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春心德

时间:2021-10-25 19:15:04 节日作文

暖春心德(一)

一口气看完了《暖春》,感动依然萦绕在心头。故事以一个名叫小花的小女孩为线索展开,小花身世可怜,不到两岁父母双亡,与唯一的奶奶相依为命,但不幸奶奶也去世了,后被人领养,惨招虐待,不堪折磨,于是带着奶奶身前留下的风筝跑出来了。饿晕的小花被二狗捡到,带回了芍药村。在大家都唯恐避之不及的情况下,爷爷顶着压力收下了小花,并靠自己已年迈的身子编箩筐供小花上学念书。

这是一部十几年前的电影,画质不如现今的各类商业大片清晰,演员也没有那么光鲜亮丽的面孔,但透过影片我们能看到少有的朴实,纯真,大爱,尤其是在追求利益至上的今天,更是稀罕。爷爷贫苦一生,但也善良一生,当众人面对着一个突然其来的野孩子手足无措时,当村长怕老人家再犯糊涂收养这个孩子时,爷爷说:“我这一辈子不识啥字,可我知道一个理儿,人不能见死不救”。看到这儿时,不禁心底一颤,谁说没有文化就不能变得伟大?此刻的爷爷分明就是一位智者。当小花从饿晕状态苏醒过来,初次见到爷爷时,流露出来的是一张惶恐,惊慌的脸,她不知眼前的这位老者是谁,害怕刚逃脱一个魔掌,又遇到另一个坏人。可爷爷温声细语的呵护与关切没多久让这个饱受苦难的小女孩感觉到了希望,她开始变得自然一点了,至少在爷爷面前,她知道爷爷是疼她的。

爷爷的爱让小花如沐春风,爷爷的爱将一个内心濒临崩溃的小女孩从绝望中拉了回来。我不禁在想,要是同样的情况发生在现实中,我们将是一种什么反应,我们也能像爷爷一样用无私的爱去温暖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吗?镜头一个个依然闪现在眼前,当小花的纸风筝被婶娘踩坏后,爷爷又偷偷为小花重新做了一个;当宝柱端着一碗算是从媳妇手里抢出来的炒鸡给自己,为了能让小花多吃点肉,老人家却说自己一生什么都吃过,不爱吃鸡肉,直到最后,两人双双眼眶湿润;当老人家拖着年迈的身体,为了多编制一些箩筐,背着一捆柳条在大雨中步履蹒跚„„,这点点滴滴如何叫人不为之动容。爱是伟大的,它不分亲疏,不分年龄,它能解救人于危难之中,它能让人热血沸腾,对未来充满希望。当最后,村民们纷纷拿出自己家的东西,大米、红枣、鸡蛋,你一点我一点送给老人家时,我知道,那是老人家无私的爱震撼了大家,人心都是肉做,点点滴滴大伙儿都是看在眼里啊!

不得不说,小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不说别的,一个七岁的孩子就会做饭、洗衣、做家务,这一点就足以让人怜惜。小花沐浴着爷爷的爱,同时也无形之中将爱传达出去。她心疼爷爷,所以帮爷爷一块编制箩筐;当天要下雨了,她带着一块塑料薄膜去找爷爷;当胖婶给两个鸡蛋后,她放在枕头底下,想给爷爷吃。婶娘几番想将她从家里赶走,按理说,小花应该会对她有恨意,但事实是,当得知婶娘为了能生一个小弟弟想以蚂蚱为土方时,小花连续多日放学后偷偷捉蚂蚱,

路上的蚂蚱捉完了,又跑到山上去捉,最后还因此被爷爷训斥;当婶娘脚被烫伤时,她跑过去看,结果被婶娘推倒,自己受伤出血,但她首先想到还是去找人帮婶娘的忙。点点滴滴,最后婶娘被深深感动,开始接纳小花。与其说是小花的行为打动了婶娘,不如说是她心底的那份单纯,那份爱让婶娘动容。多年后,小花大学毕业,带着知识回到村里,她说到:“是爱让我成长,也让我明白,生活中不只有血是暖的”。是的,除了血,爱也是暖的,它让人如沐春风,它催人上进,它给人以希望!

电影也让我了解到,哪怕是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在广袤的中国土地上依然有着很多吃不饱饭,念不上书的孩子,他们渴望知识,渴望改变命运,但是苦于没有资源。我在想自己将来有能力了,也要尽自己的力量为这些孩做点什么。如歌词所说: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愿我们都是有爱的人,用爱去温暖人,理解人,帮助人。

暖春心德(二)

《暖春》的社会心理学视角分析

【摘要】 “一个来自贫困农村的孤儿,一个不断遭人遗弃的女娃,一个世上难得善良的老人将她收养,共同演绎了一段人间的悲欢离合与大爱无疆”。 这就是电影《暖春》为我们讲述的一个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故事。影片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采用温馨、细腻和朴实的创作手法,在优美流畅的画面中真实地叙述着一份感动,一份温情。

在感动之余,我们还可以从影片中发现一些社会心理学的踪迹,也就是可以对影片从个体的内部心理活动过程、个体相关的行为活动以及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领域等方面来进行深层次挖掘。本文就是运用社会心理学相关理论,从这一视角出发,对电影中的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语言行为以及心理状态进行阐述和分析,从而将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既加深了对社会心理学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又对电影中的人物有了更透彻的了解,给人以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启发。

【关键词】 亲社会;态度;偏见

一、电影《暖春》的主要故事内容

《暖春》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80年代末一个偏远贫穷的小山村里,活泼善良的女孩小花,在爹娘和奶奶的呵护下,过着虽不富裕但却快乐的生活。但天有不测风云,父母、奶奶相继离开了人间,小花成了孤儿。因不堪忍受大伯的虐待,几经辗转,小花由上河村逃到芍药村,并被宽容、善良、慈爱的宝柱爹收养,从此小花和爷爷便相依为命。但宝柱和媳妇香草并不接受这个“野娃”。 无论婶娘香草如何对待小花,小花幼小的心灵上都没有丝毫的恨意。相反,小花秉着一颗纯真感恩的心,处处为婶娘着想,最终感动了婶娘,得到了婶娘的接受和认可。从此一家人过上了和睦幸福的生活。而小花大学毕业后也选择了回到芍药村,选择了山村教师这一职业,来回报养育她的家人和社会。

二、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影片进行分析

影片主要围绕爷爷收养小花以及宝柱和香草如何接受小花成为自家人的线索展开。因此接下来主要探讨这两条线索中表现出来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主要包括亲社会行为理论、态度问题以及偏见问题等等。

(一)亲社会行为理论

人类的社会行为很多,但是如果根据后果来分的话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对

社会或他人有益的行为,我们把这种行为叫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包括助人行为和利他行为;另一种是对社会有害的行为,我们称之为反社会行为(Antisocial behavior),在反社会行为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侵犯行为。这里主要探讨亲社会行为。

人类的亲社会行为是指任何自发性地帮助他人或者有意图地帮助他人的行为,可以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其中助人行为的涵盖范围要大于利他行为。利他行为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而助人行为指一切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包括期待回报的行为。爷爷当初捡到的那个孤儿也就是现在他的儿子之后,为了他的儿子终生未娶。后来又主动抚养起小花,以自己年迈的身躯砍柳条、编筐,来供小花上学。爷爷的行为是不求回报的,这种行为是明显的社会心理学中的亲社会行为,更具体地来说是利他行为。从其他村民的行为来看,大家具有帮助这个女娃的意愿,但是出于种种顾虑,没有人愿意领养这个孩子。这其中的原因有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有害怕替别人白养盖子的顾虑,也有当时落后的物质条件的制约。所以村民的行为是一种助人行为而不是利他行为,即有意愿帮助他人,但受到条件制约的行为。因此这里有必要探讨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几个因素。

1、情境因素。这里主要考虑他人的存在所产生的影响。心理学家认为,当有其他人存在时,人们不大可能去帮助他人,其他人越多,帮助的可能性越小,同时给予帮助前的时间延迟越长。当二狗将女娃捡回来之后,尽管围观的村民较多,但是没有人愿意收养孩子。一种解释是责任扩散,既周围他人越多,每个人分担的责任越少,这种责任分担可以降低个体人们的评价恐惧的助人行为。村民们都认为自己没有承担抚养女娃的责任,因此不提供帮助。另一种解释则与人们的评价恐惧有关,即如果人们知道别人正注视着自己,就会去做一些他人期待自己去做的事情,并以较受大家欢迎的方式表现自我。正是村民们试图避免社会非议的心态抑制了他们的助人行为。

2、助人者的特点。情境因素能增加或减少一个人表现出利他行为的可能性。但是有些研究也发现,一些人即使在不利的情境中也会帮助他人,而有些人即使在最有利的条件下也不去助人。可见助人者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助人倾向。爷爷的利他行为与他的性格特质是有关系的。爷爷是一个忠厚老实,胸怀宽广,无私奉献的充满爱心的老人。老人为了两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孤儿终生未娶,分别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老年。从性格理论来看,爷爷属于社会型人格的人,该人格具有的特征是友善、热心、外向、合作,喜欢与人为伍,能洞察别人的情感和问题,喜欢扮演帮助别人的角色。

3、求助者的特点。人们的助人行为也受求助者特点的影响,主要是指求助

者的年龄、性别、仪表和相似性等。在老人的眼里,小花是个可怜的孤儿,这也使他想起了当年他收养宝柱时的情景。因此,小花的遭遇引发了老人的同情和爱心,使得老人决定收养小花。

(二)态度的形成及改变理论

态度问题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问题。影片中婶娘香草对小花的态度改变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线索之一。下面就从态度的形成和改变机制方面来分析这一线索。

1、态度的形成机制

弗里德曼认为态度包括三个成分。一是认知成分,它是指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含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认知成分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二是情感成分,它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情感既影响认知成分,也影响行为倾向成分。三是行为倾向成分,它是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它具有准备性质。行为倾向成分会影响到人们将来对态度对象的反应。从认知成分来看,婶娘认为认为小花的到来是由于她的不育导致的,她把小花看作是一个与本家格格不入的孩子,是来同自己争夺家产和地位的外人。于是婶娘就相应的产生了对小花的一些偏见,这种偏见是由于婶娘的认知出现了偏差造成的。从情感成分来看,基于上述对小花的认知偏见,婶娘对小花产生了厌恶和排斥的情绪。从行为成分来看,认知上的偏见和情感上的排斥,导致婶娘出现了一系列虐待小花的行为出现:在小花吃饭时给她脸色看、踩坏小花奶奶唯一给她留下来的风车、污蔑小花偷鸡蛋、三番两次逼小花走,把小花送人等等。

2、态度的改变机制

与研究态度的形成相比,研究态度改变的意义更大。人的社会态度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形成的,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互动和交往过程中发展变化的。因此,费斯廷格提出了一种解释态度改变的理论——认知失调理论。在费斯廷格看来,所谓的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但有时候态度与行为也会出现不一致。在态度与行为产生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为了克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从而影响态度的形成和改变。影片中婶娘对待小花从厌恶、排斥到喜欢、接纳,从虐待她到给她做好饭、做新衣服,这一过程就可以用认知失调理论来解释。起初,婶娘由于认知偏差对小花产生了厌恶和排斥的情绪。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小花的纯真与善良逐渐感动了婶娘,使得婶娘对待小花的态度有所改善。这与婶娘从前的行为产生严重的不协调,给婶娘带来

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同时也会促使婶娘产生寻求认知协调的动机。

关于减少认知失调的具体途径有一下三点:(1)改变行为,使主题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的认知。(2)改变态度,使主体的态度符合其行为。(3)减少选择感,让自己相信自己只所以做出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是因为自己没有选择。(4)增加认知。如果两个认知不一致,可以通过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认知来减少失调。

(5)改变认知的重要性,让一致性的认知变得重要,不一致性的认知变得不重要。当认知失调压力出现后,婶娘慢慢认识到了自己曾经的认识不足,也明白自己对待小花的种种做法是错误的。于是出现了自身协调认知来减少不协调的情况,在态度改变的基础上促成了行为的改变,最终达到了态度与行为的一致。

(三)偏见问题

偏见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从偏见形成的机制来看,婶娘对小花形成偏见的原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方面,偏见是以有限地或者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婶娘认为爷爷将小花带回家是因为她不能生孩子,因此对小花采取排斥态度。另一方面,由于深受封建宗族嫡血至亲观念的影响,至今对大多数普通国人来说,依然无法从观念上改变,从情感上接受,在生活上细心照顾、哺育非亲生的子女。即使所谓的富有爱心,也往往局限于捐款捐物之类的短期公益行动上,一旦真的构成内在新的家庭收养关系,往往就会遇到很大阻力非议。其中最大的阻力常常来自那些已婚的家庭主妇,她们更难以接受像小花这样的外人融入自己的家庭,因此就出现了婶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