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的变化

时间:2021-10-10 15:45:18 三年级作文

第一篇:《公园的变化》

公园的变化

小学三年级 邱子涵

早晨,太阳光柔柔的照着公园,小鸟醒来了,叽叽喳喳的叫着,好像在说:“起床了,起床了。”树呀、草呀、花呀、揉了揉眼睛,露出了笑容。公园慢慢的热闹起来了,来晨练的人真多啊!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打太极拳,有的在舞剑,还有的在练嗓子。

中午,火辣辣的太阳烤着大地,知了热得直喊“知了,知了!”小鸟躲在树上闭目养神。树啊、花啊、草啊都低下了头。此时的公园特别安静。

傍晚,夕阳斜照着公园,把公园里的一切都染红了。小鸟又精神抖擞,飞来飞去地寻找食物。晚饭后的人们又来到了公园,此时的公园特别凉爽,他们有的在散步,有的在跳舞。小朋友也来到了公园做游戏。

这就是公园的一天变化。

第二篇:《公园的变化》

公园的变化

星期六下午,妈妈带我去公园玩。一进公园大门,我便高兴的跳了起来,这里的变化太大了:原来的脏水变成了清水,原来只有光秃秃的土山,现在山顶上建了两座美丽的小亭子。

我拉着妈妈来到土山下面,山上的喷泉哗哗地流下来,声音很大很响。几个小朋友在水边玩水,有的大人还从水边跳来跳去,我也想跳过去,可是,我没有那么大的胆子。我和妈妈爬到山顶,山上的小亭子里有许多人在休息,亭子下面有一口井,从井里喷出的水流到山下,从山顶上往下看景色非常美丽。 妈妈又带我来到小湖边,小湖里的水非常清,可惜一条船也没有了。我想,下次再来小湖里一定会有很多小鱼和小船。

第三篇:《分析老市区公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造意见》

10分析老市区公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造意见

一、我国现代城市公园的发展

我国的城市公园起源于清末帝国租界,自 1840 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西方列强在建立租界的同时,也带来了当时自己国家的城市建设手法,于是“公园”首次在 1868 年出现在上海的英美公共租界,当时成为“公共花园”,即现在的黄浦公园。之后陆续建成了“虹口游乐场”(今鲁迅公园)、“法国公园”(今复兴公园)、“极司菲尔公园”(今中山公园)等等,均为当时流行的英国风景园或法国勒-诺特式园林,专供外国人运动休闲之用,禁止中国人入内。但这些公园在客观赏促进了中国近代城市公园的发展,成为后来中国城市公园的借鉴。

辛亥革命后,在当时一批民主人士宣传的“田园城市”的思想下,广州、汉口、北平、南京、杭州、汕头相继出现了一批公园,大多在原有的风景名胜基础上改建而成,至 1949 年,全国有 112 处城市公园、绿地,面积为 2961 公顷。虽然数量、容量有限,水平与规模无法与同时代的欧美城市相比,但已初步形成了动植物展示、儿童活动、运动、展览等设施功能。

从 1949 年开始,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恢复和发展,我国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城市公园也随之有了进步,各个城市以恢复整理旧公园,改造开放私有花园,将满足市民公共活动的功能融入其中。其发展势头在文革期间受到了阻碍,一度停滞,但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公园建设重新起步,在园林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改建、扩建、新建了大量公园,公园的类型也逐渐增多,除了综合公园,还有专类公园,如儿童公园、纪念公园、动物园、植物园、体育公园等等。1990 年以后,国内的城市公园随着对西方风景园林的研究深入而逐渐更加多元化发展,同时又出现了开放型空间、破墙透绿、免费开放等措施,公园类型也从综合公园,专类园,发展到主题公园、郊野公园、滨水公园、废弃地遗址公园等多种形式上海城市公园的发展历程。

二、上海老市区公园的现状

上海从 1868 年拥有第一座公园开始,迄今为止,已建有各类公园150 多座。其中,在 1990 年以前建造有 80 座。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一方面对公园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园承载的功能也大大延伸,特别是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公园成为许多老年人活动、交流的场所;另一方面,一些老公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如布局零乱、园林建筑陈旧,基础设施老化、植物配置单一、植物长势差等。公园软硬件设施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大众休憩、健身及审美的需求,迫切需要开展公园改造,提升公园的功能和品质。

1、上海老市区公园的发展历程

上海的老市区公园大多是建于上世纪初期以及五六十年代的市区综合性公园,如黄浦公园、鲁迅公园、复兴公园、中山公园、人民公园、杨浦公园、和平公园、长风公园等。这些公园距今有将近 50~100 年的历史,所以当年设计与建造都印有深刻的时代烙印,而此后的发展,也都深受时代变迁的影响,社会的发展、价值观的更替、生活习惯的改变,无一不层层叠叠的改变着公园的面貌与功能,而反过来,这些公园也影响了两代人,甚至三代人的生活,一代又一代人

的记忆随着公园的变化而变化,见证老公园的兴盛与衰落。

2、老市区公园的独特价值

2.1、生态价值:

老公园中的植物大多历史悠久,到夏季郁郁葱葱,遮天蔽日,为公园道路带来了有效的遮阴效果。尤其是大乔木,50 年以上的树龄,使树姿高大挺拔,树形优美,这种景观是新建绿地一时达不到的,即使是采用大树移植的方式,其效果也相差甚远。

2.2、文化价值

老公园的诞生带有强烈的时代烙印,往往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偏好与价值观,是我国城市公园发展的真实记录,公园历史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同时,一些老公园有着定期开展文化活动的传统,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公园的变化}.

2.3、情感价值

对老公园使用最为频繁的,往往是公园周边的居民,伴随着老公园一起成长,必然带有强烈的场所记忆和独特的精神体验,老公园中一个特别的季节,一个美丽的场景,一个特定的功能,都会是人们回忆的一部分,甚至是一个群体的体验或是一个积累沉淀多年的回忆。这使得老公园与对其拥有独特记忆的人群产生独特的情感。{公园的变化}.

2.4、周边连动价值

老公园由于存在时间长,与周边环境也融于一体,其表现在:1)风格相近;

2)商业相关;3)有较为稳定的使用人群。因此,老公园的设施、活动、特色能带动一批商业产业。

3、上海市区老公园的存在问题

3.1、公园的开放性差

由于历史原因和经营理念,我国早期建设的城市公园用寥寥无几的出入口与绵长围墙的巨大反差、早晨 7 点开门与晚上 6 点关门(夏季延长)的限制,降低了城市交通的可达性和便利性、导致了城市公园作为开放性空间的特质淡化。公园内的道路、景观、服务设施与周边的道路、景观、服务设施,被分为墙内(公园内部)、墙外(公园外部)两种互不往来的系统,导致公园的利用率降低,不能很好的带动城市周边地区的发展。

3.2公园设施陈旧功能落伍

由于老公园历史久,公园的设施普遍被过度利用,而且又因经费不足或没有受到重视而维护不善。公园的道路、地面铺装、排水等基础设施的施工质量差,年久失修。公园设施大部分是上个世纪中后期的产物,即使保存完好,其在功能上也已落后于这个时代,有的已经失去其使用功能。如儿童乐园的娱乐设施陈旧落后,很少有人问津。

3.3、老公园的后期发展日渐雷同

上海早期的老公园建成时风格相异,带有强烈的个性,勒-诺特风格的复兴公园与仿西湖风格的杨浦公园迥然不同。但之后随着时代的变化,为满足不同时期人民的需求,更是为了追逐当时的流行与经济利益,这些公园无一例外的陆续增加游乐设施,小卖部、健身设施等,原本的个性最后被层层掩盖。

三、实例分析——以鲁迅公园为例

1、公园概况

位于虹口区的鲁迅公园可以说是上海老公园的一个缩影,甚至可以说它与上海近代史紧密相连。始建于1896年的鲁迅公园名称历经更替,最早叫“靶子场公园”,是当时上海工部局(The Municipal Committee,上海租界时期洋人管理租界的自治性质的行政机构)组织自卫队对抗太平天国时用于练习的射击场,在太平天国后渐渐发展成一个综合性的体育公园,因为曾经举办第二届与第五届远东运动会而蜚声海外。当时以其巨大的规模(包含现虹口足球场,总体规模仅略逊于中山公园)、典雅的英式园林风情而被誉为“远东第一公园”。而由于公园的权属性质,曾引发过著名的“华人与狗不能进入”的歧视案件;也曾因为拥有广阔的运用场地而经常成为军方演习和操练的所在;更爆发过震惊中外的“虹口公园爆炸案”。建国后公园与体育场分开,1956年著名文学家鲁迅移柩公园,1959年由中国著名园林大家陈植主持公园的大修与改造。伴随着这些历史事件,公园名称也一再改变,从“靶子场”到“虹口运动公园”,再到日占时期的“新公园”和“日本上海神社”,到战后的“中正公园”“虹口公园”,直到1988最终更名为鲁迅公园。百年鲁迅公园的历史仿佛就是上海的写照,历经磨难而又曾经辉煌。

2、改造措施

鲁迅公园在2013年8月底开始为期一年的大修,这是继1959年后第一次全园大规模的改造整修,目的是提升公园形象,满足市民需求,重现公园辉煌。鲁迅公园在改造工程前进行了长达六年的调研与论证。目的就是尽可能地通过这次改造,不仅满足功能需求,更将鲁迅公园的百年历史与特色完整地呈现在公园景观中。

1)对老公园记忆的延续

老公园改造中追求的“记忆的延续”,并非简单地保留或者复原,而是一种经过提炼与升华的文化演绎。这个过程就是针对公园内有显著象征含义的元素进行重新的包装与串联,使原本散落的历史因子成为一条富于风情的记忆动线。

第一,这次改造一改1959年大修时的中式风格,去芜存菁,整体风格与构成上重新恢复鲁迅公园作为“远东第一公园”时的经典英式风格,对公园内的众多设施与小品构架,基本以简洁而富有诗意的英式风情为主,描绘出水绿空间与风情建筑的美妙图景,激发出属于场地的记忆。

第二,老公园绿化改造是整体风貌提升与延续的重要项目。老公园内数十年的树木,对于公园来说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所以对于公园内的绿化,原则上予以保留;对处于重点广场空间和纪念空间附近的大树进行突出展示,以植物作为公园历史的辅助;而针对园内因为多年生长而过于郁闭的种植空间,在不破坏公园种植风貌的前提下,抽稀、移植,提升公园的整体效果。

第三,以鲁迅文化为根基,以鲁迅先生作品的地刻为线索,串联起鲁迅墓、鲁迅纪念馆、园中的中式廊架等节点,与英式园林的基底产生一种中西碰撞的交互之美。

第四,针对园内原有‘记忆点’的包装与强化,使之成为整个公园的“文化眼”。园内原本有租界时期留存的饮水器,但是均有破损,且位置偏狭而无相应的说明。这次改造在常规修复饮水器的外观、并恢复使用功能后,对饮水器周边的环境进行整治,营造出具有展示功能的小型纪念空间,并附说明和历史介绍,使得饮水器成为公园悠久文化的具体载体。

第四篇:《城市开放式公园形式变化研究》

城市开放式公园形式变化研究——以昆明市翠湖公园为例 摘要

以云南省昆明市翠湖公园的发展为例,对昆明市开放式公园形态变化以及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并提出城市开放式公园的设计理念与设计原则,结合现代园林城市的特点,建立和谐、生态的开放式公园,使公园自然、合理渗透到城市当中,以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开放式公园;翠湖公园;设计;合理化分析;云南昆明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园林城市争相出现。居民在物质生活满足的同时,渴望惬意、休闲、美观、生态的生活环境。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市公园往往被限制在极为有限的空间内[1],与周边居民的关系极为密切,且与周边景致相融,对整个城市的景观、生态系统系具有重要作用。开放式公园作为公园管理的新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应运而生,给城市居民带来更多的好处,且随着城市开放式公园的发展和演变,其对于中国当前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绿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但作为公园形式、形态本身并没有很大的变化。因此,在布局、空间划分、边界处理、景观设计、种植模式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优化配置,才有更好的发展。

1中国城市公园的发展过程

中国是拥有园林艺术的古老国家之一,古老的文明创造了古老的园林文化。早在封建社会初期,中国就有较成规模的园林形式,当时的私家园林、皇家园林、寺庙园林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三大基本模式,其中寺庙园林成为中国古典园林中少数的公共园林空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演变,古代的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也不再属于私人所有,享有他们的是普通的老百姓,但这些园林并不能满足大多数人们的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园林变得更为稀缺。

因此,能够满足大多数人们休闲、娱乐、健身的开放式公园应运而生。

1.1古典园林{公园的变化}.

园林花园形成于农耕社会,当时的城市规模较小,没有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且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从属于自然的关系,人为自然中的组成体。此时的园林空间较少,以自然山水为主要绿色组成部分。从封建社会开始,人类对自然的从属地位逐渐减弱,更多是改造自然,城市逐渐扩大,但人们追求天人合一的绿色开敞空间、热爱自然生态环境、喜欢闲暇游憩生活的兴致始终如一。因此,各类私家园林相继建成,一些城市内部的古典园林受到城市规划制约,常常作为城市与建筑的附属物,在封闭中成为范山模水,移天缩地,实现自我的完美。

1.2城市公园

社会不断演变人们的生活形式,过去封建统治下的私有园林慢慢开放,成为公民可以享有的园林景观。通过拆除围墙、修改围墙、改造园区景观等措施,将过去的私家和皇家园林变成现在具有较大文化和艺术价值的公园,而这些公园的形成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园林的需求,由此衔生了各种现代公园。公园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城市经济、文化、科技水平和社会精神风貌[3]。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相应发展,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需要更多的是休闲的环境和空间,公园就是人们休闲、娱乐、健身的重要场所,对人们的身心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生态、经济、人文等方面起着核心作用。

1.3开放式公园

中国的改革开放推动了整个中国的发展,使中国和世界更加密切地接轨。公园的发展也更加切合世界上先进国家的模式。在当前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加的情况下,开放式公园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国城市的开放式公园一般包括以下几类:①原来收取门票,后来免费开放的城市中心公园;②建园之初就是免费的大型城市公园;③城市广场;④社区或者街心公园;⑤

带状公园[4-5]。开放式公园更能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缓解精神压力,特别为低收入劳动者提供免费休憩、娱乐、健身的场所和空间,更大限度地为城市居民提供服务。开放式公园除了具备公园的普遍作用以外,具有的最大价值就是具有更大的游人容量,为更多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成为城市绿地系统中更加融合的组成部分。

2昆明市翠湖公园概况

2.1自然条件{公园的变化}.

昆明市是云南的省会城市,因为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因此拥有春城的美誉。全市四季温差不大,早晚温差较大,气候环境良好,植物资源丰富,适合植物的生长发育,特别适合花卉植物的生长,因此也有花都的美誉。翠湖公园在昆明城西南部,面积21.6 hm2,其中水面15 hm2,是一个以水体为主的古典建筑园林。翠湖公园作为昆明城中的重要公园,为昆明人提供了休憩娱乐场所。

2.2历史概况

翠湖俗名菜海子,以湖边多种菜而得名,建立于元朝末期。当时的翠湖与高原明珠——滇池相通,即“昆明池水三百里,菜海与之为一体”。后来因为城市变化、地理环境改变等,翠湖的面积不足原来的1/3,成为现在的翠湖公园。

2.3改建过程

由于昆明市为重要的旅游城市,城市人口越来越多,人口流动量越来越大,作为城市的中心公园,翠湖公园的收费管理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因此,在推进昆明市城市绿地系统发展的过程中,翠湖公园成为第一个改建的开放式公园,并且于2002年正式开放,免费入园。公园在基本保留原来的格局和布局外,加强了园内交通系统的设置,扩展了更多的活动空间,以便更多游人入园。

3昆明市翠湖公园景观设计分析

开放式公园设计原则:具有生态性,满足游戏娱乐需求,符合园林审美原理,具备公园功能,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6-7]。

3.1入口设计

翠湖公园具有悠久的文化和历史发展过程,其入口设计别出心裁,具有中国传统风格和云南少数民族风格相渗透的特点。南门为其主要入口,入口处的花坛成为公园最先展现的亮点之一,迎合周围的湖光景致、门牌、楼阁,使公园一开始就具备美感。

2002年公园改建成为开放式公园,入口设施并没有太多的改变,只是将过去的售票厅封闭,而将紧闭的大门敞开。其他次入口的设计也是相同,只是将过去比较陈旧和破损的门牌重新进行了装修。{公园的变化}.

3.2道路设计

公园以湖为主,人们除了在水中划船戏水之外,大多数的活动是在各个岛或者半岛状的陆地上游憩。翠湖公园的道路体系起到引导游人、连接各分区即各个岛的功能。公园的主路宽为4~5 m,周边配置高大乔木,以柳树为主结合花境和花坛,路两边临湖的地方设置休息座椅,依托附近种植高大的阔叶树以利于遮荫。次要道路宽度在2~3 m之间,联系各个分区和各个广场,次要道路周边布置茶室、桂花林、芭蕉林等景点,并利用分区的景色丰富道路景观。小道的布置在整个公园中较少,以石步、汀布、石板小道的形式出现。

公园在改建之后,将过去封闭的场所开放,并修建更多的道路连接各个分区,形成环路体系。整个公园各个分区连接紧密,趣味性较强,景观特色突出。

3.3分区景观设计

公园本身作为古典城市公园并没有严格的功能分区,只有景观分区。古代设计者在设计时充分考虑景观变化和节奏变化,疏密结合,形成不同开放以及闭合的空间。

成为开放式公园之后,翠湖公园的各个分区拥有各自不同的功能。根据人们的需求,有的

空间成为人们健身的小型广场,有的空间成为人们集合嬉戏的地方,有的空间成为人们休息赏鱼的场所,有的空间成为人们观花观鸟的平台。这些开放的空间更好地体现了公园开放的价值,把公园的功能性发挥到极致。

3.4动物景观设计

昆明作为春城,其四季如春的气候特点十分突出,气候吸引了很多游人前来游览,更吸引了远在西伯利亚的海鸥到这里避寒。翠湖成为海鸥白天觅食的最佳圣地,昆明人多年来和海鸥成为很好的朋友,每当海鸥光临的时候,很多昆明人都会到翠湖来投喂鸥食。久而久之,海鸥的数目越来越多,逐渐成为翠湖乃至昆明冬天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翠湖增添了许多鲜活的魅力。

鸥投喂食物的管理方式也发生了改变,过去喂海鸥的人并不多,没有太多的规范,导致海鸥误食食品中毒的事件较多。现在,公园在各个海鸥聚集处增设了专门的饲养员和卖鸥粮的人员,人们需要统一购买经过检验的鸥粮喂食海鸥,一方面增加了公园管理本身的收入,提高就业率,同时也保证了海鸥觅食的安全性。

4昆明市翠湖公园改建成开放式公园的合理化分析

4.1管理方式改变

城市公园实行开放式管理是社会进步的必然需求[8]。翠湖公园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进行封闭式管理,通过收取门票限制游人的进入量,以维护和修缮公园的设施。随着翠湖公园开放,大量的游人涌入公园,特别是低收入人群的进入,对公园的承载力形成新的挑战。其特点是:游客数量突然增加,成分复杂;园内设施被破坏严重,修复困难;植物和公园设施老化更快,更新压力很大;经费困难,只能依靠政府拨款、社会赞助及基金会等吸收资金;公园开放以后,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进一步提高;管理方式由过去的阵地管理模式变成监控中心,定点管理和区域化

第五篇:《城市开放式公园形式变化研究——以昆明市翠湖公园为例》