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管齐下读书笔记

时间:2021-10-10 20:26:11 四年级作文

篇一:《学名师笔记》

学名师笔记

于永正,全国著名特级教师,1941年生于山东莱阳,中共党员。1962年从徐州师范学校毕业后,就一直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他是个精益求精、不断探索的人。于永正老师曾说过:“人老了,但是观念不能老,思想不能老。”他孜孜不倦的致力于“五重教学”的探索中,逐渐形成了“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的教学特色,“五重”教学的提出,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关键,是语文教育的一次回归,标志着于永正老师语文教学艺术风格的成熟和进一步完善。

在重情趣的教学方法中于永正老师指出:“我们的教育应该少些包办,多些自主;少些限制,多些引导;少些理解,多些情趣。一句话,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要把学生培养成‘人’。”这体现了于老师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积累,重视能力的培养,而且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于老师关爱每一个学生,在他的眼中没有差生,他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尽量发展学生的特长,把学生培养成“人”。他还提倡老师不仅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人才观,还要蹲下来看学生。蹲下来看学生,才能理解学生,才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蹲下来",才能不但容忍,而且理解孩子的淘气、好动、好玩,没有理解和宽容,也谈不上爱学生。在《于永正教育文集》中,于老师介绍了在践行师生的“同学”关系方面的约法三章,包括不倒背手、主动和学生打招呼、课间尽可能和学生一起玩等十个方面,体现了于老师以学生为本的学生观。

要真正做一名称职的语文老师,还应如于老师所说,对语文教学有情,对上课有情,关注教材,关注学生,课堂教学是老师、学生和教材三者之间的对话。而课堂,首先是生活,其次才是教学。课前,老师要钻研教材,把教材读懂,掌握好,把文章所表达的意思、感情体会出来,并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他认为解读教材应先理解字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及含义深刻的句子。随着悟性的提高,有些关键词语,写得精彩之处,以及课文的重点、难点,也会很快抓住。抓住了,便做上记号,这样有便于老师在朗读的过程中更加深入的理解课文中体现的思想,更加透彻的理解教材。

老师除了关注教材、关注学生外,还应该上出有意思的课,于老师把上好课作为让学生 喜欢的最主要的条件,什么是好课?于老师告诉我们:“在小的时候的我的眼里,所谓‘好课’,就是觉的‘有意思’;在我的学生眼里‘好课’的标准也是‘有意思’。”于永正老师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轻松、和谐、风趣、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这种活泼的氛围中努力学习和探求“培养语文的情趣”,他认为幽默是老师的强有力的助手,它能使学习变得轻松,能使师生在愉悦的交流中融为一体。

于永正老师还提到作为老师把课上得有情有趣,说到底,是由老师的综合素质决定的。不只是方法的问题、学识的问题、创造能力的问题、艺术修养的问题,也不只是观念的问题,而是人格的问题。透过于老师重情趣的教学方法,我了解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只是教学课本上的内容还应把课上的有情有趣,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重感悟中,于老师提出重感悟要悟什么?首先要悟其义,课文内容要读懂,至少要粗知大意。其次还要悟其情,悟其法,即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悟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怎样悟?一个字:读,一边读一边想。在实践中于老师发现声情并茂的朗读会使学生借助听觉形象进入文章的意境,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从而使他们产生学习、探究的需要和兴趣。教材中所选文章都是精品,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对于作者推敲、锤炼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细心琢磨、体会。每篇课文都有不同的谋篇布局方法,也要把握好,以便引导学生去感悟、去学习、去运用。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因此在备课中于老师提到备课先备“读”。反复读,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语感,读出遣词、造句、布局的妙处。读到“其言皆出吾口”“其意皆出吾心”为止。而在课堂上,首先要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畅。在这个过程中,要做的事是指导、疏通。疏通阅读中

的障碍,如帮助理解某些词义,某些句子的意思。其次是品位赏读,在微观上探究。在这个环节中,抓住在文章的结构中起关键作用的词语,表现力特别强的词语;抓住特别精彩的句、段;或抓住表现手法上的精彩处,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与课本、学生与老师、老师与教本之间的对话,首先是朗读的交流,其次是见解的交流和评价的交流。

在重积累中,于老师提到教师在教学中的积累不仅是语言的积累,还有生活的积累和感受(包括情感)的积累。这三者缺少了任何一点,都教不好语文。语文教学就是要强调记忆、积累,而理解是在积累的基础上大脑自动调出、匹配和耦合的过程。特别是在孩子的年龄尚小,多以形象思维为主,汉语言文字又具有很强模糊性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直觉感悟往往比理性的逻辑思维更加重要和管用。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绝不能就课论课搞平面搬移工作,也不能将课文任意肢解搞“散装零售”使的分块教学,更不能关起门来教学,而是要强调整体感悟和科学有效的积累。他提出教学中要做到三个积累,首先要有语言的积累。第一,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读和背,要按照学习语文的规律教学。对那些对学生一生都用得着的东西,不但要求熟记,而且要想办法让学生记得快、记得牢。第二,重视课外阅读。只有当学生的阅读量达到了课本的4.5倍时,才有可能形成语文的自学的能力。于老师在带实验班时,学生人均背古诗文100多首(篇),还有的能背300首(篇)的。他还提到做读书笔记也是一种重要的积累手段,著名小学语文教育家张庆先生说:“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学语文是‘无序’的,就是今天读一篇,明天读一篇,今天记住一个字,明天学会一个词,日久天长,积累多了,这个工具就拥有了,说话、写文章,就越来越自如了,就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了。”他又说:“学语文好比在天上布云,云布得越厚,雨下得越大;又好比在口袋里攒钱,钱攒多了,就不愁花不出去。”再说生活和感受的积累。于经常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带到博物馆去,带到军营去,带到工厂去,经常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学生的生活丰富了,感受自然就增多了。我带过两轮实验班,每个班都和一所农村小学的对等班结为友谊班,性别相同的学生一一接为“对子”,成为朋友。指导他们定期通信,每年还到对方学校、家庭做客一次,搞一次活动,里的孩子了解农村,让农村的孩子了解城市……目的在于给每个学生一个金色的童年,给每个学生留下美好的记忆,是为了把孩子教出灵性来。语文老师要有积累意识,语文教学要重积累,而做

在重迁移中,于老师提出迁移就是举一反三,就是运用。语文是人类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教学中,要边学边用。而语文教学中的迁移主要指的是读的迁移和写的迁移。读的迁移就是由课内到课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用在语文课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和形成的感悟能力,去读课外书,去读报纸、杂志。这样做,一来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二来能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语言,丰富自己的感受,从而更好得提高语文素养。所有语文教育者都强调课外阅读。于正永老师的做法是:对学生号召,示范,检查,鼓励;对家长,两个字:动员。动员他们为孩子做(或买)书柜,可藏书印章,买课外书,订报刊。对学生的号召、示范、检查、鼓励缺一不可,要“四管齐下”。一旦学生得到了益处,被书“迷”倒了,到了手不释卷的程度,那就意味着养成习惯了。至于家长方面的工作,除了直接对家长谈外,我还常常借学生的嘴去说服自己的父母。假如我得知某一位学生的家长买了书,某一位同学的家长为买书花了很多钱,马上便会在班上郑重其事地讲。讲过之后,保准多数学生会向父母说,并且会取得好的效果—不用多久,其他学生的家长也会效法。

但读课外书要引导。对那些不爱读书的孩子,我便请家长多买童话和故事情节紧张、有趣的书读,以便吸引孩子;对粗心的学生,我则常看他们的读书笔记,常常和他们讨论书中的人物和故事,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我要求人人做读书笔记,主要是摘抄。记号实际上是思维的痕迹。凡是读过的书一定要留下读过的痕迹(只要是自己的)。凡是不认识的字要查字典,为其加上拼音,写上注释。凡不理解的词语做个问号,凡认为写得精彩处、重要处,化上波浪线,等等。养成做记号的习惯十分重要,它可以养成思考的习惯,可以培养学生抓要

点的能力。

再说说由读到写的迁移。我十分重视读写结合,重视写的训练。因为语文能力的最重要标志是“会写”。孩子进了学校学语文,主要是学习规范的书面语言,培养读写能力的。

怎样进行由读到写的迁移呢?从大的方面来说,小学生的作文练习,都是由读到写的迁移,所以我十分重视作文训练。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是一切学习的开始。我从不先考虑什么“创造”,但也不要求学生刻意去模仿,更不要去抄袭,一切都在不经意中,一切都要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因材施教。从小的方面说,但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量要适度,要求要低。

总之,语文教学不能把孩子教死,要少做题,多读书。要让孩子读出灵性来,读出悟性来,写出童真来。

在重习惯中,于老师提到小时候,人是习惯的主人;长大以后,人是习惯的奴隶。从小培养好的习惯,可以受用一生。所以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教学的最大成功。

我谈的习惯,包括两点:一是学习习惯,而是运用语言的习惯。

学习习惯主要指爱读书报的习惯,一遍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圈圈点点,作批注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遇到生字查字典的习惯等。关于运用语言的习惯,吕叔湘先生有过论述,他说:“在语文教学中,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不能过分依赖老师的分析和讲解。因为运用语言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习”是什么意思?就是练习和实践。“学”就要“习”,只有“习”才能“惯”。我为什么强调“感悟”、“积累”和“迁移”,而不主张繁琐的分析,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语文的实践中拥有语言,在语文的实践中去熟练地运用语言,最后形成运用语言的习惯。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也只能在“时习之”中形成,是“养成”的,不是“说教”出来的。在大量的实践中(比如读书、读报)尝到了甜头,有了甜头便会产生兴趣,有了兴趣,便会自觉去做。当然,这需要老师的引导、启发、鼓励。对个别学生来说,好习惯的形成很不容易,开始往往带有“强制性”。还有一点,习惯的养成不可忽视老师的影响。晨读时,我常常有意地把我刚买到的书拿到教室读,;有时,有意识地把我的读书笔记放在讲桌上,学生翻看,我佯作不知;有时和学生谈论时事新闻,谈论读书所得,臧否书中人物。这些做法,对学生产生的影响非常明显。有一次,我买了一本《张天翼童话选》,便带到教室里读。读到有趣的地方,我故意做出神采飞扬的样子,以引起学生注意。果然,一下晨读课,学生便围上来,问我在读什么书,在哪里买的。第二天,便会有许多人向我谝:“于老师,我也买到《张天翼童话选》了!”

篇二:《学习心得》

心得体会

通过认真学习《如何用好“五把钥匙”》、《正确把握“四管齐下”的内容方法》系列材料以及自治区、市、区各级“访惠聚”下发的周报、简报及其他相关材料,结合自身实际工作,我的体会如下: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五把钥匙”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科学方法。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新疆工作的总目标明确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实现这一目标,要有科学方法、锐利武器。“五把钥匙”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分析新疆形势、解决新疆问题,为我们达成目标提供了科学方法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新疆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

首先,“五把钥匙”针对治疆难题,立足治疆实际,总结治疆经验,是立足当前、利于长远的正确抉择。“五把钥匙”从我区发展稳定现实需要中得出来,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是为推动解决我们当前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符合新疆发展稳定的需要。

其次,“五把钥匙”为实现总目标绘制出了科学路径。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一个系统工程,操作起来要“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五把钥匙”一方面提纲挈领,抓住关键领域和关键问题,

并将其系统梳理为思想、文化、习俗、宗教、暴恐等五个方面,明确了战略重点;另一方面,由点及面,以解决五个领域问题推动全局工作,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是边疆治理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总结。

再次,“五把钥匙”是实现总目标的有效工具。如果把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看作是“过河”,那么“五把钥匙”则为我们达成这一目标提供了很好的“桥”和“船”。在破解思想、文化、习俗、宗教和暴恐五大难题过程中,“五把钥匙”坚持“没有与稳定无关的事情、没有与稳定无关的单位,没有与稳定无关的人”的稳定观,既突出方法的运用,又强调尊重的态度,更注重规律的遵循,具有鲜明的实践导向,提高了我们攻坚克难、化解矛盾、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五把钥匙”是坚持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提升认识的具体体现,社会生活的各种事物、现象尽管表现形式不同,本质上都是实践的。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对于我们全体工作组成员来说,深入实践,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做好工作的根本途径。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五把钥匙”的提出,就是针对当前新疆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呈现出的新特点,在各地反分裂反渗透丰富实践基础上进行的深刻理论阐发,是在深入推进

“去极端化”工作重要阶段提出的重要思想武器,有利于各地、各部门在“去极端化”斗争中,思想更加统一、认识更加准确、态度更加一致、思路更加清晰、方法更加对路、工作更加得力,是建立政策,部署工作的锐利思想武器,是“四管齐下”、科学施策的总纲。

篇三:《2013届高考语文社科文复习测试题4》

(四)阅读下文,完成1~5题。 卷)

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坚持体育运动与文化艺术的结合。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就将文化艺术与体育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历届奥委会主席也都反复强调文化艺术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重要性。

一般而言,文化艺术是实现奥林匹克运动目标的重要因素,奥林匹克主义的中心思想是人的全面发展,但是,在人类社会的各项活动中,灵与肉逐渐变得对立起来。体育的生物功能常常为人们所强调,而它的文化艺术功能却为人们所忽视。奥林匹克运动强调体育运动与文化艺术融为一体,促进人类全面和谐的发展。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表明,竞技运动精神价值的加强有赖于人类的文化艺术。多年来,社会的物质生产和消费水平迅速提高,而精神文化却相对贫乏,由此使竞技运动出现了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出现了嫉妒、虚荣和不信任的风气,使竞技运动沦为低层次的娱乐消遣。要减少竞技运动中这些不协调的现象,回到促进身心均衡发展的轨道,就必须提高它的文化艺术价值,使之成为高尚的社会文化活动。而这种活动,正是使人们得到美好的艺术熏陶、心灵得到净化、内心世界变得丰富起来的重要保证。

①当今的奥林匹克运动已逐渐将人类社会中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真善美集中起来,具有了跨时代、跨地域的审美价值。②奥林匹克运动这种超越现实和理想化的特点,又显示着人类对美好事物和理想境界的追求,预示着未来的现实。③这不仅大大增强了它的吸引力,

而且直接对人们的精神世界发挥作用,激励着人们为实现美好的理想,不断地自我更新、自我完善。④这就是奥林匹克运动在当今世界广为普及的重要原因所在。⑤奥林匹克运动之所以能成为这样一种人类文化的结晶,就是因为它包含有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内容。⑥这些文化艺术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互相补充,构成了奥林匹克运动多姿多彩的整体景观,为奥林匹克运动提供了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环境,启迪人们对真善关的审美感,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提高自己的境界。

1.第1自然段突出了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的关系。

2.竞技运动中出现种种不协调的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超过对精神文化的追求。 B.长期以来社会上滋长了嫉妒、虚荣和不信任的风气。

C.物质生产和消费水平迅速提高,精神文化相对贫乏。 D.竞技运动逐渐沦为低层次的娱乐消遣。

136

3.请概括第3自然段的文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第4自然段有两大层次,请用“/”将它们划分开。 ①②③④⑤⑥

5.对普及奥林匹克运动的意义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坚持体育与文化艺术的结合。 B.促进人类全面和谐的发展。

C.改变竞技运动中不协调的现象。 D.直接对人们的精神世界发挥作用。

答案与精析

1.答案为:体育运动与文化艺术的关系。答案可从第1句中找出。

2.c。A项错在物质超过精神,应是并列的;B项话题有些远,与本题关系不大;D项“低层次”不当。c项突出了“精神文化相对贫乏”,这与原文“必须提高它的文化艺术价值,使之成为高尚的社会文化活动”是一致的。

3.答案为:竞技运动精神价值的加强有赖于人类的文化艺术。段首的议论句即是此意。

4.答案为:①②③@/⑤⑥④⑤之间含因果关系的转折作用。

5.B。“和谐发展”是终极目标,所以也是其意义,在原文第2自然段的结尾处可以找到。

(五)阅读下文,完成1~6题。 卷)

有人记下一条逸事,说,历史学家陈寅恪曾对人说过,他年轻时去见历史学家夏曾佑,那位老人对他说:“你能读外国书,很好;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他当时很惊讶,以为那位学者老糊涂了。等到自己也老了时,他才觉得那话有点道理:中国古书不过是那几十种,是读得完的。

中国古书浩如烟海,怎么读得完呢?谁敢夸这个海口?是说胡话还

是打哑谜?

文化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结构、有系统的。过去的书也应是有条理的,可以理出一个头绪的。两位老学者为什么说中国古书不过几十种,是读得完的呢?显然他们是看出了古书间的关系,发现了其中的头绪、结构、系统。只就书籍而言,总有些书是绝大部分的书的基础,离开了这些书,其他书就无所依附,因为书籍和文化一样总是累积起来的。因此,我想,有些不依附其他而为其他所依附的书应当是少不了的必读书,或者说必备的知识基础。举例说,只读过《红楼梦》可以说是知道一点《红楼梦》,若只读“红学”著作,不论如何博大精深,说来头头是道,却没有读过《红楼梦》,那只能算是知道别人讲的《红楼梦》。读《红楼梦》也不能只读“脂批”,不看本文。所以《红楼梦》就是一切有关它的书的基础。

如果这种看法还有点道理,我们就可以依次类推。若照这样来看中国古书,那就有头绪了。首先是所有写古书的人,或古代读书人,必须读那些不依附其他而为其他所依附的书,不然就不能读懂堆在那上面的无数古书,包括小说、戏曲。这样的书就是《易》《诗》《书》《春秋》《礼记》《伦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1)这十部书若不知道:(2)唐朝的韩愈、宋朝的朱熹、明朝的王守仁(阳明)的书都无法读,(3)连《镜花缘》《红楼梦》《西厢记》〈牡丹亭〉里许多词句和用意也难于体会。这不是提倡复古、读经。为了扫荡封建残余非反对读经不可,但为了理解封建文化又非读经不可。

以上是算总账,再下去,分类区别就比较容易了。举例来说,读

史书,可先后齐读,最后要读《史记》《资治通鉴》,加上《续资治通鉴》《文献通考》。读文学书总要先读第一部总集《文选》。如不大略读《文选》,就不知道唐以前文学从屈原《离骚》起是怎么一回事,也就看不出以后的发展。

中国的书不必每人每书全读,例如《礼记》中的有些篇,《史记》中的《表》《书》,《文献通考》中的资料,就不是供人“读”的,可以“溜”览过去。这样算来,把这些书通看一遍,花不了多少时间,不用“皓首”即可“穷经”。依次类推,若想知道某一国的书本文化,例如印度、曰本,也可以先读其本国人历来受教育时的必读书。孩子们和青少年看得快,“正课”别压得太重,考试莫逼得太紧,给点“业余”时间,让他们多少了解一点中外一百年前的书本文化的大意并非难事。有这些作基础,和历史、哲学史、文学史之类的“简编”配合起来,就不是“空谈无根”、心中无把握了,也可以说是学到诸葛亮的“观其大略”的“法门”了。花费比“三冬”多一点的时间,也可以说是“文史足用”了。没有史和概论是不能入门的,但光有史和概论而未见原书,那好像是看照片甚至漫画去想像本人了。本文开头那两位老前辈说的“书读完了”的意思大概也说是,“本人”都认识了,其他不过是肖像画而已,多看少看无关大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