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灶神的文章

时间:2021-10-26 16:05:40 节日作文

第一篇:《寒假征文:送灶神》

寒假征文:送灶神

妈妈告诉我,农历腊月(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灶神爷”上天奏事的日子。

听老人家说,“灶神爷”上天要向玉帝汇报一年中人间的好坏、人的过失。为避免他不说坏话,不打小报告,在二十三日的晚上,信佛的人家都要“送灶神”、“祭灶神爷”,供上酒、饭、水果、蔬菜以及好鱼、好肉,上香点蜡烛谢“灶神爷”。老底子的人们还要供上糖元宝,据说吃了会让“灶神爷”粘上牙齿,说话不清,可少说、不说人间坏话。现在糖元宝是不供了,但我妈妈供上了年糕,也是粘牙齿的,嘻嘻嘻!{送灶神的文章}.

我们一家人一个一个轮流拜“灶神爷”,妈妈还在嘴里念叨着“上天奏好事,下地保平安”的话。我在心里默默地告诉灶王爷,我不怕你上天去说我的坏话,只要保佑我明年能拿个三好学生就好了。嘿嘿嘿!{送灶神的文章}.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光明中心小学二年级:於镱操

第二篇:《浅谈《祝福》中的祭祀文化》

浅谈《祝福》里的祭祀活动与祥林嫂悲剧命运 中学语文 颍上县迪沟镇中心学校 吕爱萍

摘 要:《祝福》这篇小说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世界。文章开头和结尾多处写到祭祀活动,并且贯穿到人物的性格命运中,导致人物命运的巨大变化。正是《祝福》中出现的各种祭祀活动以及根植其中的各种祭祀弊端,才让祥林嫂走向了死亡。只有彻底解除这些弊端,根除它存在的社会基础——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带来的落后生产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落后的思想意识,才能避免“祥林嫂”式的悲剧。这就是《祝福》向世人提出的深层次的思考和指出的解禁之路。

关键词:祝福 祥林嫂 祭祀活动

前言:

小说《祝福》开头就将所述故事置于新年之际欢乐热闹的祝福背景当中,送灶的爆竹声,幽微的火药香,忙碌的人们,展示了鲁镇一派新年气象。鲁迅将忙碌庄重的祝福仪式描写的栩栩如生,并且将祥林嫂受尽精神折磨后的倒毙置于祝福之夜的欢乐氛围中,不仅展示了乡土气息浓郁的鲁镇的风俗习貌,揭示了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古老封闭农村背景,使被封建礼教摧残致死的祥林嫂的故事,更具有撼人心魄的悲剧力量。从民俗文化角度看,文中多次出现的祭祀活动以及蕴含其中的祭祀文化陋习是把祥林嫂推向深渊的重要原因之一。 小说在开头、结尾多次描写了鲁镇的祭祀活动,为祥林嫂的悲剧勾勒出灰暗的社会背景和深刻的社会根源。这些祭祀活动可以分为祭祀神明和祭拜祖先。

一 祭祀神明

祭祀神明活动主要是祭祀灶神。文章在开头就描写了送灶的情景。“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民间祭灶习俗,在每年农历的腊月二十三举行,也有在二十四举行的。这灶神又称火神菩萨,相传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主掌人们饮食的神。在原始社会,先民的生活离不开火,火对他们的生活至关重要,因此便对火产生了崇拜。后来逐渐分化成每家每户的灶,这时对火神的崇拜就自然演变成对灶神的崇拜。祀奉灶神后来有了更丰富的含义,“受一家香火,报一家平安,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

过。”祭灶时用的灶糖,香甜濡粘,目的是想糊住灶神的嘴,给他点甜头,祈求他“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这当然是人们心中美好愿望的反映,但灶神在人间是颇受敬重,一到除夕晚上就要“接灶”,将灶神接回继续祀奉。

小说中对“送灶”场景的描绘,寥寥数语就勾勒出阴沉、低暗的年底景象。尽管是家家准备祝福的盛况,但让人感觉到的是乐景不乐,充满了压抑和沉闷。这就为故事的发生提供了一个暗淡的社会背景,奠定了一个悲凉的感情基调,为主人公的悲剧命运作了铺垫。文章开头就写送灶的目的,一是表明时间已经进入“年底”——“就在天空中也显示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二是过渡,因为“祝福”始于“送灶”的次日,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祝福。

关于“祝福”的描写,文章一共出现有四次。第一次集中介绍在文章的第二段:“„„这是鲁镇终年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卖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点上蜡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是放爆竹„„” “祝福”是一种绍兴新年习俗,又称“作福”、“作冬福”、“作年福”,它被鲁镇人视为年终大典,一般由家中男子主持祭祀,祈求来年好运的一种封建习俗。“祝福”的时间一般是在农历腊月二十三送灶神上天之后到除夕这段时间。此间若遇上不吉之事,尤其是死人,便认为会给新的一年带来厄运和晦气。所以当鲁四老爷听到祥林嫂的死讯时,生气地骂道:“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个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祭祀的“福礼”很丰盛,一般是鸡、肉、鱼,有条件的人家则用“五牲福礼”:鸡、鹅、元宝肉、猪头肉和鱼。关于年关大典的“福礼”,早在汉代就有“会稽之民往往财尽于鬼神,产溃于祭祀”的记载,可见古人对于祭祀之礼的重视。

文中第二次描写“祝福”场景是:“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个担当,竟没有添短工。然而她颇满足,口角便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这是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四老爷家做工不久为鲁四老爷家“祝福”做准备工作。这时的祥林嫂安分耐劳,满于现状,在精神上是愉悦,充沛和轻松的。{送灶神的文章}.

第三次关于“祝福”的描写是:“鲁镇永远是过新年,腊月二十以后就忙起

来了„„这回须雇短工„„另叫柳妈做帮手,杀鸡,宰鹅„„祥林嫂除烧火之外,没有别的事,却闲着了,坐着看柳妈洗器皿。“这是祥林嫂第二次回到鲁四老爷家做工后,鲁家让别人准备”福礼“,却不让祥林嫂沾手的描写。这次与上次形成鲜明对比,给原本就死了丈夫和孩子的祥林嫂在精神上又一沉重的打击。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这是文中关于“祝福”第四次的描写。旧时绍兴人俗信,除夕夜众鬼游荡人间,年兽肆虐,所以燃放鞭炮,以避鬼邪魂。死不当时的祥林嫂在鲁镇人的心中,显然属于恶鬼之类。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正事要将她的阴魂永远地赶走。封建陋习就是这样将人间最起码的人情泯灭殆尽,致使祥林嫂死后仍为世人所厌烦!

二 祭拜祖先

《祝福》里另一个重要的祭祀活动就是祭祀祖先,简称祭祖。 “四叔家里最大的事件是祭祀,祥林嫂先前最忙的时候也就是祭祀,这回她却清闲了„„她在这一天可做的事不过坐在灶下烧火。”这是七月十五的祭祖,祥林嫂第二次到鲁四老爷家做工,。鲁四老爷“暗暗地告诫四婶说,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的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一切的饭菜,只好自己做,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这是封建礼教和风俗禁忌吞噬祥林嫂的开始。“伤风败俗”说明了鲁四老爷作为封建礼教的维护者对祥林嫂这样的寡妇是排斥和厌恶的,而成了寡妇的祥林嫂一旦沾手祭祀,那些祭品就会“不洁不祥”,就不能拿来祭祀祖宗。受封建文化影响的鲁四老爷自然让她远离祭品,剥夺了她的劳动权利,自然也就剥夺了她赖以生存的基础,使她成为一个有罪的人,把她推入精神折磨的深渊,这成为日后在精神上击垮祥林嫂的直接原因。

当祥林嫂从柳妈口中得知“捐门槛”可以洗刷自己不干不净的罪名时,一种隐约的希望在她心头渐渐浮现,只要能恢复一个普通劳动妇女精神上的尊严,能保留一个做人的权利,她甘愿付出自己一切代价!然而四婶喝断了她最后的希望与幻想。“炮烙”似的缩手动作,变作灰黑的脸,失神的表情,让祥林嫂的精神受到了重创。封建的统治秩序和“三纲五常”伦理道德固守“吃人”本质,{送灶神的文章}.

这就注定了祥林嫂悲剧的命运。

从民俗文化角度看,把祥林嫂推到绝境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信仰民俗中的一个又一个封建恶俗,这些愚昧、迷信、无知的陋俗陋习,能给人造成精神和肉体上极大痛苦,对妇女的摧残尤其突出。祥林嫂正是封建恶俗的牺牲品,她的悲剧正是因为她一而再地触犯了封建恶俗陋习中的各种禁忌。

年纪轻轻的祥林嫂就死了丈夫,不管她丈夫如何去世,世人都把责任推到祥林嫂身上,说她命中犯披麻星,生就为丈夫披麻戴孝的,克死了丈夫,成为寡妇的她成了人们避之不及的对象。而“再婚克夫又克子”的罪名则让她彻底跌入最冷漠的深渊,也别无选择地成为人们禁忌的对象。她精神上痛苦不已,开始变得疯癫,最后死在鲁镇热闹非凡的“祝福”中。而她的死仍没有换来人们一丝的同情,反而冲突了人们新年的美好气氛,落得一个“谬种”的罪名。 结论{送灶神的文章}.

通过以上粗浅的分析可以看出,《祝福》里有较多的祭祀活动描写,这些描写都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揭露人物悲剧命运而服务。祥林嫂的悲剧是封建陋俗的悲剧,那些几千年来根植在人们意识中的落后思想很难一下子从人们头脑中清除出去。它是悠久历史文化的积淀,蕴含着集体的无意识,这种无意识是如此的根深蒂固。在缺少民主意识封建闭塞的农村,如果不彻底改革落后的生产方式,不经历彻底的思想革命,打破人们固有的落后思想,这些祭祀活动中的恶俗陋俗就难以根除,广大妇女就难以彻底解放。只有经济发展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更新了,禁忌的虚妄本质被识破了,祥林嫂式的悲剧才能够避免。

第三篇:《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生必知的一千个问题(上))_为什么十二月廿三要送灶神?》

隆冬时节,忙碌了一年的农民们停下了地里的活,女人们一遍又一遍地清扫灶间、擦洗灶台,制做沙豆馅饼和麦芽糖;男人们则沉默地忙着制作“纸马”、“竹轿”。僧尼道人挨家挨户地分发檀越灶经以及灶神爷的画像。人们这样纷纷地忙碌是为了能在腊月廿三那天给灶神爷供上酒果、糕饼和麦芽糖;把酒糟抹在灶门口上;把写有家族姓氏的灶经焚化,把竹篾仿制的小轿子和纸片做成的神马烧灰送给灶王斧;把稻草剁碎了拌上青豆撒上房顶;把旧灶神像撤了换上新的,再加上“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的条幅。因为他们相信,这样一来这个穷苦的家庭就会开始有福了。他们每年都这样祭着,每年都抱着同一种愿望。这就是中国民间的祭灶习俗。{送灶神的文章}.

中国人祭灶的习俗,最早大概可以上溯到周代。那个时候天子诸侯每年夏天都要举行特别隆重的祭灶仪式。大概古人对于能烹制饮食的炉灶怀着万般感激。因此,古人祭拜灶神就特别考究。据《白虎风》上说,天子诸侯届时必然是以牛作牺牲,供给灶王爷享用。而卿大夫地位低一点,一般也要用羊来献祭。

至于灶王爷是何方的神圣,自古以来一直众说纷纭。《淮南子》里说:“炎帝作火官,死而为灶神。”是说灶神是炎帝死后变来的;古代人崇拜火神,而灶跟火的关系又很密切,因而从祭火转而为祭灶,倒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但是在汉代以前,祭灶都是在夏天举行,从什么时候起把这祭祀改在了隆冬腊月了呢?据范晔《后汉书·阴兴传》里说,汉代有个叫阴子方的人,很孝顺,又忠厚,腊月的一天早晨亲眼看到了灶王爷显形,阴子方激动得连连叩拜,正好家里还有黄羊,赶紧把羊捉来宰了,献在灶神面前。从那以后家里成了暴发户,买屋置地,养车马蓄奴仆,简直像一邦君主。阴子方做梦也没料到自己会有这样的荣华富贵,告诫子孙世世代代要把灶神爷祭祀下去。

大概是人们都希望像阴子方那样得到灶神提拔恩宠吧,反正祭灶的风俗是像一阵风刮过了中国广阔的疆域,在老百姓中间落下了根。人们越传越信以为真,以为灶王爷是玉帝派到家里来监督善恶之神,每年腊月廿四要去一趟天上,向玉帝通报这一家的善恶。既然灶神可以在玉帝面前说好说坏,老百姓便不敢有丝毫得罪,于是,就提前一天,在腊月廿三对他祭祀一番,用麦牙糖粘牢他的嘴或请他吃酒,把他灌醉。正像宋朝大诗人范成大在《祭灶词》里写的:“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酚酒烧钱灶君喜。”让灶神爷吃了开心,不敢揭这家人的短;还给他送匹“纸马”,抬顶“竹轿”,因为七天以后灶神爷还要告别玉帝,赶回人间过大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