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片蓝天同一个梦想

时间:2021-10-25 20:21:52 节日作文

同一片蓝天同一个梦想(一)

同一片蓝天 同一个梦想

成都蜀兴职中廖友芳

有一种东西,它承载着人们的希望,这种东西有虚有实,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在心中产生一股巨大的力量,它叫做梦想。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传承着一个长长梦,几经辗转,几经沉浮。时至今日,汇聚成了一个梦,中国梦。

我,作为一名当代的普通人民教师,我更应该以建设好自己的国家、奉献社会为己任。所以,在2011-2012年赶赴甘孜州支教时,我的梦很简单,就是努力做好支教的每一项事务,让革命老区的少数民族孩子们尽可能健康、快乐、充满阳光的成长。

虽然,我从事职高教学,无任何小教经验,支教时被安排到甘孜州泸定县德威小学教学4个年级4门课程。甘孜州学生英语差,而且绝大多数学生中、英文字母发音都不能区分。在这一年支教时间里,我的一年如一日,我的执着与耐心让学生们由放弃、不情愿学英语到每天积极主动与老师配合。一年坚持每天英语补习30分钟—1小时不等时间的积累结果,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浓厚了许多,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心理素养及英语的听、说、读、写知识能力明显提高了。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流利、规范读出大纲中的所有单词、句子,能比较轻松地根据要求,辨别单词、理解一些简单的句子,能大致听懂一些简单的英语听力。使德小六年级全甘孜州的英语统考取得泸定县第3名的好成绩;

在这一年支教时间里,我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活动:帮带新教师教育教学,培养指导骨干教师教学科研,示范指导青年教师在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帮助学校制定符合小教特点的《德威小学校级公开赛课评分细则》并在教师赛课总结会上作主题中心发言;我协助、行动示范指导推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一年时间里先后为该校老师作了科研讲座2次并作科研主题中心发言;负责了学校两个科研课题结题的主持工作并参与科研报告的撰写,对学校新的4个教育科研课题申报相关作指导帮扶。……

在这一年支教时间里,在成华区及学校领导、同事们的强力支持下,我针对支教学校教学软、硬件环境严重不足,多方努力利用资源,偕同各方爱心公益企业、朋友多方位促进德小优质化办学与优质化助学工作:协助学校完成学校及

辖管的村小学生爱心助学活动;为困学优生争取爱心帮扶;为学校争取图书和孩子们的教辅用书;为学校争取信息化教学设备……

施比受更有福!支教一年时间,我使德小六年级全甘孜州的英语统考取得泸定县第3名的好成绩;我所写的教育提案与建言得到省委采纳,为泸定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促发展作用;学校有29名贫困学优生享受张蔚等爱心人士帮护关爱一直到学生初中毕业;促使《电脑报》杂志社为师生教学捐赠一部明基移动便携式投影机;与爱心朋友张蔚一道努力,促使《成都快1周》杂志社为学校捐赠并建立一个图书室;与爱心朋友周凡一同努力,促使江苏泰伦科技公司答应为德威小学和杵坭小学捐赠工具书(字典、词典为主);我所在学校领导更是关注、支持为德威小学和杵坭小学提供教辅用具及资料。2013年3年21日,我和爱心企业、朋友及学校领导一道,又将为德威小学争取捐助的各类图书及教辅用书6500册及为附近杵坭小学争取近300册教辅用书送到学校……

支教一年,在8平方米左右危旧房里,我坚持下来了。因为我坚信通过自己努力,能战胜艰苦的客观条件,让光和爱将梦照进支教工作中,这个梦会我的手中慢慢成为现实。

一年的支教工作与生活,我仅是甘孜州的过客,我努力做到了让光和爱将梦照进支教工作中,将光和爱撒在了德威小学和杵坭小学。我深深的感受到,国家富强了,我们的生活才会幸福;国家富强了,山里的孩子才能实现自己走出大山读书的梦想,他们也可以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在同一片蓝天下,接受最好的教育,在这个梦想的舞台上,展翅高飞!山里的孩子都接受了最好的教育,我们的中国梦的实现就能梦想成真。

同一片蓝天同一个梦想(二)

同一片蓝天 同一个梦想

——赴上海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曼等乡中心小学 张 芬

2014年11月24日至12月12日,我有幸到上海普陀区中远实验学校参加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训学习。这次培训为期三周,上海市普陀区中远实验学校对我们极为照顾,生活安排极为精细,课程的安排更是精心设计。本次学习分为三大板块:专题讲座学习、校点考察学习、跟岗学习。 为了能让我们在培训期间学到更多更好的东西,中远实验学校把我们一行人安排在学校住宿,让大家在短暂的时间内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并能学有所获。

培训是一次专业的引导,一次经验的分享,一次难得的充电;培训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激励。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我深感我的专业技能很浅薄,经验的积累也不够丰富,能有这样的学习机会我是万分的珍惜。怀揣学习的梦想,我踏上了赴上海的征途,相信能在中国第一大城市学到一些新的东西,让我的人生道路上有一个新的转角。

这次培训的专家讲座有: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的黄颂康老师的《教师的知识与学习》,温暖老师的《教师压力管理与自我调适》,王萍老师的《教师的沟通艺术》,王世达老师的《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的讲座。每一位专家的讲座都让我触动很深,让我领略到一些新的理念。比如:黄颂康老师的一个新的观点: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好老师就必须实践、实践、再实践。是啊,实践对我们教师来说太重要了,

应该说每一位学生不但是我们教师的试验品,也是我们的杰作品,它会让我们不断成长,使我们从一位普普通通的教师成为一名科研型的教师或专家。不论是普通还是优秀,都需要我们去反复实践、揣摩、提升自我……总之,只有求真、务实、实践,教育才会发展,才会进步。温暖老师的专题讲座也令我受益匪浅,如今的教师的压力太大了,有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中,只有学会减压,才能轻松上阵去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是心理学专家,对孩子的心理调适也应该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在教学中应对孩子进行适时的心理辅导。只有对孩子做到知根知底,教学才会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回校后,我会努力用更新颖的方法让孩子们做一些有趣的活动,让每个孩子的脸上都绽放笑脸。在每个专题讲座的学习中,我们与专家对话,与同伴交流探讨,这一次次的聆听都让我深切的感受到自己交给孩子的那点知识只是沧海一粟。

在现如今的教育形式下,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骨干教师,在教师队伍中起到引领的作用,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和课堂的驾驭能力,走入课堂教学才是我们一线教师离不开的起跑线。因此,上海市普陀区中远实验学校为我们安排了跟岗学习。首先,让我感悟最深的是上海教师的敬业精神,她们的脚步是来去匆匆的,她们的语言是简洁明了的,她们的行动是干净利落的......在她们每个人的身上都充满着朝气与活力,仿佛让你沐浴到春天的雨露。其次,在学习期间,我深深的感悟到“教书匠”式的教师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求了,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以教师

为本的观念应转化为学生为本,自觉让出主角地位,让学生成为主角,充分相信学生和积极评价学生。上海老师的教学经验也非常丰富,课堂的驾驭能力特别的强,教师的备课不仅仅是课本,从文本到学生都解读得那么的细腻,把学生的听说读写都训练到位。最可贵的是教师们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激情,对教育事业的那份执着与热爱,都源于对学生的爱。此外,学校各年级语文、数学教师还精心为我们准备了一节节观摩课,众彩纷呈的观摩课让我感悟到了一节成功的课一定要深入钻研,多观察、多动脑、多积累。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教,为了达成目标,教学不光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要重在教会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不能只让学生“学到什么”,还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掌握了方法终身受用,可以获取知识,除了学习,还要注重启迪学生的智慧,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时间,发挥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聆听了几个班级的主题班会后,让我真正的理解叶圣陶先生这段话的含义。教师对班队活动的设计都是围绕“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实践,学会创新”的理念进行教学的。此次跟岗培训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教师除了让学生学到新知识,还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二(2)班的陆春华老师对特殊孩子的教育更令我难于忘怀。在一次课间活动中,有一位有洁癖的男孩因不小心弄脏了手坐在教室号啕大哭,陆老师走过去问明原因之后,把孩子带到卫生间认真而又小心地为他洗干净,并不断地为他擦拭眼泪……陆老师对孩子的关爱令人振奋,深感自己的教育愧不如人。教育不单纯是教会学生知识,还应教

会学生做人,让我们的孩子处处感受到家的温暖,让每一颗绿苗在快乐中成长。

接下来,学校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到上海普陀区各学校参观学习的平台。在考察学习期间,我们初步了解了不同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条件以及学校建设投资等。在各校点的考察学习中,最令我难忘的是上海普陀区武宁路小学,我目睹了学校的每个角落,让我感到:“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功能室,每到星期五,对学生进行各项技能的培养,科目有:美术、手工、书法、绘画、读书等十多项。指教老师有本校专长教师、义务家长、外界专家、学者等。听了校长的介绍后,才知道她们学校提倡的是“开架式教育”,以学生“学习开心、兴趣开放、思想开创”为宗旨,实行“三开”的校风教学,进行“556”的走班教学模式,把每位孩子培养成活泼健康、善于学习、精神富有的人才。在此次交流学习中,使我开阔了眼界,也看到了差距。明白了有特色的学校不一定是成功的学校,但成功的学校一定是有特色的学校。这次考察学习的每一所学校,都使我领略到了一种高品位的文化享受——小校园,“大文化”。学校的成长是学校内部不断培植的,是通过教师一点一滴的经营和积累的。

匆匆的时光转瞬即逝,此次培训的帷幕渐渐落下,但我意犹未尽。20天的培训学习,我收获颇多,感触颇深,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理论素养、工作水平、思想观念都存在着诸多的差距与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把此行学到的新知识尽快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运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及时地为学校

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努力学习同行们的学习态度,求知精神,协作能力,博采众长。激励我时时处处都注重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人格素养,加强理论修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与提高。一切从实际出发,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工作中起到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让我们和上海的老师们携手并进,在同一片蓝天下,去实现同一个梦想吧。

同一片蓝天同一个梦想(三)

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志愿者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首先,我谨代表残联,向各位来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大家扶残助学的高尚义举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多年来不畏艰苦、辛勤耕耘在特教一线的诸位老师表示由衷的钦佩!向身残志坚、刻苦用功的同学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节日的祝贺!

我们都深刻地认识到,残疾人事业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残疾人问题事关社会的稳定,事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因此残疾人事业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助残日”既是我国6000万残疾人的盛大节日,也是促进大家与残疾人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唤起助残意识,形成和谐友爱风尚的社会行动。今天,“全国助残日”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残疾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他们的教育与就业更应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

近年来,常熟市残疾人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广大残疾人获得了政府和社会很多的扶持和帮助。同样,作为祖国百花园中绚丽多彩的花朵——残疾儿童,更是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特别关爱,在接受康复、教育、文化、体育、服务等方面均有了质的提升。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政府的力量是有限的,尽管我们生活水平总体上已不断提高,但残疾人作为最困难的特殊群体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残疾人中大部分处于社会最低收入阶层;部分残疾

人少年儿童由于贫困而失学;多数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尚未得到满足;歧视残疾人,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这些都是需要全社会关心、支持的。

此次举办这个活动的目的是通过社会各界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残疾儿童,给他们带来快乐和希望。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用爱心和善举会给生活在贫困中的残疾人带来温暖和梦想,希望各位有爱心的人们生出援助之手,发扬爱心精神,用行动资助有困难的残疾人士。希望各位志愿者继续努力,将爱心事业做的越来越好,资助更多的残疾人士。

今天,能在大家的面前和常熟理工学院的同学们一起参加这个有意义的活动,我感到非常荣幸,同时也看到了助残事业有着很大的希望,所以,我希望在场的各位都能积极地加入今天的活动,努力为助残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祝愿所有的残疾人身体健康,平安幸福!也祝我们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谢谢!

同一片蓝天同一个梦想(四)

“同一片蓝天,同一个梦想”志愿者报名表

报名时间地点:2013年10月18日(周五),10月19日(周六)中午于丹青广场与文广将进行活动的现场咨询以及志愿者招募。此外,丹青学园 白沙学园以及蓝田学园宿舍楼下将放置报名表与回收袋,截止时间为10月22日(周二)21:00。

1. 联系人:郭同学 电话:18868182238/765341

2. 志愿者报名要求:团队协作能力强,有爱心,心态乐观,能吃苦耐劳,积极面对困难

环境......

志愿者招募人数:100人

历时六年的品牌活动

让我们一起仰望蓝天

什么是“同一片蓝天,同一个梦想”?

“同一片蓝天,同一个梦想”是由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分团委主办的,历时6年的品牌支教活动。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伊始,公管分团委便着手搭建了“同一片蓝天,同一个梦想”这个平台并与杭州市育才教育集团建立了支教互助关系。在过去的6年时间里,“同一片蓝天,同一个梦想”共向杭州市育才小学输送了数以百计的志愿者。这些志愿者不仅为育才小学的孩子们进行学业辅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还通过谈心,游戏等形式给他们带来欢声笑语,并在彼此之间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同一片蓝天,同一个梦想”也在这6年的时间里逐步成长,愈加成熟,已然成为了公管分团委的一项品牌活动,成为了浙大学子们持之以恒的爱心接力! 支教对象:杭州市育才小学

杭州市育才小学是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他们虽然生活在杭州这个大城市,但是因为物质上的因素他们不能接受和城里的孩子同等质量的教育。然而,育才小学的孩子们,他们最需要的不是和富豪子弟相媲美的优渥生活,而是一种自强不息的意志、自尊自信的心态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将组织志愿者与孩子们进行互动,深入了解孩子们的真实情况与想法,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质帮助和心灵支持,带他们走出胆怯与自卑,感受温暖与关怀,真正融入到杭州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积极乐观地,自信自强地生活和学习,成为一个个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新型领导人才。

活动内容:

(一)面向对象: 全体浙江大学学生

(二)活动形式 : 由3~5名志愿者形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与一位小学生进行配对,周

末可以到学校或学生家中进行辅导(每次并不一定需要所有组员前去)。

(三)活动时间 :2013年11月-12月。

(四)具体内容

1、学业指导:

(1).在周末的闲暇时间给孩子们辅导功课,从课本知识的预习复习指导到课外知识的深化拓展,从疑惑问题的解答到学习方法的引出,交流我们的学习心得,帮助他们提高成绩。

(2).如作文比赛、英语朗读比赛等,鼓励他们在人前展现自我,相信自己的能力。 (3)开展“携手共读好书”活动,定时开展读书报告会。

2、生活帮助:

(1).如果情况允许,可以跟孩子一起做些家务或是其他劳动,在劳动中增进彼此间的感情。

(2).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带他们参观一些工厂,让他们感受提前感受工作的艰辛。

3、心灵沟通:

(1)与他们分享励志故事,让他们树立信心,激励他们在困境中追求自己的理想培养一种豁达、乐观、积极向上的情怀。 与他们一起分享表现人类真善美的影片或小说,教他们唱励志歌曲,让他们相信这世界虽有黑暗,但更多的是光明,不要沮丧,不要放弃,当穿越过生命的隧道,迎接他们的将是幸福。

(2)在与孩子们熟悉之后,如果孩子们愿意,可以倾听他们的心声,关注他们,让他们不要认为自己是孤军奋战为他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同一片蓝天同一个梦想(五)

同一片蓝天同一个梦想

深圳宝安区松岗(大田洋)东方大道的22号,那是一家年轻活力﹑科技创新﹑团结奋进的团体——深圳北森科技有限公司,在这片占地面积仅仅是八千平米的工业园内凝聚着胡总的心血,每一点一滴都是他精心合理的布置以及诸多的高层管理和工作人员辛勤劳作尽心打造的战果,在这汇聚着的也是北森全体每一名职员的心。

在公司大院里安装着是公司自制的大功率LED产品的路灯,高高照亮着的厂区大院,每每在这宁静的夜晚时而还停放着一辆白色的奥迪小轿车,此刻大家最熟知的一间办公室的灯还亮着,那是我们年轻的胡总还在忙碌着处理公务以及批示各项文件,多少日日夜夜不知疲惫地一直忙到深夜。 研发工作室今晚依然是灯火通明,那是大伙正为客户一款新产品开关电源的开发而自觉地加班加点,他们在李总的带领引导下,在高精度实验电源﹑示波器﹑温度测试仪﹑等等一应俱全的先进电子设备的工作台前,合理分工;认真仔细;各把其关;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别看那一个个是那么年轻,可每个动作显得是那么的娴熟与自然,真可谓是“操作规程记得牢,驾轻就熟没烦恼”。研发办公室﹑实验操作室整个工作场景紧紧地团结在一起,犹如国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组织严明;各就其职;万众一心;在统一指挥下发射一颗属于北森的“天宫一号”。

深圳冬末春初的早晨是那么的温暖,即使略带丝丝凉意,然而昨日的辛劳,回到宿舍温水一冲也是早已消

散殆尽而重现活力。因为公司大院三栋大楼纵向依次排列,办公大楼;厂房车间;宿舍厨房;篮球操场偎居在同一座大院内,花卉树木环境优美,方便简洁,形似学校又象似来自五湖四海各类人工巧匠俱全的大团体,既来之则安之,这儿也就成为了我们安住深圳的家。急促的铃声想起了,吃完早餐稍息片刻的工友们纷纷进入车间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在即将过去的2012年里,这是北森经历磨难和坎坷的一年,是北森全面学习和成长的一年,经过全体工作伙伴们的不懈努力,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下即将迎来的是更加精彩美好的2013。 “源于北森,所以不凡”这是北森的企业口号,在2013年元月25日北森全体晚宴聚会上,胡总发言中迎来的是阵阵掌声和欢呼声,响亮而显目的关键词句,“对于企业内部坚持搭建更优秀的管理平台,坚持以ISO900管理体系,坚持以五S作为治企方针不动摇, 坚持以人定岗,人岗匹配, 目标化管理不动摇” 视频资料:《北森集团2013年度晚会胡总致词 》 “有品味的生活,一切源于一流的品质”, “展露拳脚,顺势待发” ;“成功取得了国际最权威认证机构的认证”;“利用北森这个共同搭建的舞台,为了实现个人的梦想和自身的发展而努力,为北森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共同努力奋斗!” 胡总准确有力肯定的字句,初步指明了在新的一年里的治企方针也描述了企业发展的方向,接二连三的“不动摇”和“坚持”,破釜沉舟的理念等等表达了对北森的期望与决心,与工友们一起努力将北森推向更 高的台阶从而提高员工们的各种奖项和福利待遇,

所言之处句句打动着在场的每一位工友,激励着每位工人的工作斗志,对自己展现出美好的前景。相信北森全体同仁更加有决心有信心做好自己的工作,努力发挥,不断创新,从而实现共同的一个愿望,这就是“同一片蓝天,同一个梦想”!

2013/02/12

同一片蓝天同一个梦想(六)

同一片蓝天

同一个梦想

——5.20世界助残日公益温暖活动

主办单位:共青团常熟理工学院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