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志愿者精神的文章

时间:2021-10-26 12:02:40 节日作文

第一篇:《志愿者精神与汉语教师志愿者作文》

满怀“三情三感” 微笑赴泰

云南师范大学 C班 周俊伶

汉语的国际推广工作是“国家和民族的事业”,是新时期我国实现文化“走出去”、提升国家软实力、营造友好和谐国际发展环境、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人才的重大战略举措。作为一名即将赴泰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志愿者,首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其次,要能肩负志愿者的责任和使命,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提高个人素养。最重要的是要能在工作中用“三情三感”激励和鞭策自己,让自己能不断的进步和发展。最后实现汉语的国际推广及中华文化传播的理想。

“三情”是指激情、热情和感情。我们当代青年最不应该缺的就是激情,不管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我们都应该时刻充满激情。当我们去到异国他乡,独自面对陌生的环境时,我们首先应该慢慢适应过来,找到那个支撑我们勇敢向前的点,然后充满激情的克服一切困难。当面对工作任务时,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不怕苦不怕累也不怕工作多。有什么好的想法就风风火火的去做,时刻保持微笑的面容。这些就是激情。如果没有激情,我们就好比是死板的机器人,每一步都按照预先设定好的任务去完成,没有自己的思维与想法,没有积极的态度和个人的人格魅力。那么在工作中也不会获得成功和别人的赞许。

热情的人能使一个普通的晚餐,变成天堂快乐的盛宴;而缺乏热情的人,却会将一个难得的聚会,变得像干草堆那样索然无味。热情的对立面是冷漠,冷漠是人性的一种降格。热情有时也需要冷却,但冷却和冷漠完全不同,冷却是人生的一门艺术。没有冷却的热情是不会有力量的。当我们面对新的领导、同事或室友时,我们应该充满热情。热情的向别人伸出援助之手,热情的接待领导、同事,热情的对待教学工作,热情的对待身边每一个想学习汉语的人。热情的人脸上总是洋溢着微笑,总是在关键的时候挺身而出,总是乐于帮助有需要帮助的人。

志愿者工作中的感情是对祖国的思乡之情,对志愿者工作的热爱之情,对汉办提供的志愿者机会的感谢之情以及对中华文化的眷恋之情。而这些大的感情都是源于生活中的小感情的。如亲情、友情、爱情、爱国情、思乡情等等。人之所以区别于一般动物正是因为我们是能够独立思考的、有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的高等动物。如果没有感情,我们的生活将会是灰白的一片,平淡无奇。没有高低起

伏,没有喜怒哀乐,何谈人生意义与人生价值。身在海外,应该时时刻刻挂怀自己的祖国,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学会感恩,拥有一份正确的人生态度。 “三感”是指责任感、使命感和光荣感。中国古代有句名言叫“责任重于泰山”,这话道出了责任感的重大意义。纵观古今中外,那些名流百世的豪杰,无不将责任感视为一生追求的信念。在这种坚定的责任感鞭策之下,他们不断地奋发前进。而后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丰功伟绩。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责任不仅是做一名优秀称职的汉语教师志愿者,更要做好中国文化的传播。不论何时,我们都应该牢记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我们在遇到艰难的环境的时候难免会沮丧,不知道要怎么坚持走下去。也许有的人会一直萎靡不振下去,把工作任务丢在一边或者随便应付。这样的行为不仅是对学生对工作的不负责,更是对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失职。责任感是对每个志愿者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完成一项工作最重要的态度。如果一个人没有责任感,那么将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也不会再委以重任;如果一个人没有责任感,那么很多时候常常是事倍功半。到最后,甚至会因此失去机会或者是对职业生涯甚至是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除了客观的环境以外,与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分不开的。而做出非凡业绩或突出贡献的伟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背后往往有一种强大的动力做支撑,这种无穷无尽的动力就是使命感。弘扬中国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是每个当代青年的使命。汉语国际推广工作是我们志愿者所能做的并且是能做好的工作;是我们彰显我们当代青年使命最直接的方式。因此,在赴泰工作的开展中,我们应该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时刻提醒自己身上所背负的使命。

光荣感是一种由于做了有利于国家、集体、人民的或正义的事情而被公认为值得尊敬的感觉。对于我们志愿者来说,光荣感可以来自多方面。包括志愿者的特殊身份、对增强国家软实力的贡献、工作生活环境、个人价值的实现程度、弘扬中华文化等等。有光荣感的志愿者会表现出强烈的国家归属感、文化归属意识,在工作中表现出激情与活力,为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对我来说,能在几轮面试中脱颖而出,作为志愿者代表中国对外汉语教师到泰国去传播中国文化,是一件无限光荣的事情。这种光荣感将会伴随在我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鼓励和推动着我向前。

作为志愿者服务工作者,只有当我们怀着“光荣感、使命感、责任感”,满怀“激情、热情、感情”地投入到志愿者服务工作中时,我们的志愿者才能在国外顺利开展工作、安全愉快生活。从最近几年各国反馈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前辈们以其出色的表现,给所在国的人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被当地老师和学生称为“来自中国的天使”、“像阳光和空气一样重要”、“最可爱的人”等。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辛勤工作,不仅增进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教育文化交流合作,也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对我来说,为了能有机会成为一名中华文化的传播使者,一名汉语推广工作的志愿者教师,我做了很多的努力。正是因为这份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光荣感,我才能一直坚持不懈走到现在。我将会在工作落实“三感三情”争取做一名优秀的志愿者。我拥有坚定的信念,纵使困难再多,我也一定会长风破浪,坚持不懈。高高扬起祖国灿烂的长帆,驶向泰国,将我们的光与热传递给每一个人,用我们的热情和微笑感染每一个人!

第二篇:《志愿者文章》

为他人开一朵花

如果有了花,清寒的春风将变得温柔;如果有了花,寂静的夜将变得绚烂;如果有了花,孤单的大地将变得缠绵。那么,我们为什么不为他人的生命开一朵花呢?

每个志愿者都是一朵花,他们盛开在学校,在街道,在公园,在敬老院,在每个需要帮助的地方。微笑是她们娇艳的容颜,真诚是他们瑰丽的色彩,奉献是他们摇曳的身姿,爱心是他们迷人的芬芳,他们盛开在每个需要帮助的人心里。

从罗马时代的博爱精神到基督教的宗教责任及救赎观念再到现代社会的志愿者精神,爱与奉献薪火相传,成为人类社会的精神力量;从一九九三年底中国青年志愿者第一次行动到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五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再到现在遍布全国的青年志愿者组织,越来越多的人怀抱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加入了志愿者的队伍。

犹记得二零零八年汶川大地震的惨烈与无情,感叹生命的渺小与脆弱。但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第一时间从全国各地奔赴灾区,投入抢险队伍中,不分昼夜地忙碌在灾区各处,他们关切的眼神,亲切的话语,无微不至的关心像一泓清流,滋润着灾区人民焦虑而恐慌的心,他们的疲惫换来了灾区人民的安心。他们都是平凡的人,聚在一起却和大地震激发出的炽热岩浆一样,烧灼着全世界人的眼睛和心灵,全世界的人都感恩感佩地仰望着他们披满尘埃的身影,他们的生命同样渺小和脆弱,但他们的灵魂却伟大而坚强。他们用爱心编织成飘扬的

黄丝带,用行动诠释着沉甸甸的三个字——志愿者!

奥运会,世博会,志愿者们用流利的英语,良好的素质向全世界展现了一个古典与现代结合的发展着的中国;玉树地震,西南旱灾,志愿者们用坚强的臂膀,弯下的脊背扛起灾民们的生命之水,带给灾民生的希望。

不论盛典还是灾难,不论是大事件还是小场合,每个需要帮助的地方都能看到志愿者奔跑着的身影。没有掌声,没有鲜花,没有报酬,他们用一颗跃动着爱的心,完成着爱的传递,将汗水融化成满脸笑容,快乐他人同时也快乐自己。

当今社会,物欲像乌云笼罩了人们的生活,雷锋那样的奉献精神却在乌云的遮挡下日渐式微。志愿者无疑是这个社会里独特的风景,他们拨开乌云,像阳光一样温暖人心。他们用爱融化冷漠的坚冰,让社会回归最原始的真善美。

“你若要为你的意义而欢喜,你就必须给这个世界以意义。”志愿者用无私用奉献用微笑赋予了世界以意义,他们快乐自己同时快乐他人,他们给了自己的人生一个精彩的意义。

今年,我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志愿者,终于达成了许久以来的愿望。现在依然清楚地记得青年志愿者宣誓时的情景,握拳庄重地说出誓言:“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手放下的那一刻,肩上多了沉甸甸的责任,我知道自己终于成为了一名志愿者。曾经羡慕活跃在奥运会上的志愿者,

奔跑在世博会上的“小白菜”,有着“志愿者”称号的他们自信而睿智,这让我感到自卑。直到自己也成为了志愿者中的一员,才真正明白,志愿者的意义不在于他有多大的能力,而在于他是否愿意为了他人而尽己所能的奉献。

加入青协的时间不长,却已经能感受到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大家常常聚在一起,分享各自心得,交流经验,也会互相鼓励,然后继续为新的目标而奋斗。

曾听许多志愿者说过,做一个好的志愿者最难的是坚持,最重要的也是坚持。志愿者行动不是头脑发热的一时冲动,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持续奉献。怎么能忘记炎夏他们坚持卖报纸时的身影;怎么能忘记寒冬他们坚持收集物资时的脚步;学校的献血车旁总是有他们热情耐心地解答,每周一次的敬老院之行也总是充满他们的欢声笑语。多买一份报纸就能为重病的同学多挣一块钱,多收一份物资就能为灾区人民多添一份温暖。他们也有过犹豫,他们也遇到过挫折,但一颗诚恳的心和一份坚定的信念让他们坚持扛下了这份责任。青协的学长学姐用行动告诉我们怎样践行一个志愿者的职责,怎样协作,怎样团结,怎样在挫折中不放弃,怎样在犹豫中坚定信心,而我也将谨记青年志愿者庄重的誓言,尽己所能,履行自己的职责,继续在志愿者之路迈出坚定的步伐。

陌生的面孔,熟悉的笑容是对志愿者准确的描述。萍水相逢,不变的是真诚的微笑。

“忘了自己,宽了心胸”是对志愿者由衷地赞美。他们无私奉献,

他们耐心包容。

青春似火,青春闪光,青春无悔,青春不朽。青年志愿者们坚守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用爱心浇注成的最美丽的花朵将绽放在每个人心里,绽放在世界的每个角落。

办公室 何志成

二零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第三篇:《论志愿者精神》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论志愿者精神与价值观

前言

墨攻中讲到强大的赵国想要一举攻打燕国,而实现这个计划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先攻破夹在赵燕之间的梁国。于是,赵国大将军巷淹中奉命率领十万大军,逼近仅仅只有孺妇平民4000余人的梁城。

危难之时,梁王向以守城主称的墨家祈求一支可以抵抗十万大军的守军。但是梁王等到的却是一个其貌不扬、孤身应战的墨者——革离。革离以“兼爱,非攻”的墨者思想展现了一个古代志愿者的伟大胸怀。

志愿者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志愿者带给整个社会的是温暖和感动。 志愿者行动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它是一种社会精神的具体表现,有利于社会责任感、奉献意识和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参与志愿者行动代表了一种新的、积极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志愿者服务的发展历史

志愿服务泛指利用自己的时间、自己的技能、自己的资源、自己的善心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非赢利、无偿、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志愿服务是几乎是每个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活动。这一概念既包括地方和国家范围内的志愿者行为,也包括跨越国境的双边的和国际的志愿者项目。志愿服务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福利的提高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它是各国和联合国进行人道主义援助计划、技术合作、改善人权、促进民主与和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服务突出地表现在非政府组织、专业协会、工会和其他民间组织的活动中。许多社会运动,比如在消除文盲,免疫和环境保护等领域,都主要依靠志愿者的帮助。

(一)国外志愿服务的发端及演进

国外的志愿服务源远流长,它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萌芽阶段。志愿服务起源于十九世纪初西方国家宗教性的慈善服务。英国为了协调政府与民间各种慈善组织的活动,在伦敦成立了“慈善组织会社”;而为了反抗宗教迫害从欧洲来到北美大陆的移民们,为了克服面临的困难,相互之间互相帮助,逐渐养成了志愿帮助别人的群体精神,这种精神作为美国人民的美德而保存下来,一大批怀有慈善之心的各阶层人士成为了最早的志愿服务人员

(2)扩展阶段。十九世纪末及二十世纪初,欧美等国先后通过了一系列有关社会福利方面的法律法规。这些社会福利的方案除了要有大批具有职业献身精神的社会工作者去实施之外,也需要动员和征募大量的志愿人员投身于有关的各项服务工作之中。于是,志愿服务逐渐也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鼓励。

(3)规范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的志愿服务工作不仅进一步规范化,而且扩大成为一种由政府或私人社团所举办的广泛性的社会服务工作。志愿服务工作的重心不仅在于调整被救助者的社会关系和改善他们的社会生活,更在于调整整个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志愿服务工作逐渐制度化、专业化。

(二)目前国外志愿服务的主要特点

(1)与公民的成才和就业全面挂钩。国际社会已经认识到,公民的成才与就业问题是各国社会问题的集中体现之一。只有将志愿服务活动与公民的成才就业等切身利益挂起钩来,志愿服务活动才能得到社会民众的全面响应,才能确立一个广泛的群众基础。

(2)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为志愿服务活动的切入点。相对于过去那种以满足少数受服务者的生活需求为主体的志愿服务模式,着眼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大局,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中寻找服务课题的志愿服务模式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目前国外志愿服务的主要形式有:专项性的志愿服务工作、专业性的志愿服务工作、公益性的志愿服务工作、社区性的志愿服务工作。

目前国外志愿服务活动呈现出五种趋势:一是志愿服务活动向法制化方向发展;二是志愿服务活动向政府化方向发展;三是志愿服务活动向机制化方向发展;四是志愿服务活动向全民化方向发展;五是志愿服务活动向社区化方向发展。{关于志愿者精神的文章}.

(三)国际志愿者组织

1985年12月17日,第四十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86年起,每年的12月5日为“国际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志愿人员日”(简称:国际志愿人员日(IVD)International

Volunteer Day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其目的是敦促各国政府通过庆祝活动唤起更多的人以志愿者的身份从事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事业。

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

成立于1970年12月,总部设在日内瓦

第四篇:《赞颂志愿者》

颂志愿者{关于志愿者精神的文章}.

有那么一群人,他们的身影总是忙碌而又辛苦;有那么一群人,他们的言语总是响亮而又礼貌;有那么一群人,他们的微笑总是灿烂而又明朗。

——题记{关于志愿者精神的文章}.

志愿者,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一群人,一直是默默无闻的工作,不求索取,不计回报,为创建我们和谐的社会做出了不可忘却的功绩。

志愿者是志愿服务的主体,他们的参与既体现了社会文明时尚,也促进了个人公民素质的提升。最重要是公民角色的认同,从而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传统社会的民众以家庭、家族、部落、亲缘关系为认同,在这一范围内互相帮助、共担责任;但是,现代社会的变迁与流动,促使民众在迁移过程中超出了亲缘关系,陌生人的社会、变化性的关系,使得他们难以寻求传统方式的认同。在这种情况下,超越职业需求和利益关系的志愿服务,成为民众体现自我价值,认同公民身份的有效途径。

一项网络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志愿者被看作“友善的人”、“好人”。原因很简单,在市场经济冲击下,人们为利益计较和争夺的情况加剧,互相之间的不信任、不尊重现象增多,公民社会的凝聚力受到破坏。这时候出现的志愿人员,不为名利、不计利益,通过奉献和服务,帮助了有需要的人群,增进了公民间的团结与合作,成为现代公民的表率。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人们认为志愿者是友善的人,好人了。

那么,参与志愿者有什么意义呢?

根据广东省社会学会志愿服务研究委员会2007年调查数据显示,志愿者参与社团的基本动机是锻炼能力和发展兴趣,但逐渐将这种需求与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相结合。从世界各国情况看,“草根组织对政府机构和商业企业而言是非常有价值的合作伙伴。他们在当地社区和社区发展援助机构之间建立起至关重要的联系,因为双方都信任草根组织。”国外的各种社团组织都通过建立志愿队伍,一方面赢得社会的信任与支持;另一方面提供公民参与和锻炼的机会,在服务中提高民主能力。中国的青年志愿组织、社区志愿组织、民间志愿组织都注重让成员在参与中成长,通过民主参与培养社会领袖才能,从而成为推动社会民主与进步的力量。这不仅与个人成长很有利,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也是起到了推动性作用。 对于志愿精神的理解,不同思想道德基础的人具有不同的解释。一是认为要自我奉献、服务社会;二是认为不为报酬服务社会;三是认为服务社会充实自己;四是认为既服务社会也获得回报(不单纯是经济回报)。详细分析志愿精神的基础,东西方社会具有差异:欧美国家的基督教文化对于志愿精神形成的影响极为深远,促进了爱和善的普及,促进对陌生人的爱,促进为关怀、帮助他人而竭尽全力。东方国家的儒家学说、佛教中也有慈悲、慈爱精神;传统伦理对于友爱互助特别强调。但是,东方社会的友爱、互助强调“邻里相助”、“亲友互助”等“熟人”之间的关爱,对于陌生人的关心、帮助缺乏鼓励。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农村城市化促使“陌生人社会”日趋普遍,城市社区从“单位人”到“社区人”的转变促使对社会团体的依赖增强。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建立共同的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志愿精神强调不分种族、不分肤色、不分等级、不分亲疏,只要是人就需要关爱和帮助,只要是生命就需要关爱和帮助。因此,志愿精神能够成为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核心价值体系的充实发展又为志愿服务事业奠定更加雄厚的精神基础。

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志愿事业成为聚集社会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成为权利聚集资源、市场聚集资源之外的整合资源方式。公民乐意参与志愿服务,从中获得自豪感与精神的充实;社会组织愿意开展志愿服务,作为体现服务形象的有效载体;工商企业积极支持和资助志愿服务,作为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途径;党和政府统筹和推动志愿服务,作为社会创新

的有益探索,建立“以人为本”社会的最佳途径。伴随和谐社会的建设,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聚集在志愿事业领域,包括人力资源、资金资源、自然资源、宣传资源、人文资源等等。反过来,志愿事业聚集的力量越来越大,就对社会发展具有日趋重要的影响力。有远见的党政领导人、社团领袖、社会人士,都非常重视志愿组织的能量,积极培育、主动利用,从而获得社会各种资源的支持。

从2008北京奥运志愿者到现在各行各业各地的志愿者,我们见证了一代代志愿者们所传递的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志愿者精神,也向我们展示了当代志愿者们朝气蓬勃的发展与广阔的舞台。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正在朝着更加成熟与完善的方向发展,为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不可小觑的贡献,我相信,在这样一群人的帮助下,我们的社会一定会越来越美好,人民的生活一定会愈加和谐安定。同时,我也倡导广大青年们,让我们发扬传统美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