着色逐渐加深,层层推进了诗情的抒发。

★我认为"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这几个表示时间的词用得好,好在准确地表示了人的成长历程。

★这几个词还准确表达了情感的变化。感情随时间推移而越来越浓,逐渐升华。

★"这头"、"那头"、"外头"、"里头"这几个方位词用得好,好在空间变化。

★我认为"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这几个词用得好,好在准确形容事物的形状,以小而轻的形象承载了浓浓的乡情。

教师引导:邮票小小,乡愁“大大”

学生回答:船票窄窄,乡愁“宽宽”

坟墓矮矮,乡愁“高高”

海峡浅浅,乡愁“深深”

★美在结构,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之间整齐均衡,每节内部长短句错落有致,显现出层叠式的建筑美。

★美在韵律。重章叠词的运用,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为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惆怅的基调。

★美在对称。"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对应了四幅画面:母子别、夫妻别、生死别、故国别。

★美在俭约、凝炼。作者精心选择了四个意象,凝聚了一份浓得化不开的乡情。

七、寻美之旅,竞聘"摄影家"

1、诗可以读,可以唱,可以画,还可以演。我们来竞聘"摄影家"。你愿成为一位导演吗?如果让你把这首诗拍成"MTV",你选哪一节?想一想,该拍什么画面?配什么音乐? 演读,说想象的话(学生分组讨论)

★我选第2节。我的镜头里出现这样的画面:一个秋天的早晨,一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手拿一张窄窄的船票,步履匆匆地挤到轮船上。晚上,躺在船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