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家长及时沟通

时间:2021-10-26 19:45:11 节日作文

篇一:《与家长及时沟通》

与家长及时沟通

刚开学一个星期,就有一位初中的老同学给我打电话,说是她的女儿阳阳在班里受了委屈,每天早上哭着不肯来幼儿园,一说到上幼儿园阳阳马上连玩的兴趣都没有了,致使一家人的心情都为此很沉重。她也一位小学教师,不愿武断的判断事情,问过孩子倒底在幼儿园发生了什么事情。孩子说新来的王老师不喜欢她,王老师给别的孩子给山楂卷了,没有给她。阳阳的父亲是个急性子,在一次送孩子时,因为阳阳当时正在哭闹,就对着这位新来的王老师说了几句责怪的话。我的这位同学不愿直接去和老师沟通,就让我问问王老师,孩子是不是哪里做的不好。

我和王老师说起这事的时候,王老师也觉得很委屈,她这学期换到这个班来,刚上了两天,阳阳就因感冒请了三天假,再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周了,星期一早上来就哭闹了半天家长走后才好起来。星期三早上阳阳的爸爸就给她脸色看还说了几句重话,她细想想,她确实没有因为什么事情而说过阳阳,再说了阳阳平时挺乖巧的,她也没有理由去批评她。后来班主任老师解释说,因为阳阳的前任老师和阳阳的妈妈都是熟悉的,平时比较偏爱她,习惯了宠爱和重视的阳阳在新来的王老师这里得不到偏爱,就觉得是王老师不喜欢她。说起没有给孩子发山楂卷的事情,王老师又气又好笑,说是这学期园里没有为孩子安排过小零食山楂卷,而是因为那天在自己包里找U盘的时候,翻出了一块山楂卷,她顺手就给围在她跟前的几个孩子每人给了一点,可能是阳阳没有得到,越发觉得老师忽视了她,而家长却认为是

老师把该发给孩子的零食没有给孩子。在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我打电话给阳阳的妈妈,如果有什么事情,家长有什么疑问能及时跟老师沟一下,其实问题很好解决,如不及时沟通,则会在心中造成误会,致使家长对教师心存介蒂,对孩子的成长也会造成影响。

篇二:《浅谈幼儿教育工作中与家长及时沟通的重要性》

龙源期刊网 .cn

浅谈幼儿教育工作中与家长及时沟通的重要性

作者:张珍

来源:《中小学学校管理》2014年第03期

摘要:幼儿园教师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是实现家园共育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素质。它不仅有利于教师、家长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而且有利于家园教育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家园沟通效果的体现,沟通目的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沟通的条件、方法和技巧。理解是信任和支持的前提,幼儿教师应注意拓宽家长理解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应让家长明确幼儿园教师工作的意义,理解保教工作的艰辛,并就保教目标、任务、内容、方法、作息制度、师幼关系等于保教人员达成共识、给予理解。本文作者通过工作中切身体会,浅谈了幼儿教育工作中与家长沟通的要点及重要性。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主动性;沟通方法;重要环节;能力素质;兴趣;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工作者,在工作中,经常会抱怨现在的家长真是太难伺候了,今天说孩子怎么不在幼儿园大便,在回家的路上都憋不住了。明天就问孩子怎么一回家就饿得跟什么似的,在幼儿园孩子怎么没吃饱,我的孩子不会吃饭,,你们要喂喂他等等。类似的事情基本上天天上演,小班尤为严重。

其实,以前我也会抱怨。但是抱怨不能解决问题,有时我就会对这些事情进行反思,假如我是这名孩子的家长 ,站在家长的角度去考虑这件事,就能接受家长的反映。以至于现在我养成一个习惯,孩子接走以后我回顾一下今天孩子们过得怎么样,我今天对孩子怎样,有没有漏掉需要与家长交流的事情等等,一段时间下来,我的家长也并不是那样的刁钻刻薄,他们也很通情达理。他们认可你工作的成绩,认可你工作的不易,认可自己孩子的调皮捣蛋。我经常和家长们说这样一句话:因为孩子让我们相识,因为孩子让我们相知,为了孩子我们应该成为知心朋友。对于家长的一些错误观点,利用打电话或接送孩子的时间,我不厌其烦的与家长交流,让他们明白怎样做是溺爱孩子,怎样做才是真正的爱孩子。对孩子取得的点滴进步,我怀着喜悦的心情及时向家长报喜,与家长共同分享孩子的进步。对于孩子在一日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不足,我就会与家长进行交流,我们双方应该怎样做,才能促进孩子的进步,达到共识以后,教师的工作就比较容易做了。我从与一名年轻的班主任搭过班,一次,一名幼儿在户外活动时不小心跌倒了,当时正值夏季,孩子穿着很少,,而且幼儿园的活动场地是塑胶地,孩子一碰基本上会被搓掉一层薄皮,当时看是没什么,过了半天后就会显的比较严重,因为正值快放学时间,家长一会就来了,我们赶紧向家长说明原委,当时家长也没说什么,谁知回家以后,孩子的父亲三番二次的打电话找班主任,对于这件事不依不饶,最后班主任打电话给我,让我给家长说明这件事,我感到很为难,但是没办法,这就是幼儿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我记得我首先是向家长对孩子的碰伤认真的道歉,十分理解家长现在的心情,之后又向家长详细说明让孩子受伤的经过,以及孩子受伤后我们是如何及时处理的,说了孩子受伤以后我们的心痛

篇三:《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

如何与家长沟通查阅了一些资料及谈些个人感受,如下:

一、要尊重家长。尊重家长,打好与家长沟通的基础。尊重学生家长是老师与家长取得有下沟通的首要条件,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西鲍特(J·W·Whibaut)和凯利(H·kelley)提出的社会互动理论(theory of social interaction)认为,任何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互动,而互动的核心是相互依赖,社会学中将这种相互依赖称之为“相倚”,应该说,教师与家长的互动追求应当是“彼此相倚”型的互动,因为在这种类型的互动中,才能真正凸现双方的主体地位,体现主动性。但是现实中的情况往往是,教师是互动的主动方,决定了互动的激起、进行和结束,而家长属于被动方,总是被“牵着鼻子走”,因此尊重家长,让家长在心理上取得与教师地位的平等,就为沟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尊重家长:(1)要礼貌待人,要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家长到校,应主动给家长让座、倒水,要有为人师表的风度和人格魅力。

(2)尊重家长要有理智的情绪。对于犯错误的学生,与家长沟通时

更应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出现“爱屋及乌”的晕轮效应,本来是孩子的过错,由于恼怒而把不满发泄到家长的身上了而伤害家长的感情。因此,在与家长交往中,教师要客观对待学生的错误,以商量的口气与家长共商教育方法。

(3),尊重家长要讲求谈话的方法和策略。尽可能先说、多说孩子的优点,不应该当着学生家长的面训斥他的孩子,不管怎么样,听别人训斥自己的孩子肯定不好受。可先把家长叫出办公室,在一个单独的环境里向学生家长说明情况,形成一致意见。

(4)尊重家长要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现在的学生家长很多都有很高的学历,有很高的认识水平和管理孩子的水平,如能经常征求并尊重学生家长的意见,会让家长觉得我们老师比较民主、诚实可信,有利于家长的联系沟通。

只有我们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家长,尊重他们的人格与观点,耐心、虚心、诚心的听取家长的一些合理有益的建议,努力营造和谐、轻松、愉快的交流环境,这样家校才能保持协调一致,沟通才有效。

二、要肯定孩子。教师一句微不足道的称赞,都会让家长感到高兴,直至影响对待孩子的态度,如亲亲孩子的小脸蛋说:“你真棒!老师喜欢你。”而这种奖赏性的行为和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孩子继续努力的心理。同时这种肯定也能使家长轻松、自信、愉快地面对教师,主动向教师提出孩子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或困惑,期望得到教师的指点与帮助。

三、耐心告诉家长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许多家长由于对孩子年龄特点不了解,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有时教育孩子的方式很不恰

当,一味的溺爱,甚至放纵。而教师是教育方面的专业人员,遇到问题应通过各种方式启发、引导家长,让他们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家长从教师这里了解到了正确的教育知识,及时的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与此同时,教师也更加了解这个孩子,同时与家长也拉进了距离。

克服互相埋怨情绪。在面对后进生的时候,教师与家长间易互相埋怨,一方怨老师不会教,一方怨家长不会养。这样,导致双方产生对立情绪。老师在与家长交流时,要具体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防止只“揭短”“告状”的现象。

四、对家长要一视同仁且采取合理有效沟通方式。家长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历、职位、性格均有所不同。无论家长间存在什么样的差异,从他将自己的孩子送到我们学校的那一天起,家长与教师就开始了共同的历程——教育好孩子。因此,教师应该学会与每一位家长交流,让每位家长都能感受教师的关注或重视。

由于职业、性格、文化水平等因素的不同,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教师深入地了解家长,以便有针对性地与家长沟通。老师要坚持多元化原则,因人而异的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

常言说“人过一百,各色各样”,交流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情而异。换言之,与不同的家长,在不同的情况下交流,需要有不同的方法策略。

①对于有教养的家庭,尽可能将学生的表现如实向家长反映,主动请他们提出教育的措施,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充分肯定和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并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学生家长一起,同心协力,共同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

②对于溺爱型的家庭,交谈时,更应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的良好表现予以真挚的赞赏和表扬,然后再适时指出学生的不足。要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感情,肯定家长热爱子女的正确性,使对方在心理上能接纳你的意见。同时,也要用恳切的语言指出溺爱对孩子成长的危害,耐心热情地帮助和说服家长采取正确的方式来教育子女,启发家长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千万不要袒护自己的子女,因溺爱而隐瞒子女的过失。

③对于放任不管型的家庭,老师在交谈时要多报喜,少报忧,使学生家长认识到孩子的发展前途,激发家长对孩子的爱心与期望心理,改变对子女放任不管的态度,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同时,还要委婉地向家长指出放任不管对孩子的影响,使家长明白,孩子生长在一个缺乏爱心的家庭中是很痛苦的,从而增强家长对子女的关心程度,加强家长与子女间的感情,为学生的良好发展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

④对性格粗暴,刚愎自用、甚至蛮不讲理的家长,要以冷对“热”,以静制动,以柔克刚。越是难以理喻,就越要坚持晓之以理;要做到先倾听而后以动。要宽容、理解。

五、教师应以“换位”的思维方式与家长沟通。咱们好多老师尚没有为人父母的角色体验,这就要求教师了解父母的角色,并从父母的角色去体会家长的心情和需求。孩子在集体活动中有时手或头碰破一点皮,家长接孩子时十分惊讶、十分心痛是肯定的,这时咱们要了解父母的角色,要换位思考,体谅家长的爱子之心(C班同学,被打,及时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认可,事情化解。)。而有的教师表现得若无其事的态度,认为家长大惊小怪,那么,一件小事立即会使家长觉得老师对自己孩子不够关心,对工作不够负责,进而影响家长与老师的关系,给家校沟通设置了障碍。如果老师从孩子父母的角色去心疼孩子,或是换个角度想想,如果受伤的孩子是自己的孩子,那就会很自然的理解家长的心情,处事态度也会大不相同。那么家校沟通就不会受阻。

“换位”理解家长。因为我们是教师,我们的教育阅历、方法、理智感等要比家长更高一点。理解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与我们“望生成才”的愿望是一致的,理解家长生活质量、文化素质及对教育的理解与看法与我们教师都是有偏差的,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入学校后不管不问,这也正是家长对教育的期望和对教师的尊重,他们受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影响,相信学校相信教师,他们一致认为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教师一定能有好多方法,教育好他们的孩子,他们不知道现代教育的多元性和复杂性,更不知道现代教育的统一性和互动性。有了这样的心理前提,我们就会取得家长的理解从而达到沟通的可能。

六、要充分发挥语言艺术的魅力。在家校交流中,双方难免会谈到孩子的缺点,作为教师,应客观的向家长告知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而不应该掺杂主观色彩和情绪。教师应该用平和的语气,委婉的态度,一分为二的观点与家长交流。首先先扬后抑,先向家长介绍一些孩子的优点,再说孩子不足之处或须改正的地方,这样,便于家长接受。其次淡化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在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最棒。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犯了错误,只是一时糊涂,孩子的调皮,是一种可爱。孩子毕竟是孩子,教师(包括家长)都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家长担心的不是孩子犯下的错误,而是教师对于孩子所犯错误的认识与态度。教师关键在于表达一种愿望——让家长明白:谈论孩子的不足,目的是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以便家校共同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重要的一点是咱们要以一颗真诚善

良理解的心,去表现对孩子的关爱之情,以此换来家长的信赖,家长十分在意教师如何看待自己孩子的态度,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用征求意见的态度,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驾驭好批评的艺术,用爱心感化家长,使他能理智地与老师一起解决问题,工作起来就容易得多了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应多站在家长的角度去关心孩子,理解家长的心情,如果教师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她与家长之间的交谈一定会顺利进行,它会让孩子家长感受到教师是诚意喜爱关心自己的孩子,避免笼统地评价孩子。教师在评价孩子时要日常使用的通俗语句,让家长听得懂。比如评价发展水平低于正常标准时,可结合事例进行,正确评价学生。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接触,往往离不开评论学生。应让家长听到教师的肺腑之言,使其产生与老师共同教育学生的愿望。教师与家长谈话时,千万要避免只“告状”,除将孩子的问题告诉家长,对孩子的进步也要实事求是地谈。在谈孩子的缺点时,教师还应主动、坦诚地检视自身在工作中的失误,商讨纠正、改进的措施。让家长觉得你是在真心实意地爱护他们的孩子,从而接受你的意见并积极合作。

因而家长就会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使家长坚定了教育好孩子的信心。

七、对孩子共同的爱是沟通的基础。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教育好孩子。共同的爱使家长和教师的距离拉得很近,使家校沟通更加自然、融洽。但是,家长对孩子的爱有时是不正确的,要么爱得过火,要么不到位。例如,当孩子没有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时,教师会教育孩子:"要对自己的事情负责。"而有的家长怕孩子受批评,竟主动替孩子开脱责任:"是我不好,我没有提醒他。"从而使孩子心安理得地认为"完成老师的任务是爸爸妈妈的事,和我没有多大关系。"而有的家长则是恨铁不成钢,当众指责孩子:"你看别人怎么都完成了?你为什么忘了?"从而使孩子羞愧难当,自信心大受伤害。教师在与家长交流时,首先要理解、肯定家长良好的出发点,不要使家长有挫败感,同时要给家长一些帮助,使他们能够正确运用他们的爱去教育孩子,使孩子的社会性得到健康发展

沟通是双向的,家长的积极参与是沟通的必要条件,由于各种原因,如工作忙或不好意思给教师添麻烦等,不少家长很少主动与教师沟通,这对家校沟通十分不利。因此,教师要鼓励家长采用多种形式与教师沟通。记得一位哲人说过:“掌握了沟通,你就掌握了世界。”

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沟通形式的多样化。

例如,用信函方式与学生家长及时沟通信息虽然非常费事,但也有其独特的适用面,写信适用于两种情况:一是学生家长个性固执或性情暴躁,与其交谈,难以形成共识,容易引起负作用,而用联系信指出问题,分析原因,提示方法,

容易被学生家长接受,并触发一些冷静思考,从而改进教育孩子的方法。二是遇到不宜面谈的问题。如学生有偷摸、早恋等行为,向家长面对面挑明,一则家长脸上无光、很尴尬,再则容易导致家长的过激行为,如打孩子。而通过家长联系信,可以含蓄地指出学生在校内外的有关表现,分析问题的严重性,引起家长的警觉和重视。

有效沟通对教师几点建议:

1、树立老师形象,多看关于教育学的书籍,以便随时能解答家长所提出的关于孩子学习的问题。

2、提高自身的素养,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让家长充分放心地将自己的孩子交到老师的手中,同时用老师的一言一行影响孩子。

3、与家长多沟通。孩子的学习及上课表现情况要及时向家长反馈,也可以多向家长了解孩子的性格和在家学习的情况,在家长面前要做到绝对专业、敬业。孩子在上课时的一些细小的情绪变化、或者今天孩子受到惩罚、表扬都要及时与家长沟通。

4、与家长的沟通和相处过程中要把握好其中的“度”,可以多与家长交流一些教育方面的问题,不要涉及太多私人的问题及本部门内部一些老师之间的私人事情。

5、不要随便向家长承诺一些老师个人不能确定的事情。

6、不要与某几位家长建立特别好的关系,下课间隙与某几位家长聊天、拉家常,引起别的家长的猜疑和不满。

7、每逢节日可通过短信方式向家长传达问候,保证每位家长都一视同仁。

8、不要过分溺爱和讨好家长。

9、尽量不要因为一点点琐碎细小的事情拨打家长手机,建议多采用短信方式与家长联系。

10、作到一些细节的处理,让家长能时刻感受到老师对孩子及他们整个家庭的关心。

补充: 教师与家长沟通时的语辞:

面向全体家长推荐用语

1.您的孩子最近表现很好,如果在以下几个方面改进一下,孩子的进步会更大。

2.您有什么事情需要老师做吗?

3.您有特别需要我们帮助的事情吗?

4.这孩子太可爱了,老师和小朋友都很喜欢他,继续加油。

5.谢谢您的理解,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6.您的孩子最近经常迟到,我担心他会错过许多好的活动,我们一起来帮他好吗?

7.您的孩子最近没有来学校,老师和同学都很想他,真希望早点见到他。

8.请相信孩子的能力,他会做好的。

9.近期我们要举行XX活动,相信有您的参与支持,会使活动更精彩。

10.我们向您推荐好的育儿知识读物,您一定有收获的,孩子也会受益。

篇四:《与学生及家长的及时沟通使孩子健康成长的最重要一环》

家校沟通的方法

与学生及家长的及时沟通使孩子健康成长的最重要一环。一个孩子的健康、健全成长,仅靠学校或仅靠家庭都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的是两者之间的合力,教育才会有针对性和连贯性。应该说,这是校园人际关系中难度较大的一种关系。教师与家长必须做到互相配合,和谐施教,共育新人。在于家长沟通时我注重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尊重学生家长,摆正摆好自己与家长的位置 。我们教师与家长加强联系,目的是共同的,教师与家长其实是同盟军,家长和教师一样应该对孩子的成长起教育、引导和示范作用。所以教师要以真诚与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家长,取得他们的信任,争取他们最好的配合,共同探讨对孩子的最佳教育方法,以达到共同的教育目的。教师绝对不能因为自己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就以为自己才懂教育,只有自己才对如何教育学生具有发言权,从而觉得高人一等,与家长谈话的时候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尤其是不能在孩子出了差错时,轻率地对家长采取训斥的态度,把孩子的错都怪罪到家长的头上。举个最明显的例子,孩子没完成家庭作业,有些教师会把家长请到学校大批一通,家长只能一味地赔不是,然后,灰溜溜地逃出学校。俗话说:“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样做的结果可想而知。就算家长勉强承认自己没管好孩子,面对这样的指责,心里也会觉得别扭,从此对老师敬而远之,尽量不与教师发生联系。这样,反而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不应该有的隔阂甚至对立,于学生的教育工作有百害而无一利。

其次,帮助家长树立起对孩子教育的信心。

信心是成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尤其是对学习基础比较差、表现不够好的学生的家长,这一点更加显得重要。有的学生家长,由于经常听到对自己孩子在学校表现的负面的评价,对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已经失去了信心,觉得孩子一无是处,甚至无可救药,从而放弃对孩子的教育,那么教师在学校所进行的教育,其效果即使不算是完全失败了,也必然大打折扣。所以,教师必须避免告状式的家校联系,不能在家长面前一味地数落孩子的不是。如果确实因为孩子犯了差错需要与家长联系,也应该与家长坐下来,共同分析孩子之所以会犯错误的根源,积极与家长达成共识,形成默契,互相配合,研究出最好的解决办法。尤其是对后进生的家长,更要体谅他们的难处。孩子学习越差,家长与教师一样对他的教育付出的就越多,孩子显得不争气,做家长的比谁都痛苦。对于这些家长,教师更应该对家长给予安慰,并尽可能肯定孩子的优点,哪怕这优点只是一刹那的极不明显的闪光,以重新激发起他们对教育孩子的信心。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优秀的学生都会有缺点,同样,学校里不可能存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