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情愫散文

时间:2021-10-26 11:06:36 节日作文

第一篇:《赞美家乡的散文》

我和淮安有“三情”

不曾在此仰望到巍峨的群山耸立,也未曾沐浴到满盈的沧海浩然,心灵触及到的是“淮楚的悠悠古城”、“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四方之志”。

在淮安,异乡异客,于我而言,是很真实的写照,却有着独特的幸福。黄昏十分,正是下班归家的时候,送走了一批批同事之后,偌大的院落里,小鸟在庭院中央觅着食,偶尔三两只成年猫映入眼帘,显然已经步入了初秋的季节,三伏天过后的余热还在发作着,将落未落的泛黄树叶还在挣扎着,独自住在乡政府里,微微多了点悲秋的情愫。然而,心中却如明镜般敞亮的是,我必将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坐在桌前,望着窗外,情到深处,笔开始在手里挥动起来,述说着这份独特的幸福。

一个外地的孩子,离开了母校,远离了家乡,冥冥之中,感受到了淮安人的温暖。吃饭的时候,会发现碗里的饭菜都是满满的;下雨了衣服来不及收,到宿舍的时候会发现早已被挂在了门口;在外迷了路,热心的大伯大婶就差点儿把我送到家;村里的老干部们会耐心的用我能听懂的话语讲述村部大大小小的事情;在乡里,生活中,我就是大家的孩子,谁都疼爱的孩子。属于淮安人和我的,这份亲情将亘古流长。

偶尔闲暇时,独自徜徉在大运河畔,古老的建筑默默地挺立在河岸两旁,就像赤胆忠诚的卫士,静静地守护着这千万人的智

慧结晶,古色古香的砖墙瓦,檐牙高啄,棱角分明,恢宏的气息散溢在空中,不愠不火。沿河走来,柳枝在清风中翩翩起舞,老者在岸边欣然垂钓,暮色在潺潺的流水中悄然而至,最后那一抹余晖还缠绕在云际舍不得离去,舍不得这条孤寂的河,舍不得在河面交相映错的美丽。在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闪烁的霓虹,独自品尝着古城的温文尔雅,享受着异地的风土人情。属于淮安城和我的,这份友情将万古长青。

工作之余,心灵与身体,回归到了自己的那个小家,一个与内心最深处契合的地方,给了我归属感,就像婴儿回到了母亲的怀抱,是那么的情有独钟。假日里,时常会细心的装扮一下这块自留地,买些字画挂在墙上,再养些花草,让它有家的感觉,心就会不由自主地沉下来,默默地去付出,也就能真正地扎根到基层中来。属于淮安小屋和我的,这份恋情将地久天长。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内心深处,早已满怀着感激之情,在这片热土上,我会珍惜所拥有的,这独特的幸福。

第二篇:《《故乡的小镇》阅读及答案》

吴建《故乡的乡镇》初中散文阅读及答案

①我常去江南,熟悉“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小镇;我作客中原,领略过“驴马满街转”的山区小镇;我远游云南边陲,欣赏过芭蕉树掩映竹楼的傣家小镇„„然而,最让我留恋的还是古典淳朴的故乡小镇。

②故乡小镇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镇。古时候,这里梓树成林,绿遍乡野,因此,人们把她取名为“林梓”。早先,古镇就一条窄窄的石街,不到一里长。两边是一些木拼门的各式店铺,一家挨一家,鳞次栉比,店堂正门大多贴有“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九江”的红纸对联。【A】店门两边的墙砖早已被岁月的风霜剥蚀成一幅零乱的画。镇西头是一座石桥,通扬运河从桥下浩荡北流。清澈的河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小镇人。

③小镇的黎明是欢快的。晨曦初露,四乡八村的农民便头顶晓星残月,肩挑手提,来小镇赶集。人们的木屐踩在苔痕斑驳的青石板街上,叮咚作响,似一支悦耳的晨曲,唤醒了酣睡中的小镇。此时早起的商家已卸下门板开始招揽顾客。蒸笼上的包子热气腾腾,烧饼店里的油香弥散在空中。张婶的小吃摊前是最热闹的,一条旧长桌临街搁着,四周是几张板凳。一只用油桶改制成的炉子成天燃烧着,大铁锅里的水翻滚着冒着阵阵热气,花上一元钱就可以喝到一碗又嫩又香的豆腐脑儿,上面必定漂着青绿的葱花。镇上的潮糕店小有名气,用本地产的糯米磨成米粉制成的潮糕,清香四溢,甜美可口,独具风味。传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此下驾,品尝潮糕后大加赞赏,从此林梓潮糕名声大振,流传至今。店铺里的老师傅边做边卖,生意十分红火。

④小镇的早晨是热闹的。集市上人头攒动,男女老少,或蹲或站,一脸憨厚相,一身土布衣。他们虽也讨价还价,但决不缺斤少两。地摊上农副产品应有尽有。青菜、包菜、蒜葱还闪着亮晶晶的晨露;盆里鲢鱼、鲫鱼时而摆尾游弋,时而又蹦又跳;大公鸡、小鸭子在买卖人的手中扑腾着、挣扎着„„日头渐高,赶集的人陆续散去。此时,高出屋顶被熏得乌黑的烟囱,冒出了丝丝缕缕的炊烟。

⑤故乡的小镇似从江南移来。一座座茶楼临河而立,赶集的农民带着自己劳动果实换来的喜悦,登楼小憩。【B】热情的小伙计从烧得通红的火炉上,拎下直喷蒸汽的大铜壶,总是向被饮浅了的茶盏里勤勤地斟着,把小镇的早晨和人间的情愫斟得滚热滚热„„

⑥小镇的夜是静谧的。只有镇公所门楼下挂着的两盏大红灯笼,映出一份橘红的亮色,给小镇的夜平添了一份朦胧的诗意。

⑦光阴荏苒,而今,故乡的小镇旧貌换新颜。狭窄的石街不见了,一条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从镇口一直延伸向县城;低矮破旧的平房也被一幢幢或古典或洋气的高楼大厦取而代之。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有恍如在繁华城市的感觉。透过飞檐亭阁,雕梁画栋,同样能感到现代生活跳动的脉搏。

1. 在下面的段落序号间,用“︱”为文章划分层次。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2.文章第①段中说“最让我留恋的还是古典淳朴的故乡小镇”,请结合文章具体说说“我”留恋些什么。

3. 细读全文,赏析文中【A】【B】两处画线句。

【A】店门两边的墙砖早已被岁月的风霜剥蚀成一幅零乱的画。

【B】热情的小伙计从烧得通红的火炉上,拎下直喷蒸汽的大铜壶,总是向被饮浅了的茶盏里勤勤地斟着,把小镇的早晨和人间的情愫斟得滚热滚热„„

4. 文章结尾说“故乡的小镇旧貌换新颜”“能感到现代生活跳动的脉搏”,而有些同学却认为“千年古镇”是历史文化遗存,不应这样“换新颜”,请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①︱② ③ ④ ⑤ ⑥︱⑦

2.“我”留恋故乡小镇欢快、热闹、富有浓浓人情味、安详温暖的生活。(或:故乡小镇欢快的黎明、故乡小镇热闹的早晨、故乡人热情淳朴的性情、故乡小镇静谧安详的夜。)

3.【A】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墙砖”“被岁月的风霜剥蚀成”“零乱的画”,以“零乱的画”比喻岁月雕刻的痕迹,形象生动地写出古镇历史的悠久。【B】“通红的火炉”“直喷蒸汽”渲染出茶楼里的温馨,“热情的小伙计”拎大铜壶“勤勤地斟着”,描写出小伙子殷勤熟稔的动作,表现了小镇人与人之间的温馨、和谐。

4.示例一:社会在发展变化,故乡的小镇顺应时代潮流和百姓生活的需要,修马路、盖高楼、建商场,跟上现代生活的节奏,“旧貌换新颜”无可厚非。示例二:“一条石板路,千年河边镇”就是故乡小镇的风貌。旧貌换新颜之后,如果只是一样的柏油马路、一样的水泥钢筋大楼、一样的琳琅货物,便是千镇雷同的水泥构件,不是我的故乡,不是我的滚烫的小镇。

第三篇:《读鲁迅——我对鲁迅先生的散文“情愫”》

我对鲁迅先生的散文“情愫”

(原创)

我喜欢散文。喜欢读,喜欢写,更喜欢体味、构想散文中的胜景。散文这种文体,总是形散而神不散,给人一种万变不离其宗的感觉。

最初接触散文是在小学六年级。那个时候,父亲将两本厚度有两指宽的《中国近现代散文》交给我,说读好了这两本书我的作文水平就会有很大进步。但是没想到,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我爱上了散文,爱上了散文的那种意境。

散文真的很“散”,可以像杂文,可以如小说,又可以是随笔,可谓是随心所欲。随着语文课程的学习,渐渐地接触鲁迅先生的文章越来越多,就被他的文章的修辞、风格所吸引。

他的散文,值得人们反复阅读和学习。比如《朝花夕拾》,讲述了自其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追忆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风俗画面。几乎包括了文化的方方面面。其不仅在思想、教育、文学艺术、民俗、礼仪制度、民俗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反映和折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了军事、技术等方面。他的文章,从些许点滴小事深刻反映了中国不良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也提出了新的思想学习方法。《拿来主义》写得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国的千年文化,博大精深。可是,就会有些人盲目的崇洋媚外,殊不知,自己国家文化的精妙。有时候,我就会想到现今社会对洋节的追捧。圣诞节、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这些洋节使得相当的中国人为其疯狂。其实,我们满可以取其精华,而不是射门都随便拿来就用,也不管我们自己的千古文化。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将儿时的故事、成年后的回忆以及对当时社会的一些看法交错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特有的风格。这让我们这些学子对这些文章更是钟情。

鲁迅先生的散文,对我总是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在散文的字里行间总是能发现那样一种美景,鲁迅先生的散文更能展现那样一种让人向往的景致。从种种的小事上,我们了解到那个年代的孩童趣事;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我们了解到当时民众的困苦生活和麻木不仁;从文章的种种中,我们看到那些岁月里的辛酸、无助„„

经常阅读鲁迅先生的散文,文章中常用反语,读来非常有趣,有不知不觉中给人以深思。修辞灵活多变,措辞恰到好处。经常阅读鲁迅先生的散文,会在无形中提升我们的国学文化水平。因此,自始至终,我都热爱着文学,热爱着散文。尤其是鲁迅先生的散文。她,给了我充满美景的童年;她,提升了我的文学素养;她,给了我阅读的激情;她,让我更多的了解了国学!

是时候,再读一读鲁迅先生的散文了„„

第四篇:《乡愁是一种情愫》

乡愁是一种情愫,更是一种文化表达,从古至今,横鬲千年,历久弥坚。

乡愁作为“人类一种难以捕捉的情愫”、无法解开的情结和回家的冲动,是中国诗歌中的永恒话题。“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研究乡愁诗就是回望中华民族的苦难辉煌历史,这历史就是一幅重土轻迁,“父母在,不远游”的浓情画卷;是故园家国的情怀,风物长宜的胸襟;是乡土、乡音和乡味的牵挂。

有学者认为中国最早表现“乡愁”情愫的古诗歌应当上溯到《诗经》,《小雅·采薇》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是用“乡愁”来激励在前方作战的将士奋勇杀敌、衣锦还乡。汉乐府《木兰辞》中的乡愁意味更浓烈,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但不爱封赏爱家乡;“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木兰希望的是“对镜贴花黄”。这,就是中国人早期朴素的乡愁观。

上古时期,乡愁诗歌主要表现对家乡、父母及兄弟姊妹的眷念,这是农耕时代人们情感的主要寄托和表达方式。王云涛先生在论文《唐以前乡愁诗的情感内涵》中认为:“到了汉代,乡愁诗多写游仕求学中的的相思,文人多为求学求仕而远离家乡,自然会产生浓烈的思乡之情。如王桀《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建安时期,社会动荡,文人内心深处济世安民的思想和建功立业的豪情被唤醒,折射到诗歌中便是反映社会动荡、有家不能归或无家可归的主题。魏晋南北朝时期,乡愁诗则将个人情感与时代命运相结合,主要表现游宦羁旅和边塞征人的离乡别情。

唐朝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当时世界上的超级大国。王维描述长安城的繁盛:“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乡愁诗的宽度、广度增加,思想内涵更加深刻。李白、杜甫、王维、李商隐、杜牧、王昌龄、白居易等著名诗人都创作了大量乡愁诗,题材涵盖了羁旅之情、边塞感悟、仕途磨难、友朋之情等领域,无论从写作技法还是思想内涵上都达到诗歌巅峰,让后世难以超越。这些乡愁诗中,又以李白的《静夜思》冠盖群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借景言志、直抒胸臆、乡情浓郁,无与争锋。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是国家命运和个人生活的写照。“安史之乱”后,唐帝国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乡愁诗表达的主体转向家国命运和个人情感、人生际遇的交织,更多反映社会现状和国民心态。

宋朝初期,汲取唐末地方军阀藩镇割据的教训,尚文轻武,国家迎来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全面繁盛时期,传统经学让位于理学。有学者认为这时候的乡愁诗虽延续唐以来的个人与国家命运交织,商贾羁旅和宦海沉浮后对故乡的眷念,但已经无法与唐诗创造的高峰相比肩了。

公元1276年,元军攻陷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俘虏宋恭帝及谢太后。公元1279年,元军南下,最后在福建崖山与残余的南宋军队进行了殊死激战,陆秀夫抱着8岁的宋幼主赵昺投海自尽。这一历史事件标志着南宋的终结。元遂统一中国。连年战乱导致大量中原士庶南迁,中原文明随之向南方辐射转移。乡愁诗最早诞生于黄河流域,但元代之后因士族文明南下而风景黯然。“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虽是一幅羁旅荒郊图,但真正表达的却是亡国之痛、乡愁之苦。“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从而成为元代乡愁诗的代表作。

清,摇着扇子的风流文人亦不少。

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出身官宦家庭,他感情细腻,创作的“纳兰词”在文学史上具有典型意义。像《采桑子·九日》就表现羁旅乡愁:“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列强入侵,国家动荡,民族陷于危亡时刻。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上升为国家主要矛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深入人心,仁人志士纷纷探

索图存救亡的道路。民国终结了清王朝,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时的乡愁主要表现爱国情怀和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角色扮演,而儿女情长、故土难舍的小家情怀都让位于祖国情感。正如林觉民在《与妻书》中泣血写下“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那样,舍身救国是仁人志士的理想。近年来,民国题材的影视剧热播,或许是现代人对“仁者爱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大乡愁的反思与追问。

“文革”结束后,经济开始复苏,乡土中国向城市中国迈进,乡愁逐渐淹没在喧嚣的市场浪潮中。1971年,台湾诗人余光中的现代诗《乡愁》问世。不曾想,一首小小的乡愁诗却激起千层浪花。“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这首诗将个人际遇和民族感情融为一体,一咏三叹,句句剜心,一经发表就引起共鸣,从而成为现代乡愁诗划时代的作品。此外,席慕蓉、北岛、顾城、海子、舒婷等诗人也都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乡愁诗,余光中的《乡愁》则成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两岸人民渴望和平统一的文化符号。海峡两岸同宗同源,无论是故乡人还是异乡人都开始重新审视历史,上一代人的悲剧需要这一代人来承担面对。在这种意义上,乡愁就不仅是乡音乡味、青砖黛瓦和阡陌桑田,而是国家兴盛、民族团结和民主富强。

因此,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充溢着乡愁的历史,乡关何处的追问从秦时明月到汉时雄关,无论是“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喜悦,还是“近乡情更怯”的忐忑,都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情感。从颠沛流离的民国往事到狂飙突进的城市中国,故乡总是魂牵梦绕,让游子夜不能寐,挥毫抒写对故乡的眷恋。德国浪漫派诗人诺瓦利斯说:“哲学是一种乡愁,是一种在任何地方都想要回家的冲动。”中国人的乡愁是一脉相承的,重土轻迁,“父母在,不远游”,传统的儒家思想影响着每个中国人。因此,乡土中国的乡愁始终都流露着东方人文化哲学的思考,“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岁时销旅貌,风景触乡愁”“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些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表达了中国人的乡愁观,穿越时空,感动今人。

乡愁作为一种情感表达方式,具有时代烙印。有学者认为:“如果说传统意义的乡愁所指向的多是有限的乡村场景、人物和故事的话,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乡愁所指的则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农耕时代信息不畅,交通不便,人们颠沛流离,“黄鹤一去不复返”,“少小离家老大回”是人生常态。而现代人类社会进入科技超速发展时期,有人称之为“最好的时代”,城市化让人和故乡变得越来越模糊,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后,许多社会问题显露出来,乡愁不仅是文化反嚼,更是对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的反思追问,只是以乡愁这种形式表达出来,如邹广文先生所说:“乡愁是我们在生活标准化、理性化,文化个性消弭的今天,对现代性实践流动性、多变性、快速化的抗拒和对多元、个性化生活的憧憬。”①(邹广文:《乡愁的文化表达》,《光明日报》,2014年2月13日。)在中国社会经济结构进入市场化阶段进程中,传统乡村结构、宗族关系解体,但是新的乡村关系却没有建立起来,大量农民身份转化为农民工,随着城市的持续扩张而将乡愁传递到角角落落,于是人们开始怀念过去,当然,怀念不是要恢复到以前的穷苦生活,而是对由于经济发展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的反思。

一旦这种乡愁成为普遍心态,自然会引起决策层的重视。

2013年12月12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要提高城镇建设水平,指出:“城镇建设要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科学规划和务实行动,避免走弯路;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本来是一个文化哲学概念,是人的情愫的表达,乡愁首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给予高度肯定,说明中国式的文化哲学始终在牵引着中国人的神经,留住乡愁,留存田园成为中国人的共同追求,一经文件形式发布,必然引发社会各阶层的共鸣。

再回顾一下改革开放以来的得与失。

资料显示:“30多年间,我国城镇化率从1980年的19.4%增加到2011年的51.27%,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而这”拐点“背后,一些大城市痼疾缠身、风貌消失、交通梗阻、食品垃圾化,社会矛盾显性化在‘蚁族’、房奴、车奴、口罩族的背后,‘宜居’似乎近在眼前又似乎似乎渐行渐远。”①(张海林:《2013城镇化升级:基层官员到北京打听中央政策》,新华社,2013年2月25日。)最新出版的《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13)》指出,全球人口日益集聚到城市,至2050年预计平均每个城市居民每年花在交通拥堵上的时间将达到106小时。城市这个巨大的“容器”越来越让人觉得糟糕。城市化的核心是“人”的问题,但是经过城市的快速扩张,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人人似乎都想发泄不满情绪。转型期的社会问题怎么解决?高楼大厦、电梯洋房是方便了、舒适了,但并没有带来精神上的安慰,人反而更孤独、更迷茫了,人和人之间距离更加疏远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在于传统文化的凝聚力、辐射力消弱了,礼崩乐坏了,信仰缺失了,人在社会转型中迷失了自我。“不是我不明白,只是这世界变化太快。”当人们告别乡村生活,尚未学会适应城市生活时,城市生活已经普及化了。乡村何去何从?乡愁何处承载?当静下心来,撕开眼前的迷雾与屏障后就会豁然开朗,原来“乡愁”就是倡导人回归朴素,回归自然,遏制贪欲,不要过度戕害自然,不要一味攫取土地资源,要实现天地人的和谐相处,这才是乡愁的真谛。“风景触乡愁”,触动的更是我们对以往行为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守望,回归不是开历史倒车,恢复到以前的农耕时代,而是文化上的寻根认祖。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认为:“随着全球化的到来,国与国的冲突不再是武力,也不是经济,而是文化。”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出现文明回归与再选择,这是国家、民族寻求身份认同,以区别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必然选择。乡村文化同样。原来乡亲们聊天会问:“哪儿的人?哪个村的?”“哪儿的人?哪个村的?”实际就是身份界别,包含不同思维方式和文化甄别,乡愁就诞生于这种思维和甄别之上,是现代人寻找文化认同的心理需求,是社会进步的新起点、新阶段,是走过许多弯路后寻找到的一条正确途径,并借此来弥补人类过失,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均衡发展。

摘自何建超《创意乡村》/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4

第五篇:《散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