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诗的赏析

时间:2021-10-26 18:07:25 节日作文

【篇一】李白的诗的赏析

古代诗歌鉴赏(高二选修) 教学目标:1、通过适量的读练析强化学生的对古代诗歌的感性积累和鉴赏的思维能力。2、强化学生适应各种题型的能力,尤其是主观题。教学设想:1、抓住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讲析,并进行有效的综合讲析,让学生对古代诗歌有一个整体的认识。2、要求学生背诵和欣赏一定量的诗歌作为训练的补充,以免学生只求做题,而忽略了古代诗歌鉴赏其实是一个体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3、教师在制定教案时心里一定在装着学生,要真正摸清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进度。必要的时候实施分层教学。4、本知识点教学大约需要9课时,知识点强化训练解析3课时,综合检测讲练2课时,共约十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要点:1、此知识点出现的背景分析。2、鉴赏诗歌中的形象之典例例析一、此知识点出现的背景分析:在2002年高考考试说明中,有三个变化最大的项,古典诗歌鉴赏由客观题变为主观笔试题,增加了试题的难度。国家考试中心张伟明说:古代诗歌的考察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所谓初步鉴赏指的是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作概要的赏析,无需引经据典,也不需要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只需对作品本身的特点进行鉴赏。当然,如果诗句用到的典故是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我们应该知道,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在命题是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设问,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不能有所偏废。张伟明的说法指明了古典诗歌欣赏的四个方面,综合起来说就是“三鉴赏一评价”, 由于这道题是以主观题型出现,难度不太大,而且与以前的客观题型应该存在着一定联系,这个联系应当是题目语言导向性。就目前所见到的试题而言,具体的题型可分为两种:有话语引导的填空题型和无话题引导的短评题型,也有的是二者结合,题型很不一致,说明我们还处在摸索阶段。但是我们在训练时不妨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高能力培养上达到一般能力的收效。二、古诗分解讲析:            (一)鉴赏诗歌中的形象[04典型考题]读下面苏轼的诗论并回答问题。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北京卷)解题思路:分析诗歌所写人物形象或物象的外形(颜色、特点、形状等)和内神(品格、精神、气质等)。答案示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了梅的清幽、高洁;"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写出了白莲的素洁、清雅;"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仅从"绿叶"、"青枝"等外形上把握红梅的特征,未见红梅的精神品格。【概念解析】所谓“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图画,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在命题时,主要考察“意象”及对“形象”的理性思考。(1)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常用方法】一般的短评写作时要注意先“盖帽”,即说出诗人的形象的总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论点”,从诗歌的具体语词方面对这个论点进行分析论证。其他三个方面的鉴赏和评价一般也使用这个思路。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围绕“这个”论点来写。初学者往往失却重点,在简短的文字中写到各方面的内容。鉴赏诗人形象的思路与其他文学作品中的方法一致,一般从其“社会地位”“思想意识”“性格特征”等方面入手。但在具体写作过程中不宜出现这些字眼,我们在这时借用的是它的方式和思路。【例题剖析】1、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独坐敬亭山 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参考答案:⑴全诗展现了一个孤僻高傲的诗人的形象。众鸟距己甚高且已飞去,唯留诗人独坐敬亭山,体现他的孤僻。那孤云不正是诗人自己?虽然孤独但乐得清闲,又体现了他的高傲。最后只留他与敬亭山,但依旧相看不厌,又一次全面展示了他的形象。⑵诗人犹如孤云一样,当众鸟高飞尽,正是众人得志时的表现,他却独自飘荡,壮志不酬,符合作者有才无法施展示的特定身份,而对敬亭山时,作者看到更广的更雄伟的自然,便看无厌,有了乐观和豪放的心态,总的说来是孤傲乐观浪漫的诗人形象。3、众鸟飞尽,孤云独闲,山静而空,表现出诗人的与世无争,自由而闲适的孤身一人的生活;相看两不厌,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全诗塑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评分标准:要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点出诗人的形象特点,即用一句话“盖帽”。然后再结合全诗中的文句进行分析说解,注意要围绕“诗人形象”这个中心来写。缺第一方面,扣2分;没有分析,而写出形象和诗中的一部分内容,扣3分;不能围绕中心写,扣3分。误例:⑴两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连云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相看两不厌”写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只有敬亭山”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误例分析:整个文段没有谈到作者的形象,后文也没有围绕这个中心来写,故判为0分。⑵我双手背在身后,抬头仰望天上那群鸟儿不停地向远处飞去,眼睛充满无限的忧伤。天空的最后一片云彩随着好冷冷的风闲散地飘向远方,这时,我的衣襟被风吹起。望着那高高的敬亭山,无语,望着它,渐渐地,我觉得我变得与它一样高大,我用我忧伤的眼神看着它,而它也用那浑然的自然的眼神看着我,一样的无语,但我俩彼此都不觉得厌烦,此时我孤独寂寞的心情大概只有敬亭山了解了。误例分析:扩写语段的好例子,诗歌鉴赏的坏典型。判为0分。⑶诗人李白是一位豪放不羁的才子,在敬亭山之上,与敬亭山厮守,不去理睬“众鸟”与“孤云”,清高自傲的诗人形象自然流露,但从诗中我们隐约可见诗人的寂寞心情,或为功名,或为宦海浮沉,无论是何种原因,在敬亭山上屹立的仍然是衣襟似云,须发似烟的诗仙形象,也许只有人格化的敬亭山才能与李白比弧比傲比豪迈。误例分析:这是对李白的客观而公正、简洁而诗性的评价,但不合本题的要求,只能判为0分。2、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诉衷情  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戊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技巧点拨】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或画面识别其性质,在理解诗歌深层内涵的基础上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义。答案一般有三部分构成:(1)什么形象;(2)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义。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参考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3、阅读下面三首宋诗,完成后面的习题。病牛 李纲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禾熟 孙平仲百里西风禾黍省,鸣泉落窦谷登场。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斜阳。牛 王安石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自无一毛利,至有千箱实。这三首诗显示出“牛”各自不同的思想境界,请各用一句话阐明。第一首:           第二首:          第三首:答:(1)“病牛”心有不平而无怨尤。(2)“老牛”在结了债之后的轻松与满足之中,追求平和与淡泊的生活情趣。(或无争无求自足)(3)“牛”朝暮耕耘全是为了人们的利益,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决不索取。   

【篇二】李白的诗的赏析

李白古诗赏析

《月下独酌》

作者:李白

其一[1]

花间一壶酒,独酌⑴无相亲⑵。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⑶。

月既⑷不解饮,影徒⑸随我身。

暂伴月将⑹影,行乐须及春⑺。

我歌月徘徊⑻,我舞影零乱⑼。

醒时同交欢⑽,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⑾,相期⑿邈⒀云汉⒁。

其二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其三

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李白的诗的赏析

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

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

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其四

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

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

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

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注解】:

⑴酌:饮酒。 独酌:一个人饮酒。

⑵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⑶“举杯”两句:这两句说,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成三人: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好合成三人。 ⑷既:且。 不解饮:不会喝酒

⑸徒:徒然,白白的。徒:空。

⑹将:和

⑺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

⑻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⑼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⑽交欢:一起欢乐。

⑾无情游:忘却世情的交游。

⑿相期:相约会。

⒀邈:远

⒁云汉:银河

【韵译】:

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

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

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行路难·其一》

作者: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其一》注解】

1《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调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开头。今存最早的《行路难》是鲍照的十八首。前人认为李白的《行路难》“似全学鲍照”。第一首乃取意于鲍照《行路难》“对案不能食”一首。

2樽:古代盛酒的器具。斗十千:形容酒价昂贵。珍羞:珍贵的菜肴。羞,同“馐”,食物。直:通“值”,价值。

3鲍照《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4闲来两句:传说吕尚(姜太公)末遇周文王时,曾一度垂钓于磻溪(今陕西宝鸡东南)。乘舟梦日边:相传伊尹在受商汤聘请的前夕,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吕尚和伊尹都曾辅佐帝王建立不朽功业,李白借此表明对自己的政治前途仍存极大的希望。

5长风破浪: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济:渡过。

6 飡:通“餐”。

7 羞:通“馐”。

8 直:通“值”。

【《行路难·其一》翻译】

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山,但风雪堆满了山,把山给封住了。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巨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行路难·其一》韵译】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

玉盘中盛的精美肴菜,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呵,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李白的诗的赏析

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碧溪,闲待东山再起;李白的诗的赏析

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

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

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静夜思》

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诗》原版】

床前看月光 ,

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山月 ,

低头思故乡 。

现存《静夜诗》是明代以后的版本。11世纪宋蜀本的《李太白集》即是原文,并且目前日文版本也用的是李白原文。

【注解】

静夜思:宁静的夜晚所引起的乡思。

疑:好像。以为。

举:抬,仰。

【篇三】李白的诗的赏析

李白诗词赏析

李白诗歌赏析

盛唐诗潮波澜壮阔,气象万千,而其中最引人瞩目,最动人心弦的是李白的创作。李白的诗歌最充分最集中地体现了时代的精神风貌——大唐气象。自信狂傲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饱满的青春热情,争取解放的蓬勃精神,积极乐观的理想愿望,强烈的个性色彩,汇成了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格外富有朝气的歌唱。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

一、诗人简介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一)生平和思想

1.蜀中时期(26岁前)

读书、习剑、任侠、隐居、学道、漫游。

2.漫游时期(26—42)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不屈己,不干人‛、‚终南捷径‛

3.长安三年(42—45)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李白的诗的赏析

4.再度漫游(45—55)

‚一朝去京国,十载客梁园。‛

‚归来无产业,生事如飘蓬。‛

‚才力犹可倚,不惭世上英。‛

主要作品:《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远别离》、 《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梁甫吟》

5.身经战乱(56—62)

李白的一生,儒家的济世、道家的求仙、游侠思想兼而有之.主导思想:功成身退

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 ——龚自珍

(二)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

1.表现个人理想和愤世嫉俗的精神。

如《梁甫吟》、《古风》第十首、《读诸葛武侯传书怀》、《月下独酌》、 《 独坐敬亭山》、《行路难》、《将进酒》、《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2.关怀国家命运,反映时代面貌。

如《古风》、《奔亡道中》、《扶风豪士歌》、 《猛虎行》、《永王东巡歌》等。

3.描绘社会生活,同情劳动人民。

如《丁都护歌》、《战城南》、《关山月》、《子夜吴歌》其三、《白头吟》、《乌夜啼》、《玉阶怨》、《宿五松山下荀媪家》等。

4.艺术地描绘祖国的自然山川。

如《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蜀道难》《渡荆门送别》《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等。

5.抒写对友人的真挚情谊。

如《送友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沙丘城下寄杜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等。

二、李白作品的艺术特色

(一)情绪跳荡变幻,起落无迹

李白的浪漫主义是有其丰富的生活基础的,他的诗歌往往呈现出感情充沛,瞬息万变的特色。他那象黄河一样奔腾跳荡的感情是如此的变化莫测,诗人的感情在转瞬之间竟判若两人。能把复杂矛盾的思想感情处理得灵活洒脱,并且达到艺术上的高度完美,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恐怕也只有李白能做到这一点。如《将进酒》、《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行路难》。

(二)强烈的主观色彩

诗人炽热的感情,强烈的个性,在他的诗篇中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处处留下了浓厚的自我表现和强烈的主观色彩。这种浓厚的自我表现强烈的主观色彩,使诗歌具有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和先声夺人的力量,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数。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为余天津城南造酒楼。

诗人为了表达自己炽热的感情,强烈的个性,常常采用大胆的夸张、想象、幻想、奇伟的比喻,在感情的表达上不是掩抑收敛,而是喷薄而出,一泄千里。当平常的语言不足以表达其激情时,他就用大胆的夸张;当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不足以形容、比喻、象征其思想愿望时,他就借助非现实的神话和种种奇丽惊人的幻想。如: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燕山雪花大如席‛

‚会须一饮三百杯‛、‚愁来饮酒二千石‛

‚连峰去天不盈尺‛、‚举手可近月‛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

(三)高度个性化的意象群和抒情方式

李白在诗歌中总是借助一些独特的意象群来寄托自己的情感。比如大鹏、明月、黄河、长江、仙、酒、剑、侠等等,这些独特的意象群共同展示了李白傲岸不羁、遗世独立、追求自由、追求理想的独特形象。

最富于个性特点的是展翅高飞的大鹏,在大鹏身上,李白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如《大鹏赋》中,不仅写出大鹏‚怒无所博,雄无所争‛的力量,更写出其不受任何束缚,任意翱翔蓝天的自由逍遥。在《上李邕》当中,

也以大鹏自比。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跛却沧溟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月亮意象在李白诗歌中出现的频率也极高,具统计,李白的诗作中,月亮共出现900多次,月亮可以寄寓他的乡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可以伴他饮酒:‚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可以做他最忠实的听众:‚我歌月徘徊‛;明月可以送他远行:‚明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等等。可以说明月正是诗人高洁品质的象征,是诗人真挚情感、高尚情趣的艺术外化,是诗人的千古知己,是激发诗人创作灵感的不竭源泉。

在山水诗里,李白也创造了一系列独特的意象。他笔下的黄河、长江是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笔下的山峰是奇山险壑,峥嵘峭拔。这些雄伟奇险的山川,特别契合他那叛逆不羁的性格,他好象要登涉这些山川和天地星辰同呼吸,和天仙神灵相往来。他的杰作《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其中梦境的描写,特别令人目眩神迷。

三、李白在文学史的地位和影响

1.李白在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发展史上是继屈原之后的又一高峰。

2.李白的诗歌创作,极大地提高了唐诗的思想意义和艺术水平。

【篇四】李白的诗的赏析

李白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