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三年上册数学认识周长教案

时间:2021-10-10 20:30:31 三年级作文

【篇一】西师版三年上册数学认识周长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周长 2教案 西师大版

认识周长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交流活动,进一步认识周长的意义。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交流,初步认识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实物投影仪。

学具:每人准备一支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什么是周长?请举例说明。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围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二、指导练习

指导学生做练习十七中的1,2,3,4题。

1.第1题

(1)理解题意。

(2)让学生用彩色笔画一画,画完后,同桌的同学互相看一看。

(3)全班交流展示时,教师用实物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画的各图的边线。

2.第2题

(1)理解题意。

(2)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摆完后思考,三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吗?

(3)全班交流展示时,指名回答,三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吗?说出你的理由。

3.第3题

(1)学生先测量,再独立计算出每个图形的周长。(按整厘米数计算)

(2)全班交流时,教师指名学生汇报测量结果。指名回答时,教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测量的,怎样计算的。如果学生能用简便的方法测量,教师要给予肯定。

4.第4题

(1)学生先独立测量出作业本封面的周长,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测量结果。(按整厘米数计算)

(2)同桌合作测量课桌的周长,然后再进行全班交流,交流时,指名回答测量结果以及测量方法。

5

先让学生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交流时,教师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学生说的只要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三、拓展练习

教师用课件出示习题。

A、B分别是两边的中点,甲、乙两部分的周长相比,结果如何?

学生独立思考后,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发现甲、乙两个部分图形的周长是一样长。

四、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点评:练习的设计有一定的层次性,有基础练习,又有拓展练习;练习活动形式多样,既考虑到学生独立思考来巩固概念,又考虑到通过合作学习来进行互补,对达成练习目标的策略较合理。]

【篇二】西师版三年上册数学认识周长教案

最新审定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教案(优秀资料)

《认识周长》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事物或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物体表面及图形的周长,会用测量的方法算出长方形的周长。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生活实例和具体情境,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周长的认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周长的意义。

教学难点

对周长意义的理解。

教学方法

多媒体展示法、练习法。

课前准备

课件、软尺。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认识周长。

二、新课学习

1.视觉感知桌布周长。

出示挂图(例1图),让学生观察,从中获取信息。

提问:

妈妈想给桌边镶花边,你知道应该在什么地方镶吗?(课件出示把花布摊开,放平的平面图,指名学生上讲台前用手指一指)

学生操作口答后,教师用课件闪现桌布的边线,并指出:花边就镶在这些地方,桌布一

周的长度是桌布的周长。(让学生从视觉上感知桌布周长)

2.视觉感知树桩面的周长。

出示挂图(例1图)让学生观察,从中获取信息。

提问:图中这两位同学在干什么?(测量树桩面周长)

你知道树桩面周长指的是什么地方的长吗?(指名学生上讲台前用手指一指)

学生操作、口答后,教师用课件闪现树桩面的边线(让学生从视觉上感知树桩面的周长),并指出树桩面一周的长度就是树桩的周长。西师版三年上册数学认识周长教案

3.触摸感知,联想周。

(1)认识课本封面的周长。

让学生观察课本封面,指名说一说课本封面的周长指的是哪里的长度。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课本封面四周的长是封面的周长。然后让同桌合作,其中一个学生用手指沿着课本封面的四周摸一摸,边摸边说封面的周长指的是哪里的长度。另一个学生观察,看在摸的同学是否摸得正确。(两个同学轮流进行)

(2)启发联想。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广告牌的周长指的是哪一部分的长,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指名口答时,教师用课件出示一个广告牌,同时闪现广告牌的边线,让学生再次从视觉上认识广告牌的四周的长度是广告牌的周长。

让学生再举一些例子说明周长。(教师可以先进行适当启发。如课桌面边线的长是课桌的周长、铅笔盒面四周的长是笔盒面的周长„„)

(3)总结归纳。

什么是周长呢?(让学生自学课本第89页的内容,然后在小组内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认识:围图形一周的长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4.动手测量,认识周长。

(1)组内讨论测量周长的方法。

先让学生指一指圆片、杯子上底面、长方形纸片的周长各指的是哪一部分的长,再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树桩面、杯子的上底面、长方形纸片的周长的测量方法。

(2)全班交流。

指名汇报测量方法。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方法:

【篇三】西师版三年上册数学认识周长教案

西师版三年级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案 教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一)

教学内容:西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节《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第一课时,教科书89-91页例1、例2、例3及相关练习题。

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在探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过程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能力。

3.通过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知识的学习,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运用价值,形成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的由来。

教学准备:每个学生准备9cm的小棒四根和6cm的小棒两根,两块长为10cm,宽为5cm的长方形纸板。

教学过程:西师版三年上册数学认识周长教案

一. 复习引入

1.什么叫做周长?

围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强调周长概念中的围和一周的意思。)

2.指一指,下面图形的周长各指的哪一部分。

二.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1

1.摆一摆(小组合作)

该怎样把2根9cm和2根6cm的小棒摆成一个长方形呢?

2.议一议(小组讨论)

摆出的这个长方形有哪些特征呢?(长方形有四条边,相对的两条边长度相等,有四个直角,相邻的两条边一边长,一边短,较长的一组对边叫长方形的长,较短的一组对边叫做长方形的宽。)

3.问一问

看着这个长方形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刚学习了认识周长,学生能够很容易想到这个问题。)

4.想一想

学生自主思考,再在小组中交流想法,最后全班交流。

5.说一说

(1)6+9+6+9=30(cm)

(2)9×2=18(cm) 6×2=12(cm) 18+12=30(cm)

(3)6+9=15(cm) 15×2=30(cm)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几种算法,在学生说算法时,还应让学生说说列式依据,教师在用多媒体展示。针对第(3)种算法,教师再

提出“怎样用一个式子表示呢”,让学生思考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6+9)×2=30(cm)

师强调:有小括号的式子,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长方形的周长是长和宽的和的两倍。

6.比较、交流,归纳求长方形周长的公式。

通过比较发现第(3)种方法计算比较简单。

长方形周长=(长+宽)×2

(二)教学例2

1.摆一摆西师版三年上册数学认识周长教案

用4根9cm的小棒摆出一个正方形。

2.说一说

这个正方形有什么特点。(正方形四条边的长度都相等)

3.想一想

怎样求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学生思考说出方法。

(1)9+9+9+9=36(cm)

(2)4×9=36(cm)

4.比较、归纳

正方形周长=边长×4

三. 解决问题

1. 例3

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请两位学生到黑板上完成。最后全班更正。

2. 教科书91页课堂活动2题。

小组合作量一量,再算出数学课本的周长。

3. 教科书91页课堂活动3题。

学生自己动手拼一拼,教师提示让学生注意新组合的图形是什么图形,新图形的边长是多少,它的周长又该怎么求,学生自己完成,最后全班交流。

四. 小结

现在你对这堂课的内容能回忆多少?

五. 作业

教科书91页第1题

【篇四】西师版三年上册数学认识周长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认识周长》教案

马鞍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肖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周长含义,建立周长概念,能初步测量计算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的周长;(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空间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1)优选活用多媒体课件及教具、学具,创设直观、愉悦的教学情境,逐步深化学生对周长的认识;(2)通过“描一描、找一找、摸一摸、量一量”等操作实践环节,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培养仔细观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习惯;(3)通过“想、算、练”等实践训练环节,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空间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从孩子们感兴趣的情境入手,广泛发掘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参与机会,使他们切实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2)通过“小组合作测量树叶的周长和腰围”,培养孩子们实事求是、与人合作的精神和态度;(3)通过“智力大闯关”活动,让孩子们体验思维和想象的魅力,享受成功的愉悦和探索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认识周长,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难点:正确建立周长的概念。西师版三年上册数学认识周长教案

四、教具:多媒体课件、自制树叶、双面胶带等。

五、学具:水彩笔、线绳、皮尺、直尺。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知道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什么知识吗?(学生观察后发现信息,提出课题,教师板书.)在这节课上,你想学到什么知识?(教师把学生提出的学习目标简要板书。)

(二)、感受周长

什么是周长呢?我们先来感受一下吧。

1、出示镶边图。

发现了什么信息?阿姨是怎么围的呢?看动画。那什么是桌布的周长呢?(生说)

2、出示量树桩面图。

哎哟,这么好的一棵树被砍了,有什么感受?(生:可惜)以后我们可要保护好树木。小姑娘想知道这棵树有多大,得量一量,怎么量的呢?看动画。那什么是树桩面的周长呢?(生说)

3、教师了解学生对周长的理解。

现在知道什么是周长了吧? 抽生说一说。

其实,要真正认识周长,我们还得具体研究。

(三)、描一描,感受一周。

不管是给桌布镶边,还是量树桩面,他们都是怎样围的?(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是沿边线围一周。教师板书: 围 一周)

生活中,很多图形也有这样的一周,我这里有一些,来看看吧。

1、认识图形。

2、抽生描。

你们能一笔沿边线描出图形的一周吗?请两位同学上台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在黑板上描。

要求:台上同学描的时候记住,你是从哪一点开始的,又是到哪一点结束的。 台下同学可以选择一个图形,用手书空,与他们一起描。

汇报结果,同时抽一个学生说还可以从其他点开始描吗?

3、辨别一周。了解知识建构情况。

大家知道什么是一周了吧?看这一个图形,红色线条围的是它的一周吗? 逐一汇报,并说理由。重点讲两个小长方形拼成大长方形图。让学生明白沿大长方形边线围一周,才是它的一周。

4、集体动手描一周,强化“一周”。

出示课件,学生在书上用水彩笔描。

(四)、摸一摸,感受长度。

生活中,很多物体的面也有这样的一周,你能找到这样的一周吗?并用手摸一摸,看谁找得最多?

1、学生活动。

2、汇报。 你找到什么面的一周?动手摸一摸。

3、有没有比桌面一周更长的一周?

有没有比桌面一周更短的一周?

同学们通过观察、比较,知道很多物体的面也有这样的一周,这一周也有长度,这一周的长度,在数学上,人们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周长。 教师板书、完善概念。(生读)

4、说物体面的周长。

围黑板面一周的长度,就是黑板面的周长。你还能说围什么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生自由说,再汇报。

5、比一比,周长是一样的吗?

(五)、量一量,再认识周长。

大家知道周长的意思了,要知道周长有多长,可以用什么办法?(测量) 老师给每一组准备了长方形、圆、五角星三种图形,你能测量他们的周长吗? 你觉得太难了,就可以选择简单些;觉得太简单了,挑战一下难一点的。

1、提出测量要求。

2、学生汇报。 你是怎样求周长的? 按图形抽生,寻求不同的方法。 总结,在测量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图形灵活选择测量工具。

(六)、拓展,强化认识。

围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这两个图形周长一样吗?

1、出示课件,(展示方格纸中的长方形和台阶形)用手指图形的周长。

2、学生思考。

猜测——验证——结论

3、汇报。

(七)、今天,这节课就要结束了,看黑板,现在明白什么是周长了吧,那周长,又有什么用处呢?它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可大了,让我们在图片与音乐的

欣赏中结束这节课吧。

【篇五】西师版三年上册数学认识周长教案

最新苏教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认识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