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三数学下册吃西瓜教学设计

时间:2021-10-10 21:16:24 三年级作文

【篇一】北师大三数学下册吃西瓜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一《获得教养的途径》专题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一.专题整体教学设计 ㈠内涵概述:人要想从蒙昧而走向智慧,从自然的人成为社会的人,成为有教养的人,只有读书学习,充分利用前人的知识积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应当具有终身学习的追求。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有赖于人开掘潜能,运用智慧,产生先进的思想,这就需要公民尊重知识,尊重科学,有学习的需求和读书学习的欲望。   本专题分为三个部分:“经典的力量”,“求学之道”和“从质疑到创新”。第一部分探讨的重点是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第二部分探讨重点是读书学习的作用和从师而学的基本原则。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第三部分探讨重点是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和思考的方法,研讨质疑和创新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探讨,让学生从基本的“读书求知”意识逐步上升为自我完善,服务人类的精神追求。㈡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探讨了解学习之道,了解人获取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2.学生探讨阅读经典和求知问道的作用,探讨独立思考和创新的关系,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3.学生学会质疑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习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4.学生在学习议论文不同的论证方法后,能够在作文中正确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事实论证、引言论证等手法。二.教学活动安排    本专题的主要学习方式是问题探讨。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探讨问题,首先要注意专题在模块中的位置,注意专题的内涵,注意专题中每个板块的侧重点。探讨是一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但必须以个人对学习材料的基本理解为前提。学习材料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应当在预习中解决,因此教师在专题教学前,要有整体的预习计划,让学生作一定的准备,以保证课堂探讨能有序有效地进行。要抓住专题的核心问题,尽可能使探讨能循着有价值的思路展开,以达到专题设计目的。学生在深入探讨时可能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教师应当有一定的准备。探讨可以在同桌之间展开,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重大的或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可以考虑安排一次班级范围的探讨交流。探讨问题要注意过程,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做一些记录,教师对学生的探讨结果,要作出评价。   本专题分为三个部分,教学时按要求对每一部分作整体探讨。探讨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能否得到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否保持和发展探讨的兴趣。专题的核心思想是“获得教养的途径”,探讨须在这一主题的总领之下。黑塞文章的中心意思是阅读经典,《劝学》和《师说》的基本意思也不难理解,《贵在一个“新”字》中心明确,三经典作品的作用为什么不同一般?为什么前辈学人总是提醒我们读经典作品?每个时代都有不计其数的文学作品,为什么很多东西被淘汰,无法流传?有些文学作品轰动一时,为什么才过了十来年就没有人再提及?为什么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文学史?为什么每个民族尊奉的作家往往也是世界的?中国的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和鲁迅,俄罗斯的普希金、托尔斯泰,法国的司汤达、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西班牙的塞万提斯等,他们的作品,不但在本国流传,也产生了世界的影响,滋养了无数的人。为什么经典作品能陶冶人的情操?   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一个时代人文和语文的顶峰。从获得教养的目的出发,必须阅读杰作。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所读的书注定要影响他的一生,对他的人文素养构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能决定他一生的审美追求。所以,人应当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就注意打好精神的“底子”,确立一生阅读的方向。作者在这里特别谈到阅读的效率问题。他指出,有的人一生只读过十来本书,却成为真正的读书人,这是因为他们有追求,会选择,是“用心在读”;而有的人“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深入理解思想家和作家的杰作,能激发学习者产生鲜活的有价值的思想。本专题的第二部分学习材料也能印证黑塞的这个论断。   思想家和作家的著作,“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原因是什么呢?学会读书,懂得运用自己的经验深入阅读,融会贯通,就能发现经典作品的独特魅力。而人的经验不断增长,阅读不断地深入,就能不断地能从名著中有所发现,这就是所谓的“常读常新”。   探讨这个问题,可以请同学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来谈。许多同学在高小到初中阶段读过中国古代名著,可是到了高中以后,他对这些名著会有新的认识和评价。教学时可举中国古典名著的阅读为例。如《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少年读此书,可能仅仅为其中的情节人物所打动,而有了一定的修养和阅历后,重读此书,可能就会从历史变迁、政治谋略、外交智慧等方面去解读了。其他如《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等,高中时代重读,体会和少年时代已经大不一样,而人生每个时期都能从中汲取营养,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黑塞认为“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价值”,这句话阐述的是阅读的态度。阅读杰作,特别是读那些有久远影响、有世界声誉的杰作,要有崇敬之心,庄重之感,如果没有一种敬重之心,是难以体会到杰作的伟大的。   黑塞阐明了一个认识,即问题不仅在于多读,更在于“爱的阅读”、“敬重知识”和 “心的教养”,——因为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教养,只有“用心”,阅读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在具体的阅读方法上,作者主张“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2)第二部分内容的核心是论求学之道,议论的出发点可以用一个“学”字概括。   两如何认识学习的阶段性?“童子之师”与“读经之师”真的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吗?从终生学习的目标看,我们目前的“学业”起的是什么作用?如何提出进一步的学习目标?青出于蓝而青于蓝,从师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超越。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  (3)专题的第三部分谈“思”,重点是独立思考和创新问题。相对于前两个部分而言,从“获取教养”这个意义上说,“独立思考”是更为重要的能力。这一部分的学习围绕《贵在一个“新”字》展开探讨。该文重点谈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及如何通过独立思考实现创新。作者是著名数学家、资深教授,担任过大学校长,不但在数学研究上卓有成就,研究成才理论也有独到的发现。作为介绍学习方法的普及读物,本文通俗易懂。但是相对于“读”和“学”,独立思考的内涵更为丰富,论述问题既有深度也有广度。在教学中宜让学生自行展开探讨,能提出问题并作较为深入的思考。本文文本浅易,没有什么阅读障碍,组织探讨时可以启发学生注意开掘。作者认为培养“独立思考”这种能力需要哪些条件?为什么文章的题目是“贵在一个‘新’字”,而文章却并没有具体地谈“创新”?他的论述对社会科学研究有用吗?能否找出一些实例?为什么作者把独立思考的素质看得如此重要?他介绍的方法对我们的学习有哪些启发?……在探讨中要联系学习实际,特别是有说服力的个案个例,教师也可以提供教学中的得失。有时候,教训比经验更有探讨和记忆的价值,所以在探讨中既要注意正面经验,更要注意来自反面的教训。学生探讨有可能发现以下基本结论:落后的学习方法是因为有落后的教育观念。文章作者从正面阐述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也可以从反面观察出“学而不思”的弊端。关于如何培养独立思考素质,作者提出四个基本条件:要有怀疑精神,要重视积累,注重方法,勇于实践。四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文章指出,许多实践活动的共同要求是“创新”,具体表现为发现新事物,建立新理论,发明新技术,写出新作品等等。没有怀疑精神,就不会有独立思考,没有独立思考,就不会有发现,也就不可能创新。要创新,就必须在思维上有突破,就要有对旧有的思想观念、习惯做法质疑和批判的精神,这就必须独立思考。作者不需要把笔墨花在论证“创新”如何重要上,因为在改革发展的时代,这几乎是众所周知的了。文章主要就自然科学研究谈独立思考,实际上独立思考精神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更为重要。哥白尼和布鲁诺的日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虽然发现本属自然科学领域,但是都引起过宗教政治势力的镇压和攻击。中国古代稍稍有独立思考意识的读书人,都会被视为异端。汉代王充的《论衡》中有《问孔》、《刺孟》韩愈的《师说》仅仅是赠给李蟠的吗?荀子的《劝学》又是写给什么人读的?通过三个部分的比较,也可以发现一些问题。如,韩愈认为师有“句读之师”和“传道受业解惑之师”之分,而黑塞则注意到儿童学写字母、拼读音节阶段处在同一起点上,而后来的发展,满足于一般阅读与继续深入阅读二者将有很大的区别。  《劝学》中的一些有关学习的论述,今天看起来,过于简单,作者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比喻?这种行文方法和作者面对的人群素质有没有关系?   古代的学习观和现代学习理念相比,是有些落后的。在现今的学习条件下,如何读,如何学,如何思考呢? 《获得教养的途径》中作者两次提到“受骗上当”,是基于他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但是文章的落点为什么是在“创新”上?  三.相关连接1.《获得教养的途径》 作者介绍:(黑塞自传) 我于1877年生于黑森林的卡尔夫市。父亲是德国人,生于波罗的海岸边的爱沙尼亚。母亲出生在一个施瓦本地区的家庭,是法籍瑞士人。祖父是医生,外祖父是传教士、研究印度的专家。父亲也曾一度在印度当过传教士,母亲年轻时在印度住过几年,从事传教工作。我童年时代是在卡尔夫市度过的,中间曾去巴塞尔住过几年(1880——1886)。我们一家人是由几个不同国籍的人组成的,现在又加上我成长的经历:我成长在两个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之中,他们各自操着不同的方言。我大部分的学校生活是在符腾堡的寄宿学校度过的,有一段时间在莫尔布隆修道院的神学院读书。我是优等生,拉丁文学得不错,但希腊文成绩一般。我不是个唯命是从的孩子。我好不容易才适应那个虔信的教育机构,那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压制和扼杀人的个性。从十二岁时起,我就想当诗人,但苦于找不到正常的或者说是正式的道路。我离开了神学院和中等学校,跟一名技工当学徒。十九岁时,在图平根和巴塞尔的书店和古玩店工作。1899年底,我发表了“……他那些灵思盎然的作品——它们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创意和深刻的洞见,一方面象征古典的人道理想与高尚的风格。”人们已无数次地向我提出这个问题:“您最爱读什么书?”    对于一个爱好世界文学的人来说,这个问题颇难回答。我一生读过数万种书,有的读过不只一遍,有的读的遍数更多。我原则上反对将某些文学、流派或者作家排除于我的藏书之外,排除于我的关注或者讲我的兴趣之外。然而尽管如此,这个问题提得还是有理,在一定程度也是可以回答的。至于我,认真想想,在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学中,都会碰见一些更亲近和更喜爱的领域、时代及风格。     我一生中最常探访、了解大概也最深的世界文学的领域,是那个今天看来似乎已经无限遥远的,是的,甚至已经成为了传说的德国——1750年和1850年之间的德国;而歌德,就是这个德国的文学的中心和顶峰。在这个德国,我既不必担心会有所失望,也不存发现什么轰动事件的奢望。每一次去最古老的和最遥远的世界漫游之后,我总要回到这个德国,回到那些诗人、书信作者和传记家身边;他们全都是高尚的人道主义者,又几乎全带着大地的气息,民众的气息。特别令我感到亲切的自然是那样一些书:书中有我十分熟悉的风景、民俗和语言,有我从孩提时代起就习以为故乡的一切;在读这样的书时,我享受到了那种对最微妙的细节、最隐讳的暗示、最轻柔的韵味都能心领神会的特殊幸福。每当读完一本这样的书不得不再拿起其它书,例如再拿起一部译著或者一部缺少有机的、真正的、鲜活的语言和音乐的作品,我都会浑身一震,心里颇不是滋味儿。    然而,血统、故土、母语并非一切,在文学同样如此;超越这一切之上还有人类。常常既令我感到惊讶又令我感到幸福的是,在最遥远和最陌生之处也能发现故乡,对那些似乎最隐秘和最难接近的东西也能产生热爱,并因之变得亲密起来。这种情况,在我的前半生可以用印度的精神文化,随后又可以用中国的精神文化为证。我之走向印度人,至少还有路可循,还有种种先天的原因:我的父母和外祖父母都到过印度,学会了印度的多种语言,多少受过印度精神的熏陶。可是,我在满了三十岁以后,还压根儿不曾料到,世界上还有着一种如此美妙的中国文学,还存在一种极富特性的中国人生观和人道精神,它们不仅为我所喜爱和珍视,甚而至于变成了我的一个精神归宿和第二故乡。早先,除去《诗经》,我对中国文学一无所知;可后来,未曾料到的事情就发生了,通过卫礼贤和其他一些人的翻译,我认识了一些东西,没有这些东西,我真不知该怎样活下去:那就是智与善的中国道家的理想。我对中文一字不识,也从未到过中国,却有幸在两千五百年前的中国经典中找到了自己的种种预感的证识,找到了一种精神气氛和故乡,一种我只是从自己的出生和语言所造就的世界里才获得过的感觉。这些通过杰出的庄子之口,通过列子和孟轲之口讲述出来的中国贤者和智者,他们与上述那些风格悲壮的作家恰恰相反;他们惊人地朴素,既接近民众又接近日常生活,无拘无束,隐逸出世,快乐知足;他们的表达方式永远叫人感到惊讶和欣喜。孔夫子是老子伟大的对立面,是一位礼制家和道德家,是一位立法者和卫道士,是中国古代贤哲中唯一有着几分威仪的一位;但是,在某个场合他仍被说成“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欤!”由此而表现出了一种从容,一种幽默,一种质朴恬淡,在其它任何文学中我再找不出类似的例子。我现在经常想起他的这句话以及其它的一些语录,也包括在我观察世界形势和聆听某些近几年或几十年意欲统治世界、完善世界的人物的言论的时候。这些人行动有如伟人孔子,但在他们的行动背后却缺少“不可为”的自知。           (黑塞《我最爱读的书》  杨武能译《读书》杂志  1990年第12期)  与书为友 德国著名小说家黑塞以《论与书为友》为题,写过一“各人只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慢慢地积累书籍,正如他为自己挑朋选友无二。”“纵使有益的指点和友好的引导使之可能,无论老幼,每人仍应在书国自辟蹊径。”他的短文扣紧一个“友”字,结尾充满感情:“谁读书如恋友,书中真旨就将自行显露,与己融为一体。他所读之得就不会飘逝而去,荡然无存,而是如挚友之所能,同他朝夕相处、相依为命,为他带来欢乐和慰安。”(《以书为友》吴希义   《读书》杂志   1984年第10期)2.《劝学》作者介绍: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   《劝学》参考译文: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是颜色比蓝草更深;冰是水凝成的,但是比水更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弧度就能符合圆规(画出的线)。即使被风吹日晒干枯了,不再挺直,这是用火烤使它弯曲的办法让它变成这样的。所以木材经墨线划过(再用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博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验反省,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我曾经整天地思考,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提起脚后跟远望,不如登上高处能够见得广。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是远处的人能看得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是听的人听得特别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非善于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君子的天赋不是和一般人不同,是他们善于借助客观条件啊。   积土成为山,风雨就从那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道德,精神和智慧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外;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办法成为江海。千里马跳跃一次,不能跳出十步;劣马拉车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雕刻一下就放下不刻,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而不停止,金属和石头也能雕刻。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是因为)用心专一。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蟹钳,没有蛇洞和鳝鱼洞就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是因为)用心浮躁。    3.关于《师说》的评论    通“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认为可耻,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啊!拜师学习的传统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原因了。巫师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士大夫之族是看不起他们的,现在士大夫们的认识反而赶不上他们。这不是很奇怪么!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才能不如孔子。孔子说:“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高明,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名叫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及解释经文的著作都普遍地学习过,不受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束缚,向我求学。我赞扬他能遵循古人拜师求学的传统,写了这王梓坤,1929年4月生,江西吉安县人。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1955年考入苏联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做研究生,1958年毕业获苏联副博士学位。1952年至1984年先后任南开大学讲师、教授。1984年以来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1984年至1989年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1993年至1998年任汕头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还担任《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和《数学物理学报》编委、《数学教育学报》主编等职。   王梓坤对我国科学和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是我国概率论研究的先驱和主要领导者之一。在数学理论方面,致力于马尔可夫(Markov)过程及相关领域的研究。20世纪五、六十年代研究生灭过程,首创了极限过渡的构造方法,彻底解决了生灭过程的构造问题,并将差分方法应用于生灭过程的泛函和首达时分布的研究,得到了一系列深刻结果。这些成果均居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八十年代初期,在国际上最先引进多参数Ornstein-Uhlenbeck过程,取得了系统的研究成果。八十年代后期以来,领导着他的研究集体开始对测度马列尔可失过程(超过程)的研究,在较短时间内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达到了国际水平。在数学应用方面,提出了地震随机迁移的统计预报方法及供舰艇导航的数学方法。他的研究成果受到国际权威学者的高度评价。王样神在概率论方面著书9部,发表论文数十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善于独立思考,不仅不能创新,而且容易上当受骗。“文化革命”期间,许多红卫兵就是由于四人帮的煽动而大搞打砸抢的。历史教训,不可轻视,于是促使我写了这文章紧扣中心话题,多角度论证。先指出教养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接着论述阅读的作用,认为阅读经典作品是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在阐述这一问题时,文章提出获得教养必须以个性或人格的追求为前提,必须追求文明,敬重知识;转而从反面论述,剖析一些年轻人轻视读书,追求享乐的现象,同时指出要提高阅读层次。在此基础上,从第六段开始,进一步阐述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以儿童阅读的不同发展趋向为例,介绍层次不同的两类阅读,通过过程和结果的对比,形象地说明阅读能使心智成长,能使读者面前的世界变得宽广。最后,以个人的阅读体验为例,说明经典作品有持久的魅力,重复阅读,可以不断地有所感悟,有所发现。,如把不同的阅读品位作对比,以人成长的不同追求作对比等。  第二题    作者认为真正的修养“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对这句话应当如何理解?作者认为阅读不在于数量,说“有人一生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作者倡导的是怎样的一种读书观?为什么通过读书获取教养要和“个性”、“人格”联系在一起?   答:黑塞认为“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又说教养就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他认为真正的修养不应当追求功利,而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具体的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说的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从人的生存来讲,本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毕竟是生存的手段,而修养或教养是生存的境界。    作者认为读书是为了“心的教养”,他倡导的是“爱的阅读”和有效的阅读。善于读书的人,并不追求数量,而只追求他心灵的获得。作者认为读书人要有爱的追求,要有理想,要有对知识的敬重。他所说的“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通俗地说,就是读书人自己必须有获得教养的愿望,有完整的人格,有个性追求。如果人没有人格,没有个性,他的阅读也未必能获得教养。 第三题为什么要重视阅读经典作品?文中提到“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部著作,每一位诗人的每一个诗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一个时代人文和语文的顶峰。阅读经典作品,能促进人的精神成长,增强自我修养,决定审美追求。反复阅读经典作品,能不断地有所发现,是因为经典作品是一个时期的最高成就,这些作品思想内蕴丰富,语言文字精致,像取之不竭的宝库。读者运用自己的经验深入阅读,融会贯通,就能不断的有所收获。人的经验在不断增长,阅读也逐渐深入,就能不断地有新的发现。第四题本专题的文章可能会引发你的某些思考。有人认为,读书能获取知识但不一定能铸炼智慧,有文凭不等同于知识分子,有文化未必有教养;常言说“开卷有益”,有人却认为“开卷未必有益”;人们通过读书求知,贤人却又告诫“尽信书不如无书”……你在校读书10年,有了不少体会和教训,你的学习经历中有没有值得反思的地方?联系你的学习,就这类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提示]这个问题中涉及的概念并不相通。“知识”和“智慧” 二者虽然密切相关,但是是两个概念,读书能获取知识,但是只有通过不断的思考,才能产生智慧。知识可以继承,但是智慧是不能继承的。有学习经历固然重要,但是知识分子还需要有精神的追求,有独立的人格,有修养,这些,都不是文凭能代表的。“文化”和“教养”也有距离,如同人识字未必一定有礼貌。“开卷”是好事,但是如果不加选择,则未必有益;读书求知,如果没有质疑精神,读得再多,也只能是“仓库型的学生”,加上不知变通,也有可能导致失败。可以联系这方面的体会去谈。“问题探讨二”参考答案  第一题 《劝学》是两千多年前的文章,它所阐述的学习观有哪些仍有价值?有哪些需要发展提高?从《劝学》中选取一段话,参看《师说》或《获得教养的途径》,搜集相关论述或例证,结合你的学习经历,和同学讨论这个问题。 答:“学不可以已”、“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善假于物”、 “积善成德”、“锲而不舍”、“用心一也”等在今天仍然有价值。“锲而不舍”和“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等,虽然道理是正确的,但是在当今之世,需要注意提高学习的效率。荀子的时代,物质文明比较落后,荀子可以“假借”的“外物”还只是“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而当今之世,善于学习的人首先要有创造的意识。   第二题 《师说》一文最后为什么赞许李蟠的“好古文”和“不拘于时”?李蟠好的是什么样的“古文”?他不愿被什么样的“时”所束缚? 答:韩愈反对浮靡的文风,倡导古文运动,而李蟠“好”的正是韩愈倡导的“六艺经传”;当时社会风气不好,人们不肯从师而学,李蟠不受风气影响,拜韩愈为师。 第三题    《劝学》和《师说》都是古代的论说文,作者为了阐明自己的主张,用了比喻、对比等论证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运用这些论证方法的好处。    《劝学》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设喻,手法丰富多样。如说明“学不可以已”的道理,接连用“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等为喻;为说明“善假于物也”的道理,连用“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五个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推出“积善成德”的道理;用“锲而舍之”、“锲而不舍”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证明学习要持之以恒;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学习还要做到用心专一。通本文列举事例并作适当分析,以支持自己观点;如果只罗列事例而不作分析,只说事实不讲道理,论说就停留在感性的层面,就不能形成论证。  第三题 (略)  “积累与应用”答案第一题。略。 第二题    略第三题答:本专题的四在写作之前,可以彼此交谈读书的故事,互相启发,如:你喜爱在什么情况下读书?你在什么时间读书效率最高?你读不同的书有哪些不同的感受?你在寻找选择书籍时有没有曲折有趣的经历?你通过读书结识了哪些朋友?……  2.韩愈字退之,岳飞字鹏举,朱自清字佩弦,钱钟书字默存……人们取字号是为了表现自我期待和精神追求,这是中国独特的语言文化现象。你想给自己起一个字号吗?翻检词典选几个你喜欢的词,推敲含义,选定最能表现个性和精神追求的字词,叙述选择的过程和原因。    提示:每个人都会熟悉自己姓名的来历。姓与名是父母所赐,字、号则可以自行选择。中国人的字一般与名有关,考虑到一些同学的名可能没有太多的内涵,因此也可以根据爱好、性格作选择或自由发挥。题目要求 “表现个性和精神追求”、“叙述选择的过程和原因”,审题时要予以关注。叙述选择过程,要注意文章的起伏,不要“一步到位”。可以参看《向青春举杯》中《我的五样》的写法。    3.自古以来,人们总是说“苦读”、“勤学苦练”、“刻苦学习”等等,这类词语会使人们对读书产生怎样的感觉?读了本专题,你是如何思考这个问题的,请以“读书的苦乐之境”为题,写一学习本专题,在学习观念上可能会有转变。传统的“刻苦学习”、“勤学苦练”、“苦读”和“学海无涯苦作舟”等等,有意无意间,都把读书当作了苦事。本题意在启发学生注意表面的“苦”和“快乐”“幸福”的实质,透过表象去探求更有价值的内涵,认识到读书也是一种快乐,是精神的享受;读书需要下功夫,但是下功夫未必是一种苦。本题除了可以从愉快地学习角度切入,也可以从“智慧的学习”角度切入。                                              (海安高级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供稿)

【篇二】北师大三数学下册吃西瓜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 吃西瓜 1教案 北师大版

吃西瓜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能力目标:

能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教学重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的算理,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的算理。 教学策略:

课堂中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同桌互相配合,多渠道多元化的信息反馈学习。 教学过程:

【篇三】北师大三数学下册吃西瓜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 吃西瓜 5教案 北师大版

【篇四】北师大三数学下册吃西瓜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册吃西瓜教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第六册吃西瓜

教学目标:

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

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教学用具:

幻灯,小黑板,挂图、彩笔。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整数、小数的大小比较我们已经学会了。那么你们知道分数的大小如何比较吗?今天我们就共同来研究一下如何比较分数的大小。

二、引导探索

1、认真观察“吃西瓜”的情境图,说一说它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弄清它已知什么,求什么。

2、解决第一个问题;请学生尝试列算式。

233+ =”怎么算。 88

(1)学生独立画图表示分数。

(2)拼图看应该得出什么结果。

(3)回到问题情境,小组讨论:解释这个结果是否合理。

4、学生独立解决第二个问题,小组交流结果。

55、学生独立解决第三个问题,全班交流如何把“1相减的分数。 8北师大三数学下册吃西瓜教学设计

三、拓展应用。

1、

2、

3、

145212、 +- -99775

52333 +- -88447

3、一个月饼平均分成8块,两人共吃了这个月饼的几分之几?

【篇五】北师大三数学下册吃西瓜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 吃西瓜 4教案 北师大版

吃西瓜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北师大三数学下册吃西瓜教学设计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北师大三数学下册吃西瓜教学设计

2. 能力目标:

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运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

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突破重点难点设想:

通过创设吃西瓜这一情景分一分、看一看、算一算来突破。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疑

1. 读卡片,并说一说分数表示的意义

1/4 3/7 1/2 6/8 4/5 3/4

2. 比较分数大小并涂一涂

3/6○4/6 1/4 ○1/2

3.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这个知识就在“孙悟空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里,你想知道吗?

二、互动解疑

1.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

这一天,天气特别热,师傅就派猪八戒找水喝,没想到猪八戒找到一个大西瓜,他可高兴了!猪八戒实在忍不住,就把西瓜平均切成八块,师徒四人每人两块。他很快吃掉自己的两块西瓜,可是他还馋得直流口水,就又吃了三块西瓜,他只顾自己吃,差点把师傅都忘了。

2. 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法运算

(1)猪八戒第一次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第二次又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两次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同学们,你能帮他算一算吗?

2/8 +3/8等于多少,你是怎么算的?说说看。

(2)动手操作活动。

①同桌合作商量,将一张画有图形的纸平均分成若干份。

②每人按自己的喜好,涂出其中的几份。

③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涂色的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④你们两人一共涂了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怎样算的?

⑤全班交流,同桌汇报。

⑥观察交流,在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时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归纳小结,明确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三、启思导疑

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减法运算:

(1)猪八戒第一次和第二次哪次吃的西瓜多,多了几分之几,你知道吗?怎么算呢?

(2)比一比。

①拿出涂色的纸,同桌互相比一比。

②把算式写在纸的背面,并说一说是怎样减的。

③你在计算时发现了什么?

(3)猪八戒吃了这个西瓜的5/8后,还剩下几分之几?留给师傅和师兄够吗?

(四人小组讨论。)

(4)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四、实践运用

1. 出示教材第64页“练一练”第1题。

(评析鼓励学生迎接挑战,认真审题,看懂线段图,使学生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中,独立进行分数加减法计算。)

2. 教材第64页“练一练”第2题。将题做成卡片,以开火车的形式练习。

五、总结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篇六】北师大三数学下册吃西瓜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吃西瓜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吃西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用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

3、能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求知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1、 探索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情境图、每生四张完全相同的圆形纸、投影仪及相应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出示情景图

小熊笨笨要请爸爸品尝自己亲手种植的大西瓜。(板书课题)看它们吃得多有滋味啊!

2、观察图

请同学们认真看图,从图中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汇报

生交流得出结果 :

生1:它们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生2:爸爸比笨笨多吃了几分之几?

生3:还剩几分之几?

师小结:同学们能够提出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可见,你们是一群爱动脑筋的好孩子。下

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看谁最有办法。

(二)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1、问题一:它们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1)列出算式:2/8+3/8=

(2)交流对算式的看法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分数的加法。那分数的加法该怎样做呢?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想出办法来对吗?

(3)学生独立思考。

(4)小组交流讨论:画图或利用手中的学具(四张完全相同的圆形纸片),分一分、涂一涂、拼一拼。(生操作,师巡视)

(5)小组汇报

a组:2个1/8与3个1/8合起来是5个1/8,也就是5/8。

b组:借用材料

C组:先吃8份中的2分,又吃了3分,共吃了8份中的5份,也就是5/8。

师总结讲解:这个西瓜的2/8,也就是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了8份,笨笨吃了2份,是2个1/8,爸爸吃了三份,是3个1/8,2个1/8与3个1/8合起来是5个1/8,所以2/8+3/8=5/8。

(5)回到原图验证:

出示情境图。(笨笨吃了2份,爸爸吃了3份,一共吃了5份,就是5/8)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很棒,不仅动手、动脑想出了很多办法,而且计算得也很准确,真不错,那么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第二个问题。

2、问题二:爸爸比笨笨多吃了几分之几?

(1)生列算式。(指生说,师板书)

(2)比较问题1:同学们知道这个算式应该叫什么名字吗?(分数的减法)

对呀,非常好。师板书(分数减法)

(2) 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师:那怎样求出分数的减法呢?我知道同学们早就迫不及待地想解答了,好,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材料与同桌一起来试试。(学生动手画、涂、拼、说。)北师大三数学下册吃西瓜教学设计

(3) 汇报:

① 出示图讲解。

② 爸爸吃了这个西瓜的3/8,也就是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了8份,爸爸吃了其中的3份,是3个1/8,笨笨吃了2份,是2个1/8,3个1/8比2个1/8多了1个1/8。所以 3/8-2/8=1/8

师小结:同学们确实很棒,自己就能够解决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了,那么最后一个问题有没有信心解决呢?(有)

3、问题三:它们吃了5/8,还剩几分之几?

(1)生独立思考。

(2)小组内合作学习,教师巡视。

(3)汇报交流学习方法:

指生板演,并当小老师讲解。

①有学生会说,把一个大西瓜看作整体“1”,

②有学生会说8块西瓜是整体“1”。

③有部分学生可能会说,“1”是一个大西瓜平均分成了8份,也就是8/8,所以8/8—5/8=(8—5)/8=3/8(师可以及时点拨、引导)

(4)师小结

这么难的问题都被我们解决了,可见只要我们多动脑筋,再难的问题也难不到我们。

(三)巩固应用。

1、课本P64第一题。

(1)指生说说图意。

(2)列式解答。(独立完成)

(3)说明算理,同桌交流。

(4)指生汇报检查。

2、课本P64第二题。

(1)指生板演,其余生独立完成。

(2)生当小老师讲解算法。

(3)总结算法

今天,同学们学习了分数的加减法,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加减法有什么不同?(指生交流)。

(4)师小结分数加减法的规律。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新的收获?(指生交流)。

【篇七】北师大三数学下册吃西瓜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吃西瓜》说课材料

各位领导,老师:

你们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章认识分数中第四节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吃西瓜》一课。 我说课的程序主要有以下四个部分: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习了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大小比较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学习,结合小熊吃西瓜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归纳出基本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必要性。《课程标准》对这部分的要求是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结合具体操作,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能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并能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同时,根据三年级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和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直观的感悟到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过程,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并能自己总结出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探索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怎样把“1”变成与另一个分数相减的分数。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落实重点和突破难点,我采用实验法;演示法;讲授法。

三、说学法:

为使所学知识能较好的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对这部分知识采用学生动手操作、比较发现、归纳总结的方法,在练习方面,采用口算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通过出示吃西瓜的情境,从中对以前的知识进行回顾,再从中发现新数学问题,导入新课

2、动手操作,探索算理,这部分我先让学生列出算式,试着说出结果,让学生进行验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利用学具同桌动手操作,并找学生到前面来说出自己的想法,

3、在解决第二个问题方面,让学生利用图片进行对比,从而更清晰的看出问题的答案,再总结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4、解决还剩下几分之几这个问题时,“1”的出现是一个难点,学生在把它转换成分数上有些困难,这时,我利用教具演示,让学生知道再遇到这样问题的时候,就把1转换成与减数的分数相同分母的分数,再进行计算。

5、课堂练习,我出示口算题卡,来验证学生的掌握程度,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的巩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课堂小结:回顾这节课所学的知识。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

各位领导,老师:

你们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版块“人间真爱”中的一篇文章《圣诞老人的礼物》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小女孩在圣诞节来临前,看到橱窗里漂亮的黄头发,不禁想到因生病而掉光头发的妈妈,便产生了给妈妈买假发的愿望,无奈自己的经济实力与假发的价格相去甚远,在叮咛老板为自己留下这顶假发后,想尽一切办法赚钱,最终还是没能如愿失望地回到家里。让她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却收到了“圣诞老人”送来的礼物——那顶假发。文章的结尾出人意料,细读之后会发现圣诞老人就是这位假发店的老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中浸润着丰富的感情,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上下文和查字典理解“窘住”“不辞辛苦”和“沉吟”等关键词的意思。

2、在洞察人物内心世界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从小女孩的语言、动作、神情等语句,感受小女孩对妈妈的爱,体会大胡子老板美好、善良的品质。

由于本课在教学时,要求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变化,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通过具体的语句感受故事中人与人之间可贵的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法学法

这节课采用讲授法,点拨法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引导法、朗读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

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指生说课文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整体回味的同时为进一步理解课文铺垫蓄势。

2、提出问题:是什么让大胡子老板不为名利而把假发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的。引发学生的思考。

二、品析课文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己按自然段读课文,然后说体会。鼓励并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在阅读文章时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灵活转换阅读的视角,表现自我的独创意识。

1、学生自由读1一3自然段,画出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小女孩对妈妈的爱?

2、学习第一自然段

找出相应的语句,体会感情,指导朗读。

3、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体会小女孩钱不够时的无奈和窘迫,理解重点词句“窘迫”的意思,体会项链的价格与假发的价格相差甚远,因而露出窘态,但从她的恳求中又能看出为了母亲不惜一切的那份孝心。

4、学习第四自然段

默读这一自然段,划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语文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我安排学生充分读,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读,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体会小女孩为换回假发付出的辛苦。引导学生理解小女孩为什么一定要买这顶假发,引导学生理解大胡子老板沉吟背后的含义。

5、学习课文第五六自然段

体会小女孩看到假发时的欣喜和激动。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到朗读中,以读抒情,以情促读,与作者心灵交汇产生共鸣,享受到审美的乐趣。联系前文,理解圣诞老人就是大胡子叔叔,充分理解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交流中与文中人物在情感上达成共鸣。

三、课堂延伸

想想生活中你都看到过哪些献爱心活动?联系生活实际,联系到身边的人和事,使主题升华。

四、总结

老师做的爱的解说语,同时播放歌曲《爱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