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老子真高兴作文

时间:2021-10-10 18:44:53 五年级作文

篇一:《老子作文素材》

老子作文素材

作文基本素材一

1.《老子》第七章 [原文] 天长,地久①。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②,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③,外其身而身存④,非以其无私邪⑤?故能成其私。

2.浇铸一种新的人性

为了生存,我们需要同心协力,将人类所有的认知融会贯通为一个整体:我们必须努力将各种各样的知识糅合在一起;必须将各种各样的语言汇聚成一种巨大而清新的交响;必须将各种各样的人性投入熔炉以浇铸出一种新的人性。请记住,我们的需要并非是任何私人的需要——并非是我们之中任何一个个人的需要。我们需要的不是荣誉,不是自我的满足;我们需要的是一种万众一心的巨大驱动力。有了它,我们就能造就一个伟大的人类,就能造就一个包含着个人自由在内的自由的民族。一个人无法造就出一个崭新的民族,这要靠我们大家。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理应携手并肩,和衷共济。想到有这样一个美好的目标,我是多么快乐。到了那时,将有更多的人会用自己的双手去挣脱桎梏,直至砸碑所有的锁链。在一项伟大的事业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天使。然而,当我们没有团结在一起,以为仅凭自己孤家寡人就可以闯出一番伟大的事业时,我们就不再是天使,而是野兽了。

作文基本素材二

1.《老子》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①;皆知善,斯不善矣②。有无之相生也③,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④,高下之相盈也⑤,音声之相和也⑥,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⑧,为而弗志也⑨,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2.盈与虚 刘墉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离合死生,命有否泰变化,年有四季更替。只要你细细观察,便会发现,他们看似无常,却是有常;看似残破,却是完满;看似动荡,实则凝止。它们千年万年总脱不开盈与虚、死与生、否与泰、寒与暖、消与长、日与夜,合与分、得意与夫意、繁荣与凋零的更换。所以熬尽长夜,你便能见到黎明;饱受痛苦,你便能拥有快乐;耐过残冬,你便无需蛰伏;落尽寒梅,你便能企盼新春。正因为虚之后有盈,所以便充满希望,正因为盈之后有虚,所以便知道满足;正因为此虚而彼盈,所以宇宙能均衡;正因为此死而彼生,所以万物能延续。宇宙之道,不过盈虚而已。

作文基本素材三

1.《老子》第五章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译文]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2.得与失

人在大的得意中常会遭遇小的失意,后者与前者比起来,可能微不足道,但是人们却往往会怨叹那小小的失,而不去想想既有的得。大约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所得既多,便是再增加,也不觉得欣喜,稍有所失,便惶惶恐恐;所失既多,就是再失,也不感到痛惜,稍有所获,便十分快乐。如此说来,得意何尝不是失意之由,失意又何尝不是得意之始呢?“人遗弓,人得之”,应该是对得失最豁达的看法了。就我们个人而言,固然有得有失;就全人类而言,不是都一样吗?这仿佛云来云往,雨来雨往,这世上总有晴朗与阴雨的地方;又正如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这世间的一切总是继往开来,生息不断的。所以得与失,到头来根本就一无所得,也一无所失啊!

作文基本素材四

1.《老子》第八章 [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2.生命的价值

西洋后期印象派大师梵·高的画,我想许多人都看过了。他那黄色炽热的色彩和充满律动的线条,给予我们强烈的感受。梵高有着坎坷的境遇,虽然从二十六岁才正式走上画家的途径,三十六岁就过世了,但是仅仅十年间却留给我们许多不朽的作品,在艺术上的成就,较之活了九十多岁的毕加索并不逊色。由此可知,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那段时间中所建立的一切,这也就是王勃、李贺,享年不过三十,却能扬名千古的道理了。

作文基本素材五

1.《老子》第二十四章 [原文]企①者不立,跨②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译文] 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自逞已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的不能做众人之长。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瘤。因为它们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

作文基本素材六

1.《老子》第二十五章 [原文]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⑩。域中⑾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⑿。

[译文] 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纯任自然。

2.生命的唱片

生命是一张唱片,岁月是转动的唱盘,我们的一言一行使是刻针的颤动。有的人行动快,刻痕密,可以容纳较长的音乐;有的人行动慢,刻痕疏,只能录取较短的东西;有的人活力充沛,留下的是一曲热门音乐;有的人波澜壮阔,留下的是一篇交响乐章;有的人恬淡宁适,变成柔婉的小夜曲;有的人波折破碎,只是一张效果唱片。他们或以高亢沸腾的音符,戢然而止;或以沛然丰盛的交响,完满结束;或以幽逸淡远的绵延,轻轻消逝;或以抒情引人,华丽渲染,澎湃激荡,徐缓而渐归宁静。

篇二:《老子的语言智慧作文》

让心似水,静之徐清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千年前留下了发人深省的五千言,我不能全然读懂,却也略有收获。他的一句“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最是令我久久不能忘却,真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灯红酒绿,色彩斑斓,高速运转的每个人都会有那么一瞬间,突然觉得很累。生命,混混沌沌地走过无数让我能记住或是让我不能记住的人和事,以及或浓或淡的情感。

我总是问我自己,这些年,你记住了些哪些东西?书桌上的课本,老家的竹林,园中的桂花香,还是那棵永远藏在心间的野百合?

这些年,你记住了哪些人?童年让你无辜被罚的老师,高烧时守着你垂泪的母亲,还是永远和你斗嘴的闺蜜?

这些年,你记住了你哪些情?雨中,爷爷背着你,你心头那份满满的温暖;幼时,爸爸打了你,你眼里苦涩的泪水;异乡,大海拥抱着你,你脑中浓浓的相思„„

曾经的曾经,越是想要记起,就越会忘记。越是想要忘记,就越会记起。浑浑噩噩,我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到底经过了些什么,更不知道将要经历些什么,我到底要些什么。不可计数的事物,万千繁杂的情感涌入心头,我好想躲起来,找一处黑暗的角落安放一颗纯净的心。我妄图在繁杂的情感中找到自己生命的存在点,我试图寻求属于我人生的目标,可是过去所经历的一切似乎是一块块巨石,挤在我狭小的心间,我无法再容纳更多的目标与追求了,于是我迷路了。在彷徨中体验着从未有过的害怕,问自己,前路在哪里?心底那个怯怯的声音回答说,我不知道啊。

老子回答说:“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静下来,才能让浊水变清;动起来,才能让安宁长存。千年的智慧至今仍是经典,智慧的光芒穿透千年的雾霭给我们以指引,只是,芸芸众生,能真正领悟的又有多少!我不敢说我可以理解透彻,只能说是谈谈自己浅薄的观点。{今天老子真高兴作文}.

浊水因静而清明,心亦以静而纯粹。在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唯有把心沉下去,让心空出来,自我的追求才会有容身之所。浮浮逐于名利,只能是找不到真实的自己,不能专注于自己。不要问别人在追求什么,不要问自己曾追求什么,人之初始,我们从不知道将来自己愿意怎么走,更加不懂得用功利的视角去审视怎么走才最有利。婴儿的心如同一张白纸,因为他从未有过那么多的经历,更不必谈什么爱恨情仇,所以这样的心灵容易沉静下来,他们总是遵循内心的本能去做,那颗清透的心最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想要的不过是“活着”两个字而已。{今天老子真高兴作文}.

小时候,老师问你长大后想做什么,我们总是毫不犹豫地说:“我要当科学

家!”{今天老子真高兴作文}.

初中时候,又有人问,长大后你想做什么,我们常常略加思索,淡淡地答道:“或许会自己创业当老板的。”

高中以后,还是有人问起同样的问题,我们总是谨慎地回答:“先考公务员试试吧。”

同样的问题,未变;同样的人,未变;回答,却不再依旧。是什么扼杀了曾经的远大理想?是什么让理想屈从于现实?是什么让现实磨灭了自我?越来越丰富的人生经历,越来越缤纷的情感,难道不是理想的助力吗?愈多愈乱,乱到不知如何是好。

或许这时候,我们就要学习水的精神——静之徐清。学会排除一切外在干扰,找寻内心里最自在的目标。在我们心里还没有容纳下任何杂质的时候,最纯净的目标就是最真诚的自我。最简单的就是最美的,万物还璞归真。把过往的理理清楚,整整齐齐地放下来,找寻自己曾经最想的那个梦,或许那才是你真正的自己。因为多了,就迷失了,正如园子大了,花多了,看上去每一朵花都是美的,但是却始终找不到那朵最钟爱的,想想第一朵留在你眼中的花,你就会明白纵使繁花似锦,我却独爱一枝。生命不息,欲望不停,浮华躁动,在运动流淌中沉淀,就终究能够看清自己。心,纯粹,所以,梦,清明。

在茫茫人海里,做一滴平淡无奇的水;在花花世界里,守住一颗纯粹清透的心。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老子,穿越千年给我们的智慧,静下心来,细细品读,找寻自己。

篇三:《老子天下第一作文800字》

桂林有句俗话叫老子天下第一 老子是什么意思?老子是桂林的俗语,就是我,我是老大,我是你爹,我是你祖宗,我是你大爷的意思。我好像也有这样的意思。 熟人的妈妈拍拍我,我把她推到一边去,差点摔了一跤。好心的老奶奶看我一眼,我朝她吐一泡口水,把她吓了一大跳,差点吓出心脏病送进了医院。谁说我也不行,谁看我也不行!别看我小,我可是天下第一。虽然我才读四年级,今年还不到十一岁,可是我的名气却是天下第一。 爸爸说:你怎么这么不讲礼貌,我们桂林可是全国文明的桂林城啊,真丢桂林人的脸!爸爸的名誉都被你损坏了,人家都说我教子无方,你以后别叫我爸爸了,我害羞&&爸爸说着还用手捂住了脸。我把头撇到一边,懒得理他。谁叫老子天下第一呢?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去小卖部买东西时,我衣服穿反了,阿姨好心提醒我:达,你衣服穿反了。要你管,你是我什么人,少管闲事。气得阿姨连说:你出去,我这里没东西卖。恰好妈妈往这里路过,得知此事给了我一巴掌。我摸摸被打的小脸蛋,心想:打吧,一点也不痛。打得了我的人,打不了我的心。 还有一次,我撕破了赵一的衣服,赵一哇的一声哭了:陈虹达撕我衣服了!我满不在乎的看着他,就像在看一场好戏。他其实也没惹我,只不过我看不惯他的小样。明明是他自己窝囊无能,凭什么怪我。我是天下无敌!老子天下第一! 可是,我真的是天下第一吗?数学考了大鸭蛋,语文考了56,同学们不理我,老师们看见我就躲,个个都说陈虹达好了不起哦!我好怕哦爸爸妈妈的脸早就找不到了,都丢到地上喂狗了。 为了让我改掉不礼貌的习惯,爸爸妈妈费尽了心机。 可是我呢,我行我素,恶习难改。谁叫老子天下第一呢?爸爸妈妈心灰意冷,就当没养我这个儿子。我呢,乐得自在,没人管我更好。 可是有一天,我还是钻进了妈妈的怀抱,我好想

对妈妈说一声:妈妈,我不是天下第一!广西桂林七星区穿山小学四年级:肥达

篇四:《作文 老子天下第一》

[作文 老子天下第一] 桂林有句俗话叫老子天下第一 老子是什么意思?老子是桂林的俗语,就是我,我是老大,我是你爹,我是你祖宗,我是你大爷的意思,作文 老子天下第一。我好像也有这样的意思。 熟人的妈妈拍拍我,我把她推到一边去,差点摔了一跤。好心的老奶奶看我一眼,我朝她吐一泡口水,把她吓了一大跳,差点吓出心脏病送进了医院。谁说我也不行,谁看我也不行!别看我小,我可是天下第一。虽然我才读四年级,今年还不到十一岁,可是我的名气却是天下第一。 爸爸说:你怎么这么不讲礼貌,我们桂林可是全国文明的桂林城啊,真丢桂林人的脸!爸爸的名誉都被你损坏了,人家都说我教子无方,你以后别叫我爸爸了,我害羞&&爸爸说着还用手捂住了脸。我把头撇到一边,懒得理他。谁叫老子天下第一呢?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去小卖部买东西时,我衣服穿反了,阿姨好心提醒我:达,你衣服穿反了。要你管,你是我什么人,少管闲事。气得阿姨连说:你出去,我这里没东西卖。恰好妈妈往这里路过,得知此事给了我一巴掌,小学四年级作文《作文 老子天下第一》。 ◆分享好文◆我摸摸被打的小脸蛋,心想:打吧,一点也不痛。打得了我的人,打不了我的心。 还有一次,我撕破了赵一的衣服,赵一哇的一声哭了:陈虹达撕我衣服了!我满不在乎的看着他,就像在看一场好戏。他其实也没惹我,只不过我看不惯他的小样。明明是他自己窝囊无能,凭什么怪我。我是天下无敌!老子天下第一! 可是,我真的是天下第一吗?数学考了大鸭蛋,语文考了56,同学们不理我,老师们看见我就躲,个个都说陈虹达好了不起哦!我好怕哦爸爸妈妈的脸早就找不到了,都丢到地上喂狗了。 为了让我改掉不礼貌的习惯,爸爸妈妈费尽了心机。 可是我呢,我行我素,恶习难改。谁叫老子天下第一呢?爸爸妈妈心灰意冷,就当没养我这个儿子。我呢,乐得自在,没人管我更好。 可是有一天,我还是钻进了妈妈的怀抱,我好想对妈妈说一声:妈妈,我不是天下第一!广西桂林七星区穿山小学四年级:肥达

篇五:《读老子有感》

回到原点之上善若水

——读老子《道德经》有感{今天老子真高兴作文}.

读老子,我可以毫不犹豫骄傲地说,我在读人生,我在读人的本真。在老子的《道德经》中,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八章的“易性”。“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在这一章中,老子以大自然的水来喻人、教人。他用水性来比喻高尚道德者的人格,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那样,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微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与不争。在我心里,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与别人争功名利禄。

很喜欢上善若水这句话,“上善若水”的哲理教导我们做人要有水一样的美德。水善利万物,是其宏德;利而不争,为其谦德;处下守卑,为其厚德,水之极善也。这将水性与人性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来实现理想生命中的真善美的统一。老子关于“上善若水”的论述对后人道德修养与立身处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做人应该宽大为怀,宽容为尚。不以一孔之见而自执,更不以一时之利害、得失、荣辱、是非而耿耿于怀。凡事都应超脱达观,善待万物。

然而,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里,让我们放慢奔走的节奏,用犀利的眼光好好审视一下现今的我们吧!

在习总担任国家主席以来,一直在严抓贪污受贿的官员,而接二连三的官员腐败现象的暴露,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为什么中国的官员总离不开一个“贪”字?为什么他们不能秉着一颗善心当好人们的父母官?为什么他们为了身外之物的钱、权而抛弃心底最有价值的道德呢?一系列的问题犹如泉涌般恶狠狠地质问着我,而此时的我,只能在老子的《道德经》的道德海洋里才能够有些许呼吸的空气。曾清晰地记得在报纸上看过一篇一位被捕的贪官写的忏悔信,但着实让我惊讶的是,他的第一句话便是引用了康德的至理名言:“有两件事物我愈是思考愈觉神奇,心中也愈充满敬畏,那就是我头顶上的星空与我们内心的道

德准则。”既然心存着道德,心存着善,又何以做出违背良心的事情呢?有人说,贪官的命运只有两种,一种是被揪出,另一种是即将被揪出。但愿所有的父母官们能坚守着心中的道德,做人如水般清正纯洁,为官清廉,不为功名利禄,无与世争,回归本我,上善若水。

不仅有官员离善的原点越来越远,老百姓也有不少做离心运动的,这不得不让人深思。不谈别的,就仅仅一件小事,路边老人跌倒了扶还是不扶?曾有好心善良的老百姓秉着一颗上善若水的心去帮助他们,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良心居然被无情地当狗肺,出于好心却要被恶人狠狠地敲诈一笔,这是何等的道德良心啊?如今的社会,扭曲的道德、被变味的善良在物欲的世界中以变得越来越可怕。人类的思想似乎已经回不去善的原点了,那“人之初,性本善”现在已经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我实在不敢相信。然而,生活、人生就是圆周运动,最初的起点也便是终点,人们在善的起点越走越远,终究会回到善的起点的。在回到原点时,似乎只有自己是真实的,从前不道德的繁华也早已在秋风的瑟瑟中归于泥土,回到原点,往往留下的只有悔恨与无法原谅。既然这样,何不在坚守上善若水的善道呢?

其实,老子的上善若水教与我们应该乐善好施,奉献社会。当今社会,每个人与社会、与他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一个人做人处世必须有利于他人、有利于集体、有利于社会,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也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从更高层次上来讲,一个人努力为善,乐善好施,奉献社会,并积极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多做贡献,才能成就自己,实现并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能成就水的美德,相反,如果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想问题、办事情只从人的一己私利出发,只利己而不利人,甚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这样不仅个人无法立足于社会,更会败坏社会的道德风气。

上善若水,善德的流失,拥有灵魂的我们决不许就此放荡不羁、置之不理。让我们在老子上善若水的春风中沐浴阳光,以水为镜,找回本我,回归善的原点吧!

篇六:《高一期末作文题(1)》

江西省吉安市 2013-2014 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50 分) 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第六十七章) 老子“三宝”,这是两千多年前春秋末期老子的生存法宝。生活在当今社会的我们是否需要这“三宝”? 你对此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请选择一个角度或侧面作文。 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题目自拟。(3)不少于 700 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 透露个人相关信息。“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我有三宝,我一直都在持守着它。一个是慈爱,一个是节俭,一个是不出人头地。 范文: 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 应该是指对人对事都怀有一种慈爱, 仁爱的态度。 所谓 “敬人者,人恒敬之” 。 “慈”一方面表现出博大,从容的胸襟,另一方面也是指对人做事情不可过满过溢, 要保留有一定的余地。从大的方面来讲,“慈”是与万事万物,与天与地融为一体, 也体现了一种“道”的精神;从小的个人的方面来讲,对周围的人有慈爱之心,能 够帮助我们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俭”应该是一种简简单单,朴朴实实,实事求是的作风。现在社会人们都追求奢 侈的物质生活,房子要住大房子,车要开豪华车,吃要吃山珍野味,玩要玩得过瘾 刺激等等。所以人类越来越注重肉体的满足,而忽视对精神的追求。所以说很多人 无法独处,享受不了静坐。如果我们能将自身简单化----既有物质生活的简单化, 又有心理的简单化,少一点贪嗔痴念,那我们就会少很多的痛苦和烦恼,会有一个 比较幸福的人生。 “不敢为天下先”其实极有道理。老子说:“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古 往今来,凡是能成就大事者,没有一个不是先静观其变,只有在水到渠成之时才果 敢地行动的。往往是争先者,虽然这些人极其聪明,但耐不住寂寞,在事情成形成 势之前就盲目行动,导致被撞得头破血流,甚至丢失了性命。“不敢为天下先”绝 不能狭隘地认为是“枪打出头鸟”,而是做事情要审时度势,要有耐心。“天之道, 不争而善胜 ,不争而自来”。

篇七:《我眼中的老子》

我眼中的老子

在没学习这门选修课之前,我对老子的认识之停留在初高中课本上老子的简介: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他主张的无为而治,我认为他的意思是让人顺其自然发展,让事情也是顺其自然发展,不加干预。我以前的理解就是这是一种极其消极的想法:我不用刻意的去学习去进步而是等待外界来改变我,有的事情我不去争取而是等着机会来垂青我,这是一种被动的生活状态,在现在的社会这样的等待是无法取得进步的。

后来上了课,我才开始真正的了解老子。因为我以前对“无为而治”的曲解,我认为老子是个被动的消极的人,与世无争不去努力改变事物的人。可是了解了老子的生活轨迹,我发现老子的言论恰恰体现了他的智慧。

老子少年便极其聪颖,静思好学,常缠着家将要听国家兴衰、战争成败、祭祀占卜、观星测象之事。后来老子又如周求学,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三年而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老聃处其中,如蛟龙游入大海,海阔凭龙跃;如雄鹰展翅蓝天,天高任鸟飞。老聃如饥似渴,博览泛观,渐臻佳境,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旨,三年后又迁任守藏室史,名闻遐迩,声播海内。因为老子学士渊博名声大,孔子也来向老子学习求教。{今天老子真高兴作文}.

老子任周守藏室史时,一日,老子忽得家讯,言家母病危,于是报请天子,归家省视。待回到家时,母已辞世。面对茫茫大地上一堆黄土,思想九泉之下母亲之灵,回忆母亲慈祥容貌、养育之恩,老子先是悲痛欲绝,寝食俱废,席地而坐,沉思冥想,后来大彻大悟,看透了生死之事。

老子守丧期满返周后几年,周王室发生内乱,王子朝率兵攻下刘公之邑。周敬王受迫。当时晋国强盛,出兵救援周敬王。王子朝势孤,与旧僚携周王室典籍逃亡楚国。老子蒙受失

职之责,受牵连而辞旧职。于是离宫归隐,骑一青牛,欲出函谷关,西游秦国,离开周王朝洛邑不远,但见四野一片荒凉。断垣颓壁,井栏摧折,阡陌错断,田园荒芜,枯草瑟瑟。田野里不见耕种之马,大道上却战马奔驰不息,有的马还拖着大肚子艰难地尾追其后。目睹此景,老子心如刀绞,知道周国离亡国不远了。

函谷关守关官员关尹见到老子,请求老子著书,老子允诺,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人称《道经》。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故人称为《德经》,合称《道德经》。《道经》言宇宙本根,含天地变化之机,蕴阴阳变幻之妙;下篇《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

《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共81章,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属下篇德经,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全文共计五千字左右。

老子博大精深的的智慧在《道德经》里毫无保留的体现了出来,比如第十一章无为之用:

三 十 辐 ,共 一 毂 ,当 其 无 ,有 车 之 用 。埏 埴 以 为 器 ,当 其 无 ,有 器 之 用 。凿 户 牖 以 为 室 ,当 其 无 ,有 室 之 用 。故 有 之 以 为 利 ,无 之 以 为 用 。意思是:三十根辐条围成一个轱辘,是因为中间有空车才能行进。燃烧粘土使其成为器皿,因为中间有空器皿才能容纳。开凿门窗建造居室,因为中间有空居室才能居住。所以有形的东西之所以被人们利用,是因为看不见的无形在起作用。这章讲了有与无的关系,有了无,才能出现有。万事万物都要留有空间,留有余地,留有不确定性,留有未完成性,留有空白,也就是一定要有“无”的存在。

现代我们追求的是“有”,甚至可是说是拼命的追求“满”:我的屋子一定要用家具填的满满的才是家,我的作文一定要引经据典全是大道理,我说的话一定要面面俱到囊括一切。我们似乎觉得追求到了“满”,就是追求到了完美。可是老子告诉我们的是:“有”一定要有“无”才能体现“有”的价值。真正美丽的图画并不是全幅都画满了东西,而是留下一片空白令人想象,衬托所画之物的美好;真正会说话的人并不会把话全部说完,而是留下一些话引人回味。

这让我想到了无为而治,作为一种治国理想,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而且一再强调无为才能无不为。所以“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过多的干预、顺其自然、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

做到自我实现。

还有老子所说的顺其自然,并不是自己不去积极主动的做事情而是被动等着事情发生,老子的意思是不去过多的干预事情的发生和发展,不去强硬的改变它,事情该来的总会来,不论是好是坏我们都应该坦然接受,而不是说为了逃避什么而去改变事物的发展轨迹。

我觉得最能体现老子的智慧的就是那一个“道”字了,这一个字包含了太多太多意思。我总认为,道就是道理的道,道理的道就和理字的意思一样,就是解释事物发展的缘由,阐述了一种规律。但是这样的解释好像总是少了什么,并不能完全解释“道”的含义。老子所说的“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它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是一种好像用语言无法表达,只能用心体会的独特感受。我们能感受到“道”,理解“道”中的一部分,可是当别人问我们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该怎么样解释,就是那一种神圣而又静谧的感觉,但却说不清道不明。“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今天老子真高兴作文}.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质”、思虑的“精神”、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本根。“物质”、“精神”、“规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无极,“道”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万物的源头根本。

而老子所说的“德”也不是我所认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

总感觉老子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他对什么事情都有很深刻的看法,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比如我们总觉得锋利的刀子是厉害的,柔软的绳子就在战场上派不上用场。但是老子却能看到事物的另一面:牙齿虽然坚硬,但人老了牙齿就会全部掉光了;而舌头虽然柔软,它却可以一直待在嘴巴里。这个道理运用在生活中再适合不过了,做人如果不懂得处事圆滑做事柔软留有余地,那么他就不可能在某个职位上做到最后。

老子的所有学说,都可以运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大到管理国家,小到自身发展修身养性,都适用。而且不随时间的推移而过时,几千年前悟出来的道理,放在当代社会依旧可以让我们看事物更透彻,做事情更圆满。使我们的人生达到更高的境界。这就是老子的学说,道家思想能够流传至今的原因。

老子能总结出那么多常人看不透的道理,真不愧是一位伟大的智者!

《我眼中的老子》 学院:化工班级:化

姓名:刁洁学号:

序号: 13-2 201310508022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