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中的方西瓜

时间:2021-10-10 19:33:25 二年级作文

篇一:《生活中的方西瓜》

生活中的方西瓜

邻居家的小孩子聪聪在某小学读二年级,一次美术课上画西瓜,别的小孩子画的都是圆西瓜,惟独聪聪画了一只方西瓜,被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训斥了一顿,说他调皮捣蛋,不动脑筋,聪聪委屈得直哭。事后我问聪聪为什么要把西瓜画成方的?聪聪天真地说,他爸爸卖西瓜,圆西瓜放在地上老滚,方西瓜就不会滚了。聪聪的话使我不禁想起另一个画苹果的故事。在日本的一节美术课上,老师让学生画苹果,一个学生画了方苹果,这位老师见了没有批评也没有指责,而是问:你为什么要把苹果画成方的?圆苹果摔在地上会到处乱滚,方苹果不会滚。你的想法真好,希望你好好学习,早日培育出方苹果来。 同样是画瓜果,中日教师不同的处理方法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观。据有关资料介绍,中国家长最感兴趣的是孩子今天提了多少问题。殊不知,科学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可贵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勇敢精神,无论是牛顿的万有引力还是爱迪生的小发明,没有一项不闪现着想象和创造的火花。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允许学生想象出方西瓜、方苹果来呢?

不同的教育方法,导致不同的教育结果。那位中国美术教师的一顿训斥不但扼杀了聪聪可贵的想象力、创造力,而且也深深地刺伤了聪聪的自尊心。也许,聪聪从此以后再也不敢胡思乱想、调皮捣蛋了。

而那位日本教师简短的几句鼓励,则燃起了一个少年探求知识、创造发明的欲望、或许,二十一世纪的大科学家、大发明家从此诞生了。由此可见,教师对同一事情的不同态度,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应该从中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

篇二:《“方西瓜”例文》

“生活中的方西瓜”的例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常识告诉我们,西瓜总是圆的,如果有一天我们看到一只方形的西瓜会是何种反应?怀疑西瓜是真的,还是怀疑自己的眼睛?其实不必怀疑,它的确是一只真的西瓜——据报道,日本农民早在上个世纪就种出了方形西瓜。我们在生活的其它方面也会碰到类似的情形,存在会不断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请以“生活中的方西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指导及例文[转帖] 指导: 1、独特的见解,经常能得到创造性的成果。史丰收的速算法很有名,这个方法与我们一般的运算顺序正好相反,他是由左 向右运算的,是个创造。但是,古人也说过:“奇过则凡。”有些脱离实际的怪异思想并不能算是创造。例如。有人发明了方形西瓜,由于便于运输,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家长必须与孩子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气氛,让孩子敢于创造,善于创造。要鼓励他们的新奇念头和行为,保护孩子可贵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并找到满意答案。这样,我们的下一代就会成为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一代。2、创造发明并不难,只要善观察、勤动脑、多动手,我们也会有创新,有发明。加一加(如橡皮头铅笔、收录机、多用绘图板),减一减(如简体字、卡拉OK磁带、明信片),扩一扩(如长舌太阳帽、多夹晾衣服架),缩一缩(如袖珍词典、袖珍收音机、袖珍电视机)、变一变(如方形西瓜、西红柿,五味瓜子),改一改(如自动折叠伞、自动洗衣机),代一代(如饮料瓶中以塑料垫片代橡胶片、塑钢汽车),反一反(如磁转化电的电磁感应现象就是从电转磁的电流磁效应反思维发现的)。3、颠覆传统,弘扬个性夏天,如果你在街上见到一堆方方正正的西瓜,千万不要大惊小怪,因为这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所以连西瓜也开始追求“另类”和“个性”了,圆了几千年的瓜就方起来了,绿了几千年的皮就花起来了,甜了几千年的味也怪起来了…… “众瓜皆圆,唯我独方” ,和圆溜溜一动能打八个滚的西瓜相比,它方方正正,能当砖头码起来。这种方西瓜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着实露了一回脸。4、看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不是用静止的眼光。我们的生活瞬瞬息万变,科技的发展更是给人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也应随之而发生变化。“神州五号”让我们欢欣鼓舞,“勇气号”让我们载欣载奔。许许多多难以想象的梦想正一步步成为现实。5、大千世界无所不有,西瓜不一定常圆,人也无须千人一面,因此,我们也应容纳生命的个性。反之,窒息个性,扼杀个性,强求一律,众口一词,必将摧残创造力,久而久之,社会还如何发展,如何进步? 优秀作文选编 平静面对“方形西瓜” 在咱们中国,很多事情都会引发争论。过去是少见多怪,现在是“多见多怪”。 据媒体报道,日本四国岛的果农生产出了一种方形西瓜,与普通西瓜相比,方形西瓜易于运输,也便于放进冰箱中进行冷冻。于是就有人怀疑,甚至写出洋洋洒洒的论文《论“方形西瓜”之遗传悖论》,其实这种方形西瓜的生产十分简单,瓜农们在瓜藤上结出小西瓜时,就把西瓜搁进方形的玻璃容器中,受到容器形状的限制,西瓜成熟时就会自然长成方形,这令论者大跌眼镜。这一阵子热闹的,是美国名牌冰淇淋“哈根达斯”落户清华园的事。有人认为好得很,也有人认为糟得很。于是乎,到底该不该让它在清华办下去,居然成了问题。“哈根达斯”在北京王府井、西单设店,没人当回事;在上海新天地、衡山路开张,也没人大惊小怪;在广州中山路、东风路吆喝,更没人说三道四。为什么一在清华落脚立即就成了问题?否定者认为,清华同学的生活经历不同,生活水准也不同。他们中虽不乏家境宽裕的富家子弟,但更多的可能还是穷且弥坚的贫困同学。然而,早年生活境遇,使他们中的不少人对现代生活隔着一层膜,这种隔膜,既有使他们专心致志潜心学习的好处,也有使他们孤陋寡

闻少见多怪的毛病。我希望起码在进入清华以后,能够使他们有机会接受最大限度的信息碰撞,经受包括物质诱惑在内的各种考验。一个早在学生时代就已见多识广、见怪不怪的青年,在步入社会以后当可更加平静地面对各种社会现实,对物质诱惑也就可以泰然处之了。当今社会应该以一种更加开放、更加宽容、更加从容的态度对待新生事物,“哈根达斯”在清华开店,一不违反中国法律,二不违背清华校规,三不侵犯学生利益,有什么必要一惊一乍的?平静地面对它,不仅意味着社会心理的成熟,也有利于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科技在发展,社会在前进。“方形西瓜” “哈根达斯”会不断涌现,正如迎面的“黑眼睛黄头发”“变性人”,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她都向你走来。你不必视之为“洪水猛兽”,也不必如慈嬉欲“吼退火车”。你无法仿效,但你可以平静地面对。 生活中的方西瓜 [小引] 哲理,是感悟的参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它纵贯古今,横亘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会,寄寓于人生百态家长里短,闪现在思维领域万千景观。 哲理蕴涵类话题作文有利于考查广大考生的思维品质与写作能力(包括审题能力),是今后高考作文命题的一大热点。 [新题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常识告诉我们,西瓜总是圆的,如果有一天我们看到一只方形的西瓜会是何种反应?怀疑西瓜是真的,还是怀疑自己的眼睛?其实不必怀疑,它的确是一只真的西瓜——据报道,日本农民早在上个世纪就种出了方形西瓜。 我们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会碰到类似情形,存在会不断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请以“生活中的方西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限制性较强的话题作文。写作前须认真审清题意:所谓“生活中的方西瓜”,即“生活中的新事物”;再考虑到话题材料以及提示语中“其实不必怀疑”“存在会不断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等关键语句的限定,本题其实是要求我们谈“如何面对新生事物”。所以作文立意可以是“善待另类”“坦然地接受新事物”“一切都有可能”之类。如果把文章主旨确立为“提倡勇于实践,锐意创新”,那就是把话题理解成了“种出方西瓜”,没有切中题意;如果把文旨确定为“透过现象看清本质”“选择真实,杜绝自欺”等,就完全偏离了题目要求,一般只能按三类卷评分。 本题以议论文较为好写,写作时可运用发展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和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结合典型事例展开分析。当然,本题也可写成叙事类的文章,构思时可注意用好对比手法,通过一个生动、完整的故事,含蓄地表明自己的认识。 参考拟题:1、别让双眼老去2、收起你惊讶的眼光3、新事物新观念4、别说不可能。 [例文] 善待生活中的“方西瓜”(得分:48+6=54)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单晓天 常识告诉我们,西瓜总是圆的。这成了几千年来颠扑不破的真理,但日本农民却在上个世纪种出了方形的西瓜。生活中的常识往往会被打破,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善待生活中的“方西瓜”——有违我们常识的东西。 也许有人会说,常识是经过千百年锤炼的,是古人与今人智慧的结晶,又怎么可以

容许违背常识的事物存在呢?其实,今天的常识又何尝不是昨天的“方形西瓜”呢?地球绕着太阳旋转,这是人尽皆知的科学常识了。当年哥白尼一提出“日心说”,却被教会斥为异端邪说,热心宣扬“日心说”的布鲁诺还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又如“血液循环说”今天已经成为了妇孺皆知的常识,可当初发现这一学说的林奈,却被斥为魔鬼与疯子。既然如此,那么今天的“方西瓜”又何尝不会成为明天的常识?所以让我们善待生活中的“方西瓜”吧。 要能够善待生活中的“方西瓜”,首先需要有打破权威的勇气和质疑权威的魄力。杨振宁、李政道具有打破权威的勇气,因而能够提出“宇称不守恒”的设想,而吴健雄更是因为有了质疑权威的魄力,从而善待了他们的看法,并用实验证实了这一设想。同样的道理,纳什有着对亚当·斯密说“不”的勇气,才能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博奕理论;而纳什的导师更是因为有容许别人对权威说“不”的精神,才会被世人所称赏。 其次,善待生活中的“方形西瓜”,还需要有广阔的胸襟,正如伏尔泰所说:“我不同意你所说的每一句话,但我会誓死捍卫你说每一句话的权利。”不打击、不排挤,百花齐放,才是生命花园最美丽的状态。牛顿对于莱布尼茨所创立的微积分学说的盲目排斥,造成了英伦大地三个世纪数学的落后,这样的教训,值得我们深思。 当然,善待生活中的“方西瓜”并不等于无条件地接受违背常识的东西。对于别有用心的人所宣传的反科学的东西,我们理应用锐利的双眼看破它华美的外衣。 善待生命中的“方西瓜”吧!这会使科学发展得更迅猛,会使世界变得更加流光溢彩! [点评] 这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文章开篇点题,鲜明地亮出了中心论点;接下来先从“为什么”的角度,阐明“善待生活中的‘方西瓜’”的理由和必要性;然后深入一步,从“怎么样”的角度分两层进行剖析;最后辩证地指出“善待生活中的‘方西瓜’并不等于无条件地接受违背常识的东西”并收束全篇,照应开头。 综观全文,事例典型,论证充分,条理清晰,语言简明,确是一篇有理有据的佳作。 把自由还给鸟笼(得分:48+6=54)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吴芳 打开鸟笼的门/让鸟飞走/把自由还给鸟笼 ——(台湾)非马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家里,放着一排空空如也的书架。巴尔扎克对此的解释是:只要我发挥想象力,那么一部部伟大的作品就能装满书架。确实,这位大文豪以大胆的想象著称,他创作时从不用参阅资料,因为一切尽在他的头脑中。 然而,反观当今社会人情百态,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想象力的缺失,更为严重的是,不少人甚至经常质疑、排斥甚至竭力诋毁新生事物。 也就是说,我们的思维不仅折断了翅膀,还戴上了有色眼镜,很多的景象,被蒙上了固有的色彩。我们的思想就像一只鸟笼,里面装了一只鸟,我们所知道的,只是这只鸟的羽毛、身材和叫声。殊不知,天空何其深邃,宇宙何其广袤,哪怕只是在一片小小的树林里,也会有成千上万只不同的鸟儿,它们有着千姿百态,它们有着万千啼啭!但我们思维的笼门紧闭,一旦有另外一只外形稍异的鸟儿出现,便不由分说地将它排斥在外,任它执著地以头抢笼,任它娇嫩的歌喉啼出血来。而那笼中之鸟,却还在得意地望着笼外的同类! 然而,人类社会毕竟是一个充满着涌动的思绪和澎湃的激情的社会。综观古今,始终不乏为冲破思想的牢笼,为追求真理而不懈奋斗以至牺牲生命的仁人志士。哥白尼为解除神的枷锁被处以极刑,布鲁诺为追求“太阳”的奥秘而在烈火中永生……他们被当时的人所鄙夷、唾弃,却被后世的人们永远镌刻在历史的纪功壁上;他们为真理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却把全新的观念带给了人类;他们以自己敞开的鸟笼直面

无数紧锁的鸟笼,却终于用自由的信念打开了千千万万的鸟笼,放飞了一个时代人类的思想。 朋友,假如有一天,在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只方西瓜,你会是什么反应呢?惊讶,不屑,或是鄙夷?那么你就错了。世界上没有一条定律规定西瓜必须是圆的,更没有一条法规限定方形的西瓜应遭到怀疑。你应该坦然地面对它,接受它,进而以你的智慧与想象,去创造三角形的西瓜、菱形的西瓜,乃至五角的西瓜——只要有这个必要! 别再坚守原有的那一只鸟儿了,轻轻打开你的鸟笼,你会发现,全世界的鸟儿都会为你歌唱! [点评] 这是一篇富有哲理意味的议论性散文。作者对话题认识深透,精心撷取出“打开鸟笼的门”这一意象,深切地表达了对于突破藩篱、接受新生事物的呼唤。语言凝练洒脱,行文一气呵成。 当然,文章在用例及个别语句的表达上,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但作为一篇考场限时作文,已属不可多得。 当圆西瓜遭遇方西瓜(得分:48+6=54)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沈艳 当圆西瓜遭遇方西瓜,惯性思维被这突如其来的新东西碰撞得冒出无数火花,接受还是排斥,便成了莎士比亚笔下丹麦王子矛盾心理的真实写照。 21世纪的新人类理应张开臂膀,接受这个方西瓜以及方西瓜之类的新事物,让那些顽固者抱着“圆西瓜”在时代的洪流中慢慢沉沦吧。 时代发展如滚滚车轮,无数新事物便在这前进中应运而生。它们如春天萌发的新芽,如朝阳射出的光辉,如呱呱坠地的婴孩,将本就五颜六色的生活映射得更加缤纷夺目。还记得那个首尝西红柿的人吗?要知道,那红得醒目的果实曾一度被误认为是夺人性命的禁果,可现在谁还会觉得它正闪现着害人的光亮呢?事实是,它早已被我们接受,成了世界各地餐桌上美味的佳品。 在春天抽芽的不止是青草,还有我们的思想;在春天含苞的不止是花朵,还有我们的认识。在知识不断更新的春天里,新事物层出不穷,我们的思想也要紧紧跟随着它们向前发展。 千万不要做拒绝进步的人,因为这样的拒绝只能是徒劳。在你闭目的时候,潮流如光线映入你的眼帘;在你掩耳的时候,潮流如声波穿过你的指间……拒绝这一切新事物,意味着你已拒绝了生命。而一旦选择了抗拒,那么就不要奢求别人为你的失败扼腕叹息,也不要妄想身后会树起垂世的丰碑,等待你的将只是一串充满讥讽意味的笑声。 据报道,在美国有过这样一个村落,村里的男女一律身着黑衣,他们出门坐马车,晚上点柴火——在这个村里没有电灯、电线以及一切文明社会的产物。他们甘于这种生活也乐于这种生活,与先进的美国社会格格不入。他们拒绝一切新事物,死守着自古以来的所有旧规矩。但非常不幸的是,这个村落人口逐渐减少,最终在世界上消失了。与此类似的令人痛心的悲剧,至今仍在上演,它对我们这些生活在时代洪流中的人们敲响了警钟。 有句广告语说得好,穿跟不上潮流的衣服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思想跟不上潮流。因此,当圆西瓜遭遇方西瓜时,便引发了人们思想深处一连串的反响。但愿面对生活中的一个个方西瓜,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正确的态度。 [点评]

沈艳同学在吃透话题精神的基础上,以流畅的文笔,阐明了我们应勇于接受新事物的见解。整篇文章观点鲜明,例证得当,在正反对比论证中强化了说理的力度。文中不少语句有意蕴,耐人咀嚼,显示了作者不俗的语言表达的能力。 不足之处是行文的思路尚欠严密、清晰,另外,在段落间的过渡上也可进一步推敲。 包容的价值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傅振祥 你见过方形的西瓜吗?你见过有翅膀的鱼吗?你见过会动的植物吗?你见过两个头的蛇吗?你见过…… “不可能!”或许你会这么说。是呀,这就是人,总是忠实于自己的常识,忠实于那一个个在脑海里已经被奉为真理的常识,所以我们否认,我们排斥,我们拒绝那一切与常识相悖,但的的确确存在的事实。但就在这一次次的否认、拒绝和排斥中,我们丧失了多少进步的机会呀! 回望人类发展史,当一个个新事物诞生的时候,遭受的几乎是同样的命运——怀疑和拒绝。当第一艘蒸汽船下水之时,人们讥笑说:“这东西肯定动不了。”当第一辆火车登上铁轨时,人们讽刺它:“这肯定还跑不过骡子。”当第一架飞机驶上天际之前,人们同样怀疑:“人怎么可能飞上天呢?”但事实却一次次地向人们证明着,这一件件有悖常理的事物真实地存在着。于是乎人们开始接纳它们,但不少人仍没有从中吸取教训,遇到了新生事物还是拒绝再拒绝。可悲呀,这一次次地拒绝,延缓了多少文明的进程啊!试想,当初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之际,如果人们能够冷静看待它,容纳它,说不定人类探索宇宙的步伐就能够加快许多;当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之时,如果人们早日发现它的意义,不把它讥为无稽之谈,那么人类对于时空的理解,对于宇宙的认识,也可能早已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当瓦特第一次发明蒸汽机时,要是人们马上就能容纳它,充分认识它的价值,那么工业化的进程可能已迈入了新纪元。 诚然,并不是所有的新生事物都是很好的有意义的事物,但至少我们在心态上应该包容它,不带任何偏见地去了解它、认识它,进而再以人类聪明的头脑去判断它的好与坏。而不是一开始就在脑海中给它判了死刑,然后再用一双藏在有色眼镜后面的眼睛去挑剔它,否决它。 在这新世纪之初,我们不应该再犯同样的错误,而要以一颗包容之心去看待一切新鲜的事物,不让进步的机会轻易地从我们身边溜走。只有这样,人类文明才能发展得更快也更好! “方西瓜”——社会进步的源动力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周晨 当一个充满了圆西瓜的世界里,偶尔出现一只方西瓜,人们的反应自然十分强烈,有人将其当作另类,嗤之以鼻;也有人将其视为洪水猛兽,竭力将其扼杀。难道人类的心胸就这么狭窄,对新事物一点包容心也没有?殊不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个小小的方西瓜可能会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记得20多年前那一个普通的夜晚,在安徽凤阳小岗村的一户农家,村民们写下了一份分田到户的字据。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是在走资本主义路线,是要坐牢的。但就是这一张小小的字据,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吹响了改革的号角。在改革开放深入人心的今天,有谁还会认为“分田到户”是走资本主义的路线呢?恰恰相反,人们对此赞赏有加,并且能随口说出一大堆的好处来。 方西瓜看起来另类,并不是它本身另类,而是人们在思想上觉得它另类。假设,常识告诉我们西瓜是方的,那么,我们看见方西瓜时就会习以为常,而对圆西瓜就会不大自在。这样看来,需要改变的不是方西瓜,而是我们保守的思想。 商汤曾在自己的浴具上刻下这样一段铭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他正是在这

篇三:《考场作文点题练习(生活中的方西瓜)》

2012届罗外高三语文作文训练(八)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的方西瓜

常识告诉我们,西瓜总是圆的,如果有一天我们看到一只方形的西瓜会是何种反应?怀疑西瓜是真的,还是怀疑自己的眼睛?其实不必怀疑,它的确是一只真的西瓜——据报道,日本农民早在上个世纪就种出了方形西瓜。我们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会碰到类似的情形,现实存在会不断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请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请以“生活中的方西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这是一道限制性较强的话题作文。写作前须认真审清题意:所谓“生活中的方西瓜”,即“生活中的新事物”;再考虑到材料以及提示语中“其实不必怀疑”“存在会不断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等关键语句的限定,本题其实是要求我们谈“如何面对新生事物”。所以作文立意可以是“善待另类”“坦然地接受新事物”“一切都有可能”之类。如果把文章主旨确立为“提倡勇于实践,锐意创新”,那就是把话题理解成了“种出方西瓜”,没有切中题意;如果把文旨确定为“透过现象看清本质”“选择真实,杜绝自欺”等,就完全偏离了题目要求,一般只能按三类卷评分。本题以议论文较为好写,写作时可运用发展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和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结合典型事例展开分析。当然,本题也可写成叙事类的文章,构思时可注意用好对比手法,通过一个生动、完整的故事,含蓄地表明自己的认识。

参考拟题:别让双眼老去,2.收起你惊讶的眼神,3.新事物新观念,4.别说不可能。

有些好文章往往在语言、构思和材料的使用等方面都做得不错,可就是美中不足,总要给人留下一点点遗憾,不能让作文获取高分。下面的文章扣题不紧,点题不充分,请作修改。

1包容的价值

你见过方形的西瓜吗?你见过有翅膀的鱼吗?你见过会动的植物吗?你见过两个头的蛇吗?你见过…… “不可能!”或许你会这么说。是呀,这就是人,总是忠实于自己的常识,忠实于那一个个在脑海里已经被奉为真理的常识,所以我们否认,我们排斥,我们拒绝那一切与常识相悖,但的的确确存在的事实。然而,就在这一次次的否认、拒绝和排斥中,我们丧失了多少进步的机会呀!

回望人类发展史,当一个个新事物诞生的时候,遭受的几乎是同样的命运——怀疑和拒绝。当第一艘蒸汽船下水之时,人们讥笑说:“这东西肯定动不了。”当第一辆火车登上铁轨时,人们讽刺它:“这肯定还跑不过骡子。”当第一架飞机驶上天际之前,人们同样怀疑:“人怎么可能飞上天呢?”但事实却一次次地向人们证明着,这一件件有悖常理的事物真实地存在着。于是乎人们开始接纳它们,但不少人仍没有从中吸取教训,遇到了新生事物还是拒绝再拒绝。

可悲呀,这一次次地拒绝,延缓了多少文明的进程啊!试想,当初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之际,如果人们能够冷静看待它,容纳它,说不定人类探索宇宙的步伐就能够加快许多;当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之时,如果人们早日发现它的意义,不把它讥为无稽之谈,那么人类对于时空的理解,对于宇宙的认识,也可能早已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当瓦特发明蒸汽机时,要是人们马上就能容纳它,充分认识它的价值,那么工业化的进程可能已迈入了新纪元。

诚然,并不是所有的新生事物都是很好的有意义的事物,但至少我们在心态上应该包容它,不

带任何偏见地去了解它、认识它,进而再以人类聪明的头脑去判断它的好与坏。而不是一开始就在脑海中给它判了死刑,然后再用一双藏在有色眼镜后面的眼睛去挑剔它,否决它。

在这新世纪之初,我们不应该再犯同样的错误,而要以一颗包容之心去看待一切新鲜的事物,不让进步的机会轻易地从我们身边溜走。只有这样,人类文明才能发展得更快也更好!

【讨论】

1号升格文

包容的价值(“方西瓜”需要包容) .....

你见过方形的西瓜吗?你见过有翅膀的鱼吗?你见过会动的植物吗?你见过两个头的蛇吗?你见过…… “不可能!”或许你会这么说。是呀,这就是人,总是忠实于自己的常识,忠实于那一个个在脑海里已经被奉为真理的常识,所以我们否认,我们排斥,我们拒绝那一切与常识相悖,但的的确确存在的事实(“方西瓜”)。然而,就在这一次次的否认、拒绝和排斥中,我们丧失了...

多少进步的机会呀!

回望人类发展史,当一个个新事物(“方西瓜”)诞生的时候,遭受的几乎是同样的命运——...

怀疑和拒绝。当第一艘蒸汽船下水之时,人们讥笑说:“这东西肯定动不了。”当第一辆火车登上铁轨时,人们讽刺它:“这肯定还跑不过骡子。”当第一架飞机驶上天际之前,人们同样怀疑:“人怎么可能飞上天呢?”但事实却一次次地向人们证明着,这一件件有悖常理的事物(“方西瓜”)..

真实地存在着。于是乎人们开始接纳它们,但不少人仍没有从中吸取教训,遇到了新生事物(生活....中的“方西瓜”)还是拒绝再拒绝。

可悲呀,这一次次地拒绝,延缓了多少文明的进程啊!试想,当初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之际,如果人们能够冷静看待它,容纳它,说不定人类探索宇宙的步伐就能够加快许多;当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之时,如果人们早日发现它的意义,不把它讥为无稽之谈,那么人类对于时空的理解,对于宇宙的认识,也可能早已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当瓦特发明蒸汽机时,要是人们马上就能容纳它,充分认识它的价值,那么工业化的进程可能已迈入了新纪元。

诚然,并不是所有的新生事物(“方西瓜”)都是很好的有意义的事物,但至少我们在心态上....

应该包容它,不带任何偏见地去了解它、认识它,进而再以人类聪明的头脑去判断它的好与坏。而不是一开始就在脑海中给它判了死刑,然后再用一双藏在有色眼镜后面的眼睛去挑剔它,否决它。

在这新世纪之初,我们不应该再犯同样的错误,而要以一颗包容之心去看待一切新鲜的事物(生.......活中的“方西瓜”),不让进步的机会轻易地从我们身边溜走。只有这样,人类文明才能发展得更快也更好!

①这是一篇以“生活中的方西瓜”为话题的考场作文,本来这篇文章有几个明显的优点,比如审题正确,语言流畅,思路清晰,材料也比较丰富等等,可是它只得了46分。为什么?原因很简单,文章除了开头提到了一下话题,后面便只字不提话题了,让人感觉后面的文字似乎游离于话题之外。要想让此文再上一个档次其实也很简单:从标题开始,每一段都将某些文字改成点题句(参见括号内的词语)。这样一改,作文就会上个一个层次。

篇四:《方型西瓜的启示》

方型西瓜的启示日本的杂货店有一个问题:它们比美国的杂货店小得多,因此没有空间浪费。西 瓜又大又圆,浪费了很多空间。大部分人简单的告诉食品杂货店:西瓜长出来就 是圆的,我们是无法改变的。这是我能预测到大多数人的反应。但是一些日本农 夫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如果超市想要方西瓜呢?”他们问自己,“我们怎样才 能提供给他们方西瓜呢?”不久以后,他们发明了方西瓜。 有一些人并没有认定方西瓜是不可能的,他们想知道方西瓜到底怎样做,因此对 这些人来说解决方西瓜问题并不困难。它表明你需要去做的就是:当西瓜生长的 时候把他们放进一个正方形的盒子里,这样西瓜就会长成盒子的形状。 这使食品杂货店很高兴,他们有了额外的利益,对于存储西瓜来说,这种收益是 比较容易而且比较有效益的。顾客也很喜欢他们,因为它们在冰箱里占较少的空 间,他们的电冰箱也比美国的小得多,这就意味着种植者能够为他们减少存放西 瓜的费用。 这与方西瓜以外的事物有什么关系呢?走出这个故事, 有很多的启示能在生活中 的各个方面帮助你。 1.不要假设: 不要假设: 所以他们甚至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不要假设 大多数人看见的西瓜都是圆的, 就自以为方形的西瓜是不可能有的。你的一生都以某种确定的方式做事,这些事 情就如同你以为西瓜必然是圆的一样, 你很可能从来没有花时间去思考是否有另 外一种做事的方式。突破这种思维定势将能够极大改善你的生活,因为你会找到 更新更好的做事方式。对我来说,最困难的事情之一就是突破这种思维定势,因 为我在思考问题时,可能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习惯性思维,它们从表面看来 很符合逻辑,所以我必须不断地去质疑。 2.质疑习惯:对付思维定势的最好方法就是质疑你的习惯。如果你坚持去质疑你 质疑习惯: 质疑习惯 做事情的方式, 你将会发现你能不断地改进生活的方式。 新想法被想出来的时候, 形成习惯是件值得肯定的事情,但是大多数人在根本没有思考的情况下,已经接 受了不同的人和不同的地方的习惯。我已经改变了很多从前的习惯,我花时间去 质疑这些习惯,并且坚持去质疑。有一些习惯我并不知道它们从哪里来,而其它 的一些习惯我可以追踪到它们来自我生命中的某些人和事。质疑习惯永无止境, 但是通过这样做,你能不懈地奋斗,从而使你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比较愉快,取代 人生中的空白。 3.有创造性:面对问题的时候,要创造性地寻求解决之道。这常常需要思考外界 有创造性: 有创造性 的“盒子”。大多数人看到这个

问题时,似乎以为他们被问:我要怎样改变西瓜的 基因,才能让它长成方形,而改变基因是很难实现的。换个角度看问题,解决方 法会相当简单。在生活中,试着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将会帮助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 法,而这些方法是其它人想不到的。我不是一个有创造力的人,但是我发现,你 越多地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会变得越具创造力。 4.寻找好的方法:如何生产方西瓜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寻找更好更便捷的解决方 寻找好的方法: 寻找好的方法 法的问题。商店遇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他们想知道这个问题是否能解决。如果 。 首先你根本没有提出问题,那就不可能找到更好的方法。我试着去问是否还有更 好的方法去做我所做的事情,我坚持写下我希望我能做的事(但是当前不能做 到),因为这些通常预示着我需要改变。养成询问自己的习惯:“我做事还有更 好的办法吗?”你会发现经常有更好的方法。 5.没有不可能:如果你一开始就认为某些事情是不可能的,那么很明显,它对你 没有不可能: 没有不可能 来说将会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如果你决定去寻找某事是否有可能性,你可以 通过尝试(试误法)去发现答案。 吸取方西瓜的经验, 并且把它们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 (工作、 理财、 社交等等) 中,你会发现他们将持续改善你生活的方方面面。共勉:千万别被现状束缚! 共勉:千万别被现状束缚!

篇五:《方形西瓜》{我们生活中的方西瓜}.

方形西瓜

常识告诉我们,西瓜总是圆的,如果有一天我们看到一只方形的西瓜会是何种反应?怀疑西瓜是真的,还是怀疑自己的眼睛?其实不必怀疑,它的确是一只真的西瓜——据报道,日本农民早在上个世纪就种出了方形西瓜。我们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会碰到类似的情形,存在会不断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请以“生活中的方形西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可不用。(2)立意自定(3)文体自选(4)题目自拟。(5)不少于800字。(6)不得抄袭。

接纳方形西瓜

看到克隆羊多莉,我感到它可爱;看到那白花花的杂交大米,我感到欣喜。假若我看到了方形西瓜,相信吃惊之余,我也会欣然接纳。因为哲学告诉我: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接纳新事物,人类才会不断进步。

科技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新奇的事物:克隆羊、转基因棉花、单克隆抗体、超级鼠„„它们的产生都是科学家为解决现实问题而研制出来的。如转因棉花可抵抗病虫害,减少农药的施用,既经济又能减轻污染。今天的火车已成了交通工具,但刚出世的时候人们竟讥笑它是“比马跑得还慢的怪物”。每年的“愚人节”,人们都在嘲笑那不肯接受新历法的四月愚人。

水稻杂交,给我们带来了充足的大米,解决温饱问题。火车奔驰、棉田丰收,人类在不断接纳新事物中获得进步。

接纳新思想,国家才会发展,社会才会进步。

在闭关锁国的清朝,林则徐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思想,成了“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以星星之火可燎原的执着,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自己的国家;邓小平那执着的“猫”论: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改革开放,一国两制,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如若没有这些开明的思想,中华之崛起将遥不可及。面对洋枪洋炮,我们是否还会无所顾忌?在香港回归之时,我们是否还能慷慨向世界宣称:东方明珠永葆璀璨?

接受新思想,让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讲述它那不断发展的历史。

接受新知识,才能在竞争中永不言败。

当爱因斯坦提出著名的《相对论》时,世界上仅有三个人能够理解。然而在《相对论》的指引下,航天和宇宙研究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是人们在不断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创造了天体物理学的辉煌。同样,霍金的“黑洞”理论让我们对宇宙产生了无尽的遐想。

当我们也可以像嫦娥那样登上月球;当我们也能够同河外星系的人类交流,我们将骄傲地说:在不断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创造了人类的辉煌。

如果你热了,打开电风扇;如果你渴了,吃个方形西瓜;如果你想劳动,去看看杂交稻的长势,还是喂喂克隆羊,你自己决定吧!

生活在不断接纳中创造了乐趣。

总是常识在惹祸

我走在夕阳之后,牵来满天星斗。“一、二、三„„”数着美丽的童话。

一.“这是我!”

无论青蛙如何辩解,水中的鱼儿、虾儿都不相信他。曾几何时,那只小蝌蚪,那只甩着尾巴的小蝌蚪还是鱼儿、虾儿最亲密的朋友。可现在„„

蝌蚪走了,回来了一个四条腿的家伙。他说,长大了,就得改名叫青蛙。他还说,他仍然是她们最好的朋友。

鱼不信。鱼想,鱼家族中没有一个会变化这么大,这是常识。鱼又想,好朋友怎么会变?好朋友连名字都改了,这是不可能的。起码的常识呀!

虾也不信。虾想,虾和鱼都是老样子,蝌蚪也一定是。说不定,蝌蚪在某个地方等她们呢。

鱼和虾一步三摇头,两步一回头地走了。

信他?不信他?

没谱。

——连最好的朋友都会被常识迷惑,何况是别人?“这是我,这是我,啊,啊!”青蛙嚷。

我说:“青蛙,青蛙,你唱吧,你唱吧,唱一支忧郁的歌!”——也许我懂你。

二.树之悲

蝉的幼体叫什么?我不知晓。只听窗前的树提起过他。树叫他什么来着?噢,“小宝宝”。 我提醒树,哥们,留神。那个家伙在地底下是你怀中的婴孩,等他长大爬出来,你是惨定了。

树无言,风催他。他才不情愿地抖抖嗓门“沙沙”地说:“谁不知道‘小宝宝’的天真可爱?他在我脚跟甜甜地睡着,这可是常识!”

这次是我无言。

夏来了。“小宝宝”还是躲过了我的眼线,蜕变成了蝉。他可是树的敌人。蝉饮着树的汁液,嚣张地喊:“知道了吧?知道了吧?”

我抚平树的皱纹,说:“兄弟,哭吧,哭吧,男人为此而哭不是泪。”

树知道,泪是生活之琥珀。

————

星星总在眨眼,精灵得很。看着常识犯错,它便悄悄走过来对我说:

生活就是这样,要用心来体味。

背起来,闭上眼,咱们一起

——逛——银——河。

让理智战胜常识,我想。

耕牛的叙述

当金属环刺破鼻子后我成了一头耕牛。

当金属车开进地后我忽然发现原来耕牛也可以不拉犁。

——题记

鞭子劈空抽了下来,打在了我厚重的皮毛,然而我还是感到了阵阵的疼。于是我抬起头望一下远方,向前挣扎一番后,目标好似近了一些。

这就是我的生活,一头耕牛将要走完一生的生活。泪无端地涌了下来。

夕阳已经落下了山,春天的风不再寒冷却依然带着丝丝地凉。然而汗水早已湿透了我的全身。前边的树在不停地摇晃,忽而左,忽而右,让我晕眩。于是我低下了抬着的头,步子也随着沉重了起来。然而那鞭子又一声呼啸抽了下来。

这就是我的生活吗?泪早已流满了面,和着那汗水滴在了这泥土芬芳的土地上。鸟儿都已归巢了。忽然想起了母亲,那头为人类拉了一辈子犁最后劳累而终的老黄牛。

我感到了悲哀。这就是我们耕牛将要走完一生的生活吗?

院里忽然多了一个大家伙,总是静静地靠在那里。

一天,它忽然怒了,发出震天的响,喷着黑烟风也似地去了。一阵惊讶后,我又恢复了平静,因为我还要出工,我还要犁地,那只让我心惊的牛鞭始终默默地斜插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