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感悟随笔

时间:2021-10-26 12:47:23 节日作文

第一篇 教学感悟随笔《2016体育教学随笔感言》

引导语:以下是小编YJBYS为大家精心整理和推荐的体育教学随笔感言范文,欢迎阅读!喜欢的话可以分享给朋友哦。

范文一:

前段时间,我们班来了四个外籍学生,她们是新加坡南洋女中赴苏浸濡学习团的成员,她们在星海学校将跟班进行为期三周的学习,体育课也不例外。

今天下午第二节课是这些新加坡女中学生来校后的第二次体育课。铃响后,我们都集中在操场。这时天公却不作美,下起了蒙蒙细雨,我略作考虑,便改变计划(为避免学生淋雨着凉),宣布本堂课在体育馆进行乒乓和羽毛球训练。话毕,同学们都欢呼雀跃地涌向体育馆,一时间馆内热闹非凡(还有其他班的学生在运动)。照例,我穿梭在一组组打球的学生中,指点动作,规范要领;大家都很放松,也很悠闲,还有七八个女生因场地限制在场边看着聊着,我赶紧催她们到场边作运动,但效果不是很好,也许是馆内人太多的缘故,施展不开,我也就随她们去了。

不一会,我注意到四个新加坡女生拿着羽毛拍走出了门,心想她们肯定是去放松偷懒了,不管了,内外有别么。大约过了十来分钟,我环顾场内未见她们四人身影,我想该把她们召回了。于是来到门口,刚想张口发令,却嘎然而止,只见两位女生(卓惠盈和李美洁)在细雨中打着羽毛球,更让我惊讶的是她们在进行的是高远球对打练习(比较正规的练习),只见一个奋力把球抽向对方身后不同落点,另一个通过步伐快速移动、左右开弓把球送到前者头顶上方,伴随着呼呼的抽球声,羽球在空中飞行了十几个来回,有板有眼的模式就像是我们业余体校的运动员在上训练课。此时,我觉得操场上很静,虽然不远处有男同学踢足球、打篮球传来的呼喊声,但是我耳中那呼呼的球声和广式英语的加油声是那么地强烈;不知是雨水还是汗水,随着她们轻巧的身体转动甩向四周。我问我自己,她们是女中学生吗?从她们盯着羽球那专注的眼神中我似乎看到一种东西,那是什么,我说不清楚。

我疑惑着回到了体育馆……

下课铃响了,我和学生们一起走出了体育馆,此刻操场上的学生都朝着通向教学区的小桥涌去,我也低着头,顺着跑道,在蒙蒙细雨中赶向办公室。

突然,我看到眼前不远处有一双脚,逆行迅速向我靠近,我不由自主身体向旁一侧,抬头,一个带着眼镜的,不是很高的女生掠过我身旁,我顺着她的背影望去,跑姿很一般,两臂摆动肘部略带外展,还有点撅臀,显然是一个普通学生在跑步。我调头继续走路,快到桥边时我又看到她一圈过后朝我跑过来,我顺口打招呼式地说:“跑完了?”“还有六圈。”边说边抬腕看了看表,又是那种外来汉语,又是我不很熟悉的新加坡女学生。我脚步停了下来,从她身体反应我判断,她至少已跑了4-5圈,雨中跑5000米(我们的操场是400米标准的田径场),没有老师规定要求,她一个普通学生,进行5000米跑,没有经过长期锻炼是一般学生无法承受的,尤为可贵的是,她在锻炼过程中的目标意识以及所承受的心理和情感上的历练将是她一笔重要的成长财富,我的思维顿时凝固了。

我一直看着她跑完,看着她并不很累的样子,便同她交谈起来。她告诉我:她“叫林若双,小时候身体弱,父母就带她到家附近的体育场去看别人锻炼,慢慢自己也参与跑步,现在几乎天天要跑5000米,大约在30分钟左右跑完。”我问她:“跑步对身体有好处吗?”她说:“很好,不怎么生病。” “跑步对学习有帮助吗?” “不觉得,平时每天上完课就想睡觉。学校下午2:30放学,我回家先睡一会,就去家附近的体育场跑步,我们学校没这么好、这么大的操场。”她还告诉我另外一个叫黄莉恬的同学,是她们学校田径队练铁饼的;在我们学校,放学后班上很多同学都参加各类体育兴趣锻炼,卓惠盈和李美洁就是羽毛球俱乐部的(还有参加艺术类、文学类的),学校固定体育课每周一节,1小时……”。她们的言语很朴实,丝毫没有大道理,其实她们本来就是普普通通的女中学生,同我们的同龄学生没有两样,但是两者对体育的理解、态度和方式方法却是截然不同的,这种差异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会有什么影响,我们还无法推断。然而,有一点我能想象,她们两者对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的效果是不同的,换言之,她们今后对积极的生活方式形成的态度也将有差异,目前彼此父辈之间体育锻炼意识的差异就是一个明显的佐证。我们希望培养我们的学生能有积极向上、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那决不该是说教所能做得到的,它需要载体具体落实实施,体育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途径。新加坡南洋女中学生的体育表现让我们看到了这种体育精神,一种学生阶段必须培养的精神——积极向上,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目前,在学校中正推行新课程标准实验,体育教学目标加强了对学生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要求,目的是引领体育教学更多地为学生成长发展考虑,同时也延伸了原有体育课堂的作用。但是,在强调学校课堂教育的主作用外,我们是否还需关注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大环境的问题,如时间、场地、家长、老师、学生间认同等等,因为体育教育的任何附加功能都靠身体练习来完成的,而仅靠每周体育课那些有限的时间、有限的教学资源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尊重认知规律,尊重学生发展规律,尊重体育锻炼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我们的学生积极向上,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范文二:

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体育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怎样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浅谈如下:

一、 巧设悬念诱兴趣悬念是对一个问题还没有得到答案的焦虑心理,它是学生对新知识企盼的兴趣来源。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识规律,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巧设悬念,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在教《绪言》一节时可向学生展示体育科学的发展历史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宏伟蓝图,介绍体育与人类生存和社会文明的重大关系,使学生体验“处处有体育”的真情实感,与此同时巧妙地配合体育训练设置问题,使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感受体育世界的神秘和新奇,使他们从一开始就向往学习体育,增强对体育学科的兴趣。另外,在每节课的导入时,也可以联系实际设计一些与知识有关,并且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验现象的问题或者实验,作为悬念,让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找“为什么”,使学生一上课就兴趣盎然,沉浸在乐学的气氛中。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第二篇 教学感悟随笔《2015教学体会随笔范文》

教学体会随笔范文

培养真正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所展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培养出了真正的人,孩子们在这里得到一段人生历程中重要的、关键的、幸福的健康成长。孩子们在这里众多的兴趣小组里展示着他们的才智实践活动。他们的眼睛在发现,他们的心灵在激动。

在78节一个“差生”的“思维的觉醒”中,一个叫巴甫里克的孩子曾经一度被他的一个女教师当做差生同情,巴甫利克面对教科书苦思苦想一月又一月,一个学季又一个学季,女教师竭尽全力把巴甫里克“拉到”那个标志着平安无事的救命的分数线上来,这个孩子为此吃尽了苦头。他几乎没有时间去参加课外活动,只要他跟同学们玩上个把小时,女教师就认为他偷懒,不肯用功。而且总的来说,女教师认为学生参加课外小组活动,不过是用一点什么事情填补学生的空闲时间的一种手段而已。期间,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认真观察这位学生,看出这位学生具有精细的观察力。但是这位女教师还是一分钟也不放过这孩子离开她的视线,她仍然认为孩子的智力发展只有读好教科书这一条路可走。这个孩子十分艰难地从四年级毕业了,带着女教师的教育鉴定及语法错误登记表、经常让他复习的算术规则的清单。

到了五年级,读教科书的时间更长,更加使人疲劳了。先后找巴甫里克的母亲谈话的教师共达八位。但是,于此同时,巴甫里克的课堂上也出现了一点新的东西;在许多课堂上,已经不像在小学时那样只要求听讲和记忆,而且还要求动手做一些事情。这种课给巴甫里克带来了欢乐,使他最感兴趣的是植物课。那位植物学教师善于安排课堂教学,他不仅要求学生像平常所说的那样“掌握教材”,而且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他要每一个学生都缝一个布口袋,做几个纸袋,以便装各种各样的“生物材料”,准备上课时使用。学生们从布袋里掏出的东西,有各种枝、叶、根、茎、花和种子。所有这些,都让放大镜仔细观看,加以比较,并且画下来。教学感悟随笔

直到这时,全体教师才第一次听说,原来巴甫里克是一个非常聪明好学的学生,而他的智慧——用自然学科教师的话来说,是“表现在手指尖上”。一位教师在校务委员会的会议上说:“这个五年级生会做的事,是有经验的园艺工也很少能做成功的。”

巴甫里克开始了他幸福的日子,开始了他的转变,开始了他“思维的觉醒”,这一点最明显地表现在,知识的最初的源泉(客观、现实、实践、生活)受到了观察、检验和研究。在一些课上,当理论性的概括跟周围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比较复杂和不太明显时,这孩子的思想就“觉醒”的慢一些。毫无疑问,这个孩子的思维的觉醒,迅猛的智力发展、对知识的兴趣的增强,——这一切都是跟那位生物老师善于成功地开发出他的天才和创造性劳动的禀赋有着直接联系的。巴甫里克本人懂得了并且感觉出:植物栽培是他能在其中表现自己能力的活动领域。他努力弥补过去荒废了的东西,几年过去了,他的劳动成为一种真正的创造,实验研究得到一些抗寒的果树品种,学会了培养一种使果树恢复青春的土壤,学习上也一年比一年取得更好的成绩。最后中学毕业后,他进了农业学院,后来成为农艺师。

“差生”巴甫里克的“思维的觉醒”得力于他的生物老师的善于引导,由此可见评价孩子不能仅限于一个分数,我们要尽可能地从多方面发现孩子的天资禀赋,使孩子更好地在他的特长领域得到更好地发展,培养真正的人!

(编辑:圆圆)

第三篇 教学感悟随笔《2015随笔感言》

第1英语教学随笔感言教学感悟随笔

一直在反思,我该如何要求他们?一直以来,我都是以快乐来衡量一个课堂,如果说他们在课堂中体会到了快乐,那么我觉得我就成功了!可是现在,突然明白,其实教学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一种责任!我除了给孩子快乐,我还给了他们什么呢?

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基础,也许最应该做的还是改变自己的想法,不能高估了自己,更不能高估了自己的学生,有时学生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优秀,而自己,要学习的地方也是很多很多!

以前听过一句话,你对孩子有什么样的要求,孩子就会给你什么样的回馈,一直以来都不相信,可是现在相信了,记得在一个班里拼命地强调读英语的重要性,并且时刻叮嘱着他们,后来发现那个班任务完成的最早,要知道一开始我以为他们完不成的,可是他们还是都做到了,是的,有时候是该放手严格要求他们的!

英语的学习是狠抓句型及单词,因此,每天早上要求学生抽出一定时间开口读英语,锻炼口语能力,熟悉课文(www.suibi8.com)。在班级选出读音规范的科代表,由教师指导培养好科代表。而且教师经常巡视和抽测,使学生不知不觉巩固所学习的单词;要求每节课前学生听写十个单词,必须做到完全正确。既要学习新知识,又要巩固旧知识,得到两面照顾,不能松懈。保证所学的单词的正确记忆,为对话练习及书写打下基础,保证单词的正确性,提高听力的准确性。除抓句型及单词外,还要为学生区分易混、易错的地方,使学生心中有数,提高叛断应变能力。

学习英语是循序渐进的,每个阶段都不能松懈。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辅导中、下等生,让他们能跟得上,打好基础,以后的学习才能顺利通过。

总之,今后继续加强对教材的钻研,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得更轻松,真正做到“Itisfun,itiseasy.”从而取得更大进步。

第2体育教学随笔感言

前段时间,我们班来了四个外籍学生,她们是新加坡南洋女中赴苏浸濡学习团的成员,她们在星海学校将跟班进行为期三周的学习,体育课也不例外。

今天下午第二节课是这些新加坡女中学生来校后的第二次体育课。铃响后,我们都集中在操场。这时天公却不作美,下起了蒙蒙细雨,我略作考虑,便改变计划(为避免学生淋雨着凉),宣布本堂课在体育馆进行乒乓和羽毛球训练。话毕,同学们都欢呼雀跃地涌向体育馆,一时间馆内热闹非凡(还有其他班的学生在运动)。照例,我穿梭在一组组打球的学生中,指点动作,规范要领;大家都很放松,也很悠闲,还有七八个女生因场地限制在场边看着聊着,我赶紧催她们到场边作运动,但效果不是很好,也许是馆内人太多的缘故,施展不开,我也就随她们去了。

不一会,我注意到四个新加坡女生拿着羽毛拍走出了门,心想她们肯定是去放松偷懒了,不管了,内外有别么。大约过了十来分钟,我环顾场内未见她们四人身影,我想该把她们召回了。于是来到门口,刚想张口发令,却嘎然而止,只见两位女生(卓惠盈和李美洁)在细雨中打着羽毛球,更让我惊讶的是她们在进行的是高远球对打练习(比较正规的练习),只见一个奋力把球抽向对方身后不同落点,另一个通过步伐快速移动、左右开弓把球送到前者头顶上方,伴随着呼呼的抽球声,羽球在空中飞行了十几个来回,有板有眼的模式就像是我们业余体校的运动员在上训练课。此时,我觉得操场上很静,虽然不远处有男同学踢足球、打篮球传来的呼喊声,但是我耳中那呼呼的球声和广式英语的加油声是那么地强烈;不知是雨水还是汗水,随着她们轻巧的身体转动甩向四周。我问我自己,她们是女中学生吗?从她们盯着羽球那专注的眼神中我似乎看到一种东西,那是什么,我说不清楚。

我疑惑着回到了体育馆……

下课铃响了,我和学生们一起走出了体育馆,此刻操场上的学生都朝着通向教学区的小桥涌去,我也低着头,顺着跑道,在蒙蒙细雨中赶向办公室。

突然,我看到眼前不远处有一双脚,逆行迅速向我靠近,我不由自主身体向旁一侧,抬头,一个带着眼镜的,不是很高的女生掠过我身旁,我顺着她的背影望去,跑姿很一般,两臂摆动肘部略带外展,还有点撅臀,显然是一个普通学生在跑步。我调头继续走路,快到桥边时我又看到她一圈过后朝我跑过来,我顺口打招呼式地说:“跑完了?”“还有六圈。”边说边抬腕看了看表,又是那种外来汉语,又是我不很熟悉的新加坡女学生。我脚步停了下来,从她身体反应我判断,她至少已跑了4-5圈,雨中跑5000米(我们的操场是400米标准的田径场),没有老师规定要求,她一个普通学生,进行5000米跑,没有经过长期锻炼是一般学生无法承受的,尤为可贵的是,她在锻炼过程中的目标意识以及所承受的心理和情感上的历练将是她一笔重要的成长财富,我的思维顿时凝固了。

我一直看着她跑完,看着她并不很累的样子,便同她交谈起来。她告诉我:她“叫林若双,小时候身体弱,父母就带她到家附近的体育场去看别人锻炼,慢慢自己也参与跑步,现在几乎天天要跑5000米,大约在30分钟左右跑完。”我问她:“跑步对身体有好处吗?”她说:“很好,不怎么生病。”“跑步对学习有帮助

吗?”“不觉得,平时每天上完课就想睡觉。学校下午2:30放学,我回家先睡一会,就去家附近的体育场跑步,我们学校没这么好、这么大的操场。”她还告诉我另外一个叫黄莉恬的同学,是她们学校田径队练铁饼的;在我们学校,放学后班上很多同学都参加各类体育兴趣锻炼,卓惠盈和李美洁就是羽毛球俱乐部的(还有参加艺术类、文学类的),学校固定体育课每周一节,1小时……”。她们的言语很朴实,丝毫没有大道理,其实她们本来就是普普通通的女中学生,同我们的同龄学生没有两样,但是两者对体育的理解、态度和方式方法却是截然不同的,这种差异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会有什么影响,我们还无法推断。然而,有一点我能想象,她们两者对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的效果是不同的,换言之,她们今后对积极的生活方式形成的态度也将有差异,目前彼此父辈之间体育锻炼意识的差异就是一个明显的佐证。我们希望培养我们的学生能有积极向上、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那决不该是说教所能做得到的,它需要载体具体落实实施,体育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途径。新加坡南洋女中学生的体育表现让我们看到了这种体育精神,一种学生阶段必须培养的精神——积极向上,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目前,在学校中正推行新课程标准实验,体育教学目标加强了对学生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要求,目的是引领体育教学更多地为学生成长发展考虑,同时也延伸了原有体育课堂的作用。但是,在强调学校课堂教育的主作用外,我们是否还需关注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大环境的问题,如时间、场地、家长、老师、学生间认同等等,因为体育教育的任何附加功能都靠身体练习来完成的,而仅靠每周体育课那些有限的时间、有限的教学资源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尊重认知规律,尊重学生发展规律,尊重体育锻炼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我们的学生积极向上,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第3数学教学随笔感言

我使用小学数学新教材教学已三个多年头了,蓦然回首,这几年的教学真是喜忧参半、成败交错。事到如今,是该盘点一下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的时候了,也许它还可以成为后来者的“警教”之言,也是自己小学阶段后期教学的正确的教学思路形成的“催化剂”吧!

经过新教材的教学使我真正理解了教师要刻苦钻研教材的重要性,因为新教材留给教师的教学空间实在太大。如果不认真研读教参、教材,不清楚各知识点在整个小学阶段甚至后继学习中的重要性,不明确各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及相互作用,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教学步子则将或深或浅,会给自己的教学留下很多后遗症;其次,三年多的教学,使我真正懂得“课标是源、教材是流”,逐渐具备创造性使用教材教学的能力。应该说,没有哪个专家或老师可以说他的思想、教法就绝对的正确、绝对的好,都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修正完善以取得教育者们的共识。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认知能力、生活经验客观地受家庭环境、地域所处等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它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这是不可否认的,就如农村的学生连数学书上的卡通动物都不认识,这就是事实,这就需要教师学习课标、把握小学阶段在“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等领域应达到哪些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的地使用教材、巧选素材、合理设置教学活动内容、使用有效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自进入新教材教学以来,我始终以新课程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不断地使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向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方向转变,同时,我也曾彷徨与忧虑,但是,经过几年的实践,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已彰显出可喜的面貌。1、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因为我为他们组织的学习活动是丰富有趣的、学习内容是有用的、探索的问题是有挑战性的,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加之我留给学生的课外作业很少(但具有很强的可练性),学生自然也就学得轻松而乐学。2、绝大部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品质逐渐形成。教学中的新知学习我都习惯让学生“先尝试、再引导其释疑解惑”以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3、所有学生都养成了与同伴合作、交流的好习惯,数学口头表达能力良性发展。我的口头禅“这个问题有难度,不妨与同伴齐心协力一起想办法。”、“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听”使普遍学生有了与人合作学习的意识,都能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在课堂或是课外与人交流。4、学生的思维较活跃、开阔。由于新教材教学中突出了算法的多样化、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等的教学,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明显活跃与开阔。5、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逐渐形成。教学中每每让学生学会了某个知识点就让其举例应用,或是常以“看到这个数、算式、信息、公式、图形等,你能联想到与它相关的哪些数学知识?”启发学生对呈现的知识进行再思考,进而形成对相关知识进行串联的能力,逐渐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

三年多的新教材教学实践,我逐渐地成长起来,我教学的学生也展现出可喜的面貌,然而我也留下了一些教学遗憾:1、部分学生计算速度慢、正确率不高。教学中总以“课堂上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与交流的时间多了,动笔练习的时间就少了”为借口为学生在计算上出现的问题而开脱,却没有鼓励学生课外进行练习(又忧于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其实如果从一年级开始就着眼培养学生每天必练几道计算题的习惯也不是难事(切莫受诸如“一年级的学生不准布置家作”的规定的影响)。我可以大胆地说,我教学的两个班级的学生,没有一个学生没有掌握计算方法,但为什么部分学生会存在速度慢、正确率不高的问题呢?究其原因:一是这部分学生惰性强(每每遇到按老师的规定自己设置题目[如10道口算题、5道三位数乘或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题……]练习,他们总会出一些很简单的题目,甚至不能保量完成)、习惯差(马马乎乎);二是我要求不严,每每遇到学生计算错误,仅仅只是要求学生改正也就罢了,致使学生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形成错了就改、再错再改、马马乎乎没关系的错误意识和习惯,所以我想在鼓励教育的同时如果能对犯错的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即便采取适当的惩罚,学生犯错的频率就会低多了。2、部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几年的教学中,大部分“解决问题”的内容都被购物、租车租船充斥着,以老师们的话说“二年级就开始租车租船,租到四年级差生才有点儿眉目,可解决其他综合性稍强的问题就‘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传统教材中到三年级才进入两步应用题的思维训练,可是新教材中从二年级开始就涉及含有两个未知数的问题的解决,学生必须掌握“假设”、“尝试”、“整体思考”等策略,加之“拆分”、“凑和”等思考才能解决,差生在这种问题的学习中根本就是坐飞机,就连稍好一点的学生都不能从中形成有条理的表达其思考的能力,用孩子们的话说“我是‘凑’的”,可这样的题目一道例题或是一个练习题就足以花费一节课的时间,而对差生来说是0效果。我想如果下一轮我再教学二年级,我一定要给学生设置一些与生活接近的数量关系比较明朗的两步计算应用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初步学会用分析法(要求什么问题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和综合法(知道什么信息可以让我们联想到可以求什么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随着年级的增高,逐步向学生渗透“摘录”、“画图”、“列表”、“模拟”、“简化”、“尝试”、“找规律”等策略;其次,一定要在二年级乘法和除法的意义教学上花大力气,让学生真正理解性地解决乘、除法问题而不是瞎猜乱碰,为中高段的综合性较强的解决问题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此,是否可以降低学生在“解决问题”领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实验。

我想,每位教师都具有各自的教学风格,拥有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和针对不同的学生情况调试自己的教学行为的能力,但在不同的教学方法的作用下,学生存在的问题有些是带有共性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努力寻找真正有效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素材、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教学感悟随笔

第4网络研修随笔感言

自从参加网络远程研修以来,我在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方面,经历了迷茫懵懂、渐呈清晰到教学观念上有了较大的提升,可以说研修平台像一扇窗口,让我眼界更加宽广,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感谢远程研修平台!

首先,远程研修开辟了一条普通教师与全国知名教育专家,紧密接触的通道(www.suibi8.com)。我可以随时聆听专家的讲座,领略专家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方法,耳目一新,百听不厌,从根本上转变了教育观念。在工作中,使我能够再遇到与讲座中类似的、或其它棘手的问题时,学会理性的思考和冷静地处理方式。

其次,远程研修为学员搭建了广阔的交流平台。以前专家传经送宝,或教师学习交流要“走出去,请进来”颇费一番周折,也难于满足到各地学习的强烈需求。如今却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图”!网上研修,一下子缩短了地域之间的距离,改变了时空之间的连线,我可以十分便捷地在网上学习、交流,和众多的学友虽不“面对面”却已“心连心”,真可谓为是,妙不可言,乐在其中!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远程研修平台像一架云梯,让我能不断的向上攀登。看到了有那么多的学员文笔流畅,才思敏捷,学识渊博像磁石一样吸引了我,令我感慨万千,羡慕不已,顿觉“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自有强中手”,仿佛又了学生时代,充满了孜孜以求的激情;仿佛打了一剂强心剂,开启了自身向上不断攀登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作为一名教师要求学生勤奋好学,自己首先要做到学无止境,要求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自己也要边学、边思,不浅尝辄止,不固步自封,勇于探索,学有所获!

感谢网络研修平台,让我听到了那么多默默无闻的教育工作者,实践探索的脚步声;感谢网络研修平台,让我看到了那么多心怀高远的执著寻梦人;感谢付出智慧和辛苦的教育专家和同行们,让我从你们精彩评论和提交的一份份的班级作业和班级交流中,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具有的无限人生,无限的风景!

第四篇 教学感悟随笔《“以读带讲、读中感悟”教学随笔》

“以读带讲、读中感悟”教学随笔

本溪市明山区东胜小学

孙秋玉

“以读带讲、读中感悟”教学随笔

“以读带讲、读中感悟”这个理念在没学习前我也是一头雾水,感觉很陌生。特别是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实施以读带讲,我还是很困惑的。在聆听了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刘宪华老师的讲解,参加了她的培训后,我对“以读带讲”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读”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也是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人说“无酒不成席”,在语文课上就是“无读不成课”。苏轼的“三分诗七分读”,朱熹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十分强调“读”对理解和表达的作用。以读带讲,就是要学生扎扎实实的读书,轻轻松松的读书,不需要老师太多的讲解与分析。

以读带讲并不是让学生一遍一遍地“读”课文,来代替教师的“讲”,从而就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变。这样来认识“以读带讲”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在“以读带讲”的教学课堂中,学生的“读”是重要也是必要的,但如果单纯地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课文,效果会适得其反。因为学生不懂得为什么去读,该如何去读。我认为我们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白读书的目的,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和步骤。这样一来,教师就不会在以读带讲的课堂里袖手旁观了,指导、引导、点拨、启发、鼓励甚至参与都是教师的任务。教师的角色就是这样转变的。 在课堂中,我们应该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读课文,使他们有充分的时间静静地思考,细细地品味。我们应该相信学生自己能学会,让学生在读中自学,在读中领悟,在读中体验。对于学生通过阅读能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不再讲,对学生不易读懂的难点,教师适当点拨,最终达到通过阅读自己解决。“以读带讲”这既是学生自主体验的表现,也是学生获得真知的过程。自己劳动所得,感受更深,记得更牢。从而才能完成语文学习上的意义建构,实现语言的发展和精神的成长。

在“以读带讲”的课堂中,读的形式不仅要多样,还要在读的指导和训练上有层次,要体现出朗读由生到熟、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训练过程。更重要的是要善于用指导朗读和学生有感情地读的方法,培养语感,加深情感的熏陶。指导不可浮于表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有感情”是什么样的感情?这样的指导不具体。 “读得不太好,你能再读一遍吗?”哪里不好?为什么不好?评价不具体,学生就没有具体的努力方向,语言本身的表现力就被削弱了。 我们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和步骤,读有多种多样:范读、默读、引读、自由读、接读、分角色读、选择读、情境读、配音读、齐读、小组读、个别读…根据教学内容、目的及学生年龄的不同,教师可让学生选择不同的读法。这些阅读方法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而我通过参加主题阅读的学习对朗读又有了新的认识,正如特级教师于永正所说,语文能力不是学生做题做出来的,也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读书读出来的。朗读是将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将无形的情感转化为有形的表情,通过朗读融入作品,产生共鸣,人入其文,心入其文,情入其文。与文本心灵对话,以形象感染人,以感情打动人,使之受到美的熏陶,情的激励,引导学生在形象的再创造中享受朗读,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升华感情,提高人文素养。在培训中,我学习了解了一些新的阅读方法:

一、改变原文对比读,品其意味,得起精华。

改变原文读,强化了对比,文章的精妙处,在师生先抑后扬的对比中,彰显出来,得到升华。

第一种,减词引导学生读原文。以《月光曲》为例

教师(减词改变原文读):皮鞋匠听着。

学生(读原文):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教师(减词改变原文读):他面对着大海,

学生(读原文):他好像面对着大海,

教师(减词改变原文读):月亮升起来。

学生(读原文):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教师(减词改变原文读):海面上,撒满了银光。

学生(读原文):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撒满了银光。 教师(减词改变原文读):月亮,穿过微云。

学生(读原文):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教师(减词改变原文读):忽然,海面上刮起了风,卷起了浪, 学生(读原文):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大和巨用夸张的语气读)

教师(减词改变原文读):浪花,涌过来……

学生(读原文):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第二种,换词改变原文对比读。以《花钟》为例

教师(换词改变原文读):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

学生(读原文):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教师(换词改变原文读):五点左右,蔷薇开了;

学生(读原文):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教师(换词改变原文读):七点,睡莲开了,

学生(读原文):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

教师(换词改变原文读):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

学生(读原文):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

教师(换词改变原文读):傍晚六点,烟草花开了;

学生(读原文):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

教师(换词改变原文读):月光花在七点左右开了……

学生(读原文):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自己的花瓣……

教师(换词改变原文读):昙花却在九点开了。

学生(读原文):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二、提示关键承接读,抓住重点,得起要领。例《第一场雪》 教师(提示,下同):前天,——

学生(接着读,下同):气象台发布了强大的冷空气即将南下的消息, 教师:昨天,

学生:从遥远的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就侵入了胶东半岛。

教师:昨天一清早

学生:天气骤然变冷,空中布满铅色的阴云;

教师:中午,

学生: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整整一个下午, 教师:黄昏时分,

学生:风停了,就下起鹅毛般的大雪来。

教师:开始……

学生:还伴着一阵小雨,

教师:不久……

学生:就看见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飘落下来。 教师:到了夜里……

学生:就万籁俱寂,——偶尔咯吱一声响。

三、以讲引渡启发读,提示规律,弄清关系。

下面的例子非常复杂,有假设、条件、转折、因果、递进,老师如果要讲可能半天也讲不明白,但是你如果这样一读,这些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全都清清楚楚。例《我的战友邱少云》

教师(引):作者提出第一个假设——

学生(读):他只要从火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

教师(引):结果——

学生(读):就可以把身上的火扑灭。 (只要……就……) 教师(引):第二个假设——

学生(读):我趴在他附近,只要跳过去,扯掉他的棉衣, 教师(引):结果——教学感悟随笔

学生(读):也能救出自己的战友。 (只要……也……) 教师(引):接着意思一转折——

学生(读):但是这样一来, (但是……)

教师(引):递进推断。不但

学生(读):我们就会被山头上的敌人发觉,

(不但……而且……都会……)

教师(引):而且——

第五篇 教学感悟随笔《我的教育教学随笔》

我的教育教学随笔

梓里中学 阮凤书

人人都说教学苦,在古代有“家有五斗米,不做孩子王”的说法。确实,做一个老师挺苦挺累的,做一个好教师就更苦更累了,但这是 我们选择的职业,所以我们要做的只有默默工作。

自成为一名教师以来,己走过十年的风风雨雨,在这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有苦也有甜,有累也有乐,有困也有豁。这些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教师真挚的爱是启迪学生心灵的钥匙。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热爱,才能奉献。我的教学宗旨是:爱而不溺,严而有格,耐心细致,一视同仁。对“好学生”不“一俊遮百丑”;对后进生关心备至,增加感情投入,想法树立他们的自信心,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加之因势利导,使之逐步完善自我。

对学生的要求严格:一是严而有格,就是说对学生的要求有标准,教育方法不出格;二是严中有爱,和学生相处从不借口严格要求,而对学生摆出一副冷面孔,一派咄咄逼人的气派。要知道,一份严格之水,要渗上九份感情之蜜,才能酿成教育的甘露!

“后进生”也有闪光点,关键在于是否发现。学生的一个进步,一次好事,一次较好的作业······都是星星之火,教师及时的肯定、表扬、鼓励,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对他们树立自信心是有极大作用的。在课堂上,我总是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如果对了,我会高兴地说:“你聪明”。即使回答不上,我也会给他一个激励的目光。

俗话说:“说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教师要用美好的心灵去教育每一个学生。教师要求学生仪表端正,服装整洁,教师就应该坚持上课前整理穿着;要求学生语言文明,教师在学生面前就不要讲粗话;要求学生说普通话,教师课堂上尽量用生动、优美、简洁、精练的语言去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意境”。这样,不仅陶冶其情操,提高其觉悟,而且也能有效地培养其表达能力。

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老师习以为平常的行为,对学生终身的发展也许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做一名老师应该经常回顾自己以往的教育历程,反思一下:我造就了多少个遗憾,刺伤了多少颗童心,遗忘了多少个不该遗忘的角落!

对于一个优秀的教师而言,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丰富精彩的生活本身!教师的一生也许终不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应像山间的小溪,以乐观的心态一路欢歌,奔向海洋;

第六篇 教学感悟随笔《教学随笔小感悟》

教学随笔小感悟---“责任”

晏家屯中心学校 刘彦宏 早上,乌蒙蒙的天气,像往常一样云雾缭绕的,我开着车穿梭在弯曲的乡间公路上,路边一群群雄姿英发的孩子们背上书包,摇头晃脑的走在去学校的路上。 一到学校,我像往常一样去签到室签到,走出签到室,看见地面湿漉漉的,抬头看看,原来只是绵绵细雨。别看它小,风一吹就随风飞舞,它也能把大地滋润。我突发感想:渺小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坚持的毅力。

作为一名老师,也许没有那么伟大,但是,却能要向细雨一样滋润我们的学生。这就是一种“责任”,责任不只要让我们有责任心的教好学生,还要有责任心的教育他们各个方面的知识,教育孩子们怎样做人。不管教师所处的教学环境、教学设施、教学条件有多么的困难,教师还是义无反顾的教授学生知识,没有一丁点的怨言的履行这份责任。

是啊!回头想想,“责任”这一丝丝细雨,不正是像今天的的细雨一样在云雾缭绕的雾霾天里,不管风怎样的吹,却总能将大地滋润!

第七篇 教学感悟随笔《感悟班主任--小学教师教育随笔》

感悟班主任--感悟班主任--小学教师教育随笔

常听老师们说:当老师真累。当班主任更累。回首这两年的班主任工作,的确感到当一名小学班主任的辛苦,这其中有苦也有甜,没什么经验可谈,或许这只是自己对班主任实践工作的几点感悟,和大家交流一下:

感悟一:把赞美还给学生。

教师的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赞美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作为教师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各班总有几个学生既不勤奋上进,又不惹事生非,对班级一切活动既不反对抗议,又不踊跃参加;虽然学业平平,却不名落孙山。一般情况下,既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也得不到老师的批评,是一些容易被老师忽视“遗忘”的学生。我班的xx同学就是这样一个似乎没有什么特色的学生。在我教他的这近一年的时间里,我几乎没注意到他的存在。直到有一天,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好象也改变了他自己。那是一次课间操,由于下课稍微晚了点,学生都及及忙忙的往外挤,我站在讲台上,维持着秩序正好门后面的拖把倒了,学生光顾着挤,好象没有注意到横在地上的扫把。这时,小明同学挤了过来,告诉大家看着点,别拌倒。然后拿起来了。我被这一幕感动了,做完操回教室后,立刻在班级表扬了同学,并尽力赞美了他关心集体,为他人着想的好行为。此后,我又从几件小事里发现他性格中闪光的地方,并及时给予表扬,使真善美的精神得以激发和升华。渐渐地我发现他变了,上课特别认真,作业完成得很好,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件事给我启示颇深,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开始注重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细心观察,捕捉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把赞美送给每一个学生,使之发扬光大。使每个学生都感到“我能行”,“我会成功”。实践使我懂得,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点给予赞美,可以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氛围。请多给学生一点赞美吧,因为他明天的成功就蕴藏在你的赞美之中。

感悟二:用爱心为后进生撑起一片天空。

我们常把孩子比做初生的太阳,那么后进生就是迟升的朝阳,比起其他学生他们更需要老师的耐心、细心的呵护、理解与尊重、循循善诱„„“要小心的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这句话或许有些夸张了一点,

却实实在在的告诉我们对待后进生不可疏忽大意,作为一名,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教育好这些后进生,是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展现自己独特的风采。在我担任一年级班主任的第一学期里,我的班级里邓凡皓和张昊,他们两个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爱做家庭作业,导致他们两个的学习成绩很差,几次找家长谈话,效果也不是很好,课堂上,我仔细的观察他们两个,课下,我找他们两个谈话,发现,他们并不是那种学习成绩较差、无可救药的学生。看来是思想问题,我开始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没过几天,张昊病又犯了,我很生气,同时也有些失望,不想再管他们了,但是我又想如果我放弃了他们,那么他们也许就会越来越放松自己,所以我又不能不管他俩。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真是动脑筋了,一有空就把他两个叫到办公室一边陪他们做作业,一边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几天之后,我发现张昊已经能够自己按时完成作业了,于是,我及时对张昊进行表扬,,没过几天邓凡皓也开始自己完成作业了。当时我虽然很高兴,但是真的很害怕他们坚持不了几天又不能坚持下去了,但是令我很兴奋的是,他俩不但能按时完成作业,而且作业的质量也很高,批改他们的家庭作业,不忘加上一句批语,有时是:你能按时完成作业,老师真高兴;有时是:你可要坚持哦!并且一直坚持到现在,张昊的单元自测每次都是考“优”。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因为,我没有放弃他们。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对于后进生,要想让他们有所提高,老师一定要抓住他们的弱点,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去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给予他们的温暖,给予他们的信心,给予他们的关怀,这样让学生从内心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找到提高的办法,从而努力学习,这样的办法的确是很好的,我想这些宝贵的经验都会为我以后的班主任工作起到良好的作用!

感悟三:请耐心等待一会,花儿就要开了。——教师要学会倾听。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艺术的基础在于教师能够在多种程度上理解和感觉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吐不失为一种最好的方法,我们教师应该积极去听,与学生交谈,从中了解学生的某些动向,可不少教师总认为学生是小孩子,不乐于倾听他们的谈话,特别是学生犯错误时,更是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任凭自己对学生大加训斥,这样很不利于教育好学生,我自己也有这样的缺陷。学校强调学生不准迟到,我平时也是这样要求学生的,但有的学生就是犯病,有一次,预备铃都响过了,班里的张杰森还没来,我焦急的站在楼上往下看,也没看到人影儿,同学们都在专心的读课文,“报告”,同学们听到声音都停止了朗读,看到他,我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他经常迟到,我昨天找他谈话时,他保证说再也不迟到了。我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老师,我在路上„„”“你又在路上磨蹭,你看,都几点了。”我没等他说完,便接过他的话头训斥了他一顿,然后就让他站在门口,再也不理会他了,课后才了解到,他奶奶生病了,他去给奶奶拿药,所以才来晚了。知道事情的真相后,我后悔自己没有听完他说的话,我当

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并向他道了歉,他很诚恳地说:“老师,这没什么,谁让我以前老爱迟到呢。”反思一下:作为教师,有时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去对待学生实在不应该,工作再忙,也要给学生说话的机会,也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认真倾听他们的说话。古人云:人之相交,贵在交心。所以,教师要放下架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机会听听学生们的心声,听听他们的想法,注意他们的情感变化,让学生充分显示自己的内心世界,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