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繁森的作文(

时间:2021-10-10 20:31:55 四年级作文

篇一:《孔繁森征文》

读《孔繁森三次献血》有感

正定县付家村学校四年级 韩宋阳 今天,老师给我们读了《《社会主义价值观100例》一书中的好几个故事,最让我感动的是《孔繁森三次献血》的故事。

1992年拉萨市黑竹、工卡等县发生地震,孔繁森连夜赶往灾区,在废墟中他发现了三个已经失去父母的孩子,12岁的曲尼、7岁的曲印、5岁的贡桑。虽然孔繁森的家境并不富裕,自己上有年迈的老母,下有三个未成年的孩子,他的妻子还体弱多病,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依然收留了这三个无家可归的藏族孤儿。收养了这三个孤儿后原本生活就不富裕孔繁森生活更加的拮据,自己的家庭再加上所收养的三个孩子的学习生活费用,让当时已经鬓角斑白的孔繁森不得不悄悄的到医院去献血,而且去了三次,所得到的营养费用于支撑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费用。

老师为我们读到这里的时候,我被深深的震撼了。孔繁森为了三个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藏族孩子,心甘情愿的付出,他太无私了。我真的太敬佩他了。这时我不禁想起了我自己。记得有一次,我们星期六日补课,我们都不知道该哪个组值日,放学后同学们都走了,只有我和小丽孩子在教室里收拾书包,老师来到教室后就对我说:“小阳、小丽今天你们两个就扫一下地吧。”老师走了以后我心里很郁闷,我想:我怎么就这么倒霉呀!怎么就被老师逮住打扫卫生了呢,老师也真是的。这样想着也得不情愿的拿起笤帚扫地,我和小丽马马虎虎的扫了一下,就走了。第二天早上,我来到教室以后发现老师拿着笤

帚正在扫那些我们没有打扫干净的地方。想到这些我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看到孔繁森,再想想我自己,对老师、对同学的态度,光想着自己,自己稍微的多做一点点的事情,就觉得不公平觉得自己受了多大的委屈,光想着让别人对自己好,而不愿意多付出,和孔繁森比起来我真实太自私了,我以后一定向孔繁森学习,多为别人着想,做一个爱帮助别人的好孩子。

指导教师:金海蓉

篇二:《孔繁森》

16孔繁森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学习孔繁森关心人民、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从小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体会孔繁森的高尚品质的品质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1月29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

1.听老师朗诵《公仆颂》》:(你是公仆/身上凝聚着民族魂/你是大树/身后成长着大森林/孔繁森啊孔繁森/你是一团不熄的火啊/光焰照后人照后人。)同学们,这段诗歌是歌颂谁的?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准“孔”的后鼻音。

3.教师简介孔繁森的事迹。孔繁森:优秀的援藏干部。先后做了很多事情。

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

1.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练习读课文。

(2)指名分段试读课文。

2.抽读生字卡片。

优秀、援藏、干部 拉萨市、失去、孤儿、抚养 请求、献血、答应 感动

3.范读课文。

4.看图,说说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5.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谁?写的什么事?

6.教学生字。

(1)认读词语:干部、拉萨市、失去、献血

(2)分析字形,学生描红。

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

1.第1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优秀:品德、学习非常好。

2.第2段。

(1)自由读。

(2)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

(3)指名读句子:

孔繁森抚养他们。

孔繁森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他们。

“抚养”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4) 指导朗读。

3. 第3、4段。

(1)指名读这两段。

(2)写了孔繁森的什么事?

(3)指导朗读。

四、巩固深化,作业

1.齐读课文。

2.讨论: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孔繁森是个怎样的人?

3.填空:

孔繁森收养了( ),用献血所得的营养费帮助他们( )。孔繁森真是一个( )( )的优秀干部。

3.口头扩词。

求( )( )( ) 医( )( )( )

养( )( )( ) 秀( )( )( )

第二课时(12月2日)

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深入了解孔繁森的动人事迹,体会孔繁森关心人民、为民族团结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感受孔繁森的优秀,使学生受到从小就要关心别人、主动帮助别人的启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复习读词,巩固。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孔繁森

1.孔繁森是干什么的呢?打开书,轻读第一自然段。

2.指读第一自然段。

3.问: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着重理解“援藏”:“藏”即“西藏”,“援藏”即“支援西藏”。

师相机介绍:党和国家曾经选派一些干部去支援贫穷落后的地区,孔繁森响应党的号召,离开家乡山东,离开家中亲人,到环境艰苦的西藏去工作、生活。)

4.问:孔繁森是一名援藏干部,但他不是一名一般的援藏干部,而是一名怎样的援藏干部?(点击:“优秀”)

5.练读第一自然段。(多名指读→齐读)

三.学习第二→四自然段,品味孔繁森

1.为什么说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呢?课文第二→四自然段详细叙述了一件事。是一件什么事呢?请大家轻读二→四自然段,边读边想。

2.讨论,用自己的话说说是一件什么事。(根据讨论,师板书:收养 献血)

3.这个事例分三个自然段来写。究竟哪些地方表现出了孔繁森的优秀,他到底有怎样的优秀品质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细细品读第二→四自然段。先看第二自然段。

(1)自由轻读。

(2)交流。(重点理解“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让学生设想爸爸妈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再师生利用事先所搜集到的图文资料介绍孔繁森是怎样“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对待三个藏族孤儿的。)

(3)问: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板书:关心儿童)

(4)练读第二自然段。{关于孔繁森的作文(}.

4.小组自学第三→四自然段。

要求:先各自读一遍,再讨论交流从什么地方体会到孔繁森的什么优秀品质。

(1)生自学。

(2)交流。

a. 第三自然段。(重点理解:①“夜里”“悄悄地”——说明孔繁森不想让别人知道,不想让别人来帮助自己,宁愿苦了自己。

②“请求”。“请求”是什么意思?谁来演一演孔繁森是怎样向医生请求献血的?(师作医生)练读句1。

③“年纪大、身体不好” ——说明孔繁森为了别人,不顾自己。

④“再三恳求”。“恳求”与前面的“请求”意思一样吗?它们能不能调换一下位置?为什么?

练读句2、句3。

练读第三自然段。

b. 第四自然段。① 引读句1。

② 看一下三个藏族孤儿背着书包去上学的画面。(屏幕显示)问:他们的心情怎样?他们的幸福是谁给的?

③ 引读句2。想象:藏胞们心里是怎么想的?

④ 师:他们用歌声来表达对孔繁森的深厚情意。(师范读歌词→生自读→指读→齐读)

⑤读了这首歌词,你体会到孔繁森为祖国作出了什么贡献?

(理解:孔繁森使藏、汉两族人民亲如一家,亲如兄弟姐妹,为祖国的民族团结作出了贡献。)(板书:无私奉献)

⑥再次齐读歌词。(自豪的语气)

四.文外延伸,走近孔繁森

5.师述:孔繁森在西藏工作了十年,这十年中,他为藏族同胞做了许许多多的事,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

6.生根据自己事先搜集的资料介绍孔繁森的事迹。{关于孔繁森的作文(}.

7.师放几个画面作补充介绍。

8.小结,板书:关心人民

9.师述:人们歌唱孔繁森,请听歌曲《公仆赞》。(播放歌曲)

10.师述:1994年,孔繁森在西藏不幸遇车祸而身亡,党和祖国失去了一位优秀儿女。人们为他悲痛,为他哭泣,但人们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位出色的共产党员、优秀的援藏干部——孔繁森。(再次深情朗读全文)

五、交流体会,学习孔繁森

1.学了课文,你觉得孔繁森是怎样的一个人?用自己的话来赞一赞。

2.你从孔繁森的身上得到什么启示了吗?

作业:1.复述课文。

2.完成语补。

附板书:

15.孔繁森

接孤儿到身边 ↓ (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

献血供孤儿上学 ↓ (悄悄、请求、再三恳求)

优秀的援藏干部

教后记:

这课的教学不仅让学生明白孔这样优秀的干部的高尚品德,而且从中要渗透出藏汉一家亲,民族大团结的意义。抓住重点词语来通过读来让生体会思想。

篇三:《孔繁森》

篇四:《孔繁森》

孔繁森,1944年出生,山东聊城人。他18岁参军,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复员后,他先当工人,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请人写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刚到西藏,他又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以此铭志。 孔繁森同志是优秀共产党员,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时代先锋、领导干部的楷模、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中文名: 孔繁森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山东聊城堂邑五里墩

出生日期:1 944年7月

逝世日期:1 994年11月29日

目录

人物概述

人物生平

简介

荣誉称号

藏区工作

历史评价

纪念馆舍

简介

相关信息

个人名言

繁森精神

时代特征

世纪课题

展开

人物概述

人物生平

简介

荣誉称号

藏区工作

历史评价

纪念馆舍

简介

相关信息{关于孔繁森的作文(}.

个人名言

繁森精神

时代特征

世纪课题

展开

编辑本段人物概述 职业: 领导干部 毕业院校:聊 城技校 信仰: 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模范共产党员, 优秀领导干部

孔繁森

孔繁森,出生于1944年7月,山东聊城人。1961年,17岁的孔繁森光荣参军,在部队连年被评为“五好战士”。1966年9月,孔繁森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他从部队复员后,先当工人,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并写下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1]

1979年,孔繁森第一次赴西藏工作,担任日喀则地区岗巴县委副书记。在岗巴工作3年,孔繁森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88年,山东省再次选派进藏干部,组织上认为孔繁森在政治上成熟又有在藏工作经验,便决定让他带队第二次赴藏工作。进藏后,孔繁森担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到任仅4个月的时间,他就跑遍了全市8个县区所有的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村办小学,为发展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奔波操劳;为了结束尼木县续迈等3个乡群众易患大骨节病的历史,他几次爬到海拔近5000米的山顶水源处采集水样,帮助群众解决饮水问题;了解到农牧区缺医少药的情况后,他每次下乡时都特地带一个医疗箱,买上数百元的常用药,工作之余就给农牧民群众认真地听诊、把脉、发药、打针,直到小药箱空了为止。这表现出孔繁森心甘情愿为人民服务。

1992年,拉萨市墨竹工卡等县发生强烈地震,孔繁森在羊日岗乡的地震废墟上,还领养了3名藏族孤儿——12岁的曲尼、7岁的曲印和5岁的贡桑。收养孤儿后,孔繁森生活更加拮据,为此他曾3次以“洛珠”的名义献血900毫升,900毫升的鲜血蕴含着孔繁森对藏族孤儿深深的爱。

孔繁森图册(4张)

1992年底,孔繁森第二次调藏工作期满,西藏自治区党委决定任命他为阿里地委书记,这一任命意味着孔繁森将继续留在西藏工作。面对人生之路又一次重大选择,他毫不犹豫地服从了党的决定、人民的需要。

阿里地处西藏西北部,平均海拔4500米,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这里地广人稀,常年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最低温度达零下40多摄氏度,每年7级至8级大风占140天以上,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使许多人望而却步。

可是,1993年春天,年近50岁的孔繁森赴任阿里地委书记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地区106个乡他跑遍了98个,行程达8万多公里,茫茫雪域高原到处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 在孔繁森的勤奋工作下,阿里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1994年,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8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国民收入超过1.1亿元,比上年增长6.7%。他为了制定把阿里地区的经济带上新台阶的规划,准备在最有潜力的边贸、旅游等方面下工夫。为此,他带领有关部门,亲自到新疆塔城进行边贸考察。1994年11月29日,他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

在孔繁森的葬礼上,悬挂着一副挽联,形象地概括了孔繁森的一生,也道出了藏族人民对他的怀念:“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两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

人们在料理孔繁森的后事时,看到两件遗物:一是他仅有的8元6角钱;一是他去世前4天写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这就是孔繁森留下的遗产,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孔繁森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简介

(1944年7月-1994年11月29日),孔

孔繁森2(20张)

子第74代子孙,聊城市堂邑五里墩村人,1961年7月于聊城技校毕业后,应征入伍,1964年被评为济南军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同年10月赴京参加国庆15周年观礼。1966年9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复员回到聊城,任聊城技工学校革委会副主任。1971年到聊城地革委生产指挥部工作。曾任共青团聊城地委常委。1975年3月,任中共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1979年7月赴西藏自治区。任中共岗巴县委副书记。1981年4月回聊城,历任中共莘县县委副书记,聊城行署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聊城地区林业局局长、党组书记,聊城行署副专员、党组成员。1988年,再次赴藏,任拉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副书记。1992年11月,调任阿里地委书记、阿里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政协阿里地区委员会主席。

荣誉称号

1994年9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称号。1994年11月29日,在带领

工作组赴新疆塔城地区考察时,不幸以身殉职。为纪念孔繁森、发扬孔繁森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中共聊城地委、聊城地区行署,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先后作出向孔繁森同志学习的决定。《人民日报》发表《向孔繁森同志学习》的社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乔石,先后为孔繁森题词,对孔繁森同志给予极高的评价。中共中央组织部追授孔繁森“模范共产党员”“优秀领导干部”的称号。

藏区工作

进藏以后,原定孔繁森担任日喀则地委宣传部副部长。

孔繁森图片1(20张)

当地党委考虑到他年轻能干,征求本人的意见后,派他到海拔更高的岗巴县任县委副书记。在岗巴工作的3年间,他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访贫问苦,和当地群众一起收割、打场,干农活、修水利。1981年,孔繁森奉调回山东,先后任莘县县委副书记、行署办公室副主任、地区林业局长、聊城地区行署副专员等职。

孔繁森在母亲年迈、3个孩子尚未成年、妻子体弱多病的情况下,仍然克服困难,再次带队进藏,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为了发展当地教育事业,他跑遍了全市8个区县所有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乡、村办小学,拉萨的适龄儿童入学率从45%提高到80%。全市56个敬老院和养老院,他走访过48个,给孤寡老人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因西藏偏远地区医疗卫生条件较差,他每次下乡时都特地带一个医疗箱,买上数百元的常用药,送给急需的农牧民。一个医药箱虽然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但对接受治疗的患者来说,却往往是性命攸关。

1979年,孔繁森第一次进藏担任岗巴县委副书记,在岗巴工作三年,他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88年,孔繁森第二次调藏工作,担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孔繁森到任仅四个月的时间,就跑遍了全市八个县区所有的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村办小学,为发展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奔波操劳。

孔繁森雕像[2]

孔繁森对于分管的卫生和民政工作也同样的投入,为了结束尼木县续迈等三个乡群众易患大骨节病的历史,他几次爬到海拔近5000米的山顶水源处采集水样,帮助群众解决饮水问题。 1992年底,孔繁森第二次调藏工作期满,西藏自治区党委决定任命他为阿里地委书记,这一任命意味着孔繁森将继续留在西藏工作,面对人生之路又一次重大选择,他毫不犹豫地服从了党的决定,人民的需要。阿里地处西藏自治区的西北部,平均海拔4500米,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阿里的面积相当于两个山东省,而人口仅有六万,地广人稀,这里长年气温零度以下,最低温度达零下40多度,每年7至8级大风占140天以上,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使许多人都望而却步。

1993年,孔繁森进藏工作期满,但他继续留在西藏,担任了阿里地委书记。为了摸清实际情况,他深入调查研究,求计问策,寻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不到两年的时间,他跑遍了全地区106个乡中的98个。阿里是西藏最偏僻和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外出时常常一天也看不到一个人影。他们饿了就吃口风干的牛羊肉,渴了就喝口山上流下来的雪水。旅途中虽然艰苦,孔繁森却充满乐观,并风趣

孔繁森与家人的合影

地对随行人员说:“快尝尝,这是上等的矿泉水,高原没有污染,等我们开发出来了,让外国人花美元来买!”

1992年,拉萨市黑竹、工卡等县发生地震,任拉萨市副市长的孔繁森赶赴灾区。在那里,他收养了12岁、7岁和5岁的三个孤儿曲尼、曲印和贡桑。孔繁森将他们带回拉萨,照管他们的生活,教他们读书识字,夜里孔繁森就同孩子们挤在一张大床上睡觉。年幼的孩子常在夜里尿床,他就不厌其烦地洗换床单。节假日只要有空,他说带上他们逛公园,逛商店,给他们买衣物。孔繁森虽然是副市长,但他每次下乡去,总要带些自己的钱给生活困难的乡亲,往往一月刚过半,工资就花光了,有时连伙食费也不够交。他自己经常吃榨菜拌饭,却不愿让孩子和他一样受罪,钱不够怎么办?孔繁森就献血换钱来给孩子添补营养。市长格桑顿珠见孔繁森负担太重,领走了曲尼。然而,不幸的事情发生了,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在去新疆塔城考察边贸途中,因车祸殉职,年仅50岁。

在孔繁森的葬礼上,悬挂着一幅挽联,形象地概括了孔繁森的一生,也道出了藏族人民对他的怀念:

上联: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

下联: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

歌曲《走进西藏》《公仆赞》《等你回家》就是对他的赞颂。

编辑本段历史评价

在孔繁森的勤奋工作下,阿里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1994年,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8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国民收入超过1.1亿元,比上年增长6.7%。他为了制定把阿里地区的经济带上新台阶的规划,准备在最有潜力的边贸、旅游等方面下功夫。为此,他

篇五:《孔繁森》

《孔繁森》教材分析

五、教学片段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先一起来看几张图片(出示西藏的图片)问孩子们第一感觉是怎样的? 生:“很美”、“很壮观”……

师:大家再猜一猜这里会是哪里呢?老师给一个提示这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有“世界屋脊”之称。

生:“西藏”

师:嗯,就是西藏。其中这一张是西藏最大的城市——拉萨。大家现在通过图片觉得西藏一定是非常美丽而神秘的,这里有最蓝的天最白的云,而在二十多年前这里曾发生过一场地震。(展示一些地震的图片)孩子们第一感觉是怎样的呢?

生:“很可怕”、“很可怜”……

师:大家的想法都是正确的,而在地震中当地发生了许多事情(展示文字“1992年,拉萨市附近发生了地震。曲尼、曲印和贡桑三个藏族孩子失去了亲人,成了孤儿。)大家看一看这”

段文字。你知道了什么呢?

生:这次地震发生在1992年、在拉萨市、曲尼曲印和贡桑三个藏族孩子失去亲人成了孤儿。 师:大家说的都很不错。这三个孩子那个时候就和你们差不多大,却因为自然灾害成了孤儿,身边永远见不到家人,没有亲人的陪伴,那会是多么的难受与伤心啊!而就是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人(出示“孔繁森”并书写课题)他就是——(手引孩子们读课题)孔繁森。到这里大家会有什么疑问或是想法吗?

生:孔繁森是谁?他在那里干什么?他和这三个藏族孩子有什么故事吗?{关于孔繁森的作文(}.

师:大家都是很会思考发现的孩子!那让我们带上这些小疑问走进他们的故事,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吧!而我们想去到西藏一定要准备充足,因为这是一段漫长的旅途,我们需要乘坐

火车,而中途我们要经过三个站台,必须买到他们的车票才可以继续向前行驶,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努力准备吗?

生:愿意!

【汉字教学过程中争取教一个会读一个写一个不要一起讲完再写,但下面内容为节约时间而缩减部分】

师:第一站我们需要三个字来交换车票。是这三个字——“孔、优、秀”。“孔”和“优”都是左右结构的汉字,“秀”为上下结构,写的时候注意“孔”字是一提,右半部分是一笔竖弯钩(ppt红色提示)“优”字书写时注意右上角有一点,左半部分是一个我们会常见到的偏旁——单人旁。(提示)“秀”字书写时注意上半是“禾苗”的禾,下半是“乃”,(这个字相对难一些,让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写一写,写好后让孩子们将书后的描红字描红好)大家这三个字都理解并学会了吗?

生:嗯,都学会了!

师:大家真棒!老师来看看我们有没有拿到这一站的车票(后期想名字)(幻灯片展示车票图片)看来咱们已经拿到了这一站的车票我们向前出发吧!

(展示一路的景色图片,放轻松的音乐)

师:我们好像又抵达第二个车站了。我们依然需要三个字才可以换来车票,我们继续加油吧!会是哪三个字呢?“市、尼、血”,“尼”字书写过程中注意它是半包围结构,这一撇一定要长长的包住左边,下面要写的小一些;“血”字书写时注意要写的扁扁的,上面这一小撇一定不要忘记,记住就好像是带了一顶小帽子,中间是两竖哦,最下面的这一横要写的长长的,可以托起上面的部分。孩子们自己试着描一描写一写吧!大家写的都挺不错的,我们来看看我们是否可以拿到这张车票呢?

(展示车票图片)

生:孩子们的反应

师:我们拿上车票继续向前行驶吧,这一段路会有些颠簸,我们要开始爬山了,所以会有些氧气不足哦,大家都保持好自己最好的状态,还有最后一站我们就抵达目的地了!

(火车鸣笛声)看来我们已经到了最后一站了。看看他给我们的条件和要求吧。这次要四个汉字才能换最后这张车票,看来咱们大家要齐心协力,大家有信心吗?

生:有!

师:好,我们来看看是哪四个字:是“营、费、助、汉”。我们一起先来分析一下这几个字。“营”是上中下结构,最上面是一个我们以后也会常见的草字头,中间就好像一个屋顶,下面是两个口,就好像是家具;“费”是上下结构的字,我们大家要注意的是上面这个像迷宫一样的,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一写,嘴里也要和老师一起说哦,横折,横,竖折折钩,我们一起多写几遍在练习纸上,下面是一个贝壳的“贝”字;然后是“助”,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注意这是一提,因为要帮助别人,给别人帮忙,需要力气,所以右边是“力气”的“力”字。孩子们自己尝试回忆回忆并在书上描一描,看看自己理解并有印象了吗?(需要时间)

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终于抵达了目的地拉萨,孔繁森爷爷会和孩子们发生什么故事呢?我们也许只能明天的课堂中在一起了解了。

篇六:《孔繁森》

右结构的字,左边是个“子”,右边是个“乚”。写 “子”时应该注意什么?

师:要注意谦让,左右等宽才好看。在田字格里范写“孔”。繁森这两个字的笔画比较多,请小朋友看好老师怎么写。范写“繁森”。 师:请小朋友们来一起读课题。

师:按要求读课文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读完课文后,

领读、个别读

标上自然段序号。

生:读曲尼 曲印 贡桑

它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二、初读课文:学生根据要求自读,师检查巡视。 生:

师:出示课文分段。出示第四段,小朋友们看,这个他们深情地唱到(显示“:”)这是什么号? 师:冒号后面的内容是连着的,就是藏胞唱的歌词,他们是一段,所以不能分开。

请分段对了的小朋友看黑板,错的小朋友改过来后,看黑板。

师 :出示 汉族 藏族 藏胞 西藏 援藏 谁来读这一组词语?

师:这个“汉”也是生字,怎样写好它? 师:我们把它送进田字格。范写:“这个三点水要写得呼应才好看。”

师:出示 拉萨市 地震 曲尼 曲印 贡桑。 师:这组词语里有三个藏族孩子的名字,你们找到了吗?

师:这个“尼”也是生子(字),它是 什么结构?

师:范写:“半包围结构,尸字头下一个匕,这个匕,要先写短撇,在写竖弯钩。这个字要半藏半露才好看。”

师:范写:“市”也是生字,上面点横下面巾,巾字收腰才好看,边竖收,中竖直,这个竖还是悬针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