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其道而行作文点评

时间:2021-10-10 21:08:01 六年级作文

篇一:《六年级数学日记:反其道而行之》

六年级数学日记:反其道而行之

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反其道而行之",其实在有些数学问题上,我们也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在昨天的数学课上,老师给我们出了这样一道颇有趣的数学题:有一池荷花,生长的速度是一天增一倍,要20天才能长满整个池塘,请问长满半个池塘的时候是第几天? 如果按照传统的方法来思考的话,我们应该从条件出发,一步步的推.最后推出结论.可是在这道题中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这个时候,我就想起了"反其道而行之"这句话.于是,我就从后往前推:长满一池需20天,已知荷花的生长速度是一天增一倍,所以19天的时候就长了半池。本来是日增一倍,现在便成了日减一倍,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是19天。 反其道而行之,以这样的思路,这个问题就很容易得解。

篇二:《作文讲评教案》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作文讲评课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背景一:

作文是写出来的,因此一定要多练笔,作为高一学生,我认为一周至少要写一篇作文。可是如果只是当作一个硬性任务完成写作,剩下的是老师的事,这样一周一文的任务就容易让学生产生敷衍了事的想法,无形中还增加了师生的负担,而且是花大力气搭大时间而收效甚微的负担。那么,如何提高写作的效率呢?我想,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参与到评改和讲评中来,让学生明白,作文是写出来的,更是评改出来的,学生自己评改出来的。

背景二:

一直以来作文评讲课大多是教师的一言堂:先念一两篇优秀作文,再不点名地批评一下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几点今后作文应注意的问题。在这样的作文评讲课上,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而且课堂气氛是比较沉闷的。近年来,我对自己的作文评讲课进行了反思,并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作文评讲课也应该以学生为上作,即尽量让学生参与作文评讲;作文评讲课也应体现出对尽可能多的对学生的鼓励,而不只是老让少数“写作尖子”频频亮相;作文评讲课应该充满民主气息,面对作文,师生平等对话,甚至可以争鸣;作文评讲课在形式上也应尽可能新颖生动活泼,以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案例准备]

既然想让学生进行作文评讲,课前自然有很多准备工作。

因为刚学习了三篇写景状物的散文:《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这次我对学生作文的要求是:1、学会观察,对大地、山川、风物、美景作生动细致的描绘;2、对自然、人生有丰富感受和深刻思考。

学生大约花一小时完成作文之后,我让他们马上自评、四人一组交流评改,具体做法和要求如下:

一、浏览,做常规批改(旁批)

批改时在短时间内完成对错别字、标点符号的使用、病句等的标注和修改。拿不准的问题及时在小组中讨论完成。

二、细读作精批(旁批、总批)

1、对文章优美的语句、段落进行点评;

2、就文章的结构、过渡的语句、题目的设置、首尾的特点进行点评;

3、批改时语言要简练。总批时先总评后具体,先优点后缺点。书写必须规范。点评后要署上姓名。自评时还应写出自己对本次作文的感觉,如在哪些方面有了进步,还有哪些困惑,希望得到怎样的帮助等等。

三、四人一组交流,解决前两个流程中出现的问题,推荐小组中的好文章或好段落,总结本次作文的优劣得失。

四、教师巡视,参与批改并及时捕捉学生优、缺点做到心中有数,以备参考与讲评。

课后,我根据写作思路对所有作文进行了归纳分析,以学生评改为主确定了相对写得好的作文及学生作文中的精彩片断。另外,我从高考作文中,选了一篇同类题材的作文,准备供学生参考。

[案例描述]

作文评讲课一开始,我先以学生写作思路为线索,把全班作文归纳为四种类型,这样做有三个目的:一是让学生明白这次作文构思的四个角度;二是让学生感觉四个写作思路的高低优劣;三是让学生比较自己构思的初衷与在老师眼中的作文的差距,进一步思考评价自己的作文;同时明白“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老师也是读者之一,师生可以争鸣。

这三个目的达成度很好,尤其是陈立果同学提出了对我归类的质疑,引发同学们的热烈讨论。

接着,我从四个思路中挑选两种思路,并结合学生推荐的精彩片断和好文章让学生进行热烈、充分的点评,而我重点做的有两件事:一、引导、评价学生的点评;

二、总结这两种思路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学生点评其实不亚于老师,由以下摘录可见:

1、评许某某同学的《秋韵》:

本篇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写出了秋天景色的韵味。语言简练。通过描写秋风、秋山、秋菊等景勾画了一幅秋天的风景画。(胡某某同学评)

2、评李某同学的《高颂四季之秋》:

文章略显罗嗦,对冬描写太多,对秋颂不够明显,文章情感有些紊乱。(自评) 将秋与春、夏、冬形成了对比,很有文采,但是对于其他季节的描写过多,主题似乎不太突出。(连某同学评)

描写优美,但是有点喧宾夺主,令人感受不到题目中的“高颂”。(邵某某同学评)

3、评邹某某同学的《好秋》:

这篇文章我的目的是要通过春的张扬与秋的谦虚作对比,来表达自己对秋的喜爱。但感到遗憾的是文章中写秋的部分不够详细。(自评)

开头写出秋的特色,并且与春天相比较,更加突出了秋天的特点,描写得很好。但写春天的部分太多,使得主题不够鲜明。(李某某同学评)

4、评陈某某同学的《我的野蛮女友》

这篇文章不仅题目新颖,而且文章结构以及表达方式都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尤其对秋的喜爱与赞美,得到最为鼎盛的体现,亲切感、亲昵感十足。(组评) 对爱秋的描写独具匠心。(组评)

5、评林某同学的《这儿秋味正浓》:

文章通过写北方与南方的秋,体现出作者对南方秋的喜爱,并通过写秋风、秋叶、人,产生鲜明的对比,文章中心明确,思路清晰明了。(林某同学评)

文章主题鲜明,把北方的秋和南方的秋进行对比,来表现对南方的秋的喜爱和赞美。体材新颖,分成三小篇,从风、叶、人三方面描写。偶尔的愁情也给文章增添了色彩。(林某某同学评)

6、评柳某同学《秋·菊》:

文章以菊写秋,以小见大,构思较巧妙。但似乎菊与秋的联系太少,主题不够突出。(缪某某同学评)

秋与菊之间的联系似乎没有衔接好,写菊时只是单一写菊,写秋就单一写秋,无法连接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吴某某同学评)

7、评叶某某同学的《叶子,生命的追求》:

文章似乎与秋的话题有些不吻合。(林某某同学评)

我也有同感,文章似乎以“叶子”为主题。但如果以“叶”为话题,这篇文章不错。(张某某同学评)

8、评连某同学的《秋愁》:

本文给人的第一印象很好,处处体现秋的愁,很靠近主题,最后一段使人感觉身临其境。(王某某同学评){反其道而行作文点评}.

文章以“愁”为中心,写出了秋天带给人的那种伤感、凄凉,最后一段极为突出,使人仿佛看见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孩„„(李某同学评)

9、评林某某同学的《秋思》:

文章语言十分优美,但情绪起伏,时而快乐时而苦闷,让人无法读出作者的真实情感。题记最好换换,使文章在开头就带上淡淡的苦闷来欣赏秋景。(张某某同学评)

引用了不少诗句,且语言活泼生动。但题记的感觉有些忧伤,与下文的快乐气氛不相符。(何某同学评)

语句优美,并且运用了大量的诗词,可见作者积累丰富。但通读下来有种模糊的感觉,所要表达的东西似乎不太明确,文章情感起伏很大。(叶某某同学评)

10、评林某某同学的《絮语》:

结构条理清晰,主题鲜明,语句有所进步,感觉比较通顺。文章主要以自己的情感为线索,表达对“落叶”独到的见解。(自评)

语言生动优美,结构完整,条理清晰,主题鲜明。一场意外使“我”对生活失去希望,变得迷茫,但落叶给了“我”启发和思考,让“我”重新站起来,这不仅是双腿的康复,更是人生的转折,让人感悟良好。文章心理活动描写细腻,落叶被赋予新的定义,情节有起有伏,很吸引人。(薛某某同学评)

11、评林某某同学的《秋天的落叶》:

文章整体与题目不相符,没能够紧扣话题。(叶某同学评)

文章表达的情感与秋的话题有点偏离。衔接不够好,只有首尾点题,没有过渡。(李某同学评)

12、评林某同学的《记住那个秋天》:

文中太少体现秋,这与话题有点不相符合。但用秋联系友情,入手处是好的。(李某同学评)

13、评郑某同学的《落叶蝴蝶》:

本次作文与上次相比,能够确定一个明确的主题,引用诗句加以描写,设置悬念,增强曲折感。但是在突出主题的描写中还有欠缺,自己的感受不够充分。(自评) 本文条理很清晰,表达主题也很鲜明。但对“秋”的描写有些不足。(林某某同学评)

13、评林某某同学的《秋天不回来》:

这篇文章写得生动感人,写出了作者的心声,可看出作者是一个感情浓厚的人。构思别出心裁,很另类。但写秋的字眼太少,秋只是一个背景,不是主体,有一点离题。(吴某某同学评)

本文以“秋”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关于秋天的约会。凋零的秋似他们的恋情,结局给人一种朦胧感。(刘某某同学评)

14、评吴某某同学的《秋天的怀念》:

文章把秋愁与思念挂钩,把秋愁写得很深沉,从而突出怀念,情感深沉真挚,语言相对优美。文章还可以把怀念写得更具体些,以更好地突出主题。(李某同学评)

15、评李某同学的《荡漾在心头的秋》:

文章能通过对登山过程中所见风光的描写,表现过去与爷爷在一起的时光的美好,烘托对爷爷的怀念之情。但文章开端太长,与后文有点不搭边,所以有些遗憾。(自评)

16、评张某某同学的《秋天啊,请您慢些来吧》:

本文由秋写出了对妈妈的关心,对秋的厌恶,中心突出,构思也比较新颖。(林某某同学评)

秋天是人们所向往的,但作者却反其道而行,希望秋天慢点来,十分新颖、独特。整篇文章通读下来,从朴实的言语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爱和关心。“妈妈”的病让人心疼,作者的爱让人钦佩,引起读者共鸣!(叶某某同学评) 最后,我用一个高考作文题作为迁移训练,也选择了类似第四种思路的一篇范文,估计给学生的启发会较大,可惜因时间太紧,只能当作课后思考。

[案例反思]

反思这堂课,觉得有如下收获:

1、作文评改是一件学生能做喜欢做且可以做得很好的一件事,老师完全可以放手。学生通过点评自己及同学的作文,能更客观、全面、清楚地发现自己作文的优劣,对写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学生点评结合教师指导,使教学结构紧凑。

以前,一般来说,指导是指导,讲评是讲评,讲评在作文批改完了之后进行,讲评时对学生作文的再指导意识比较淡薄。但这一课我把对学生习作的具体点评放在了后半节课,主要由学生来进行,再结合教师对学生习作出现问题的总结性再指导,就能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文讲评形式改变了,结构紧凑了,节奏快了,效果却更明显了。

篇三:《半命题作文审题》

中考半命题作文审题技巧

半命题作文是限制和开放的结合,是束缚与自由的统一。这种形式,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和选材范围,易于考生动笔,表达自我的真情实感,是中考作文的一种常见的命题形式。写

好半命题作文,看似容易,但要彰显个性,显示才情,还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准确审题,立意求深 写好半命题作文,首先要认真审题,准确把握题目的内涵。

半命题作文因其给出一半的题目,审题时,要紧扣题眼,在提示语中寻找适合自己的立意角

度。举例来看,2008年江西省中考作文试题“有时,我也想_________”前面有这样的提示: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深处常常会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有时与自己的言行相矛盾:

从来都很执著,有时也想退缩;一直都漫不经心,有时也想认真„„尽管不曾付诸行动,但

这一切都是真情流露。”细读提示语,我们会发现:文题是要求考生写出自我的真实想法与

感受体验,是自我的“真情流露”,而且,这样的想法是“不曾付诸行动的”。其次是要注意{反其道而行作文点评}.

问题中的限制性词语。文题在“也”字上加了着重号,作了特别强调,“有时”“也”这两个

词语强调了所写的自我想法与平时一贯的想法应该是不相一致,不尽相同,甚至可以说是标

新立异的。如在紧张中,产生放松自己,获取自由的想法;在顺境产生,产生想经历一次磨

砺自己的想法。准确审题之后,我们还要深入思考:所写的内容是否符合审题要 求?是否

正确鲜明?是否有健康积极向上的意义?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应该继续寻求更佳的立意角

度。只有这样,你的文章的立意才会正确鲜明,才会高远而独特深刻。

二、 精心补题,材料求新 写作半命题作文,补题是关键,谨慎补题于前,方能潇洒成

文于后。考场上,一般怕动脑筋的同学往往会从后面的提示中选一词,因为这样最省事,又

最保险。殊不知,这样做,可能出现很多“撞车现象”。要想在众多相同题目中脱颖而出,

难度系数就会增大。我们应打破惯有的思维顶事,运用全方位、多角度的发散思维进行补题,

联想和想象越奇特,则与其他同学的区分度就越高,内容就越能独树一帜。如湖南益阳2007

年中考作文题“以„那一双_________的眼睛‟为题作文,请把题目补充完整,空格处可填„

渴望‟„关注‟„失望‟„愤怒‟„美丽‟……”几篇满分作文分别填写的是“忧郁”“温暖而有诗

意”“无助”“流浪”“坚毅”等,都是巧妙补题,以新颖取胜。 在众多的考生作文中,要想

脱颖而出,就必须另辟蹊径,在材料的“新”上下工夫,它会让你的作文格外引人注目。

三、 精选文体,形式求新 为了方便学生,中考作文大多要求“文体不限”,并不是不

要文体,我们还是要按各类文体的特征和要求去作文。是记叙文就要有必要的记叙要素;是

议论文就要观点明确,摆事实讲道理,而不能文体杂糅。作为考生必须有文体意识, 要结

合自身的特点来选择,扬长避短,选择自己所擅长的文体来作文。在文体上我们不妨尝试创

新,来充分展示个人的才华与才情。比如“有时,我也想_________”这个半命题作文,可

以在写作时以书信的形式告诉父母——有时,我也想摆脱束缚;以节目访谈的形式邀请动物

嘉宾畅谈——有时,我也想地球没有人类,表现环保的主题;以日记体的形式记录下自我的

感情体验——有时,我也想学习退步等。还有题记小标式、剧本式、童话式、寓言式、演讲

稿等作文形式都可以成为创新之翼,助你的作文飞翔在高分的蓝天上。

四、 挥洒才情,表达求新 在中考作文中,“表达优美、富有个性”是一个重要的评分

标准,其具体表现在:雅词丰富、句式灵活、修辞生动、首尾精致、段落优美、表达流畅。

为此,考生可以凭借积累和才情,多用排比、对偶、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让文章以气势

见长,以文采取胜;灵活的运用短句和长句、整句和散句,使语言富有韵味;巧妙引用,灵

活化用,巧展才情,提升文章的品位。不仅如此,还要善于借鉴名篇佳作的表现手法和表达

技巧,在模仿之中进行再创造,以此来提高自我表达的技巧。并且还要善于巧妙运用新近积

累的精美词汇、流行用语以及精巧句式,以此来优化自我语言的表达。只有表达灵动,才能

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行,让自我真情与思想流淌于字里行间,闪耀夺目的光彩! 不

可忽视半命题作文

且看2008年全国各地部分中考半命题作文: 1、苏州:聆听 ______ 2、山东威海:

______的肩膀 3、湖南岳阳:______需要______ 4、山东枣庄:______在细微处 5、

贵阳:完美的______ 写作点拨 对于半命题作文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将题目中所缺

的部分补齐,使半命题作文“变”成自己所熟悉的命题作文。那么如何补全、补好半命题作

文题目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研究已给的题目部分

由于半命题作文所提供的作文题目不完整,这样,我们在审题时,要先审明已提供的题目

部分所包含的意思,以及各种限制条件,为下一步补全题目、立意、选材等做好准备。 有

的题目.指明了立意的方向:如“启示了我”(2006年山东青岛市中考作文题).这其中的“启

示”就提示我们在写作时,重点应把握住给了“我”什么启示、怎样启示了“我”。有的题

目,规定了选材的范围:如“在迎接的日子里”(2006年云南昆明市中考作文题),这其中就

规定了取材的范围是在迎接某某的日子里,而不是其他时间。

(二)补全题目常用方法

1.避生就熟 同样的半命题作文。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越是熟悉的角度、内容,

我们写作时的把握也就越大。补全题目,首先要将题目变为自己所熟悉的内容,从自己熟悉

的内容、擅长的体裁着手来写。 如“坦然看”(黑龙江省中考作文题)。命题者在题目

后提供了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成功”、“挫折”、“生活”„„但不是我们每个人对这几个

方面都熟悉,写起来都能写好。我们还可以另外选择,比如离别、荣誉、失败、获奖等.把

写作内容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