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我对你说作文800 我想对你说作文800字

时间:2020-06-02 00:00:00 800字

篇一:《我眼中的宋江》

我眼中的宋江

我眼中的宋江

在梁山一百零八将中排名第一的宋江是大家众所周知的人物,谈起他,有人滔滔不绝,有人议论纷纷;有人说他是英雄,也有人说他是坏蛋…… 在我眼中的宋江有好也有坏,在受招安前是鼎鼎大名的英雄,受招安时,显得比较窝囊,明明可以打下宋国,杀死以高俅为首的六大恶人。可他还是接受了招安,高俅是何等的奸诈,会让宋江及宋江的一百零八个弟兄与他共存吗?宋江在接到高俅的命令,就去攻辽,攻方腊,害死了七十二个弟兄。回到朝廷还不是被高俅用加毒的御酒害死了。

宋江在梁山事业上发展的功绩是不可否认的,他积极发展工业和农业,为梁山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兵器,从而促使各个战役的胜利。另一方面,他以意气为重,结识了后来的一百零八将,当中也有许多坎坎苛苛,比如在结识燕顺时,险些丧命,幸亏天命有缘,收拢了以燕顺为首的三名大将;三打祝家庄,可谓不打不相识,不仅又得到了几员大将,还帮王英找了一个好夫人。

宋江也很倒霉,救了与花容一起做清风太守的人的夫人,却被那妇人诬陷,被那妇人的丈夫,也就是太守追杀,关进了牢房,幸亏花容等人前来救出他,否则他就又完了,刚遭一劫,又来一劫,宋江差点小命又丧在李俊的手里,幸好其慧眼识英雄,加入了宋江的阵营。

看着宋江攻占了一个又一个的城,高俅不免开始担心起来,担

心宋江攻占京城后地位不保,急忙分析宋江个人的弱点,了解到宋江很早就想接

受招安,于是就上书皇上,要求前去招安,皇帝已经十分懦弱,急忙派高俅去招安。 宋江听到这个消息,不顾兄弟们的反对,毅然同意了高俅要求招安的建议,宋江本是朝廷的小官,对反对朝廷不是很愿意,如今朝廷愿意来招安,他认为,何乐而不为呢?高俅松了口气,却又想加害与宋江和他的一百零八个弟兄,便派宋江和他的弟兄们去打辽,却不尽高俅意,宋江等人无一伤亡。他不死心,又让宋江去攻方腊,这下好了,一百零八个弟兄死伤七十二员,宋江是后悔也来不及了,这下,他对做官就不在意了,想辞官隐居,却被高俅赶尽杀绝,用御酒毒死了。 吴用与花容得知后,就在宋江坟前双双上吊.这下又夭折了三人,宋江自己也死了。梁山就在宋江手中灭亡了,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啊!

篇二:《宋江赏析》

宋江人物赏析{宋江我对你说作文800}.

政务文秘一班

2012080002

展欣月

《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分析

一 宋江儒文化的心理内容

在中国的几部古典小说名著中,《水浒传》或许是最惹争议的文本之一,自其诞生之日始便聚讼纷纭,至今未有止歇。仅就该书主旨命意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宋江形象的研究来看,已经林林总总,异说不下十数种,有些分歧还相当大。大致而言,明清两代或主“忠义”说,认为宋江是“忠义之烈”;或主“诲盗”说,认为宋江是欲取赵宋而代之的“奸雄”,前者以李贽为代表,后者以金圣叹为代表,两者存在较严重的对立。建国以后,虽然受到政治功利、庸俗社会学等不良学风的影响,《水浒传》研究一度沦为政治斗争的传声筒,但总体成就上是大为进步了,各种研究方法和视角为大家所采用,真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经过驳难和讨论,学界大致认为“农民起义”说、“忠奸斗争”说和“市民”说立论较合理,而且互相之间存在互补的空间。

应该说,《水浒传》是一部相当复杂矛盾的书,在一些比较根本的问题如宋江形象、梁山起义的性质上,任何阅读者都能分明地感受到这些矛盾,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发现它,而是如何解释它,本文只从主要人物形象的文化内涵的角度,来探讨小说存在矛盾的原因。

欲解读《水浒传》一书,必先解读宋江其人,但宋江又是个极为复杂、不易解读的人物。金圣叹感叹:“读此一部书者,亦读一百七人传最易,读宋江传最难也”(第35回回评)。于是,有许之为“忠义之烈”的,有斥其为奸雄假人的,有赞颂其人民性、革命性光辉的,有批判其妥协投降的,分歧之大恐怕为其他古典小说人物所没有。张国光还提出了“两个宋江”的命题[1]。其实,宋江还是一个宋江,只不过其心理结构上有两个价值尺度,它们有时和谐有时悖逆地存在于宋江身上。

价值尺度之一是基于儒文化背景的对于群体秩序的归附和维护。或者说是基于理性精神的儒文化心态。宋江作为中小地主出身的人,本来完全可以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但或许由于文才有限,他只做了衙门里的一名吏员,这与传统知识者报国平天下的志向差距太大,但他并未灰心,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里周贫济病,稳定社会,“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第18回),因此得到了及时雨的称誉。后来,因为人命官司而流落江湖,他一方面与江湖豪杰交往甚密,一方面又不肯落草,陷自己于不忠不义,这说明他对正常的社会秩序仍然是维护的,对好汉们做私商生意的行径并不赞同。江州劫法场之后,宋江再也不能在正常体制内生存了,不得已上了梁山。上山后就一再宣称“全借水泊里避难,只待朝廷赦罪招安”,打起“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旗号,标榜“仁”、“忠义”、“同著功勋于国”等,都是儒家立德、立功、立言的具体表现。为招安一事,他甚至不惜使兄弟间的矛盾公开化。招安成功后,他终于名正言顺地为维护国家秩序而鞠躬尽瘁了,于是征辽、平田虎王庆、征方腊,一系列军事行动令一百零八人死伤殆尽,直到最后受到不公正待遇而被赐死,他仍然忠心不悔地表白:“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而且为了不致激起秩序的再度混乱,他还将李逵这团烈火熄灭。纵观宋江的一生行事可见,儒文化是他的心理根基,其孝义之名、其忠心之举、其无辜赐死而无悔的结局,都应从这一心理基础得到

解释,以前评说宋江时,总说他搞投降主义,其实是不确的,宋江在本心上并没有颠覆赵宋王朝和封建秩序之意,当然也就无所谓投降的问题。

但是,如果宋江仅仅只有儒文化的心理内容,只有基于理性的精神,他就不可能成为众多英雄豪杰信服的宋公明哥哥。《宋史》等史料里记载宋江“转掠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明显地对封建政体造成了破坏性冲击,虽然在小说中被改写成了为招安而与官军对敌,削弱了阶级对立斗争色彩,增强了政治忠奸斗争意味,但是黄人在《小说小话》里还是别具只眼地指出宋江形象的蓝本是《史记•游侠列传》的郭解[2]。陈洪《金圣叹传论》中还具体指出了宋江性格的三个来源:一是“山大王”;二是由《史记•游侠列传》中郭解而来的侠义精神;三是儒家人格理想的忠孝思想。宋江心理结构中的另一价值尺度就是快意恩仇,打抱不平的心性,这是基于生命血性的侠文化心态,其表现形态有:

二、侠的帮派性

宋江身为县衙押司,却从小“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第18回),况且在衙门中办事,多有结识江湖好汉的机会。结识的方法无非一是仗义疏财,尽力资助;二是以刀笔精通,吏道纯熟而开脱人罪。书中第18回,有一句写他“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就隐约地透漏了宋江因私情而枉法的消息,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他私放晁盖。当宋江得知晁盖的抢劫案正被官府侦察时,心里寻思的却是:“晁盖是心腹兄弟,他如今犯了弥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一个治安执法系统的公职人员却与抢劫案的首犯结为心腹兄弟,岂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既然明知道劫夺生辰纲犯了弥天大罪,却又冒着偌大干系通风报信,岂不是知法犯法?宋江对其中利害其实深知,所以他才在阎婆惜讹诈时,不惜将其杀死而亡命江湖。从正常的法制观念来看,宋江私放晁盖是首度枉法而错,宋江杀惜是再度犯法而错,两次举动都是只凭个人血性私情而置国家法纪于不顾。这其中体现的其实是游民社会的帮派性,是只讲敌我私恩,不讲是非,彼此认同合作的帮派性,也就是所谓的江湖义气,它对正常的社会秩序无疑是具有破坏性的。

三、侠的反社会性

例子是宋江浔阳楼上的题诗,那可不是一般的酒后醉语,而是长期被抑后的心迹表露,看他《西江月》中的:“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绝句中的:“他年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等句,反社会性不是异常分明吗?宋江被解至江州途中,众好汉多次欲劫夺其上山,均为其所阻,似乎颇尊法度,此处却又以“血染浔阳江口”作为一洗冤仇之快意,岂不自相矛盾?金圣叹是不以“忠义”之名许宋江的,他认为宋江就是“不轨于正义”的盗魁侠首。第57回回评指出“私放晁盖,亦谁逼之”,“浔阳题诗,反思报仇,不知谁是其仇”。这种基于帮派性之上的私恩私仇,对正常的社会性是具有破坏性力量的。但宋江又不是彻头彻尾的侠士,其心理基础仍然是儒家的,所以当黄文炳识破其反诗后,他就必欲除之而后快,不惜以异常残酷的手段将其杀死(由李逵操刀执行)。在这里,侠的手段又做了儒的目的的护法。

篇三:《宋江的启示》

宋江的启示

在我们中国,“领导”是一个不得不令人肃然起敬的词汇,无论在背后有多么的埋怨和不屑,为了自己的生计和前程,在听到这个词汇之后,也必须强打起十二分精神,做出各种恭敬顺从的神态。鉴于领导如此这般的威严和权势,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做一个“领导”,即使做不了大领导、中领导,做一个可以作威作福的小领导也可以考虑嘛。

虽然大多数人自认奇才乃至天才,常常悲叹命运不公、怀才不遇,其实依照正态分布,残酷的现实是:大多数人都是庸才!一个庸才怎样才能当上“领导”并胜任愉快,我相信肯定大有市场,有成千上万的人感兴趣。最近结束的电视剧又让古典名著《水浒》热闹了一回,其实庸才当领导的答案就在其中,宋江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遥想那梁山泊聚拢了一大批来源复杂的造反分子,有像林冲、杨志这样被官府逼上梁山的官吏,也有像柴进、卢俊义这样的富二代,也不乏杀人放火的泼皮无赖、鸡鸣狗盗的三教九流。属于一个典型的非正式组织,领导不是简单的上级任命了事,加之历经了王伦、晁盖两代首领,内部关系盘根错节,而宋江能将这一群乌合之众管理得井井有条,转变为一支纪律严明的正规军,其领导才能不可谓不出众。{宋江我对你说作文800}.

宋江起初只是一个刀笔小吏,其后更成为朝廷罪犯,在梁山论资历比不上林冲,论“仗义疏财”比不上柴进,论计谋比不上吴用,论武艺更是稀松平常,按照晁盖的遗嘱,他根本没有希望当领导,可他却

当仁不让的坐上了梁山的头把交椅,其借鉴意义不言自明。水浒书中介绍宋江“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第18回)。但看完全书,宋江唯一制服的人就是柔弱轻佻的阎婆惜,遇到其他的人,只要动手立马俯首就擒。可笑的是,他竟然还传授武艺给孔明、孔亮两兄弟,被二人尊称为师父,可见其“毁人不倦”。 宋江“身材黑矮,貌拙才疏,文不能安邦,武不能服众,手无缚鸡之力,身无寸箭之功”(第68回),加之家境一般,官位低下,竟然赢得了“山东及时雨”的美名,令天下英雄人人敬仰,见面即喊“大哥”,“推金山,倒玉柱,纳头便拜”,不仅风光一时,还名垂青史。个中秘密,细细品味起来,也许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出色的交际手腕

初见武松,显示了宋江明显高于柴进的交际能力(第23回)。武松在柴进庄上大吃大喝了一年,因为性格不合遭到冷落。本来是一次很不愉快的碰面,但宋江被冒犯之后毫不记仇,反而热情邀他入席。在了解了武松的遭遇后,真情抚慰,又送衣服又送钱,分别之时送出十里开外,依依惜别结拜为兄弟,用柔情深深打动了武松这个铁汉。 对待李逵,宋江表现出了高于戴宗的交际水平(第38回)。一是慷慨拿出十两银子给李逵,知道他赌钱输了也不在乎,二是李逵直呼“黑宋江”,并要求大碗喝酒被戴宗呵斥,宋江都顺应了李逵的要求,使得两人的关系迅速升温。

当杨雄、石秀来投奔梁山时,宋江又一次展示了远超晁盖的交际手腕(第47回)。晁盖当下要将他二人砍头,原因在于“这厮两个,把梁山泊好汉的名目去偷鸡吃,因此连累我等受辱”。宋江等人都觉得不妥,这样不是断了江湖好汉们投奔梁山的贤路吗?当然处理起来也要顾及晁盖的颜面,宋江鼓动三寸不烂之舌,说得大家都心悦诚服。 宋江善于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常常放下身段,给对方足够的面子。在擒获了秦明、关胜、呼延灼、卢俊义等人后,都是让座请罪,中国人最讲究面子,被俘之后必须要有个台阶才好下来。对朝廷大臣宿元景、陈宗善、高俅等人,不但礼仪周到,而且分别时还有金银财宝相送。总之,无论是做过一官半职的,还是草莽英雄,或是文人雅士,宋江交往起来都可以说是得心应手、如鱼得水。

要说宋江这一套在哪里吃不开,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他不太擅长与女人打交道,在与阎婆惜交往中输给了张文远,在清风山又被刘知寨的老婆恩将仇报了一回,与李师师交往时也远不如燕青的乖巧机灵。 其二,精心塑造个人品牌

宋江有意结交江湖人士,小心维护自己的正面形象,书中写到:“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不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霍,视金如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第18回)。于是“及时雨”、“呼保义”以及“孝义黑三郎”的声名远播,宋江的名声有

多大?看鲁智深道:“今日也有人说宋三郎好,明日也有人说宋三郎好,众人说他的名字,甛的洒家耳朵也聋了,想必是个真男子,以致天下闻名”。先后有燕顺、武松、李俊、石勇等只听宋江名号,立即尊为贵宾,好名声让他多次逢凶化吉。

每每遇到兄弟落难,宋江都会洒下热泪,哭上一鼻子,尤其在小说收尾阶段。当然这里面有没有表演的成分,很难判断,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他给众人留下的是他“重情重义”的深刻印象。{宋江我对你说作文800}.

其三,高技巧地处理纠纷

除了上述杨雄、石秀投奔梁山的事件,对其他纠纷的处理,也显示了宋江娴熟的技巧。在招安设想遇到武松、李逵反对时,就拿李逵开刀,但也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对武松则不会公开发作,而是私下动之以情。招安之后,有手下军士杀死克扣赏赐的厢官,他说动那个军士甘愿受死,断绝了朝廷问罪的理由,一面请托宿太尉从中斡旋,比较圆满地化解了一场危机。

梁山上108个好汉,性格背景差异很大,其中不乏杀人放火、鸡鸣狗盗之徒。而宋江能够合理分拨,各尽其用,做到秩序井然,人人满意,比如吴用管策划、戴宗管情报、李应管财务、柴进管接待,包括五虎上将、马、步兵头领等的安排,无不充分发挥了每个人的特长。 其四,对内对外善于造势

宋江利用当时人们的迷信思想,一会儿是九天玄女暗授兵法,一会儿又是天降石碣安排座次,假借天意对内造势,确立自己的地位,显示了他的城府和权谋。

宋江为了实现“招安”这一目标,就需要引起朝廷重视,对外造势,这里的方法一个是战争造势,通过隔三差五地打打仗,一会儿大名府,一会儿祝家庄,不断收编各路英雄扩充队伍,展现梁山的实力,既让朝廷高官寝食难安,又绝了他们“武力征讨”的念头。另一个是舆论造势,打出“替天行道”的大旗,昭告天下梁山英雄非为打家劫舍,而是渴望为朝廷效力,招安之门永远敞开,只有朝廷与梁山合作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实现利益最大化。

综上所述,宋江无疑是梁山好汉中情商最高的人,他之所以能够坐上头把交椅,完全是性格使然,是顺理成章的结果。也许与其他领导相比,宋江并非庸才,特别是在中国这种人际关系主导型的社会里。

篇四:《假如我是宋江》

假如我是宋江

“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 …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 … ”当初听到这首歌时,我都会摩拳擦掌,热血沸腾,自己的心似乎被林冲、武松、鲁智深这些人物抓住了,总是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当一个水泊梁山里的英雄好汉。可是当我把《水浒传》全书看完后,心中窝了一把火,异常郁闷,发现宋江这个人真实又可怜又可恨,就是他送了弟兄们的性命,如果我是宋江,一定会改变梁山弟兄们的命运,改写历史。

如果我是宋江,一定不会有招安这个想法,既然水泊梁山已经兵强马壮,那么就把这个昏庸无道的昏君给推翻了,正如李逵所说的“杀进东京,夺了鸟位”,这样,决不会“今日招安,明日招安,冷了弟兄们的心。”

如果我是宋江,一定不会把捉来的高俅好生侍待,让他吃饱喝足了之后睡一觉,第二天把他放走,使林冲因不能杀了高俅而气火攻心,积愤成疾。我要列数高俅的罪恶,先打他五十大板,大的不能太重,怕把他打死,我要让林冲老弟亲手杀了他,以解林冲的心头之恨。 如果我是宋江,我更不会去为那狗皇帝征讨方腊,导致情同手足的弟兄们死了那么多。我要和方腊联合起来,共灭宋朝,就像刘邦和项羽联合灭了秦朝一样。

如果我是宋江,我要建一个新朝廷,各个官吏都要像包拯那样清正廉洁,让百姓过上国泰民安的好日子。

如果我是宋江,哈哈!真的这样何来元的一统天下,历史将会改写!

篇五:《我看宋江》

我看宋江

内容摘要:

用余秋雨先生的话来讲:“宋江,一言难尽,十言难尽,百言难尽……”宋江可以说是一个性格复杂、备受争议、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一个人。说他真心待人,他又时时显示虚伪做作;说他义薄云天,他又城府极深;说他处心积虑谋反,他又对朝廷肝脑涂地;说他待人宽厚,他又时时做下凶残之事。宋江生不逢时,归顺朝廷后,任凭奸臣宰割,这是他无法避免的,注定命与名二者不可兼得,最后的舍命换名虽说上演了一幕悲剧,但这也是诸多因素作用下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

宋江 性格特点 招安 现实意义

引言

历史上的宋江

与《水浒传》中的一些杜撰出来的人物不同,历史上确有其人。很多史书、文人笔记里头都记录了关于宋江的一些零星记载。《宋史》上记载宋徽宗宣和三年(1122年),“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今山东),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东都事略》中也提到一名为候蒙的官员,曾向皇帝上书建议“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或足以平东南之乱”。历史上也确有宋江起义,《宋史》中有明确的记载。通过宋《宋史》的记载可知,宋江起义的时间在宣和元年到宣和三年。起义主要涉及的地域在太行山及山东及江苏北部一带,“横行河朔,转略十郡”。宋江起义的故事在宋史上能够记上一笔,在民间广为流传,足以说明它的影响。{宋江我对你说作文800}.

文学作品中的宋江

在《水浒传》中,宋江在一百单八将中排名第一,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面目黝黑,身材矮小,有一弟名唤宋清。宋江原本是郓城县押司,后加入梁山,在托塔天王晁盖阵亡后成为梁山的首领,极力主张接受朝廷的招安,并在被招安后率领梁山兄弟们先后攻打辽国以及田虎、王庆和方腊率领的起义军,回朝后不久被奸臣高俅等人用毒酒害死。有研究者认为,小说中宋江的生活原型是元末的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另外清代小说《荡寇志》描写了宋江起义被镇压的故事。宋江这个人物形象在《水浒传》中被刻画的可谓淋漓尽致,一直以来人们对他褒贬不一,关于宋江人物性格的优劣以及最后“被招安”的利弊,人们也是争论不休,各执己见。本文涉及到对宋江的评论及个人观点,对象均为文学作品中的宋江。下面我们就将具体了解一下宋江其人。

宋江的人物形象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曾引元人陈泰《所安遗集·补遗》中《江南曲序》,云其“童艸时,闻长老言宋江事”,“宋之为人,勇悍狂狭”。i《水浒传》成书过程中,又结合杂剧戏曲的刻画,对其人其事进行了全面“包装”。其实,宋江的形象一直不能讨好。黑宋江,因为他长得面黑,身体比较矮,这是就他的形体来讲的,并非如林冲、关胜等人英武特立,也不如吴用、公孙胜等人那样子温文尔雅,他长的其貌不扬。《容与堂刻本水浒传》沙弥怀林述语有“若夫宋江者,逢人便拜,见人便哭,自称曰‘小吏小吏’,或招曰‘罪人罪人’,的是假道学真强盗也,然能以此收拾人心,亦非无用人也。当时若使之为相,虽不敢曰休一个臣,亦必能以人事君,有可观者也。”ii金圣叹则认定作者“痛恨宋江奸诈”iii,他也认为“宋江是纯用术数去笼络人”,所以“时迁、宋江是一流人”,在一百单八人中“定考下下”。金圣叹这样评价:宋江不为骂死,不为雷震死,亦当自己羞死也矣。但大多数人不喜欢宋江,是因为他一直是梁山好汉中的主降派,并最终导致了起义军和他自己的悲剧命运。

宋江的性格特点

说到宋江的性格特点,我们要先说说宋江的四个绰号,这四个绰号实际上就是介绍了宋江其人:一个是黑宋江,因为他长得面黑,身体比较矮,这是就他的形体来讲的,其貌不扬。第二个是孝义黑三郎,讲的是他对待父母,讲究孝道,他的孝道贯穿到了他的思想当中,成为他思想的一个部分;第三个是及时雨,讲的是他仗义疏财,扶危济困,这在后面他陆续和弟兄们交往中能够看得出来。第四个是呼保义,在宋江生活的年代,“保义”已经成为一个使用非常泛滥的称呼,常用来指称达官贵人的奴仆,宋江称为“呼保义”,也就是自呼“保义”,即自谦为奴仆之意。这四个绰号实际上重点介绍了宋江平时的为人和喜好,而且都是正常工作之外的表现,比如“爱习枪棒”、“ 挥金似土”、“ 排难解纷”、“ 扶人之困”等等,这些好处多都具有一些江湖上的感觉,在民间宋江是一个喜欢做好事、愿意做好事的热心人,无论是在家庭伦理上还是在社会关系中他以自己的作为赢得了大家普遍的认可。还有从“浔阳楼宋江吟反诗”可以看出宋江有谋略,有志向,不满足于现状。

除此之外,虚伪(伪善)也是宋江的一个最大的特点,他善于收买人心,美化自己。宋江是仗义的,但他的仗义,很多的时候却总让人觉得他是有收买人心之嫌。宋江收买人心的方法无非是小恩小惠,小恩小惠是宋江惯用的伎俩。又如宋在江帮助别人后,常有意无意露出名号,说明他的内心深处洋溢着一种极度的虚荣感。上梁山前,他就是靠着这手看家本领,获得了“及时雨” 的美称。上梁山后,他更是把这招数运用的出神入化。梁山通过巧取豪夺,府库中装满了金银财宝,宋江假公济私,常常大大方方地把这“黄白之物”送给想要拉拢的人。于是,他竭力伪装出谦恭低下的模样,遇人便拜,见人就让,触情便哭,和颜悦色,一幅甘居人下,与世无争的潇脱形象。靠着这一着,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取之予之也是宋江的拿手好戏。在清风寨,为赚秦明入伙,宋江派兵伪装成秦兵,残杀了青州数千无辜百姓,使慕容知府误杀了秦明妻儿老小。秦明盛怒,宋江却轻描淡写地说:“不恁地时,兄长如何肯死心塌地。虽然没了嫂夫人,宋江恰知得花知寨有一妹,甚是贤慧,宋江情愿主婚,与总管为室。”iv秦明于是感恩戴德,放心归顺。当年刘玄德面对曹兵追赶,尚且能带着百姓一起逃生,不忍抛弃,宋江却为了赚取秦明,滥杀无辜,这难道是仁德之为?宋江通过这种取之予之的方法,笼络了不少人,收买了不少的人心,从中也美化了自己。

革命派还是投降派

对于宋江的评论,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宋江是个混进农民队伍中的地主阶级代表人物,是孔孟之道的忠实信徒,农民革命的叛卖者,封建统治者的走狗。有些人则认为宋江虽然具有浓厚的封建阶级忠君思想,但他有积极反抗的一面,纵有缺点和错误,仍不失为一个优秀的农民起义领袖。另外还有投降主义论,农民起义蛀虫论等观点,各执一词,但总体分为两

派:革命派和投降派。{宋江我对你说作文800}.

宋江究竟是革命派,还是投降派?这是重大的原则问题。鲁迅早在一九三○年一月发表的 《流氓的变迁》一文中,在分析了《水浒》中“所反对的是奸臣,不是天子”以后,就深刻地《水浒》作了如下的评论:“一部 《水浒》 ,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 这段精辟的议论,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水浒》宣扬投降主义路线的本质,揭穿了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的宋江这类投降派的真面目。《水浒》只反贪官,不反对皇帝,就连那个腐朽的宋徽宗,也被歌颂为“至圣至明”的天子,说他“求贤”,“爱民”,“博施济众”,不好的只是高俅等几个“奸臣”。一部《水浒》被冠之以“忠义”二字,忠于谁呢?当然只能是忠于皇帝,忠于朝廷。宋江直到临死前,还一再表白:“我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不肯半点欺心。„„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 说宋江是投降派,“终于是奴才”,有些人是不同意的。在他们的心目中,宋江是农民起义的“非常杰出的领袖”v,代表了整个农民阶级的意志、愿望,甚至连他的投降也是反映了农民起义的历史局限性。究竟是鲁迅正确,还是这些人的观点正确呢?我觉得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古而来的:路线问题。宋江走的是哪条路?他又是怎样走完这条自己选择的道路的呢?

我说宋江

我们判断一个人究竟代表哪个阶级,并不仅仅看他的出身和职业,而是看他的思想和行为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他所实行的是一条什么样的政治路线。

还记得宋江虚伪的面目吗?梁山之上,英雄聚义,口口将宋江称作哥哥,殊不知宋江在上梁山以前,就对要去二龙山入伙的武松说了一段推心置腹的私房话:“兄弟,你只顾自己前程万里,„„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撺掇鲁智深、杨志投降了。日后但是去边上,一枪一刀,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得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这番话,是宋江的丑恶灵魂的自我暴露。“青史留名”就是他今生之最大的追求,得此便“不枉为人”了。于是他终生为之奋斗的就是要“撺掇”农民起义军投降,把他们引进地主阶级的屠场;同时,他自己踏着农民起义军的尸体爬上去,借以升官发财,封妻荫子。他唠唠叨叨嘱咐武松去做的也就是这件事。所以他一上梁山,就结党营私,排除异己,篡夺了梁山起义军的领导权,用他的投降主义的路线代替了晁盖坚持农民起义的路线。他把晁盖的聚义厅改成忠义堂,一字之差,却反映了农民和地主这两个对立阶级的不同的世界观。“聚义”是要起义,要革命;而“忠义”则是要招安,要投降,这不明明白白地反映了两条路线的对立吗?

宋江打起了“替天行道”的旗号。他心目中的“天”,就是皇帝和朝廷;他所行的“道”,就是孔孟之道,就是要帮助宋王朝瓦解和镇压农民起义,以巩固地主阶级的反动统治。他口口声声说要“保国安民”:“保国”,指的是保卫地主阶级的反动政权;“安民”,就是自己当奴才,还要别人也都跟着他去当奴才。就在梁山“大聚义”那一天,宋江乘兴写了一首《满江红》,下令乐和单唱:“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结果在梁山泊山寨中激起了一片反对声。但这丝毫没有能动摇宋江“主张招安,要改邪归正,为国家臣子”的反革命决心。他一投降,就马上率领大军打方腊,打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他代表的是哪个阶级的意志和愿望,难道还不够清楚吗?宋江是帝王将相和整个地主阶级的鹰犬。对于这样的鹰犬,《水浒》竭尽美化歌颂之能事,吹捧成忠孝仁义色色俱全。这种歌颂正好证明了它是一部宣扬投降主义的反面教材。

分析至此,若都觉得宋江仅仅是走投降之路的骗子,似乎也有欠稳妥。金圣叹把《水浒传》砍去了二十多回,强调对宋江这样的“盗魁”,只能斩尽杀绝,决不容许招安。鲁迅非常不满意金圣叹,专门写了一篇《谈金圣叹》的文章,批判金圣叹:“单是截去《水浒》的后小半,梦想有一个‘嵇叔夜’来杀尽宋江们,也就昏庸得可以。”金圣叹之“昏庸”,首先在于他不懂得起义的农民是斩不尽、杀不绝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别说一个“嵇叔夜”,一{宋江我对你说作文800}.

百个“嵇叔夜”也没用。然而,金圣叹的这一“砍”,也让我们看到了前七十回中的宋江。虽有奸诈虚伪的一面,但是单凭此断言其为人之劣不可谓不片面。宋江也有私放晁天王的义举,浔阳楼题诗的反抗情怀,有人认为他也是个任人唯贤的好伯乐,足智多谋的英雄领袖。 其实,无论是革命者还是投降者,都是片面的,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评价一个人物,要全面,辩证地去看。宋江同情人民,憎恨贪官,不满封建统治,对梁山农民革命运动做出了贡献。但同时,宋江又有封建正统观念的忠君思想,对封建统治者妥协,是农民起义军发生变质,最后投降,对起义的失败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宋江应该是个积极与消极并存,斗争与妥协同在,思想性格充满矛盾的人物形象。

悲剧过后的思考

矛盾的性格注定着矛盾的作为,骨子里的“奴”性在支配,内心始终想为封建帝王效力,始终想当官、封妻荫子。所以,他招安乃至之后的灭亡是必然的。

人人都可以成为宋江,然而人人都不可能成为宋江。宋江太受争议了,他是伟领袖,是农民起义的先锋。宋江不是好人,好人很难成就如此人生。宋江只是为了理想奋斗了一生。我们要为了其伟大的信念致敬。追求自己的理想,对错自有后人说,这就是真正的宋江,一个为理想,为目标不惜一切手段达到的人。宋江不是好的革命者,背叛的结果也非常悲惨。古今革命,大多是用头颅在革命,这不是宋江想要的,他要青史留名,保全妻儿,他不想反,他选择了投降。换来的,是108将只剩27人,兄弟不再,忠义已逝。血的教训是那么熟悉,又发人深省。革命者如果不坚定,做了逃兵,做了蛀虫,结局不外如此。

宋江,一个幸运的人,结交了一帮有本事、讲义气的兄弟。一个可悲的人,至死都没洗净“黑社会”的名头,没能青史留名,封妻荫子。

参考文献

维基百科

百度百科

i 《中国小说史略》鲁迅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年: 1998-01-01

ii 《容与堂刻本水浒传》施耐庵 岳麓书社; 第1版 (2008年8月1日) iii 《金圣叹批七十回本水浒》 施耐庵 岳麓书社;出版年: 2006-6

iv 《鲍鹏山新说水浒》 鲍鹏山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9-4 v 《<水浒传>宋江人物形象分析》 湖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年: 199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