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上网资料的研究报告

时间:2021-10-10 20:55:34 四年级作文

篇一:《青少年上网调查报告有关资料》

调查情况:

青少年网络依赖人数方面,在校学生占21%左右,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比例越来越高,到高一时达到顶峰,如四年级网络依赖学生所占比例为7%,高一为32%;在网络依赖程度方面,轻度网络成瘾者占18.5%,中度占2%,重度占0.5%,若按中度网瘾2%计算。

据调查 在校学生平均每个班有40%-50%的人

在上网途径方面,74%的在校学生在家上网,16%的在网吧上网,30%的用手机上网,说明网吧对在校学生的影响已呈消退趋势,家庭教育和监管是预防和避免青少年网络危害的根本性关口;在上网频率及时间方面,46%的每周上网一两次,仅有13%的几乎每天都上网,说明在校学生对网络依赖程度不高;仅有6%的每次上网超过5小时,说明在校学生沉迷网络的问题不明显;92%的在双休日及节假日上网,说明在校学生安排上网时间较为合理。

在上网内容方面,在校学生上网聊天的占68%,听音乐、看电影的占60%,查资料的占47%,玩游戏的占45%,说明在校学生上网内容能够兼顾学习与娱乐。在手机上网方面,41%的学生使用手机上网聊天,26%的偶尔接收过淫秽不良信息,4%的经常接收,说明网络中充斥着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极易为青少年所接触。

与在校学生相比,未成年犯沉迷网络的时间更长,受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更深。在上网途径方面,90%的未成年犯都在网吧上网,说明网吧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仍然十分明显。在上网频率及时间方面,60%的未成年犯几乎每天都上网,88%的在晚饭后上网,而且中午和早上上网的比例也分别占到29%和21%,说明他们上网频率高,没有节制。

在上网内容方面,未成年犯上网聊天的占84%,玩游戏的占75%,听音乐、看电影的占70%,而查资料、浏览新闻、看书等积极层面目的均不足6%。可以看出,未成年犯基本的人生价值追求是享受型的,消极意义大于积极意义。

在手机上网方面,48%的偶尔接收过淫秽不良信息,14%的经常接受。可见,严重沉迷网络和网络不良信息已经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一个重要诱因。

网络对青少年身体危害:

有关专家表示,长期沉迷网络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都造成了不良影响,如视力下降、免疫能力降低、焦虑、颈椎病、眼病等,也对青少年正常的学习、工作、人格品行、人际关系造成了危害,如30%的网瘾学生经常感到疲劳,29%的经常感到心理上有压力,39%的经常感觉睡眠不足。

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

(一)意志毅力的消磨和自控能力的下降网络的过度使用,使青少年对网络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心理。特别是网络游戏中的冒险刺激、网络交友中的轻松自如、网络不健康内容中的新鲜诱惑等,使青少年逐渐产生"网络成瘾症",而对自己的主体生活--学习,却失去兴趣,缺乏毅力,自控能力下降,学业荒废。

(二)"网络性格"的形成和身体素质的下降

网络性格最大的特征是"孤独、紧张、恐惧、冷漠和非社会化"。对互联网虚拟世界的依恋,人机对话和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交流,容易使人的性格脱离现实社会而产生异化,同时青少年又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期,长时间呆在电脑前的幅射和高度紧张,会损害各种人体机能,导致身体素质下降。

(三)对周围人事的不信任和紧张的人际关系

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人人都以虚假的身份出现,尽管很多时候,你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或无所顾忌地说你想说的话,但在虚假的身份之下,网络人际关系很少有真实可言,时时充斥着不信任感,人际关系紧张。特别是对于"性格内向"的青少年,网络为其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但也使他们在"网下"变得更加内向和自我闭锁。

(四)价值观念的模糊和道德观念的淡化.

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好奇心强、自制力弱,极易受到异化思想的冲击。网络既是一个信息的宝库,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各种信息混杂,包罗万象:新奇、叛逆、而又有趣味性,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极易使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倾斜,模糊不清。网络虚拟世界里人际关系的随心所欲,无须承担责任和免遭惩罚的特点,养成了自我中心的习惯,特别是网上暴力、色情、欺诈等,使得迷恋网络的青少年道德素质下降、道德观念淡化。

(五)网络安全隐患和网络犯罪现象

网络引发了青少年的安全焦虑。由于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育均不成熟、识别是非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极易造成网上隐私失密、网上恐吓、网上欺诈等现象,一旦遇到,往往惶恐不安,无所适从。网络交流的随意性和隐蔽性,又常常使青少年成为受害者。由于青少年极强的好奇心和模仿性,使得很多网络受害者又成为侵略者,网络犯罪不断上升。

建议:

1、政府重视,加强联合执法,形成规范管理合力。对现有网吧市场组织公安、文化、工商等相关部门集中开展整治,狠抓《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的落实,严格依法办事,形成整治合力,对不按规定经营的网吧坚决查处,直至取缔,将其全方位纳入管理,切实规范网吧市场。

2、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整合各部门工作力量,实现齐抓共管。共青团牵头组成专门领导机构,加紧部门间协调配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市场的手段,扶持一批规模较大、管理规范的网吧,坚决取缔那些无照经营、违法经营、侵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非法网吧。公布一批监督电话,聘请一批社会监督员,对群众举报、考核问题严重的网吧,严加治理。同时,充分整合发挥社区力量,将网吧问题化解在最基层。

3、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各种媒体力量,宣传网络的积极作用,增强青少年明辨是非的能力;通过介绍和推荐适合青少年浏览的健康网站、开辟主体聊天室、现身说法等形式,让青少年深刻了解沉溺网络和在不健康网吧上网的危害。注重增强青少年的自律意识,教育青少年不沉浸于网上聊天、游戏等虚拟世界,不浏览、制作、转播不健康信息,不使用侮辱、谩骂语言聊天,不轻易和不曾相识的网友约会,教育青少年自觉遵守互联网道德规范,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侵蚀。

4、社会、家长、学校要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要以对青少年高度负责的态度,在青少年中进行广泛、深入的德育教育,通过宣传、舆论导向,正确引导青少年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拓宽青少年获取知识的渠道,如政府可以将图书馆、博物馆免费对青少年开放等,让青少年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

5、尽快建设一批公益性的上网服务场所,为青少年提供健康有益的“绿色”网上空间。

在信息化的当今社会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认识的提高,电脑的普及,青少年学生接触网络是不可避免的,进入网吧也是客观的、必然的。取缔不是办法,疏导才是根本,只能加强立法和监督,合理地利用。

事例报告】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论网吧对青少年的危害性

随着我国物质、文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成为我们现代国家的主要服务信息,“网吧”应运而生。起初网吧开始在我国的一些文化品位比较浓厚的大城市出现,随后又向小城市蔓延,2002年网吧就普及到了中等城镇。网吧的普及一方面对我们的信息来源渠道广、信息传递及时起到了有利的作用,但其副作用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危害不容忽视,我们经常听说有青少年沉迷网吧影响学业,甚至出现长时间泡在网吧而猝死的惨剧。

为了深入了解现在网吧的经营状况,去年寒假期间,我走进祁东县城的洪城在线、志友等网吧进行了调查。

祁东县网吧经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1、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网吧采光条件极差,相对拥挤。2、放任青少年超时消费。有90.65%的青少年反映,到网吧从未问过自己的年龄,通宵达旦上网经营者从未劝阻。3、技术防范措施使用不好。有些不法业户,没能坚持标准安装、使用防火软件和防范措施,致使网吧内上网者可以随意浏览一些不健康网站。4、接纳未成年人现象严重。由于没有特定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不能或不允许到网吧上网,从而使未成年人进网吧成为正常。网络上一些法律尚未界定清晰的电子游戏再次成为经营主诱骗未成年人迷恋网吧的重要因素。5、网吧的分布都在离学校较近的地区。

现在祁东县每年上网的网民应在5000人以上。这5000人中,以中小学生为主,小的几岁,大的十七八岁,其中2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网民总数的85%以上,并以每年翻转的速度在迅速增长。性别比例:男生略多(占56.6%),而且年级越高,比例越高。上网时间:青少年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112分钟。父母限制:8.4%的父母完全不限制,大多数父母限制子女上网,反对子女到网吧上网。上网目的:好奇心、虚拟聊天、刺激娱乐、网络技术使用和信息追求。常用功能:超过50%使用率的有网络游戏(占62%)和聊天室(占54.6%),其次是使用电子邮件(占48.6%)。网吧上网的经济来源:68%的青少年是零花钱。11%的青少年是打工挣的钱(分析对象是大学生)。浏览黄色网页:32%的青少年承认自己浏览过(保守数字)。

积极影响:一 是可以开阔青少年视野,帮助了解更多的未知领域,掌握大量的需求信息。二 是可以借助虚拟空间,广泛展开对外交流。三 是可以利用互联网无限多样的发展机会,促进青少年的个性培养。四 是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促进青少年的学业。五是互联网信息量大、交流速度快,成为青少年寻求知识的主要手段,进一步拓展了当今青少年教育的空间。可以说,网吧的出现为青少年的交流、创新、娱乐提供了便捷的服务。

消极影响:一是网络病症问题。学生长期泡吧视力下降,过度疲劳,再加上电游、网吧空气混蚀,人口密度大,烟味、汗臭味,机器声、打闹声、脏话声,卫生、环境条件极差,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二是不健康网点问题。一些渲染色情、暴利、邪教或反动的网站,已毒害了一批青少年,几乎让众人“谈网色变”。三是荒废学业问题。迷恋网吧对青少年学生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四是诱发青少年犯罪问题。进出网吧的大多是中

小学生,小的几岁,大的十七八岁,他们大多没有收入,为了能弄到进网吧的钱,有的结伙敲诈,有的偷盗抢劫。五是网上交友问题。问卷分析,青少年与网友见面的占11.5%,从不见面的占56.3%,偶尔见面的32.2%,这本身就潜伏着极大危险性。显然,网吧对青少年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通过交谈了解到,导致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利益驱使网吧经营业户违规经营,专搞不正当竞争。二是对网络的监管不够规范有序。三是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侵害的能力相对薄弱是容易遭受“网络垃圾”侵害。四是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健康网络阵地尚未占主导地位。目前开设的青少年专门网站,由于经费、人员、技术和体制的限制,其内容、形式等方面还与青少年实际需求存在差距,加之宣传和引导不够,尚不能真正发挥主导作用。五是家庭环境的影响。有些家庭不和睦,在缺少家庭温暖的情况下,多数的青少年会选择离家,而网吧又是他们最好的逗留场所。也有一些是因为父母忙于工作,疏于对子女的管教,结果,部分自控能力较差的青少年,终日以网吧为家。

为防止“黑”网吧对青少年的继续侵蚀,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管理和监督:

1、政府重视,加强联合执法,形成规范管理合力。对现有网吧市场组织公安、文化、工商等相关部门集中开展整治,狠抓《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的落实,严格依法办事,形成整治合力,对不按规定经营的网吧坚决查处,直至取缔,将其全方位纳入管理,切实规范网吧市场。

2、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整合各部门工作力量,实现齐抓共管。共青团牵头组成专门领导机构,加紧部门间协调配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市场的手段,扶持一批规模较大、管理规范的网吧,坚决取缔那些无照经营、违法经营、侵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非法网吧。公布一批监督电话,聘请一批社会监督员,对群众举报、考核问题严重的网吧,严加治理。同时,充分整合发挥社区力量,将网吧问题化解在最基层。

3、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各种媒体力量,宣传网络的积极作用,增强青少年明辨是非的能力;通过介绍和推荐适合青少年浏览的健康网站、开辟主体聊天室、现身说法等形式,让青少年深刻了解沉溺网络和在不健康网吧上网的危害。注重增强青少年的自律意识,教育青少年不沉浸于网上聊天、游戏等虚拟世界,不浏览、制作、转播不健康信息,不使用侮辱、谩骂语言聊天,不轻易和不曾相识的网友约会,教育青少年自觉遵守互联网道德规范,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侵蚀。

4、社会、家长、学校要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要以对青少年高度负责的态度,在青少年中进行广泛、深入的德育教育,通过宣传、舆论导向,正确引导青少年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拓宽青少年获取知识的渠道,如政府可以将图书馆、博物馆免费对青少年开放等,让青少年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

5、尽快建设一批公益性的上网服务场所,为青少年提供健康有益的“绿色”网上空间。

在信息化的当今社会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认识的提高,电脑的普及,青少年学生接触网络是不可避免的,进入网吧也是客观的、必然的。取缔不是办法,疏导才是根本,只能加强立法和监督,合理地利用。

篇二:《关于暑假小学生上网的研究报告》

调查时间:XX年8月9日

调查对象:本班14个同学

调查人:张璎慈

一、问题的提出{有关上网资料的研究报告}.

为了了解小学生暑假上网情况,我做了一个暑假小学生上网的情况的研究报告。

二、调查方法

1.走访

2.抽象调查

3.上网浏览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1.信息渠道:上网浏览 涉及的方面:网络的利与弊具体内容:网络可以给我们查到需要的资料,但是如果把网络当做成玩具的话。学习成绩绝对会直线下降的。

2.信息渠道:抽象调查涉及的方面:同学上网时间及内容具体内容:本班14个同学,其中上网人数有11人。一天中10小时上网的有1人,2小时上网的有5人,玩游戏、看电影上网有5人。

3.信息渠道:妈妈的讲述涉及的方面:网络对视力的影响具体内容:以前小学生戴眼镜的很少,现在小学生的视力逐渐下降,都是由沉迷于网络引起的。

四、结论

通过调查发现,上网为我们暑假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暑期学生上网率比平时高、大多集中在娱乐方面,如:玩游戏、听音乐、看电影,这不同于平常。沉迷于网络的位数也不多。 建议:

1.网络是我们的工具,不能把它当做玩具,可以多增加一些网上阅读。

2.注意上网时间分寸,不要太长时间玩。

3.多关注国内外新闻。

篇三:《关于中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报告{有关上网资料的研究报告}.

当今社会,网络发展迅速,网吧随之红火起来。城区繁华街道两旁的网吧如雨后春笋般地开设起来,醒目的招牌,闪烁的霓虹灯,似乎为城市增添几分繁华,然而谁又了解繁华背后隐藏些什么呢?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中学生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今天你E了没有?”已成为现代中学生的口头禅,上网“冲浪”是他们的“新宠”。面对不可阻挡的学生上网热潮,如何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规范,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师、家长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调查目的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作为传播的新的媒体,已成为中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和交流的便捷,深得中学生的关注和喜爱。为了解中学生上网的途径、目的、频率及家长对学生上网的意见和看法,特作此调查,并提出相对的建议和应对的措施。 二.调查对象

200名各年龄段中学生,以便深入了解中学生的上网情况,听取中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和建议。

三、 调查形式:

(1)问卷调查(200份) (2)上网查询 四、 调查时间:

2013年10月20日—2010年11月9日 五、 调查地点: 湖南大学附属中学 六、 调查步骤: (1) 制定问卷

(2) 随机发放200份问卷 (3) 上权威网站查询统计结果 (4) 回收问卷 七、调查内容

调查中学生的上网情况,主要从“学生上网的具体内容”、“学生对网络资源的利用情况”、“学生上网的自控能力”、“家长及学生对网络的态度”等四个方面了解分析中学生上网情况。 八、调查数据:

96%的学生在初中以前就已接触到网络,这归结于我国近年来网络普及度的不断加深,网络覆盖领域的不断扩大,高新工业的发展,也使电脑早已非奢侈品。如今大多数的孩子,基本上都会在小学便已经接触到网络。这表明,绝大多数中学生都已成为庞大网络大军的一

员。

从调查数据来看,上网大多数是查资料,QQ聊天或者影音应用以及玩游戏等。而QQ聊天又略多一筹。

如一表,绝大多数的中学生在小学便已接触过网络,但了解还十分肤浅,甚至还有一些学生认为“上网的意思就不就是聊QQ啊”,找资料也大多只会简单使用百度,对网络的应用十分不到位。

可以看出腾讯的成功。在中学生中,基本已经不存在不知道企鹅的人了。许多学生都很痴迷于QQ聊天,乐此不疲,把网上聊天当作了与他人交流的主要方式,现实世界中的交往被虚拟世界渐渐取代,这其实是一种心里不自信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畏惧甚至厌恶与他人交流,在网上却口若悬河的,比比皆是。这却拉远了人们的距离,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着一种不真实感。

第4题 您在非寒暑假期间每天都上网吗? [单选题]

网,当然,这也与中学生繁重的学业与更严格的管理有关。 第5题 您在非寒暑假期间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 [单选题]

调查表明:同学们在非寒暑假即上课期间上网时间一般不长,88%的同学能有效的控制在5小时内,平均下来每天少于1小时。

调查表明:手机上网已经逐渐被中学生们所接纳,成为一种新的上网方式,但也有38%的同学表示没有接触过手机上网。

调查表明:同学们的自控能力相当不错,从第四第五项中我们也能看出这点,88%的同学都认为自己在大多数时候能控制住上网时间,只有少部分12%的同学难以自控。

调查表明:同学们对网络的迷恋程度不是很深,但也有20%的同学表示比较迷恋网络,还有12%的同学更是非常迷恋。

第9题 您父母对待您上网的态度如何? [单选题]

调查表明:大多数家长还是比较开明,比较尊重孩子的。有58%的家长在作业已经完成的前提下允许孩子上网,16%的家长不限制但比较不放心,20%的家长完全放手,只有6%的家长完全禁止小孩上网。这说明,大多数家长都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能力协调好学习与网络,能够自觉控制上网时间,利用网络充实自身。

第10题 您觉得中学生上网对学习的影响? [单选题]

调查表明:认为中学生上网多少对学习有一点影响的同学有82%,占了绝大多数;16%的同学很有信心,认为毫无影响;只有2%的同学认为中学生上网会严重影响学习。 第11题 您认为中学生上网? [单选题]

调查表明:20%的同学认为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4%的同学坚持弊大于利,而大多数76%的同学认为这个问题不好定论,应该因人而异。 问卷总结:

(1)中学生接触网络时间早,上网途径较多,上网时间较充裕

调查结果表明:94%的学生在初中以前便已了解、接触网络,但在问及对网络的了解时,大多数学生都回答“不多”,对网络的了解不是很深入,仅仅只是简单地使用。

目前,大多数学生家中都有电脑,不少还有3G手机,设备的支持使得他们无比便利地连接网络,拥有了大把的上网时间。

(2)学生上网内容过于肤浅,没有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

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上网只会聊QQ,听音乐,看电视,打游戏,以及简单的利用搜索引擎找资料。

网络的大潮为我们带来了无可估量的发展机遇,其整合的大量资源如果得到有效利用,将会是我们人生的一笔无比巨大的珍贵财富,对于我们目前的学习,今后的工作,未来的发展、生活都将有莫大的影响。老师、家长在学生上网时应加以指导,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日后打下殷实的基础。 (3)学生大多拥有不错的自制能力 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在非寒暑假期间都能够有效的控制上网时间,在非寒暑假期间每天的上网时间一般都少于1个小时,而且大多数是上网查资料。家长们也十分开明,94%的家长都在自己的前提下允许孩子上网。 但调查结果也反映了另一个问题,32%的学生承认比较迷恋网络,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一是本身意志不强,易被缤纷的网络世界所吸引;二是因为家长的监管不到位,使孩子染上了不好的上网习惯;三是学生所处的环境或结交的朋友有问题,在大环境的影响或劣友的引诱下迷恋上网络。 (4)网络褒贬不一

调查结果表明:针对这个争议颇多的问题,大多数同学也无法立刻给出确切的答案,78%的同学都认为网络因人而异,无法明确的说它利大于弊或者弊大于利,一切都取决于使用者自己。但在问及中学生上网是否会对学习有影响时,84%的同学都认为会有影响,2%的同学认为会有严重影响,坚决抵触中学生上网;而剩下的82%的同学则觉得“多少有一点”“在控制范围中”“可以消除”。

诚然,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是人类所有智慧结晶的交互、展示平台,是全人类社会即时信息的集合体,但也充斥着人类无所不在的阴暗面。使用网络时,要有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在海量的信息中去伪存真。同时,也要学会自控,避免上网成瘾,影响了自身的学习。

九、调查分析:

(1)上网心理探究:

① 跟风心理。网络正以迅速的速度发展,已经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不懂上网冲浪成了新时代的文盲,如果一个中学生不知道网络流行语,不知道QQ为何物,不知道网游啥东西,就会被同学戏称菜鸟,蠢货。为了跟随潮流,中学生纷纷加入网络团队,尽情享受网络给予的乐趣。

② 探索心理。上过网的同学大肆鼓吹网络的迷幻色彩,更有同学把网络游戏说的精彩绝伦,惊险刺激。于是,很多学生为了一探神奇,就加入了触网行列,逐渐被网络迷惑,深陷其中。

③ 自卑心理。部分性格内向的学生由于不擅长交际,孤僻寡言,在现实朋友极少,感觉自己低人一等,于是就尘封心思。但虚拟的网络却可以尽情诉说,可以寻找“麻醉剂”排解孤独寂寞,这些同学一旦上网聊天就是昏天暗地,通宵达旦沉迷于网络聊天之中。

④ 求异心理。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对异性萌生好感,可现实中因各种原因羞于表达,于是就在网络上寻找情感寄托,随心所欲的诉说自己的真真假假爱慕,达到心中的平衡。

⑤ 叛逆心理。中学生心智不成熟,毅力不强,升学压力大,就产生厌学情绪,上课走神,不认真听课,以致于成绩下降,因而遭受老师责备、家长打骂,进而就产生叛逆思想,去网络世界寻找所谓的游戏胜利果实。上网后成绩越差,老师批评教育就日趋增多。很容易就产生逆反心理,破罐子破摔,认为你越限制我自由,我偏和你对着干,不让我泡网,我就泡个爽,看你能把我怎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上网、上课睡觉,成绩下降,受批评,上网。

⑥ 放松心理。通过调查,玩游戏占82%,聊天交友占86%,音乐,娱乐占84%,查资料占84%,阅读新闻46%,其它4%,多数学生表示在紧张的学习气氛中,迫切需要放松下自己的心境,网络可以无拘无束的表达自己的压抑情绪,可以在游戏中厮杀一场,让紧张的心理得到片刻的悠闲。

⑦ 求知心理。网络具有快捷,迅速、全面的特点。据调查,有不少学生活用网络,用之查找与学生有关的教育资源,查找与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资料。被采访学生认为通过网络自己眼光得到了空前的开阔。发展性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的良好发展,思维不再单一,狭隘。网络还让自己更全面的认识社会,不再局限于现实的简单认知,能力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

(2)网络的正面影响

① 网络开阔视野。

网络包罗万象,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了解世界各处的最新信息,科技动态。学生不再受现实条件的限制,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书,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高分低能的书呆子。网络信息

篇四:《关于小学生上网调查报告调查报告》

关于小学生上网调查报告调查报告

姓 名 丁亚梅

学 号 1364001402685

工作单位 吴忠市利民供水公司

所在分校 吴忠电大

指导教师 马长革

宁夏广播电视大学制

2014 年 5 月

关于小学生上网调查报告

内容提要:网络是把双刃剑,所以网络对青少年来说既有利又有害,现在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了电脑,网络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现在的小学生对网络越来越熟悉,于是,我做了一个关于小学生上网事件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4年10月——2015年3月

调查范围:开园小学五年级学生{有关上网资料的研究报告}.

调查的对象:此次调查的对象为开园小学五年级学生,共发放情况调查表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 调查的方法:采取问卷调查,学生问卷形式问答。

一、调查的目的: 网络带给了少年儿童巨大而无行的积极因素,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多严重的消极影响。小学生由于年龄少,辨别能力差,自制力、意志力都有待于进一步增强。作为教育者,应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进行意志力、控制力、责任心的培养,加强自律与他律,使他们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辨别能力。自律,就是让学生从内部向自己施加准则与控制。著名教育家朱朱智贤教授指出:离开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教育这个外因或外部矛盾是无法起作用的。

二、调查结果分析:{有关上网资料的研究报告}.

的男生远远大于女生,上网的目的,主要是玩游戏、交朋友、聊天,其次才是阅读或查资料,在网络中迷恋的、家庭氛围过于压抑的那些学生大多选择去网吧上网, 学生上网时间,一般选择在双休日、放学回家时,平均每星期上网时间为2-3小时,做到有节制与适度;但有15%的学生痴迷于网络之中,难以自拔,每星期上网时间至少7小时,几乎是天天想去。 对于上网的感觉,有85%的学生觉得开心、舒畅、爽、刺激。关于上网家长有什么要求,75%的家长几乎让让玩电脑, 25%选择父母都很忙几乎不说,关于学校对上网有没有具体要求68%的同学选择有,32%的同选择没有。

小学生上网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从学校方面出发加强思想教育

网络带给了少年儿童巨大而无行的积极因素,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多严重的消极影响。小学生由于年龄少,辨别能力差,自制力、意志力都有待于进一步增强。作为教育者,应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进行意志力、控制力、责任心的培养,加强自律与他律,使他们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辨别能力。自律,就是让学生从内部向自己施加准则与控制。著名教育家朱智贤教授指出:离开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教育这个外因或外部矛盾是无法起作用的。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只有激起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教育。因此,在矫治学生痴迷网络的行为时,让他们自我教育,进行自律是很重要的。但是,要真正让痴迷于网络中的学生自拔却不是一件易事,除了对学生加强自律,

进行自我教育外,还必须让他们进行他律,对他们的外部施加准则与控制。

(二)从家庭方面出发正确对待网络

从问卷前测中,我们发现家长对于网络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态度:要么放任不管,要么严加管制,见网色变,其实这两种态度都很极端,很偏面,不易于正确引导孩子上网。作为一个网络时代的家长,要以全新的观念面对网络,以积极的态度引导孩子,既要看到网络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也要看到消极影响。在鼓励、支持孩子上网的同时,也要监督、控制孩子上网的内容和时间,因为孩子的鉴别力和自控力是有限的。对此现象,我们特与高年级班主任一起组织一次主题家长会--网络时代中的家庭教育。为了防止少年儿童沉溺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家长应该与孩子建立安全上网规则: ①善于在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②要诚实友好地和他人交流,不侮辱别人。

③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不随意相信网友。

④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浸在虚拟的游戏时空。

⑤要控制上网时间,有一定的自制力。

⑥不轻易告诉自己家的电话号码与家庭住址

2、做孩子的倾听者、引导者

当今社会,处处充满了竞争,家长、老师都把自己的成功种植在学生身上,希望通过孩子的出息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小小年纪的学生,背负着重压,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这样

要求孩子,他们有着很大的不满与反抗,他们渴望与人交流、与人倾诉、被人理解、得到真正的关心(包括身体上的与心理上的)。为了正确引导孩子身心健康,家长不管多忙,每天抽出一定时间了解孩子,做孩子的倾听者、引导者,与孩子建立一种朋友的关系,家长绝不要老以一种我是家长,你必须服从的态度来教育孩子。另外,家长不要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

(三)统一认识,加强管理

对于少年儿童上网问题,家庭、学校、社会首先要统一观点,加强管理。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家长、教师、网吧老板等大人,统一认识,既要支持、鼓励少年儿童上网,又要承担监督管理的责任、引导疏通的义务,将他们的兴趣引导到对更多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来,让他们用更多的时间去摸索互联网上其它异彩纷呈的内容,而不仅仅是游戏和聊天。

请各位同学能认真填写该问卷,在你想选择的答案上打上钩。谢谢 1.你的性别是( )

A、男

B、女

C、到同学或朋友家

D、其他

2.孩子通常一个星期上网几次?( )

篇五:《关于小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小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报告

当今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的迅速普及,小学生

在享受网络带给的丰富大餐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其负面因素的影

响,但我们不应只看到它的负面影响而忽视它的积极意义。如何正确对

待小学生上网,成了老师和家长们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