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习俗春节

时间:2021-10-26 17:36:11 节日作文

第一篇:《家乡春节习俗》

在我们家乡有很多的春节习俗,每年的春节,我们都在重复着这些习俗。

吃饺子

吃饺子可谓是全国,甚至是有华人的地方春节的时候必须要做,也是最深入人心的一个春节习俗了。“饺子”又名“交子”,是新旧交替之意,也是秉承上苍之意,是必须要吃的一道大宴美食,否则,上苍会在阴阳界中除去你的名子,死后会变成不在册的孤魂野鬼在大年三十的前几天,家里会包好以后几天要吃的饺子,在大年初一的那一天,家里的丈夫是要亲自煮饺子的。

贴春联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

贴春联,是民间庆祝春节的第一件事情。每当春节将近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两边贴上崭新的春联,红底黑字,稳重而鲜艳。表达一家一户对新年的美好愿望,诸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之类。一些春联还注意反映不同行业、不同家庭不同的“幸福观”。

放爆竹

爆竹为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每逢春节临近,家家户户都会去县城或者集市去买好多爆竹,二十九,三十,大年初一这三天每到吃饭之前,都是要放爆竹的。尤其是每年腊月三十的这一天,据说是因为上天会派通力天神“年”来人间降魔除鬼,而“年”在除夕的时候只有九成的功力,证明“夕”这个厉鬼很厉害,必须要由人来协助才能把“夕”除之。因此,人要在“除夕”的子时时分共燃爆竹,来协助“年”把贻害人间的厉鬼“夕”除掉。

在我们家乡有上坟一说,就是在二十九的早上,家里的男丁要去祖坟上去烧纸,放鞭炮,以表后人对上辈人的思念之情。

贴窗花

贴窗花,春节或结婚等喜庆的日子在窗户上贴各种剪纸“窗花”的一种活动,是中国传统民俗的一种。在北方,只要是喜庆的日子都贴窗花。窗花的张贴,一般在扫尘之后进行„„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还可以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是中国民间一种很普及艺术,千百年来深受喜爱,因为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一般称其为“窗花”。

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因为是中国民间艺术,所以大部内容是表现农村生活,如耕种、纺织、打鱼、牧羊、喂猪、养鸡等。除此,窗花还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另外,花鸟虫鱼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见。

在我们家乡,前些年贴窗花的人家还挺多的,但是最近几年铁窗花的人家越来越少了

逛庙会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是指在寺庙附近聚会,进行祭神、娱乐和购物等活动,是中华文化传统的节日风俗。庙会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被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庙会就是这种生活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存在和演变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庙会一开,八方来拜,敬神上香,祈愿还家。在庙的边上会有好多的卖香的,来逛庙会的人们往往会买上一把香,去庙里许个愿或者是祈个福什么的。也有一些人是专门来庙里上香的,这些人一般都是信佛教的人。进了庙门,在院子的正中央有一个很大的着着火的香堆,人们会把买来的香扔在上面。

庙会上的游戏

套圈。摊主在地面摆一些玩具,值钱的在远处,价廉的在近处。顾客从摊主手中买下竹套圈,在规定地点把圈掷出,套中何物,何物就归自己。

打枪。置一立柜,柜上有若干小门,门内分别装有玩具,门口都设有靶。顾客向摊主购买软木子弹,用枪击靶。如击中,小门自动开启,里面的玩具便归顾客。

扔沙包

顾客用沙包打距离自己一段距离的易拉罐,如果能够打到,顾客就会得到一定的奖品。

当然,在庙会上的游戏一般是看起来容易玩起来难得。这也是商贩们赚钱的一种手段。

其实庙会也是一个大的市场,一个大的集市,在这里卖的商品多种多样,种类繁多。我们家乡的庙会是在正月十五举行的,到了庙会的那一天,十里八乡的人回到这里来赶庙会。

回娘家

在正月初二、初三、初四,每家的时间可能不太一样,不过都是在这几天都有回娘家的习俗,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话呢,大家就要商量好哪一天会去,现在讲究什么的也少了,所以不一起回娘家也是可以的。

其实,除了以上说的这些习俗以外,还有很多,比如说在在二十四,家家户户都会扫房,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等等。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有些习俗,人们已经开始不在去举行或者遵守,以至于一些习俗渐渐的被人们所淡忘,甚至消失。

第二篇:《家乡春节的习俗》

家乡春节的习俗

上海市金山区石化第五小学 二(3)班 高佳怡

期盼已久的春节终于来临了,我跟着爸爸妈妈像一只快乐的小鸟飞回了老家。

家乡的年味可重啦!家家户户都准备了各种年货,火红的春联把村庄装点的格外喜气。我穿着漂亮的新衣服在家里窜来窜去,忙前忙后。春节必不可少的当然是饺子了,大大的饺子像一只只小船躺在桌子上,看着爸爸熟练的把饺皮包成一个个漂亮的饺子,我忍不住央求爸爸,让我也试一试。爸爸同意了,他先教我包饺子的要领。他说:“包饺子最重要的是把饺皮捏紧了,不能让馅跑出来。”看着简单,做起来可不是那么回事。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包出一个像丑小鸭一样的饺子,不过爸爸还是表扬了我,听着爸爸的表扬,我的干劲更足了。看着自己包的的一个个丑饺子,我忍不住笑了。不好看并不代表不好吃,瞧,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来了,一个个像水晶一样晶莹剔透,吃一口就更香了。吃完了饺子,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桌子上的好吃的可多了,有饮料、兔子肉、火锅等等,当让更少不了我们一家人甜甜的笑脸。

吃完团圆饭,我们一家人一起出去看烟火、放烟火,可开心了。看完烟火我们回到房间看期待已久的春节联欢晚会。春节联欢晚会里有许多精彩的节目,看着看着,我就睡着了,爸爸把我轻轻地抱到床上,我睡得可香了,今天真开心啊!

在我的家乡还有一个重要的风俗就是拜年。新年的第二天,我的哥哥、姐姐、大娘、大伯、姑姑都来了,我们一家人一起互相拜年,你一句祝福语,我一句吉祥话,热闹极了。拜完年后,我们一起看家乡的风景,体验家乡的风俗。现在,我才知道,我的家乡原来那么美!当然,春节还有一个大大的收获,那就是压岁钱,今年我拿到了好多压岁钱,我要用它们来买书、橡皮、铅笔、尺„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春节,你想体验吗?欢迎你来到我的家乡——安徽泾县。

汇总表

第三篇:《家乡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家乡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春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

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家乡的习俗春节}.

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家乡的习俗春节}.

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第四篇:《家乡春节习俗我知道》

家乡春节习俗我知道

2010级4班 葛世林

春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

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

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在春节的到来之际,我们有长大了一岁,又成熟了许多,有懂事了,童年已离我们远去,改为学习而努力了,加油吧!

第五篇:《咱家乡的春节习俗》

咱家乡的春节习俗

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家乡,每个家乡也有各不相同的节日习俗,传统的节日有很多,如:中秋、端午、清明、国庆、春节等„„说到春节,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按照老河口的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老人们经常说:“腊八要喝腊八粥,不喝一年就要冻耳冷手。”腊八这一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根据每个人自己的口味来熬的。腊八粥是用八种不同食物组成的。如我家就是用面条、绿豆、大米、肉丁、土豆丁、黄豆、花生、萝卜丁放在一起煮成的粥,乱七八糟的一大锅,不过很好吃的。除此之外,还要泡醋蒜瓣,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做配菜,因为在我的家乡,过年时家家的饭桌上都少不了饺子。{家乡的习俗春节}.

孩子们欢喜,大人们忙碌。他们正准备着过年吃的、穿的、用的,好在过年时彰显出辞旧迎新的喜气洋洋。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是迎春的一个礼节,各家都忙着打扫屋子。

转眼到了除夕。除夕可真热闹,家家飘散着鸡鸭鱼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了漂亮的新装,门前贴着倒着的“福”字,代表着福到了的意思,门前也贴着红红的对联。除夕家家都有放鞭炮、吃团年饭、看春节联欢晚会什么的。这一夜,外面的夜空是炫亮、彩色的。一会儿哪一家门外放个“蝴蝶仙子”,一只小小的纸蝴蝶带着银白色的尾巴,在天空中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然后落下;一会儿这家放一个“冲天炮”,火芯冲上天空,绽放出迷人的光彩。我自己放了一个“银色喷泉”,一点点银色火芯从圆锥桶里慢慢喷出,随后越喷越多,越喷越高,短暂而美丽,如真的银色喷泉一般,涓涓细流,绚丽多彩。到了深夜12点,还要放一大挂鞭炮,表示辞旧岁,迎新春。

初一早上还要穿起新衣,放一挂大鞭。初一断然没有除夕的热闹非凡,却也不那么平静,大家都忙着去给长辈、亲戚们拜年。

初一、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光景依如初一,崭新而又快乐。

元宵上市,又一个节日高潮到来了,元宵节条条大路,灯火通明,到处都是卖灯笼、放烟花的人们。各式各样的花灯都很漂亮,有动物外形的,有五棱柱旋转的,还有的边旋转边发出优美歌声,真是各具特色。

当然,元宵节这一天还要吃汤圆,这才能保证一家人在新的一年内团团圆圆。

元宵节过罢,也同时暗示着忙碌的新一年即将真正开始。

一眨眼,昔日的美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