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母亲教案

时间:2021-10-26 17:59:51 节日作文

【篇一】荷叶,母亲教案

《荷叶母亲》教学教案设计刘佐中学 周和枝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赏析课文;    3、用比喻的修辞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父母的赞美之情;    4、感受伟大的母爱。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同学们,有这样一条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你们能说说这条短信的故事吗?师生共叙:5.12汶川大地震中,在都江堰一处坍陷的民宅上,一位已经死亡了的母亲保持着双膝跪地、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自己身体的姿势。她的身下有个三四个月大的孩子,孩子安然无恙。已经死亡了的母亲的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这位伟大的妈妈,和所有的妈妈一样,不但用血汗培养孩子、而且用生命保护着自己的孩子。这位伟大的妈妈伟大无私的母爱,让所有在场的战士和医生等救援人员泪流满面。大家说说,是什么力量让母亲当时会有如此坚韧的毅力呢?这故事说明母爱是伟大无比的,是的,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冰心的散文诗《荷叶 母亲》,再次感受作者所歌颂的伟大无私的母爱。 二、作者简介。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往事》、《寄小读者》等。 三、听朗读录音,整体感知课文。荷叶   母亲莲花   送莲(眼前)   写     景   赏莲(回忆)   荷叶雨打红莲        荷叶护莲      (眼前)①雷雨到来之前的红莲  ②雷雨越下越大时的红莲③被荷叶覆盖时的红莲母亲由景入情,深情赞美母亲   抒 情(写作特色:生动形象,情景交融)1、文中写了莲花、荷叶、母亲,说说文章最主要要赞美的是哪一个呢?(明确:母亲)2、整不好,写红莲是为了写荷叶,写风雨中红莲的变化即荷护红莲,很自然就让人想起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感。歌颂母爱)3、作者花大量的笔墨写莲花和荷叶,对赞美母亲有什么作用呢?(明确:为抒发对母亲的赞美之情设置生动的情景)小结:写母亲是抒情,写莲花和荷叶是写景,两者结合,使情因景美而更真,景因情真而更美。使文章达到生动形象,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四、问题探究1、为什么要写与祖父赏莲?(文章的2、3两段交代八九年前的往事的作用是)写“三蒂莲”初开,与大家庭中添了“三个姊妹”映衬着写,暗示花即是人,花瑞即人祥,为下文以花比喻子女做好充分的铺垫。(借祖父的话暗示“我”与红莲之间的关系,为后文主题的揭示设下伏笔。)2、为什么4—6段中作者情绪的变化总是和花的处境的变化呼应着?(提问学生,教师点拨)作者情绪: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烦闷”是因为半夜的雨让白莲凋谢了,白瓣儿像小船一样飘散在水面上,开得正艳的红莲会不会遭遇白莲的命运呢?“不适意”的原因是雷雨越下越大红莲被打得左右倾斜。“我”无法可想。“不宁的心绪散尽‘是因为母亲唤我回屋的同时,红莲旁边的大荷叶正倾侧下来覆盖在红莲上面。母亲保护女儿的同时荷叶正保护这红莲(暗示母亲像荷叶)。作者情绪的变化与红莲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花本无情人有情,荷叶因有保护红莲这一伟大的举动,形象更美更高大了。那么像荷叶一样的母亲呢?这样文章由景自然生出对母亲的赞美之情。1、荷叶何以让作者联想到母亲?(荷叶保护红莲)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的情感?找出关句子句子: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    下的荫蔽?情感:赞颂母亲、歌咏母爱1、心中的雨点指的是什么?(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2、全文的文眼是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文眼: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叫文眼。文眼揭示全文的主旨,或在   妈妈,我想对你说六、展示学生作品(学生朗诵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七、结课:同学们,《荷叶 母亲》所描绘的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情景,温馨感人,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又让人顺理成章的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呵护及关爱,从而使荷叶母亲的形象美好又伟大。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啊。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融入了母亲浓浓的爱,清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出门前的一句句关爱的叮咛;临睡前掩紧的被角。用心爱着孩子是母亲生命的习惯。母亲就是孩子躲避风雨的港湾,当风雨袭来时,她们都会将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在母爱的伞下,一切暴风雨都是脆弱的水珠。母亲一切的辛劳与无私付出,都是为了让子女有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这就是母爱的伟大。相信在我们的生命中总会有一张永远为我们遮蔽 的“荷叶”。我也相信当未来我们张开有力的翅膀翱翔于人生辽阔的蓝天的时候,一定能看到母亲欣慰的笑容。最后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诵文章结尾处作者深情赞美母爱的句子——(师生共同朗诵)“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下课。 李卫民

    

【篇二】荷叶,母亲教案

荷叶母亲__教学设计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北林区张维一中 李大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读准字音,读畅文句,领会课文大意。

(2)、把握课文感情基调,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诗歌托物言情的写法。

2、过程和方法:多种方式读来品味本文朴实、清丽的语言体验诗歌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

1、体味诗歌思想感情,把握诗歌托物言情的写法。

2、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并能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

1、品味语言,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自主合作学习方法。

【课前准备】

1、预习作业

(1)、字词音义的标注。

(2)、查找作者冰心材料。

(3)、查找文体“散文诗”材料。

(4)、搜集有关母爱的语句。

2、课前练笔:把你母亲最让你感动的点滴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母亲是鲜花旁的叶子;母亲,是大海上的帆船;母亲,是灵魂的真谛。母爱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子里就会涌现出许多关母爱的语句,下面,就请同学们交流搜集的有关母爱的语句。

生1、“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生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生3:世界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师:是的,一次回眸,一个抚摸,每一个平凡的动作都会牵动为人子女的情思,今天 我们来学习冰心的深情之作——《荷叶母亲》。

二、读与感

1、检查预习作业(同桌交流查看)。

2、快速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概括作者对莲的情感态度。 师:诗言志,诗传情,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理由是什么?

生1、母亲对子女的爱,因为荷叶荫蔽红莲。

生2、子女对母爱的赞颂,从文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可以看出。

师:这两位同学能通过自己的感悟,走进作者的心里,表现很好。

(2)引导学生评价,补充同学们概述的不足。

3、再读课文(男女交叉朗读,个人自由朗读等方式),要求学生进行朗读评价。

三、读与思

1、整篇文章的描写重点是莲花,作者从自家院子的莲花开始,写

到了祖父赏莲,之后重点写了风雨中红莲的变化过程,主角俨然是红莲,那我把题目改成《红莲》好不好?

(明确:不好,写红莲是为了写荷叶,写风雨中红莲的变化即荷护红莲,很自然就让人想起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感。歌颂母爱)

2、赏析“风雨中三看红莲”部分

(1)、教师范读:同时要求学生用圈点勾画法圈出表示当时作者心情变化、环境和红莲表现的词句。一写看红莲(示例)二写看红莲(学生圈点勾画)三写看红莲 (师生共同圈点勾画)明确: 一写看红莲荷叶,母亲教案

心情:烦闷 环境:繁杂的雨声 浓阴的天 红莲:开满 亭亭地 二写看红莲

心情:不适意,徘徊

环境:雷声作了 雨越下越大 红莲:左右欹斜

三写看红莲

心情:不宁的心绪散尽 感动 环境:雨肆意地下着

红莲:在大荷叶的覆盖下 不动摇

(2)、学生分三小组朗读,让读得优美的学生朗诵表演。

(3)、学生齐读,同时思考:作者花大量的笔墨写莲花和荷叶,对赞美母亲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写母亲是抒情,写莲花和荷叶是写景,两者结合,使情因景美而更真,景因情真而更美。使文章达到生动形象,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即托物言情写法。)

四、读与悟

1、教师提示问题:“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心中的雨点”

指什么,你是如何理解这一句话的?(可从情感、修辞、句式和作用等角度进行理解)

明确: “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的时候得到安慰,在孤独中的得到欢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报答母亲的恩情呢?)

2、冰心的母亲让冰心感动,你的母亲让你感动了吗?说一说你的母亲让你感动的点点滴滴并深情地读一读。

3、小活动:

(1)、在《感恩的心》乐曲中“许愿”,在心中默默写一段感恩母亲的话。

(2)、学生代表朗诵表演感恩母亲的话。

五、作业:

1、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和《春水》,吟诵其中表现母爱的诗篇。

齐唱《烛光里的妈妈》结束教学。

六、板书设计

荷叶母亲

冰心(散文诗)

寄寓

荷 叶―――――― ―――> 母 亲

(无畏 遮蔽) 联想 (无私 爱护)

红 莲―――――――――> 我

象征

心中的雨――――――> 人生路上的坎坷磨难

【篇三】荷叶,母亲教案

《荷叶母亲》公开课教案

《荷叶母亲》教案

江西贵溪三中 朱长宁

从容说课:

七年级上册是根据生活内容编排单元的。第五单元是以亲情为主题,《荷叶母亲》是冰心一篇很典型的以母爱为主题的文章;所以在教学时定位在感受母爱的位置上。

荷叶,莲花的叶子。文题之所以用“荷叶母亲”,是因为文中作者借雨中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的情景书写心中的感触,抒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之情。文章借雨中看红莲——初雨时的亭亭,大雨中的左右倚斜,荷叶母亲保护下的不动摇;这生动的场景让作者联想到母亲对自己的呵护与关爱,从而达到讴歌母爱这一主题,自然而贴切!„„作者通过对荷花的细腻观察,得出人生感悟;文章语言清新自然,隽永淡雅,显示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也正是我们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蓝本。

教学目的:

1、积累词汇,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把握文章大意,品味散文诗的精美语言,体味诗歌思想感情理解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

3、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重点难点:

1、重点:体味诗歌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难点:联系生活,细致深入地体味亲情之爱,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母亲是鲜花旁的叶子;母亲,是大海上的帆船;母亲,是灵魂的真谛。母爱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如春;它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便蒙上岁月的风尘仍然清澈纯净。“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的这首《游子吟》可以说是古人对母爱赞美的千古绝唱了。

怎样写母爱才有新意?是写冷暖问候,还是写病痛关爱?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荷叶母亲》这篇优美的散文诗为我们做出了回答。下面我们一起来寻找吧!

二、走近作者。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诗歌代表作《繁星》、《春水》等。

三、字词积累。

并蒂 瑞 菡萏(hàndàn)徘徊(páihuái)欹(qī)斜 荫蔽:遮蔽。

四、初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理清结构层次。

1、老师示范朗读,学生圈点勾画,把握文章大意。

明确:这是一篇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达到“我”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的境界。是啊,连荷叶都会自觉地保护荷花,何况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

2、理清结构层次。

明确: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

五、探究乐园: 品味散文诗的精美语言,体味诗歌思想感情

1,文章写莲,先作平平淡淡的叙述,“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 红莲是全文着力用墨的重点。作者先作平平淡淡的铺垫,接着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认识,花瑞人祥,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的以花喻人埋下伏笔。由父亲的朋友送的莲花引出下文九年前在家中院子看到的红莲,引入自然。有八年未看到莲花,但却对九年前看到的莲花记忆犹新,说明莲花给自己的印象深刻。

2,园里莲花有很多,只择其中两朵来写,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有什么作用?

明确:两朵莲花,一红一白,一谢一安然,以白衬红,更突出红莲在勇敢慈怜的荷叶的庇荫下的幸福

3,“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如何理解? 在文章结构中有何作用?

明确: “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的时候得到安慰,在孤独中的到欢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文章结尾卒章显志升华主题。

4,作者在风雨中几看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 红莲呢? 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明确: 一写看红莲

心情:烦闷

环境:繁杂的雨声 浓阴的天

红莲:开满 亭亭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白花的凋谢,恰是自己心境的刻画。 写红莲由菡萏到盛开,观察细腻。红莲首次登场。

二写看红莲

心情:不适意,徘徊

环境:雷声作了 雨越下越大

红莲:左右倚斜,无依无靠。

三写看红莲

环境:雨肆意地下着

心 情:不宁的心绪散尽 感动

红莲:在大荷叶的覆盖下 不动摇

由荷叶保护荷花自然联想到母亲对女儿的爱护,联想丰富 ,文章结尾升华主题。

5,“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作者看到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过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深受感动,是因为什么?

明确:因为荷叶倾侧过来覆盖红莲正如母亲为自己遮风挡雨,无畏地为红莲遮蔽.作者被感动了。感叹母亲为自己的付出,意思是,自己困难的时候,只有母亲无私的帮助自己。

六、课堂回眸。

这篇文章所描绘的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十分温馨感人,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又让人顺理成章的联想到母亲的呵护及关爱,从而使荷叶母亲的形象美好又伟大。 细读文章,就会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母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但愿有一天当我们张开有力的翅膀翱翔于祖国辽阔的蓝天时,能看到母亲欣慰的笑容。

七、结束赠言:

1、母亲的记忆是无暇的,她像一本渊博的日记,记录着我们的点点滴滴。

2、母亲的目光永远是高尚的,不容置疑,目光中,透露出慈祥。

3、母亲是绿叶,我们是鲜花,母亲用自己无穷的力量为我们遮挡住心中的雨点。

4、没有母亲,生命将是一团漆黑;没有母亲,社会将失去温暖。

5、母亲,伟大而高尚,她历经世间的苦难喜乐,她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就像那奔流向前的河。河,宽广而海涵,她恩赐给大地营养物质,她容纳百川并富足四方。就像那贤惠又勤劳的母亲。

6、岁月如流,日月如梭。母亲就是一条河,河是伟大的母亲,淌过痛苦之河的母亲们终会见彩虹。让我们奋发图强,努力学习,终成德才兼备的儿女,回去孝敬生我养我的母亲、回去报效家乡,报效祖国。让我们伟大的母亲,家乡,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八、巩固性练习:

1, 发挥你的想象,仿照文中的语言写一段献给母亲的诗句。 a 例如:母亲啊!您是_________,

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例:音乐像一股晶莹而又甘美的泉水,流进人们的心里,洗去心灵中的尘垢。

(1)冬天像个慈善的老人,给小麦盖上厚厚的棉被,使它安然度过娇弱的童年。

(2)老师的话像一把开心的钥匙,打开了我的心灵之锁,重新扬起了我自信的帆。

(3)淋成落汤鸡的我,感觉好像掉进了冰窟窿里,从头到脚都凉透了。

2, 同学们,让我们摘下两颗星星,点亮母亲的眼睛;掬起一捧月华,抚平母亲脸上的皱纹;拿起手中的笔,诉说对母亲的爱„„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文章,600字左右.

3、拓展延伸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那深厚的恩慈

反使他终于沉默荷叶,母亲教案

母亲啊

你是那春光吗?

1、明明想“感谢春光”,却“终于沉默”。为什么不说呢?这其中包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因为他认识到几句感谢的话是不足以报答“春光的爱”的,沉默中包含着更深的感激与敬意。

2、最后的一句话隐含着对母亲的特别的感激之情,它的后面可以补充上一句话揭示出这种感激之情,发挥你的想象补充上。 我就是那朵小小的花。

3、这首诗和唐代孟郊的《游子吟》中的一句表达的思想很接近,你能默写出那句诗吗?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九、附板书:

荷叶母亲

冰心(散文)

寄寓

具体景物―――――――

> 母 亲

借景写人 托荷赞母

卒章显志 (无畏 爱护)

红 > 我

象征

心中的雨――――――> 人生路上的坎坷磨难

【篇四】荷叶,母亲教案

《荷叶.母亲》的教学案例

初中语文学科参赛案例

题 目:《荷叶.母亲》的教学案例

作 者:周对红

单 位:虾峙中学

人教版七年级(上)《荷叶.母亲》的教学案例

一、设计思想

本课教学设计谨遵《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三个纬度为理论依据,设 计时突出以真情、细节打动人的特点,力求实在有效。

二、教材分析

《荷叶.母亲》堪称写母爱的绝唱,其优美的语言、独特的视觉和深厚的内涵相对其他类似题材的文章,可以作为更理想的跳板,使学生达到一定的感知高度去品读母爱,体味母爱,进而捕捉生活细节,从而达到相对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学情分析

考虑本校初一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有限,所以预设自己的示范和引导,以打开思路,开辟蹊径,避免走入大、空、乏味的说教怪圈。因而以情来打动他们的心,让他们敞开心扉诉真情成为本课的重点。

四、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和她的创作风格。

2、通过分析重点语段把握作者独特的写作视角,体会作者的情感并初步学会仿写抒情句。

3、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抓住生活中的细节展开描述的方式,学着捕捉生活细节,感悟母爱。

五、重点和难点

重点:体会作者情感,调动学生的真情;感悟母爱,并通过具体生活细节来捕捉、畅谈母爱。

难点:学生真情的调动;让学生比较深刻地感受母爱并能有内心的喷发和创作激情。

六、教学策略和手段

本课采用多媒体上课形式,基本按照“朗读——探究——发现——再创造”这样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去感受课文的文质之美,探究诗文的构思美和细节美并努力创设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

七、课前准备:

自己创作几个关于母亲和自己间发生的生活细节,作为导入用;师搜集关于母亲的课外材料(第47期舟山广播电视报上的文章:《母亲,你是我记忆深处的那道光。》;搜集各种教学素材,并制成教学课件。

八、教学过程之教学片段介绍

片段一:

一、 情境导入,为捕捉细节先作铺势:

师:给大家讲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女人和另一个女人的故事》。(配乐:古筝《梦江南》) 出生不久,她因受了风寒,久咳不止。因交通不便和医生的嘱托,她的母亲,隔一礼拜翻一次山,为她抓药。这一爬啊,就是大半年。

家里头那个药香啊,是她幼时对母爱的全部记忆。

1999年,她参加工作,由母亲陪同,踏上虾峙这片土地。临别,母亲硬塞给她一包泥,一包家乡的泥。母亲说:这样,你就不会因水土不服而生病了。

那以后,那抔泥土,确实成了她思乡时最大的慰藉。

07年2月5日,她结婚那天,遵照风俗,她母亲端着碗将饭送到她嘴里,她竟想起小时候躲在饭桌下死也不肯吃饭的情景。她笑了,抬头望,母亲却在哭...... 三十年了......

这个周末回家,她让母亲帮忙卷一下袖子,兀地发觉母亲的手背已丛生皱纹,且爬满浅褐色的斑点。母亲摩挲着她的手笑说:阿妈以前那手啊,也像你的这么好看。她也想笑,可

一转身,泪却往下流......

(幻灯片出示母亲的图像和自己的图像。)对,我和我的母亲间的故事。

一直努力着却无法当着她面说出“我爱你”三个字,也罢,今天就借一首散文诗,一曲颂歌,以赠与我的母亲,赠与全天下所有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冰心的深情之作——《荷叶.母亲》......

片段二:

三、学习大师,我也来妙喻(准备纸一沓)

师:荷叶、红莲、风雨,母亲、子女、生活中的困难。借助一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仿写一句,表现对母亲的爱......

师:我先说一句:母亲啊,你是伞,我是伞下的孩子。恶劣的天,你宁可自己受侵袭也要为我遮风挡雨。

生1:母亲啊,你是春雨,我是幼苗,在你的滋润下我茁壮成长。

师:虽说句式有变动,但营造的意境非常不错。春雨润我细无声啊!

生2:母亲啊,你是挺拔的树,我是树上的果儿。虽然我最终要远离你,但你无怨无悔。 师:母爱如树,坚定可靠如斯。

生3:母亲啊,你是灯塔,我是夜航的船儿,迷茫时你是我寻找方向的导航。

师:母亲,有世上最长的臂膀,她总能在关键时刻把我们从悬崖上拉回。

......

片段三:

四、情感拓展:怀一颗感恩的心,让生活中的细节竞相开放

生活中,敏感的你是否也曾感受过那份爱?能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生1:我妈妈在我生病时,总是满足我的一切要求。有求必应。

师(开玩笑):你是否觉得生病也是一种幸福?

生2:晚上作业多的时候,妈妈都会给我泡一杯奶茶,那浓郁的味儿是我最喜欢闻的。 师:当然。这味儿加入了母爱这调料。对吧?

生2:(笑着认同。)

生3:我妈妈在我做作业的时候,她在自己的房间看电视,但她看的是无声电视。 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啊!

生4:我喜欢我妈妈的唠叨,那一天周末,妈妈去沈家门了,我本来觉得很开心,但那天我却特别无聊。

师:什么时候妈妈的唠叨成了世上最美的歌了,你就真正长大了。恭喜你。

生5:老师,我喜欢你写的那段话,我很感动。我也一直希望我妈妈能永远年轻,但那天,我发现她居然也长皱纹和白发了。我很难过。

师:谢谢你的共鸣。是啊,我们在长大,而妈妈呢?......

师:大家讲的都是一朵朵鲜活美丽的花。希望它们能一直开在你们的心上。(观察到一学生的异常,点名)

生6:(吞吐)说实话,我不了解我妈,她抛弃了我和爸爸,我不知道她为什么这么做。 师(借机拓展):你多么坦诚啊,老师能理解你的心,老师给你讲一个故事好吧,原英国首相丘吉尔和他的母亲之间的情感故事(大意:多次肯定母亲的再婚,尊重母亲的选择。)不管发生什么,不要恨你的母亲或父亲,我们要心存感恩,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宽容他们,最重要的是爱他们。好吗......

九、小结:

(情感收尾)其实,我还有另一个母亲,我的婆婆。相处时间不多,但我能感受到来自她的关爱。两个母亲虽都已生华发、细纹丛生,但这银丝如雪,这细纹如花,飘进我的心坎,开

在我心底深处。因为我知道:没有她们这无穷碧的接天莲叶,哪来我们这别样红的映日荷花!

十、板书设计:

荷叶.母亲

——冰心

雨打红莲 荷叶护莲

有些烦闷——仍是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

勇敢慈怜

十一、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第47期舟山广播电视报上的文章:《母亲,你是我记忆深处的那道光》,并作简要点评。

2、有机会阅读名著《繁星》、《春水》,或关于母爱的经典散文或诗歌若干并作摘抄500字。

【问题研讨与反思】

这是上学期在学校开展的一堂校内公开课,自己事先做了比较精心的准备,因为一直感觉海岛学生的作文素养相对薄弱,文章多流于苍白,没有真情实感。于是想借冰心的这篇散文作为素材,打开学生的心灵,学会从相对狭窄的视野中触碰心底深处的感动,并把它化作作文时的源泉,一定程度上引领学生学着捕捉生活的细节,纯朴中见真情,细节里显文采。

母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作者通过对荷花的细腻观察,得出人生感悟,这正是我们学习写作的最好蓝本。以前教课,讲得多,分析细,结果往往是老师累、学生烦、效果差。这堂课后,我想就四个小问题与大家研讨并作了自我反思。

问题一、配乐的使用可以随意吗?

讲授《荷叶.母亲》这节课,为了强化读的功效,我在引入时配乐讲了自己和母亲的一个故事,之后又让班上的一学生配乐范读课文,自然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因为相信故事中、诗文中抒发的情感通过声音传达最能叩击学生的心灵,提高其审美情趣。当然,其中深刻感受到的一点是选的配乐必须合适、符合情境。

《梦江南》的配乐意境与故事相得益彰,效果上佳。然而,《清晨》配乐则选择过于随意,不能完全体现出这首散文诗的美感,让学生的范读没出彩,以文促情的目的自然没有完全达到,使预期效果打了折扣。所以感觉在选用配乐时应多作比较,虽然颇为费时,但收效会让你觉得很值。印象很深刻的还有同组林玲老师《武陵春》一课的成功,精心挑选的《葬花吟》配乐的使用,让范读入情入境入心,“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伤感与“风住尘香花已尽……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愁绪合二为一,浑然天成,读来催人肺腑,致人断肠。诚然,教师的读功是关键,但也不能小觑了配乐锦上添花的功效。所以个人认为优美散文或诗歌教学配乐的使用也该提倡“精装”。

问题二、老师能容许让自己的课堂属他姓吗?

很多时候,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课堂中的太多语言和环节都免不了杜撰。这次公开课我重新提笔来点只言片语,但也恰是偶尔的只言片语让我获得了学生的肯定:老师很有才情。有一学生在该礼拜的周记中写上了“我更喜欢我的语文老师了,她的气质,她的文笔,她满腹的学问......”学生的话自然过于夸张,但我突觉学生对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是挑剔的。如果你语言贫乏,表达蹩脚、思维不灵光,措辞不当,或者仅仅是多念错几个别字,他们也会对你缺少信心,进而对自己的语文学习丧失进取的动力。因而,多读些书、多写点文字是重要的。我相信:腹有诗书气自华。虽然很少有人能达到求学问的第三重境界,但我们至少可以努力让自己充实,无悔“衣带渐宽”、“为伊憔悴”。

所以,带上自信,用自己独特的语言上自己的语文课,牢记这是我自己的课堂,它只能

属我姓,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随便截取别人的课件、教案、乃至试卷练习,久而久之,都会让我们越来越懈怠,越来越失去自我。当然我并非否定吸取精华和学习特长。 问题三、教师的机动点评靠什么?

课中,学生动脑说,也动手写,不少学生发表了个性化的见解,用语比较精准,偶尔还会冒出几句颇为经典的妙句。然而有的,则过于白淡甚至偏离初衷。此时,老师该怎样点评?

学生的回答不可能全部预见,因而作为教师,临时的即性点评就必然得要。评语自然是该寥寥数语,但却几乎要求是字字珠玑,个个字,得评到点子上,迸到学生的心坎上。我深信:合理、中肯的评语,能让学生的思维之花继续绽放,或让他们脱缰的思维及时悬崖勒马,对提升他们的表述与创作积极性,有深远的意义,绝对不能小觑。

所以,当务之急是提升自己的个人素养,多进行自我充电。因为,有了底气,你的课自然也就易出华彩。我们是传授者,我们同时更应该是学习者。

问题四、课堂碰到另类的或者敏感的回答怎么处理?

其实,在这堂课中,我预设到了可能有几个学生因为家庭情况的特殊,在完成仿写和捕捉生活细节这两环节时可能出现困难甚至抵触、拒绝完成任务的情况。避免点名让其正面回答,以免让其和自身都陷入尴尬境地不失为简易方法,但我觉得不是最好的方法。

为此,这堂课中我特地准备了一个资料——关于丘吉尔孝顺母亲、尊重母亲的故事。对于现在离异家庭增多的现状,这资料比较典型,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教育性。事实上,在试教的这节课中,我也尝试着这样做了。而我相信,这位学生在这堂课里也不是旁观者,他也学到了早该学到的。

就这问题,我想了许久,意识到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一个绝不能忽视的环节,那就是备学生,备特殊的学生。了解他们,爱护他们,引导他们,最好的结果是通过尽量多的预设改变他们根深蒂固的消极或片面思想。切忌漠视这类群体,故意回避他们,让他们失去了学习、失去了学会客观成熟看问题的好机会!

【篇五】荷叶,母亲教案

荷叶母亲教案

《荷叶·母亲》教案

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⒉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重点难点:

⒈重点:体味诗歌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⒉难点:联系生活,细致深入地体味亲情之爱,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情景导入。

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一种感情,也是古今中外文学史上一个永恒的主题。泰戈尔的《金色花》借助于金色花塑造了一个顽皮的孩子形象,表达对母亲的深情,而《荷叶母亲》又是如何来体现的呢?

二、字词积累。

并蒂:瓜、果等跟茎、枝相连的部分。

瑞:吉祥的。

菡萏(hàndàn):荷花。

徘徊(pái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

欹(qī):倾斜。

荫蔽:遮蔽。

花瑞:花开的好预兆。

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

适意:舒适。

亭亭:①形容高耸;②形容人或花木美好,同“婷婷”。

遮拦:zhē遮挡,阻挡。

三、走近作者。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儿童文学家,诗歌代表作《繁星》、《春水》等。散文集《寄小读者》。

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四、关于散文诗: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体,一般篇幅短小,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表现力。 表象是散文,本质是诗。

五、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把握文章大意。(听读结束,找学生来概括大意)

这篇散文借景写人,托物寄情,以花喻人,激起自然地赞颂母亲的爱、母女的情。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达到“我”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的境界。是啊,连荷叶都会自觉地保护荷花,何况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纯洁的母爱,总在我们遇到风雨的时候悄然而至,给我们慰藉和力量;无私的母爱,将永远保护

我们,伴我们一生。

2、理清结构层次

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写自家院中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情景。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

3、本文用什么方法引出对家庭往事的回忆?

用触景生情的方法,引出家庭往事的回忆。父亲的朋友送的莲花引出九年前在家中院子看到的红莲,引入自然。

六、探究品读

1、作者为什么要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课文重点描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还要提及九年前祖父和我的赏莲呢?

2、文章四看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红莲呢?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3、课文中写作者的情绪变化有什么作用?结尾“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有什么作用?

4、结尾一段“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盖天空下的荫蔽?”蕴含了怎样的感情?

5、园里莲花有很多,只择其中两朵来写,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有什么作用?

6、“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作者看到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过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深受感动,是因为什么?

分组讨论,展示,老师明确:

1、作者为什么要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课文重点描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还要提及九年前祖父和我的赏莲呢?

(1)因为自家院中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情景,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我”是雨打风吹下的荷花,而母亲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既充满了爱意,有顺理成章地联想到母亲的呵护及关爱,温馨感人。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

(2)红莲是全文着力描写的重点。课文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

(3)在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之前,作者先将九年前与祖父的赏莲写出,作平平淡淡的铺垫,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认识,花瑞人祥,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2、文章四看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红莲呢?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3、课文中写作者的情绪变化有什么作用?结尾“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有什么作用?

课文中作者的情绪从“烦闷”到“不适意”,从“不适意”到“不宁的心绪散尽”,这样写表露了作者关注花的命运的感情。

结尾直抒胸臆,卒章显志。自然界的雨点是可见的、有形的,“心中的雨点”却是无形的,涉及的面广,内容纷繁,除了母亲,还有谁能荫蔽?这就把母爱推向了高潮。

4、结尾一段“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盖天空下的荫蔽?”蕴含了怎样的感情?

荷花是“我”,荷叶是母亲,温馨感人,爱意浓浓。母爱博大无边,伟大无穷。“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亲就是我们的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蔽风雨的人。

5、园里莲花有很多,只择其中两朵来写,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有什么作用?

两朵莲花,二红一白,一谢一安然,以白衬红,更突出红莲在勇敢慈怜的荷叶的庇荫下的幸福。

6、“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作者看到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过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深受感动,是因为什么?

因为荷叶倾侧过来覆盖红莲正如母亲为自己遮风挡雨,无畏地为红莲遮蔽.作者被感动了。感叹母亲为自己的付出,意思是,自己困难的时候,只有母亲无私的帮助自己。

七、拓展训练:

(一)

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然而那深厚的恩慈/反使他终于沉默/母亲啊/你是那春光吗?

1、明明想“感谢春光”,却“终于沉默”。为什么不说呢?这其中包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因为他认识到几句感谢的话是不足以报答“春光的爱”的,沉默中包含着更深的感激与敬意。

2、最后的一句话隐含着对母亲的特别的感激之情,它的后面可以补充上一句话揭示出这种感激之情,发挥你的想象补充上。

我就是那朵小小的花。

3、这首诗和唐代孟郊的《游子吟》中的一句表达的思想很接近,你能默写出那句诗吗?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二)

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淡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1、这首诗所用的修辞手法有排比、拟人。

2、诗中用发展、贡献、牺牲三个词,对不同时期的青年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3、这首诗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鼓励青年努力向上、自我奉献、自我牺牲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诗中“嫩绿”“淡白”“深红”等色彩词汇,巧妙点明了时间正在向前移动,事物也在运动变化

B.诗中表现了诗人在探索人生道路时的愿望和理想

C.“芽儿”“花儿”“果儿”其实是作者的化身

D.这首诗共三段,句式结构基本相同

(三)

1、文字游戏:请你试一试,完成由“房子”和“茶”,“月亮”和“花”的联想。

房子→(主人),(主人)→(客人),(喝水)→(喝水),(喝水)→茶

月亮→(太阳),(太阳)→(大地),(大地)→(花园),(花园)→花

2、仿照示例。

例:音乐像一股晶莹而又甘美的泉水,流进人们的心里,洗去心灵中的尘垢。

(1)冬天像个慈善的老人,给小麦盖上厚厚的棉被,使它安然度过娇弱的童年。

(2)老师的话像一把开心的钥匙,打开了我的心灵之锁,重新扬起了我自信的帆。

(3)淋成落汤鸡的我,感觉好像掉进了冰窖里,从头到脚都凉透了。

八、布置作业:《导学练》。

【篇六】荷叶,母亲教案

《荷叶母亲》教案

教材内容:七年级人教版新教材第五单元,第24课,第2篇散文诗,原为《纸船》,今更新为《荷叶母亲》

教材分析:

《诗两首》是七年第五单元以亲情为主题的一篇自读课文,都抒发子女对母亲的爱,在母亲身边,孩子沐浴母爱的光辉,是何等幸福快乐;心中的雨来了,只有母亲,才是子女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读这篇课文,让学生学会用心灵去跟作者进行交流、对话,去分享那真挚美好的亲情。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有独立识字能力。因此本课的生字词由学生在家独立完成。文章内容简单,学生容易理解,关键语句多角度感悟文章,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亲人的感情,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的思想内容;

(3)体会诗的写作特色。

教学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积极组织者和引导者。语言教学应以读为基础,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迁移运用。

2、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对文章有自主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的思想内容

难点:体会诗的写作特色

教学过程:

一、放磁带《烛光里的妈妈》激情导入: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感情,也最能集中地体现亲情,所心在中外文学史上,母爱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子里就会涌现出许多关母爱的语句,下面,就请同学们交流搜集的有关母爱的语句。

生1、“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生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生3:世界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

师:是的,一次回眸,一个抚摸,每一个平凡的动作都会牵动为人子女的情思,今天我们来学习冰心的深情之作——《荷叶母亲》。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先来了解作者

二、阅读课文,感知内容

1、快速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要求学生:(1)标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注音释义。

(2)抓住要点概括作者对莲的情感态度。(3)引导学生评价,补充同学的概述的不足。荷叶,母亲教案

2、再读课文(男女交叉朗读,个人自由朗读等各种方式)。要求学生进行朗读评价。

三、朗读感悟,感知作者情感

师:诗言志,诗传情,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理由是什么?

生1:母亲对子女的爱,因为荷叶荫蔽红莲。

生2:子女对母爱的赞颂,从文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可看出。

师:这两位同学能通过自己的感悟,走进作者的心里表现很好。

四、在基本成诵的基础上,感受写作特色,激发情感体验

生1:荷叶是母亲的形象。

生2:红莲是子女的形象。

生3:风雨是生活中的困难。

师:本诗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现对母亲的爱。

(学生试写,老师指导)

生1:母亲的伞,我是伞下的孩子。

生2:母亲是春雨,我是幼苗。

生3:母亲是挺拔的树,我是树上的果儿。

生4:母亲是灯塔,我是夜航的船儿

„„

五、拓展延伸

母亲啊!

撇开你的忧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

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深厚的思慈,

反使她终于沉默。

母亲啊!

你是那春光吗?

本诗以花映人,抒发儿女对慈母的眷眷依恋之情,唱出了对慈母的爱的赞歌。比喻新颖,语言清丽,感人至深。

六、作业:

1完成练习研讨与练习一、二;

2、在名著导读《繁星》、《春水》选择一首诗进行赏析。

【篇七】荷叶,母亲教案

《荷叶·母亲》精品教案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品味诗歌语言,学习以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3.体会诗歌思想感情,在生活中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点

品味诗歌语言,学习以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思想感情,在生活中学会感恩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印度作家泰戈尔的《金色花》,诗人以细腻温情的笔触描写了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在变成金色花之后默默关怀母亲,回报母爱的动人故事,今天,我们要把视线转回国内,来看一位中国作家谱写的母爱颂歌——冰心的《荷叶·母亲》。

2.作者介绍

冰心(1900-1999),中国女作家、诗人。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小说集《超人》等。她的创作最显文学功底的是“冰心体”散文,它们以细腻温

柔而又略带忧愁的情调写童心、母爱和自然,语言清新隽(juàn)永,耐人寻味。

3.字词积累

蒂(dì) 姊妹(zǐ) 菡萏(hàn dàn) 徘徊(pái huái) ......

攲斜(qī) 荫蔽(yīn bì) ...

4.学生齐读课文

5.提问:标题中的荷叶与母亲是什么关系?

明确:比喻的关系,以荷叶喻母亲。

提问:文中还有其他的物和人构成了这样比喻的关系吗? 明确:红莲与“我”。

教师总结: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比喻手法的运用,以物喻人。

6.提问:第3段为什么要插叙与故乡园院里的“莲花”有关的往事? 明确:做铺垫,将莲花与“我”紧密联系,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7.提问:阅读第4-8段,思考作者几次写到红莲?每一次看红莲时自然环境和红莲是什么样的?作者的心情如何?可从文中划出关键词或是关键句进行回答。

明确:

8.提问:“我”为什么感动?请用文中的一段话来回答。

明确:“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填空下的荫蔽?”

9.提问:最后一段中,“心中的雨点”指的是什么?

明确:人生路上的困难、挫折。

10.提问:最后一段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把母亲比作荷叶,把自己比作红莲,就如荷叶在雨中保护红莲一般,人生路上,只有母亲保护孩子度过种种坎坷磨难,这是作者对伟大母爱的深情赞颂。

11.小结:

《荷叶·母亲》采用以物喻人、借物抒情的手法,将母亲比作荷叶,将自己比作红莲,通过描绘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联想到母亲的呵护与关怀,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依恋、感激和赞美之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时常遇到困难和挫折,比如生病了,受伤了,考试考砸了,和同学闹矛盾了„„这些就是我们“心中的雨点”,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们的妈妈在你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是如何帮助你们的,另外,同学们也要想一想,如果妈妈遇到了困难,你们又要如何去帮助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