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之谜说课稿

时间:2021-10-10 23:09:00 三年级作文

篇一:《《月球之谜》说课稿》

《月球之谜》说课稿

尊敬的领导、老师,大家好,我是龙游阳光小学的语文教师,陈月芬。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六个专题第二课《月球之谜》第一课时,本次说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和资源开发七个方面展开。

一、 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共八个专题,分别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而《月球之谜》一课就出自于第六单元神奇的科技世界。

“神奇的科技世界”这个单元,有导读、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太阳》是一篇科普短文,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主要介绍太阳的常识:离地球有多远,它有多大,多热,说明太阳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课文描写了“我”的一次上网经历,让我在领略网络魅力的同时,了解网络的特点和作用,真切感受现代科技带给人们的便利。《果园机器人》是一篇略读课文,它同样体现电脑的神奇,所写的内容极为有趣。文章的叙述方式也很有特色,文中果园机器人各种特性的介绍,是随果园生产需要的变化一步步体现出来的。《月球之谜》是本单元第二篇课文,文章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全文紧扣“谜”来写,可谓“谜”象丛生。开篇从“遐想”入手,引出一连串的问题,首写“谜”。接着写人们对月球的了解,以及开展的实验,看似在“揭密”,其实,处处生“谜”,再写“谜”。然后用一个自然段的省略号,留下无穷无尽的“谜”,三写“谜”。 再看语文园地中安排的口语交际、作文、读读背背和宽带网均与本组教材主题非常吻合。这种安排既可以让学生获得相关的科学知识,也能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根据教材特点,结合课标要求,本单元的教学目标预定如下:

1、认读19个生字,会写42个生字,正确读写相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有自己的体会和疑问;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训练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鼓励学生留心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增强探索和创造的意识,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这三个目标的设定,体现了新《课标》中对第二学段学生的阅读要求:“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2、能

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在本单元教学目标这根指挥棒下,再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登上、任何、一旦、年龄、神秘、探索”。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个怎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学情分析

说完教材,再看学情,我将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进行分析。 第一、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早在一年级学生对科技专题文章就有所接触, “一下‘我们身边的科学’、二上‘热爱科学’、二下‘走进科技的世界’”都单列一个单元,我们会发现学生对此类文章的阅读兴趣浓,有主动阅读的欲望,这是本次学习的一个前提,再加上之前学生阅读方法的习得和阅读习惯的培养,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水平,这是本次学习的一个保障。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已有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上,在本学年段中还有更高的阅读要求,即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这是本次学习的关键。

第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从电视上、网络上和书本中对月亮有浅显的理解。

所以针对本班学生认知特点和本节课文本特点,我在设计阅读教学时,侧重于引导,让孩子多读,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子,品味词句在文中的作用,并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三、教学模式

借鉴兄弟学校的先进理念,研读县教研员赖春梅老师的课题《区域性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结合我校小班化教育特点,我校语文老师展开深入细致的讨论,认为语文学习模式的构建应以引导学生在文章里“走个来回”为思路,整体的设计要“凸显语用”,利用小班化优势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确立了语文新授课的教学模式为:1、单元导入、明确目标;2、自学指导、合作交流;3、大组汇报、教师点拨;4、巩固练习、拓展提高;5、课堂小结、当堂达标。在落实模式的过程中并力图在教学环节中体现 “三真、三实、一及时”

的教学策略。三真即真思考、真合作、真理解;三实是指设计实、反馈实、检测实;一及时是指评价要及时。

四、 教学设计

通过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并根据我校语文新授课的模式要求,本节课设计以“谜”为主线,安排了五个教学环节:读文导入,猜“谜”(4分钟);整体感知,找“谜”(7分钟);深度对话,品“谜”(22分钟);言语实践,问“谜”(5分钟);总结延伸,探 “谜” (2分钟)。其中深度对话、品“谜”和言语实践,问“谜”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环节。下面具体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读文导入,猜“谜”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猜谜导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这是语文老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但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忽视一点就是为猜而猜,上到雨的课文就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都不见,上到月亮的就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这种为猜而猜活跃气氛是可以的,因为难度不大,学生都会兴奋而大声地说出答案,但静下心来思考总发现缺少了一些语文味。在研读文本时我发现课文中这个语段稍做改变可变谜面,在说出谜底前,学生自由读,指名读,为着猜出谜底思考着读,这样一来既实现学生朗读的训练又让学生初步了解月球的特点,更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这一举三得也体现了我校教学模式中真理解和真思考的教学策略。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的世界。

(二)整体感知,找“谜”(7分钟)

在揭示课题之后,安排了一个课前导学单的检测过程,列举出学生认为最难读的词或最难写的字或最难读的句子进行指导学习。之后,出示读文指导:1、读准读通课文2、找找课文中介绍了月球上哪些谜?用序号标一标。学生通过整体感知,找出月球之“谜”,理清整篇课文的脉络。这样做是在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通过抓题眼,从整体了解课文大意,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三)深度对话,品“谜”(22分钟)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所以在设计这一环节时,力求从学生角度、文本角度、教师角度提出问题,

并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展示来解决问题,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教,创设真实有效的高效课堂。

例如,品已解之谜:请学生划出描写谜底的句子,读一读说感受, 这个环节没有烦琐的内容分析,只有简单实在的语言实践,在汇报交流过程中抓住“荒漠”与“奇异”二词的教学,让其成为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的方法教学的平台,也为学生下一环节小组合作中抓住关键词明白表情达意做好方法的指引。

再看,品未解之谜中的小组合作,合作前就对学生分组合作提出明确要求和建议,防止合作探究流于形式的有效手段,明确提出要解决的问题,确保学习的有效性。这再一次落实了我校教学模式之三真、三实、一评价。

(四)言语实践,问“谜”(5分钟);

在一篇文本中,一种语言现象反复出现,这就该是引起我们重视的文本语言特色。这一课,课题是“谜”,课文中也展示了许许多多关于月球的疑问。其中,先写关于月球的现象,再写作者用“难道”“或者是”这些词语对谜底进行的推测,这种写法特别有意思。将文章内容用表格梳理,让学生感受这有趣的表达方式,并抓住第三格只写了现象,没有对这一现象的推测这一空白,尝试让学生想一想,写一写。突出言语训练的重点,助杖提出问题这一教学难点。

(五)课堂延伸,探 “谜”

在这一环节中,将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通过总结知识、阅读方法,课堂到这里给学生的不仅是奇异的惊讶,费解的惊奇,更多的是对探索欲望的激发。这样设计不仅可以鼓励学生留心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还能增强探索和创造的意识,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这种情感的习得,是通过深度对话,品谜而展开的,是通过言语实践,问谜而伸展的, 真正体现了“大语文”观。

五、说板书

我的板书设计主要分为主板书和副板书,主板书主要运用!?„„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副板书则提炼写出在学习过程中习得的阅读方法,如抓关键词、关注特列表达方式等,这样的板书设计一方面能直观形象地使学生一看就能回忆起课文内容,另一方面也能体现课文内容与思维的同步,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是我所有的说课内容,有不足之处,还恳请给位专家评委予以批评指教,谢谢!

篇二:《月球之谜说课稿》

《月球之谜》说课稿

杨鹏

《月球之谜》是新课程标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科普性的文章。文章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学生通过对这个主题活动的探究,进一步了解有关月球的知识,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以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 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4. 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激发学生探索月球的欲望。

重点: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古诗词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

1.聆听乐曲,欣赏明月带给学生美的享受、美的遐想,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背诵月亮的诗句,达成积累语言的目的,给课堂增添文学味,把学生引到探索月球的奥秘上来,让学生走进文本。对月亮美称的介绍丰富学生的知识,鼓励他们从课外学到更多知识。

2.整体感知课文,检查词语学习情况并积累词语,学习用重点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体现“大语文观”,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结合资料袋学习课文,树立在课外学习语文的观念。

4.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小组合作探究,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发扬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理清这些不解之谜的提出思路,指

导学生朗读好疑问句和感叹句,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习作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开放式的结尾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

6.最后强化学生言语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学得有趣,学有所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月球之谜说课稿}.

在今后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实践中还要努力学习,认真学习,积极改进,不断寻找文本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点,把语文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尽力挖掘课文与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同时也不避讳其中的假、恶、丑,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篇三:《《月球之谜》说课稿2》

《月球之谜》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第22课《月球之谜》。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这6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首先是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科普性文章。文章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全文紧扣“谜”来写,可谓“谜”象丛生。开篇从“遐想”入手,引出一连串的问题,首写“谜”。接着写人们对月球的了解,以及开展的实验,看似在“揭密”,其实,处处生“谜”,用一个自然段的省略号,留下无穷无尽的“谜”。正因为如此,课文为读者留下了无限的空间,让读者去遐想,去探索。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科技专题的文章已经接触和学习过,也具备了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对月球的了解仅仅停留在日常所见和从电视、网络及书本中,非常浅显。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有关的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3)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依据教学目标制定出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五、教法学法

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依据课改理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确立相应的教法和学法:

教法:

1、创设情景法

2、以读代讲法

3、发散训练法

学法:

1、情景激趣法;

2、朗读感悟法;

3、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流程 在对教学目标反复研究、以及新课标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本节课设计了以下环节:

环节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语文来源于生活,开课时向学生提出:你想去太空旅行吗?为什么想去?的问题,并通过与学生交流太空旅行的话题,引出课题——《月球之谜》,导入新课。这样的谈话导入,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又符合了三年级学生对科普知识迷恋好奇的年龄特点。 环节二 遥望月球 引发遐想

1.出示月景图,让学生通过看图感受月色的美丽。默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用横线勾画出描写月色的句子,采用朗读感悟法,抽生读、齐读、配音读,以读代讲,以读促学,通过自读自悟让学生在读中 “体会月光的美丽皎洁”,在读中“引导学生对月亮展开无限的遐想”,在读中“感受月亮的魅力”。同时,为了增添学生对月球之旅的兴趣,丰富积累,引导学生拓展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句和月亮的美称。 环节三 登录月球 感受奇异

(一)这个环节是结合资料袋学习月球奇异的景色。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以小宇航员的形式为学生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神秘的月球上,感受月球的奇异。

先让学生说说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 接着让学生以宇航员的身份向我们汇报第一眼看到的景色,并试着用一个词来概括。 然后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月球的景色奇异?抽生回答,并启发学生将月球的景色与地球的景色作对比,并适时出示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月球的奇异。再引导学生通过课后资料袋了解什么是“环形山”,最后齐读句子告诉地球上的人们月球的奇

异。 (二)为了加强学生对月球奇异的体验和领悟,开阔视野,出示一段视频,将宇航员在月球上行走的画面活生生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月球行走的奇异并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通过资料袋解决问题。

环节四 合作探究 寻找奥秘

通过观看宇航员在月球行走的的视频并结合资料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在环节四,学习月球的未解之谜时,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先让学生自由的朗读3——6自然段,再出示学习要求,分小组自主合作探究,从科学家所做试验中你能发现什么问题?提出什么问题?并用“神秘的月球,请你告诉我,为什么 ?难道 ?”的形式进行汇报。通过有效的小组活动的开展,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对学生提出的这些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进行总结,理解“令人费解”的意思,并学习省略号在本文中所起的作用。

环节五 总结全文 追寻脚步

最后,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现人类探索月球的脚步从未停止的图片,给学生插上理想的翅膀,发散思维,假如20年后你登上了月球,你准备去做什么?并寄予希望 “在未来的探月之旅中,希望看到你们的身影。”

七、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精华的体现,好的板书更应具有深刻的启发性。我的板书力求显示这些。

22、月球之谜 尘土是否能杀菌?

美丽皎洁

十分奇异

水藻为何鲜嫩青绿? 年龄是否比地球大? 省略号

篇四:《月球之谜说课稿》

《月球之谜》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月球之谜》是新课程标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科普性文章。也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本文旨在让学生了解月球相关的知识,展示月球神秘的魅力,激发学生探索月球和宇宙奥秘的兴趣;同时积累一些描写月亮的古诗句。

二、说学生

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关于科普性文章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本文的学习。根据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可以提出一个关于月球的问题,进行教学。

三、说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悬、遐、奥、努、菌、藻、项、估),学会14个生字(幕、临、悬、曾、奥、努、登、任、撒、藻、旦、项、估、龄)。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表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中提到的和月球有关的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根据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四、说教法

针对教学内容,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形象思维的训练。通过图画理解课文,通过“教、扶、放”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以情景教学法、

美读感悟法、质疑问难法等方法激发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五、说教学流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首先,出示一张“星球图”,进而提出问题:“在浩瀚宇宙里有这样一颗星球,它离我们地球妈妈最近,它是——?”

古往今来,它一直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它的奥秘。(板书:月球之谜)

(二)美读,理解课文

1、自由阅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估计学生会初步知道课文写了月球上的景色和月球之谜。在教学时可根据 学生的回答,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篇荒漠。

(三)突出重点: 紧紧扣住课题中的“谜”字,指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展开想象:

(1)课文写了哪些月球之谜?请学生阅读课文,勾画出来。

(2)全班交流,教师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一句,“令人费解”是什么意思?这些实验,哪些地方令人费解?

(3)月球之谜仅仅只有这些吗?(不只这些)可从文章中的哪些地方看 出?(倒数第2 自然段的省略号看出)请再读课文,并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说说还有哪些月球之谜需要去解开,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学生可以从教材提供的文本和图片提出问题,如,根据课文对月球表

面的描写(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 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篇荒漠……)来提出问题;也可以根据过去对月球的了解提出问题;还可以根据所查的资料提出问题;总之,尽可能的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因为每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之谜都将激励学生不断地去探索。

六、说拓展创新

(1)假如20年后你登上了月球,你准备去做什么?

(2)师生共同交流描写月亮的古诗句(课件展示)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夏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3)课后收集一些感兴趣的月球资料与大家交流。

附:板书设计

月球是从哪儿来的?

上面有些什么东西?

月球之“谜” 它跟地球一样吗?

(十分奇异 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令人费解) 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

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

……

——赵利群、赵园、钟娟灿、周师思、朱倩

篇五:《月球之谜说课稿》

《月球之谜》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四中小学部的语文教师xxx。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月球之谜》,我将分四大块来展开我的说课:1、说教材;2、说学情分析3、说教法学法;

4、说教学过程。今天,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七个方面把我的课解说给大家。说起月球,我们就会想起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故事,这些美丽的传说伴随了我们一代又一代,让我们对月球充满了无尽的遐想。月球上真的是这样吗?下面我就同大家一起登上月球,解开心中的疑问。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月球之谜》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组的课文。本组的主题是“神奇的科技世界”,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了解与月球相关的知识,展示月球神秘的魅力,激发学生探索月球和宇宙奥秘的兴趣;同时积累一些描写月亮的古诗词。

2、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8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有关的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训练与思维发散训练,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月球相关的知识了解得较少,但他们好奇心强,喜欢探索科学的奥秘,爱动脑筋,喜欢问为什么,愿意动手搜集资料,更具有极大的探索月球和宇宙奥秘的兴趣。因此学生对学习这篇课文会很感兴趣。

三、讲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和发散训练法的学习方式,在探究中通过有效的小组活动的开展,展现一个小组集体智慧的结晶,培养了学生质疑的能力;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讲学法

学习方法是学习活动规律的理性总结。为了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这节课我主要引导学生用朗读感悟法、探究法的学习方式来学习,通过学法指导让学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观察、思考、学习。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茫茫太空,月球是我们的近邻。对于它,人们充满了太多的好奇与幻想。为此,这月球对于人类而言就象一个谜。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1969年7月20日,美国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很多的——《月球之迷》。

2、揭示课题,板书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这两名宇航员飞向月球,看看月球到底是什么样子?

(如此激趣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思维与想象都被调动起来。)

(二)自主探究,读文感悟

1、学习第二自然段和资料袋

(1)(出示课件演示)看,这就是月球,当我们首次来到月球,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

(2)请大家找一找在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

(3)哪位宇航员来给我们汇报汇报你第一眼看到的景色?能不能用一个词概括这是什么样的景色呢?

(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将学生带入神秘的太空中,以小宇航员的形式为学生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学文的兴趣。)

(4)月球上的景色奇异在哪儿呢?

你能把这奇异的景色读一读吗?(指名读)

让我们把这奇异的景色告诉地球上的人们吧。(齐读)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要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整体感知课文,交流收获,培养自主读书的能力。在正确、流利的读书的同时,获得初步的理解和体验,体验读书的快乐。)

(5)我们原本以为月球上有美丽的嫦娥,洁白的玉兔,高大的桂树,然而月球上的景色与我们的想象简直太不一样了,你们想看看宇航员从月球上拍回的照片吗?(出示课件) 你们看,宇航员在月球上行走,咦,他们是怎么走的呢?怎么会这样呢?

结合课文引导学生学习课后资料袋里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

2、学习月球的未解之谜

紧紧扣住“谜”,指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展开想象:

(1) 课文写了哪些月球之谜?请学生阅读课文,勾画出来。

(2) 小组交流。

(3) 全班交流,教师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一句,

“令人费解”是什么意思?这些实验,哪些地方令人费解?

(4) 月球之谜仅仅只有这些吗?(不只这些)可从文章中的哪些地方看出?(倒数第2

自然段的省略号看出)

请再读课文,并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说说还有哪些月球之谜需要去解开,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这里,学生可以从教材提供的文本和图片提出问题,如,根据课文对月球表面的描写来提出问题,也可以根据过去对月球的了解提出问题,还可以根据所查的资料提出问题,甚至可以根据所阅读的故事、古诗来提出问题。总之,尽可能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甚至幻想。因为每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之谜都将激励学生不断地去探索。){月球之谜说课稿}.

3、发散思维,拓展练习

(1)假如20年后你登上了月球,你准备做些什么?你会怎么想?(学生说)

(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为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张扬个性、激发灵性。)

不光我们这些同学对月亮有这样的遐想,古代很多人对月亮也有遐想。尤其是诗人在写作的时候,经常用月亮作为题材。谁能告诉老师,你知道写月亮的诗句都有哪些呢?

(2)师生共同交流描写月亮的古诗句(课件展示)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夏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丰富自己的积累)

(3)课后收集一些感兴趣的月球资料与大家交流。

(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

4、总结全文

月球还有许多未解之谜,人类探索月球的脚步也从未停止。随着对月球的探索和研究,还有更多的月球之谜被提出来。但老师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同学们会加入到解开这些谜团的队伍中去,让月球不再有谜。

用课文最后一句话来结束我们这节课: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齐读)

五、讲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22、月球之谜

十分奇异

尘土是否能杀菌?

月球之谜 水藻为何鲜嫩青绿?

年龄是否比地球大?

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

令人费解

以上,我从教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