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

时间:2021-10-10 21:40:35 三年级作文

第一篇 子曰:“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论语·泰伯“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黼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论语·泰伯“泰伯可以说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几次把王位让给季历,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称赞他。”

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曾子有病,把他的学生召集到身边来,说道:“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看看有没有损伤)!《诗经》上说:‘小心谨慎呀,好像站在深渊旁边,好像踩在薄冰上面。’从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体是不再会受到损伤了,弟子们!”

曾子有病,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对他说:“鸟快死了,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快死了,他说的话是善意的。君子所应当重视的道有三个方面:使自己的容貌庄重严肃,这样可以避免粗暴、放肆;使自己的脸色一本正经,这样就接近于诚信;使自己说话的言辞和语气谨慎小心,这样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背理。至于祭祀和礼节仪式,自有主管这些事务的官吏来负责。”

曾子说:“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从前我的朋友就这样做过了。”

曾子说:“可以把年幼的君主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政权托付给他,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动摇屈服。这样的人是君子吗?是君子啊!”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孔子说:“(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

孔子说:“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孔子说:“喜好勇敢而又恨自己太穷困,就会犯上作乱。对于不仁德的人或事逼迫得太厉害,也会出乱子。”

孔子说:“(一个在上位的君主)即使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能,如果骄傲自大而又吝啬小气,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

孔子说:“学了三年,还做不了官的,是不易找到的。”

孔子说:“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的大道。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国家有道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考虑那职位上的事。”

孔子说:“从太师挚演奏的序曲开始,到最后演奏《关睢》的结尾,丰富而优美的音乐在我耳边回荡。”

孔子说:“狂妄而不正直,无知而不谨慎,表面上诚恳而不守信用,我真不知道有的人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

孔子说:“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不上那样,又会担心丢掉什么。”

孔子说:“多么崇高啊!舜和禹得到天下,不是夺过来的。”

孔子说:“真伟大啊!尧这样的君主。多么崇高啊!只有天最高大,只有尧才能效法天的高大。(他的恩德)多么广大啊,百姓们真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对它的称赞。他的功绩多么崇高,他制定的礼仪制度多么光辉啊!”

舜有五位贤臣,就能治理好天下。周武王也说过:“我有十个帮助我治理国家的臣子。”孔子说:“人才难得,难道不是这样吗?唐尧和虞舜之间及周武王这个时期,人才是最盛了。但十个大臣当中有一个是妇女,实际上只有九个人而已。周文王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二,仍然事奉殷朝,周朝的德,可以说是最高的了。”

孔子说:“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了;他的饮食很简单而尽力去孝敬鬼神;他平时穿的衣服很简朴,而祭祀时尽量穿得华美,他自己住的宫室很低矮,而致力于修治水利事宜。对于禹,我确实没有什么挑剔的了。”

《论语·泰伯“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等。本“泰伯(1),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2)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3)。”

【注释】

(1)泰伯:周代始祖古公亶父的长子。

(2)三:多次的意思。

(3)民无得而称焉:百姓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赞扬他。

【译文】

孔子说:“泰伯可以说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几次把王位让给季历,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称赞他。”

【评析】

传说古公亶父知道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有圣德,想传位给季历,泰伯知道后便与二弟仲雍一起避居到吴。古公亶父死,泰伯不回来奔丧,后来又断发文身,表示终身不返,把君位让给了季历,季历传给姬昌,即周文王。武王时,灭了殷商,统一了天下。这一历史事件在孔子看来,是值得津津乐道的,三让天下的泰伯是道德最高尚的人。只有天下让与贤者、圣者,才有可能得到治理,而让位者则显示出高尚的品格,老百姓对他们是称赞无比的。

【原文】

8•2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1),慎而无礼则葸(2),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3)。君子笃(4)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5)不遗,则民不偷(6)。”

【注释】

(1)劳:辛劳,劳苦。

(2)葸:音xǐ,拘谨,畏惧的样子。

(3)绞:说话尖刻,出口伤人。

(4)笃:厚待、真诚。

(5)故旧:故交,老朋友。

(6)偷:淡薄。

【译文】

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评析】

“恭”、“慎”、“勇”、“直”等德目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以“礼”作指导,只有在“礼”的指导下,这些德目的实施才能符合中庸的准则,否则就会出现“劳”、“葸”、“乱”、“绞”,就不可能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原文】

8•3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1)予足!启予手!诗云(2):‘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3)夫,小子(4)!”

【注释】

(1)启:开启,曾子让学生掀开被子看自己的手脚。

(2)诗云:以下三句引自《诗经•小雅•小旻》指身体免于损伤。

(4)小子:对弟子的称呼。

【译文】

曾子有病,把他的学生召集到身边来,说道:“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看看有没有损伤)!《诗经》上说:‘小心谨慎呀,好像站在深渊旁边,好像踩在薄冰上面。’从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体是不再会受到损伤了,弟子们!”

【评析】

曾子借用《诗经》里的三句,来说明自己一生谨慎小心,避免损伤身体,能够对父母尽孝。据《孝经》记载,孔子曾对曾参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就是说,一个孝子,应当极其爱护父母给予自己的身体,包括头发和皮肤都不能有所损伤,这就是孝的开始。曾子在临死前要他的学生们看看自己的手脚,以表白自己的身体完整无损,是一生遵守孝道的。可见,孝在儒家的道德规范当中是多么重要。子曰:“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

【原文】

8•4 曾子有疾,孟敬子(1)问(2)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3),斯远暴慢(4)矣;正颜色(5),斯近信矣;出辞气(6),斯远鄙倍(7)矣。笾豆之事(8),则有司(9)存。”

【注释】

(1)孟敬子:即鲁国大夫孟孙捷。

(2)问:探望、探视。

(3)动容貌:使自己的内心感情表现于面容。

(4)暴慢:粗暴、放肆。

(5)正颜色:使自己的脸色庄重严肃。

(6)出辞气:出言,说话。指注意说话的言辞和口气。

(7)鄙倍:鄙,粗野。倍同背,背理。

(8)笾豆之事:笾(音biān)和豆都是古代祭祀和典礼中的用具。

(9)有司:指主管某一方面事务的官吏,这里指主管祭祀、礼仪事务的官吏。

【译文】

曾子有病,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对他说:“鸟快死了,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快死了,他说的话是善意的。君子所应当重视的道有三个方面:使自己的容貌庄重严肃,这样可以避免粗暴、放肆;使自己的脸色一本正经,这样就接近于诚信;使自己说话的言辞和语气谨慎小心,这样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背理。至于祭祀和礼节仪式,自有主管这些事务的官吏来负责。”

【评析】

曾子与孟敬子在政治立场上是对立的。曾子在临死以前,他还在试图改变孟敬子的态度,所以他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一方面表白他自己对孟敬子没有恶意,同时也告诉孟敬子,作为君子应当重视的三个方面。这些道理现在看起来,还是很有意义的。对于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原文】

8•5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为校(1)——昔者吾友(2)尝从事于斯矣。”

【注释】

(1)校:音jiào,同较,计较。

(2)吾友:我的朋友。旧注上一般都认为这里指颜渊。

【译文】

曾子说:“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从前我的朋友就这样做过了。”

【评析】

曾子在这里所说的话,完全秉承了孔子的思想学说。“问于不能”,“问于寡”等都表明在学习上的谦逊态度。没有知识、没有才能的人并不是一钱不值的,在他们身上总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所以,在学习上,即要向有知识、有才能的人学习,又要向少知识、少才能的人学习。其次,曾子还提出“有若无”、“实若虚”的说法,希望人们始终保持谦虚不自满的态度。第三,曾子说“犯而不校”,表现出一种宽阔的胸怀和忍让精神,这也是值得学习的。

【原文】8•6 曾子说:“可以托六尺之孤(1),可以寄百里之命(2),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注释】

(1)托六尺之孤:孤:死去父亲的小孩叫孤,六尺指15岁以下,古人以七尺指成年。托孤,受君主临终前的嘱托辅佐幼君。

(2)寄百里之命:寄,寄托、委托。百里之命,指掌握国家政权和命运。

【译文】

曾子说:“可以把年幼的君主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政权托付给他,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动摇屈服。这样的人是君子吗?是君子啊!”

【评析】

孔子所培养的就是有道德、有知识、有才干的人,他可以受命辅佐幼君,可以执掌国家政权,这样的人在生死关头决不动摇,决不屈服,这就是具有君子品格的人。

【原文】

8•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1),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注释】

(1)弘毅:弘,广大。毅,强毅。

【译文】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原文】

8•8 子曰:“兴(1)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注释】

(1)兴:开始。

【译文】

孔子说:“(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

【评析】

本章里孔子提出了他从事教育的三方面内容:诗、礼、乐,而且指出了这三者的不同作用。它要求学生不仅要讲个人的修养,而且要有全面、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原文】

8•9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译文】

孔子说:“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评析】

孔子思想上有“爱民”的内容,但这有前提。他爱的是“顺民”,不是“乱民”。本章里他提出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观点,就表明了他的“愚民”思想,当然,愚民与爱民并不是互相矛盾的。另有人认为,对此句应作如下解释:“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即百姓认可,就让他们照着去做;百姓不认可,就给他们说明道理。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这是孔子倡行朴素民主政治的尝试。但大多数学者认为这样断句,不符合古汉语的语法;这样理解,拔高了孔子的思想水平,使古人现代化了,也与《论语》一书所反映的孔子思想不符。

【原文】

8•10 子曰:“好勇疾(1)贫,乱也。人而不仁(2),疾之已甚(3),乱也。”

【注释】

(1)疾:恨、憎恨。

(2)不仁:不符合仁德的人或事。

(3)已甚:已,太。已甚,即太过份。

【译文】

孔子说:“喜好勇敢而又恨自己太穷困,就会犯上作乱。对于不仁德的人或事逼迫得太厉害,也会出乱子。”

【评析】

本章与上一章有关联。在孔子看来,老百姓如果不甘心居于自己穷困的地位,他们就会起来造反,这就不利于社会的安定,而对于那些不仁的人逼迫得太厉害,也会惹出祸端。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培养人们的“仁德”。

【原文】

8•11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译文】

孔子说:“(一个在上位的君主)即使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能,如果骄傲自大而又吝啬小气,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

【原文】

8•12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1),不易得也。”

【注释】

(1)谷:古代以谷作为官吏的俸禄,这里用“谷”字代表做官。不至于谷,即做不了官。

【译文】

孔子说:“学了三年,还做不了官的,是不易找到的。”

【评析】

孔子办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治国安邦的人才,古时一般学习三年为一个阶段,此后便可做官。对本章另有一种解释,认为“学了三年还达不到善的人,是很少的”。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阅读本章。

【原文】

8•13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1),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注释】

(1)见:音xiàn,同现。

【译文】

孔子说:“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的大道。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国家有道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评析】

这是孔子给弟子们传授的为官之道。“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是孔子为官处世的一条重要原则。此外,他还提出应当把个人的贫贱荣辱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这才是为官的基点。

【原文】

8•14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

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考虑那职位上的事。”

【评析】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涉及到儒家所谓的“名分”问题。不在其位而谋其政,则有僭越之嫌,就被人认为是“违礼”之举。“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就是要“安分守己”。这在春秋末年为维护社会稳定,抑制百姓“犯上作乱”起到过重要作用,但对后世则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尤其对民众不关心政治,安分守礼的心态起到诱导作用。应当说,这是消极的。

【原文】

8•15 子曰:“师挚之始(1),《关睢》之乱(2),洋洋乎盈耳哉!”

【注释】

(1)师挚之始:师挚是鲁国的太师。“始”是乐曲的开端,即序曲。古代奏乐,开端叫“升歌”,一般由太师演奏,师挚是太师,所以这里说是“师挚之始”。

(2)《关睢》之乱:“始”是乐曲的开端,“乱”是乐曲的终了。“乱”是合奏乐。此时奏《关睢》乐章,所以叫“《关睢》之乱”。

【译文】

孔子说:“从太师挚演奏的序曲开始,到最后演奏《关睢》的结尾,丰富而优美的音乐在我耳边回荡。”

【原文】

8•16 子曰:“狂(1)而不直,侗(2)而不愿(3),悾悾(4)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注释】

(1)狂:急躁、急进。

(2)侗:音tóng,幼稚无知。

(3)愿:谨慎、小心、朴实。

(4)悾悾:音kōng,同空,诚恳的样子。

【译文】

孔子说:“狂妄而不正直,无知而不谨慎,表面上诚恳而不守信用,我真不知道有的人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

【评析】

“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都不是好的道德品质,孔子对此十分反感。这是因为,这几种品质不符合中庸的基本原则,也不符合儒家一贯倡导的“温、良、恭、俭、让”和“仁、义、礼、智、信”的要求。所以孔子说:我真不知道有人会这样。

【原文】

8•17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文】

孔子说:“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不上那样,又会担心丢掉什么。”

【评析】

本章是讲学习态度的问题。孔子自己对学习知识的要求十分强烈,他也同时这样要求他的学生。这“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其实就是“学而不厌”一句最好的注脚。

【原文】

8•18 子曰:“巍巍(1)乎,舜禹(2)之有天下也而不与(3)焉!”

【注释】

(1)巍巍:崇高、高大的样子。

(2)舜禹:舜是传说中的圣君明主。禹是夏朝的第一个国君。传说古时代,尧禅位给舜,舜后来又禅位给禹。

(3)与:参与、相关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多么崇高啊!舜和禹得到天下,不是夺过来的。”

【评析】

这里孔子所讲的话,应该有所指。当时社会混乱,政局动荡,弑君、纂位者屡见不鲜。孔子赞颂传说时代的“舜、禹”,表明对古时禅让制的认同,他借称颂舜禹,抨击现实中的这些问题。

【原文】

8•19 子曰:“大哉尧(1)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2)之。荡荡(3)乎,民无能名(4)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5)乎其有文章!”

【注释】

(1)尧: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圣君。

(2)则:效法、为准。

(3)荡荡:广大的样子。

(4)名:形容、称说、称赞。

(5)焕:光辉。

【译文】孔子说:“真伟大啊!尧这样的君主。多么崇高啊!只有天最高大,只有尧才能效法天的高大。(他的恩德)多么广大啊,百姓们真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对它的称赞。他的功绩多么崇高,他制定的礼仪制度多么光辉啊!”

【评析】子曰:“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

尧是中国传说时代的圣君。孔子在这里用极美好的语言称赞尧,尤其对他的礼仪制度愈加赞美,表达了他对古代先王的崇敬心情。

【原文】

8•20 舜有臣五人(1)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2)。”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3),于斯(4)为盛,有妇人焉(5),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6),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注释】

(1)舜有臣五人:传说是禹、稷、契、皋陶、伯益等人。契:音xiè;陶:音yáo。

(2)乱臣:据《说文》:“乱,治也。”此处所说的“乱臣”,应为“治国之臣”。

(3)唐虞之际:传说尧在位的时代叫唐,舜在位的时代叫虞。

(4)斯:指周武王时期。

(5)有妇人焉:指武王的乱臣十人中有武王之妻邑姜。

(6)三分天下有其二:《逸周书•程典“文王令九州之侯,奉勤于商”。相传当时分九州,文王得六州,是三分之二。

【译文】

舜有五位贤臣,就能治理好天下。周武王也说过:“我有十个帮助我治理国家的臣子。”孔子说:“人才难得,难道不是这样吗?唐尧和虞舜之间及周武王这个时期,人才是最盛了。但十个大臣当中有一个是妇女,实际上只有九个人而已。周文王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二,仍然事奉殷朝,周朝的德,可以说是最高的了。”

【评析】

这段当中,孔子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治理天下,必须有人才,而人才是十分难得的。有了人才,国家就可以得到治理,天下就可以太平。当然,这并不就证明孔子的“英雄史观”,因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杰出人物的确发挥了不可低估的巨大作用,这与人民群众的作用,都应该是不可忽视的。

【原文】

8•21 子曰:“禹,吾无间(1)然矣。菲(2)饮食而致(3)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4);卑(5)宫室而尽力乎沟洫(6)。禹,吾无间然矣。”

【注释】

(1)间:空隙的意思。此处用作动词。

(2)菲:菲薄,不丰厚。

(3)致:致力、努力。

(4)黻冕:音fǔ miǎn,祭祀时穿的礼服叫黻;祭祀时戴的帽子叫冕。

(5)卑:低矮。

(6)沟洫:洫,音xù,沟渠。

【译文】

孔子说:“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了;他的饮食很简单而尽力去孝敬鬼神;他平时穿的衣服很简朴,而祭祀时尽量穿得华美,他自己住的宫室很低矮,而致力于修治水利事宜。对于禹,我确实没有什么挑剔的了。”

【评析】

以上这几章,孔子对于尧、舜、禹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在他们的时代,一切都很完善,为君者生活简朴,孝敬鬼神,是执政者的榜样,而当今不少人拼命追逐权力、地位和财富,而把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富强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以古喻今,孔子是在向统治者提出警告。

孟子·公孙丑上·第二节》

《孟子·公孙丑上·第二节》文言文全文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

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

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

曰:“是不难,告子先我不动心。”

曰:“不动心有道乎?”

曰:“有。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挠,不目逃,思以一豪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孟施舍之所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

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

“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

曰:“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何谓知言?”

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宰我、子贡善为说辞,冉牛、闵子、颜渊善言德行。孔子兼之,曰:‘我于辞命则不能也。’然则夫子既圣矣乎?”

曰:“恶!是何言也?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

“昔者窃闻之: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敢问所安。”

曰:“姑舍是。”

曰:“伯夷、伊尹何如?”

曰:“不同道。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伯夷、伊尹于孔子,若是班乎?”

曰:“否。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

曰:“然则有同与?”

曰:“有。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诸侯有天下。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是则同。”

曰:“敢问其所以异?”

曰:“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汙,不至阿其所好。宰我曰:‘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子贡曰:‘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后,等百世之王,莫之能违也。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有若曰:‘岂惟民哉?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太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孟子·公孙丑上·第二节》全文翻译

公孙丑问:“先生您要是担任齐国的卿相大官,能得到推行您的道路,虽然由此而成就霸道和王道,不异于古之霸王之君矣。象这样,您会动心吗?”

孟子说:“不,我四十岁后就不动心了。”

公孙丑说:“若是这样,先生比孟贲要强多了。”

孟子说:“做到这个并不难,告子做到不动心比我还要早。”

公孙丑问:“做到不动心有什么决窍吗?”

孟子说:“有,北宫黝培养勇气的方法是,肌肤被刺破而不屈服,看见可怕的不逃避,即使有一根毫毛被别人伤害,也觉得犹如在广庭大众下遭到鞭打一样,他不受制于贫贱的人,也不受制于大国的君主;把刺杀大国君主看作如同刺杀普通平民一样;他不尊敬诸侯,受到辱骂必然要回骂。孟施舍培养勇气的方法又不同,他说:‘在失败的情况下还要看到胜利,如果估量敌方的强弱而后前进,思虑胜败后才交锋,就是害怕敌方的三军。我怎么能因为必胜才战斗?我只要无所畏惧就行了。’孟施舍象曾子,北宫黝象子夏。这两个人的勇气,不知道谁更好些,然而孟施舍却能遵守约定。从前曾子告诉子襄说‘你崇尚勇敢吗?我曾经听孔子说过大的勇敢,反躬自问而不退缩,虽然是平民,我也不恐惧;反躬自问而退缩,虽然有千万人,我也前往。’孟施舍保持无所畏惧的态度,又不如曾子之遵守约定了。”

公孙丑说:“请问先生的不动心与告子的不动心,可以说来听听吗?”

孟子说:“告子说:‘不懂得对方的语言,就无法理解对方的心思;不理解对方的心思,就无法理解对方的意气。’不理解对方的心思,就无法理解对方的意气,是可以的;不懂得对方的语言,就无法理解对方的心思,就不可以了。人的意志,乃是人的意气的主帅,人的意气,是充满人体内的巨大的精神力量。那意志是周密而周到的,意气比起来就稍差一点。所以说:‘保持自己的意志,不要糟蹋自己的意气。’”

公孙丑又问:“既然说:‘那意志是周密而周到的,意气比起来就稍差一点。’又说:‘保持自己的意志,不要糟蹋自己的意气。’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意志专一则会使意气转移,意气专一又会使意志摇摆,现在看那些倒行逆施、趋炎附势的人,正是因为意气用事,反而牵动他们的心。”

公孙丑又问:“请问先生擅长于什么呢?”

孟子说:“我知道语言的作用,我善于修养我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说:“请问什么叫做浩然之气?”

孟子说:“这很难说透,这种气,最伟大、最刚强,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不损害它,那就会充满于天地之间。这种气,要配上最佳行为方式和正常的道路,如果不是,就会泄气。它是集聚最佳行为方式在心中所生起的,不是凭偶然的最佳行为方式所能获取的。行为中有不满足于心的,就会泄气。所以我说,告子不一定知道最佳的行为方式,因为他把义看作是外在的东西。如果有事情必然要发生,先不要去纠正,心里面不要忘记它,不要去助长它。千万不要象宋国人那样,宋国有个人担心他的禾苗长不快而把禾苗拔高,累了一天回家,告诉家里人说:‘今天我太担忧,所以帮助禾苗长高了。’他的儿子赶快跑去一看,禾苗都枯萎了。天下不拔苗助长的人太少了。以为没有什么益处而放弃的人,就是不锄草松土的懒汉;帮助禾苗快速成长的人,就是拔苗助长的人;他们这样做,不但没有什么好处,反而会伤害事情的发展。”

公孙丑又问:“什么叫做知道语言的作用呢?”

孟子说:“听了偏颇不正的言辞就知道其有所隐蔽,听了放荡的言辞就知道其有所沉溺,听了邪恶的言辞就知道其有所偏离,听了搪塞的言辞就知道其有所困穷。这是从心里产生,而危害到政务;如果萌发于政务,就会妨害事情的办理。如果再有圣人出现,也会同意我这个见解的。”

公孙丑又问:“宰我、子贡善于言辞,冉牛、闵子、颜渊善于阐述规律的变化。孔子则兼而有之,可他还说:‘我对于辞令,是不擅长的。’那末先生就是圣人了?”

孟子说:“唉呀,你这是什么话呢?从前子贡向孔子问道:‘先生是圣人吗?’孔子说:‘圣人那是我做不到的,我只是学而不厌烦,教育上不怠倦罢了。’子贡说:‘学习上不厌烦,是智慧;教育上不怠倦,是爱民。既有爱又有智,先生就是圣人了。’那圣人,孔子都不敢自居,你的话说到哪儿去了?”

公孙丑又问:“从前我听说,子夏、子游、子张都各有孔圣人的一部分,冉牛、闵子、颜渊则学得很具体,请问您属于哪一种?”

孟子说:“暂时不谈这些吧。”

公孙丑又问:“伯夷、伊尹这两个人如何?”

孟子说:“他们不是同一条道路上的人,不是他的君主不侍奉,不是他的人民不使用,国家能治理他就上进,国家混乱他就退避,这就是伯夷。任何君主都侍奉,任何人民都使唤,国家能治理也上进,国家混乱亦上进,这就是伊尹。可以出仕就出仕,可以退避就退避,能长久干就长久干,能迅速果断就迅速果断,这就是孔子。他们都是古代的圣人,我没有能做到他们那样;至于我所愿望的,则是向孔子学习。”

公孙丑又问:“伯夷、伊尹能与孔子相提并论吗?”

孟子说:“不,自有人类以来,没有孔子这样的人。”

公孙丑说:“那么,他们之间有相同的吗?”

孟子说:“有。得到方圆百里的土地而统治之,他们都能使诸侯来朝见,而拥有天下;如果有一个行为不是最佳行为方式,如果杀了一个无辜的人,而得到天下,他们都不会干的。这就是他们的共同之处。”

公孙丑又问:“请问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

孟子说:“宰我、子贡、有若,他们的智谋足以知道圣人,他们再卑劣也不至于阿谀奉承。宰我说:‘依我来观察孔夫子,其贤能超过尧、舜远多了。’子贡说:‘见其外表就知道其政务如何,听到其音乐就知道其君施政的规律,即使从百世之后来评价这百世中的君王,也没有一个人能违背孔夫子的观点。自有人类以来,没有孔子这样的人。’有若说:‘难道只有民众有高下之分吗?麒麟比于走兽,凤凰比于飞鸟,泰山比于土堆,河海比于水塘,都是同类。圣人比于民众,也是同类。高出同类,超越群体,自有人类以来,没有谁比孔子更负有盛名的了。’”子曰:“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

《孟子·公孙丑上·第二节》注释

1.孟贲:(ben锛)卫国人,当时著名的勇士。

2.告子:中国战国时期的哲学家。生平事迹不详。他曾与墨子辩论政治问题,与孟子辩论人性问题。《墨子·公孟齐国人,传说是一名刺客。

4.挠:(nao劳)《国语·晋语》:“抑挠志以从君。”《战国策·魏策》:“秦王色挠。”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坚毅不挠。”这里用为屈服之意。不肤挠:肌肤被刺破而不屈服。

5.褐:(he贺)《诗·豳风·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郑玄笺:“褐,毛布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从者衣褐。”指粗布或粗布衣,最早用葛、兽毛,后通常指大麻、兽毛的粗加工品,古时贫贱人穿。褐宽博:指穿粗布制的宽大衣服的人,实指卑贱之人。

6.严:《诗·小雅·六月》:“有严有翼,共武之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严大国之威。”这里用为尊敬之意。

7.孟施舍:人名。传说是一勇士。

8.子夏:孔子弟子。姓卜名商,字子夏。后亦称卜子夏。春秋末晋国温人。少孔子四十四岁。

9.子襄:曾子的学生。

10.至:《易·井·辞》:“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谲井;羸其瓶,凶。”《诗·小雅·宾之初筵》:“百礼既至,有壬有林。”《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民鲜久矣。”《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一见则把臂入林,款礼颇至。”章炳麟《文始》:“《诗传》曰:‘周,至也。’《说文》周训密,此尤今言周到,至亦有密意。”这里用为周密、周到之意。

11.暴:《礼记》:“田不以礼,曰暴天物。”司马迁《报任安书》:“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矣。”这里用为糟蹋、损害之意。

12.慊:(qian欠)《礼记·坊记》:“贵不慊于上。”《淮南子·齐俗》:“衣若县衰而意不慊。”这里用为满足之意。

13.病:《老子·七十一章》:“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礼记·乐记》:“对曰:‘病不得其众也。’”郑玄注:“病,犹忧也。以不得众心为忧。”《荀子·正论》:“王公则病不足于上。”《广韵·映韵》“病,忧也。”这里用为忧虑、担心之意。

14.诐:(bi币)《楚辞·刘向·离世》:“不从俗而诐行兮。”这里用为偏颇,不正之意。

15.宰我:孔子的学生,姓宰我,名予,字子我。春秋末鲁国人。少孔子二十九岁。能言善辩,以“言语”著称。

16.子贡: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也作子赣,亦称卫赐。春秋末卫国人。少孔子三十一岁。

17.伯牛:孔子的学生。姓冉,名耕,字伯牛。春秋末鲁国人。少孔子七岁。以德行著称。

18.闵子:孔子的学生。姓闵,名损,字子骞。春秋末鲁国人。少孔子十五岁。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尤以孝行著称于世。

19.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姓颜,名回,字子渊。春秋末鲁国人。少孔子三十岁。

20.子游:孔子的学生。姓言,名偃,字子游。亦称言游。春秋末吴国人。少孔子四十五岁。与子夏、子张并为孔门晚期著名弟子。

21.子张:姓颛(zhuan)孙,名师,字子张。孔子的学生。春秋末陈国阳城(今河南省淮阳)人。

22.伯夷:殷朝末年殷诸侯国孤竹君的儿子。

23.伊尹:尹是官名。传说伊尹出身奴隶,生于伊水边,原为有莘之君的近身奴仆,听说商汤“贤德仁义”,而心向往之。商汤与有莘结亲,他作为有莘氏女的陪嫁之臣来到商汤手下,成为汤的“小臣”。他身为庖人(厨师),便乘机用“割烹”作比喻向商汤陈说,要他“伐夏救民”。据《韩非子·难言》载,伊尹曾对汤“七十说而不受”,可见耐心陈说之情形。后伊尹受汤的赏识,被任以国政,帮助商汤攻灭夏桀,并潜入夏王朝内部以“间夏”。在商汤被夏桀扣押后,伊尹等人又给桀送去大批珍宝,使汤得以释放。《管子·地数》称伊尹“善通移轻重、开阖、决塞,通于高下徐疾之□”。他辅佐商汤先后灭掉葛、韦、顾、昆吾等方国,最后一举灭夏,建立了商王朝。伊尹被商汤尊为“阿衡”(相当于宰相)。商建国初,伊尹总结海内万邦存亡的教训,制订出君臣之间的关系准则。汤去世后,他又历佐汤子外丙、中壬两王。中壬后,汤之孙太甲继位,商朝实权落到身居相位的伊尹手里。因太甲不理国政,破坏了商汤之法制德行,伊尹将他放逐,囚禁于桐,自摄行政当国。太甲居桐三年,悔过自新,伊尹还政于太甲。太甲死后,伊尹作《太甲训》三孔子晚年弟子。姓有,名若,字子有。春秋末鲁国人,少孔子三十三岁。

25.汙:(wu污)这里用为贪官污吏的污之意,亦用为卑劣之意。

26.尧:《论语·雍也》:“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这里用指为中国古代的皇帝陶唐氏之号。生于伊,嗣后耆,故称伊耆氏;初封陶,后徙唐;又称“伊唐氏”。

27.舜:中国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相传因四岳推举,尧命他摄政。他巡行四方,除去鲧、共工、饯兜和三苗等四人。尧去世后继位,又咨询四岳,挑选贤人治理民事,并选拔治水有功的禹为继承人。

28.垤:(die迭)《诗·豳风·东山》:“鹳鸣于垤。”《方言》十一:“蚍蜉其场谓之坻,或谓之垤。”宋黄庭坚《次韵子瞻赠王定国》:“百年炊未熟,一垤蚁追奔。”这里用为小土堆之意。

《孟子·公孙丑上·第二节》评析

要行仁政,要爱民,首先得从自己做起,然而孟子之周游列国,四处游说,是否是因为看到了梁惠王的亭台水池,齐宣王的雪宫,以及这些君王们的穷奢淫侈的豪华的生活方式而动心吗?所以公孙丑问:“先生……您会动心吗?”公孙丑的言下之意就是,您先生是不是也追求名誉地位和功名利禄?而孟子回答说:“不,我四十岁后就不动心了。”面对着名誉地位和功名利禄而不动心,那是很难做到的。孔子“四十而不惑。”不惑什么呢?不迷惑于人生道路上的名誉地位和功名利禄,对自己树立起来的思想不再疑惑。也就是说,坚定了前进的目标,明确了前进的方向,努力地奋斗下去。因此,孟子的不动心与孔子的不惑,乃有异曲同工之妙。那么,既然不动心、不惑于名誉地位和功名利禄,孟子为什么还要周游列国游说君王们呢?《论语•述而》: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是孔子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忧患意识,也是孔子对私有制畸形发展的忧虑。刚刚摆脱了周王朝一统天下的各国诸侯以及官僚臣吏们,为了满足各自的私欲,拼命扩张土地,捞取财富,榨取人民的血汗,以至于根本不讲修养自己的人生规律,只讲现实,只讲财富。而所学的知识也是只供自己的需求而不管别人,明知道在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能寻求到一种最佳的行为方式而不寻求,只顾自己的利益,自己欲望的达到,而不管别人的利益、死活。这样的人越多,社会风气就会越衰败;而社会风气越衰败,国家、民族也就越成问题了。这就是孔子的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孟子也具有这样的忧患意识。孔子和孟子为什么要忧虑呢?他们完全可以不忧虑而可以只顾自己的名誉地位和功名利禄呀?我们知道,人的生存必须要在有人群的社会中,一个人是无法孤独一人在这个地球上生存的,而在这个有人群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就很重要。处理好这些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也就是每个人所必须要做到的。若是我们每个人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全大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然也就会分崩离析,最后会形成你争我夺、争权夺利、你死我活的局面而导致人类的灭亡。所以孔子之提倡“仁、义、礼、智、信”是有感而发,有的放矢,有着崇高的目的的,是为着人类幸福生活而倡导的。这也是孔子和孟子“好古”继承“周礼”的忧国忧民的思想表现。

因此,要做到面对着名誉地位和功名利禄不动心,是很难的,但若有很大的勇气,也是可以做到的,之所以举出“勇”来做例子,便是孟子深深悟透了孔子的“勇者无惧”了。所谓“勇者不惧”,是说你能够得到大家的帮助,得到所有人的帮助,你也就没有问题了,而没有问题则意味着什么都不害怕了,什么都不害怕也就是一个“勇者”了,也就不会有任何畏惧了!而仅有匹夫之勇、血气方刚之勇的人,是不会也不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的,一个没有爱心的人,往往是个很勇敢的人,勇于打架,勇于杀戳,勇于扫除拦住自己攫取名利道路上的障碍,而不论这种所谓障碍对他是否有帮助。他的这种无知的“勇”,最终将害了他自己。而在“勇”当中,就有一个守约不守约的问题,很多人做事为人,都喜欢随口承诺,但承诺后往往又后悔,于是害怕兑现承诺,因为兑现承诺需要勇气,于是采取躲、避、瞒、骗等等办法不兑现承诺,这就是“无勇”!这就不是最佳行为方式!而曾子和孟施舍是同样的有“勇”,但在兑现承诺上,曾子却更有“勇”。所以我们做事为人,不要轻易允诺别人什么,如果承诺了,不管有多大困难,一定要兑现,这才是最佳行为方式!

不动心除了有勇之外,还有什么呢?于是孟子又举例说了告子的话,这就是告子认识自我和认识他人的一个认识过程,孟子认为,不理解对方的心思,就无法理解对方的意气,是可以的;不懂得对方的语言,就无法理解对方的心思,就不可以了。这一点,与孔子所说的“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是同一个意思。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实际生活中,基本上都是在考虑“我”自己,害怕别人不了解、不理解你,实际上是害怕别人不重用你,不爱你,于是你就没有利益,就没有油水可捞,于是就怨天尤人。而我们了解、理解周围身边的人了吗?实实在在替别人考虑一下了吗?没有!起码大部分人都没有去考虑过别人,都没有去了解、去理解过别人。所以,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就多了起来。而只有去理解了对方,才能知道对方为什么不理解你。所以孟子强调,要通过对方的语言表达,尽量去了解和理解对方,不能因为对方的辞不达意而误解对方。很多人口头表达能力很差,心里想的是一回事,说出来却是另一回事,所以不能凭一时一事而判定对方的为人。

人的意志,乃是人的意气的主帅,人的意气,是充满人体内的巨大的精神力量。那意志是周密而周到的,意气比起来就稍差一点。这一点现代很多人都不懂,有些人没有意志,承受能力很差,但意气却很嚣张,飞扬跋扈;而有些人沉默寡言,似乎没有什么意气飞扬的表现,但他们却有着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所以意志和意气不能混为一谈。所以孟子接着说:“保持自己的意志,不要糟蹋自己的意气。”就是说,首先要有意志,才谈得上意气飞扬,但却不能飞扬跋扈,因为飞扬跋扈就是在糟蹋自己的意气。因为“意志专一则会使意气转移,意气专一又会使意志摇摆,现在看那些倒行逆施、趋炎附势的人,正是因为意气用事,反而牵动他们的心。”这就是意志和意气的主从关系,意志用事,事半功倍;意气用事,功亏一篑。孟施舍有意气却无意志,告子没有意志也没有意气,北宫黝培养勇气,却没有意气,那意志却是自私自利的。有意志者,面对着人生道路上的名誉地位和功名利禄而不会迷惑,因此也不会动心,因此也就能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

那么,在不动心上,还有什么呢?孟子说:“我知道语言的作用,我善于修养我的浩然之气。”什么叫做“知言”呢?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这就是说,不知道规律和趋势,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社会行为规范,就无法在这个社会立身处世;不知道辨别语言,就无法知道人的善恶。所以,知言就是善于辨别语言,就是知道别人所想要表达的是什么,而不是凭只言片语去断定一个人的善恶是非。

什么叫做浩然之气呢?浩,是指广远、盛大、丰富、众多、无边无际、浩荡、浩瀚之意,其实这就是孔子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的意思。君子永远是心胸宽广平坦的,因为他不是为了自己着想,不会祈求什么,所以才能做到心胸宽广平坦地面对这一切。而小人们常常是为自己着想,总想上天或鬼神能给他点什么,所以他总是急速而紧迫地祈求祷告,希望能通过祭祀仪式的举行来达到自己的个人的目的。从人的行动上可以看出,心胸宽广的人的行动向来是从容不迫的,而行动上急速紧迫的人的心胸则是狭隘的。因此浩然之气就是“最伟大、最刚强,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不损害它,那就会充满于天地之间”的一种在意志的主导下的意气。“这种气,要配上最佳行为方式和正常的道路,如果不是,就会泄气。它是集聚最佳行为方式在心中所生起的,不是凭偶然的最佳行为方式所能获取的。行为中有不满足于心的,就会泄气。所以说,告子不一定知道最佳的行为方式,因为他把最佳行为方式看作是一种外在的东西。”孟子的这一段分析,无疑是非常正确的,虽然有些人花言巧语,衣冠楚楚,但他骗人只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凭一件事或几件事,人们就可以知道他的行为是不是最佳行为方式。而一个人的行为方式,虽然是在外表上表现出来,但却是他内心情感的流露。所以培养浩然之气首先要端正心态,积累知识,要有正义感,能辨别善恶是非,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不是靠侥幸、偶尔的取巧所能达到的。

因此孟子又说:“拔苗助长的人;他们这样做,不但没有什么好处,反而会伤害事情的发展。”这个例子说的就是,行为是情感的流露,这个宋国人担心禾苗生长不好,便去拔苗助长,这当然不是最佳行为方式。而以为没有什么益处而放弃的人,采取的也不是最佳行为方式。但我们很多人对待事情的发生,不是去拔苗助长,就是以为没有什么益处而放弃,不会等待有利时机和采取最佳行为方式。这就是现代我们所说的“浮躁”!看到事情发生了,总以为自己聪明能干,无所不懂,便去干涉、调节、纠正事物的发展规律,结果破坏了事物的正常发展规律,因而导致了失败的来临。很少有人在事情发生时恬然处之,然后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而采取对应的办法。

然而公孙丑还是不懂什么叫做知道语言的作用,因此孟子又说:“听了偏颇不正的言辞就知道其有所隐蔽,……”这段话的意思说的就是人的内心的意志决定着人的外在的语言表达和行为表达。

然后孟子通过回答公孙丑问题,比较、分析了伯夷、伊尹、孔子这三个人的异同。在《论语•公冶长》中,我们得知,伯夷、叔齐在父亲孤竹君死后,两人互让王位,伯夷是老大,叔齐是老三,最后是让老二做了君王,伯夷、叔齐便投奔了周文王。周武王伐纣前,他们曾经反对。周取天下后,他们拒食周粟,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上。这段故事原来被说成是伯夷、叔齐怨恨周国而情愿饿死。然而孔子却不是这样认为,伯夷、叔齐怨恨周国,但最后他们“不念旧恶”,而是用仰望、冀求来祝福周武王能平定天下。为什么应该这样解释呢?首先我们看到伯夷、叔齐并不是贪图名利之人,其次是他们均认为自己能力不够,所以才互相谦让王位。具有这种“仁”的品德的人,心胸必然也是宽大的,对于周武王的“以暴制暴”,虽然他们不同意,但不至于怀恨在心。因为他们也明明知道商纣王的暴虐与残酷,他们投奔周文王而不去投奔商纣王,也就说明他们对当时天下的形势是非常了解的。既然深知当时天下之势,为天下民众想,为天下苍生想,他们也就会希求周武王能迅速平定天下,给人民以安居乐业的幸福。这样才能算是仁人君子。所以孔子以“怨是用希”这四个字来表述了他们的这种“仁德”。

传说伊尹出身奴隶,生于伊水边,原为有莘之君的近身奴仆,听说商汤“贤德仁义”,而心向往之。商汤与有莘结亲,他作为有莘氏女的陪嫁之臣来到商汤手下,成为汤的“小臣”。他身为庖人(厨师),便乘机用“割烹”作比喻向商汤陈说,要他“伐夏救民”。据《韩非子•难言》载,伊尹曾对汤“七十说而不受”,可见耐心陈说之情形。后伊尹受汤的赏识,被任以国政,帮助商汤攻灭夏桀,并潜入夏王朝内部以“间夏”。在商汤被夏桀扣押后,伊尹等人又给桀送去大批珍宝,使汤得以释放。《管子•地数》称伊尹“善通移轻重、开阖、决塞,通于高下徐疾之□”。他辅佐商汤先后灭掉葛、韦、顾、昆吾等方国,最后一举灭夏,建立了商王朝。伊尹被商汤尊为“阿衡”(相当于宰相)。商建国初,伊尹总结海内万邦存亡的教训,制订出君臣之间的关系准则。汤去世后,他又历佐汤子外丙、中壬两王。中壬后,汤之孙太甲继位,商朝实权落到身居相位的伊尹手里。因太甲不理国政,破坏了商汤之法制德行,伊尹将他放逐,囚禁于桐,自摄行政当国。太甲居桐三年,悔过自新,伊尹还政于太甲。太甲死后,伊尹作《太甲训》三“至于我所愿望的,则是向孔子学习。”学的就是这种从内心深处爱民,普及全民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建立社会公理解释体系和社会行为规范的伟大精神。所以孟子之周游列国,四处游说,并不是,也不会因为看到了梁惠王的亭台水池,齐宣王的雪宫,以及这些君王们的穷奢淫侈的豪华的生活方式而动心,本章的重点也就在于此了。

第二篇 子曰:“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赶场小学三年级国学经典诵读课例》

赶场小学三年级国学经典诵读课例

《孝经---纪孝行》教学设计

执教;徐明荣

教学内容:《孝经》——纪孝行

一、课型:诵读课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自主学习,读通《纪孝行》。

2、合作探究,初步了解意思及说明的道理。

3、背诵。

(二)过程与方法:

(三)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了解《开宗明义》所讲的内容,并能背诵积累。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读、背这首诗,知道《开宗明义》所讲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子曰:“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

引导学生自己读懂内容,能把这部分背下来。

四、经典链接:

《孝经》是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与弟子曾参以问答的方式,阐述孝道 及孝治意义的一本经书。《孝经》共分十八章,将社会上各个阶层的人士,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分为五个阶级,就个人的地位和职业 ,标 示了其,实践孝道的法则与途径。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纪孝行》全部孝经的纲领。它的内容,就是开示全部孝经的宗旨,表明五种 孝道的义理,本历代的孝治法则,定万世的政教规范,列为一经的首章。

二、自主学习。

1、自读诗,遇到不懂的字查字典或向老师请教,读通后再把名句读三遍。

2、理解试着理解每句的意思。

3、试着背一背这名句。

三、合作探究。

小组展示一:读《纪孝行》,读通每句。

小组展示二:说说自己能理解的诗意。

小组展示三: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纪孝行》。

小组展示四: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名句告诉我们的道理。

自由背诵、开火车背诵。

四、拓展延伸。

1、把这部分背给家长听。

2、了解《孝经》的其它内容。

《纪孝行》【原文】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译文】

孔子说∶“孝子对父母亲的侍奉,在日常家居的时候,要竭尽对父母的恭敬,在饮食生活的奉养时,要保持和悦愉快的心情去服事;父母生了病,要带着忧虑的心情去照料;父母去世了,要竭尽悲哀之情料理后事∶对先人的祭祀,要严肃对待∶礼法不乱。这五方面做得完备周到了,方可称为对父母尽到了子女的责任。侍奉父母双亲,要身居高位而不骄傲蛮横,身居下层而不为非作乱,在民众中间和顺相处、不与人争斗。身居高位而骄傲自大者势必要遭致灭亡,在下层而为非作乱者免不了遭受刑法,在民众中争斗则会引起相互残杀。这骄、乱、争三项恶事不戒除,即便对父母天天用牛羊猪三牲的肉食尽心奉养,也还是不孝之人啊。”

【读解】

这一章书,所讲的是平日的孝行,分别纪出。有五项当行的,有三项不当行的,以勉学者。列为第十章。

孔子说:“大凡有孝心的子女们,要孝敬他的父母,第一,要在平居无事的时候,当尽其敬谨之心,冬温夏清,昏定晨省,食衣起居,多方面注意,第二,对

父母,要在奉养的时候,当尽其和乐之心,在父母面前,一定要现出和悦的颜色,笑容承欢,而不敢使父母感到有点不安的样子。第三,父母有病时,要尽其忧虑之情,急请名医诊治,亲奉汤药,早晚服侍,父母的疾病一日不愈,即一日不能安心。第四,万一父母不幸的病故,就要在这临终一刹那,谨慎小心,思想父母身上所需要的,备办一切。不但穿的、盖的、和棺材等物,尽力配备,还要悲痛哭泣,极尽哀戚之情。第五,对于父母去世以后的祭祀方向,要尽其思慕之心,庄严肃敬的祭奠,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的恭敬。以上五项孝道,行的时候,必定出于至诚。不然,徒具形式,失去孝道的意义了。”

为子女的要孝敬父母,不但要有以上的五致,还要有以下的三不。一、就是官位较高的人,就应当庄敬以待其部属,而不敢有一点骄傲自大之气。二、为人部属的小职员,就应当恭敬以事其长官,而不敢有一点悖乱不法的行为。三、在鄙俗的群众当中,要和平的相处,不敢和他们争斗。假若为长官的人,骄傲自大,则必招来危亡之祸。位居部属的人,悖乱不法,则必招来刑罚的处分。在鄙俗的群众中与人斗争,难免受到凶险的祸害。以上三项逆理行为,每一桩都有危身取祸,殃及父母的可能。父母常以儿女的危身取祸为忧,为儿女的,若不戒除以上的三项逆行,就是每天用牛、羊、猪、三牲的肉来养活他的父母,也不能得到父母的欢心。也不得谓之孝子。可见孝养父母,不在口腹之养,而贵在于保重自己的身体,方得为孝。

第三篇 子曰:“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北京尚益生漫谈“孝”》

北京尚益生漫谈“孝”

“孝”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之一,是儒家提倡,推崇备至,教化民众,治理国家,安定社会的重要法宝。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

“孝”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生的时候怎么对待,另一是死后怎么对待。鲁国的大夫孟懿子向孔子问孝,子曰:“无违。”这里的无违,是不违背礼的规定。事后孔子向其弟子解释:“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关于生时和死后怎么尽孝的礼的规定在儒家经典礼记里有详细的记载,规定的是行为上怎么做,大家可以自己去看。下面主要谈谈孝的另外方面的问题。

现在人们一般认为孝就是赡养父母就行了,可古人不这么认为,孔子弟子向孔子问孝时,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养,不敬,何以别乎?”这一个敬字,道出了孝更深的内涵,礼对《孝》的规定里,很多表现的也是敬的内容。又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为孝乎?”有事情年轻人去做,有酒食父兄来享用还好说,在父母面前总是和颜悦色的确是最难的。孔子对孝子孝行的概括是:“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

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孝经.纪孝行》)

古人对孝的概念不仅仅是侍奉父母、兄长,这仅仅是庶人的孝,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要求。“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孝有更高的不同要求,他们不存在无能力养父母的情况,他们要尽心竭力(也就是做到忠)做好自己位置上的事才能算尽了孝道,当然庶民要做到的,他们也得做到。比如天子要做到爱亲、敬亲的同时,还要以此道、以德教化百姓。诸侯要保社稷,使民和而安乐。卿大夫要能行先王之道,先王之道既圣王之道。士以考事君则忠,以敬事上则顺。

孝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孝经?广孝行》)子曰:“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 孝经 ?广至德》)“ 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孝经 ?广要道》)儒家经典《大学》里说“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子能做到孝悌,家庭能处理好了,这良好的风俗习惯能应用到社会,天子这样教化民众,诸侯、卿大夫、士竭力推行,天下人人互爱互敬了,天下就太平了。孔子的弟子有若说:“其为人也孝弟,而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者,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

儒家讲中庸,所有的东西多是有节制的,不走极端。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礼不仅仅是要规定怎么做,也规定其极限,符合人的本性。恭敬过度就会劳累,谨慎过度就会胆怯,勇猛过度就会闯祸,直率过度就会尖刻,所以要用礼来节制。比如父母死时,因悲痛不吃饭,礼规定不能超过三天,孝子守孝不能超过三年。

儒家讲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君不仁,臣子便可离开他。儒家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当官是为民某福利,不能实现自己理想,便归隐,或离开到别的国去。春秋战国之前只有天下的概念,而没有国的概念。爱国的概念可能到近代才出来。孔子看到自己的国君接受齐国的女乐不朝时,便离开了鲁国到别的诸侯国去推行王道。孔子周游列国,想推行他的王道,当然他的王道会使诸侯国强大。有人会想,那么这会对鲁国造成威胁,孔子是不是太不爱国了?不能这么理解,其一孔子心中想的是天下的民众,不仅仅是鲁国的百姓;其二孔子的王道里没有恃强凌弱,以众暴寡,是修文德而来之,当别的国王问孔子打战的事时,孔子便说自己是不懂的。鲁国有难时,孔子又积极帮助鲁国解决问题,免于战祸。

同样父不慈,或不义,子也不能一味的盲从的。《论语 ?里仁》中讲子曰:“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有敬不违,劳而无怨。”对父母的过失要劝阻,如果不听从,仍然要恭敬对待,虽辛劳,而没有怨气。

《孝经?谏诤》里,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 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孝依然是礼,但在礼之前还有义,不合义的亦不能从之。《说苑? 建本》里有个故事:曾子芸瓜而误斩其根,曾皙怒,援大杖击之,曾子仆地;有顷苏,蹶然而起,進曰:“曩者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屏鼓琴而歌,欲令曾皙听 其歌声,令知其平也。孔子闻之,告门人曰:“参来勿内也!”曾子自以无罪,使人谢孔子,孔子曰:“汝闻瞽叟有子名曰舜,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求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大棰则走,以逃暴怒也。今子委身以待暴怒,立体而不去,杀身以陷父,不义不孝,孰是大乎?汝非天子之民邪?杀天子之民罪奚如?” 这里说的还是跟个人有关的私事,有关天下、苍生、道德的大事更要妥善处理了。

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其实这也是儒家的话,这句话曾被人用来作为打人的棍子。这里不想去讨论,百善里这孝是不是第一位的,应当说“孝”很重要。但这里这个“孝”必须是符合善的,或者说应当是符合义的,义前面还有仁,再前面还有德,更前面还有道。老子在《道德经》里说过“大道废,有仁义”,“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

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不是说你听父母的话,为了父母而做什么就是孝,否则就是不孝。你为了养父母 ,你去偷盗、抢劫,贪污、受贿 ,连善多做不到,更不要说符合义了,那怎么谈的上孝。你听父母的话,逆天叛道,数典忘祖,欺师灭祖,欺骗天下,那能是孝吗?前面说过,庶人养父母的物质是“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而得来的;士以上的阶层,不是说养了父母,对父母好了就算孝的,当然那也是根本要做到的。

古代有句话,叫“忠孝不能两全”,现在一般人的概念中,这个“忠”是愚忠于皇帝,一切听命于皇帝,为皇帝死就是“忠 ”了。其实忠不仅仅是对皇帝而言的。 古人与人交往、做事多要讲忠。曾子曰“我日三省我身。与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这里的“忠”作尽心竭力解。忠字上中,下心,我的理解把心摆的中正,把事放在心上,尽心竭力的做事,可谓忠也。有句古话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我不知道这句话最早出自哪里,但它不符合孔孟时代儒家君轻民众的理念,前面也说过,儒家并不提倡盲从。忠于皇帝,其实应当是倾心竭力为皇帝做符合道义之事;现代我们可以把它引伸为倾心竭力去做符合普世道德之事。这里的“忠”是士、卿大夫、诸侯、天子之“孝”,而“孝”只是庶人的孝(以养父母、照顾父母之孝。)当为国尽忠(大孝)时,“孝”(小孝)应当由国来承当,那样忠孝就不矛盾。

第四篇 子曰:“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马原作业——如何用辩证否定观来看待传统文化》

从《论语》谈如何用辩证否定观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 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哲学方法,也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辩证否定观的实质就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又保留。《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两千年来经久不衰,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折射出人生之精论,其中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更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历史展示。即使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腾飞、中西融合的当下,《论语》中的许多思想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但不可否认,《论语》有它精华之所在,亦有其糟粕和消极之处。

一个新型的社会,当它步入正常发展轨道的时候,不得不对自己的民族精神及传统文化进行反思,这是任何一个社会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所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特别是民族文化的精粹,更值得人们重新认识,重新探索。《论语》,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学派的经典之作,中华文学中的璀璨明珠,由于时代不同,产生于距今两千多年的春秋时代的《论语》并非字字珠玑,要求我们要用唯物辩证法的眼光来审视。时代在发展,我们也得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研读、并“古为今用”。那么应该怎么用呢?用《论语》的话话,即“举一隅以三隅反”。

人生五伦孝为先,我想先从“孝”谈起。整部《论语》无不表一“仁”字,子曰: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即孝乃仁之根本,孝与仁相辅相成,不孝就是不仁。那么孔子又是如何看待孝的呢?他认为,孝即“无违”,即绝对服从父母,以父母为重,敬爱父母。

21 世纪,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逐渐发生了改变,趋钱趋利成了太多人的行事准则。这是一个标新立异的世界,也是一个道德沦陷的时代。如今,我们每每打开电视、报纸、网络,处处传来的都是令人痛心的消息,比如:老人摔倒了没人敢扶、校园老师性骚扰学生的事件频频发生、贪污腐败事件接连不断。子曰:“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 。究其原因终归不孝所致,我们的所有言行,都印有父母的影子,我们的不善意味着对父母的不孝。从这点来看,孔子的孝道机具积极意义。它倡导人心向善、孝敬父母,这样自然而然的就会家庭和睦,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富民强。

但是孔子的孝道也不完美,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难道这种不分情况完全顺遂父母意愿的行为,就可以说是履行孝道了么?孝顺虽指着服从或顺从,但却不能理解为绝对地服从或顺从。如果有人认为,孝顺父母就是对父母百依百顺、绝不忤逆、绝不顶嘴、绝不违背他们的意志,这就错了,因为孝顺或服从父母应当有其限度。如果子女因为父母的意愿有违法律而不顺从,子女不算是不孝顺。或者,父母的意愿违背了理性,子女若不顺服这种非理性的意志,也不应是不孝顺。还有一种情形是父母的意愿不近人情,子女若违背其意愿也不算是不孝顺。因此,“孔孝”中绝对的服从思想观念早已过时,我们更看重的是理性的力量,即以最有道理的一方为准,而非绝对顺遂父母。

孔子生前不得志,在仕途上没有达成他的远大理想,但在他卒后由于他在教育事业上的伟大贡献,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被尊称为“万世师表”,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社会发展、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夫子首推“因材施教”的理念,在其多年“施教与人”中无不反应他的这一“睿智”!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而且他认为对学生应该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全面教育,一视同仁。孔子的教育观深刻影响了几千年以来封建社会的教育体制、教育方式和价值观,并对当前的教育事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个人修学方面,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像孔子这样的一位

圣人尚且认为自己非生而知之者,我们凡人又怎能为自己习得的些许知识而沾沾自喜呢?那么我们应当怎样怎样的心态来学习呢?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即追求学问的关键在于爱学、乐学。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四点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这些观点时至今日任然适用,可见其经典!

时间在流逝,时代在进步,孔子的教育理念不可能完美无缺。孔子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六艺”,即“御、射、书、数、礼、乐”。从此可以看出他不重视农业、工业与商业,但是社会关系因为生产关系的变革才会变革,历史也因此向前滚动。农工商是社会之根本,没有这些,现在的一切将成为虚无。

以上只是从《论语》的两个方面“孝”“教与学”来解析,当然论语还有很多精华的之处,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过犹不及。”“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亦有许多糟粕之处,如“无友不如己者”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道不同,不相为谋。”等等。

《论语》虽有不可取的一部分,但这些都不足以影响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尽管有其在今天看来不妥之处,但瑕不掩瑜,它仍是后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中华传统文化亦是如此,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于当代社会相适

第五篇 子曰:“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2015年4月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自选试卷及答案》

2015年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

自选模块试题 2015.4

本试题卷共18题,全卷共10页。自选6道题作答,满分6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语 文

题号01

“《论语》选读”模块(1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孝经·纪孝行》)

【注】①丑:民众 ①

(1)上述两则材料中对“孝”的看法,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4分)

《论语》: 《孝经》:

(2)结合上述材料,评价下面这则新闻中李某的“孝行”。(6分)

浙江在线宁波1月31日讯:李某从小家庭环境就不好,父母为了培养他一直辛苦奔波。而懂事的李某也很体谅父母,早早就打工贴补家用,周围邻居也一直夸李某是一个孝顺父母、知道感恩的好儿子。但前几年,李某的母亲不幸身染重病,昂贵的医疗费用让这个本就经济窘迫的家庭愈发捉襟见肘。眼看着家里再不筹集出医药费,李某的母亲病情将会恶化,这个孝顺的儿子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赚到钱,竟然不惜铤而走险加入贩毒的行列,最终被民警查获,沦为阶下囚。

题号02

“外国小说欣赏”模块(10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然后回答问题。

瓦尔河的秘密

【南非】尹高兰德

(1)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是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话,但在约翰内斯堡,它有另外一层含义,河是瓦尔河,人呢,则是那些站在黄金上的人,那些管理黄金的官员。

(2)凡是去瓦尔河为官的人,没有人舍得离开,即便离开,也再也没有回来,因为他们全部被带进了监狱。这几乎成了约翰内斯堡公开的秘密,媒体曾一度渲染,瓦尔河是一座黄金铸造的陷阱。

(3)但是,有人打破了这个魔咒,卡尔契夫,一个看起来并没有什么抵抗力的男人,还有点发福。刚上任的时候,当地的居民甚至打赌,到底是一个月还是半年,这家伙会忍不住,然后被带进监狱。可惜,一个月、半年、两年过去了,卡尔契夫安然无恙。

(4)人怎么可能不动心,面对那些黄金,稍微拿一点点,神不知鬼不觉地,他怎么会不动心呢?是一个新来的同事发现了秘密,卡尔契夫每天都回家,要知道,瓦尔河镇有的是别墅,且非常便宜,稍微有

点身份的人都会呆在瓦尔河镇享受,但他却每天回家,听说那地方离瓦尔河还有点距离。

(5)卡尔契夫本人也不否认,当电视台采访他,问他为什么能做一个蔑视黄金的脱俗者时,他表现得很冷静,回家,因为回家让自己有种心灵的归宿感。

(6)家里很贫困吗?那地方有神灵保佑吗?身边的人也曾调查过,其实卡尔契夫家跟普通人一样,夫人开着一个小商店,四个孩子也都不大,还处于非常需要钱的阶段。

(7)瓦尔河的官员一批又一批地倒下,唯有卡尔契夫坚守在那里,如果有一天他调走了,或者是退休了,人便能够同时踏入同一条河流了,这个哲理肯定丝毫不逊色于赫拉克利特。

(8)新来的官员很谦虚,跑到卡尔契夫面前请教,怎么才能抵制住黄金的诱惑,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自己跨过这个槛,顺利地通过瓦尔河这块跳板。

(9)卡尔契夫似乎厌倦了这些请教,这么多年过去,说了那么多,却从来没有人真正做到不贪婪,这简直就是笑话,卡尔契夫在心里嘀咕。

(10)然而,有些秘密终究还是要被揭开,不是说因为回家吗?那个新来的官员,在下班之后,偷偷地跟着卡尔契夫,他要跟着看个究竟。

(11)汽车沿着瓦尔河跑了约十公里,一个九十度拐弯,进入乡间小道,官员发现,有一辆警车呼啸着从旁边开过。难道这就是原因?不可能,瓦尔河镇到处都是警车,还有无数的警察,根本就没有什么威慑力了。

(12)直到下车被卡尔契夫发现,官员也没有发现任何秘密,只能尴尬地说自己顺便逛逛。卡尔契夫热情地将客人招呼回家,倒上一杯咖啡,然后把窗帘拉开,世界瞬间安静下来。

(13)谁也没料到,在窗帘拉开的那一刻,整个五米长的落地窗外,不是湖光山色,而是戒备森严的监狱,不远处,高高的城楼上面,几个士兵举着枪来回巡逻,里面隐约传来几声怪叫,那是吆喝犯人的声音。

(14)有些地方,最好永远不要涉足。瓦尔河的秘密原来藏在这里。

(1)小说主人公卡尔契夫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2)本文在情节设置上颇具匠心,请任选三点作赏析。(6分)

数 学

题号03

“选修2-2”模块(10分)

(1)设aÎR,复数z满足:iz-a=2i-z且|z|=5(其中i 为虚数单位),求a.

(2)已知x0是函数f(x)x3bx2cx的一个极值点,f(x)图像经过点A(3,0).设f(x)在其图像上

不同两点P(x1,y1),Q(x2,y2)处的切线分别为l1,l2.当l1//l2时,求证x1+x2为定值.

题号04

“选修2-3”模块(10分)

(1)求(2-x)5展开式中x3项的系数.

(2)袋子中装有大小、材质都相同的2个绿球、3个白球共5个小球.随机从袋子中一次性摸取2个小

球,规定摸到1个绿球得2分、问摸取2个小球的得分之和为几分的概率是最大的?1个白球得1分.

试通过计算给出回答.

英 语

题号05

阅读理解(分两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阅读下面短文,并根据短文后的要求答题.

“Maybe when I’m a hundred, I’ll get used to taking everything I do for granted,” a young homemaker whispered to her neighbor. “If Bill would compliment (恭维) me once in a while, he would make my life much happier”.

Few of us realize how much we need encouragement. All of us need to feel needed and admired. But unless we hear words of praise from someone else, how can we know that we are valued friends or coworkers?

. The way to express this understanding and to give others the feeling of importance and worthiness boils down to this: always look for something in the other person you can admire and praise — and tell him about it.

We each have a mental picture of ourselves, a self-image. To find life reasonably satisfying, we must live with self-image, one we can like. We function at our best. When we are ashamed of our self-image, we attempt to hide it rather than express it. We become unfriendly and hard to get along with.

A miracle (奇迹) happens to the person whose self-respect has been raised. He suddenly likes other people better. He is kinder and more cooperative with those around him. .

What has this to do with your giving praise? A lot. You have the ability to perform that kind of miracle in another person .When you add to this self-respect, you make him want to like you and to cooperate with you.

In a classic bit of advice, Lord Field suggested to his son that he follow the example of the Duke de Nivernois: “You will become aware that he makes people pleased with him by making them first pleased with themselves.”

The effect of praise can be great indeed. As artists find joy in giving beauty to others, so anyone who masters the art of praising will find that it blesses the giver as much as receiver. There is truth in saying,” Flowers leave part of their fragrance in the hand that awards them.”

第一节 根据短文内容,从A、B、C、D和E中选出最适合填入短文空缺处的选项,并将序号及相应答案写在答题纸上。选项中有一项是多余选项。

A. Praise transforms the ice-cube members into warmhearted persons

B. Praise is the polish that helps keep his self-image bright and sparking

C. When we are proud of our self-image, we feel confident and free to be ourselves

D. Yet we must enjoy the warmth of approval now and then or lose our self-confidence

E. Anyone who wants to improve his relationship with others needs only to show a sympathetic understanding

第二节 根据短文所给的信息,用一个完整的句子回答下面的问题,并将序号及相应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⑤ What does the writer want to tell us?

题号06

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在标有序号的空白处填入一个适当的词,或填入括号中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并将序号及相应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A wise man once said that the only thing necessary for the victory over evil (邪恶) is for good men to do nothing. So, as a policeman, I have some important things to tell good people.

Day after day my men and I struggle to hold back a tidal wave of crime. Something has gone (terrible) wrong with our once-proud American way of life. It has happened in the area of values. A key element is disappearing, and I think I know it is: responsibility. Responsibility isn’t hard to define. It means that every person is responsible for her or his actions and their consequences.

My job as a policeman is to place responsibility on people who refuse to place it on every policeman knows, outside controls on people’s behavior are far less effective inner restraint such as guilt, shame and embarrassment.

Fortunately, there are still communities — smaller towns where schools maintain discipline and where hold up standards at home that announce: “In this family certain things are not tolerated — they simply are not done!” Yet more and more, especially in our larger cities and suburbs, these inner restraints (loosen) gradually. He considers your property his property; he takes what he wants.

The main cause of this break-down is a basic change in attitudes. Thirty years ago, a crime was committed, society was considered the victim. Now, in a shocking reversal (颠倒) , it’s the criminal who is considered victimized: by the school that didn’t teach him to read, by the church that to teach him with moral guidance, by the parents who didn’t provide a stable home.

I didn’t believe it. Many others in equally disadvantaged circumstances choose not to engage in criminal activities. If we free the criminal, even partly, responsibility, we become a society of endless excuses where no one accepts responsibility for anything. We desperately more people who believe that the person who commits a crime is the one responsible for it.

思想政治

题号07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模块(10分)

美国总统奥巴马2014年11月20日宣布推行移民改革新政之后,共和党掌控的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一项议案,拒绝为总统奥巴马宣布的移民改革新政提供拨款,全国共有24个州阻止移民改革新政在各自州范围内的实施。

结合材料,分析影响移民改革新政在美国实施的政治制度因素。(10分)

题号08

“生活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