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感人在哪

时间:2021-10-10 17:36:06 五年级作文

篇一:《丰碑》

五年级语文《丰碑 》 教学设计

徐世玉

读教材:

《丰碑》写的是红军过云中山时的一个故事,虽然也有语言、动作的刻画,但与《军神》一文的写法极为不同。

《军神》描写主人公的语言、动作,而本文更多的是描写将军的语言、动作,而非主人公军需处长,字课文中有两处第7、13自然段对军需处长做了场面刻画,是正面描写,而将军一系列语言、动作起烘托陪衬作用,塑造军需处长那如“丰碑”的精神,而此文中,这位军需处长和将军都没有具体姓名,只知道是红军,此文更多的是表达对如军需处长这样的无数革命先烈的缅怀。

文中“晶莹的丰碑”不仅仅是指军需处长被大雪覆盖着身体的模样,更重要的是指他在棉衣缺少,天气极为恶劣的条件下能够舍己为人的精神。而文中的环境描写在刻画人物尤其显得重要。“狂风怒吼”、“大雪纷飞,风雪弥漫”“风,更猛了!雪,更大了!”等词句,不仅突出了自然条件的恶劣,也是推动股市情节发展,也文中将军神态、动作的变化以及军需处长的牺牲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目标:

1、通过人物的的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深刻领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正确理解“丰碑”的含义

2、学习作者按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记叙的方法

3、在阅读中感受并继承革命者恪尽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4、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感受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正确理解“丰碑”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两万五千 里的 长征,两万五千里的艰险,红军战士经历千辛万苦,经受种种磨难,其间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有这样一支为后续部队开辟道路的红军队伍,他们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在这恶劣的环境中发生了一个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1、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师手势示意生齐读课题——“丰碑”)

2、同学们见过碑吗?在哪里见过?什么是“丰碑”?

[板书: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功绩]

3、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课文中的丰碑指什么吗?

[板书:军需处长]课文中哪一句话直接把军需处长和丰碑联系起来呢?请用“——”把它划出来。

4、出示第13自然段: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明确“丰碑”在课文中指的是军需处长。

谁能围绕这句话提出问题?(为什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着重要解决的问题。

二、人景联系,感受“丰碑”

引导:军需处长的身体怎么会成为一座晶莹的丰碑?

1、快速浏览课文第3—13自然段,边读边想。

A、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B、文中最令你感动的人物是谁?

C、读一读第七自然段:画出描写军需处长动作、神态及外貌的句子。

2、出示第7自然段: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也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要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贴在他的身上。

3、学生自主阅读:自己读读这段话,说说你的理解。在谈中引导关注“冻僵”

4、“冻僵”什么意思?

5、为什么这位老战士会被冻僵?

预计一:气候恶劣

①联系第一自然段: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学生可能会谈到“冰天雪地”“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引导学生关注一个词“吞掉”

②“吞掉”平常事用在什么地方?如“大象一口吞掉了小鹿”

引导学生感悟:“吞掉”是用在有生命的动物“吞掉”一般是强大的将弱小的吃掉

③文中指的是什么“吞掉”这支队伍? 狂风 大雪 严寒 恶劣的天气

④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里,狂风、大雪、严寒,这所有的一切似乎是那么强大,二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在它们面前似乎是那么弱小。你从这个“吞掉”感受到什么?

(红军前进的艰难,天气的恶劣,环境的恶劣„„)

⑤你看,文章中的语言,这一个“吞掉”将红军的艰难,天气的恶劣,形象地呈现在我们眼前。请你用朗

读将我们感受到的表达出来。

预计二:装备很差

①一个军队的装备有哪些东西?

武器、衣服等一些其他行军的东西。

②装备很差,让你想到了:他们的武器可能是——,他们的干粮——,他们御寒的棉衣——

③出示: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贴在他的身上。

引导关注“贴”:同学们,请读读这句话,这里的一个词在这里似乎不太准确。

④平常,我们说衣服是怎样在身上? 穿

⑤而这里用了一个“贴”,它和穿有什么不同?

学生交流,若生不明白,引导:

“贴”这个词,一般用在哪里?比如:我把一张奖状贴在墙上。这个“贴”相当于“粘”,奖状与墙之间 有没有其他东西?而“穿”不同。孩子们,你的衣服穿在身上,里面还有其他衣服吗?你的衣服能不能说贴在身上?

但即使你只穿了一件衣服,也不能说贴在身体上,这又是为什么?还是刚才的例子,一张奖状贴在墙上,是什么使它贴在墙上?同样地,在当时,又是什么使衣服紧紧贴在他的身上?

衣服单薄,大雪纷飞,雪落在衣服上,化成雪水,将他的衣服贴在身上

⑥这一个“贴”字形象地告诉我们,他因为衣服单薄,天气寒冷而被冻僵了。

⑦读第7自然段

三、图文联系,感悟“丰碑”

1.读着第七自然段,我们很自然地感受到这位老战士在死神面前,他是那样——用书上的词语来形容,板书:镇定、安详

2.指名读文中刻画他镇定、安详的句子并出示:

他一动也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 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要向战友借火。{丰碑感人在哪}.

你是从哪些举动中感受到他的镇定、安详,将有关的词语圈出来,并写下你的体会,交流

预设:中指和食指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

当时的他正在吸烟左手微微向前伸着,似乎向战友借火

他们说的这些都可以理解为他安详,可书上怎么说他是镇定地,你又是怎么理解?

若你了解到他就是均需处长,你对这“镇定、安详”又会有不一样的理解

引导:军需处长是干什么的?军需处长掌握着这个部队所需的供给

a 看到战士没有在冰天雪地里倒下,感到安慰,所以„„

b 自己把所有的棉衣都发给了战士,连自己都没有,尽到了职责„„

c 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死而无怨,所以„„)

老战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点明中心“不怕牺牲,舍己为人” [板书:舍己为人]

3、指导朗读、师生评议。

让我们怀着对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齐读这一自然段。

4、.过渡:课文不仅直接描写老战士牺牲时的样子与神态,还通过刻画谁来表现老战士的精神?

5、.自由组合讨论研究:认真朗读课文第3至14自然段,用曲线画出文中描写将军神态、情绪变化的有关句子,细读这些句子,想想该怎么读?为什么要这样读?

6、组织学生自学研究。

7、抓住重点句子,反复朗读体会人物感情。

①“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着急]

②“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愤怒]

③“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愤怒]

④“将军愣住了„„敬了一个军礼。”[震惊、敬佩]

⑤“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自豪]

点拨:

①“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可能想些什么?”

[屏幕上显示了将军向军需处长敬礼的图画]

②“大家自己再轻声读第12自然段,仔细体会将军的这些想法作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我们怎样读才能把将军的情感变化的过程读出来?”(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

③“同学们,将军向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军礼,它表达了将军的千言万语,表达了对军需处长的沉痛哀悼和无限崇敬。是啊,这样的好战士,谁不敬佩呢?

让我们带着无比崇敬和无比自豪的感情再读第7自然段,体会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⑤过渡:军需处长的精神在红军战士心中树起一座晶莹的丰碑,可见军需处长的精神对战士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具体表现在哪?

A 先前将军有这种信心吗?你从哪里知道的,请读出有关句子。(生读第2自然段。)[板书:担心]

A是啊,将军先前是那样的担心,现在又是这样的充满了必胜的信心。请大家再通过朗读来体会这种情感。

B战士们又是怎样的呢?“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说明了什么?

C战士们必胜的信念来自于军需处长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质,请大家再读第7自然段,体会战士们走过军需处长前面的这种感情!

⑥过渡:有了军需处长的这种舍己为人精神,任何艰难险阻,任何强大的敌人,都是可以战胜的。所以,课文最后一句告诉我们(师生齐读字幕: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篇二:《丰碑》

《丰碑》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丰碑》。

一、说教材:

教材地位和作用:

《丰碑》是小学语文的一篇讲读课文,它和本组另外三篇课文一起共同承担着复习巩固前一组课文所学习的“分清课文主次”的教学任务。

教材内容:本文以饱含深情的笔触为观众演绎了一位英雄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行进,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在供应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军需处长把棉衣发给了战士们,而自已只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过云中山时被严寒冻死了。从中,体现了他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

本文的重点:

1.第七自然段: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

2.将军的几次神态变化,包括吃惊、激动、难过,内疚、自豪,从侧面衬托出了军需处长的高贵品质。

本文的难点 :

当将军知道了被严寒冻死的老战士,就是掌管着全军棉衣的军需处长时,他的动作,表情,也就是课文12小节。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让学生运用前一组课文所学习的分清课文主次的方法,分清本文的主次。(这是本单元的训练要求)。

3.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学习他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高贵品质。从中,使学生受到这种精神的感染和熏陶,这是本文的中心所在。

4.背诵你喜欢的段落,体现新大纲“加强语言积累”的训练要求。

二、说教法、学法。

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朗读感悟法,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朗读感悟法和合作交流法,以体现“学生 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三、教学程序:

本篇课文的教学分两课时进行:

第一课时

(一)导入:(出示插图):让学生感知红军长征途中,爬雪山,过草地等历经千辛万苦的情境,以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故事,题目叫《丰碑》。在这里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这样既可以把学生带入到当时的情境当中,又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二)让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知道本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三)让学生自由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再汇报交流,完成第一个教学目标。

(四)学生再读课文,分清主次:让学生利用第六组课文所学习的分清课文主次的方法,分清本文的主次:让他们明白课文详细描写了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形象和将军的语言,神态的变化,这两个内容是主要的,2)对红军部队的任务和所遇到的重重困难写的比较简略,这是次要的,这一训练体现了本单元的训练要求,完成了第二个教学目标。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部分。

出示课件:在冰天雪地里,一支装备很差的队伍,正艰难行进着。大雪纷飞,狂风呼啸,整个云中山似乎被严寒冻成了一个大冰坨。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再让他们齐读一、二自然段,从中提取语言材料,并进行思维加工,汇报朗读情况,通过图文结合,感悟出红军战士所处环境的恶劣和即将面临的重重困难。

2.学习第二部分。

(1)让学生自由读3—7自然段,说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让他们知道一个老战士冻死了,然后,交流汇报体现老战士冻死了的相关内容。

(2)学习将军知道老战士被冻死后的神态和语言,重点指导反复朗读: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肌肉抖动着。体会出将军{丰碑感人在哪}.

激动、难过的感情变化。依据新大纲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在这部分的教学当中,我主要采用了朗读感悟法:A先分角色朗读,整体感知,B再试着自读,交流朗读情况,此时,学生的感情可能比较单调,我重点指导他们用沉重的心情读出将军的激动和难过,C再加以教师的范读,学生的齐读,让他们在读中领悟到将军悲痛、气愤的心情以及强烈责备的语气。

(3)当战士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时,我引发学生思考:掌管着全军给养,被服等物质需要的军需处长竟然活活地冻死了,那么,他冻死时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再让学生回到第七小节的学习。先出示课件: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着光秃秃的树干,神态镇定安详,右手夹着旱烟,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为战友们指明前进的方向,然后引导学生从军需处长的动作、神态,穿着当中去体会他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高贵品质。在此,我着重引导学生理解军需处长冻死了,为什么却那么镇定,那么安详?让学生小组交流再汇报,另外,此处教学时,我还设计了一个发散性问题,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发散点是:“军需处长牺牲的时候,左手微微向前伸着,他在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表个人意见,以此提炼出军需处长那种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高贵品质以及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这部分的教学,我主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当将军知道冻死的老战士就是掌管着全军棉衣的军需处长时,他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了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